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有感
读《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有感
10新闻七班 黄艳萍 2010280603看书名就以为这本书会像以往的解读中国政策、国情的书籍一样都是写那些内容,但事实上,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本书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问题和毛泽东、邓小平时期的政策,分析了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该向何处发展等的问题。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作者是洛伊宁格尔。它从以下六方面进行了讲述:不要干预中国;八亿农民——中国的活火山;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孤独的民主斗士;中国的干部问题;中国未来几年可预见的社会治理方案;中国与国际社会。我想就书中的某些内容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在第一章“不要干预中国”中,作者开篇就描述了国际上一些干预他国内政的事件,接着就说到中国1989年北京事件其实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内政的干预,随后便指出国际干预的原则及其出发点。现阶段,国际干预实行下列原则:仅当一个国家推行的国际政策危及到国际社会的安全时才可以进行干预;干预的对象仅限于一国国家的决策方式模型;以经济限制或援助方式诱导该国决策方式模型的演变及合理化;非危急时刻不得动用军事力量进行干预,军事干预的结果不应是强加于一个国家某种决策模型,而仍是诱导这种合理模型的自然生成和发展。作者还说到,在国家控制机制的问题上,没有国家边界,也不存在纯粹的内政的概念。但他也提出1989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干预是一次失败的干预,严肃地说,不论干预的动机如何,现阶段对中国大陆任何形式的外部干预都将是一种愚蠢的犯罪行为。
“八亿农民——中国的活火山”一章中,开始就提到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毁于流民之手。中国共产党,从其成立之日起,一开始也是属于不被国内国际认可的组织,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流民。流民,即失去土地或不安于土地的农民。这些愚昧、盲目、破坏力极强的农民大军一旦被组织起来与政权对抗,这个政权事实上就已经垮台了,根本没有任何挽回余地。毛泽东时代把农民禁锢于土地上,来进行经济发展。但如今经济改革的成功,却带来了政治上的重重忧患,中国今天的政治稳定性和社会稳定性,较之毛泽东时代,更具有危机感和爆炸性。一是,流民潮。农民大规模入城,庞大的数量与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不成比例,除个别城市外,现在不是城市经济需要吸引农民劳动力而是农民劳动力需要挤入城市;农民的综合素质远远达不到城市经济生活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而城市经济生活的秩序是以法律作为自己的体现物的。二是,犯罪潮。农民犯罪的比率在持续增加,抢劫、拐卖妇女儿童等现象层出不穷。三是,农村基层政权的瓦解。农民一旦离开土地进入市场,离开他的户籍所在地,那么他的一些行为都是失控的,他与社会的联系完全处于任意和自由状态。这一情况将会是社会动荡时农民卷入大规模骚动的一个潜在原因。文中还说到,农民的力量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用来击中目标,也会伤害到自己。就现在的中国而言,农民工就是一个大问题,这几年来,共产党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农民工群体中选出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上有了他们的声音。
“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孤独的民主斗士”一章中,讲述了知识分子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上的抗争。知识分子是吃惯了面包喝惯了牛奶的,他们与为革命浴血奋战的革命家不一样。毛泽东时代,他一方面号召党内人员要尊重知识分子,只讲老粗是建设不了社会主义的;另一方面又着手培养革命出生的知识分子,培养自己信任的知识分子。文化大革命则是知识分子的天堂与炼狱。毛泽东本是想借着一股暴动,以暴制暴,清除党内的一些不和谐的成分,肃清党内官员权力过大等现象。然而这场暴动却愈演愈烈、愈演愈乱,最后连毛泽东自己也被利用了,这场革命本意是好的,结果无疑是失败的。它将整个中国拖入了一场深重的灾难之中。在这过程中,国民经济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大量的知识分子遭受到了迫害,更别说科研进步了。这场革命,使中国在原地踏步了20年,也落后其他国家20年。知识分子的民主的梦想在那个年代遥不可及。即使在现在,相比那个时代已经是很民主了,但党对于新闻舆论的控制还是过于强。
书中还提及很多其他的话题,有一些是我们闻所未闻的。譬如,说到中国的干部问题,就提到毛泽东与邓小平不同的观点和正视干部贪污腐败的作风的问题。这本书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毛邓时期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原因以及过程。由于历史原因,这本书的可信性我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我相信,书中提到的流民潮、干部问题等敏感的话题,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如解决好农民工的问题显得日益重要,还有农民的土地问题,去年发生乌坎事件,也让我们正视到一些基层干部在其位却不谋其职,还有贪污腐败的作风。此外,加强党风建设、党内监督也是刻不容缓的话题,现今的执政党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下,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为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做出正确的抉择。看完这本书后,我深知作为一个执政党的不容易,治理一个国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而我们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科学、理性的思维去思考,去审时度势,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第二篇:读《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有感
读《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有感
近年来,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包括国内的一些文人对中国持有一些良莠间杂、褒贬不一的看法,出现了一时的研究中国热。最近,在党校的推荐下,认真地读了洛伊宁格尔的《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这的确是众多评价中国书中的值得一读的书,作者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审视现在中国所应当警惕的几个陷阱以及道出了中国人民正在走自己的道路这个观点。现在我根据自己的认识谈谈对书中一些观点的看法。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尊重对方的独立和领土完整,构成了国家间关系准则的要点。但是这一准则在冷战结束后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力量,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被一些西方强国采取一些干涉一国内政的行动时,没有任何国家以“内政不容干涉、主权不容侵犯”为理由加以反对。直到1989年夏季的北京事件发生后,彻底暴露了美国领导的国际社会的幼稚、盲目和不自量力,失败的原因在于这次行动根本违反了国际干预的各项原则。北京的一位15岁中学生对国际社会的联合制裁行动表示了深深的不理解和强烈的愤怒的行为,跟作者洛伊宁格尔以醒目的小标题写道:“任何形式的国际干预都是对中国的一种犯罪。”相呼应,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政治经验、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为依据来处理国家内政以及对外开放的事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需要别的国家安排自己的道路,这样只会让被干预的国家乱了自己的阵脚,被牵着鼻子走。最近,在国际新闻里看到玻利维亚总统批美国干预内政并威胁关美驻玻使馆和叙利亚数千人游行支持巴沙尔且拒绝外国干预内政,这都是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行为,我是百分百投赞成票的。远的就不说,就说我们国家的台湾宝岛迟迟没有回归祖国,尽管国家颁布了《反分裂国家法》,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来实现和平统一,但是由于美国却通过扶植台湾本地人政府、交联合国托管、把台湾交给非蒋介石的国民党人和向台湾军售来干涉我国收复台湾,虽然这都增加了我们国家统一的阻碍,但是相信总有一天通过我们两岸人民的努力,台湾总会回到祖**亲的怀抱的。
中国是一个农民仍占多数的国家,直到今天,十三亿多人民,九亿是农民,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农民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历史上,中国革命为什么能成功,就是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依托的力量是农民,而农民的核心问题是土地。解放初的时候我们国家实施土地改革政策,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为什么在农村开始启动改革?用土地承包到户办法把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在现今,正如2011年5月时天津市长说过,中国的农民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三次大的贡献,第一贡献是农副产品,第二次贡献农民工,第三次贡献农用地,没有这三次大的贡献,工业化“化”不了,城市化“成”不了。虽然现在中国的农民可能在文化上等方面还需要有待提高,但是要看到的是,与过去相比,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格局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农民内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有必要重新来审视和研究当前的中国农民和农民占多数的中国,这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读完《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对中国有了另一个层面的理解,可能书中作者的观点未必都认同,但是我们可以用客观冷静的眼光去读,我们是可以分清良莠的。每个人读都有每个人的观点,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够从中获取对自己了解中国有用的知识。
第三篇:《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读后感
说来惭愧,《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这本书,是因为党校要求,我才看的,不过很庆幸我看了这本书,这本书的感觉跟以前看过的任何一本书都不一样,它给人的感觉很真实,很客观,可能因为它写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从新的角度看我们的国家。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学者洛伊宁格尔。这本书解开很多以前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我也说不清楚他具体回答了我什么,但相对平常一些历史记录书册,让我感到很乏味,看完之后还是觉得对我国的历史一头雾水,而这本书说得好像很具体,很客观。它的线索让我更能把各种历史事件连接起来。
我想其中也因为了解到了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所谓内幕,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可能我是我对这个方面的书比较感兴趣,同时我对文化大革命这一段历史也比较感兴趣,所以这本书看起来很亲切,并没有生硬的感觉。《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更多的是赤裸裸的语言,对毛泽东也好,邓--也好,评价都来得客观与真实,即使我同样不知道事件的真相,但是感觉这样更令人信服。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自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党内党外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进行了发人深省的剖析。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展开客观论述,其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观点令人叹服,确实不失为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好书。
文中在讲述国际干预的时候讲到:“1989年夏季的北京事件发生以后,北京的一位中学生的文章被纽约的报纸转载了。这位15岁的少年对国际社会的联合制裁行动表示了深深的不理解和强烈的愤怒。他说:“中国的事情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解决,你们为什么要横加干涉呢?”少年的文章以更强烈的指责结束:“我们的家庭正在平静地生活,邻居们为什么不愿与我们和平共处,反而要干预它,破坏它,挑唆我们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呢?难道我们没有权力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吗?”少年的意见天真而又直率,他的话显然比中国官方的郑重声明之类的东西更强烈地震动了西方公众的心。”这便是我们未来的心声。简单易懂地说明了作者的观点和引出了国际干预的目标与准则,还有现金国际干预存在的问题,从而也引出了不少我们中国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一些东西。我们国家现今的国际关系还是满紧张的,国际对我们中国政治干预便是与人民对抗,经过历史证明这注定会失败的,因为缺少了“人和”。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以各种不合理的理由干涉我们的内政,极力阻挠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给我国的和平发展增添了不少阻力。然而最终能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大陆与台湾如同母子一般,儿子终究会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中的。
从这本书,我也看到了我们的使命,我国虽然在党的领导下迅速发展,但是难免以后的路还有很多阻挠,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见证祖国日益强大,而对在温褓中长大的我们决不能沉醉在温柔乡而成为“软骨头|”,相反是要成为中国的“脊梁”,铮铮铁骨,顶天立地,浩气长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确立远大理想,珍惜年华,刻苦学习,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意志,并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值得一说的是,网上一位“刘宾雁”的‘评《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中有说到 :“不过话说回来,“第三只眼睛”的作者也不是没有令人同情的一面。不论它是本坏书或好书,只要不是诲淫或宣扬暴力的书籍,依照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作者就有权出版。”他指出《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有可能是中国人所作,所以未必有我们所以为的“客观”,也为党组织、毛泽东爷爷和邓--爷爷抱打不平。当然,很多事情,要靠自己认真思考判断。不能一开始就全盘地接受,认真分析其细节,说的有道理的地方,说得没道理的地方,那里有模糊,那里需考证。接受正确的知识,保持中立的态度。
第四篇:《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读书笔记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读书笔记
在众书当中,我选择了《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这本。究竟用第三只眼睛看到的中国是个什么样的中国?这本书给了我详尽的答案。
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格局,对此,我们国家的对外原则是不干预各国内政。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理想。历史以来,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很深的误解,除了政治家们出于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完全不能相互信任之外,在社会一般公众的心目中,对方的政治行为和思维方式也是明显荒唐而不能理解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内部事务的干预,被中国一般民众和中国的政治领袖们看作是老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的表露,是与经济侵略、文化侵略并行的政治侵略。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实力不足——大鱼吃小虾。
“民富则国富”。我们知道,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农民的支持与参与。在近代的革命中,农民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人口的大部
分又是农民。只有掌握了大多数人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动员群众干大事。李大钊在此显露出了他的先见,他觉得,只有完成农村的改造,新中国才能到来。中国的历史反复证明,农民是决定一切的。该如何解决农民问题是个大问题,然而,善察毛泽东的意图而又极富智慧的周恩来还是找到了解题的钥匙。
“农业学大寨”这个词我是在小洲村的一座桥上看见的,如今在本书中再次见面,才真正了解了它的深层意义。不仅是庸俗狭隘的农民理想具有了社会主义的光环,而且使这个“大家庭”还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净化灵魂、提高农民、由穷变富等。农业学大寨运动最大的客观效果是:赋与农民以理想和希望,使他们甘心情愿地被牢牢禁锢在土地上。而这正达到了毛泽东约束农民的目的。
农民问题一直到今天仍然存在,是中国共产党一向关注的对象。后来邓小平推行的方案——释放农民的力量,即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四川和安徽的试验获得了预想的成功,农民在改革初始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如同当年分地主的土地是一样兴高采烈。经过改革,农业的粮食总产有了提高,农民的吃粮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更重要的事,生产队解体,使农民获得了劳动自由和人身自由。在农民获得的土地越来越少的今天,党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生活负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
农民生活越来越富裕,农村建设越来越稳健。农民致富的神话也在上演,一条江苏省江阴市长江村分发“真金白银”的消息轰动全国。“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的华西村就代表了无锡的高度——泥土里长出中国“第八高楼”。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得不说知识分子对中国的影响。还记得毛泽东说过“有些同志说些不聪明的话,说不要知识分子也行。这话不对!现在叫技术革命、文化革命,革愚鲁无知的命。没有他们是不行的,单靠我们老粗是不行的。”毛主席对中国知识分子的认识还是很有先见的,可是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30万知识分子被打成“敌人”而惨遭折磨,中国知识分子的处境从此不断恶化。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知识分子的命运就此改变。
党的上层领导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从他对知识分子的判断可以看出——“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两个字可以概括,一是懒,平时不肯作自我检查,还常常翘尾巴。二是贱,三天不打屁股,就自以为了不起。”但是毛泽东后来也承认,打江山可以依靠工人和农民,而坐江山绝不能没有知识分子。他虽然为自己得出的这个结论感到苦恼和不快,但还是为此而采取了两个措施。
虽然之前毛泽东犯了让千万知识分子受罪的事,但是在此他还是很有领导风范的,没有因为个人的不快而掩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这不正是一个好的领导应该有的素质吗?出错了毛泽东首先是做出自我批评,认定症结的主要责任者和该打板子的是自己一方,并且明确要求中共向适应社会的方向转变,这都是极为难得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矛盾促进事物的上升与发展。用第三只眼睛看到的中国让我看到了中国更加深层更加立体的一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运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更加了解我们的祖国,更加了解我们敬爱的中国共产党。以党的最终目标为信念,并坚持不懈,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以先进的思想克服腐朽思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时时关心时局,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善于学习,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本领。
第五篇:读《心灵眼睛》有感
读《心灵眼睛》有感1
这是一本收藏着许多作者用心写的小说,它令人直沁肺腑,让我们深深体会吧。
黄春华作者写过这样一篇动人的小说:有一年,作者得了一场非常奇怪的怪病,竟然一夜之间,双目失明。母亲带他到省城最大的医院,结果,这找不出原因,这句话的出现,使妈妈的手瘫痪了。有一天,作者正在给可爱的小星星讲故事——这是在作者仰头看天空,看久了,就会出现许多小星星来,,突然听到院子里有人在喊他,这位是邻居家、在战场上让炮弹失去了双腿的中年人,这位中年人让作者自己下来晒晒太阳。等作者下完第三级楼梯后,高兴极了,却被一块石头绊了脚,真是乐极生悲啊!后来,作者说要去学校,中年人答应了,可没想到在途中,竟然遇上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后来,作者得知这个中年人是爸爸的战友,父亲临终前拜托他照顾我们母子,还有,这位爸爸的战友竟然双眼也看不见东西。这使我感触非常深,中年人虽然看不见,但是心中是光明的,答应的事必须做到。
还有一篇小说,是由葛冰写的《快乐时光》在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宫殿里,正准备登上皇位或身体被残忍的规矩劈成两半,这两个命运掌握着自己的生命与否,几天前,老皇帝为即将死去的另一个儿子想出了一个能让他带着笑容死去的好办法,没想到,还真是如此。父亲的爱多么伟大啊!
读了这本书,我能领略到多位作家的多种风格,作品均贴近当代少年的生活及情感,题材丰富,内容多样,语言各有特色,令我们好好领悟。
读《心灵眼睛》有感2
前几天,我用学校发的书券买了一本书。光看书名,就觉得很有实用诗意——《心灵眼睛》。
这本书是毕淑敏编著的。里面分四个板块:爱的回音壁、千头万绪、精神的小屋和让我们倾听。主要讲的是毕淑敏的一些个人经历和对人事景物的各种感想。
在这本书中,另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自信第一课》。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毕淑敏在西藏听一位著名的老医生的讲座,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于是,老医生对毕淑敏的自信与勇气提出了表扬。
看了这篇文章,我想:毕淑敏的`自信心真强!她不顾大师的权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都是因为毕淑敏的自信,也是因为毕淑敏多年当医生的经验使她对病人的安危极度重视。但是,还有一些其他的学生呢?他们虽然在考卷上提出了不同意见,可都没有向老医生当面提出。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们自信心不足。
有时,我们的自信又到哪里了呢?
前几天,班里在学百分数。在讲百分数的意义时,没有人敢举手回答。但当于老师叫起一位同学时,那位同学对答如流。那为什么大家都不举手呢?是因为刚学完,认为自己记得不熟,所以才没信心而不举手吧。
我想,我应该学习毕淑敏。毕淑敏是面对权威而自信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我应该面对问题自信的回答:即使自己记得不熟,也要自信的站起回答问题,这样做就是积累自信。
拥有属于你的自信,其实一点儿都不难,只要你学会勇敢地尝试。
读《心灵眼睛》有感3
每一本书里,那些描写亲情的词词句句我已经见惯不怪了,可是,自从读了《合影无痕》,就让我彻彻底底的感受到失去亲人的痛!然而这篇文章就像一片落叶一样,不起眼的夹在这本书里,然后再慢慢地,轻轻地,静静地,飘进了我的心灵……
《合影无痕》里面的苏菲菲就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两年前的一天,她的爸爸妈妈突然宣布他们离婚了。苏菲菲跟了妈妈,苏菲菲的妈妈命令她永远不要再见那个爸爸。这天,苏菲菲被评上了学习之星,要求带一张照片。其他获得此称号的同学都带一张自己的相片,而苏菲菲却想要一张他们一家三口的合影。可她怎么也没找着合适的。于是她来到了一家照相馆,请求里面的叔叔老板给他把爸爸的照片和自己的还有妈妈的照片合成一张合影,谁料叔叔要回乡探望自己刚出生的女儿,要歇业,可是苏菲菲没有爸爸的照片,于是叔叔让苏菲菲给自己拍一张,再在自己身上安上爸爸的头。这张照片就是合成的那么没有缺陷!就是那么没有痕迹!为什么呢?因为苏菲菲对亲情的渴望!因为苏菲菲对想要拥有爸爸的渴求!
我想,每个孩子都渴望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这是我们心中最大的幸福,也是最大的快乐。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有爸爸有妈妈非常幸福,可是,我们这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把拥有爸爸妈妈视为生活中最最平常的事情,有些孩子甚至过分的去嘲笑家庭有缺陷的孩子们,去把这些家庭有缺陷的孩子们的最深的痛从他们心底挖掘出来,真的,我觉得这些孩子太不懂得体谅人了!你想想看,一个和你同龄的孩子,才这么小就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他们已经努力把自己的痛掩埋起来,不让外人察觉出他们的异样,还倒还你一个最天真的笑脸,你也许不知道,这些笑容下面,有多少对亲情的渴望,有多少对幸福家庭的渴求和羡慕,有多少孩子,已经早早的失去了那本该幸福快乐的童年!
这让我想起了报纸上登的一则新闻:一个叫姗姗的女孩,她从小就独自承受父母离异的痛苦,可是,她还是努力学习,终于找回了原来最幸福的自己。这令我很是震撼,她的父母离异是真实的,可是她还是坚强起来,打败自己的阴影。
对的,《合影无痕》,的的确确是合影无痕,可是,苏菲菲和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们,我猜想,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得不到家人的爱绝对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割了一刀,这一刀永远,永远在他们的心里是痛,可并没有阻挡他们对拥有幸福家庭的渴望,在他们心灵上的那一道伤疤,难以修复,因为,他们始终在悄悄地,轻轻地,滴血。
读《心灵眼睛》有感4
读了《心灵的眼睛》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体会。
这个故事中的我得了一种怪病,一夜之间双目失明,后来他认识了一位邻居——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士兵。他总是推着轮椅进进出出,所以我叫他“轮椅”。一次,“轮椅”跟我去还书,但在路上被车撞倒了。我把他送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他是没有眼睛的!虽然他被送上手术台后再没醒来,但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如果你足够用心,一定也能找准自己的路线,因为我们的眼睛长在心上。
读完这个故事,我热泪盈眶,我佩服“轮椅”虽然没有眼睛,但仍用心地体会生活。他顽强的意志教会了我要勇敢面对生活,大胆地尝试,做好每件事。
这令我想起了体育课上的一件事:老师要求我们跳大绳要过关。但我可不喜欢跳大绳,因为我每次跳的时候都会绊绳,够出丑的。但逃避始终不是办法,好胜的我课不甘心就这样认输。大课间体育锻炼时,我仔细地观察同学们怎样跳,终于找到了跳大绳的窍门,当绳子落地时,要迅速冲到中间,跳一下,再马上跑出去。于是我跑了进去,因为太紧张,还是绊倒了,引来一旁的同学哈哈大笑,我没有气馁,继续跳。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我终于过关了。这时,我有说不出的开心呀!
从此,我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不仅需要用眼睛观察,还要用心体会。其实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一双眼睛,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睁开它。睁开心灵的眼睛,去好好地体会生活中的一切事物,才能克服困难,学有所成。
读《心灵眼睛》有感3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讲一个叫海伦的小女孩,当她享受生命的快乐时,一场疾病将她带进了无光,无声,无语的世界里。
正在这时,安妮。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世界,并且再塑了海伦的生命。没有人会相信一个又聋又哑的人,竟毕业于哈佛大学得克利夫学院并且掌握了英,法,德,希腊和拉丁文这五种语言,成为了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物。但是,海伦·凯勒却创造了奇迹!但是又有谁知道,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海伦凯勒有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与汗水呢?也许只有莎莉文老师知道吧。
合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不由得感慨:海伦·凯勒能有如此的成就,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自己的汗血得来的,难怪马克。吐温曾说:“18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作为一个正常人,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前美丽多彩的世界,海伦·凯勒在书中写过:“失明的我可以给那些看得风的人们一个提示——对那些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对啊,让我们爱护自己的眼,充分利用每一个器官,通过自然给予我们的几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我们显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