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文社科论坛》杂志社简介
《人文社科论坛》杂志简介
人文社科论坛杂志以刊发人文社科学术论文为主,是阐释学术观点的理论平台,为大十六开月刊,全国公开发行,系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核心期刊,全国学术研究指定交流期刊。栏目设置:高层论坛、法制社会、党政专栏、教育论坛、社会观察、工业科技、科技教育、医药医学、医学临床、医药卫生、管理探索、学术交流、学者专栏、课题成果选登、名家专访、管理财经、文学专题、历史研究、专题研究等。创刊以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重学术性、先锋性、开放性。反映中国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水准与最新成果。倡导学术精神的弘扬光大与科学文明的广泛传播;努力实现学术水平与中国现阶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相适应,全面实现特色栏目学术研究水平的关键性突破与重大超越。并注重及时刊载哲学、管理、科技、教育、法律、经济、历史、文学、工学、理学、医学、图书情报学、语言、艺术、农林学等各学科中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旨在为国内外教育部门、科研单位、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我们特面向全国征集优秀中文稿件!
投稿须知:
(1)文字精练、语句通顺、层次清楚,数据及计量单位准确规范。引用资料要有文献依据,参考文献为作者亲自查阅的近5年的主要文献。
(2)综述一般3000~5000字,参考文献限20条左右;论著一般不超过3500字,参考文献限5~10条;短篇报道1000字左右为宜。
(3)投稿方式:来稿一律以电子稿件投递到我刊社电子邮箱。
(4)作者和单位名称 作者署名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间用逗号隔开;作者单位要全称(科室)及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
(5)文责自负,文稿一律不退,请读者自留底稿。
(6)本刊有权对采用的稿件作必要的修改。
(7)来稿必复,如在15日内不见回复,可来电来函查询。
(8)本刊诚聘特约编委,欢迎有意为本刊荐稿、组稿者来电来函联系。
(9)其他未尽事宜及本刊相关情况,将在文稿采用通知中详告作者。我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
感谢您对本刊工作的热心和支持,欢迎您以后继续为本刊投稿、荐稿!投稿信箱:renwensheke@126.com
——————————————————————————————————
《人文社科论坛》杂志国家级学术类权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月刊,每月1日出版)
中文名称:人文社科论坛英文名称: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Forum主管单位:北京人文社科研究院主办单位:人文社科论坛杂志社协办单位:人文社科论坛编辑部主 编: 谷岳峰
国际刊号:ISSN 1290-2598投稿信箱:renwensheke@126.com 国内刊号:CN43-1519/N邮发代号:8-519印 刷:中国计量出版社发 行:中国报刊发行局
第二篇:人文社科学院与专业简介
首页 学院概况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 师资队伍 学生工作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就业指导 网上课程
专业设置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言文学 文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专业、双学位
公共事业管理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四年本科,管理学学士
2、掌握的知识: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系统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
3、具备的能力:具有独立地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及一定的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能力。
4、优势或特色:具有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在文教、经济、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2、主要专业课程:行政管理学、保险学原理、社会保障、教育管理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
3、主要实践项目:公共管理、社会保障教学实习;“两课”社会实践。
三、就业情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面向各级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具有广阔的就业面。自2004年以来,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有169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到19.79%,其中有105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牌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等科研院所录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近几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参加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考试、国家、省级和各级公务员考试录取率具有较大优势。
汉语言文学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四年本科,文学学士
2、掌握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汉语与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古今文学历史发展、文学理论批评的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教育与专门训练,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发展,了解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3、具备的能力:具备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汉语言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基础写作、文学概论、逻辑学、语言学概论、普通话、文献学。
2、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比较文学、美学原理、外国文学史。
3、主要实践项目:文学概论、普通话、基础写作教学实习;“两课”社会实践。
三、就业情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文秘等工作,具有较广阔的就业面。2009年,我院第一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研究生上线率达到23%。
文秘(秘书与公共关系)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三年专科
2、掌握的知识:掌握扎实的秘书学理论知识、档案学管理知识、公共关系知识、现代行政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观念,能够熟练写作各种公文;掌握基本的法律与法规、国际贸易等有关领域的基本知识。
3、具备的能力:具有较扎实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有树立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良好形象、协调公众关系、出谋划策、充当智囊、推销产品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4、优势或特色:具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掌握秘书基本理论与事务,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的,能胜任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秘书工作。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管理心理学、基础写作、计算机应用、微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社会学、管理学原理。
2、主要专业课程:企业管理、市场学、公关策划学、秘书学、国际贸易、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礼仪知识与训练、公关谈判艺术。
3、主要实践项目:公关教学实习、“两课”社会实践。
三、就业情况
秘书与公共关系专业毕业生可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具有较广阔的就业面。近几年来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专业、双学位
一、专业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意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创造新资产的重要源泉,我国正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急需大量既有理工或农医或经济或管理等类专业的知识背景,又懂知识产权的复合型人才。从现在的法律人才需求情况看,越来越多的部门、行业、企业开始招聘知识产权人才,有关知识产权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更是各大企业、单位招聘的重点。
为满足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满足学生学习知识产权知识的需要,学校设置了实施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
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学位、双专业学习的学生,以第一专业知识背景为依托,学习与第一专业相关的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专业素质
得到提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就业空间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就业前景
主要的就业方向有:
1.大中型企业知识产权部
山东省现有大中型企业2000多家,中小型企业90余万家。而且山东省作为我国沿海吸收投资的大省,三资企业数量也很多,国外企业普遍对知识产权比较重视,需要大量的拥有专业知识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如:海尔、海信、华为等大型高科技企业都开出高薪专门聘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知识产权事务人才。
2.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从事商标代理、专利代理等专门知识产权事务。
3.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及其他法律事务。
4.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5.在知识产权中介绍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或人民法院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或审判工作。
三、资格考试
从2007年开始,全国性知识产权管理师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由全国高科技知识产权委员会与保护知识产权联合会合作开考。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由知识产权管理师考试中心独立开考与合作开考的知识产权管理师。此外,理工科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参加“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统考”,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成为知识产权工程师,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四、主要课程
民法总论、合同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诉讼法、知识产权总论、管理学原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新型知识产权战略、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英语、专利审查概论、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知识产权国际许可与转让等。
咨询热线:王老师(电话:***)郭老师(电话:***)张老师(电话:***)
咨询地点:人文社科学院法学教研室(文经楼B501室)
关闭本页
第三篇:人文社科学院团学组织简介
人文社科学院团学组织简介
人文社科学院团学组织是由人文社科学院党委领导、学生科(分团委)具体负责的,以学生(特别是团员青年)为主要力量组成的,服务于人文社科学院广大师生,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发展的自治性团体。人文社科学院团学组织接受上级团学组织(校团委、校学生会、校社团联合会)的领导和指导和指导,由共青团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分团委(简称“分团委”)、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社团管理委员会(简称“社管委”)三大组织共同组成。团学组织坚持“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由分团委总领团学工作全局。学生会的社管委在团委的统一领导下和指导开展工作。
人文社科学院团学组织在坚持“分工合作、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工作方针、建立的以团学组织全体成员中心、团学组织主席团(团委常委会)为核心的工作体制,集体对学院党委会、学生科负责,并汇报工作。
为了管理的需要和工作的便利,人文社科学院团学组织根据工作特征和要求,根据工作职能和职责的不同,划分了十三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在团学组织主席团(团委常委会)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由部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行开展。各职能部门即分明确又相互合作,共同围绕人文社科学院的团学工作的整体方略,努力为人文社科学院增光添彩。
人文社科学院团学组织一直以来都是坚持“服务同学,奉献学校”的工作思路,切实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团
学组织组织开展可各项社会公益型、文体娱乐型等课余文化活动,以丰富广大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同学们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同时,团学组织还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协助学生科加强学生纪律、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和管理,保障全院学生的良好学习和生活环境。
人文社科学院团学组织拥有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各学生干部积极负责,分工协调,全身心的致力于团学工作。他们身体力行,为人表率,模范的遵守校规校纪的院系的规章制度,学习刻苦,工作勤奋,是人文社科学院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人文社科学院团学组织是一直组织纪律性强、制度完善的队伍。团学组织全体成员的任何行动,都受到严格的纪律和制度约束。团学组织的工作一直坚持“制度为先,不讲情面”的原则。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效率高,是学院党委、学生科及全体教职员工的忠实助手,是广大同学的真心朋友。
第四篇:人文社科2013团总支工作计划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3-2014第一学期团总支工作计划
本学期学院团委工作将在包头医学院院党委和校团委的领导和关怀下,紧紧围绕学校党委要求,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为教学服务、为学风建设服务的原则,按照夯实基础、巩固成果、培育特色、勇于创新的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共青团工作为指导,结合学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状况,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切实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结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未来的一年,我院分团委将以我校团委工作部署为出发点,以学风建设为中心,紧抓团学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我院学生会认真履行团总支的各项职责,面向全体同学,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提高青年”的作用,努力打造我院共青团工作精品,努力开创我院团委工作的新局面。
二、重点工作
为了适应我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响应我校团委关于明确基层团委的工作目标和责任, 进一步加强我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号召。2013年,学院团委将坚持我校团委的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重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活跃校园文化、加强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具有我院特色的创新型学术类活动、服务学生工作、维稳工作等七项基本工作方面进行努力探索。
(一)深入开展团员青年思想教育活动,结合重大节日契机,把培养团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
深入开展团员思想教育活动,做好校级团校的开展工作,为在青
年学生中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要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并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爱国主义专题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陶冶学生爱国情操。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积极争取党建带团建的政策和制度上的保障。拓宽基层团组织的工作空间,鼓励基层团支部结合基层建设实际,并继续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依托团校,在广大青年学生骨干中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未来领导者。
(二)积极谋划,认真筹备,活跃校园文化。
1、新的一年,我院将继续积极组织参与包括“趣味”篮球赛、跳大绳比赛、“团结杯”拔河赛、“青春杯”健美操比赛等在内的校级文体活动,切实发挥我院学生在活跃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
2、发挥优势,广泛发动团学青年,精心设计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在活跃学院文化氛围的同时,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3、积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全面构建“第二课堂”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秉承“创新、深化特色校园文化”的理念,打造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三)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共青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本学期院团委将结合工作现状,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团史教育和创业教育,进一步增强团员的责任意识;团委将逐步完善学校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管理制度,规范校、院两级学生活动的组织开展,使活动的开展达到有序、有效;同时,对如何发挥团委现有资源,建设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
(四)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
坚持创新育人,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要继续完善以群众性
科普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为主体的工作思路。本学期把内蒙古自治区创业计划大赛做为工作主线,积极筹备相关比赛,加强对参赛队伍的指导,提高项目的层次,并将邀请有关专家围绕项目评估、战略选择、市场调研与分析等方面对各团队开展辅导培训,并以此为核心,紧密结合学生专业实际,积极开展学生科技学术活动。
(五)理论联系实际,推进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的继续发展
1、积极迎合社会需要,响应校团委号召,认真组织团学青年参加青年志愿者在内的志愿服务活动。
2、结合校园平台与社会这一大家庭对青年特殊的成长熏陶与思想建设的影响,继续开展包括暑期“三下乡”、爱老敬老、爱心支教等在内的促进青年成长及习惯养成的专题活动,为其了解社会、进入社会、服务社会进行思想和实践上的准备。
三、本学期拟打算开展活动1、9月拟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讲座2、9月拟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3、9月拟开展校纪、校规教育4、9月拟开展大学生“趣味”篮球赛5、10月拟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知识竞赛6、10月拟开展拔河比赛7、10月拟开展汉字听写比赛8、11月拟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9、12月以纪念“一二九”活动为契机,开展系列活动10、9月——12月开展“中国梦”系列活动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3年9月5日
第五篇:人文社科-哲学历史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的人类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绵延不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自黄帝时代算起,至今已有五千年。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主要是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从产生文字之后算起,之前的时期称为“史前时代”。中国历史中有传说“伏羲创造八卦”,黄帝时代的“仓颉发明文字”等等,但都无证可考。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若从政治和社会形态来区分中国历史,据考古资料显示,约在早于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时代,中原地区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同时,原始社会平等被打破。据史书记载,夏朝已经开始君王世袭,周朝建立完备的封建制度至东周逐渐解构,秦朝统一各国政治和许多民间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并建立中央集权政治。自汉朝起以文官主治国家直至清朝完结。19世纪60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两百多年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余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首都定于北京,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振兴中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