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月23日CNN对温家宝总理采访全文
9月23日CNN对温家宝总理采访全文
http:///video/#/video/bestoftv/2009/01/14/gps.wen.jiabao.intv.cnn?iref=videosearch
译者:Bill
作者:CNN
原文:Transcript of interview with Chinese Premier Wen Jiabao
译文:9月23日CNN对温家宝总理采访全文
(译者注:本文较长,为方便读者有针对性的阅读,在每一部分访谈前添加了棕色字的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在原文中并不存在,特此说明。)
以下是菲尔莱德 萨卡利亚(Fareed Zakaria)采访中国总理温家宝的全文,采访录制于9月23日,文中的部分于9月28日刊登于„Fareed Zakaria GPS‟中。
经济问题
萨卡利亚(以下简称萨):那么,我们现在要开始正式访问了。
温家宝(以下简称温):开始之前,我需要让你知道,对于你的问题,我的答案都是心里话,就是说,我会对你所有问题的真实地作答。
有时候对人们讲话,我不会说出我的真实所想,因为我一旦说出来,那些东西就会变成真的。
我想你现在在采访一位政治家,与此同时,这位政治家也是一个普通人。
有时我说话会有些冗长,这时候你可以打断我,切入你想知道的问题。这样一来,我们的对话会更活跃一些。
萨:我非常期盼获得这次采访的机会,能够得到这次采访您的机会我们感到十分荣幸。第一个我问您的问题,这也是很多人想问的问题。你怎么看当前美国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否使您认识到美国的经济模式有很多之前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漏洞?
温:6年前我当选中国总理,之前我一直是副总理。当我是副总理的时候,我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启示,中国采取了前摄的金融政策,并决定中国的货币,人民币不贬值。但 是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想方设法克服了众多的困难。但美国的问题是这样的,首先是次贷危机,然后是房利美和房蒂美公司也卷入其中,雷曼兄弟公司遇到了麻 烦,美林也未幸免,接着,是美国国际集团等等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都遭遇了有系统的问题。
这使我感到,在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可能会对全世界产生冲击。虽然如此,面对这样一场危机,我们必须意识到今天的世界已经和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大为不同
所以,此刻我们应该握紧彼此的手,共同面对这场危机。如果金融系统出了问题,被冲击的不止是美国,同样还会有中国,还有亚洲乃至全世界。
我已经注意到了美国政府为防止这次危机演变成系统化危机采取的诸多政策和方法,我希望这些方法和措施能够取得成功。我希望这些方法和措施不但能够挽救美国主要的金融公司,并且还可以起到维护美国经济稳定,确保美国经济平稳增长进程的作用。萨:回视中国经济,如您所知,现在很多人都说,中国的经济已经明显的放缓了。一些人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减速至7%。你认为这种情况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了,我想知道,这对中国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温:是的,的确,中国的经济在过去三十年来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长,这是一个奇迹。
特别是在2003年到2007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都是两位数,与此同时每年的CPI的增长却不到2%。说实话,中国的确做到了非常快速且稳固的经济增长。
而现在,中国已经事先采取了控制措施。我们当前任务是阻止经济增长由快速转为过热,并阻止物价由飞涨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但事物的改变非常太快了,我指的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次贷危机后金融市场剧烈的波动。
结果是,我们已经觉察到了外需的减少,中国的内需却在短期内不能得到有实际意义的增长。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的确有放缓的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调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以使我们自身能够适应外部世界的变化。我们需要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经济增长、阻止物价上升和抑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在创造就业机会和抑制通货膨胀之间寻求平衡点。我知道,在这些领域寻找平衡点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稳定,有预见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适应外部变化,使经济快速稳固的增长得以保证的同时,将通货膨胀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萨卡利亚:假设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你是否认为中国经济可以持续增长?温:在过去的半年里,或者依照刚过去8个月的统计数据来考虑,可以看到,我们能。
美国的经济衰退的确会冲击到中国经济。正如我们所知,10年以前,中美贸易额仅仅有1026亿美元。而今天,该数字已经上升到了3020亿美元,翻了三倍。美国经济的震荡毫无疑问的会冲击中国的出口贸易。
美国金融与中国金融联系紧密。如果美国金融部门发生了任何问题,我们就要担心中国资本的平安和安全
这就是我在采访之初说过的,美国的金融危机不止事关美国的利益,更事关中国和整个世界的利益的原因。
萨:我们两国相互依存的另一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是美国短期国库券的最大债权人。据某些人统计,这些短期国库券价值近1万亿美元。这使得一些美国人心神不宁。你能安慰他们一下吗?告诉他们中国不会把这种地位当作武器?
温:正如我所说的,我们相信美国经济的基础是十分稳固的。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和基础工业。现在,经济活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如果问题的得以妥善的解决,稳固美国经济依然是可能的。
中国政府殷切期望美方可以尽快稳固经济和金融市场,我们希望看到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对中国有利的。
当然,我们关心中国财产的安全。但是我们相信,美国是一个有信誉的国家;特别是在如此困难的时期,中国已向美国伸出他的帮助之手。
实际上,我们相信,这样的帮助之手可以巩固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并阻止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动荡的发生。我相信,在当前,合作就是一切。
国际事务
萨:中国广义上的角色究竟是什么呢?很多人已经把中国视作一个超级强国的存在了,他们想知道:为什么在诸如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和伊朗核问题等事件中,中国不表现得更活跃一些?
有人期望中国可以扮演Robert Zoellick在就职演说中所谓„负责任的赌金保管者‟(a responsible stakeholder)的角色,这就是说,中国能在处理世界政治问题上起到更加活跃的作用;但就目前,它的活跃度却不够。您对此如何回应?
温: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应该纠正你提问中的几个概念。中国不是超级大国。
虽然中国拥有有13亿人口,并在近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于经济和社会层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中国仍存在着区域性和城乡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农村,我们有8亿农民,我们仍有数百万人民生活在贫困之中。事实上,仍然有6000万城乡居民仍需依靠最低生活保障维生。每年,我们还必须照看2300万城市失业人口和约2000万进城务工农民。我们必须切实迅速地解决这些问题。
为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非常多。中国还不是超级大国。这就是我们仍然关注自身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原因。
萨:但中国政府确实可以向苏丹、伊朗或缅甸政府施压。你们与他们都有一定的关系。
温:这就是你的第二个问题了。实际上在国际社会中,中国是一个支持正义的国家,我们的原则从不改变。
以你所举的达尔富尔问题为例。中国一直宣扬的是,我们需要一个两轨并进的方式来解决达尔富尔问题。中国第一批向达尔富尔派驻维和部队的国家之一。
中国还是第一个向苏丹提供援助的国家,我们同时还在尽力让苏丹领导人尽快地寻求和平的解决方案。
萨:您认为伊朗拥有核武器是否会使世界陷入危险?您认为全世界应该如何阻止这样事情的发生?
温:我们不支持伊朗发展核武器。我们相信,伊朗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力。但是和平利用核能也应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进行,伊朗不应该发展核武器。就目前伊朗核问题而言,中国的立场十分鲜明。
我们希望通过在这个问题上的交流可以使伊朗政府放弃发展核武器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
而且,我们希望能以和平手段达到目的,而不是用其他手段或胁迫的手段。这就像是处理两个人的关系一样。如果一方试图把另一方逼入困境,就会起反作用,而对解决问题本身毫无作用。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非扩大紧张局势。
我倒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你难道不认为在中国解 决朝鲜核危机的问题上所作的努力以及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已经使得朝鲜半岛的局势日渐缓和了吗?当然,我知道找到一个可以彻底和完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方案尚需 时日,一旦这个方案找到了,那么它就可以使东北亚得到长期的安全和稳定。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我们所建立的这个模式,我们所行事的方式,在且仅在这个案例 中可以被证明是正确的。
萨:很荣幸被您提问到,我会这么回答您,我的总理,中国在北韩所作出的努力得到了美国和以及全世界的赞赏。理所当然的,我们也希望中国能在世界的其他事物上发挥和北韩问题上一样的富有成效的作用,进而产生效果。
温:我们从这些年以来的六方谈判中汲取到了很多的经验,学到了很多东西,六方会谈的进程也使六方间的紧密合作收益颇丰。
西藏问题
萨;我可以问您这样一些问题吗?**喇嘛的言论似乎表明,他将接受中国在 西藏的统治,他将接受西藏的社会主义体系,他所需要的仅仅是文化上的自治和一定程度上的政治民主。中国政府和西藏之间现在似乎已经达成了进行低级别会谈的 共识。为什么您不利用自己的力量和谈判技巧亲自解决这个问题呢?为什么您或胡锦涛主席不直接与**喇嘛谈判,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为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中国 人民谋取利益呢?温:我们与**喇嘛之间的问题在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伦理,宗教和文化问题。这
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到底是维护国家的 统一还是允许分裂国家。在考虑达 赖喇嘛的时候,我们必须使用将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喇嘛的确是宗教领袖,他在西藏地区有某种影响力,特别对是居住在该地区的佛教信徒而言。另一 方面,我们必须意识到他不仅仅拥有宗教角色。由**喇嘛建立的所谓流亡政府是一种神权的统治。而这个所谓流亡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分裂西藏。
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喇嘛在一直宣扬要大西藏拥有所谓自治权。但实际上,他所谓的自治权就是用宗教干涉政治。他们试图把大西藏从中国的版图中分离出去。很多美国人都不知道**喇嘛所谓的大西藏到底有多大,**喇嘛所谓的大西藏,实际上包括西藏、四川、云南、青海合计五个省。这些被称作大西藏的地区占了中国四分之一的版图。
数十年来,我们对于**喇嘛的政策始终如一:只要**喇嘛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只要**喇嘛放弃他的分裂活动我们就将愿意和他或他的代理人进行接触。现在,诚意是开启会谈的钥匙。回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西藏事件,中国的最高领导者邓小平也见过**喇嘛的代理人。
所以,我认为在是否在可以与**喇嘛见面的这一点上是不存在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真正关键就存在于接触和会谈中。
我们希望他能以实际行动表现诚意,打破僵局。
萨:您认为**喇嘛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可以表达他的诚意?
温:实际上,我已经说过了,我们看任何一个人,包括**喇嘛在内,都要查其言观其行。对于他,表现诚意的方法是停止分裂活动。
萨:然后您会与他会面吗?
温:那个时候,一切还要看事情的发展。当然,会谈会继续下去,依据会谈的进程,我们会考虑提升会谈的等级。
民主法制
萨:温总理,您说过,您的国家经济在过去30年终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这是全世界任何国家历史上最快的。但如果有人问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模式的成功之处何在?”您如何回答?您国家的成功之处在哪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
温: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你可以这么想——30年前,为什么中国不能像后来那样迅速增长呢?我想,这应该归功于我们1978年开始施行的改革开放政策。这就是中国成功的关键。通过改革开放,我们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
我们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社会主义同样可以施行市场经济。
萨:人们认为这是相互矛盾的。如果你施行市场经济,那么就是由市场分配资源,但在社会主义中,是一切都是由中央计划的。您如何让两者同时奏效呢?
温:我们国家经济最完整的阐述应该是这样的:在宏观调控和政府引导下,让市场规律的基本职能在分配资源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过去30年,我们得到了一点重要的经验:应确保有形的和无形的手都能在对市场规律的调节中充分发挥作用。
如果你熟悉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的古典著作,就一定会知道其中的两部作品。一部是“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另一部是关于道德和伦理方面的书。“国富论”更多讨论的是无形的手,就是市场规律。而另一本书则讨论的是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在另一本书 里,他强调了政府在财富在分配方面起到调节作用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国家的财富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那么在这个国家和谐与稳定就无从谈起。
这一原理同样可以用于当前的美国经济。为解决当前的经济和金融问题,我们应该同时使用有形和无形的手。
萨:我可以问您这样一个问题吗?一些美国和欧洲人特别是人权观察者说,中国在过去的几年里抑制人权;他们希望奥运会可以引领中国的开放,但是结果镇压却更严重了。对此您如何回应?
温:通过承办奥运会,中国实 际上已经变得更加开放。任何不存偏见的人都将——哦,现在应该说是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在中国,自由言论和媒体自由报道是得到了承诺的。中国政府重视并保护人权。我们把这些吸收进了宪法,并在现实中认真贯彻执行。我想对于任何一个政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它的人民能够享有宪法所赋予他们的全部权力。
这些权力包括生存权,自主权,和幸福生活的权利
我们不认为我们在人权问题上毫无问题。在某些地方和某些地区,这样的问题的确存在,我们的确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改进,我们想要我们国家的人权状况获得长足的进步。
萨:当我在中国的时候,在旅馆里,在电脑中键入“天安门广场”时遇到了防火墙,有些人把它称为“中国的网上长城”(Great Firewall of China)。您认为一个连自由的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都做不到的社会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进步的社会吗?
温:中国有超过2亿的互联网用户,而互联网自由被很多人所认可,甚至有些认可来自西方。但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中国,和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一样,也有某种限制。这是为了安全,为了大局的稳定和绝大多数人的自由。
我还可以告诉你,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你也可以找到一些对政府持批判观点的网站。
第二篇:温家宝总理经典语录
如果没有从政,他或将成为一位优秀地质学家。但命运的机缘和选择,让他从天津旧城小巷走到了中南海。大国总理不易为,温家宝深知这一点。他时常用林则徐的两句诗自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十年来,他走了很多路,操了很多心,瘦了五斤,一直长不上来,但“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而今,当我们回望他在关键时刻的那些亮相,脑海里总能浮现那饱含深情的眼神,那清瘦单薄的身体,和那随时迸发出来的惊人力量。他以沉毅、果敢的形象,呈现出国家在社会转型期的艰难努力。相信很多中国人会在心里庆幸,这大喜大悲的十年里,有过这么一位可以作为感情慰藉的总理。“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2003年全国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
上任伊始:2003年3月18日,北京。
“朱镕基总理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个领导人,他有许多优点值得我学习。至于我自己,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在我当总理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
2003年“两会”,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当众表示:“当好中国的总理不容易。”
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一种信心,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2003年全国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
非典考验:2003年6月30日,香港。“在非典肆虐的时候,中央领导、全国人民都很关心香港同胞。中央派我来,带来了中央和全国人民对香港同胞的问候和祝愿。我应该来,而且应该再早来一点,也就是在香港最困难的时候来。”
当月,温家宝出访香港,专程走访香港非典“重灾区”淘大花园,探望其中的居民。他的这句话被香港媒体广为引用。
“我们是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要求我们时刻要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8月开始,渭河下游发生洪灾,关中平原200多平方公里被洪水淹没。温家宝赶赴陕西省华县主持召开会议,听取陕西省救灾工作汇报。他引用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要求干部更深入基层,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二零零四年
以诗作答:2004年3月14日,北京。
“有一位朋友问我,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诗来概括一下你今年和今后的工作。我想起两位伟人的诗,一句是毛泽东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04年“两会”,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言。
谈及改革:2004年9月30日,北京。
“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永无止境,开放面向世界。改革开放要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使所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都能够分享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成果。要扩大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的新形势,学习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开放,才能不断进步。”
温家宝在国庆五十五周年招待会讲话。
2004年“两会”,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言。
对今年的工作,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要有忧患意识,看到前进中存在着困难和问题,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困难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最关心的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和奋进。面对困难,我们有信心、有办法、有希望,一定能经受住新的考验,绝不辜负人民的希望。——2004全国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
二零零五年
引用古文:2005年3月14日,北京。
“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灾难太深重了,这就培育了我们的忧患意识、生存意志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我们这个国家太大,问题太多、太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这个民族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定信心、永远奋斗。”
2005年“两会”,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发言。
三农问题:2005年3月14日,北京。
“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深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
2005年“两会”,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答有关“三农”问题时说。解决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容外国干涉,我们不希望外国干涉,但是也不怕外国干涉!——2005年全国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温家宝在国务院小礼堂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企业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意见。
博古通今:2006年11月13日,北京。
“前不久,访问欧洲前,我接受欧洲几大媒体记者的采访。其中,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问到,你晚上经常读什么书?掩卷以后,什么事情让你难以入睡?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困难。”
“我说:你实际上是在问我,经常读什么书,思考什么问题,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那么,我引用下面的六段诗章,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引用的第一例是左宗棠23岁时在新房门口贴的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第二例是屈原《离骚》中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第三例是郑板桥的《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第四例是宋朝张载的座右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第五例是艾青1938年写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第六例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里的话,后来作为他的座右铭,死后刻在墓碑上:‘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温家宝在参加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同文学艺术家谈心。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人民的儿子。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归功于人民。”我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在我这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解决得更好。但是,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2006年全国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
二零零七年
房产调控:2007年3月5日,北京。
“房地产业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有着重大作用,必须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房地产业应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
“深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依法惩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切实负起责任。”
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式上讲话。
中日破冰:2007年4月12日,日本。
“和风化细雨,樱花吐艳迎朋友,冬去春来早。” 4月11日至13日,温家宝对日本进行历史性访问。这是时隔7年后中国总理对日本的首次访问,也是中日两国打破当时政治僵局之后的“融冰之旅”。访日期间,温家宝作了一首俳句。
以诗明志:2007年9月4日,北京。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温家宝在人民日报文艺副刊发表诗歌《仰望星空》。
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记者也许问,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2007年全国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
第三篇:温家宝总理演讲稿
新华网吉隆坡4月28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8日在吉隆坡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共同出席中马经贸投资合作论坛并致辞。致辞全文如下:
共同推动中马互利合作再上新台阶
——在中马经贸投资合作论坛上的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11年4月28日,吉隆坡)
尊敬的纳吉布总理阁下,女士们,先生们:
我很高兴在吉隆坡与中马两国经济界人士相聚。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人民,向马来西亚人民致以亲切问候!并向长期致力于中马经贸合作的两国经济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这是我担任总理以后时隔六年再次访问马来西亚。六年来,马来西亚积极推进经济转型,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外交务实活跃,地区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人民为马来西亚的发展和进步感到由衷高兴和钦佩。中国和马来西亚是隔海相望的亲密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马来西亚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双方人民的精心呵护下,中马关系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步入成熟、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
政治上,两国战略互信加深,高层交往频繁。双方就两国关系及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在涉及彼此重大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照顾彼此关切;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重大国际问题上持相同或相似立场,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两年前,纳吉布总理上任不久,选择中国作为东盟之外的首个出访国家,并在北京签署了两国战略性合作共同行动计划,标志着中马关系进入新阶段。
经济上,两国互利合作快速发展,领域不断拓宽。近十年,双边贸易额增长近8倍,2010年达到74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中国已是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也是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的最大市场,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马双向投资日趋活跃,目前总金额已突破60亿美元。“香格里拉”和“百盛”等马来西亚品牌在中国家喻户晓。中方企业在马来西亚参与基础设施合作初见成效,已开工建设了槟城二桥、巴贡电站等一批重点工程。两国金融合作走在中国同东盟国家合作的前列。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两国央行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第一个本币互换协议,为维护地区金融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林吉特成为第一个在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交易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
人文上,两国人员交往密切,科教文卫体等领域交流合作扎实推进。两国互为重要的海外游客来源地,现在每周往返两国的航班达到170架次,每年人员往来超过200万人次。“新马泰”至今仍是最受中国民众青睐的出境旅游线路。中国在马来西亚留学生人数超过万人,是 1
马来西亚最大留学生来源国之一,马来西亚来华留学生也有近4000人。他们都是中马友好薪火相传的使者。
实践证明,中国和马来西亚既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真诚朋友,也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可靠伙伴。中马关系越往前走,相互理解和友情就越深,共同利益和需求就越多,两国人民得到的实惠也就越大。
女士们,先生们: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东亚地位进一步上升,中国和马来西亚都面临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挑战。扩大和深化中马互利合作,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我这次访问贵国,就是要巩固中马友谊与互信,推动两国关系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上午,我同纳吉布总理进行了友好会谈,对发展两国关系达成广泛共识,签署了《两国政府关于扩大和深化经济贸易合作的协定》等多个重要合作文件,确立了新形势下两国互利合作的原则、方向和框架。这里,我想就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全面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中马两国经济结构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双边贸易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马来西亚棕榈油、橡胶以及电子产品的需求还会增加,同时中国各类机电产品物美价廉,适用性强,也符合马来西亚的需要。双方应该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扩大进出口规模。在巩固传统大宗商品贸易的同时,努力扩大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高信息通信、生物制药、绿色科技产品的出口比重,进一步优化两国贸易结构。中国政府欢迎马方企业到中国参加各种展览会和交易会。马来西亚是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国,希望马方企业积极参会,推介产品和交流经验。中方理解马来西亚对华出口热带水果的愿望,决定开放从马来西亚进口冷冻榴莲,也希望马方能逐步增加中国清真食品、汽车产品的进口。在中马双边贸易中,中方一直存在比较大的逆差,对此中方坚持以积极眼光看待,不搞贸易保护主义,致力于发展中逐步实现进出口平衡。
第二,深化双向投资合作。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欢迎马来西亚企业到中国发展,特别是到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投资兴业。广西钦州中马产业园区是双方在中国西部地区合作的第一个工业园,具有示范意义。中国政府欢迎马方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园区的规划和开发建设。尽管中国企业对马投资起步较晚,目前规模不大,但增速很快,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扩大对马来西亚的投资,重点开展加工制造、能源资源、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希望马方提供政策支持和投资便利。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今后一个时期,马来西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很大,中国企业经验丰富、技术过硬、造价合理,双方合作的空间很大。中方支持中国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马来西亚道路、桥梁、港口、电站、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双方正在商谈中的马来西亚南部铁路、槟州明光水坝等重大项目,建成后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必将成为两国企业互利共赢的标志和中马友谊的象征。希望双方企业通力合作,争取早日开工。
第四,拓展双方金融合作。这是两国经济界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两国经贸合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政府欢迎马方金融机构到中国拓展业务规模,已正式批准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允许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希望双方企业
充分利用好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和两国货币即期交易业务,扩大本币在双边贸易结算中的比重。中方愿意根据双方合作项目的实际需要增加政策性融资规模,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为条件成熟的项目提供商业贷款。
第五,促进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教育科技是中马合作和交流的重要领域。中方愿意加强两国学者、教师、专家和学生的交流,推动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中方在马来亚大学设立了孔子学院,马方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设立了马来研究中心。两国政府刚刚签署了高等教育学位学历互认协议,中方欢迎更多的马来西亚学生到中国留学,愿意大力开展两国青年友好交流活动。中马科技合作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双方在生物、遥感、信息、中医药、海洋等领域互有优势,应进一步促进共同研发与人才培训合作。未来五年,中方愿意为马方培训超过1万名通信行业的人才。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越发展,同世界的联系越紧密,就越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越需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密切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是我们三十多年来发展对外关系的最深体会,也是我们不断进步的重要法宝。
中国刚刚制定了“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我们将实行进口和出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政策,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我们将努力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巩固同发达国家经贸合作的同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将完善区域开放格局,深化沿海开放,扩大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把与东盟接壤的广西、云南建成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所有这些举措,必将给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带来更大的商机。
实践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中国的发展,对马来西亚、对周边邻国、对世界,都是机遇,而不是挑战,更不是威胁。
今天在座各位都是中马两国经济界的精英,深化两国经贸合作的历史重担落在你们肩上。我坚信,通过双方的不懈努力,两国传统友谊一定会进一步加深,各领域互利合作一定会取得更大成果,中马关系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第四篇:温家宝总理经典语录汇总
温家宝总理经典语录汇总
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去年曾经说过,我这个人是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人。我认为患生治。――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其实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想集中回答一下关于解放思想这个问题,一般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我想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上讲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一直很重视两句话:一句话来自《诗经》,一句话来自《诗品》,就是“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如将不尽,与故为新”(深刻体察,再创新意)。――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
我的脑子里是充满了忧患。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论述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非评功摆好时候
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2006年3月14日回答记者问(取自《新唐书》)
--激情--
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出自《宋史·王安石列传》,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对流言蜚语尤其是国际上的要无需顾虑)。――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广的博爱,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局势的变化和走势,及时、灵活地采取对策,并且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使经济既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又能解决大约1000万的就业人口问题,还能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至于结果怎么样,要到明年的3月份我再给各位回答。但是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衷心希望香港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和谐!紫荆花盛开了,今年花儿红了,明年花更好!――断言香港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地位不可替代
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2006年3月14日回答记者问(取自《新唐书》)
中国历来有“上德不德,讲信修睦(最高的道德不强调道德,而是讲信用求和睦。)”的优良传统,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各位,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决心永远不会改变!――2007年4月在日本访问的一次演讲时说
--真诚--
中国人想把奥运会办好这颗心是真诚的。――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相信13亿人民微笑着面对世界,全世界人民也会微笑着对待中国。――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和我在座的同事们都懂得一个道理: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常常一边看网,脑子里就想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我最感动的是人民对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来自鼓励,也来自批评,而且总是那么热情、一贯。――2006年3月14日回答记者问
我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在我这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解决得更好。――2006年3月14日回答记者问
如果说“十五”计划我们大多数的指标都基本完成了,但是坦白地告诉大家,环境指标没有完成。――2006年3月14日回答记者问
我要对全国人民讲几句话。感谢人民对我的信任,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的全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2003年3月18日,当选总理温家宝向中外记者致意
我从在大学学地质到从事地质工作,整整25年。这期间大部分是在非常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中度过的。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一种信心:一
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2003年3月18日,当选总理温家宝向中外记者致意
我就问志军(铁道部长)能不能坐火车进去(长沙)。随便的车,我们能挤进去的就行,能走就行,有一节车厢也行。――2008年1月28日在飞往湖南的专机上
今天面对你们,我无法用更多的语言来表示安慰,我给你们鞠个躬吧!――2008年1月29日,在湖南长沙,看望抢险中遇难的电力职工家属
“孩子你讲得真好。”――温家宝2007年4月在日本提到自己的母亲如何评论他在日本国会的演讲时说,温家宝表示,母亲经历了近90年沧桑历史,从小母亲就要他讲真话,要讲心里的真话。
这些年,农民工是我最操心的事之一。国务院出台了40条措施,落实还要花大功夫。――2006年4月,温家宝在重庆考察时说
是否想早点抱孙子?――中国总理2007年11月在新加坡考察大巴窑老居民的摩天祖屋时问梁彦夫妇
你们要给我说实话。――2004年8月5日,在四川唐家巷村考察时对基层干部说
--诗意--
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密切注意“台独”活动,决不允许分裂
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引用诗人艾青的诗句解释什么是“快乐”
广直言之路,启尽善之门。――某年中秋佳节,温家宝看望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参事和馆员
日中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有一句古话,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2007年初引用管子名句形容中日关系
贵国有句谚语: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会移动。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尽管经历过风雨和曲折,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根基如同泰山和富士山一样,不可动摇!――2007年4月在日本访问的一次演讲时说
相关阅读:
第五篇: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5712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努力做到调控审慎灵活、适时适度,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综合施策,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信贷增速,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从8月份起逐月回落,扭转了一度过快上涨势头。下半年,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方面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继续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重点支持民生工程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保证国家重大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我们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我们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隐患,及时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摸清了多年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总规模、形成原因、偿还时限和区域分布。这些债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特别是部分偿债能力较弱地区存在局部性风险。我们认真开展债务清理整顿和规范工作,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稳妥解决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水平是可控的、安全的。总的看,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坚持有扶有控,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
强农业科技服务和抗灾减灾,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839亿元。农业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连续5年超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解决了639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和60万无电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试点示范工作步伐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支持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预算投资安排150亿元,支持4000多个项目,带动总投资3000亿元。加快发展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交通运输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布实施“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9亿千瓦,比上年增加3356万千瓦。加强重点节能环保工程建设,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100万吨,5000多万千瓦新增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力度,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1.5亿吨、炼铁产能3122万吨、焦炭产能1925万吨。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并提高补助标准,实行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开展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植树造林9200多万亩。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实施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定实施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胜利完成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积极推进青海玉树、甘肃舟曲、云南盈江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全国财政支出2.82万亿元。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多项重大产品和装备的空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先后成功发射并顺利交会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扎实推进教育公平。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其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推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幼儿入园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首届免费师范生全部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在中西部。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中央财政加大对文化惠民工程的支持,各地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显著增加。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服务面逐步拓展。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
传承取得重要进展。大力加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
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病种范围进一步扩大。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安全性提高、价格下降。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力度,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农民工总量2.53亿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增长3.4%。
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各地普遍较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连续第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万人受益;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以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8600多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扩大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降低900多万个体工商户税负。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大幅增加。2147个县(市、区)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34万人参保,641万人领取养老金。23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解决了500多万名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将312万名企业“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有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向制度全覆盖迈出重大步伐,这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的重要成就。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出台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完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着力提高规划建设和工程质量水平,制定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1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
努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处置、调查、问责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集中打击、整治非法添加和违法生产加工行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改革任务,加大攻坚力度,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特别是预算管理制度,把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进政府预算、决算公开,98个中央部门和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省市公开“三公经费”。在全国范围实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出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启动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展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依法开展草原承包经营登记。推进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启动实施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以及上网电价和非居民用电价格调整方案。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开展。
我们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优化贸易结构。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3.64万亿美元,增长22.5%,其中,出口增长20.3%,进口增长24.9%,贸易顺差进一步下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服务业和中西部地区比重提高。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01亿美元。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多边双边经贸关系继续深化。
我们在民主法制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和外交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