第一篇:关于《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对外思想开放》一文的读书笔记
关于《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对外思想开放》一文的读书笔记
总结:该文章作者是曾任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的林重庚,以改革亲历者的视角,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对外思想开放的重要作用,中国的领导者和经济学家的勇气与远见,努力而认真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根据中国国情将之转化并应用于实践,开启了持续30年的增长和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历史上增长和发展的成功典范”。
该文章围绕着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对经济问题所做的思想的准备,和改革过程中的对经济问题意识形态的变化,由被迫到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到主动寻找合适的发展改革之路,由探寻到另辟蹊径的过程;还有中国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弊端的根源的重新认识及寻求解决的措施。
该文章所讲的对外思想的开放是指对外经济思想的开放过程,因为作者当时的身份决定了他所接触的领域,所以全文所说的对外思想的开放只是指对外经济思想方面。
由文章看出中国在对由外思想开放过程来寻求更好的改革方法时是由寻找经验到另辟蹊径的过程。
首先,虽然中国中国领导人早就认识到学习外国思想及先进经验的重要性。但是自1956年实行苏维埃中央计划体制,学习西方外国经验的思想几乎被看成是一种政治罪过。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高层领导发现世界他国的经济进步是那么的迅猛,相比之下中国是那么的落后。这是中国下定决心启动改革开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改革开放启动时,中国虽然很努力的走出极度封闭状态,但是相对来说,没有几个领域像经济学那么严重的与外界隔绝。
于是,中国被迫认识到了对外经济思想的重要性,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领导人和很多经济工作者对于经济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经认识得很清楚,但对于改革目标和步骤却还很陌生。从思想理论到中央计划体制,苏东国家的情况与中国较相近,加上中国的经济工
作者们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对苏东国家的改革方案有所了解。于是中国就想引进苏东改革理论和经验。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与苏东国家经济交流活动频繁,1979年,时任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的董辅礽赴牛津大学访问时结识了布鲁斯,遂邀请布鲁斯年底赴华讲学。布鲁斯是与奥斯卡.兰格及米哈尔.卡莱斯基齐名国际的波兰经济学家。他对波兰经济改革思想的最大影响是在50年代中期,他与兰格和卡莱斯基一起供职于波兰经济委员会,任副主席,为波兰政府经济改革特别是“市场社会主义”提供建议。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到苏东经验,他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从这方面讲,布鲁斯对中国经济改革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继布鲁斯成功访华后,刘国光(经济所副所长,后任经济所所长、社科院副院长)遂邀奥塔。锡克于1981年5月来华讲学。锡克是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的改革经济学家和政治人物,主要因“新经济模式”而闻名,该模式被释为“在苏维埃计划体制框架下减少中央指令,扩大市场经济的作用”,一种被看作是介乎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为了学习苏东改革理论及经验中国当时提议请世界银行出面,邀请一些既懂改革理论又有实际改革经验的东欧经济学家来华,组织一次学习苏东经济改革经验的会议。虽然很难评价与这些苏东改革经济学家的交流对中国领导人及经济工作者们的影响有多大,对中国整体经济改革理论的影响更难以估量。
但是,据作者个人当时的体会,回想当时中国经济工作者们的情况,及后来对近30年的观察,他觉得对以下三方面影响意义深远。
首先,东欧改革经济学家引进了使用现代经济学来分析苏维埃计划体制弊病的方法。东欧经济学家们不像中国经济学家们那样脱离国外的经济理论。
其次,详尽了解东欧的改革经验加剧了中国经济工作者们对于在中国使用东欧经济改革模式的悲观心理。
再次,当东欧这些专家们开始搞清楚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之后,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东欧的改革经验不大适用于中国。
中国20年以来的经济体制实行基本消费品严格配给制、人才流动很受限制、经济生活全面由国家掌控,这是一种极端的“指令性经济”。而在东欧,市场机制较发达,企业和家庭消费层次有更大的自主权,具有较成熟的信息和管理系统。即便这样,所有的改革尝试仍以失败告终。中国向他们学什么?除非另谋改革出路。
由于苏东改革的经验及思想与中国的国情不适应,中国通过世界银行的两个经济考察报告认识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这两份世界银行的经济考察报告让中国全面的更好的来了解本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当前的经济形势,为我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济资料。
世界银行第一次经济考察是为了中国申请世行贷款的需要,第二次考察则是应中国领导人的具体要求。邓小平看了世界银行的第一次中国经济考察报告,觉得有意思,很有用。请世界银行再组织一次经济考察,针对中国未来20年面临的主要发展问题,特别要根据国际经验,为达到中国上述发展目标提供一些可选择性建议,并对这一目标做些可行性研究。上述两份报告除满足了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的工作需要,也算破天荒首次由一个国际经济学家团队对中国的经济情况进行透彻分析。这标志着中国在对外经济思想开放和吸取国际发展经验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通过自身的改革经验,根据对东欧国家改革失败教训的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领导人及矢志改革的经济工作者们开始认识到,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必须突破苏东框架,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前进。于是,国家体改委的领导建议世界银行组织一次国际研讨会,讨论一下这些题目:
1国家如何管理市场经济
2从中央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相关的问题
3在整合计划与市场方面的国际经验
这就是1985年9月召开的“巴山轮会议”。要求与会国际专家需有这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中方与会人员要包括政府各部委参与政策制定的经济工作者和研究机构的经济理论工作者。会议不能只请国际专家做演讲,而是为中外与会者提供一个深入交流的机会。
“巴山轮会议”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个转折时刻所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
它是中国国家体改委的领导主动提出组织会议的,是中国的需求驱动者这次会议的开始,是为了满足我国的需求而策划的。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际会议一直是中国政府官员和经济工作者学习国际改革和发展经验的途径。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中外经济工作者和实践者的交流与对话越来越多。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活动都是由中国单位自己与不同的外国机构、以不同的层次及多种多样形式来组织的。
在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和试错的方法,采取渐进式改革的方法,在所有试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在转轨过程中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重创的情况下,中国是唯一一个在改革过程中能够取得持续和快速增长的国家。
这些变化有些是形势所逼,如果不进行对外思想开放中国就可能永远贫穷落后,虽然由被动的对外经济思想的变化到主动的交流最新的经济改革方面的思想,中国经历了一段时间,但是,中国的成绩不容忽略,勇气、突破、革新、创造,这些都共同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奇迹的要素。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尽管不能全面照搬外国经验,但是,外国先进的思想理念却可能会对我们这个“当局者”有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第二篇:中国对外改革开放回顾总结与展望 - 副本
中国对外改革开放回顾、总结与展望
摘要:中国对外开放历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02年加入WTO前属于以改革促开放阶段,大致沿着由沿海到沿江、沿边的开放路径推进,继而向纵深发展。加入WTO后是以开放促改革的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发展阶段,很多改革措施都是围绕适应对外开放展开的海浦东等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同时,开放哈尔滨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鼓励沿边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1996年,开放太原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2000年,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至此,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这一时期,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还体现在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上。1992—2001年左右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时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并满足加入WTO的要求,外资政策逐步与国际惯例接承诺制定对外开放政策。加入WTO以来,中国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大幅提高。《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使立法公开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2003年制定的《行政许可法》,对政府行为的透明度提出了更加严格和具体的要求,成绩显着。
二、对外开放经验总结
1、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在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立足国内、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的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学会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搞建设,大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
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增长,又部分程度地以市场换来了技术,同时又积极的走出去,通过兼并、贴牌生产以及合资等形式发展外向型FDI,进一步促进了对外开放的发展。
三、未来对外开放的展望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继续向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扩展,我国同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和相互影响力越来越大,使我们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为此,展望未来,为了更好地把对外开放向前推进,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对外开放风险防范机制。严格控制对外商业借款,审慎开放国内资本市场,有效监管国际短期资本的进出。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有效防范外汇市场风险。灵活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和贸易救济措施,防止国内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深化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领域的改革,不断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刘力,2008)。
2、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在继续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要通过提高企业技术能力,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出台政策鼓励加工贸易在稳定发展的同时,逐步实现升级。完善出口预警机制,完善战略性资源的进口体制和政策,加强国内外协调,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3、积极推进南南合作和区域经济合作。基于很多互补条件的考虑,中国应该进一步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对其提供援助优惠关税待遇,并明确双方合作的总体战略和重点领域(隆国强,2004)。
[注释]:
陈文敬: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一)[J].国际贸易,2008(2).陈文敬: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二)[J].国际贸易,2008(3).辜胜阻: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五条成功经验[J].党政干部文摘,2008(7).隆国强:中国:崛起中的贸易大国及其对外开放战略展望[N].中国经济时报,2004-03-25.刘力:我国对外开放三十年的回顾和展望[J].对外经贸实务,2008(10).田纪云:对外开放是怎样搞起来的[J].炎黄春秋,2008(2).张小济: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N].中国经济时报,2003-07-21.邹东涛: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2008[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第三篇:中国改革开放
重 庆 邮 电 大 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题目:中国改革开放
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0101104班
姓名:徐健辉
学号:2011210119
中国改革开放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1978-2008年,中国发生了5000多年历史上最为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的客观事实,中华民族再度崛起的巨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场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改革经验,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无论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还是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From 1978 to 2008, 5000 years of history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is the most profound a social revoluti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glow the vitality of the objective facts, the rise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once again the great achievements, indisputable and proved the necessity of the social change and correctness.Mammoth practi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created the extremely rich experience in the reform, review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ystem summed up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no matter for the cause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o the world the fate and future of socialism,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significance.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在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中,中国是最早提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国家领导层就在实践中初步意识到了传统体制的弊端,萌发了要变革传统体制的念头,并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和60年代初期,进行过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尝试。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改革,还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从总体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
第二阶段:以城市为中心全面改革的探索阶段--从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
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进展,故称之为全面改革的探索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整顿调整阶段--从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策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发表。
与其他国家的改革一样,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在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物价波动较大,市场秩序混乱,重复建设比较严重等。针对这种情况,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
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目的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这段历程,从实践上看,是整顿调整时期,从理论上看,是总结改革经验时期,以便确立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确保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能够顺利稳妥地向前推进。
第四阶段:整体推进,重点攻坚,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从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到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要思想理论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谈话围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从理论上对诸如社会主义本质、判断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概括,深化了对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五阶段: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从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
这一阶段改革开放的突出特点,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改革开放的设计和实施,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特别是以人为本与统筹兼顾的原则。
作为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最强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他的作用具体在什么方面?
二、邓小平与改革开放
1978年5月十一日。光明日报发表重要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篇社论引起了社会的极大轰动。这是一场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大论战。同年,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
1980年,正式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又相继开放了沿海十几个城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1984年1月,邓小平等人视察了深圳和珠海两个经济特区。1992年,又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抓住时机,关键是发展经济。邓小平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就是邓小平的这些措施,使中国从崩溃的边缘被拉了回来。也是社会主义的中国开始摆脱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束缚。“胆子大一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仅让西方感到新鲜,更对一代中国人从心理上受到冲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多少年来由于意识形态的束缚,所有共产主义国家都陷入经济发展慢的泥潭。而邓小平将多年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换成了“加强经济建设”不得不令人惊讶。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词是由邓小平提出的。由于中国的国情与资本论中的社会情况不一样,也不同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所以必须有自己独特一套符合本国发展的方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具备五个基本特征:第一,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起,一切权力属于中国人民,而不再仅仅属于某个政党或团体。强调的是以人民为本,而不是以官为本。第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要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就是人民的共同富裕和进步。离开共同富裕,离开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生产力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第四,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华文化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且是对一切世界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包括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吸收和借鉴。第五,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它的主体是人民当家作主,是有别于历史上任何年代和国家的民主。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必须对权力加以有效的监督。
正是这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使得中国社会主义没有遭到覆灭。并带领人民走向新生活。
综上所述,中国改革经过近30年的奋力推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应该说改革的理论准备越来越充分,改革思路越来越明确,改革经验也越来越丰富,这就为今后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其关键问题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一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二是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关系;三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四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五是党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六是人治与法治问题。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冲破,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已经在实践中全面推行;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正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进行调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第四篇:浅谈中国改革开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学科设计论文
浅谈中国改革开放
院系: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年月日
浅谈中国改革开放
【摘 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以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关键词】改革开放成就影响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
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其历史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国内背景即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国际背景即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伴随着视野拓展而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域的扩展。改革开放前, 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往往只局限于中国的问题,且“问题意识”淡薄。而对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任务,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改革开放以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视野、实践基础和时代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必然引发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 并给哲学思考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
(一)有对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文化资源的吸收问题
在改革开放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哲学(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要么是简单否定, 要么是以政治批判为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展开, 世界性交往的深入, 哲学的交流和对话也随之扩大和深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逐渐向“他者”敞开, 相互研究和吸取优秀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态度发生了转变, 逐渐从政治批判转向了把它作为研究对象。
(二)有伴随全球化而来的各种世界性、人类性问题。
改革开放使中国融入了全球化的“大村庄”。全球化的双重效应使中华民族既迎来发展的机遇, 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因为伴随全球化而来的许多问题往往是世界性的、全人类的问题, 诚然也是中国的问题;而中国的问题许多直接就是世界性的问题。如发展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问题、人的发展与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社会公正和社会正义问题、技术和消费的异化问题、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 既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自身和与时俱进的需要。
(三)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关的各种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机结合的新阶段。对这个新阶段的各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论题, 也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取得重大成果的深厚根基。
(四)改革开放赋予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的大改革、大开放、大实践、大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无论是意识形态领域还是学术领域都是硕果累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色是由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造就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大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的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华民族实现大发展和民族腾飞的实践。
三、改革开放的成就
(一)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
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四)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脱离实际,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物质经济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可以说,能认识到中国处于初级阶段这个事实,标志着我们的发展终于走上了实事求是和尊重客观规律的道路
四、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我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其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结晶,就是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论。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纪念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
改革开放所带来最根本的变化就是思想的解放、所能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解放了思想。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绝不能停滞不前,更不能夜郎自大”。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无不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而深化改革开放无不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三)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结晶就是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论。
十七大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而一切――这一条伟大道路正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这一个伟大理论正是思想解放的结晶,这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和最伟大的成果。
(四)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现实上来说,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因此,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目的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中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永无止境地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在永无止境的改革开放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永无止境的解放思想中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
五、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迈出新步伐
经历了30个年头后,我国改革开放没有停步,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又迈出了新步伐。
(一)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
国有独资企业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继续深化,实现了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初步分开。“中国铁建”首次公开发行A股和H股,H股公司“中煤能源”增发A股。国家就电信行业重组作出部署,竞争性市场格局进一步形成。
(二)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稳步提高。
稳步发展金融市场,有关部门发布《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创新企业直接融资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积极推进,进一步推动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黄金市场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
(三)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在近70个中央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管理制度,开展财政绩效考评试点。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统一。新的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颁布执行。提高了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调整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适应宏观调控的需要,完善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取消了部分商品的消费税优惠政策。
(四)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四家已改制银行深化内部改革,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经营绩效得到提升。中国农业银行改革基础性工作继续推进。
(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
全国共有16个省份发布了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通过集体协商合理确定职工工资。目前多数省份已基本解决工资历史拖欠问题,各地继续加强了防范新欠的制度建设,加快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和欠薪报告制度、工资保证金制度以及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
(六)教育体制进一步健全。
北京等16个省份和5个计划单列市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惠及1702万名城市中小学生,其中天津等8个省份同时免除了教科书费。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的格局基本形成。
(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完善。
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顺利完成200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稳步推进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将天津等6 个省份做实个人账户比例提高到4%;加快推进省级统筹工作,目前已有18个省份实现省级 统筹;在5个省市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目前,全国229个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试点城市和地区中,已有142个出台实施方案。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3574万人、4539万人。
(八)农村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明确了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目前,已有19个省份出台了关于推进改革的文件,已完成承包的林地约8.78亿亩,占集体林地的34.5%。
(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国务院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重点是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的目的概括为三句话: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表明,通过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
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党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我国这三十年取得成就,不仅使我们炎黄子孙为之欢呼和自豪,也赢得了很多外国媒体认可和称赞。美国《华尔街日报》这样说:“三十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让许多民众摆脱了贫困,人数之众是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第五篇:关于本雅明《讲故事的人》一文的读书笔记
关于本雅明《讲故事的人》一文的读书笔记
原文载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三联书店,2008年)
一、经验与故事
讲故事的艺术即将消亡。我们要遇见一个能够地地道道地讲好故事的人,机会越来越少。若有人表示愿意听讲故事,十之八九会弄得四座尴尬。似乎一种原本对于我们不可或缺的东西,我们最保险的所有,从我们身上给剥夺
了,这就是交流经验的能力。
【按:本雅明的经验显然是指那种世代相传的智慧,而不是经验主义意义上的经验,即单纯的所见所闻,由感觉器官所接受的经验,真正意义上的经验,其实恰恰是与这种现代意义上基于感觉的表层经验相对立的,是蕴含于一个民族的心灵深处由老人向少年人世代相传的那种古老乃至秘传的知识。这种意义上的经验,相当于中国古代医书和本草书中的“经验方”意义上的经验,即经过先代医师或民间长期使用而验证了的行之有效的药方,经验,本义就是经过了验证的意思。在中国古代,这种经验就被称为“故事”,如古书中常常出现的“如故事”这个词语所表明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所谓“故事”就是那些在历史上流传久远、行之有效、经受了时间考验、凝聚了先辈的智慧和经验教训因而具有长远的生命力和适应力、能够施诸当下和未来的制度和习俗,所谓“如故事”,就是照着老经验办事,就是一仍旧章、因循旧习的意思,也就是不折腾的意思。在古代人心目中,能够如此办事的官员,而不是那些锐意冒进或者擅自改作的官员,才是好官,这种人不无事生非,不劳民伤财,因此被称为循吏。前者如西汉的萧何与曹参,萧何崇尚无为而治,朝廷法度,除苛法严刑之外,基本因袭秦代之前朝旧章,萧何死后,推荐曹参为自己的接班人,而曹参上台之后,完全保留了萧何的一套章程,政事委于下属,而自家则整天呆在自家后花院跟一班相公食客击筑饮酒泡美人,萧何、曹参因此而美名流传。至于后者的代表,则是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在古人看来,正是王安石的改革,导致北宋政治和社会的混乱,埋下了后来国家孱弱、偷安江南的祸根。当然,“如故事”,“不折腾”,因循旧章,无为而治,只有在政治清明的时代才算得上一种优良品质,至于天崩地坼的乱世,则只有大刀阔斧、力挽狂乱的英雄才能治国救民】。
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很明显:经验已经贬值。经验看似仍在继续下跌,无有尽期。只消浏览一下报纸就表明经验已跌至新的低谷。„„因为经验从未像现在这样惨遭挫折:战略的经验为战术性的战役所取代,经济经验为通货膨胀所代替,身体经验沦为机械性的冲突,道德经验被当权者操纵。乘坐马拉车上学的一代人现在伫立于荒郊野地,头顶上苍茫的天穹早已物换星移,唯独白云依旧。孑立于白云之下,身陷天摧地塌暴力场中间,是那渺小、孱弱的人的躯体。
口口相传的经验是所有讲故事者都从中汲取灵思的源泉。那些把故事书写下来的人当中,只有佼佼者才能使书写版本贴近众多无名讲故事人的口语。„„无名讲故事人有两类【按:即见闻广博的远行客和熟知本乡掌故的老成人】,„„一则德国谚语说:“远行人必有故事可讲。”人们把讲故事的人想象成远方来客,但对家居者的故事同样乐于倾听。蛰居一乡的人安分地谋生,谙熟本乡本土的掌故和传统。若用经典原型来描述这两类人,那么前者显形为在农田上安居耕种的农夫,后者则是泛海通商的水手。实际上,可以说每个生活圈子都会产生自己的讲故事族群,这些族群几世纪之后仍保持他们的特点。„„如果说农夫和水手是过去讲故事的大师,那么,工匠阶级就是讲故事的大学。在这里,浪迹天涯者从远方带回的域外传闻与本乡人最熟稔的掌故传闻融为一体。
列斯托夫对遥远的地方和悠久的年代皆感相宜。„„列斯托夫在俄国传说中发现对抗正教官僚体制的同盟。他有一部分传说性故事着重刻画正直的人。这人物绝少是禁欲主义者,通常单纯而活跃,似乎以世上最自然的方式超
凡入圣。
二、讲故事的能工巧匠
趋向于实用的兴趣是许多天生讲故事者的特点。这个特点在哥特赫夫那里比之列斯托夫更为明显。例如他在作品中为农民提供农艺上的指导。这在很关心煤气灯祸害的诺迪亚那里也很可见出。赫伯【案:赫伯,当即海德格尔在《思的经验》一书中画很大篇幅阐释的那个德国用德国高地方言写诗和家乡风物志的黑贝尔】把给读者的点滴科学知识塞进他的《小宝贝盒》里,也是这个路子。所有这一切点明了任何一个真正故事的性质。一个故事或明或暗地蕴含着某些实用的东西,这实用有时候可以是一个道德教训,另一情形则是实用性咨询,再一种则以谚语或格言呈现。无论哪种情形,讲故事者是一个对读者有所指教的人。
【按:本雅明指出故事的实用价值,这一点往往被现代学者和作家所忽视,但他确实道出了故事赖以产生和流传的秘密,古人讲故事,当然有时候仅仅是为了逗笑娱乐,打发漫长的冬夜或饭后的光阴,但娱乐却非讲故事的唯一目的,更常见的是寓教于乐,而且,在没有文字的族群中,在缺书少文的乡下,讲故事正是人们传播、传承、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其实,很多故事的最初目的,也许就是为了实用和教育的目的,有些故事即使本身没有实用和教育的目的,也可能是伴随着实用知识的传授而涌现出来的,摆故事,讲瞎话,在乡下社会和工匠群体中,很多时候只是拉家常、叙掌故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插曲。但随着识字率的提高和印刷书的传播,书本成了传布实用知识的主要途径和载体,因为书本显然比口头更可靠,口头故事的知识传播功能就逐渐被褫夺了,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也就逐渐忘记了故事的实用功能和教育价值,口头故事就成了单纯的“民间文学”,而趣味性和文学性也就成为它的最重要的乃至唯一的价值,但是,突出文学性和趣味性,淡化实用性和教育性,最终导致的可能不仅是实用性和教育性本身的丧失,而且也事与愿违地导致了文学性和趣味性的丧失,因为故事一旦与浪迹天涯的水手、蛰居乡间的老农乃至多才多艺的工匠们的生活世界和日常劳作相脱离,也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为讲故事的人正是从其熟悉的生活世界和日常劳作中汲取大量的素材、灵感和意象的,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肯定要民间郎中讲来才地道,鲁班师爷的故事肯定要木匠师傅讲来才精彩,赵州桥的故事肯定要石匠讲来才绘声绘色,牛郎会织女的故事被江南劳苦的织妇一边缫丝织帛一边娓娓道来,肯定比七夕情人节之夜听电视台女主持瞎掰更感人肺腑,正是大量取自日常生活和劳动的地方性风物知识、地理知识、传奇掌故、草木鸟兽等方面的、唯有民间专业人士才熟稔的近乎“秘传”的知识,才给故事增添了为文人写作所没有的奇趣异彩,才使故事具有了丰满细密、婉转多姿、饶有趣味的细节,这些意趣和细节很多可能仅仅是讲故事人基于其熟悉的事物而触景生情、一时兴起的发挥,从而给原本单调干枯的故事情节添枝加叶、增光生辉,而离开这些具体的生活场景和即兴发挥,那些世代流传的故事又会重新枝叶零落、繁花落尽,重新蜕变回单调干枯的故事主干,大量的民间故事通常都是以这种单调干枯、索然无味的情节骨干的形式而流传的,而民间文学的采风者和调查者所能得到的往往就只是诸如此类的干巴巴的骷髅一般的故事骨架,因为离开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实用因缘,一个讲故事的人即使愿意给你一个外来的调查者打开话匣子,他也不可能想在自己的贴心贴肉的情境中面对自己的乡里乡亲、狐朋狗友那样的谈笑风生、意气风发。民间文学调查者和研究者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汗牛充栋的故事集成读本,而这些故事集大半是令人读起来索然无味的,无法让人体会到故事的魅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正在于,这些故事集所提供的与其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有血有肉的故事,不如说只是
干巴巴的民间故事木乃伊。
于是,我们看到,当把讲故事变成“民间文学”,故事与生活过程脱节,首先丧失是故事的实用性,随之丧失的是故事的趣味性,而最后丧失的就是故事本身,当讲故事的手艺与生活和劳动的手艺脱节之后,讲故事这种手艺
也最终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我们民间文学研究者所面对的往往就是这样一些故事木乃伊,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故事,因此,注定了我们的研究是隔靴搔痒不靠谱,注定我们无法领略、理解和窥见民间故事魅力和生命力的真正奥妙,注定了民间文学只能作为一门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伪科学。格林童话之所以脍炙人口、盛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格林童话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本民间故事集,是在科学的民间故事田野作业方法尚未建立之前产生的,格林兄弟不是作为一个采集者,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听众,从自己熟悉的保姆、女仆、家人和乡亲的嘴巴里聆听了这些有趣的故事,然后把他们记下了,格林兄弟的故事是直接来自生活本身,就像采撷自林间的新枝,还闪耀着露珠的晶莹光辉。因为格林童话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机采撷的,没有遵守现代民俗学的田野作业规则,因此有些学者质疑这些故事的本真性,怀疑它们经过了格林兄弟的润色加工,已经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故事,因此不足为训,学术价值有限。格林兄弟所记载的故事肯定是经过了润色的,任何被记载下来的故事文本,在从讲故事人的口述转化为书面文本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是经过了润色的。并且,任何讲故事的人,在讲故事的时候,都在对他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故事,或者是他以前讲过的储存于记忆中的故事进行修改、润色,这种修改、润色的另一个说法,就是即兴发挥,这种润色或者是为了让故事听起来更合情合理,或者是为了让故事适应当下的语境和听众,或者仅仅就是因为故事家突发奇想,想给故事打上自己的印记而给老生常谈的故事添枝加叶、添油加醋,打上自家的印记。每一个伟大的故事家,其实都和诗人或作家一样有自我表现欲和青史留名欲,他们希望自己讲的故事和别人不一样,希望自己讲的故事能因为与众不同而被人家记住,希望自己的口才和见识得到同伴们或者姑娘们的青睐,即使自己的名字不会流传下去,至少自己的心思能够藉故事的灵气流传下去。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所有故事都是以具体的千差万别、各具异彩的异文或变体而存在的,不存在一个供人原原本本克隆而一成不变的真本或原本,就其不变者而言之,每一次讲述当然都是一次对传统故事的复制和重复,就其变者而言之,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创作,这种创作贯穿于一个故事的整个生命史中,格林家的保姆有权利进行即兴创作,格林兄弟在将故事记录下来时,当然也有权利创作,因为他们所感兴趣的是把故事变得更有趣,更像故事,而不是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个似是而非的故事
真本。
由于民间文学收集者和研究者,没有乡间老农、浪荡水手、木匠师傅等人那样的一技之长,没有他们那种对于某种手艺以及某一生活领域的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掌故,因此当他在记录故事的时候,很可能因为他无法明白讲故事的老农、水手、木匠所讲述的内容是什么意思,或者他觉得这些细节和插话只是无关宏旨的没有文学性和故事性的节外生枝,而轻易地将大量为讲故事人和民间听众所珍视的知识、名物、掌故和细节给删落了,一个故事,在民间故事大师的口头原本是一棵枝繁叶茂、繁花盛开的村上春树,到了学者的文本中,可能就被变成了删繁就简、光
秃秃的三秋树。
其实,不仅民间的故事大师,就是书写时代以编故事为业的作家,除了过人一等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世俗人生的见识,也仍然需要丰富驳杂的实用知识,但这一点往往是中文系的文学课堂和文学史课程所不讲的,作家不必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也不必成为活着的百科全书,但必须是博闻强记、见多识广的杂家,叙事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叙事文学做片的整体结构固然需要强大的意匠来经营,至于其细节,则全凭驳杂丰富的实用知识来填充,正是那些源自广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细节雕琢,才给一部文字作品赋予一种货真价实的响当当的质感,而所谓作品的真实性,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归结于这种响当当的质感,这种意义上的真实性不是取决于一件作品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某种外在的现成的现实生活,文学的真实性不是来自对外在事物的参照或呈现,而是在于作品本身的质地精良,这种质地精良的品质则全部来自作家高超的技艺。讲故事、写小说、乃至所有的艺术创作,其实都是一种手艺,是和任何手艺人本质上没有区别的手艺人。一部作品,正是因为其质地精良、精雕细琢的内在素质,才引人驻足观赏,令人心醉神迷,这样的作品,本身就散发光辉,这种仿佛天启一样的光辉照亮世界,呈现万物,而这种照亮世界的力量,才是本真意义上的真理。】
三、讲故事是一种秘传技艺
讲故事的艺术行将消亡,因为智慧——真理的史诗方面——正在衰亡灭绝。然而,这种情形已经持续了很久,有意视其为“颓败的症候”是再愚蠢不过的了,更不消说视之为“现代的”病症。这种现象是历史世俗生产力的并发症。这症状逐渐把叙述从活生生的口语领域剥离出来,同时又造成于消逝之物中瞥见一缕新型美的可能。
长篇小说在现代初期的兴起是讲故事走向衰微的先兆。长篇小说与讲故事的区别(在更窄的意义上与史诗的区别)在于它对书本的依赖。小说的广泛传播只有在印刷术发明后才有可能。史诗的财富,那口口相传的东西,与构成小说基本内容的材料在性质上判然有别。散文的体式有神话、传说,甚至中篇故事【?】。小说与所有这类文体的差异在于,它既不来自口语也不参与其中。这是小说与讲故事尤其不同。讲故事的人取材于自己亲历或道听途说的经验,然后把这种经验转化为听故事人的经验。小说家则闭门独处,小说诞生于离群索居的个人。此人已不能通过列举自身最深切的关怀来表达自己,他缺乏指教,对人亦无以教诲。写小说意味着在人生的呈现中把不可言诠和不可交流之事推向极致。囿于生活之繁复丰盈而又要呈现这丰盈,小说显示了生命深刻的困惑。
小说的端倪虽可见于古典时代,但仅数百年它就遇上了上升的中产阶级让它繁荣发达的因素。随着这些因素的出现,讲故事开始逐渐隐退而作古。虽然讲故事或多或少采纳新材料,但故事并不真正为材料所决定。另一方面,我们看到,随着中产阶级充分掌握实权,拥有出版业作为它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中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应运而生。„„这种新的交流方式就是消息。
„„从远方来的报道,无论空间上来自国外或时间上源于传统,都具有赋予自身合法性的权威,即使不经核实考证也可信。然而消息则声称能立即确证属实。最基本的条件是“不辨自明”。消息通常并不比先前世纪的报道更为准确,但早期的信息借助于奇迹,而消息则非得听来合情合理不可。由于这点,消息传播与讲故事的精神背道而
驰。
每天早晨都把全球的新闻带给我们,但我们却缺少值得注意的故事。这是因为事件传到我们耳边时都早被解释得通体清澈。„„事实上,讲故事艺术的一半奥妙在于讲述时避免诠释。
【按:这正如古希腊时代神话或诗与哲学或逻各斯的区别,神话和诗是不需要证明核实的,它们本身就是真理,因为它们是来自遥远的年代和遥远的地方的故事,而哲学和逻各斯则是需要证明与核实的,并且是能够被证明为真实或虚假的,因为这时候有了文字记载可以作为凭据,有了逻辑可以用来辩护。从此之后,一切都要接受理性的检验和事实的核实,奇迹于是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只有到了中世纪,奇迹才重新回到这个世界,而启蒙主义和现代科学则再一次从为这个世界驱除了奇迹和魅力。而后现代到来的一个重要征兆之一,就是奇迹的再次降临。奇迹的降临总是伴随着讲故事活动的盛行。希腊古风时期和中世纪的讲故事人是游吟歌手、史诗歌手,而现在这个后现代,从事讲故事这个职业的都是一些什么人呢?也许是那些不被主流文学这种中产阶级认可和欣赏的类型作家
吧。
我觉得可以把现时代的作家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整个生活世界和现实社会为素材的全景观式的主流作家,这些作家骨子里相信自己是全知全能的,是什么都能写的,这种假设其实是基督教和现代二元论哲学的产物;另一类则是诸如写作侦探文学、科幻文学、魔幻文学、哥特文学、恐怖文学、色情文学、同性恋文学、耽美文学、流浪汉文学、吸血鬼文学等等类型文学作家,全知型作家把自己当成了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无所不能无所不晓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把自己当成了面对全部人类而发言的冒牌上帝代言人,对于这样的作家而言,世界是一个敞开的平面,世界没有秘密和奇迹可言,因此也就没有故事可讲。而类型作家则明白其作为手艺人的地位,他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继承了某种祖传技艺和素材的手艺人,他所能做的只是把这门手艺继续传下去而不至于失落,而他的读者或者顾客都是一些有专门需求和隐秘爱好的老主顾,这些手艺人和他们的顾客共同分享着一些世代相传的近乎秘传的知识和经验,有他们自己的俱乐部和地下小酒馆,在这些地方,讲故事的风俗和技艺仍得以流传,因此,讲故事这一行当的命运情况也许还不像本雅明说的那样糟糕,只是这种行当正在渐渐转入地下。
但是,在漫长的过往岁月中,讲故事难道不是从来就是一种只有在自己人和小圈子内展开的半秘密性的语言狂欢吗?也许讲故事从来就是一种与色情、死亡、耽溺等禁忌话题相关的半公开半隐秘的活动,一种秘传知识,真正的好故事,只讲给好伙伴听,只讲给自己人听,比如那些在星光下露宿的牧羊人,那些在客栈中打尖的客商行旅,那些在战壕中等待死亡的士兵,那些在窝棚中就火取暖的矿工„„,外人是听不到的。只是因为现代社会把大多数中产阶级变成了独来独往孤零零的没有伙伴和密友的个体,只是因为现代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只能活在世界的表象上,只是因为现代传媒只能运行于生活的肤浅表面上,所以人们才相信讲故事这种活动已经消亡了,其实,也许就在都市夜色中,就有无数的隐秘洞穴,到处都有故事的怪兽在悄然潜行。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作为现代学术中的一员,作为中产阶级的学术游戏,当然是无法发现和领略这种秘传知识和秘密活动的。我们在格林童话中还能够一窥讲故事的秘密,以及伴随着讲故事活动人们所体验到的那种隐秘的狂喜,那一种瓦解白昼释放夜色的魅力,但是,一旦到了学科化的民间文学,这种魅力就丧失殆尽了,通向故事的黑森林和古城堡的幽冥小径,就像《睡美人》故事中讲的一样,永远被密布的荆棘封闭了,要重新打开这座城堡,要让故事中的公主醒来,要让被仙女的魔咒冻结的故事重新开始运作,需要等待一百年之后,那个传说中的王子的温柔地思想的一吻。】
古希腊第一个讲故事者是希罗多德,他的《历史》第三卷第十四章有一则讲述莎门尼特斯的故事,能给我们不
少启发。
„„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讲故事的真谛。消息的价值昙花一现便荡然无存。它只在那一瞬间存活,必须完全依附于、不失时机地向那一瞬间表白自己。故事则不同。故事不耗散自己,故事保持并凝聚起活力,时过境迁仍能发挥其潜力。„„希罗多德并不提供诠释,他的报道极为平实干涩,这就是何以这古埃及故事数千年之后仍会令人诧异,催人深思。犹之一粒在金字塔内无气无息的秘府里掩埋的谷物种子,历数千年仍保持生根发芽的潜力。
【按:还是那句老话,忘记是谁说的,故事永远大于意义。】
使一个故事能深刻嵌入记忆的,莫过于拒斥心理分析的简洁凝练。讲故事者越是自然地放弃心理层面的幽冥,故事就越能占据听者的记忆,越能充分与听者的经验融为一体,听者也越是愿意日后某时向别人重述这故事。这个融合过程在深层发生,要求有松散无虑的状况,而这闲置状态却日益鲜见。如果睡眠是肢体松弛的顶点,百无聊赖则是精神松懈的巅峰。百无聊赖是孵化经验之卵的梦幻之鸟,枝叶婆娑之声会把它掠走。它的巢穴是与百无聊赖休戚相关的无所作为而为,这在大都市已绝迹,在乡村也日益衰竭。随之而来的是聆听故事的禀赋不存,听众群体失散。因为讲故事总是重述故事的艺术,当故事不被保留,这一艺术就丧失了。之所以丧失,原因是听故事时,人们不再罗织细节,增奇附丽。听者越是忘怀于己,故事内容越就能深深地在记忆上打下印记。故事的韵律攫住他,听着听着,重述故事的才具便会自动化为他自身的资禀。
讲故事,很长时期内在劳工的环境中繁荣,如农事、海运和城邑的工作中。可以说,它本身是一种工艺的交流形式。讲故事不像消息和报道一样着眼于传达事情的精华。它把世态人情沉浸于讲故事者的生活,以求把这些内容从他身上释放出来。因此,讲故事人的踪影依附于故事,恰如陶工的手迹遗留于陶土器皿上。
„„这种工艺,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列斯托夫本人也视为一种手艺,“写作”,他在一封信中说,“对我不是人文艺术,而是一门手艺。”他觉得与工匠艺人有缘分,将工业技术目为陌路,这毫不足怪。„„列斯托夫精彩而亢奋的故事《铁跳蚤》,介乎传奇和闹剧之间,其中他通过对图勒镇铁匠的描写颂扬了本乡本土的工艺。
„„讲故事者所由出身的工艺氛围之精神图景,保罗•瓦雷里勾画得最为意味深长,“他谈到自然界中的完美事物:白璧无瑕的珍珠,丰盈醇厚的葡萄酒,肢体丰满的动物,称这些为‘相似的因果长链所产生的珍贵产品’。”这种因果的积累叠加时间上的永无终日,仅止于尽善尽美。瓦雷里接着说:“人们从前还模仿自然的徐缓进程。精雕细刻以至完美的小工艺品,象牙雕,光润圆滑造型精美的宝石,透明薄片叠加而成的漆器漆画——所有这些积日累劳、献祭式的产品正在消失。时间无关紧要的时代已经成为陈迹。现代人已经不能从事无法缩减裁截的工作。”
事实上,现代人甚至把讲故事也成功地剪裁微缩了。“短篇小说”的发展就是我们的见证。短篇小说从口头叙述传统中剥离出来,不再容许透明薄片款款的层层叠加,而正是这个徐缓的叠加过程,最恰当地描绘了经由多层多
样的重述而揭示出的完美的叙述。
【按:真正的手艺肯定是在祖祖辈辈的日积月累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而不可能一下子就冒出来,而且,真正的手艺在这个世界上肯定是稀罕的,真正的手艺会成为本乡人的骄傲,由于手艺使用的材料和水土、风气、风俗息息相关,因此,手艺总具有地方性,就像一种只能生长于某种土壤和气候中的植物一样,离开它赖以生存和传承的地方,就会变质衰败,因此,真正的手艺总是和地方密不可分,一种手艺甚至会成为一个地方的标志,而这个地方也因为这种传统手艺而名闻于世,如此这般的手艺,确实就像那些土生土长的草木一样,成为装点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成为了所谓的“风物”。另一方面,手艺总是精雕细作出来的,手艺总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如此精心制作出来的器物,其实已经跟经春历秋、积年累月而从大地中自然生长的事物没有什么区别了。正是在这种雕刻时光的手艺的间歇,故事得以滋生和繁衍,——当街口的那个老钟表匠,点上一袋烟,慢条斯理地喷云吐雾的当口,他的话匣子也就慢慢地打开了,那些如烟往事也就款款地流淌起来。这种慢吞吞的雕刻时光的手艺,只能存在于前工业时代,在时间变成成本、时间就是金钱的资本主义时代,土生土长的手艺就像土生土长的植物一样,必然衰败。劳作节奏的加速、手艺的衰败也必然伴随着故事的消亡,生产流水线上的女工们连上厕所的时间都
没有,哪里还有时间和心思讲故事。】
四、死亡的隐退与故事的瓦解
几个世纪以来,在总体意识里,死的观念不再像过去那样无所不在,生动逼真。这一衰落在其后期愈演愈烈。在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通过卫生和社会的、私有和公共的制度,早就了一个第二性的效果,而这效果可能就是潜意识中的主要初衷:使人们避讳死亡唯恐不及。死亡曾是个人生活中的社会过程,最富典型意义。遥想中世纪的绘画,死榻升为王座,人们穿过死屋敞开之门趋前敬吊死者。在现代社会,死亡越来越远地从生者的视界中被推移开。过去,没有一户人家,没有一个房间,不曾死过人。当今之世,人们则居住于从未被永恒的无情居民——死亡——问津过的房屋里。临终之时降至,则被儿孙们隐藏到疗养院或医院里去。然而,富于典型的是,一个人的知识和智慧,但首要的是他的人生——这是故事赖以编织的材料——只有在临终时才首次获得可传承的形式。
死亡是讲故事的人能叙说世间万物的许可。
【按:死亡从现代人的生活场景中消失了,死亡成为越加可怕的事情。死亡原本是人生的必要组成部分,人总有一死,周围的人总会死,死亡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而且唯有死亡,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完整,才使故事具有了结尾,因此也才赋予故事以完整的情节和充盈的意义。现代人为什么要把死亡藏起来呢,为什么要装作对死亡视而不见呢?是因为他过于贪恋尘世的欢娱了吗?因此他不想去想死这回事。如此一来,所有的人生和欢愉其实都变成了苟且偷生,因为死亡这回事,你越是回避它,越是不去想它,越是装作看不见它,它越是执著地纠缠着你。
现代人把死亡从自己的视野中清除掉,同时被清除掉的还有死亡的近亲——疾病,福柯在《临床医学的诞生》中说,过去,生病的人不会被送到医院,不会被跟其他人隔离开来,那时候还没有医院这回事,人们还想不到把生病的人和临死的人集中在一起,关闭在一个叫做医院的封闭空间中,那时候病人就住在家里,医生郎中被请到家中,给病人把脉开药,然后把病人留给家人照料,亲手照顾他复苏,或者亲眼目睹他离开。那时候的医生,其实也是一种手艺人,靠的是祖传的手艺和信誉,孔子说:医不三代,不食其药。我们可以想象,从那时候走门串户的郎中口中,人们会听到多少离奇的关于死亡的故事和生命的传奇。
死亡和疾病在过去同被视为生命和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那时候,病还不被看做病态,那是因为那个时侯,健康还没有被定义为生命的常态,就像那时候的充满神灵、鬼怪和妖魔的故事传奇还被视为生活话语和人生知识的一部分,而没有被视为病态的语言一样,只是随着理性时代的到来,在病人被视为异类的同时,故事传奇也被视为话语的异类,现代卫生制度把病人集中在医院这个病态人类集中营中,统一进行治疗和处理,而现代学术制度则把故事传奇集中在一个叫做民间文学或民俗学这样一个病态话语和习俗的集中营中,统一进行诊断和消毒。
所以在现代类型文学写作中,民间故事、死亡、医院和疯人院,往往密不可分,因为在现代意识和博物分类学中,它们都是相近的物种,中世纪故事中的怪物如今都变成了医院中的病人或疯子。】
五、故事是命运的呼吸
历史学家和编年史家(即讲述历史的人,也就是讲述故事的人)之间的区别:历史学家总要想方设法解释他所描述的事件,他无论如何不能仅仅平铺直叙事件,以此为世界进程的模式而善甘罢休。但这恰是编年史家所为,特别是其典范,中世纪的编年史家,今日历史学家之前身。编年史家以一种神圣的、不可理喻的救赎计划作为其历史故事的基础,一开始就从肩上卸下了论证和解释的包袱。解释被诠释替代,诠释并不关心具体事件准确的承前启后,而注重嵌入世界不可理喻的恢弘进程中。
编年史家在讲故事的人中留存下来,面目改观了,即世俗化了。这点在列斯科夫的作品中,表现的特别清楚。
【按:所谓世界不可理喻的恢弘进程,也就是海德格尔常常说的命运,一个民族的命运,人类的命运,这种命运不同于历史学家所归纳出来的什么似是而非的历史发展规律,它本质上是无法认知的,但却是我们不得不投身于其中。这种蕴含于一个民族历史传统中的命运,不是历史认识的对象,相反,正是这种命运,决定了我们如何去认
识和构想历史。
传统的历史书写就是在这种命运的引导下展开的,而历史书写者试图通过他讲述的故事呈现这种命运,历史和故事的讲述,与其说是在讲述历史,不如说实在历史命运的引导下进行的讲述,不是讲故事者在说,而是那些世代相传的故事在借助讲故事者的嘴巴自我讲述,讲故事者只是历史命运和传统故事(以及那些蕴含于故事中的教诲、智慧和经验)赖以自我表达和自我传承的媒介而已。正是在此意义上,讲故事是比现代文学写作更深邃、更伟大的事业,因为现代文学写作讲述的只是作者个人的隐秘,而讲故事所传达的则是一个民族的秘密。
所谓世界进程的不可理喻性,就在于这种历史进程是在我们之外的,而我们在其之中,我们为其所推动,我们能够感受它的力量,但我们却无法摆脱它、无法抽身在它之外看清它的整体面貌,它的生命远远长于个体的生命,它即使用最轻柔的声音向我们倾诉,我们也无法拒斥它的教诲乃至蛊惑,无法拒绝颂扬它和传承它的使命。】
我们看看《绿宝石》这一故事,此故事把读者引进“一个古老的时代。那时,地球腹中的石头和高悬的神圣星辰仍然关怀人的命运。不像今天,天地不仁,万事万物对人子的遭际皆漠然置之。万籁俱寂,无有与人晤谈之声,更遑论听从人之颐指。未发现的星体已没有一个能在占星术中起作用。还有许许多多新石块,都测量过,磅秤过,其特别的重量密度检验过,但石块不再向我们诉说什么,也不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它们跟人交谈的时日一去不返
了。”
【按:受到科学启蒙的现代人是无法理解星星如何能够决定人的命运,人的心中如何能够生出一颗星,石块如何能够与人说话,草木鸟兽除了被人利用食用之外如何能够与人相亲相爱,但是,自然丧失其魅力和秘密其实仅仅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科学的诞生不过才是近两三百年的事情,科学成为人们普遍的看待世界和与世界交往的方式,则是更晚的事情,在科学之前漫长的数万年光阴中,人类都是能够和自然说话的,那时候,所谓巫术和占卜术,还是人类与自然交往的主要方式,正是这种方式决定了人类在这漫长岁月中的行为方式,也决定了他的历史,而现代人反倒要用科学这种非常新近的工具去认识漫长的人类历史,岂不是缘木求鱼?】
故事与记忆:很少人意识到,听者与讲故事者的淳真自如的关系,在于听故事者有兴趣保留他所听的故事。心无杂虑的听者的首要任务是使自己有可能重述所听的故事。记忆是史诗的真正禀赋,只有凭借博闻强记,史诗写作才能吸纳事件的进程,并且在事件过眼之后,能和死的威力和睦相处。
对古希腊人,记忆之神是史诗艺术的缪斯。„„记忆创造了传统的链条,使一个事件能代代相传。„„关于这
种形态之首的是讲故事人的艺术实践。
听故事的人总是和讲故事的人相约为伴,甚至故事的读者也分享这种情谊。然而,小说的读者则很孤独,比任何一种别样文类的读者更孤独(连诗歌读者都愿吟哦有声以便利听者)。
伟大的讲故事者总是扎根于民众,首先是生根于匠艺人的环境。„„一切讲故事的大师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能自由地在自身经验的层次中上下移动,犹如在阶梯上起落升降。一条云梯往下延伸直至地球脏腑,往上直冲云霄
——这就是集体经验的意象。
事实上,我们可以深一步追问,讲故事者对他的素材——人类生活——的关系本身,是否正是手艺人之于工艺品的关系?讲故事人的工作恰恰是以实在、实用和独特的方式塑造经验的原材料——自己和他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