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

时间:2019-05-12 01:3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2012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2012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

第一篇:2011-2012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

16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发布了《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11-2012》。

中国连锁零售企业作为先进的零售经营模式,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开展连锁百强排名以来,百强规模从2001年的1620亿到2011年的1.65万亿,十年间持续高速增长,翻了9倍多。然而,2011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2012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影响,连锁零售企业普遍出现明显的销售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现象,同时人工和房租等成本继续大幅上涨,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多家企业爆出盈利警告,开店速度明显减缓,资本市场也频频跳水。而另一方面,受物价上涨和对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影响,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消费意愿减弱,表现出各种业态的来客数减少。而与此同时,网络零售等新兴零售模式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传统连锁零售企业的经营受到冲击。而由于早前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商业地产过度开发,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监管,造成网点的不合理分布和恶性竞争,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合理布局。

在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连锁零售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客观上要求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寻求新的经营模式,进行业态创新,挖掘新的增长点。例如,百货业开始自采自营探索,寻求经营模式的转变;超市积极发展自有品牌;便利店延伸服务内容;家电专业店加速渠道下沉等。如何在经济整体呈现下行的趋势下实现增长,是中国连锁零售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2年初所进行的行业调查,共获得177家有效企业样本和150个典型店铺样本,同时走访大量企业,访谈企业高层,于2012年5月发布2011年中国连锁企业百强。结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德勤的行业研究观点,对过去一年中国零售业的整体环境和主要业态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双方联合发布此报告。

《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 2011-2012 》

中国连锁零售业近期政策变化及影响:增值税改革利于零售企业税负优化;刷卡手续费率降低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新刺激消费政策出台拉动内需市;预付卡监管加强或将影响企业现金流;促销服务费管理力度加大以协调零供关系。

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成本上升不可避免。2011年连锁零售企业人工费用上涨26%,租金成本上升10%。2011-2015年将是门店租赁到期的高峰时期。

二、销售增幅减缓。高通货膨胀抑制消费意愿;网络零售冲击传统零售;监管加强(限制购物卡发售)。

三、商业地产过热。重复建设;扩张超过消费水平增长;管理能力欠缺。

四、效率有待提升。促销常态化;成本控制有待提升。

中国连锁零售业发展趋势:

一、业态创新初显成效。网络零售售是现有渠道的补充还是新增长点和必争之地?

二、并购整合方兴未艾。国内并购重区域,外资并购重市场,海外并购重品牌。

三、转变经营模式势在必行。转向自主经营模式,选择性地发展自有品牌。

四、消费者变化推动行业转变。食品消费安全观、自身价值观体现、媒体与科技应用。

五、供应链进化提升效率。

六、渠道下沉步伐加快。

大型超市及超市企业经营情况:通过开发自有品牌提升利润空间;扩大生鲜规模;调整盈利模式;区域性企业战略选择明显分化。

大型超市及超市企业经营情况

企业的销售额增幅远高于门店数量、营业面积以及员工数量的增幅,企业单店经营明显提升。

2011年员工工资总额有较大增幅,单位人工成本的上升及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致使人工成本和房租成为企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百货企业经营情况:百货业格局生变;购物中心迅速发展,特别在二、三线城市;自采自营提升利润空间。

百货企业经营情况

便利店企业经营情况:同质化经营不利于业态长期发展;缺乏物流优势;外资加快布局;拓展延伸服务。

便利店企业经营情况

家电零售经营情况:区域竞争升级;销售增幅回落;网络渠道兴起;企业信息化需求增强。

家电零售经营情况

第二篇:中国零售企业经营分析报告

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08-09)

2009-5-21 22:19:08 评0 我要评论

行业发展总体情况

一年半以来,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2008年初,连锁经营受CPI高涨、消费旺盛等因素影响,销售和利润均有大幅增长。但进入第四季度,增速明显放缓,直至持平甚至负增长。

金融危机对连锁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快速发展十几年后的调整契机。

一.基本数据

1.2008年全年的情况

《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08-2009)》根据典型企业和典型店铺的数据撰写。考虑到店铺的可比性较强,对店铺的统计分析占有较大的篇幅。参与统计的各店都是各企业中经营较好的,代表了行业的领先水平。

如表一所示,各业态单店销售增幅均有所增长,这一增长是企业的有机增长部分,另外通过新开店铺等外延式增长,各个业态平均还有10%左右的增幅。因此,2008年,连锁行业的销售和店铺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幅。

表一:2008年主要业态典型店铺规模情况

但2008年以来,各个季度的增幅极不平均。增幅变化的基本轨迹是:2008年1季度同比增长20-30%,2季度维持在20%左右,3季度普遍滑落至10%,到4季度增幅一般维持在0-5%。

从表二中可以看到,家电、百货业态由于商品的价值量大,人均劳效较高,其次为超市、药店和便利店。同时,家电也是坪效最高的业态,药店和便利店次之。

表二:2008年主要业态典型店铺效率和效益情况(1)

在六个业态中,有四个业态的来客数增长为负,即百货、便利店、家电、药店,平均降幅为

4.6%。

药店的毛利率最高,为23%,其次分别为便利店和百货。除药店毛利率下降、便利店毛利率持平外,其它四种业态的毛利率均有所提高。如表三所示。

表三:2008年主要业态企业典型店铺效率和效益情况(2)

2.2009年一季度的情况

一季度是连锁零售业发展十多年中,最为困难的时期。从超市业态看,销售整体同比增长7%左右,利润增长5%左右。百货业态中,销售和利润整体同比下降5%左右,环比则上升10%左右。各个地区增长情况差异较大,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增幅最小,有的企业甚至为负,内地城市的增幅较高,有的维持在去年同期水平。

从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典型企业的调查情况看,2009年3、4月份,企业的环比数据有所改善。

二.连锁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1.CPI下降

2008年一季度,CPI累计上升8%,同期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而2009年一季度,CPI累计下降了0.6%,食品价格仅上涨0.5%。对零售企业,特别是对连锁超市的销售增幅影响明显,影响幅度超过10%。

如下图:

2.来客数降低

受收入预期、失业裁员等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降。自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从109.0的高点一路向下,去年第四季度降至77.5,为近年来最低水平,到今年一季度回升至82.5。消费意愿降低,导致门店来客数量下降,在表三中有所统计。

从不同地区看,深圳企业的来客数降低最为明显,在大型超市和超市业态也出现了来客数下降的情况。

3.成本费用提高

新劳动法的实施,对劳动密集型的连锁零售企业影响很大,2008年,企业人工成本平均有10%左右的增加,租金成本依然有提高的趋势。尽管商业物业低迷,但连锁企业签订的物业租赁协议一般都是五年以上的长期协议,协议到期后续签的租金一定会比签订时的租金高出很多。新物业的协议租金水平略有下降,但新开店一般占总店铺的10%左右,因此总体上所占比重不大。

4.利润有所下降

为保持销售的增长,维持企业的市场份额,各个业态的企业都开展了频繁的促销活动。特别是在2009年春节期间,促销力度空前。尽管维持了一定的销售增长,但企业的毛利率受到很大影响。

如果采用“利润=销售额*毛利率-成本费用”的计算公式,那么式中各项都向不利的方向发展,保持企业利润水平增长有较大压力。

三.应对措施

1.强化成本控制。

面对危机,绝大部分企业的第一选择是“节流”。首先是制定详细的预算,其次,建立严谨的考核机制。在几年前,零售企业的考核大多只针对销售额,销售增加,收入提高。后来在考核中增加了毛利的内容,不仅关注销售也更加重视利润。现在,很多企业增加了成本支出的考核,而且具体到柜组、个人。

部分企业采取扁平化管理,简编、优化内部流程,降低沟通成本。有的通过合并小课组、部类等,进行岗位调整。

在能耗方面,有的企业对门店进行节能改造,节约了20%-25%的用电成本。

2.联合扩充实力

中小连锁企业在竞争中原本就处于弱势,加上特殊的经济形势下,更难以与大型连锁企业竞争。为应对竞争,近年出现的自愿连锁、采购联盟在2008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共建物流中心、联合采购、联合谈判和经营互助等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3.加强渠道管理

渠道的控制能力,是连锁企业规模优势的一个重要体现。2008年以来,企业的渠道管理明显加强,连锁百货企业越来越多的单品开始集中采购,大型超市企业和家电企业大多采用统分结合的方式进行渠道管理,渠道的控制力得到强化。分散的、小规模的代理商和经销商或者伴随连锁企业的规模扩张而成长,或者因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而被淘汰。

4.调整商品结构

面对危机,不同业态的连锁企业都加强了商品管理。有的超市企业提出,要经营必需品中的必需品;一些百货店也在调整商品结构,减少奢侈品的比例;家电专业店调整了黑电和白电的比例。通过调整结构,加强品类管理,从表二中可以看到,除家电业态外,单品销售额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同时企业存货量减少,存货周转天数降低,百货由34.6天下降为32.9天,大型超市由28天下降至27天。

5.开展多渠道营销

2008年以来,零售企业对网上零售、电话营销、目录营销等其它渠道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在连锁百强企业中,有30%的企业开展了网上零售业务。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成长,多渠道营销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危机中,企业不断发现自身不足,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优化门店管理,这是在多年快速发展后的及时调整。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利用当前物业成本较低的机会,增加自有物业或加大商业地产的投入。连锁企业已经为后续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几种主要业态的发展特点

一.大型超市和超市

大型超市和超市经营的大多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因此也是受危机影响最小的业态。一年多以来,除上述共性问题外,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生鲜经营渐成亮点

2008年,我们发现凡是经营较好的超市,共同的特点都是生鲜经营突出。生鲜不仅是聚客商品,也是盈利商品。一年多以来,超市企业通过农超对接、基地直采、建设生鲜配送中心、改善冷链物流等手段,大大提高了生鲜商品的经营能力。

特别是去年底,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12年,试点企业生鲜农产品产地直采比例将超过50%。这一指标将会提前实现。

2.零供关系仍需改善

受危机影响,供应商的经营也面临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中小型供应商,出现利润下降、资金短缺等情况。他们对帐期更加看重,甚至要求缩短帐期。超市企业由于频繁促销,有时在商品价格、结算方式上会与供应商产生分歧。但大部分企业在采取一些积极的举措改善零供关系,如建立供应链平台,通过系统对帐,有的连锁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为供应商提供信用担保和结帐服务。

3.行业创新不断深化

受行业竞争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超市企业迫切需要改变同质化竞争的局面,实现差异化经营。一年多以来,行业中出现了高端超市、生鲜超市、社区超市等具有明显特点的细分业态,超市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深化。一些新的技术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4.外资主导大型超市

无论是从数量规模上,还是从经营效率上,外资大型超市都要明显强于内资。即使在是金融危机下,外资大型超市的开店速度并没有减缓,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优势更加明显。

二.百货店

百货业态受危机影响较大,但从长期看,中国的消费升级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百货业仍将是一个持续较快发展的零售业态。除上述共性问题外,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业态进一步细分

近几年,百货店的商品结构和业态定位经历了多次变化,实现从传统百货业向现代百货业的转变。2008年以来,百货店的业态细分更加明显,出现了折扣店、社区百货、时尚百货、精品百货、购物中心型百货等不同定位,目标越来越清晰。

2.分销渠道急需变革

目前,百货品牌商品大多采取分级经销代理的方式,在特定的区域内只能由特定的经销/代理商提供商品,连锁经营、集中采购的优势无法体现。百货连锁企业需要通过终端渠道的力量,逐步改变这种分销模式。一些大型连锁百货企业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

3.服务水平加强

在企业调查和实际消费中,我们体会到百货店的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的加强。有的百货店扩大了服务台的面积,提供更多的服务;有的把服务台设置在更加醒目的黄金位置;有的设立了环境舒适的VIP中心;有的开展VIP沙龙,凝聚VIP客户。

4.全线折扣影响利润

2008年下半年以来,百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促销打折,一些企业甚至是全线折扣,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一方面企业的毛利水平下降,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受到影响,即不打折不购物。

另外新开百货店也出现了专柜招商周期延长、招商资源减少的情况。

三.便利店

受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因素限制,近些年便利店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效益状况并不乐观,在金融危机下,便利店更需要突破。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异业竞争力加强。

特别是超市的创新经营,延长了营业时间、与社区的关系更密切、提供更多的便利性服务,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便利店的市场份额。

2.注重鲜食产品开发

便利店区别于其它业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鲜食产品突出,能够提供简单的餐食。鲜食商品的好坏决定了便利店经营的成败。有的企业通过参股生产厂家,控制上游渠道;有的企业开发

了品种多样的自有品牌商品。

3.提高物流配送能力

便利店营业面积小,店面几乎没有储存货物的空间,因此需要频繁补货。外资便利店基本能实现一日二配,内资便利店至大多可以一日一配。一些集团企业的便利店业态原来大多与超市业态共用配送中心,目前越来越多的便利店开始自建配送中心。

4.整合网点资源

便利店的规模特点明显,只有取得适当的有效规模才有可能实现盈利。2008年,行业出现了明显的整合。如好德与可的的合并。有的企业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关闭经营不善或难于管理的门店。

四.家电

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家电零售企业面临很大的困难。家电业态的主要特点:

1.探索新的经营模式

我国家电连锁零售业态,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国美、苏宁的代销模式,一种是顺电和百思买的模式。后者采取买断经营的方式,强调客户体验,利润率较高。

2.系统能力提升

家电企业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主要是采购驱动,管理比较粗放。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提高自身营运能力,实现门店经营驱动的经营方式,是家电业态的重要选择。

3.厂商渠道的竞争

家电厂家自建的专卖店是二线以下市场家电销售的重要渠道。为了加强对市场的覆盖和对渠道的掌控力度,一些家电厂商纷纷建立品牌专卖店,对连锁家电企业形成竞争。

第三篇:2010年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生存状况报告

2010年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生存状况报告

中国的连锁零售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规模已今非昔比。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显示,2009年,以经营食品、日用百货、服装、家电等为主的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36 万亿元,同比增长13.5%。百强企业门店总数达到13.7万个,门店总数增长18.9%。百强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009年底,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零售会员的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5%,吸纳就业500万人。

连锁零售多业态延伸

区域优势企业表现突出,他们在区域市场中,有很多较好的市场机会,一些跨国零售商前期大多以经营大型超市为主,近年也开始向其它业态延伸,如区域性购物中心、社区店、便利店等。而传统零售商向无店铺业态,特别是网络零售延伸,也是目前零售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并将成为较长时间的一个热点。多业态发展的前提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主营业态模式相对稳定,运营管理比较健全,才有能力来做好另一种业态。

生鲜经营提升竞争力

生鲜商品是连锁超市的活力体现,是其核心竞争力。连锁经营发展十几年,生鲜商品的经营也经历了多次演变,主要有三个时期:

(1)以出租或联营为主的经营方式。这种形式在零售业发展早期普遍采用。

(2)以自营为主,分散采购的经营方式。随着连锁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企业的采购优势得到体现,2005年前后,越来越多的超市企业将生鲜商品的经营收归自营。但由于采购渠道的限制,大多数采取了分散采购的方式,渠道包括批发市场、周边农贸市场、个别产地等,其中以批发市场为主。分散采购的主要弊端是商品品种不全、损耗大、质量不稳定、缺货现象较多。

(3)以自营为主,直接采购的经营方式。近一两年,生鲜直采成为一个亮点,这与零售企业采购量的提高、产地的规模化改进、物流能力的提高都有直接关系。在一些大型连锁超市企业,直接采购已经是主要的采购方式。直接采购又分为多种形式,包括固定协议采购、长期(多于一年)固定协议采购、自建或合建基地作为长期供应等。直接采购的优势明显表现在:由于环节少,大大降低了商品损耗,也提高了零售企业的经营毛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生鲜产品卖难的问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商品质量得到提高,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物流建设突出上游能力

近几年,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增加了很多,这同样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并具有一定实力后的必然趋势。连锁经营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网点多、分散广,好的物流体现对提高效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目前企业的物流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规模大,起点高。大多数在建的物流都是具有较高现代化程度的物流中心,手持PDA、高层货架、叉车、堆垛机、分拣流水线等应用很普遍。

二是注重综合物流建设,主要包括干货和生鲜两个部分,特别是大多数带有生鲜加工中心,目的是提高生鲜产品的附加值,获得更高的毛利水平。

三是注重冷链物流建设,从低温冷库到冷藏车到店内冷藏设备,正在形成一个严谨的封闭的链条。

四是注重物流和供应链技术应用,仓储管理系统、物流配送管理系统、数据分析与挖掘工具等应用普遍,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企业的库存水平得到合理控制,而周转率则有一定提高。

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店铺数量的扩张,以及管理的复杂程度增加,行业普遍认为,连锁零售业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零售技术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IT技术,也包括商品管理(新品引进、旧品淘汰、销售排行等)、营销技术(陈列方式、货架布局、通道安排、促销手段与周期等)、选址技术(商圈分析、客流分析、竞争者分析等)、人员管理安排(培训、排班、激励与约束)等,通过传统的管理方式,这些都将耗费巨大的人力成本,而且得不到好的解决。

目前,针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对应的专业的技术或手段,企业在不断加强学习,并提出很多创新性的作法。

人才激励制度得到重视

目前大多数连锁零售企业都有十年左右的发展历史,这段时间里主要是由企业的创始人和核心团队进行运营管理,随着管理的复杂度增加,以及人员的年龄变化,大多数企业到了迫切需要改善企业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运行的阶段。好的治理结构,是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保障。连锁企业发展历史不长,而且大多为民营企业,在改善治理结构方面都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时,企业第一代领导人艰苦创业十几年,第二代领导人的培养也已提上日程。在对中高端人才的激励方面,由于连锁零售业经营的复杂性,如何留住人才(特别是一些专业人才,如计算机应用、财务管理、商品运营管理等方面)成为每个企业的重要课题,企业普遍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通过高薪、股份、事业、感情等不同方式,留住有用人才。

网络零售成为发展热点

2009 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2483.5 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同比增长93.7%,预计2013年网购交易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快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纯粹网络零售企业持续发力,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B2C企业。二是传统零售商纷纷触网。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在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共有31家企业(截止2010年7月底)开展了网络零售业务。三是上游生产厂家不断加入,如中粮集团的“我买网”、蒙牛集团的“蒙牛商城”等,近一两年也开始构建自己的电子购物平台。尽管网络零售和传统零售在消费者订货方式、产品展示形式、营销手段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离不开传统零售的一些基本环节和传统因素,如采购、物流、售后服务等,传统零售企业开展网络零售业务将更具有优势。优势体现在:在内部管理层面,有稳定的进货渠道、较为完善的物流体系、强大的品牌影响;在消费者层面,提供丰富的购物体验和健全的售后服务;在监管层面,传统零售企业在经营中对税收、商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会更加注重。

各业态发展特点

发展速度最快

近几年的连锁百强统计结果都显示,大型超市是各个连锁经营业态中发展速度较快的一类。从区域上看,一二线城市的大型超市迅速趋于饱和,正在向三四线城市延伸。外资重点发展

进入国内的外资企业,大多数在经营大型超市业态。从外资零售企业的扩张策略看,大多数采取“直接开店+并购”的方式。

制约因素突出

首先是消费者分化。随着大型超市低价形象的树立,以及城市农贸市场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低端消费者涌入大型超市。而那些追求高品质、看重服务的高端消费者则转移了购物场所,客户质量下降。直观的现象是店内客流量很大,但客单价却下降很多。其次周边发展环境变差。再次,成本日益提高。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租金费用和人工成本。从总体上看,超市的供应链效率不高。近年来,各地的标准超市都在努力探索适合自身业态的发展的策略。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和差异化。目前一些具有区域性优势的超市企业已探索出一定的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如强化生鲜经营、开辟高端路线。二是追求区域优势。一些区域的本土零售商已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三是贴近社区,服务社区。一些超市以社区店为主要定位,在承担商品销售功能的同时,也提供家政服务、订票等综合社区服务功能。四是精细化管理。通过强化管理提高效率、创造效益,这是超市企业近年来的突出变化。利润增长创新高

从外在因素看,首先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百货能够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延伸。

从内在因素看,首先是新开店速度降低,而已开店见成效,大规模的直接费用投入减少。其次是近年来百货店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商品结构调整,与家电、家居等大型专业店形成错位,成为时尚消费的场所。收益多样性增强

百货企业收入来源的多样性明显,主要可以包括直接销售收入、特许专柜销售佣金、咨询管理服务费、租金收入、其它经营收益等,其中其它经营收益又可多达近十项,包括促销收入、信用卡手续费、设备租赁收入、广告费、政府补助、服务费用、场地展销租金等。差异化水平提高

随着消费环境的改变和竞争的加剧,各地的百货企业都在努力向差异化发展,形成了以服务不同目标群体的百货细分业态。从目前总体情况看,主要有三类,即高档百货、时尚百货和大众百货,三个百货业态基本的特点有明显区分。

多业态发展延伸

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除了强化百货店自身业务外,百货店企业也逐步向其它业态延伸。具体包括:自营超市、开发购物中心、开发奥特莱斯等。也有更多的百货店在扩大规模和经营范围,增加餐饮、娱乐服务,甚至扩大经营面积成为购物中心或商业综合体。2010年,与其它零售业态发展类似,便利店业态继续保持理性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保持平稳发展速度

从统计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样本企业的便利店门店数量增长了22%,高于连锁经营平均的增长幅度。在一些城市(如广州、东莞、深圳等地)便利店快速发展,但速度有所减缓,在上海等个别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市,便利店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断突破发展制约

从全国情况看,便利店经营面临一定的困难。但随着企业不断差异化和创新经营,一些发展的制约因素得到突破。

一是经营同质化有所改变。之前便利店的商品结构与超市差别不大,是一个缩小的超市版本,目前,便利店增加了增值商品或服务(如即食商品、社区服务功能等),毛利得到提升。二是物流能力得到加强。由于空间小,又要陈列尽可能多的商品品种,便利店的发展对物流的依赖性很大,近一两年来,企业物流能力明显提升,表现在配送比率和频率的提高。

三是消费方式有利发展。便利店商业模式的根本是消费者为便利付出更多的成本,目前在一二线城市,这样的群体已在加大,随着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体,便利店模式将得到更大发展。

第四篇:中国中小型企业经营状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课堂作业

中国中小型企业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周宇学生:20074131 李应龙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背景和界定。

我们国家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已经经历了32年的经济改革时期,经济体制从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现在的市场经济,从国有经济独大发展为私有经济等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这就促成了今天的中国民营经济开始大面积发展,但是民营经济都是私人资本,私人资本不可能像国有企业那样都是大手笔,坐拥大量的资金,这就使得在中国有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他们企业资本少,规模小,人数少,在经济市场中发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很困难。但这些中小型企业解决了中国的就业问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关注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关注他们的经营状况。

从世界普遍的区分看,世界各个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有两种方法,一种界定方法主要包括从企业雇员人数、资产额以及营业额三方面进行界定;另一种界定方法主要从企业质量和地位两方面进行界定。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从业人员为界定标准,把500人以下的企业视为中小企业,50—100人以下的为小企业。

例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美国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企业, 也有发达的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美国在《中小企业条例》中规定,小企业是一个独立拥有和警告英并且在其经营的行业中,不是出于主导地位的企业。后来,美国把制造业小企业定为雇员在500人以下,近年来,又规定制造业小企业的从业人员不超过1000人。

依此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小规模、小雇员数的特点。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中小企业的经济地位。中小企业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而不仅吸纳了绝大多数的劳动力就业,促进了农业劳动力转移,而且丰富了市场的产品供应,负担着重要的产品出口任务,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活跃部分。

二、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经营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近三十几年来,不仅中国的中小企业在迅猛发展,世界的中小企业也在快速发展之中,其原因不仅是由于中小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提供了大量的劳务,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还由于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为第三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的中小企业的专业化生产服务不仅限于某一个大企业, 而是通过市场面向社会。由此,中小企业在高度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取得自身的规模效益,形成“小型企业巨人化”,从而形成自身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而形成一批新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群,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迅速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但是,以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中小企业经营者、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不少中小企业经营者未接受过较高程度国民教育,素质普遍较差,无论在专业技能水平、质量管理水平、销售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有待改善。

第二,中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为落后。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技术装备水平较为落后,设备陈旧在中小企业中也较普遍。很多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的生产设备都是用的老旧设备,甚至很多由于缺乏资金购买一些废弃设备,造成生产能力大幅下降。

第三,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较为落后。我国许多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科学、不健全,在产销决策中往往存在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厂长一人说了算的现象,现代企业制度的法治观念并未在企业中树立起来,事实上,其中不少是低水平家族式管理,极不规范,导致企业缺乏长远发展战略目标,且风险加大。

第四,中小企业产品质量不高。由于中小企业技术装备较为落后,管理水平较低,较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造成产品质量不高。中小企业初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企业发展缓慢。导致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和水平难以令人满意。

第五,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社会诚信价值观的缺失造成中小企业发展困难。中小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经营管理欠规范,加之缺乏社会化的企业信用评价、信用信息查询体系,中小企业诚信度较低。违约、欺诈、行贿、回扣、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行为较严重。

第六,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大,资金少。中小企业由于信用评价体系缺失,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加上其自身实力较弱,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生产经营稳定性差等原因,往往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很难获得积极的资本投资,极大地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目前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状况良好

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经营面临如此多的问题,但是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是蓬勃向上的。

在以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协调,家底不清,政策难以制定,不同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各自为阵,资源不能有效整合,总体发展受阻。现在,在政府的主导下,理顺了中小企业管理体制,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中央政府专门为此强化了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职能,将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及其他部门中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职能并入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使其成为全国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这大大加强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有效统一管理。

同时我国政府积极职能,改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重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企业的发展。只有政府职能、角色和政府工作人员彻底转变“官本位”的观念,树立以企业为本位的思想,在对中小企业实施必须的法律管理、依法执政的同时,更多地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才能使中小企业的发展真正步入快车道。我国政府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大法律执行力度,用法律约束、规范政府行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展,并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办实事,及时迅速解决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另外,加强了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崇尚诚信,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中小企业由于信用度不透明,可供融资的抵押物少,融资存在较大困难。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要求企业认真培育自身诚实守信的企业精神和文化;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和共享的社会化,为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业务增强信用依据。还加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强财政对担保基金的投入,合理划分担保机构与银行的风险承担份额。加强对被担保者的资信评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分散担保风险,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进一步分散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的风险。

在上个世纪,对于企业来说“大”才是好的,“大”才意味着机会,如果你拥有大量的资金、宽大的厂房、庞大的企业规模,你一定可以成功,你的企业一定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在本世纪,“小”才是美,“小”才更具市场灵活性。在当下,企业之间比拼的不再是资金有多少,企业规模孰优孰劣,比拼的是对市场信息敏锐的把握能力,加之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在市场信息收集上几乎没有了差别。像这次的全球金融风暴,倒霉的都是国际大型企业,通用集团、AIG,这些坐拥大量资产,企业规模巨大的公司都在金融风暴中倒下了,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而相反,那些中小企业,却几乎没怎么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依然健康的发展着。这意味着,在本世纪,中小型企业必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它们才是带动各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处在这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外部发展条件很好,要做的就是自身水平的提高,加之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必定越来越好。

第五篇:建筑企业经营状况报告

2013年企业形势分析报告

一、2013年我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2013年我公司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2亿元,同比增幅为25%(与2012年相比,下同);企业营业额2.02亿元,同比增幅为25%;施工面积16.39万㎡,同比减幅为51%;新开工面积6.37万㎡,同比减少48 %;竣工面积8万㎡,同比减幅为49 %。

二、2013年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项目因业主工程资金拖欠出现亏损。在当前建筑市场中,巨额垫资、融资、带资以及建筑市场普通采用低价中标,预算价下浮较高。增加了企业大量的财务费用,降低了企业的盈利水平。

2、工程材料成本比2012年有所下降,特别是主要材料(如钢材、木材、混凝土等)价格比2012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因2013年上半年的工程项目大多是去年下半年承接,但2013年上半年的钢材价格比去年下半年有所上升,这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

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劳务分包企业发展滞后,没有有效突破科技创新的瓶颈,拥有的还仅仅是常规技术。由于传统建筑业科技含量低,从而造成了企业处在成本高、消耗量大、产出率低、竞争力差的尴尬局面。

4、本市建筑业市场份额被挤占,没有市外市场份额。企业因资质等级不高,很难在大项目竞标中与市外建筑业企业相抗衡,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力,很难有实力与外来建筑业企业抢占市场。

三、企业经营规模的对策措施

1、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建筑业技术创新。建筑业要发展,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关键。目前公司拥有的技术含量较低,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就必须加大科技进步和创新力度,重视建筑技术方面的引进、开发和应用,提高工程技术的科技含量。

2、积极开拓新兴建筑业市场。公司在巩固以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为主的同时,积极构建以水电、市政、道路等专业承包为依托的产业平台。

3、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资质升级。以增强企业活力与竞争力为目标,提高管理创新能力,加强诚信建设,创建精品工程,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在施工管理上,全面实施工程项目经理负责制,加强企业内部核算,降低企业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资质等级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对能否接到工程项目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要不断加强管理,促进建筑业资质升级。

4、激励用人机制,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激励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积极探索稳定高技术管理人才的任职制度和分配制度,主动吸纳各类建筑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长足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几点建议

1、规范各类收费,减轻企业负担。

2、加强工程款支付和工资保证金管理。

3、加大诚信企业扶持,规范招投标奖励。实行优质优价,鼓励工程创优。对获得“山阳杯”、“中州杯”“鲁班奖”的项目按不同比例给予奖励。

4、帮助企业提高资质等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对建筑业企业的政策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和反映企业在资质申报、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5、着力解决建筑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6、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加快企业“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对外出施工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在职称评定、执业资格认定等方面予以支持,对外地项目所得税缴纳予以优惠。另一方面,加快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承包商体系。

下载2011-2012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2012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LED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推荐)

    我国LED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我国LED行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起步较晚,早期国内LED企业多为封装企业,外延片、芯片全部从海外进口,LED产品主要用于信号、标志、数字显示等低端领......

    企业经营分析报告范本

    管理分析报告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负责人: 撰稿人: 目录 §1 §2 §3 §3.1 §3.2 §3.3 §3.4 §3.5 §4 §4.1 §4.2 §5 §5.1 §5.2 §5.3 §5.4 §6 §6.1 §6.2 §6.3......

    企业经营状况问卷调查表

    企业经营状况问卷调查表一、企业的基本情况1、企业名称和类型 企业名称填否由企业自主)□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独资企□ 合伙企业2、注册资本 3、主营业务4......

    商州区连锁企业经营情况调查报告 [★]

    商州区连锁企业经营情况调查报告为了全面了解商州区连锁企业经营情况,更好的促进连锁企业的发展,有关基本情况报告如下:一、该地区连锁企业基本情况截止2008年6月底,区规模以上......

    连锁企业经营与管理

    A:逛商场,从商场的门进来,商场正在搞节日促销活动,热闹非凡,A边浏览各品牌店铺边欣赏,(B-D学生扮演店铺穿着本店品牌服饰的营业员),A边浏览边欣赏B-D的模特兼营业员。觉得B店铺的衣服......

    郑州商业零售连锁调研报告

    郑州商业零售连锁调研报告一. 调研时间:2013年6月12、13号二. 调研地点:家乐福北环店三、调研目的:我们调查了郑州商业零售连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代表我们一家乐福为例,为......

    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战略分析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分数 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战略分析 The Research Of The Internationalized Business Strategy Of Chinese Mltinationals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中国房地产资金来源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房地产资金来源状况分析报告 ——刘强 一.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据统计,2002年年初以来,国内房地产企业只有61家实现上市融资,融资总额仅为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