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看中国食品安全
我看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丰富的食品,合理的膳食,不仅对于个人的健康至关重要,更对一个民族的强壮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谓“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欣喜地发现食品的种类在不断的增多。可令人担忧的是,市场经济也给了许多不法商贩有利可图的机会,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危机层出不穷,食品安全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什么地沟油、三聚氰胺、瘦肉精、抗生素滥用、注胶牛肉——一个个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丑闻的爆出令人们谈食色变,其影响之恶劣,波及范围之广,已经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可以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要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在我看来,引发当下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是市场经济自发性引发许多食品生产者盲目逐利的结果。我国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方面的制度建设不甚完善;加之许多不法商贩道德缺失,目无法纪,在熏心的利欲驱使下,视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弄虚作假,中饱私囊。我想这是引发问题的根本原因。
其次,中国普遍低下的国民素质和淡薄的法律意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国民素质低下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中国人确是很聪明的一群人——外国不论有什么发明创新,我们都能造出来,而且造得惟妙惟肖,足可以假乱真——可是这股山寨风用到了食品制造上,可就危害甚大了。素质低下,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又不懂法制,造成做事不计后果,直到犯了罪被逮到的那天才后悔,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及缺乏完善的法律约束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需要足够强硬的监管和法律约束来加以纠正。然而有些部门监督懈怠、尸位素餐也就罢了,更可怕的是,少数官员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收受贿赂,包庇纵容造假行为,与黑心商贩一起坑害消费者。这种现象,更是牵涉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层次问题。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那么应该怎样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呢?显而易见,针对以上几点,做好以下工作必不可少:提高国民素质与道德水平,强化厂商的法律意识;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然而我要说的是,以上几条方法道理上是可行的,实践中却缺乏效率与可行性。请想一想,我们整天喊着要坚强监管与法制建设,为何食品安全问题仍层出不穷?在我看来,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关键恰恰是监管权力的过度扩张——试问,如何才能有严格的监管,如果监管部门本身就缺乏它方的监督,尸位素餐甚至与商家沆瀣一气,又怎么去实现完善法制的效力呢?事实上,这些年来,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从媒体事后揭露的来看,每一起食品安全危机都可以找到监管不力,或与地方执法部门各种各样的“保护伞”有关。经验一再证明,行政权力膨胀对自发市场秩序的损害——— 例如地方保护主义和歧视性准入限制等在中国司空见惯的现象——— 总是比它允诺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危害性也更大。提高国民素质与法律意识必不可少,然而这毕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解决或者说缓解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必须有一些更加快捷可行的办法。
由于笔者才智有限,无法想出一个万全之策,这里仅提出自己一些小小的建议供大家探讨。所谓“顾客就是上帝”,商家要想赚取消费者口袋里的钱,就必须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否则就将会有其他的生产者将其取代;而就食品安全而言,也没谁比消费者更关系着其切身利益。所以,将更多的监督权力下放给消费者,鼓励消费者组成的维权团体介入产品监督,并放宽各种媒体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与讨论,同时相关政府监管部门要给与强力支持,动员全社会的法律、道德、舆论和市场竞争等力量对食品生产者的行为加以约束,或许要比单单强化行政监管权力更加切实有效。
第二篇:我看中国大众传媒文化
我看中国大众传媒文化
我眼中的中国大众传媒文化,首先是从历史的角度说起,虽然大众传媒在中国的兴起早有源头,但大众传媒的普及化应该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才真正地实现。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各项事业获得巨大成就的30年,也是中国传媒产业取得大发展、大进步、大跨越的30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的传媒产业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展示出蓬勃生机。
我们的这一代从一出生就处在大众传媒的环境中,当我们去学校的时候,学校里的广播会告诉我们各种信息;当我们回到家里,电视上纷繁复杂的信息让我们应接不暇;当我们打开电脑,大众传媒进一步展现了它的力量。浩如瀚海的信息,通过大众传媒,向人们无限输送。
工业革命带来的无限机遇给大众传媒提供了越来越宽泛的渠道。我经常会想,古代时候人们在漫长的夜晚是怎样度过?拿我来说,每天至少要到晚上11点之后才会睡觉,意味着从天黑到睡觉要经历3-5个小时的时间。在睡觉之前,我花费时间来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读书,我有很多种方式用来补充知识,消磨时间。可是古人即使用蜡烛照明,也不可能有3-5个小时,特别是穷苦人家,连蜡烛都不舍得用,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从小就包裹在大众传媒的环境之中,现在想来,没有大众传媒的生活,我们这一代甚至无法想象!
传统的四大媒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简要地介绍这四大媒体是很必要的。四大媒体在世界范围看来,出现的时间是比较早的,经历了相当长的生存时间以后,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中国,四大媒体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诸多改变。
一、报纸
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报纸无疑是最多、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版式更灵活,印刷更精美,报纸广告的内容与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报纸的缺点在于不具动感,形式空间小,却反动态感、立体感和色泽感。因而对读者的吸引力不大,同事也难以使读者产生情感联想。相对呆板和局限,视觉冲击不足。
二、杂志
杂志与报纸一样,同属印刷媒体。它也具备了报纸的某些优势。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优势:读者针对性强;杂志的内容丰富多彩,视觉吸引力强;与报纸广告相比较,杂志广告能印上色彩精美的照片和图案,艺术表现受较为多样,视觉诉求力强;此外,杂志广告能将产品的外观形象比较直接的表现出,让读者对产品有直观的了解,有利于刺激读者的购买欲;生命周期长,杂志是所有媒体中生命力最强的媒体。
劣势:
有限的灵活性;缺乏及时性,有些读者在杂志到手后很长时间都不去读它;制作复杂,成本高。
三、广播
由于科技的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广播媒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冲击,然而广播还是有它的优越性,广播广告的主要特点有: 传播方式的即时性;传播范围的广泛性;收听方式的随意性 ;受众层次的多样性 ;制作成本与播出费用的低廉性;播出的灵活性 ;激发情感的煽动性。
但是,广播广告也有稍纵即逝、传播方式单一等不足之处。
四、电视
电视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强;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瞬间传达,被动接受;费用昂贵;有较高的注意率;容易产生抗拒情绪...等等。
如今,电视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具有更大更广的覆盖面,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
四大传统媒介在上个世纪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无处不在,不管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人们都逃不离大众传媒的影响;不管是这影响显而易见还是潜移默化,人们都无法不承认大众传媒时代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与人们融为一体。
相对于四大传统媒介,进入21世纪,中国大众传媒文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型的大众传媒媒介不断走入人们的视线,走进人们的生活。其中最为耀眼的新星就是网络。电子计算机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面对电脑,可以做的事情比面对电视、杂志等被动接受信息要多得多。有了互联网,人们的生活又开始了进一步的巨变。如今网络逐渐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传媒阵地,他们利用网站来进行宣传、娱乐、产品资讯发布、论坛交流、资料下载等等。整个社会的很多分工、娱乐、秩序等,都需要计算机和网络来运行。
网络媒介的主要特征有:即时性、互动性、海量性、全球性、多媒体性等等。
其他的大众传媒形式还有户外媒介、POP媒介等等。
中国的大众传媒文化已经初具规模,虽然相比于发展了较长时间的发达国家大众传媒还稍显不足,但是随着中国传媒人的不断努力和进取,中国大众传媒会走的更好。
大众传媒的优势非常明显,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好处数不胜数,我想也不需要一一列举其优点,相反,大众传媒的弊端,非常有必要让大家了解并理智地对待。
1、大众媒介的“容器人”效应。由于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 ,电子媒介对许多人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特别是青少年把自己封闭在媒介的“自我”之中 ,成为所谓的“容器人”。
2、造成文化的“快餐化”和智能的降低。大众传媒传播形式的通俗化、游戏化让一些原本庄严、崇高的人文精神大大弱化 ,加上大众媒介传播的直接性和快捷性 ,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力产生一种抑制和弱化作用 ,使人的智能降低 ,思维简单化、平面化 ,缺乏深刻的内涵和底蕴 ,容易形成一种庸人哲学的泛滥。
3、消极价值观念侵蚀精神家园。在感性发展上 ,青少年信赖于大众传播媒介 ,他们往往视媒介为权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惟利是图等一些消极价值观念渗透在许多大众媒介作品中 ,潜移默化地侵蚀着青少年脆弱的精神家园。
4、暴力色情信息对社会的危害。为迎合部分受众的收视欲望 ,暴力色情信息成为大众媒介挥之不去的附属品。很多受众在这个时候便成为了大众传媒的受害者。
5、对受众生理健康的影响。强烈光电、噪声对视听感官的刺激和电磁污染会诱发多种疾病。
大众传媒的弊病不可忽视,在教育方面尤其应该纳入防止青少年对大众传媒成瘾难以自拔。大众传媒对人们造成伤害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在网络上被骗子盯上,遭受骗局;网购被骗;人肉搜索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影响个人生活...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众传媒文化,包围着我们,融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认为中国的大众传媒环境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整体来看,虽然各方面的传媒现象都很具备规模,但是整体是凌乱的,不成体系的。形成一个具有完备体系特征的大众传媒还需要一些时间。政府需要加强传媒业的相关立法,传媒企业也要规范自己的传媒行为,包括大众传媒的受众要理智对待大众传媒,不能盲目地沉迷于大众传媒之中。
第三篇:看中国经济发展
看中国经济发展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便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但是中国国土面积很大,人口也很多,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这样就有了贫富的差距。
现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比较好的基本都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城市,这些城市占据着有力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因此发展比较早比较快。
相比东南沿海等城市的发展东北以重工业为主也在发展。东北又是中国和俄罗斯的交界处,因此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条件。
作为西北地理因素的影响是西北发展的重要原因,西北在早些年间是用来发配充军以及被流放的人用的地方。因此可见西北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但是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中国政府为了发展西北的有利资源制定了《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支援大西北》等多项发展战略方针。
现在的西北和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的一系列工作改变了西北的面貌,甘肃地区的退耕还林,治理沙漠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新疆、西藏、陕西等地区的经济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看现在的中国,东部的城市发展时间已经很长,因此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发展的余地了,而作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大西北地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里有很多可以开发的项目,但是这里是一个少数民族人
聚居的地方,
第四篇:我看中国传统文化之浅谈年画
我看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年画
学期末将至,似乎马上就要踏上回家的路途了。寒假,最让人心生温暖和挂记的便是过年。对于生长在华北平原的我来说,这又将是一次亲历亲为传统文化的机会。一进腊月各家各户就忙活起来,从放鞭炮到贴春联,从扫房到贴年画,从蒸年糕到买糖瓜,从守岁到走亲访友,无一不是充满了浓郁的传统味道和溢于言表的喜庆气氛。其中,贴年画,确是给我留下印象极深的风俗之一。
年画,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每当春节来临,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干净。然后在堂房、卧室、窗上、门上以及灶旁等各处贴上年画,既用以创造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与不幸。但这画,并不是随随便便画出来贴出来就可以,其由来和规矩是大有讲究的,充分彰显了泱泱中华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沉淀。
民间年画的题材很多,也很讲究。门神是贴在院门上的,根据门神的种类,又细分为贴在大门、二门、后门或闺房门上的区别。神像有灶王神、天地神、仓房财神,甚至贴在牛棚马圈上的车马神。“中堂”贴在客厅,“月光”贴在窗旁,斗方贴在箱柜或升、斗上,真是各有规矩。总之,过年时,屋里屋外,院内院外,各个角落都贴的红红火火,绚丽多彩,既表达了主人对来年的美好的心愿,又烘衬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年画,据考究起源于“门神画”。桃符是最早的门神画。又古书记载,有名为神茶、郁垒的两兄弟,专门监督百鬼,发现有害的鬼就捆绑起来去喂老虎,于是黄帝就在门上画神茶、郁垒的画像以防鬼。这可说是后代“门神画”产生的缘由。东汉蔡邕《独断》记载,东汉时已有百姓把这二人的画像贴在门上的风俗。而流传更为广泛的一个故事则是: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玄武门之变时被自己杀掉的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其家人的鬼魂的哭泣声和索命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保卫圣上,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唐太宗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宋代出现了雕版技术,提供了经济技术基础,因而演变为了木版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且随着年画的广泛流传,其内容和功能也不断丰富。到清代,年画发展到高峰,从最初被作为辟邪驱鬼的附录,渐渐低又增加了吉祥如意、多子多寿、娃娃侍女一类的题材,从而也具有了表达在新一年中美好意愿,以及美化环境的功能。同时,年画也出现了表达农民自己现实生活以及民间传说、故事的内容,使年画具有了丰富文化生活,传播知识的作用。由于其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倒也应时应景。
以上可算年画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正统的发展历史了。
说起年画这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就要提到中国的另一特色,即数字表示法。如“四大美女”“八大山人”“扬州八怪”“西湖十景”等,也就是总要挑出那么几个典型来,代表中国某处名胜或某些名人。年画也不例外,现在就有著名的四大“年画之乡”: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四川绵竹。
桃花坞木板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板年画。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桃花坞位于江苏苏州阊门内北城下)。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一种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乾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达百万张以上。
其印刷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色彩选用具有精细秀雅清秀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民间传统审美内容。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桃花坞的年画,最时兴的除了三星图,天官赐福图等外,还有滑稽年画和常识年画。前者如“老鼠娶亲”、“五鬼闹判”、“怕老婆”等,都有讽刺意味。后者像“十二生肖”、“百鸟图”、“岁寒三友”等。此外还侧重戏画,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西厢记等,都人物曼妙,形象生动。
我现在就在苏州求学,想来倒是有这便利条件去寻访桃花坞年画地,并怀念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寅“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的洒脱胸怀。
临近京畿,怀有海港,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津地成为历朝畿辅首邑和国内南北交通以及连接海内外的重要枢纽,天津地区的祖先们就借此机会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特有的津味儿文化特色。吃的有狗不理包子、猫不闻饺子、十八街桂发祥麻花等,其他民间艺术中,泥人张固然享誉海内外,再有就是杨柳青木版年画了。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有着600年历史的杨柳青(位于天津市西20公里)民间木版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说起来还有个故事,那是在元顺帝时,战乱四起,一个善于雕刻的艺人霍玉堂避难来到杨柳青,他一眼看到了那成片的枣树林,就想起了看家本领——雕刻,枣树是最好的刻版印刷材料。于是,他逢年过节就刻印些门神、灶王、钟馗来卖钱以维持生活,杨柳青的人们也争相模仿。到了明永乐年间,大运河重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到发展。杨柳青及附近地区“家家会点染,户户会丹青”,说形成了“杨柳青文化圈”也不为过。
杨柳青年画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绘画相结合的方法。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人工彩笔绘出涂色。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鲜艳颜色与工艺性,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传统味儿浓厚。
杨柳青年画通过寓意、写实等多种手法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如年画《连年有余》,画面上的娃娃“童颜佛身,戏姿武架”,粉嫩的脸颊,笑靥如花,怀抱鲤鱼,手拿莲花,取其谐音“莲”“鱼”,寓意生活富足,已成为年画中的经典,脍炙人口。现在在我家里就贴着这样一张年画,历经经年,相信它看到了我家生活的变化,也算是美好的希冀变成现实吧。此外杨柳青年画还直接反映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题材等,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
位于山东潍坊寒亭杨家埠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民间3大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兴于清朝,多反映民俗、理想和日常生活,并根据农民点缀生活环境的实际需要,包含大门画、房门画、福字灯、美人条等形式,具有浓厚的民间风味、乡土气息和节日氛围。
杨家埠木版年画题材广泛,表现内容丰富多彩,但还是以喜庆吉祥为主题。其主要内容有6大类,即过新年、结婚、农忙等风俗类;年年发财、金鱼满堂等大吉大利类;门神、财神、寿星、灶王等招福辟邪类;包公上任、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传说典故类;打拳卖艺、升官图等娱乐讽刺类;三羊(阳)开泰、开市大鸡(吉)、四季花鸟等瑞兽祥禽花卉风景类。正是“巧画士农工商,描绘财神菩萨,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不分南北风情,也画古今轶事”。
杨家埠年画的制作工艺也别具特色。艺人首先用柳枝木炭条、香灰作画,名为“朽稿”,在朽稿基础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线稿,反贴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别雕出线版和色版。再经过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等,手工印刷。年画印出来后,还要再手工补点上各种颜色进行简单描绘,以使年画显得自然生动。
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县而得名。绵竹年画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北宋,到明末清初进入繁盛时期。
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绵竹年画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鲜艳的颜色,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流畅的线条具有节奏感;而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绵竹年画的内容极其广泛,有孔明、张飞等历史英雄人物,有小说、戏曲的精彩画面,有武士神像、动物花果等等。其中最有趣的是《耗子嫁女》、《三猴烫猪》、《狗咬财神》、《看官盗壶》等民间传说。
其实辉煌中国的年画产地何止此四处,如上海就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四川、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提到河北,不禁亲切,因为正是家乡所在,便不由得要“论道”故乡了,这便是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是流行于华北一带的民间木版年画,因主要产于河北省武强县而得名,有“年画之乡”之称。武强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民间乡土艺术。
武强年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民间色彩,艺人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使画面造型优美,色彩鲜艳明亮。如“虎”,就是艺人们从周代画虎于门以驱邪祈安的习俗沿袭下来的,造型朴拙、有趣,和民间儿童玩的布老虎一样,威猛而不凶恶,反而憨厚可爱。
传统的武强年画,其题材大多气氛热烈,象“五谷丰登”“福禄寿”“年年如意”等,都是主要内容。它采取象征、比拟、双关等手法,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如:画一只喜鹊站在梅花枝上,则取名“喜上眉(梅)梢”;荷塘里一枝出水芙蓉,再画一条金丝鲤鱼,就取名“连(莲)年有余(鱼)”等等。还采用连环画形式,即一张纸印多幅画,表达一个故事。此类作品常取材于传统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杨家将”“呼家将”等。不仅给人以艺术享受,而且使人从中受到教益。
表达出美好的希望和祝愿,便也就是年画的功能了。随着时代的推移,旧年画中一些迷信落后的观念——如虔诚地供奉某些神像——渐渐被淘汰,年画作为一种非常通俗而普及的艺术形式保留下来。但仍在现今的春节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更以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的身份、极大的收藏价值、鲜丽的装饰而倍受欢迎。
说至此,便更怀念起小时候,爷爷调好糨糊,和年画一起用颤抖的手递给我,我站在板凳上,接过来使劲扬着胳膊把一张张年画平平整整地贴在门上窗上。看着画上祥和的图,觉得家里也顿时喜庆不少。
年画,贴的不仅是年画,更是“年华”。在一年又一年贴年画的过程中,我长大了,爷爷老了,中国也已走过了数千年的风雨。传统文化何去何从?希望除了贴在墙上,更能深深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让它发扬下去!
第五篇:我看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应首先认识中国国情。
我国的国情是,(1)人口众多,共十三亿,其中有九亿农村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技术素质低,这决定了在相当长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将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根本问题。(2)主要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土地资源明显稀缺。(3)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环境基础脆弱,易于失衡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旱涝时有发生。(4)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劳作,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面广量大的小农经济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5)呈典型的二元结构。现代化工业与大量落后的工业并存;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并存;具有工业化、现代化因素的城市与幅原辽阔的以传统方式生产和生活的农村并存。(6)支持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不足,能源紧张,资金短缺,科学技术落后,教育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综上所述,中国国情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多,大部分是农民,人均资源占有水平低,人均国民产值居世界后列。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三农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中首要问题。然而,农村发展存在许多严峻的问题:
1、农民负担沉重,收入增长缓慢;
2、城乡贫富差距拉大;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4、农村贫困人口众多
5、农村教育发展滞后;
6、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7、县乡村债务沉重;
8、城市化进程滞后;
9、干群关系紧张 ;
10、二元结构依然牢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主要解决政策有,在进行基层机构改革的情况下,加大对农业投入,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并消除制度障碍,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另外,必须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这实际上就是防止农民已有财富的减少。例如,过去20年里,各级政府利用垄断一级市场的制度和征地廉价剪刀差总共从农民手里拿走土地资产2万亿元以上,这同时意味着农民收入的同等幅度减少。
现在,世界经济又趋低迷,欧债危机或引发全球经济触底,中国外贸形势严峻的同时,国内经济增速趋缓,而物价上涨形势仍然严峻。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然突出,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中又将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形势的复杂和调控的艰巨性都在增加,9月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就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议题进行了密集的调研和部署.最近,中国经济增长趋缓的势头比较明显,近期高层的一系列信号均投向“保增长”.强调进出口必须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1月25日在河北考察时也强调保障房建设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对于物价调控仍以行政手段为主,市场未发生实质变化,百姓也没有实际感受。中国物价在短期内仍难以得到遏制,因为在全球货币宽松的情况下,通胀预期短期难以轻易改变。目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外部因素进入中国市场,拉动中国物价。因此抑制通货膨胀仍不能掉以轻心。要以改革促发展,在开放中扩内需,靠创新增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转型。指出保障房建设是重大发展工程,建设保障房,有利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助推城镇化,释放出巨大的消费和投资潜力,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扎实推进保障房建设,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药品生产供应体系,基本建立覆盖药品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的安全监管体系,药品安全状况明显改善,药品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医药企业诚信体系不健全、监管力量和技术支撑体系薄弱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药品安全仍处于风险高发期。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科学监管的原则,落实药品安全责任,提高监管效能,确保药品质量,全面提高药品安全保障能力,降低药品安全风险。
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比较严峻,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将比较严峻,要继续稳定出口、扩大进口,才有利于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2012年,欧美外需市场的情况不会有根本性好转,国内各种综合成本上涨的压力也将持续。我国在外贸出口上将重点开拓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出口。9月、10月中国出口增速下降的情况,这一方面反映了国际市场需求的减弱,比如我国对美国市场、欧盟市场出口的增长速度在下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出口现在面临着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包括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土地成本的上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作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出口,当前对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暂时还难以替代的作用。中国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的有利因素、积极因素,不是不利因素,它对宏观调控没有产生不利影响或者拖累影响。在当前形势下,只有稳定出口,扩大进口,才更有利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有利于中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调整好房地产市场,是中国明年宏观调控的关键与难点。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是连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市场和老百姓的一大心结。房地产市场怎么调?国务院的文件提出,加快社会保障房的建设,另外坚决打击投机炒房。我的理解就是以消费品为主导,合理投资房地产还是应该的,但整个房地产市场就是以消费品为主导,坚决打击投机。政府的着眼点应在哪里?短期内基于目前的泡沫,直接调控房价。长期看,我认为政府用不着管房价,而主要应建立起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期有效的制度。在策略上慢慢消化房地产市场泡沫,准备再花一到两年的时间,在操作手段上,逐渐用长效的市场税收手段逐步替代行政的措施,比如说,与其上房产税,不如上交易税。而在替换政策的时候,关键是要向市场传达明确的信号。
基于中国目前的财政赤字状况,我认为仍然有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余地和空间,我们必须加快财政结构支出制度的改革,加快结构性紧缩的步伐,向战略型行业倾斜,特别是向小微企业倾斜,向有助于扩大消费型的各种资助体系,包括社保、医疗教育等倾斜。同时,必须向结构调整和价格改革补贴支出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