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1:五四运动前的外交
《1919:一个人和他的国家》马小军
读《2009年度随笔》
一、顾维钧其人
顾维钧,江苏嘉定人,1888出生,1904年入纽约库克学院,一年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国际法与外交学,获法学硕士的哲学博士学位。1912,驻美公使张荫棠向他转达了袁世凯力邀其回国担任秘书的电报,此事是首任民国总理唐绍仪力荐的。回国后,担任外交部参事。唐绍仪将其女许之。1915年任美国公使。
当日本向袁世凯政府面交“二十一条”后,中日秘密交涉时,日方坚持排除中方代表顾维钧参加,因其有英美背景。
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此后曾任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长、财政部长、驻法俄英美大使,近代所有外交交涉均参与。1956出任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并曾任副院长。1967退休后定居纽约,1985年去世。
二、中日“二十一条”问题提出1、1914一战爆发,袁世凯政府宣布中立。日本以为抓住了一个扩大在华权益的天赐良机。
2、8月,日本对德宣战,佯攻德国在远东和山东的军事目标。德国无暇东顾,有意将胶州湾权益无条件交还中国。但北京政府不敢理会,并照会各国,划出胶州湾地区供德日交战。
3、11月,日本攻陷青岛,德国在山东权益悉入日本人之手。袁世凯正加快帝制步伐,需要列强支持。日本便向袁世凯面交了意欲一口吞下中国的“二十一条”。
三、一战中中国的参战问题
1、中国——中国袁世凯政府本是中立的。中国国内南北政权对立;北京府院相争。中国是否宣布参战成了列强争夺在华利益的口实,一时间竟成为外交内政诸多矛盾的焦点。此时,中国北京政权内部大总统黎元洪与内阁总理段祺瑞之间府院之争如火如荼。黎反对参战,段则成为美日以参战贷款为饵争相控制的对象。
2、美国——1917,美国姗姗来迟地宣布对德绝交并参战,同时要求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希望以此制约日本在华扩张。
政府援华两亿美元战费案已提交国会。须经国会辩论,期限不知,且须中国以出兵为条件,专款专用。
3、日本——日本认为中国参战将危及它在山东的权益而反对中国参战。此时它与英法俄意四国交涉,以战后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为条件支持中国参战。
允许段氏以此贷款编练参战军,借此武力先清内乱。中国只要增援欧洲物资及派出民工,无须真的派遣部队。
因此,日本意见正中段氏下怀。宣布参战,黎、段摊牌。黎电召“辫帅”张勋晋京调停,反被张挟持,演出一幕引狼入室,复辟丑剧。
结果——段氏终于得以宣战,此时欧战已近尾声。战争中,中国除增援物资之外,共派出十
七万劳工充当挖掘工事的苦力,最终回国者甚少。
此后,日本利用段急于武力统一中国之机,多次以借款为饵,与北京政府签订条约,扩大了其在山东的权益。段氏钻入了日本设置的外交陷阱,为而后的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埋下毒种。
四、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讨论中国山东问题
1、中国:一战中国突然成为战胜国实在是天大的误会,举国欢庆。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的《十四点和平宣言》勾勒了一幅战后各国平等的世界和平蓝图,为中国人所欢迎。北京大学学生游行到美国使馆高呼“威尔逊大总统万岁”。
中国积极备战和会,而日本却以中国参战不力为同,妄图取消中国与会资格。顾维钧多方游说,终于获得资格。
2、会议席位:此前美日等在拉拢中国参战时曾许诺,战后和会将视中国为平等大国,中国希望派出与大国同等数量的代表。但是,参战国与会席位分为三等:一等英法美意日,每国五席;二等巴西等国,每国三席;中国为三等,两席。当代表团名单公布时中国代表团抵达巴黎时,和会已经开幕了十天。
中国代表团:外交总长陆征祥;外交次长王正廷;驻英公使施肇基;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比公使魏宸。还有其他公使、专家、外籍顾问共52人。阵容豪华。
3、会议中讨论中国山东问题:1919年1月27日,日本代表提出讨论山东问题并主张不让中国参加。美国坚持邀请中国代表申诉。中国派出顾维钧和王正廷与会,指定顾氏发言。但中国没做任何准备,顾提请中国研究后讨论。1月28日,顾在会上即席做了30分钟的慷慨论辩。顾的发言是中国外交史上空前成功的外交演讲,当场置日方于尴尬境地。发言完毕,法国总理会议主席克雷孟梭立即大声道贺。其他国代表也纷纷上前祝贺。中国代表团离场时受到多国道贺,场面之热烈与日本代表牧野离场时的冷落成鲜明对照。
4、列强态度暧昧,美国阐明立场:但顾的演说只是暂时扭转了被动局面。日本政府即转向北京施压。后来,列强对中国山东问题态度暧昧。美国总统威尔逊最后阐明了对山东问题的立场:
1、中国政府彻底衰弱腐败,使美国维护亚洲风险太大;
2、日本应有生存空间。
3、如果谈判破裂,美国不会为山东对日作战。
5、最后裁决:对德和约中将山东问题从中国问题中单独列出,即《凡尔塞和约》。至此,中国在山东问题上的外交完全失败,顾的努力付之东流。
五、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迅速诱发了改写中国现代史的五四运动
1、会议消息传到中国:时任外交委员长的王大燮不满北京政府态度愤而辞职后,打电话给好友蔡元培。蔡当即召开学生代表会议宣布外交失败的消息,导致次日北京学生大游行。
2、是否签字:在和约是否签字问题上,代表团内部产生分歧,最后除顾以外,都借口退缩。最后的交涉工作全都交给顾一人,北京指示是“自酌办理”。顾在签字之时拒签字,并发表拒签宣言。拒签也是他们深受五四运动爱国精神感召的结果。并不是史书所说“被迫拒签”。拒签反获国际社会同情,收到哀兵之效。
3、中国因签署了《对奥和约》得以加入国联。由于顾的外交才干,出席国联全权代表,后
又当选为国联理事会主席,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4、巴黎和会期间,北京徐世昌政府推行“无约国外交”,中国掀起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热潮。
5、中国政府虽拒签了《对德和约》,但北京政府后来推进了对德关系正常化。1921《中德协约》签订,德国宣布放弃此前所有在华不平等特权,这是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签署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六、和会后,山东问题成为了中日悬案。后来的华盛顿会议解决1、1921年美国邀请八国参加华盛顿会议,讨论战后军备控制和远东——太平洋问题,以兑现美国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实施,遏制日本。
此时中国内战不断,希望借此会收回权利。组成130多人代表团赴会。但政府竟无经费,电请各省摊派帮助。
2、会议就此磋商多次,1922中日双方签署《关于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日本将胶州租借地还给中国,中国赎回胶济铁路,日本放弃德国在山东特权,日军撤出山东。
中国山东问题自一战起历时八年,终获解决,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如开放原胶州租借地、支付高额赎金。
3、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是中国政府第一次被平等的邀请参与国际论坛,第一次收回丧失的部分国权。
小结:由“21条”秘密签订,中经巴黎和会,终至华盛顿会议,围绕山东问题展开的旷日持久的夺回国权的外交干涉,竟成为中国近代外交史的一个缩影。
第二篇:大外交读书笔记
基辛格与“新全球均势”构想
——《大外交》1读后感
可以说,基辛格是均势策略的集大成者。从均势策略来讲,他不是创造者,确是很好的继承者,从均势的形成,演变到书中所认为的动摇、分裂,基辛格在浩繁的历史资料中游刃有余的抽丝剥茧,获得需要说明自己论点的部分,将均势问题做了再明确不过的叙述。作为一个学者兼政客,丰富的实践经历和踏实的治学作风,让他具有一定的优势成就了这部巨著,给学人们献上实实在在的文化大餐。
《大外交》于1994年出版,中文本在台湾学者顾淑馨,林添贵合作翻译后由海南出版社于1997出版与中国读者见面,最新一版于2010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的再版不但说明了其受欢迎度,更是说明了中国学者对外来经典著作虚心汲取。这本书洋洋七十余万字,所述历史绵延长达三百余年,其中包括具有故事情结的历史事实讲述,特色的人物构画,上下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对比,不同时代政策的对比,人物个性对政策制定的影响,以及不同人物的前后对比等。可以说,对比是本书的一大特色,通过对比基辛格将前后相差百余年的事件联系起来以更好的说明问题,如在书中作者提出:如果1918年巴黎和会上战胜国若也曾组成如维也纳式的同盟,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不会发生2。虽然这种对比得出的结论有时候值得商榷,但在治学方法上可以给我们无限启迪。
《大外交》可以说是基辛格外交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也可以说是其一生思想的总结,更是一个建立世界新秩序构想的背景分析以及实现此种构想所构画的蓝图。可以说,作为一个学者(虽然很多人不认为基辛格不是一名学者),他对世界大势发展的时时关怀以及文人所具有的人文关怀在本书中得以体现。曾作为美国政府的智囊之一的他虽然出发点仍是美国国家利益,但所面临的时代发展大势使他寻找一种可以即从道德上又从实力上可以名正言顺的维护美国利益的策略。作为一位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他将传统的“欧洲均势”发展扩展至“全球均势”。历史的发展和人生的际遇为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在尼克松第一个任期出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一职,在尼克松第二任期内以及后来福特总统任期内出任国务卿一职,真可谓使这位哈佛高材生风头出尽,博得声名。在中国问题上,他个人用均势的眼光对中国的认识清晰而透彻:“中国对我们重1亨利·基辛格 《大外交》 人民出版社 2010年7月版同上 第14页
要,并不是因为它力量强大,我们需要借助中国来加强我们在外交上的灵活性”1。因为“我们能随心所欲的选择时机干预世界事务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2”,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其他力量中心并努力在他们中间保持平衡3”。对于中美交往的问题他毫不掩饰的说明:中美两国的接近是由于客观的必要所使然,不是抽象的善良而是共同的利益,双方也共同认识到一种危险才促成两国关系的合作。他毕生致力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均势体系的构建,可以说和中国关系的缓和便是基辛格对新的均势策略的很好运用,这种努力在中美关系缓和和发展过程中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只不过因为种种因素的阻碍和两国间利益关系的向左使他并没有达到他所要达到的目的,比如想要用中国牵制苏联这个想法在最初时就被毛泽东主席否定:不要站在中国的肩膀上接近苏联4。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策略为美国解决当时的越南问题,中东问题和中美苏关系的 缓和具有一定的成效。
在本书中,他从“均势”策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和不同国家和人物所秉承的政策不同而将其分为三大均势模式即他在本书最后所总结的即:梅特涅模式,以帕莫斯顿,格莱斯顿和迪斯累里为代表的不列颠模式,俾斯麦模式。本书将均势的起源追溯至红衣主教黎塞留主政时期法国,黎塞留跃出了传统的政治思想的束缚,将国家利益置于一切利益之上并为维护着至上的国家利益而周旋于周边势力之间,以实现终止他所认为的法国深陷重围的险境,耗尽哈布斯堡王朝的实力,防止法国的周围出现强大势力的终极目标。为了此,他甚至设法将当时进行的三十年战争予以延长以使中欧各国民穷财尽,从而成就一个强大的法国。在拿破仑革命后的维也纳会议,使均势原则获得极大发挥。法国代表塔列朗(又译为塔列兰)在形势极为不利于法国的环境中利用与会国之间的矛盾极大的维护了法国的利益努力为之做了相当的制度规范。但奥地利就没有那么的幸运,地缘上的不稳定性和民族的多样性外加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浪潮的影响更是给奥地利的国家生存状况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梅特涅为了保持本国的稳定性不惜采用在维也纳会议中所确立的道德约束即正统主义原则来制约各国的行为,虽说他这种举措在今天看来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并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终被抛弃,但是在当时他这种游走在各国之间,说服各国易中求同从而解救了困境中的奥地利还是1引自《白宫岁月
(四)》 亨利·基辛格【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第1335页
2同上
3引自《白宫岁月
(四)》 亨利·基辛格【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第1336页
4引自《中美关系史(1972——2000)》陶文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1页
值得肯定的。基辛格认为,梅特涅模式建立后,维持了欧洲几十年的和平,以正统原则为各国利益协调的基础,通过国家间的结盟来约束和束缚来达到各国力量的均衡。梅特涅运用自己的外交手腕有效地调整奥国与俄国、普国及英国之间的关系;利用四国同盟保护地缘政治上的安全,又以神圣同盟保护国内的安定。与此同时并没有抛弃战败的法国,实为二战之所以爆发提供了经验。基辛格认为:如果保留一个对现实不满的对手,这就是逼迫对手去梦想恢复往昔的光荣,为再次征战埋下伏笔。因为凡有不服的国家几乎必可以找到不满的战败国为盟友1。由此可以看出注重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比是本书中作者的特色之一。相对于此的不列颠均势模式则是独立于大陆之外的自保模式,保证大陆内部各国处在均衡的状况下便是英国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而不主张过度的干预大陆事务,英国的这种策略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和美国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战略颇为相似。俾斯麦模式则是“尽可能多地多方面地建立亲密的国际关系,建立重叠的联盟体系,并运用有限的影响力以缓和交锋双方的诉求,以前述手段防范反对均势的挑战2”。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缺乏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寻求与各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以建立联系,但是这需要在众多的矛盾关系中分清利弊和果断的作为才可以维持,所以在俾斯麦之后并没有走的太远。
此后的均势发展在各国所维护的国家利益面前显得难以达成所需的基础,民族国家的出现使得国家关系因着自身的利益需要而逐步走向无政府状态,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变得十分困难。俾斯麦之后国家所谓的关系没有了共同的价值基础而是共同的利益,正所谓国家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在现实政治逐步成为国家间处理事件的基础的时候,所谓的道德水准和均势都被弃之一边。对此最好的说明便是一战的爆发和二战的继续。一战后的利益纠纷问题使得两次大战之间的二十年被许多史学家成为是休战的二十年,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爱德华·卡尔的《二十年危机》,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的利益纠纷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留下祸根。二战后的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给战后的世界也带来无限伤害,许多学者也在致力寻找构建一个稳定的国际秩序,基辛格将世界纳入均势体系是一种,布热津斯基全球大棋局也是一种(笔者认为大棋局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讲与均势理论有几分关联),近年来对新的国际秩序的构建呼声在国际舞台风声云起,但是在公平和平等这样根本无法绝对实现的环境下是1亨利·基辛格 《大外交》 人民出版社 2010年7月 第73页同上 第150页
难以满足各国要求。现如今及其以后一段时间内大国主导国际秩序是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大国主导并不是意味着大国随意志而控制世界,在新的秩序构建方面,笔者是十分赞同基辛格的观点的:“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二十一世纪,与其他国家一样,必须学习在需求与抉择之间行走,在国际关系不变的常数与政治家的裁量会变的因素之间取得均衡体系”1。“具有美国这样理想主义传统的国家,不能以权力均衡作为新世界秩序的标准来制定其政策”2,但“美国要以道德共识去支撑均势,乃是合理的做法,美国必须尽其心力,在全球坚守民主政治信念的基础上建立最大可能的道德共识”3。基于基辛格出发点是站在美国方面的,但是这种新的环境下的均势构想并不是没有意义。
当前的这个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主宰世界也不能脱离世界,而是融入其中,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基辛格为美国设计的方案,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全球化过程中,每个国家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基辛格这本书给我们无限的警醒,无论在任何时候,即使不是全球性的均势体系,地区性的均衡系统总是存在的,正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国家和地区间势力没有适度的均势保障是不利于整体发展的,未来的世界更需要协调各方力量的变化使世界在风起云涌的力量变化中保持相对的和谐,在没有超越国家力量之上的国际政府调节的情况下,从法理上讲,各国在地位和国家主权上的平等性使各国谁都不愿屈从于任何强国,但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弱肉强势的丛林法则仍适用于当前的国际局势。新的影响因素不断涌现,而最基本的利益关系却没有改变,在地区间,在国家间,只有据自身相对均衡的力量协调彼此间的利益,或者是牵制,这样才会使整个世界处在一个稳固的关系网中,这样的关系网在没有被以外因素打破的情况下对于世界各国间的和谐相处具有很大的保障作用。
参考书目:王绳祖 国际关系史(第十卷)[M]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3月版
2理查德·尼克松.【美】尼克松回忆录(中)[M]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年12月版亨利·基辛格.【美】白宫岁月
(四)[M]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1月版 4亨利·基辛格【美】 大外交 [M]海南出版社1998年1月版 1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人民出版社 2010年7月版 第801页同上 第822页同上第823页保罗·肯尼迪.【美】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6年1月版德瑞克·李波厄特.【美】 五十年伤痕—美国的冷战历史观与世界(下)[M]上海三联书店 2008年6月版约翰·伊肯伯里.【美】.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版韩一敏 略论尼克松均势外交战略中的中美关系[J] 《榆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徐阳阳,“试析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因素”[J],《传承》 2010年第27期徐刚雁“论中美关系正常化迟缓的美国因素”[J],《理论学刊》2010年第12期
第三篇:《大外交》读书笔记
读《大外交》读书笔记
《大外交》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先生的一部著作。作者凭其致力于外交事务的亲身体验,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智慧和幽默的文笔,展示了自黎塞留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几十年世界外交政治的诸多重大事件,以其独到见解分析了世界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实质。
美国是一个道德上有洁癖的国家,其建国先贤秉承的是洛克对于人性的乐观认识,追求人性的至善至美。正如基辛格在书中所说:“在追求其历史道德信念上,没有比美国更具理想主义的国家。”因而在美国还未成为能超级大国之前,其奉行的是“孤立主义”继而是“门罗主义”,表示我不屑于欧洲的肮脏外交手段,而保持自身的道德洁净。然而当美国发现自身实力已经可以主宰欧洲各国的命运时,其对道德的忠实信仰又使她感觉自身肩负有将她所信奉的价值观推行于世界,将备受 邪恶价值观侵扰的人民解救出来的责任。这种转变,由“威尔逊主义”发挥到极致。纵观20世纪美国每一次走出“孤立主义”的封闭,其领导人无不是利用道德对美国人的天生感召力:威尔逊使美国参与一战和小罗斯福使美国参与二战的理由都诉诸德国领导人在道德上的出轨,而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理由都诉诸共产主义的邪恶本质。
欧洲的外交传统理念过于尔虞我诈,外交仿佛变成了一种互相欺骗的艺术。但美国的外交传统理念又过于幼稚,妄想跨越国家自身的利益而追求一种虚幻飘渺的普世价值。基辛格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基辛格的现实主义思想:从国家至上到均势
17世纪法国主教黎塞留开创了“国家至上”的现实外交。强调国家利益的黎塞留在外交上打败了强调宗教热情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在基辛格看来,黎塞留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他是唯一抛弃中世纪道德及宗教束缚的政治家。基辛格试图用这个例子说明以僵化的意识形态来为基础的外交政策碰上不择手段的国家利益者未免太过不堪一击。这犹如两个参加格斗的选手,一方碍于规矩缩手缩脚招招不致命,另一方则为了保护自己不挨拳头无视规矩期望招招能把对方打倒。显然重视规矩的一方由于思想上的束缚更容易被打倒。当然格斗选手比赛是犯规赛后会有惩处以警示这种犯规,但外交不同于格斗比赛,所谓的“规矩”
都是大家长时间共同默认的,如果一方打破,没有更高的机制可以警示这种“违规”。因而在没有更高机制束缚国家行为的国际关系中,自己给自己套上意识形态的枷锁未免太过愚蠢。
但显然“国家至上”的原则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国家有强弱之分,可以说只有在两个实力相近的国家之间才有适用范围。当弱国面对强国,这里所谓的“国家至上” 原则应该是放弃与强国争夺小的国家利益以换取本身能存在于世上。基辛格后提到:“国家至上可作为个别国家的行为准则,但对如何面对国际秩序的挑战却未提供 任何答案。它可能导致某些国家有称霸的野心,或是形成国际间的均势。”显然没有一国希望有别国称霸而本国的利益被随时蹂躏,均势便无可避免地成为“国家至 上”原则之后平衡各国利益的有效机制。
基辛格认为:“均势很少是来自刻意的安排,反而是为了阻止某一国扩张的野心而形成的结果。”由于欧洲没有一个绝对霸权国家,而彼此距离又如此接近,因此任何一国稍有扩张之心,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就能达到均势的结果。19世纪初四国同盟成功阻击了拿破仑的扩张,在维也纳会议后维持了欧洲近40年的和平。均势可以说都不是各国最初所竭力追求的目标,只是在缓解各国利益冲突时而达到的最优结果。基辛格认为均势正是各国互相妥协的最优方案,而更能让各国的 利益都最大化。因而他认为后“国家至上”原则的外交政策应该以均势为基础。
一战休战以后,美国威尔逊总统把一战的原因归于均势,他曾公开指责均势会制造不安,而且是建立在“虎视眈眈的觊觎及利益的对立”至上。但基辛格明显持完全相反的态度,他认为导致一战的发生正是欧洲各国抛弃了均势:“战前欧洲各国的领袖无视于历代维护均势的苦心,放弃了可免于最后摊牌的定期调整工作。”不同于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基辛格在有关和平的认识上可能更倾向于老罗斯福总统:“和平天生便很脆弱,惟有永远的保持警戒,以强者的武力及透过有志一同者的结盟,始能加以维护。”因此,在基辛格给出的对比之中,维持均势尽管复杂困难,均势确是和平的一大利器。
可以说基辛格试图在用他的均势思想说明现实主义外交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黑暗狡诈,唯己利是图。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和平的期望是普世的。从结果主义出发,达到理想结果的手段并不很重要。如果均势能比威尔逊所倡导的全球舆
论力量更能有效达到和平的目的,均势很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各国外交政策的基础。
均势、国家利益至上、实力、意识形态这些关键字贯穿始末,风云变幻,若是美利坚数百年后亦不复存在,放开表面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之形,走出狭隘的意识,体验其中的一些智慧,大概也正是作者想表达的
第四篇:关于青年节的作文:五四运动之外交背景
关于青年节的作文:五四运动之外交背景
清末以来,列强环伺中国。然而中国太大,谁也不能一口吞下,谁都想吞,彼此争斗,反而使中国形式上的主权得到保全。不过,这个积弱而透着腐败气息的国家,终于免不了遍体鳞伤,周身皆是啮痕:租界、租借地、势力范围……。外国人在中国享有种种特权,租界里的外国统治者还对租界内的中国居民享有实际上的司法管辖权,中国的内外政策常常受到外国公使、顾问、驻军司令等等的掣肘,这就是五四运动爆发前的中国。
五四运动中的山东问题始于1897年,当年11月德国借口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杀攻占胶州湾。1898年3月,德国强迫清政府订立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确立了对胶州湾及附属岛屿的占领。1899年德皇下令将胶澳租界地的新市区定名为青岛,只准许欧洲人居住。1904年胶济铁路由青岛修至济南,山东从此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1914年一战爆发,8月15日,日本对德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将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交给日本接收。11月7日,青岛德军向日军投降。
1915年中日谈判“二十一条”,5月7日,日本政府下达最后通牒。5月9日,为换取日本对帝制的支持,袁世凯命令中方谈判代表承认日本的要求(包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这就是“五七”国耻日的由来。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从而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宗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实为扩充段个人的势力)。日本的贷款还被用于安福国会庞大的贿选开支。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交换了关于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又交换了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其主要内容如下:
1?“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这样就以条约形式确认了日本驻军青岛和济南。
2?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由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3?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这实际上是确认日本对该铁路的无限期占领。
北京政府在换文中,对日本的提议“欣然同意”。向日本政府亲递换文的,便是后来被北京学生痛殴的驻日公使章宗祥。这样,在中国对德宣战,与日本同为战胜国的情形下,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不仅没有被收回,这一权益反而被日本扩大了。并且这一换文,成为后来巴黎和会上日本强占山东的借口。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时提出了关于战后国际秩序的“十四点”。第一点便是反对秘密条约。这一条文虽隐含美国以后起强国欲打破旧的势力格局的意图,但在当时中国国民对国际社会的权威性支持的期
盼之下,自然是如天音震雷一般,广为传布,而“威大总统”自然成了中国人崇敬的国际伟人。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到美国驻华使馆前时,亦有人高喊:“威大总统万岁!”
由于有了威尔逊的“十四点”,对于1919年1月18日正式召开的巴黎和会,中国公众本来寄予的期望是非常大的。中国代表团最初向和会提出了七项要求:1?废除势力范围;2?撤走外国军队、巡警;3?撤销外国邮局及电报机关;4?撤销领事裁判权;5?归还租借地;6?归还租界;7?关税自主。中国代表团还提出废除1915年中日签订的“二十一条”。上海《民国日报》1919年1月5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积弱的中国可以“挽百十年国际上之失败”,中国将“与英法美并驾齐驱”。不料,事实与愿望恰恰相反,公理并没有在巴黎战胜强权,威大总统也没有在和会上为中国的利益而力挽狂澜。
1919年4月22日,和会召开大会,威尔逊表示无能为力,并质问中国何以于1918年“欣然同意”与日本就山东问题的换文。经过数月讨论,中国在和会上一无所获。4月30日,和会最终决定,依照战争期间日本与英、法、意达成的秘密协议,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移交给日本。
第五篇:读书笔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书笔记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我们知道,那段时光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更是一段抗争的历史。从太平天国到五四运动,由旧民族主义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阶段。虽然中国的命运仍没有改变,但不管是落后的农民阶级腐朽的统治阶级,“先进”的资产阶级还是更为突出优秀的无产阶级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痕迹,正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绝大多数人的手里。所谓 “人心齐,泰山移,”理所当然,“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我们向历史学习,向历史中的各位革命前辈学习,学习他们无畏一切,为国奉献的精神。抱着这种心思,我阅读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此书系统的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总结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可耻的卖国贼的应用斗争,着力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作者使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观点来看待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在经过了两千多年基本上停滞的封建社会以后,社会政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动荡和变动。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段时期,可以说是现在这个和平强大高速发展的国家成立的奠基期。把每次革命高潮时期和在它以前的准备时期合并起来的话,那就可以把1840-1919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是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和农民战争时期;第二个是从太平天国失败后到义和团运动(1864—1901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第三个是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到辛亥革命(1901—1912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涨的时期;第四个是从辛亥革命失败后到五四运动(1912—1919 年),这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酝酿的时期。
鸦片战争之所以重要,它的意义在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五口通商和买办阶级的产生以及租界的出现,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的中国的确走出了封建的状态,但同样是有代价的:独立的国家变成了半殖民地的存在。不但如此,此后不断有外国势力入侵、欺压,亦或是武力侵略;于此相对的,麻木的国人开始有崭新却渺小的力量试图将他们唤醒。软弱的政府,外国的强势,武力的欺压,各种不平等的条约,让一些年轻且有思想的人开始凝聚起反抗或试图改变这一切的力量。以至于后来中国八年的反侵略战争,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不也就是反抗二字吗?这便是鸦片战争重要性的所在。或许它不能被称为历史变革的起点,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它当之无愧!尽管它拉开的是一段黑暗历史的序幕,可正因为黑暗,人民才会努力的寻找光明!此后,开始了一些由农民引导的同样富有封建色彩的起义活动。还有一些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虽然在这里略过不谈,但同样具有非凡意义。那些人的努力,虽然几乎全部以失败告终,但他们成功的将国民思想上的枷锁打开,并往其中灌入全新的思想。当然,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在戊戌维新运动同样以失败告终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爆发,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这便是辛亥革命的爆发!这其中的发展过程暂且不谈,提到辛亥革命中几个关键词便会让大家对辛亥革命大致有些许印象: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最终,发生在第三次革命高潮的辛亥革命失败了。虽然没能产生预期的独立和民主,但是这场阵痛并不是白白度过的。把延续两千年的帝制推翻,在中国的国土上树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这并不是一件小事情。从此以后,任何反民主的潮流,要在中国恢复帝制和建立独裁统治的人和集团,都不能不遭到人民的反对而归于失败。辛亥革命,如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指出的是,“在比较更完全 的意义上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而斗争”的革命。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都含有反对外国侵略者,反对封建势力的意义,但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确是在比较完 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辛亥革命的失败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展开。除此和上面所说推翻封建势力,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外,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并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统治中国,此为基;陈独秀的《青年杂志》,所谓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中国先进分子的新文化运动,李大钊率先举起的马克思主义旗帜,此为风;以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影响,让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变成直接导火索,点燃了好像炸弹的学生群体,让这一切的一切化作风暴,在中国境内肆虐,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影响!这场风暴,便是五四运动。比之前辛亥革命所化风暴有过之而无不及!之所以这样,五四运动实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运动刚开始是,英勇的出现在斗争前面的是学生群众,后来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内的革命运动了,具有了较强的群众基础。由于其背景的特殊性,五四运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而后,早期马克思主义队伍的形成,早期思想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共产党的早起组织等等这一切的变化均是五四运动所带来的,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拯救中华民族进入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层次。
我看来,五四运动为早期历史,国家发展的祭奠期终点,也是国家发展期的起点!用个比喻好像想一个巨人,吃好喝好之后睡着了,遭到了小猫小狗的戏弄。但是现在,他醒了,他站起来了,他要握紧拳头准备反抗了!由此,五四运动,甚至是整本书所叙述的时期的意义都不言而喻。近代中国革命的胜利归功于各个阶级的努力,正是一次次的革命的发展,才使今天我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历史任务,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枷锁,从而为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开辟了宽广的道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用大量的史实也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让中国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巧妙地化解各种危机,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