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思电影《喜福会》对中国形象的描述
《喜福会》是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小说,出版于1989年,甫一出版便引起了轰动,随后连续9个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受到国内外文学评论界少有的赞誉。《喜福会》描写的是1949年以前移居美国的四个母亲和生长于美国的子女之间的代沟、冲突,后而沟通,理解,交融的故事。谭恩美以东方传统的叙事手段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身处中美两种背景下的子女的矛盾和挣扎,折射出中美两种文化的冲突与碰撞。故事结尾吴夙愿之女吴精美替代她母亲,回到中国与两个同母异父的姐姐团聚,展现了中美两种文化的矛盾与对立,以及两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喜福会》大量描写了中国的风俗、习俗,以及发生在四位母亲身上各种奇特的故事,创造了一个神秘奇异、光怪陆离的东方世界。谭恩美生于美国,在美国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她本着中美文化交融的良好目的去写作,但由于她本身的华裔身份,本书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东方主义的痕迹。作为一个美国人,她书中的中国或多或少地经过东方主义的改造,融入自己的想象对东方进行加工,反映的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东方,而是她作为美国人想象中的东方。
1993年,美籍华人导演王颖的电影《喜福会》在美国公映并获得巨大成功,一举奠定王颖在好莱坞的地位。在这部影片中,王颖向西方社会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遗憾的是,电影几乎没有提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活生生的、富有创造性的内容,而更多地向西方人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丑陋的一面,例如包办婚姻、割肉报母恩、缠小脚、男权体系对女性压迫与强制的等等。最终,我们从银屏上看到的中国就只是一副停滞、落后、愚昧、野蛮的形象,一副垂垂老矣、无可救药的形象。本文尝试结合萨义德的东方学批判与比较文学形象学分析王颖的《喜福会》对中国形象的描述。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就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⒁中国历史上并不乏匡时济世、舍生取义的人,即使是影片描述的动荡的民国时期也不乏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然而,综观全片对中国的表述,我们几乎看不到一点对中国社会积极一面的表现。这实际上体现了电影《喜福会》对中国形象的简化与类型化,其背后是导演东方学的立场。
今天距离《喜福会》第一次公映已达18年之久,不过《喜福会》所反映的问题并没有过时,尤其是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各民族文化交往更密切的背景下。它一直在警醒我们在表述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时必须跳出东方学的框架,避免参与了自身的“东方化”或者说“中国化”。此外,对于好莱坞制作的对中国形象进行简单化处理的影片,不管传统的中国还是现代的中国,我们都不应该不假思索就接受下来,因为在这种简单化制作的背后隐藏的是美国的文化霸权。
第二篇:电影《喜福会》观后感
电影《喜福会》观后感
悲剧的定义:把人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鲁迅
有人说,人生如戏,戏里戏外的人生只不过是镜中的倒影,如水中月,镜中花,虚幻的画中风景;有人说,人生如梦,梦里梦外的人重重叠叠,如雾中山,云中雨,缥缈无痕的海市蜃楼。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让你记住了忘不掉,总有一些地方让你站定了走不了。
作为一个喜欢跌宕起伏故事的人,或许最大的梦想和愿望便是读一部沁人心脾的小说,或者看一部血泪如瀑的电影。冰心老人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书千千万万,但改变命运的书却没有几本,我觉得这句话同样贴切的描绘了电影。因此从我在人世的二十几年春秋中,《喜福会》或许便是我的命与运的缘分,因此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崩溃的心与默默的泪下,希望能通过人类灵魂创造的文字将之倾涌而出。我明白,真正的佳作都是经历时间和无数次的重复才能显现出独特的灵魂,但这个世界太易改变,只希望将这第一秒一见钟情的感受一吐为快。因为深情渴望,所以相盼永远。
电影《喜福会》讲述的是即将去大陆探亲的阿梅(周明娜 饰),在母亲生前经常举办的聚会——喜福会上。聚会上的成员都是母亲在世时的好友及其女儿的家属和亲人。阿梅陪着阿姨们搓着麻将,而这之前则是母亲的位置。牌桌上的四人都是在战争时期移民美国的华人,他们各色性格,而背后也各有其心酸和奋斗的故事。林多(周采芹 饰)阿姨的精明和强韧让她摆脱童养媳的身份,奋斗到今天的位置;莺莺(俞飞鸿 饰)阿姨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因此希望自己的女儿要勇敢的做自己;安美(卢燕 饰)阿姨受其母亲的影响,知道要学会在不公平的命运面前发声;而阿梅的母亲(邬君梅 饰)则迫于战乱,意外和骨肉走失。四位女性均从困苦中走过来,历经人生的磨练,不希望自己的女儿重复自己的悲剧。但四人的女儿在无形中走了和自己的母亲极其相似的道路。她们不明白母亲的苦心,感到迷茫、痛苦。但当她们日渐成熟,方才了解母亲的用心良苦。四出不同的故事,描绘了不同女性人生的悲喜和沧桑。《喜福会》通过展示社会变流中女性的柔弱与刚强,剖解了人性的无奈、悲伤、彷徨、母爱、平静和从容。
本心来说,我一直都不喜欢这种简介,它就像是没有经过烹饪的原料,看起来再怎么珍贵无比,但时却没无法像做好的精美的菜那样,那样的华美诱人,那样的香艳欲滴,那样的泪流满面。那就像阔别家乡的游子,当再回到家乡,看到鬓染银丝的老母亲亲手做的饭菜,又有谁不会泪盈眼眶,这菜比天上御宴还要芳香千里。而且网上给出的简介更像是个蹩脚的魔术师,演砸的表演还一味想获得观众的掌声和欢呼,这反而更像是一个冷笑话。
我是一个江湖人称的所谓性情中人,更容易牵动心中的那丝情线,为生命中所有的情感都情不自己,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命运安排吧。因此电影中的每个情节,每句对白我都感触莫名,因为她带着生命的温度和情感。开篇的小故事,一个老妇人回忆年轻时从上海移民到美国,在商贩手中买了一只鹅,商贩说:“这牲畜还想变成天鹅”,(或许这正是那时期每一个追求美国梦的人的梦想吧,)她对那鹅诉说着她的彼岸的梦,她会有一个女儿和女儿将会有一个天使一样的梦,我将会把你送给她,因为你会给她带来幸运和未来,但是她的鹅被移民海关扣留了,她能留给女儿的只有一根羽毛:这羽毛虽然一文不值,但她来自远方,带着对你一生的期盼。这便是君的母亲,一个在战争中曾经用推车千里迢迢推着双胞胎女婴去重庆的逃亡母亲。即使双手被磨出鲜血,也不曾停下她的脚步,直到她得了赤痢,知道无法再抱着她们走下去。她不想死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更不想因为一个病容的女人在旁而使自己的孩子无法得救。她哭着将双胞胎女儿放到一棵树下,将自己身上的所有金银和珠宝都留给了自己的孩子,只希望他人能看在钱的份上救救自己的孩子,她哭着爬离了自己的孩子,或许只希望自己死的能远一点,别让自己的不幸传给孩子,可是她却得救了,她那一刻的人生是心碎的,因为她失去了她们,或许是永远。因此当她到美国又有了一个女儿时,她将三个孩子的希望全部都放在了君的身上,但君却一生平凡,君认为自己让母亲失望了,但却不明白她的母亲只希望她能留在身边,因此她将君的本命玉一直戴在身边,直到离世前才给了女儿。君一直以为自己让母亲的期许落空,自己的母亲强迫自己练琴,强迫自己不平凡,最后长大后打破彼此的沉默,才明白母亲只是希望自己善良,和希望不会再失去。
林多阿姨到现在也不明白小时候母亲为什么不要她,其实早已经明白,只是不想要不愿意承认,可能是因为怨恨一个人比爱一个人能够在记忆里保留更长的时间吧!自从四岁时被黄家买做童养媳,母亲便把她看成是黄家的少奶奶一样对待,对她说着各种各样的你是黄家的人。正如电影中所言:她这样说,她就不会对不属于她的东西心存指望。在那个时代,这是一个母亲自己认为对孩子最大的保护和疼爱——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林多的母亲的饰演者奚美娟,充分把那时期的一个母亲对女儿爱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其中两个镜头让我久久回味,一个是为女儿搓掉耳朵后面的灰,先用左手搓没搓掉,然后用右手沾了唾液再搓,那么自然流畅,却完美再现了一个农村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疼爱;另一个是举家前往南方,同时送别十五岁的女儿去黄家,把心爱的玉坠戴在女儿颈上,将女儿的放在自己脸上,然后走开,走了几步,回头想看看女儿,却只回到一半,然后向前加速跑去,直到离远了才不停回头看看女儿。这些动作不需要语言的诠释,仅仅微小的动作就已经表明了一切的一切。因此从个人角度,我由衷佩服奚美娟老师这种细致精湛的表演。她虽然没有流泪,但观众明白在这十一年中她无时无刻不再流泪和痛苦,但依然要把这种“幸运”送给女儿的。让她在这种年代活下去,因为活着才有“幸运”!
莺莺阿姨十六岁时被一个男人吸引,然后自然而然结婚,生子,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一切也都只是似乎。男人开始暴露本性,在儿子百日宴上公开和女演员调情,长久的不回家在外找女人。终于有一天带了妓女回家过夜,而且辱骂她是妓女,她想抗争,却因为恐惧而退缩。她想报复,因为男人夺走了她的无邪、青春和心,而她也要夺走她唯一能夺走的——儿子。当抱着死后的儿子时,她才明白,她夺走的不光是儿子的灵魂,还有自己的。悲哀,无尽的悲哀让她的生命失去了光明。即使是后来在美国又有了一个女儿,因为自己失去了一切,她觉得自己连灵魂都给不了自己的女儿,空留无尽的沮丧,像行尸走肉一般生活在世上。
安美阿姨小时候的记忆中没有母亲的身影——热汤留下的烙痕是她对母亲唯一的记忆——因为在四岁时母亲“不守妇节”“违背守寡誓言”,与父母被赶出家门。直到外婆生病临终前,母亲的记忆才再一次从生命中重启。因为按照本地的一项旧习俗,只有至亲的女儿才能剜肉煮药救命。而安美的母亲却是自愿,因为这就是女儿还报母恩的方式,最后一刻外婆明白了,却也只能撒手人寰。安美不想再一次失去母亲,不顾舅舅等劝阻,随母亲去了再嫁人家——吴清家。但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因为她的母亲只是四姨太——刚进门的。大太太有两个女儿,三太太没有孩子,真正最有地位的是二太太,她有一个儿子。在吴清家,安美了解了真相:当年母亲去庙里烧香,被吴清看上,二太太设计让吴清强奸了她,但家里人不相信她,将她赶出家门,在无路可去且怀了吴清孩子的情况下,只能委身吴家,但孩子一出生却被二太太强行夺取。她依然只是个四姨太!安美的母亲为了给安美一个新的生活,吞大麻自杀了:她宁可死去,将灵魂给安美,让她更坚强。安美在母亲的葬礼上借助母亲的“灵魂”让吴清家补还欠母亲的全部,吴清因为惧怕答应将安美的母亲扶正,作为大太太,并且愿意认真抚养安美和她的弟弟,视如己出。二太太因为害怕而头发变白,安美的母亲得到应有的一切——死后。
虽然电影中还讲述了他们各自女儿的故事和婚姻,而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她们的另一个剪影。电影中为什么女儿成年后走上了和母亲一样的道路,因为母亲给他们指明了人生的路,却没有改变自身赋予她们的从身体里带出的性格,而且不时地以自身的行动左右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不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更像是母亲的性格复制品。因此无论选择怎样的道路,同样性格的一个人再怎么前进,路上的黎明与黑暗,远处的风景始终都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无数的父母竭尽生命所铺就的道路,最后才发现只不过路上的风景不同,道路的出口却是那么的相似。我们都曾听过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唯一能够对抗命运的就是我们的性。,父母总是把认为最好给了孩子,却不明白在那时时刻刻朝夕相处中,有声或无声的语言早已如流水般浸透了孩子的灵魂,澈骨凝髓。由此在以后生命的种种中带着的不仅是孩子的灵魂,更时刻烙印了父母的灵魂。
父母总是如此,自己走过的路不愿再让子女去经历,因为他们明白那条路上布满荆棘,一旦走上那条路,留下的只能是满布伤痕的残躯和无以弥补的心伤。可是人生的哪一条道路上没有荆棘和泥沼,哪一条海路上没有险滩和暗礁,哪一片天空中没有暗藏的闪电和惊雷,但这所有的道路其实只有一个远方——旷达和平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才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练习的就是我们的心境,一颗坚毅永恒的、平静从容的、率真恬淡的心。生命的存在是一种磨练,或许会鲜血飘扬,或许会痛彻心扉,或许会炙烤灵魂,这许多的许多才铸就了人生。悲欢喜和,酸甜苦辣更多的是烹饪我们的人生这道菜肴,直至我们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生活是不可以计较的!生命是不可以忖度的!只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笑看人生湖与月,泪洒平秋花似火。《喜福会》是一部演绎人生的电影,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和学习的许多许多,三至四代,半个世纪的跨越,岂是一部电影可以言明道尽的。我们从中可以获取许多,得到电影中的经验和反思,在生活的丝丝点点能够带来助益,这或许便是作者和本意。无意去争论何好何坏,明白生活自身才是关键,这便是我从电影中读懂的全部,浅谈己意,希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三篇:从电影《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
从电影《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
姓名:徐苏淑 专业:国贸12(3+1)学号:201227920321
【摘要】根据谭恩美的同名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喜福会》给广大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电影《喜福会》讲述了从中国内地远赴美国生活的四个女性以及她们生长在美国的四个女儿之间发生的故事。两代人在生活环境的转变中受到的文化熏陶迥异。本文针对东西方文化在友谊观、婚姻观、面子观、家庭伦理观、价值观以及信仰观所存在的差异方面进行了分析,有利于加深对美国文化的了解,以期对进行国际贸易者在跨文化交际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喜福会》;中美文化;差异
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然而,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或是课堂上侧重的是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精神文明,即包括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这实际上就是狭义上的文化界定。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完全相同的价值观和理念。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为人处世原则和喜好憎恶,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及语言运用,《喜福会》便是反映这种现象的一部脍炙人口的佳作。《喜福会》是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经典之作,小说一经面世就引起巨大反响,连续九个月稳坐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获得全美图书奖以及洛杉矶时代周刊图书奖。根据谭恩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喜福会》也给广大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影片《喜福会》讲述的是四对母女之间由于成长的背景不同,而在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冲突。四位母亲在中国的时候遭受了巨大的不幸,她们抱着无限期望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尽管她们在美国生活,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已经融入她们的血液以及灵魂深处,这与她们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女儿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具体表现在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观念等方面。本文针对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在友谊观、婚姻观、面子观、家庭伦理观、价值观以及信仰观六个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有利于加深对美国文化的了解,以期使进行国际贸易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更加顺畅。
一、中美文化在友谊观方面存在的差异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人向来非常重视友情。中国人相互之间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成为朋友,一旦变成了好朋友,这种友谊将会伴随终生,于是便有友谊万古长青的话语。而美国人对于朋友的定义比较随便,并且有比较明显的区分,比如由于工作关系结交的朋友、同窗的朋友、运动场上的朋友、休闲娱乐的朋友等。与美国人做朋友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想和美国人成为挚友、知心朋友却非常困难;美国人十分热情大方、给人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但马上便会感觉到“人走茶凉”。由于美国的地域十分广阔,人口频繁流动,并且朋友之间是非常忌讳透露或者打探别人的私事,因而美国人之间的友情看起来更加平淡。而我们中国人,对于朋友的要求应当是肝胆相照,甚至是生死与共。中国有句俗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中国对于朋友的分类也比较多,有君子之交,也有患难之时方见真情的患难之交等。《喜福会》这部影片就充分阐述了中国人对于朋友之情的重视程度。电影的开头部分君美的母亲往生后,君美母亲的三个好友仍然给她留了生前打麻将时所坐的位子,并把对她的思念之情用到君美的身上,安美无意之中就来一句“你的牌艺有你妈妈的好吗?”这充分说明了君美的妈妈在安美的心目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际上,她们也确实是将君美视为己出。当君美在打麻将时听到阿姨们用中文在议论,以为阿姨们在舞弊,林多十分和善地告诉君美,林多的意思是,她们是君美的阿姨,怎么可能欺骗君美呢。并且君美母亲的三个好友做出让人更加感动的行为,君美的母亲去世后,在她们的努力下,君美的母亲一直在寻找却找不到的两个孩子最终被找到了,这两个孩子是在战争期间被遗留在内地的一对双胞胎。君美的母亲的三个朋友告诉君美,她妈妈一直希望能够找到这两个被遗留的孩子。所以她死后,作为朋友应该帮她完成这个心愿。而君美则反应比较冷淡,她竟然说“我又不是很了解她,她不过曾经是我的妈妈”。阿姨们听了君美这么说感到非常生气,反驳她,“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她待人诚恳„„唱歌也很好”。在阿姨们的心里,君美的妈妈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她们不准君美这样说自己的妈妈。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非常注重朋友之间的友谊、讲义气,主动为朋友承担各种责任。这是中国人对朋友的独特理解。“道不同,不相为谋。”中国人交朋友历来讲究志同道合、互相帮助、同舟共济并能够在感情上得到依托,能够随心所欲地畅谈各自内心的想法与观点。电影《喜福会》中四位母亲之间的朋友之情证明了中国的朋友之情非常真挚。影片中四位母亲在美国30 年来都在一起打麻将,输赢并不是她们看中的,她们主要是通过打麻将在一起聚会,相互倾诉、说说各自的心里话。在中国隐私权往往与传统文化相违背的,在中国人看来朋友之间并没有什么秘密。而美国人即使成为朋友也不太愿意相互交心,美国人通常是在尽量不影响对方的情况下,在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相互交往或者相互往来。就算是好朋友也非常忌讳打听对方的隐私,也非常忌讳干涉对方的私事。中国人出了事之后,马上会想到向朋友求助,而朋友也会伸出援助之手或者对朋友进行安慰等;美国人则往往求助专业人士,而不会去麻烦朋友。
二、中美文化在婚姻观方面存在的差异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旧社会中国主流的婚姻价值观取向。薇弗莉的母亲林多自幼被由于生计所迫的母亲卖入黄家做童养媳。直到14 岁结婚当天,才第一次见到自己丈夫的庐山真面目。这对于美国人而言,必定是抓破脑袋也百思不得其解。美国人信奉婚姻自由,结婚属于个人的私事,完全由自我主宰。而即便是现当代的中国,子女结婚仍然很在意父母的态度,期望得到父母的允许和支持。影片中即使土生土长的女儿们也深受母亲的影响。在薇弗莉身嘶力竭的呐喊中,她明确表示自己失败的第一次婚姻,就是为了取悦母亲,选择嫁给了一个中国人。当她开始第二段恋情时,尽管之前与母亲矛盾重重,但她还是将男友正式地介绍给母亲,内心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可。果然得到母亲应允,同意出席自己的婚礼,薇弗莉最终喜极而泣。受儒家文化熏陶,旧社会婚姻中要求遵守“夫为妻纲”的生活处事原则。林多嫁入黄家大门的那一刻起,深知自己的一生将从此掌握在丈夫手中,这个男人将决定她一生的幸福。新婚第一晚,小丈夫黄少爷便言辞凿凿:“我是丈夫,我是当家的。一切由我说了算。”另外,当丽娜的母亲顾莹莹遭受丈夫百般凌辱,却也欲罢不能,因为潜意识告诉她:“如果我离开了他或是杀了他,我将一无所有。”作为丈夫的附属品,妻子只能任受摆布,毫无怨言。当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时候,故事的结局只能以惨剧收场,顾莹莹最终选择残忍地溺死自己襁褓中的儿子,以此来宣泄对丈夫积怨已久的愤恨。由一出悲剧引发出了另一个惨无人寰的苦果,不禁令人触目惊心。
三、中美文化在面子观方面存在的差异
中国的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是个人应服从集体利益,而不能张扬自我,应顾全大局。中国文化历来非常重视“参与”的礼貌面子。为家族长脸、为国家争光、无颜见江东父老、脸上有光、有面子、颜面尽失、留点面子、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是我们关于面子的定义。而美国的文化则更加尊重个人的权益,倡导个人自由、张扬自我,忌讳干涉他人自由,忌讳打探他人的隐私,能够宽容、包容他人的个性,所以更重视“独立”的礼貌面子。电影中林多炫耀女儿薇弗莉围棋方面的天赋时看起来好像是在抱怨,“她一整天就知道下棋”„„素媛也不甘示弱抱怨道:“我喊她洗碗,她只顾听音乐„„她有天赋„„”她们都认为孩子的成功可以变成自己炫耀的资本,其实这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君美由于在钢琴处女秀的失败让她的母亲素媛无地自容、颜面尽失。又比如电影中林多拉着下棋胜利而归的女儿薇弗莉的手,走在大街上还非常神气,看到人炫耀“这是我的女儿薇弗莉,西洋棋王”。中国人介绍人的时候,总是喜欢提及那些地位或声望比较高的人,就算是人家与自己没有太多的关系。会觉得这么介绍的话自己好像非常有面子。而美国人则更加倡导个人主义,他们不喜欢在介绍时提及自己的父母或者往自己的脸上贴金,就算是自己的父母亲地位显赫。正如薇弗莉所不能理解的那样“为何老是拿我来炫耀”。这是因为她出生在美国,成长在美国,所受到的是美国文化的熏陶。中国人热衷于将面子与地位挂钩,好像这个人的地位越高,他的面子也就越大。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注重人情的社会,非常注重人情往来,因而人际关系、社交圈子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评价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而美国人在这方面则相反。中国人往往会为了顾及对方的面子,而在谈判以及交流过程中刻意表现得谦逊,但是美国人则更加自信、更加随意。中国人注重团结一心,重视集体主义,而美国人则倡导的是一种独立,更加自我;中国人死要面子活受罪,而美国人则往往不留面子。
四、中美文化在家庭伦理观方面存在的差异
“家” 在中国人眼中是温暖的港湾,是游子的期盼。家庭和睦,儿孙满堂乃是人之大幸。为人子女,要尊长辈,孝父母,重家庭。而美国人深受基督文化影响,推崇人人平等,家庭成员亦是如此。他们关注个人自由与权力,亲情观念明显淡化,父母与子女的情感纽带联系不紧密。
四位母亲从小教育女儿要温柔贤淑,隐忍顺从。这源于她们自己从小受到的中国传统教育。林多的母亲在她即将嫁入黄家时,语重心长地告诫女儿,作为女孩子,要温柔贤惠,“吃饭要慢一些,要收拾得整洁大方,要听话”。另外,丽娜和罗斯也在母亲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对丈夫百般隐忍,最后失去了自己的个人空间,引发夫妻感情危机。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值在影片中也得以充分的展现。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却给孩子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琼小的时候由于忍受不了母亲强迫自己学琴,大喊“我不是你的奴隶,你不能强迫我做事情。”由于家庭观的迥异,母女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摩擦不断。琼曾对母亲抱怨:“从小到大,我做的任何事情你都不满意。”甚至于当自己即将要回中国与自己的孪生姐姐们相见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对她们描述自己的母亲,因为“我根本不了解她,她只是我的母亲而已”。薇弗莉也对母亲说:“你不知道你给我造成多大的压力。”可见,中国式母亲对女儿美好的愿望并没有按照她们既定的轨道前行;相反,孩子们却离她们渐行渐远,亲情受到重创。幸运的是,最后母女间冲破了文化差异引起的隔阂,冰释前嫌,实现了文化融合。当重新感受到久违的家庭温暖时,薇弗莉的母 亲终于破涕为笑:“现在我满足了。我们开始理解对方了。”琼也和母亲化干戈为玉帛,相拥而泣。
五、中美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的差异
儒家思想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儒家的中庸之道也就自然成为中国人的处世经典。其中儒家思想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就是“中”,人生处世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指南就是儒家仁、义、礼、智、信,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必须做到温、良、恭、俭、让,谦虚使人进步,反对过于表现自我。所以,群体性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文化特征,这种特征要求个人价值应服从于群体利益。西方国家价值观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代才逐渐开始形成。而人文主义则是文艺复兴的一个最基本的指导思想,这种指导思想倡导张扬自我个性、以个人为中心。在西方的文化中,“谦虚”一词几乎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生活中人们更加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提倡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有能力的人才能获得重用,否则就会遭到淘汰。因此,西方的价值观念所倡导的是个人价值是第一位的,群体利益是第二位的。比如电影中安美的女儿罗丝出嫁之后,她默默地、无怨无悔地为丈夫无私奉献,还特意赠送代表自己爱意的礼物给丈夫。她处处替丈夫着想。就像大多数的中国妻子那样,她为了丈夫,毫不犹豫地将爱达荷州给她提供奖学金上大学的机会也放弃了。她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让丈夫满意,仿佛完全失去了自我。她认为自己的最大价值就是相夫教子,其他的都无关紧要了。然而美国丈夫,却更加愿意看到自己的妻子能够更加独立自信,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见解。所以泰德对妻子所做的一切越来越不满意,最终泰德还是向妻子说出了实情,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认为作为一个妻子,并不是丈夫的从属物,同样需要拥有自己的思想和私人空间。这对夫妻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充分反映了中美文化在价值观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一种群体性文化,更加注重家庭、朋友之间的关系,中国人认为没有国哪有家,小家要服务、服从大家,个人利益以及价值必须符合集体利益;而在美国则更加倡导自我,崇尚个性的张扬,认为每个人都必须实现自我价值。
六、中美文化在信仰观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电影《喜福会》中做出了“割肉疗亲”的行为,认为这样做就可以救得自己的妈妈。事实上,这是中国的迷信说法,说如果亲人喝了最有孝心的人的肉做成的汤,病就会很快好转。说明中国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影片中林多则充分利用婆婆相信祖先会来索命的思想欺骗她,说她会给家里造成血光之灾,她命里注定会克夫,假如不赶快将这桩婚姻解除的话,祖先就会来到家里索命,婆婆信以为真,因此林多趁此机会逃离了婆婆家。而安美则同样是在母亲的灵堂上,充分利用她的后爸吴亲对人死之后的三天就会来寻仇信以为真,借机成了大太太的女儿,并让吴清承诺将她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这些“割肉疗亲” “生辰八字” “预知祸福”以及“阴曹地府”等主题反映中国人在无助的时候往往愿意去相信鬼神、相信迷信。而大部分的美国人则更加相信《圣经》和上帝,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七、结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性经验和规范的积淀,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只有认识了文化的渊源与不同,才能有效减少文化差异,避免明显的文化冲突,对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意义深远。《喜福会》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中美文化在各个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该片主要反映了中美之间在母女代沟、家庭伦理、女权主义、婚姻价值观、礼貌、面子等方面的主题。本文对中美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从六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有利于加深对美国文化的了解,以期对进行国际贸易者跨文化交际时有所帮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会受到文化的制约。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差异,以使得相互之间的沟通会更加顺畅、更加容易。
参考文献:
[1]周彦军.解读《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安徽文学,2014(5)[2]刘永清.《喜福会》折射出的中西文化观念差异[J].电影文学,2011(23)[3]李冰芷.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2)
[4]何华.解析《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冲突折射出的中美文化差异[J].读与写杂志,2009(11)[5]景晨.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作家杂志,2013(3)
第四篇:喜福会观后感
从《喜福会》看跨文化交流
电影《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以插叙的方式和细腻的手法将四对华裔母女的故事缓缓道出。四位母亲,她们生长在中国,准确的说是生长在解放前的旧中国,而她们每一位的心中都深藏着一些不幸的遭遇和或多或少悲痛的回忆。四个女儿,她们生长在美国,接受美国的教育和文化,竭力融入美国社会,她们一方面抗拒母亲的施加给她们的希冀,另一方面身上已经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母亲潜移默化对她们的影响。
片头的独白说“老妇人记得多年前于上海,曾花费不菲买下一只天鹅。„„旅途中,她告诉天鹅说,在美国我会有个像我的女儿,在那儿,她无需仰仗丈夫鼻息度日;没人会看低她,因为她将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我要她成为一只比期望中还要好上一百倍的天鹅。„„这羽毛虽不值钱,却是来自遥远的国度,一直载负着我的期盼。” 这一根鹅毛承载的是母亲沉甸甸的期盼,她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重演,希望女儿不像她一样是只不起眼的鸭子被人驱赶,她希望女儿成为一只高贵的天鹅自由自在。母亲希望女儿能承袭她的愿望和期盼,能过上母亲理想中的天鹅般的生活。
“她们忧心忡忡,虽然女儿们已经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但却轻忽了她们来到美国的梦想。”女儿们在这一场文化冲突和交融中艰难地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不得。同时这一场文化冲突和交融集中表现为四对母女在相处中的矛盾、误解以及沉默。女儿们想极力摆脱中国式的文化模式,但最终还是无法超越自己的文化之根,仍落入与母亲相似的命运中去了。“我们宛如上楼梯,一步又一步,或上或下,永远重复着相同的命运。”所幸,最终母女们能坦诚地交流,女儿们理解了母亲们的苦心,母亲们也卸下了心中的担忧。这一场跨文化的交流终于有了好的结果。
这是一部改编自华裔作家小说,由华裔导演执拍,由华裔演员主演的好莱坞电影。因此整部戏处处可见跨文化交流、传播以及冲突中的真实细节。首先是语言,影片以英语为主,母女间的对话也都是英语,主人公君还要求阿姨们不许讲中文以防她们打麻将作弊。因为君(包括其他的女儿们)听不懂中文、看不懂中文,也不会说中文。语言有很多种作用,包括交际、情感表达、表达身份,还有区分文化。母亲和女儿语言上的隔阂也是造成她们多年来交流失语的一大重要因素。并非母语的英语或许难以传达母亲们的良苦用心,更难以向女儿们传递传统的文化。其次是喜福会,喜福会是君的母亲苏一手操办起来的,是每周联络起四个母亲的一场重要的聚会。母亲们在喜福会里寻找文化的认同和慰藉,在这里她们可以打麻将,可以做中国菜,可以用中文拉家常。这一种聚会的形式和意义类似于同乡会。这是外国人所没有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乡土情结,他们的根深深地种在中国的土地里,种在家乡的土地里。不管走得多远,那一缕的乡思也会牵扯着出门在外的游子,引他们频频回望故乡。中国人对族群文化很看重,有很强的过去时间导向,所以不仅是海外,国内的各个省市也都有大大小小的同乡会存在。一群有相近文化背景的人能够通过同乡会寻求陪伴和慰藉,也能更好地保存下他们的传统文化。然后是高低语境,当安美阿姨端出她的拿手菜——蒸鱼时,她说“这道菜做的不好,味道有些淡,请包涵”,这是中国人表示礼貌的自谦,或者说是极其含蓄的自夸。而不懂中国文化的理查则理解为蒸鱼的确味道不好,自作主张地帮安美阿姨倒了许多酱油在菜里。当然后果是非常尴尬的了。这一场景很充分地表现了不同文化间的高低语境。在高背景文化中,一条信息的语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比较少,而大部分信息隐含在沟通接触的过程中,涉及到参与沟通人员的背景、所属社团及其基本价值观,比如亚洲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而在低背景文化中,信息表达比较直接明确,语言是沟通中大部分信息的载体,比如美国、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所以处于低背景文化的理查自然不
会领会处于高背景文化中的安美阿姨所说的那些自谦的话语。
影片中幼年的女儿们跟母亲的回忆,让我想起一份研究,关于在美国的父母的认可对孩子的影响。研究者观察了孩子对父母认可的重视度,当研究者告诉孩子们测试的成绩将会告诉他们的父母时,亚裔孩子明显会更加努力希望展现更好的成绩,而美国孩子则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反而他们会问:“So What?!”可以看出,即便这些华裔的孩子成长在美国,接受美国教育,与美国人交流,而且或许也能进入美国上流社会,但是那些文化里的烙印是磨不去,那些家庭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挥之不去的。而且他们与生俱来的东方面庞以及烙印在骨子里的传统价值观使他们在美国圈子里又被排斥为“他者”。
值得一说的是,这些家庭里两代人的交流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上一代人往往持有中国式的文化,而下一代人往往既不愿承袭老一辈的文化又不能完全进入到西式文化圈内。这样艰难的家庭交流是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在思维模式、言行风格等都有巨大的差异。但是也正如影片最后那样,要跨越这样的隔阂必须双方都坐下来坦诚地交换意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
第五篇:喜福会 读后感
Keep Faith with Hope
The Joy Luck Club, written by Amy Tan, is the first English novel I have read.I was attracted by this book, because it is a book filled with hope that matters to everyone.Before they came to America, they had their own stories that have life-long influences on them.Suyuan Woo has a husband who was an officer with the Kuomintang.Her husband took her and their two babies to Kweilin for their safety when Japan launched a war to China.But she finally had to run away from Kweilin, on her way toward Chungking, she lost everything, including the babies.An-mei Hsu , whose mother married a rich businessman in Tientsin as a concubine, witnessed her mother’s unlucky life in a prestigious family and her mother’s death.Lindo Jong was forced to betroth to a boy she has never met when she was a little girl.Ying-ying St.Clair from a rich and powerful family in Wushi married a playboy and had an abortion in despair.These four women escaped from their hard life in China and came to America to pursue their new life.My favorite part of this book is their experiences in China.This part fully describes an old China in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especially the fate of women in China.Most of them are fettered by Chinese traditional ideology, living through a depressive marriage life.Compared with thousands of hundreds of women in China, these four women, to some degree, are fortunate.At least they have the chances to bury their past and start their new life.Just like the beginning of the book says:” Then the woman and the swan sailed across an ocean many thousands of li wide, stretching their necks toward America.”
In America, the four women remarried, had offspring, and gathered together every week to play mah jong.They called their party “The Joy Luck Club”.Every week one of them host a party to raise money and to raise their spirits.They made delicious Chinese traditional food, played mah jong and talked about their current rosy life.When Jing-mei played mah jong instead of her mother, she said in mind:” And I am sitting at my mother’s place at the mah jong table, on the East, where things begin.”
I admire these four women.Because I think that there is nothing in our life that is worse than breaking our life into pieces.But these four women, even reaching in a state of almost utter adversity , have strong faith in hope.I would like to quote a sentence in the book to conclude my passage----“The worst possible thing, would one day 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