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综合练习(共5篇)

时间:2019-05-12 01:1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综合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综合练习》。

第一篇: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综合练习

单元规范专项练(五)

专项一 高考命题角度练

角度一 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1.下表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表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会议总代表662人

党派代表 165人

人民解放军代表 71人

团体代表 235人

区域代表 116人

特别邀请人士 75人

A.会议的召开标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B.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协商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第一届政协代表的组成十分广泛,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及国外华侨。从代表的广泛性来看,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它实际上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据此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答案 D

2.201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5周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文中的“伟大创举”是指

()。

A.率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政府组成人员全部来自少数民族

D.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答案 D

3.“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文中的“他”在大会上阐述的基本方针是()。

A.求同存异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D.和平共处

解析 “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表明这是一次东方国家召开的会议;“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既表明会议有中国代表参加,又表明“他”代表中国提出的方针对会议成功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可见这次会议指万隆会议。

答案 A

角度二 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角度命题

4.“自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对村民更负责任,他们的土地管理的决策反映了对公平的再分配的大众偏好。„„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利益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材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A.有利于农村重新公正分配土地所有权

B.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C.不利于农村基层管理

D.得到进一步普及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阐释历史问题能力。解答抓住材料中省略号后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作用和影响,可得出答案为B项。

答案 B

5.2012年4月26日,温家宝总理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说:“多年来,虽然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和中国人民始终铭记中东欧国家曾经给予的宝贵帮助和支持。”依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里的“宝贵帮助和支持”是指()。

A.三四十年代支援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B.新中国成立初期支持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

C.70年代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90年代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新中国成立第一年,有苏联和东欧等17个国家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积极地支援我国的建设事业,东欧国家的承认和帮助使新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被孤立的局面。答案 B

6.有学者评价中国某一外交成就对中国的意义:“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一个时期象征。”该外交成就是()。

A.1949年中苏建交

B.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1979年中美建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故选C。

答案 C

角度三 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

7.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而继续存在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的演变。可采用排除法。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尚未召开全国人大,政协被赋予代表全国人大的职权。1954年随着全国人大的召开,政协代表全国人大的职权结束,但是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而存在,其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故选D。

答案 D

8.某网站在“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网页上,有“西欧北美日本专题”、“苏联东欧专题”、“亚非专题”等栏目。其中“亚非专题(新中国建立—50年代末)”栏目下有“中印建交”、“抗美援朝”、“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标题。该栏目下标题还可能有()。

A.万隆会议B.亚太经合组织

C.中日建交D.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 可以根据时间“新中国建立~50年代末”选择备选项。万隆会议是1955年;亚太经

合组织是1989年;中日建交1973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因此选择A项。答案 A

9.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面对腹背受敌的不安全战略环境,毛泽东着手调整我国的外交战略。其关键措施是()。

A.推行新型区域合作B.提出“不结盟”政策

C.缓和中美关系D.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解析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外交有三大突破: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开始改善、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的关键是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答案 C

专项二 失分防范练

防范点一 对材料信息解读不准确

10.下表是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情况(单位:人)职务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政务委员

共产党 1 3 29 1 2 6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0 3 27 0 2 9

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③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 ④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A.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依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即可。根据共产党员所占的人数比重可知①正确,同时排除④。根据“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所占的比重,可判断②、③正确。故选C。

答案 C

防范点二 不能正确掌握当今两岸关系的现状

11.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亲子之旅——大手牵小手,宝岛走一走;农庄之旅——寻找宝岛风情;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的态度,故②表述不正确。其它三项都符合题意

答案 C

防范点三 不能区分不结盟政策和不结盟运动

12.2012年7月19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开幕,胡锦涛主席宣布“中国未来三年将对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将为非洲培训3万名各类人才,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1.8万个,并派遣1 500名医疗人员”。下列不能体现中非友好合作的是()。

A.万隆会议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非合作论坛D.共同参加不结盟运动

解析 中国在外交政策上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于1992年9月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但不是参加不结盟运动,故D项错误。

答案 D

专项三 大题定分限字练

13.政治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完善。其中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史》

材料三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6分,限20字)

(2)材料二反映出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变化历程的特点。(8分,限50字)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人大代表选举法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10分,限100字)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政权在全体公民”“平等”“自己决定”等信息归纳。第(2)问,变化的阶段根据材料内容归纳;特点可以从民众的斗争、议会改革等方面回答。第(3)问,从材料中“选举方式”的变化,差额选举,城乡代表比例变化等知识回答“变化”。这一变化更能体现人民意愿;更利于人民平等地参政。从材料信息可知,中国民主进程曾经遭受曲折,但在文革后继续向前发展。

答案(1)地位:社会主体,政治核心,权利平等,当家作主。

(2)阶段:1832年增加选民人数;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夕实现全民普选。特点:过程曲折漫长;民众积极斗争;范围逐渐扩大;伴随议会改革。

(3)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为城乡平等。作用:更利于体现人民意愿;更利于人民平等地参政。轨迹:民主进程一度被打断,但整体仍在向前推进。

14.睦邻友好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础。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救邻即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

——《中国各民主党派关于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联合宣言》

材料三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材料四 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但人民要往来,人民还要影响政府,改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

——《周恩来外交文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必须一边倒”的合理性。(6分,限50字)

(2)结合近代有关史实,说明朝鲜存亡与中国安危的关联性。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的原因。(6分,限30字)

(3)指出材料三所体现的外交原则及外交思想,说明其对中国外交的积极影响。(8分,限70字)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对日外交的方针。20世纪70年代促进中日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限20字)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外交政策的变化趋势。(4分,限30字)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能力。第(1)问,根据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分析即可。第(2)问,近代甲午战争日本侵略朝鲜,还要进一步侵略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主要从中国和朝鲜方面分析;第(3)问,抓住亚非会议,周恩来阐述的外交政策,积极影响从对亚非会议以及以后的深远影响分析;第(4)问,从材料概括先是人民往来,用人民往来影响政府,中日关系的改善是受中美关系的影响。第(5)问,纵观新中国的外交从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到与美国日本等国改善关系,反映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变化,从中归纳。

答案(1)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阻挠;美国扶蒋反共;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亦可);中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

(2)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出兵朝鲜,继而侵略中国。

原因: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中朝两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推动亚非会议顺利进行;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开创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

(4)“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对日方针。中美关系改善。

(5)由重视意识形态转变为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重视国家利益;强调和平与发展。

第二篇: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专题四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选择题

1.《共同纲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通过这一纲领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有位国家领导人曾经这样评价某次会议:“这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该会议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确立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3.周恩来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走向天安门。”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五四运动,那么后一个是指

A.开国大典

B.1949年政协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4.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

B.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5.新中国初期形成的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这三大政治制度包括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C.确立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D.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7.右图是1953年由南京市选举委员会印发的一张选民证,其背景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逐渐建立

D.一届人大会即将召开 8.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201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

A.50周年

B.57周年

C.60周年

D.65周年

9.以下三幅历史图片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如果根据图片文字说明,要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恰当的主题,那么,这个主题应该是

A.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B.民族团结的力量 C.改革开放产生的巨变 D.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 10.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11.右图所示“结婚证”反映了

①“结婚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②结婚有法可依

③“阶级斗争”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

④法律制度完全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12.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这篇讲话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4.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决策中,具有创新意义的是

A.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为经济建设 15.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 C.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16.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C.1997年中共“十五大”

D.2002年中共“十六大”

1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使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发展高度,堪称中国法律建设里程碑的举措是 A.1980年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B.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94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D.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18.下列有关新中国法制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B.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民法为核心

D.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电影《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劳动能力后,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法庭,村长终被拘留。这部影片反映了 A.“文革”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B.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 C.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D.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制制度.20.“文革”对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践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下列后果中危害最大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

B.公检法无法正常工作

C.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引发社会**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迫终止 2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2.“我们一贯主张爱国一家。统一祖国,人人有责。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利益为重,对实现祖国统一的事业作出宝贵的贡献。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上述材料出自

A.1979年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B.1981年发表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199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D.1995年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23.“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60年代末

B.70年代初

C.70年代末

D.80年代初 24.“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可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25.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A.社会制度

B.实施群体

C.主要作用

26.“九二共识”最主要的内容是

A.两岸和平统一

B.坚持“一国两制”

C.两岸实现“三通”

D.“一个中国原则” 27.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香港回归祖国 ②澳门回归祖国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 28.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返回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

A.实现统一是海峡两岸的共同愿望

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C.和平统一是台湾民众的迫切愿望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29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30.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D.享有权利

二、非选择题

31.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怎样的民主政治制度?(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制度的意义。(9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材料三 “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2012年)(1)据材料一,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的设想有何继承与发展?(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3分)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2分)

专题四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B 5B 6D 7A 8C 9A 10D 11D 12B 13C 14C 15C 16B 17D 18C 19B 20A 21B 22A 23D 24D 25A 26D 27C 28A 29A 30C 二.非选择题

3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奠定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昭示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与团结,保证了祖国统一,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积极性。

32答案(1)变化: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2分)(2)相同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发展: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观点。(或明确提出在大陆和台湾地区分别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4分)(3)关系:“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首先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港澳“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可以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3分)(4)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的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2分)

第三篇:政治综合练习一

政治综合练习一

一、选择题

13.201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28亿人次,同比增长15.1%,有多处旅游景点出现“井喷”现象,当地宾馆、餐饮费用比平时涨价30%~50%。这说明

A.黄金周期间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决定

B.价格波动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

C.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而波动

D.黄金周期间景点商品价值量增大

14.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外出就餐时平均每餐浪费的食物价值约占全部食物的13%,每年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①消费者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

②要发挥政府在餐饮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③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④餐饮企业要以社会效益为经营目的,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5.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决定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这意味着

A.创业门槛降低,更利于自主创业B.企业的竞争能力有所提高

C.国家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D.政府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

16.右面漫画中机关干部的做法体现出

① 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② 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③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唯一力量

④ 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17.2013年11月12日,某市100多位人大代表分别前往52个选区,汇报本的履职情况,同时听取民声,反馈民意。这表明该市人大代表

①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③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④正在行使监督权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②

18.习总书记2013年访俄期间,中俄双方一致认为,亚太地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开放、透明、平等、包容的安全和合作架构。中俄这一共识

①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③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④说明中俄正在共同主导国际新秩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9.2013 年 6 月 8 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设立“文化遗产日”旨在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 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 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③ 它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④ 它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剪纸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山东的风格豪放粗犷、浑厚纯朴;福建的风格纤细秀

丽、玲珑剔透;浙江的风格疏密流杨、精巧明快。这些千姿百态的剪纸造型,洋溢着浓郁醇厚的乡土气息。材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B.中华文化其有区域性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独领风骚

21.法国文学大师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这句话启示我们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B.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能造福人类

D.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2.2014年3月14日,广州一家公司在武汉某高校发布招聘信息时,明确提出了“星座门

槛”:招聘设计师仅限处女座,业务员不要双鱼座的。从哲学上看,这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

C.唯物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23.300 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空谈误国”之说:今天,中国共

产党人自勉于史,在“空谈误国”的清醒认识之外,又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①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③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④ 要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4.2013年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揭晓,分别新增院士53名

和51名。翻阅新增院士的事迹,我们发现,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坚守理想、钟情事业、耐住寂寞、拒绝浮躁的崇高境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 追求个性的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

③ 追求真理需要远离社会生活、注重自我修养

④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

38.(32分)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材料一2007年一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

材料二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2)请结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

惠及全体人民?(12分)

材料三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

(3)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如何全面深化改革。(16分)

39.(20分)20l3年10月11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齐鲁大地拉开帷幕。山东省委高度

重视此次盛会,要求“办好艺术盛会,建设文化强省”。为此,必须进一步打造加快文化发展的“新优势”:要紧紧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立足山东文化资源优势,赋予齐鲁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和内涵。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成为真正的主角,让广大人民享受到了真正的文化大餐。

(l)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我省该如何打造文化

发展的“新优势”。(8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为什么高度重视“十艺节”的举办。(12分)

参考答案

13.C14.B15.A 16.C17.C18.A19.C20.B21.D 22.B

23.D24.C

38.(26分)

(1)图表反映了2007-2012年间,我国经济有了巨大发展,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有

增长;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都低于财政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我国分配应该增加居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4分)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4分)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进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4分)③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4分)

(3)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4分)②树立正确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4分)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全面深化改革,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4分)④遵循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全面深化改革,要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4分)

39.(26分)

(1)打造文化发展的“新优势”要①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分)②立足

于山东文化建设的实践,继承山东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创新。(2分)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分)④深化山东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2分)

(2)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山东省委高度重视十

艺节的举办,有利于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造山东文化发展的“新优势”。(4分)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山东省委高度重视十艺节的举办,是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维护人民利益的要求。(4分)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山东省委重视十艺节的举办有利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分)

第四篇:4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2010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2010年浙江会考8题)图2所示文献是在下列哪一会议上制定通过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2.(2010年6月广东会考10题)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周恩来

3.(2010年1月新疆会考7题)右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4.(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7 题)村民杨明在2000年通过直接选举成为村民委员会主任。他能当选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C.《刑事诉讼法》 D.《民事诉讼法》

5.(2010年6月广东会考45题)1949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向宋庆龄发出邀请电报:“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是指 A.筹建新中国 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C.召开中共七大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6.(2010年广东会考11 题)“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

A.经济特区 B.民族自治区 C.特别行政区 D.经济开放区

7.(2010年江苏会考14题)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8.(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 5题)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下列哪一方针运用的结果 A.民主集中 B.“一国两制” C.武力统一 D.多党合作

9.(2010年广东会考10 题)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方针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求同存异”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0.(2010年湖南会考13题)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2010年1月山东会考8题)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

A.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B.香港回归

C.海峡两岸实现了通邮、通商、通航 D.澳门回归

12.(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 6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定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体现这一规定的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宗法分封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2010年1月福建会考8 题)澳门回归祖国十年的实践,证明了“一国两制”构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 泽 民

D.胡锦涛

14.(2010年6月广东会考11题)1995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强调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荣辱与共

B.一个中国

C.和平共处

D.求同存异

15.(2010年广东会考45 题)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

A.标志着新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B.标志着新中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C.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D.是新中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 16.(2010年1月新疆会考8题)“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是 A.“九二共识” B.两岸实现“三通”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香港、澳门的回归

17.(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13题)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18.(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11题)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

19.(2010年浙江会考11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求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④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一、选择题

1.C 2.A 9.A 10.D 6.B 17.D

3.B 11.B 18.B

参考答案

4.A 5.A 6.C 7.A 12.D 13.B 14.B 19.D

8.B 15.C 1

第五篇: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题训练

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单元卷(含解析):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以下对我国法制化的历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B.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轮番而治的两大原则 C.“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D.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2011年10月安溪一中统练15题)某导演创作了一部电视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①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

②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④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3.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能集中在()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4.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6.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7.1999年,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正式把治国方略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

A.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

B.全国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C.全国政协会议上

D.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8.(2012年11月山东菏泽高三联考14题)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9.《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确立了国家性质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10.(2011年山东会考5题)某网站准备在2011年组织一系列的纪念或庆祝活动,其中不可能有 A.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C.纪念中美正式建交30周年

D.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

11.(福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9题)毛泽东同志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全面发动

12.以下是一张毛泽东致宋庆龄的亲笔信截图,毛泽东在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请推断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参加什么重要话动?()

A.七届二中全会 B.开国大典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2011年4月北京海淀区一模17题)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4.(2011年12月潍坊三县联考6题)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15.(2011年10月安溪一中统练18题)表l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A.农村与城镇代表比例趋向平衡 B.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加快 C.城市和农村人口数量趋于接近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逐步的普及

二、非选择题

16. 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指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据此回答:

(1)在儒家孔孟思想中最能体现“人民性”的思想是什么?(2分)

(2)简述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发展所作的主要贡献。(5分)

(3)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党建立了哪些民主政治制度?(3分)

17.(2012年1月广东省茂名市高考模拟)城市建筑和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是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事会议的地方。万人大礼堂是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建筑,平面呈扇形,所有的座位都可以看到主席台,礼堂顶部有一个巨大的红五角星„„大会堂内还有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命名、富有地方特色的厅堂。

问题:

(1)请从材料一、二提取历史信息,分析北宋“皇帝居住和办公之处”所处的地理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本质特征?(6分)

(2)与唐朝相比,北宋商品经济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请从图一和图二提取历史信息,说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对科技和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9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和地位。(3分)

(4)根据第(1)问和第(3)问的信息分析人类政治文明史发展的趋势。(2分)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1954年宪法体现的是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轮番而治不是社会主义宪法的基本原则。

2.A 3.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110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由此获得新生。

4.C 解析:《共同纲领》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原则,《宪法》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5.C 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其含义就在于推翻三座大山,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但是还有遗留任务,不能说已经完成,A错;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尚未被彻底清除,B错;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错。题中“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表明的是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A 错在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还有一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需要完成;B错在“彻底”,只能说基本被清除,在大陆还有一些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D错在时间,其确立时间为1954年而非1949年。

6.C 解析:《共同纲领》既是建国初期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7.B 解析:制定、修改宪法的只能是人大,BD中的B召开于1999年,正确。

8.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文明发展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阶级斗争’口号下的非正常秩序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左倾”思想的错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遭到践踏。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9.A 解析:属于容易题。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即确立了中国的国家性质。此题考查考生的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共同纲领》在1949年至1954年《宪法》颁布前,起到了代宪法的作用,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即国家的性质。这是课本上的表述。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初期历史,有些考生可能不是很注意。

10.D 11.C 解析:毛泽东的话主要论述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敌我矛盾基本解决,中国社会的矛盾大量体现为人民内部矛盾,这是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历史背景。答案为C。

12.C 解析:图是摆设,不起作用,“重庆违教,忽近四年”指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后四年就是1949年,所以从时间上来说,不是七届二中全会,也不是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可以判断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13.C 解析:本题考察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题干信息:根据题干“1940年”和“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分析,应是指新中国的成立,选项中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的是C项,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A项在1924年提出,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此时无产阶级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项在1940年抗日根据地中提出的政权形式,同样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D项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确认中共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承认现有的五种经济成分等,表明中国已经完成反帝反封建人物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4.D 15.D

二、非选择题

16.(1)孔子倡导“仁”,(1分)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1分)(2)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1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17.(1)变化:①居于城市中心位置。②被其他部门与城墙重重包围。(2分)特征: ①皇权专制(至上)(2分)、等级森严(1分)、中央集权(1分)。

(2)出现了夜市、打破坊市界限、出现专门市场。(4 分,每点2分,答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影响:出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理学兴起、书法艺术更具个性化、民间风情画出现、宋词盛行、说书艺术流行、出现瓦肆等等(5分,每点1分,答其中五点即可,答其他内容符合题意的同样给分)(3)原则:民主集中制。(1分)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昭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了。(2分)(4)由专制到民主。(2分)

下载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综合练习(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综合练习(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级高二政治综合练习2

    现在,肥胖引发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2017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敦促国民少摄入脂肪,健康膳食。据此回答1~2题。 1.牛肉富含蛋白质,且脂肪含量远......

    政治练习(本站推荐)

    高一政治限时练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分80分) 1.截至2015年8月,广西玉林市80%的建制村推行了村务商议团民主管理模式,村务商议团在农村土地流转、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低保等......

    政治练习

    一、选择题 1.甘肃省法制办依据《食品安全法》和《行政许可法》取缔了甘肃省质监局“馒头许可”的“红头文件”。这表明 ①政府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权力 ②行政权力......

    现代管理原理综合练习2(推荐阅读)

    第七章 组织结构设计 一、单项选择 1. 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 )相匹配。 A.组织目标 B.管理理念 C.组织结构 D.战略计划2. 矩阵式组织属于( )组织结构。 A.机械式 B.有机式C.直线式 D.平行......

    2016届二轮 专题1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 专题卷

    2016届二轮专题1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 专题卷 一、选择题 1.(2016·精华学校3月联考·19)以下是四首新中国不同时期歌曲的海报。按海报中内容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讲义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讲义 各位历史同仁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高中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教材同步研修活动。我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郭井生,下面......

    课时训练10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课时训练10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呼和浩特调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1.2013· 元......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学案

    课标要求 本专题涉及到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即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其基本要求有: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