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之一生
1、人之一生,如负重远行,不可急于求成。
2、以受约束为常事,则不会心生
不满。
3、常思贫困,方无贪欲之念。
4、忍耐乃长久无事之基石。
5、愤怒是敌。
6、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7、常思己过,莫论人非。
8、不及尚能补,过之无以救。--德川家康
2、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政府可以秘密地、不为人知地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
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凯恩斯(1883-1946)
3、:【宋美龄妙论“权力的滋味”】抗战中期,美国新闻记者组团前往延安,他们
被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所鼓舞。回来后,他们对宋美龄感慨中国居然还有这样一群积极上进,健康廉洁的人存在。宋美龄最后说了一句话:“我承认,也许你们说的都是真的,但是,那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尝到真正权力的滋味。”
4、1227年7月12日,成吉思汗在平西夏最后时刻逝世。西夏灭亡后,数百万
党项人消失,有说法是其继承者将党项人灭族。蒙元灭宋的数十年中,江南汉人亦被屠十分之九。中国是唯一将铁木真列为中国人的国家(似乎百度也是如此分类),最不认同的这一说法的当然是蒙古国和文天祥。
5、梁启超的信仰:我笃信佛教,佛教所说的“业”和“报”是宇宙间唯一的真理,七
千卷《大藏经》也只说明这点道理。凡自己造过的“业”,无论为善为恶,自己总要受“报”,一斤报一斤,一两报一两,丝毫不能躲闪,而且善与恶是不准抵消的,全是自业自得。这就是我的宗教观、人生观的根本所在。
6、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
成。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悲哀的莫过于一个民族的文学生命被暴力所摧残。它不单是禁止舆论自由,而是强制性地桎梏一个民族的心灵,并根除其记忆。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民族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索尔仁尼琴 7、1911年盛宣怀任邮传部大臣期间,不顾全国人民反对而贸然下令铁路收归国
有,引发四川保路运动,导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所以,盛,不等于盛世;《说文》曰,盛者,成皿也;皿者,通“冥”也,通“泯”也;冥者冥府,泯者泯灭,所以盛极必衰,用盛不祥。
8、:【犹太人】1.信仰占胜苦难; 2.犹太教的本质:反对偶像崇拜; 3.对
人类的冒犯就是对上帝的冒犯,坚决捍卫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4.向权力说真话; 5.思想者成为民族精神领袖; 6.求异思维与异端思想;7.禁欲;8教育神圣的义务;9爱书:犹太无禁书.10、生意不违法就行;
11、理财:三分之一存起来9、1888年,李鸿章游历欧洲,拜访了铁血宰相俾斯麦,对他滔滔不绝地夸耀起
自己镇压国内叛军的“丰功伟绩”,可是俾斯麦听了半天,最后只冷冷地回了一句:“我们德意志人从不以屠杀同胞为荣!”李汗颜。评: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以戮为荣,乐杀人也!
10、这个社会是没有绝对平等的,只可能追求最大化的公平~~~孟德斯鸠:
在专制政治下,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跪着。。
11、北洋军阀多君子——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声讨的北洋政府,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政府长官段祺瑞得知后向遇难学生下跪,并为此终生不肉食。晚年家人劝他开荤以增强体质,被其拒绝:“人可死,荤不可开。
12、【民国小学教材】图为民国22年出版、适用于“初级小学学生”的《模范
公民》(第八册)。头4篇课文依次为:《我看见新事物,要常常留心观察》《我发生了疑问,就想法去解决》《我要仔细地观察事物》《我不盲从,不随声附和》。民国期间,为何出了一大批具有现代思想的“范儿”,答案有了吧。
13、张灵甫——北大才子,书法雄豪。儒将,写下无数理论文章,被称作中
国第一职业军人,多次与日寇肉搏。他所在的74军被日人称为“支那第一恐怖军”,他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常德会战等抗日大战,常连续血战几日几夜,歼敌无数。内战败孟良崮,自杀处却刻「击毙张灵甫之地」的碑文。
14、太平天国带来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灾难。仅苏、浙、皖、赣、闽五
省,人口过量死亡就多达7000万。中国当时最富庶的地区,经济受到极惨重的打击。沙皇俄国趁清朝政府与太平军作你死我活的搏斗,东北与华北兵力空虚,侵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乃是人类史上最大伤亡的战争。
15、:【60年代两岸文化情境】大陆文化大革命,台湾提出中华文化复兴运
动。徐复观曾评论:这是20世纪对中国开的一个悲凉的大玩笑。一边拥有根深蒂固、沦肌浃髓的中国文化,却致力取消中国文化;另一边是非常晚开发的边陲,没有太深厚中国文化基础,又受日本50年统治,却要拼命强调保存、发扬、复兴中华文化!
16、:【中华文化是“谁的”,文化断层关乎谁的事?】中国的国学大师即将消
失。最后的一批国学大师,在大陆有季羡林,已经去世;香港有饶宗颐;台湾有南怀瑾。当然,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很多默默无闻淡泊名利的大师。这批中国传统国学的导航者,都已近百高龄,即将离去。谁来继承我们的国学血脉?
17、红十字会,曾设立了很多医院,如宁波时疫医院、仁济医院,救助伤病
者不知凡几。又曾创设虹口平民时疫医院,专职救助贫困者,重病患者住院医治、手术、医药及住院费用一概全免。同时红十字会还投身教育,创设许多学校,向学校捐款……这里说的是1931年的事,当时红十字会的副会长,叫杜月笙。(转)
18、鲜为人知的希特勒中国情结:与中华民国关系很好。希特勒在自传中描
述童年在维也纳的生活时,曾经提到过,在自己贫困潦倒时受到过一家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家庭的无私帮助。他还对中国古兵法和书籍非常喜爱,熟读孙子兵法和资治通鉴。在轴心国结盟的初期,鄙视日本看好中国。
19、1946年,有三个女孩报考清华落榜,这让人看见了中国教育界的公平和
良心。落榜的女孩是:清华建筑系主任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文学院长冯友兰的女儿冯钟璞,校长梅贻琦的女儿梅祖芬。但是现在,每个大学招生办手中有一大把机动名额,据说是为了照顾系主任以上关系户的。教育界已经没有了公平和良心。转20、1965密谈:蒋介石已经同意回大陆任国民党总裁。上世纪50年代到70
年代,国共两党曾有过三次高规格的秘密和谈。其间1965年,蒋介石曾同意携旧部回大陆,定居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个省区,仍任国民党总裁;江西庐山地区为蒋介石居住与办公地;蒋经国任台湾省长。
21、中共创始人之一李达,与毛泽东同乡,交谊不错。文革初期被斗的奄奄
一息,他想方设法给毛泽东发出求救信:“主席,请救我一命”。8月10日辗转到了毛手中,此时李尚存一息之气。毛只提笔冷批“陶铸阅后转任重同志酌处”几个字了事。24日李达被加剧折磨后含冤死去。他曾任武汉大学校长、湖南大学校长。
22、这幅胡也佛的《金瓶梅》,尺寸40X25.8CM,估价60到80万元。此画的精致绝妙不在于它描绘了李瓶儿和西门庆仿春宫的床头戏乐;而在于仅0.9平方尺的画面上,绘者事无俱细的描绘了七大类近百件物品,无一不体现出宋代中叶社会,贵族们的生活风貌。
23、【曾国藩论“交友”】要“八交九不交”:『一』八交:胜己者;盛德者;趣
味者;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九不交』:志不同者;谀人者;恩怨颠倒者;好占便宜者;全无性情者;不孝不悌者;愚人者;落井下石者;德薄者。——所以,你有什么样的朋友,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24、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
不准种桑树。齐国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小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小国。结果,鲁、梁等小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亡,齐国渔翁得利,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
25、【法的精神】 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有滥用权力为自己谋求私利的倾向;
任何专制的国家的教育目的都是在极力降低国民的心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6、香港回归之前, 撒切尔夫人说了一句话——“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
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撒切尔,英国首相,保守党领袖.先后获牛津大学理学士,文科硕士学位.1984年在北京代表英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27、1917年,德国政府把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送回俄国,不久列宁等人
发动叛乱,推翻民选政府,并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把波罗的海地区、波兰和乌克兰割让给德国。输出革命,是颠覆一个国家最好法子。但列宁也没亏,他反过来把这个法子用在邻国,把苏联的损失在邻国又捞了回去。
28、卡尔·马克思,30 岁时从德国移民到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马
克思赞美鸦片战争把中国投入大混乱状态,声称英国是在推进中国文明。他为英国强迫中国吸毒一事辩护道: “看来,历史要先让这些人民全部染上毒瘾,然后才能让他们从世袭的愚蠢中醒来。”他甚至辩称,中国人有一种对鸦片的爱好。
29、邓小平对后人的警告: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人都得益,如果搞两极分
化,中国就会发生革命;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的稳定是不行的;如果教育搞不好,就会误大事,应负历史责任 ;中国要出问题,还出在共产党内部 ;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取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30、索尔仁尼琴: 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
不能,正义一无所成。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悲哀的莫过于一个民族的文学生命被暴力所摧残。它不单是禁止舆论自由,而是强制性地桎梏一个民族的心灵,并根除其记忆。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民族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李文的围脖)
31、石述思:中国文化最可怕最蛊惑人心的地方在于:性本善。因此挽救社
会的药方主要靠人尤其是权力拥有者良心的觉醒,而西方的哲学往往先立足
于原罪,认为人人都可能是王八蛋,所以最终确立了理性和法治立国的基石,今天中国依旧流行在道德死去的年代拿条过时的绳索对人绑架.被绑的基本都是没有话语权的人.而有权的王八蛋则。
32、一位美国教授考察中国后的感叹:中国人活得太累,他们的人生只有两
个词组,成功和拼搏·····我很奇怪,他们连快乐都感受不到,却想追求幸福。普通中国百姓,的确,没幸福也少性福。另:小学-大学,忙着各种考试;毕业-忙着结婚;结婚后-忙着生孩子养孩子;退休了-给孩子看孩子...如此活着而已.....33、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
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___毛泽东
34、杨绛先生,今天,祝您百岁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对亿万读者来说,杨绛的名字代表着《堂吉诃德》的经典翻译,代表着小说《洗澡》的心灵文字,代表着《我们仨》的温暖回忆。(中国广播网)“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杨绛)
35、一个人大学时很少花时间在课业,只拿到了中等成绩,但他却是校园里
许多俱乐部和运动队伍的领导人,而被称为“校园里的大角色”。一个人在耶鲁念书时成绩只是差等,但是耶鲁一共四千多学生,他却认识一千人左右。他们不仅都不爱学习而爱社交,他们还都是美国总统。一个是罗纳德.里根,一个是乔治.布什。
36、伊尹商汤开国元勋,左相,太甲商第三代王,太甲即位不遵守商汤法度,改变方针政策额,为人暴虐。伊尹过短措施之,将太甲紧闭于桐宫,令其闭门思过。自己则亲主朝政,终使商立足未稳的江山免于倾覆。后,太甲悔过,伊尹断然还政于他,仍北面就臣位。后世商人隆重祭内祀伊尹。
37、一战中,有600万英国成年男性奔赴战场,死亡率为12.5%。当时英国
著名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参战贵族子弟伤亡率,则高达45%。按照常理,英国贵族大多担任军官,为什么死亡率反而远高于一般士兵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总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对于他们来说,责任和荣誉比生命更重要。
38、隋炀帝和李渊是表兄弟,他们的妈是姐俩。所以杨广是李世民表大爷。
他表大爷有个媳妇萧皇后,隋灭改嫁颉利可汗。后来唐揍突厥,把他表伯母抢回来了。李世民挺喜欢,就娶了。太乱了。胡人就是他妈乱。隋唐两朝都是胡人血统皇帝。
39、春秋时魏将乐羊奉命攻打中山国,中山国把他儿子煮了,肉汤分了他一
碗,乐羊坐在帐下悠然自得地喝下了碗汤。当时举国赞叹,只有睹师赞不赞成,说“其子尚食之,其谁不食?”——“大义灭亲”是中国成语中最脏的一个,鼓吹这种精神无异于禽兽,不管大义有多么大,也决不能加害自己的亲人。-慕容雪村
40、中国曾有一所大学是世界前50强!49年部分师资力量迁入台湾,文学
院理学院组成南大、商学院成了上海财大、法学院成了华东政法、影音部成了北京电影学院、音乐学院成了中央音乐学院、医学院成了上海医科大、电子学院成了成都电子科大…共瓜分为20多所院校。该校就是曾经的国立中央大学。
41、【低调芬兰】一个多党制共和国家,森林覆盖率高达71%,2002年,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开支占当年GDP的26.4%,军事费大概是GDP的1.3%,诺基亚就来自此国。当我们还在惊讶韩国首尔只有四辆公车时,其实芬兰全国也就四辆公车,政府官员出行基本骑自行车。
42、【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2、刎颈之交--廉颇
相如
3、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4、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5、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6、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7、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43、他是首个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中国人;他秀才出身,却带出了常胜
之师,且军纪严明;海外媒体认为他“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他一生不入租界,不置田产,带过几十万军队却无积蓄;他拒绝了邀其出山的日本人,被暗杀;他去世后,国共两党同时表示沉痛哀悼,北京民众自发上街悼念。他是吴佩孚
44、郑成功是郑芝龙与其日本妻子所生,因此,日本也将郑成功当作他们的民族英雄,历史就是如此纠结哈。清军入关后,朝鲜、日本都将这看作是中原沦陷,而将自己看作是“中华”传人。这种中原情结,对东亚历史的影响很深远,甲午战争时日军的口号之一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45、黄侃一身傲骨,满腹牢骚,他睥睨学术界二三十年,目空一切。甚至对
章太炎的经学,他有时也会批评一声:“粗!”一次,马寅初去看他,谈到《说文》,他一概置之不理,再问,他便不客气地说:“你还是去弄经济吧,小学谈何容易,说了你也不懂!”
46、【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奸臣”秦桧被定义为“奸”,后辈
子孙的光辉也被湮没。秦桧的曾孙秦矩及其子秦浚守蕲州抗金,金人闻知是秦桧曾孙守城,很高兴,派人劝降。但秦矩斩杀来使,绝不投降,金兵破城后秦矩秦浚自焚报国。这些都被淹没、少有人知。
47、中国最复杂,人格分裂最严重的人——杨度:拿过秀才,参与过公车上
书,当过满清四品。和康有为、梁启超、黄兴是好友,跟汪精卫、蔡锷、齐白石是同学,怂恿袁世凯称帝,赞同孙中山共和,北伐时说毛泽东能得天下,营救过李大钊,是杜月笙的师爷,入过佛门和国民党,最终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共
48、普京:1,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2,如果你不准备动武,就不要拿
起武器,3,真正的男人要不断想办法,而真正的女人要不断挣扎,4,运气是为白痴准备的,5,一旦遭人欺负,瞬间就应当进行回击。瞬间!6,如果在厕所追上恐怖分子,拎着裤腰带也要把他们干掉,7,我偶尔也有颓废,但从来不装样子。
49、你是个奇迹,大饥荒时一年拍200张个人照,堪比首长。你有聚宝盆,一次捐献额度比在部队一年多的总收入还高,还为自己买了手表、皮箱。你做好事不留名,但感谢信总能送到你的连队,你也把每件事记在日记里。你做好事,胸前总挂满奖章,边上总有摄影师。你终于在那年8月15日,死了。
50、【张学良】1958年11月23日,蒋介石在台湾桃园大溪官邸召见张学
良。“老先生亲自出来,相见之下,不觉得泪从眼出,敬礼之后,老先生让我进入他的小书斋。老先生的眼圈也湿润了,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总统说西安之事,对于国家损失太大了!我闻之甚为难过,低头不能仰视。”—《张学良日记》
51、曾有个司机,对蒋纬国说:人要用钱赚钱,但如果一点本钱也没有,那
就赚不到钱;人要用学问赚钱,但如果一点学问也没有,那就不可能增广见识,更赚不到钱……这话让蒋纬国特别的钦佩,因为曾国藩也说过类似的话:治学如积财。意思是说:如果没有个扎实的知识基础,就会被愚蠢味住,沦为愚味者流。
52、让梨的孔融;为逃命害死妻儿--孔融4岁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但他43
岁时为保命丢妻弃儿的行为却鲜有人知。孔融因忠于汉室而得罪袁绍,守地被袁军攻打。虚妄狂放的他生怕有损其处变不惊的名士形象,仍故作镇定,饮酒吟诗,从不督战。直到敌军破城,,他在亲兵掩护下出逃,被丢下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为其殉难
53、他既是科学家、数学家、音乐家,又是哲学家、政治家、发明家,出版
商、外交家。他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发现过数学公式、正负电子,发明过乐器、医疗设备,担任过邮政局长……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言人、说不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他的头像被印在100美元上,但他不是总统。
54、“我们的电视台是全世界最脏的。哪一次对公众的欺骗,后头没有学者、科学家、甚至院士帮忙?,哪一次没有?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表决开除刘少奇党籍,只有一个人投了反对票,后来的历史证明他是正确的。我不怕站在对立面,将来终有一天,会证明我说的,是对的。”——崔永元55、1917年的北大,有一群教授。梁漱溟,25岁;胡适,27岁;刘半农,27岁; 刘文典,27岁;林损,27岁;周作人,33岁; 陈独秀,39岁;朱希祖,39岁…… 校长是蔡元培,50 岁。最年轻的是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23岁。这个年龄,搁现在许多人还是“啃老一族”,而前辈们已经成为大师了。
第二篇:人生
人生
人生匆匆,如幻如梦。时来尽分,随缘受报。
注解:人生苦短,是非对错,真真假假,实难分清。时运来时,尽好本分,但如佛家所云: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第三篇:浅谈人生(精选)
浅谈人生
心情偶尔会很糟,看到周边的人有的幸福,有的悲伤,心里有种莫名的失落。
晚上,和几个同学聊天,谈到区队上的同学真悲剧,有多少人分过手,又有几个人能得到幸福,我们在坐的几个都是悲剧,都分了!一个玩得好的同学就说,我们区队最好的男生就数刘,想了一个词来形容是温润如玉,非常美好的一个词!我没有说话,因为,这,一切都是表象,因为不了解,才会觉得完美,对于刘,也和他聊过几次天,他说过他的曾经,曾经个性很开朗,比现在能闹腾,也曾经深深地深深地爱过一个女孩,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非分手不可,那一段时间整个人都变了,就像是一台机器处于瘫痪状态了!即使现在恢复了些,也不如原来能挑事儿了!所以现在的安静是一种沉淀吧,经历心碎过后的沉淀。至于我自己,我也不知道了,想控制自己的心,不要去喜欢上别人,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未来,为未来奋斗!可是,如果心能够受自己的控制,控制自己不去爱上他人,那大概也不是爱了吧!七情六欲真的在人的控制能力之外!有一句话想了很久:“在所有的爱情故事中,两情相悦最幸福,一往情深最动人,情深缘浅最无奈!”
有时,我又是个诗意豁达的人觉得一个人也没什么不好,默默地喜欢别人,柏拉图式的恋爱,更纯粹,真挚!想起喜欢的诗人席慕容的一首诗:“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这样就足够了!如果将来注定是自己一个人,那么,我一定要跟着心走,和深爱的他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去孤儿院看望孤儿,去敬老院做义工,去做慈善„„此生,足矣!
言尽于此,未来还没有定数,自己还是要继续努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管将来结果如何,我都要用微笑迎接他!
第四篇:《人生》
维发2《印务通讯》投稿文件罗忆辉 2012/3/6
人生
人生,是一张没有着色的白纸,我们的一生都是在这白纸上比划着描绘,以求一种惊人意料的效果。时间的存在,让我们把那白纸越织越长,一尺一寸地延展,同时不再吝惜地把那错误的勾点留下。我们不曾停下那执着的拙头画笔,急躁地沾染着用浮生的咸淡来调和出来的色料,不断地描红、加黑、添蓝„„连梦境也没有停下。
人,想画的有很多,但看着人生画卷里的意象总会反问,“这是我要的画吗?”。我们想画的东西,在成长的积淀下,似乎都失去了当下的意义了。此时,疑虑的我们是否在追根溯源地思考?思考着我想要究竟是何物„„我终于停下了画笔,头抬高眼睛打着转,思绪把画卷的首端投影到脑海,一格一格放映着,汇成生命的电影。
原来,我们不再想成为一位班长,不再想得到三好学生的称号,不再想给邻桌的女生送上字迹歪斜的情书,梦想也不再是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最光荣的不再是得到奖学金,最希望的不是遇到像林妹妹一样的女朋友„„。一边回顾,一边憨笑那燃烧着年华走来的日子。
其实,我们不也一直在画画吗?我们都在画着一条路,沿路的风景就是年轻岁月的印迹,那不是漫无目的地比划,也不是时刻颠簸的速写,不是浪费咸淡泪水浸泡的酸芒果,那是字典里最深奥的一个词——人生。
维发2 罗忆辉
2012/3/6
第五篇:人生
(一)人生
人生是青年人喜欢谈论的一个话题,是一个富有梦幻色彩的字眼。但是,什么是人生?一个人应该怎样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却需要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来解决。下边我们就从人和人生开始,给大家讲讲人生观的问题。
▲
1、人的本质
●什么是人?或者说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人们很早就开始思索了。●古希腊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腋下生双翼的怪物叫斯芬克斯,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人出了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如猜不出,即被害死。英雄俄狄浦斯猜中了,斯芬克斯无奈跳崖而死。通往忒拜城的道路被打通了,忒拜人就请俄狄浦斯当了国王。这个谜底就是人,它描述了人的一生:幼年用四肢爬行,成年用两腿行走,晚年借助于拐仗行走。这则故事说明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自身的认识和思考。但是,在马克思之前,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相对于对自然的认识而言,却步履沉重而迟缓,“斯芬克斯之迷”所包括的更深一层次的谜底还没有被人揭开。
比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讨论问题,一个学生问,老师,人是什么?亚里士多德随口就答:人是陆栖的两脚动物。这个学生马上跑到外边提了一只鸡,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这是人吗?亚里士多德哑口无言,片刻又说,人是不带毛的陆栖两脚动物。这个学生听后把鸡毛拔了个净光,又问老师,这是人吗?这次亚里士多德彻底答不上来了。
后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达芬奇又提出,人不过是食品的过道。
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人是自然的仆役。十八世纪,英国古典主义诗人蒲修说:人就象藤萝。而法国哲学家拉美特里则说:人是一架复杂的机器。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给人下了个定义,这就是:人是会制造、使用工具的动物。这些说法都没有揭示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他认为,人要生存,就必须首先解决吃喝穿住问题,要解决此问题,人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人们要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就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其他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因此,●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这就是说:一方面,人的本质不是虚幻的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另一方面,人的本质不是单一的社会关系的产物,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共同规定的。如人有纵向社会关系——人自身与父母祖先以及子孙后代的历史关系、现实关系和未来关系:有横向关系——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关系;还有介于纵向和横向社会关系之间的综合关系,如血缘关系、阶级关系、政党关系、地缘关系、思想文化关系、国家关系等等。这些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形成“现实社会”,规定着人的本质特性。所以,人是社会的人,是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单个的、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
十八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写过一本叫作●《鲁宾逊漂流记》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鲁宾逊在海上遇难,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0多年。表面上看,鲁宾逊与世隔绝,好像是单个的、孤立的人,实际上他并没有脱离社会。因为他被海水冲到岸边醒来后,发现破船就歪斜在不远的地方,于是他过去用船上的桅杆做成木排,把船上的食物和用品都搬到了岛上。他猎食野味,种植谷物,加工面粉、制作面包,所使用的工具和武器是哪儿来的?有的来自原来的社会,有的是他自己做的。而他的这些技能是从哪儿来的?还不是从原来社会里学的。如果鲁宾逊一生下来就脱离社会,他决不会有这些本事。野生孩子的事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所谓野生孩子,是指刚出生不久就被动物叼去并哺育长大的孩子。世界上发现的野生孩子,有据可查的有30多起。哺育者有狼(狼孩)熊(熊孩)豹子(豹孩)猴子(猴孩)等。1984年,在辽宁省台安县农村发现了一个“猪孩”,名叫王显凤。她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又因脑膜炎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王显凤无人照料,求生的本能使她爬进了猪圈,与猪崽争吃猪奶,整天和猪生活在一起。中国医科大学得知这一消息,派了一个专家组去考察,发现9岁的王显凤智力还不如一个3岁小孩,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只会发一些简单的语音。夜里常坐起来摇头、蹭痒,嘴里发出哼哼的声音,做着猪的动作。专家组对她进行教育训练,让她接触社会,接触人。经过三年努力,王显凤的智商有了一定提高,会识600多个字,会做简单的加减法算术题,还会跳绳、叠纸、织围巾等。如果不是社会的关心和帮助,王显凤哪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你看她原来的样子和猪有啥区别?所以,人是社会的人,单个的人、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这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它为我们正确考察和把握人生及其价值问题提供了认识工具。
了解了人的本质,下边我们讲人生的含义。▲
2、人生的含义
什么是人生?古往今来人们也有许多说法和解释。有的说:“人生如梦”,“人生如苦海”;有的说:“人生如钟摆,是在浪费时间,耗费生命”;有的说:“人生如一盘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有的说:“人生如蜡烛,照亮了别人,牺牲了自己”;有的说:“人生是悲欢离合,有痛苦也有欢乐。”;有的说:“人生就是对酒当歌,尽情享乐。”有的说:人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的越多,生活就越美好;有的说:人生是爱与恨的交错,爱是阳光,恨是阴影;有的说:人生是一头既轻快而健壮的马,人要象骑手那样大胆而细心地驾驭它;有的说:人生如同一出戏,重要的不是长度,而是出色的表演;有的说:人生不是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有的说:人生并非悲剧,而是烦恼,这才是人生中的基本事实。以上说法都没有揭示人生的本质内涵。
那么,什么是人生呢?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生,首先是指一个人生命的自然过程,人的生老病死展现了这一过程。人生更是一个社会实践的过程。因为人总是社会的人,个体的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人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满足生命有机体的基本存在需要。同时,人生在改造自然、社会的过程中,也能动地改造着自己。因此,▲人生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同时也改造和发展自身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