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的智慧有感(大全)
英语135 赵雪玲 2013013417
我读《中国人的智慧》
林语堂先生用寥寥数语,将中国人的性格,品性,勾勒于纸上,简单明了。郁达夫对林语堂的评论是:“真诚勇猛是书生本色,至于近来的耽溺风雅、提倡性灵,亦是时势使然,或可视为消极的反抗,有意的孤行。”我们也可以在书中体味到,他对中国人的智慧的德性,总是开门见山,毫不避讳。他的幽默,乐观,或许与当时的时局显得格格不入,正是他的这种大智若愚的才发现了尘世中的天堂,他亦严亦慈,智慧却又不失俏皮轻松的风格,使得困苦的生活也多了些欢喜自在。
在林先生看来中国有三个劣根性“忍耐,无可无不可,老猾俏皮”,将中国人的性格描述为:圆熟、忍耐、含蓄、和平、知足、幽默、保守…几个形容词就将中国人的性格形象而具体地描绘了出来。在他看来,正是这些品性使中国人失却思维与行动能力,也正是这些性格,才使得了中华民族历久不衰。这样的性格,在民族危亡之际,也定了民族的出路。
他自己也说“中国人虽绝顶聪明,归根结底,仍是聪明反为聪明误”“缺乏社会纪律之习惯,为中华民族之最大致命伤”“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庭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他这样说也不无全无道理。
中国人的聪明,体现在他们以和为贵性格,无疑是社会和谐的良药。他们不争不抢,给统治者省去了不小的压力。他们知足常乐,因而又使得他们缺少革新欲,因循守旧的思想,才使得中国几千年来都没有改变。无所谓的态度没有公众精神,各扫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这也不能说冷漠,而是在那个缺乏公民权利和法律保障的时代,谁又会冒着风险去管别人家的事呢?同时没有法律的约束,使得中国人在人情上格外看重,他们于事于人,必与情理二字挂钩,无论在逻辑上通于不通,合人情,通情理才是对的。书中说,他们服务于自己的家族,而不是整个社会,他们希望社会上有出头的人,但却不希望这样的人出现在自己的家族中。人们在自己家族互帮互助,对外界则是冷淡消极的态度。如果家族中一个人升职发财,必然会给他的家族的带去利益,不仅如此,他们还广交能人,为的是就是在某个时候有用武之地。由此看来,中国现在的顽疾由来已久,一朝一夕不能摒除,未免让人有些无奈。中国的体制根植于家族制度,这样必然导致体制的落后,徇私舞弊,人情为重,官僚主义也就产生了,权重位高者都有特权。“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说到底,当时中国的体制就是人治,面情,命运,恩惠,构成了举贤任能的标准,缺乏完善的法制体系,民族意识的薄弱,不利于共和政体的建立。中国人没有这种意识,他们觉得他们不需要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真可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林语堂先生想间接告诉人们,救国还是要从根本出发,改变人的思维想法,不得不感慨他的睿智。他的不温不火的数语,总能于无形中激起千层浪。当所有人都挣扎在国仇家恨的时候,林语堂却早已开始了人本主义的终极关怀——健全的人生意识,对比始终存在的各种批评,生硬无感情的美,与为了公义而不惜凶狠,形式主义地打着礼貌的旗号而缺乏内在的尊重的种种社会现象,他的眼界是如此广阔。
然而中国人也正是因为这种聪明的性格延续了数千年,不争不抢,得之坦然,顺其自然,一种温和的性格。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也是中国人难得可贵的品质,与西方粗犷相比中国人就显得成熟,中国人超然物外性格,随遇而安,淡淡品性,只旁观,不评论,心中自有定准。对待事情也是无可无不可的无谓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不过这也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高度。他们温润的性格,不冲动,仔细斟酌,才下决定。“一种最好的文化不是过于外在化、狭隘化、功利化的,而是心灵的广大。”中国人正是如此的心灵广大。
追其根源,都是孔子、老子、庄子等人的思想对中国人性格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全书以孔子和老子为线,贯穿全书。道家就对人类冲突争夺的狂妄心机表示讥讽,进而衍生出中国人的另一性格俏皮,也是一种圆熟,让你恼,却也说不得骂不得,而且也没什么错。它消极的处世态度,在乱世中尤为体现,老子认为人生苦短,何必计较那些如云烟般的名利,人应该自由而无为,顺其自然。孔子的思想强调“入世”,他认为人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国家社会的变革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家有一种大济天下的灵魂,它们就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而存在一样,它主张仁爱,知礼,求知,着重培养中国人以礼待人的温润的性格,使得中国人无论在学识还是在为人上都是一种谦谦君子的形象。就是在这些思想的杂糅相融、共同磨砺下,造就了中庸之道。也正是中庸之道才造成了中国人性格的复杂性。倘与西方人相比,由此角度可见一斑。即使在今天看来,这种思想仍然根植于社会大众的价值理念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外国人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行为的原因吧。不过有研究说,林语堂先生更倾向于老子的角度,因为庄子的洒脱似乎更接近中国人的内心特质。他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生存状态:生命在本质上太微不足道,那么人们就应该创造一种快乐的人生观,善待人生,充分享受人生的每一时刻,成为自己的主人。林语堂倡导的就是这样的人生观: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也是这几千年的文化,造就了如此的中国人。“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必须先了解这个国家的人民。有什么样的心灵世界,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有什么样的民族,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文化。”介绍的重点放在了中国人的整体性格与理想上,使西方人能够真正了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
正如他在书中所写到的:“我们不喜欢在球场上奔驰交突去争逐一个皮球,却喜欢闲步柳堤之上与鸣乌游鱼为伴;我们实在没有探险北极或测量喜马拉雅山的野心,只求安安顿顿地待在家中,以享人生之乐。”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评价说“与所有的伟大著作的诞生一样,林语堂先生的这部著作不期而出世了。它的笔墨是那么豪放瑰丽,巍巍乎,焕焕乎,幽默而优美,严肃而愉悦。我想,这是一本最真实,最深入,最重要的关于中国的书。尤为可贵的的是,它的著作者,是一位中国人,一位现代作家,他的根深深地植于往昔,而灿烂的鲜花则开于今天。”林语堂先生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儿,一向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做宇宙文章”为座右铭。《中国人的智慧》是林语堂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深刻剖析中国人的著作,同时这也是一部有关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经典著作。全面介绍了中国人的生存哲学和人生智慧,它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对中西文化作了广泛深入的比较,旨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使西方人能够比较确切而客观地了解中国。林语堂先生在该书中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借助几千年的文化,向外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第二篇:漫谈中国——读《中国人的智慧》有感
漫谈中国——读《中国人的智慧》有感摘要:《中国人的智慧》是林语堂的解读中国和中国人的经典著作,全面介绍了中国人的生存哲学和人生智慧,切实地描述了国人生活的细节,是一部深刻剖析中国人的著作。林语堂在该书中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本书写得非常美妙,思维和语言很现代,语气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可誉为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
关键字: 中国文化、衣、食、住、行
正文 : 古老的中国,凭借着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其地大物博的特点,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五千年的文明,有许许多多的辉煌历史,然而,今天的我们,要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这个古老的母亲。
以下从四个方面来漫谈一下,我眼中的中国。
衣
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和纺织,人们便可以穿上用来遮羞蔽体的衣裳,其实,衣服的作用不限于此。而相比英语中的cloth,中国的“衣”可是内涵丰富啊。以下就谈谈衣服在封建社会中的作用。
俗话说,人靠衣装,树靠皮装。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件普通的衣服,代表的是两千年的森严等级厚重的历史。黄帝的正装龙袍,是黄色的,这也是只有皇族才可以穿的,庶人如果敢穿着黄色的衣服走在大街上,便会遭到满门抄斩,冠以大不敬的罪名。文武百官的服装也是严格按照等级地位来制作的,普通人只能穿粗布衣裳,在封建社会里,国家为了重农抑商,甚至对商人的穿衣也做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在今天的社会里面,衣服虽然还是作为地位的象征,可是它的适用人群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了。一些商贾巨富们,穿着笔直的名牌西装,锃亮的皮鞋,显示着自己的气派不凡,许多富二代和官二代们也喜欢在公开的场合,摆弄自己的阿玛尼和随身带着的爱马仕,结果被许多网友拍到照片,上传到了网上,引起了网民的热议,结果导致了自己老爹的官位的岌岌可危,原因就在于炫富。
当前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已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在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成果之后,平复差距的不断扩大化,导致实惠矛盾的激化,当前的社会需要变革,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食
西高东低的地理位置,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使得中国社会的各地人文风貌和地理风貌数不胜数,南北跨纬度近50度,长江和黄河横跨在广大的土地上,哺育着中华儿女。由于气候和环境不同,各地的饮食文化也千奇百怪。“山珍海味”这个成语就是典型的代表。在饮食这个领域,人们最熟悉的还要属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这八大菜系了。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徽菜。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虽民间关于菜系之首的争论颇多,但多为义气之言,并无从考稽。
徽菜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间继续发展,建国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徽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徽菜主要流行于徽州地区和浙江西部。和江苏菜系中的苏南菜、浙江菜系较近。
徽州主要有两百多个品种,风味主要特点是:擅长烧、炖,讲究火功,很少爆、炒,并习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善于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肴都是用木炭火单炖、单火靠,原锅上桌,不仅体现了徽古朴典雅的风格,而且香气四溢,诱人食欲。其代表菜有:“清炖马蹄鳖”、“黄山炖鸽”、“腌鲜鳜鱼”、“红烧果子狸”、“徽州毛豆腐”、“徽州桃脂烧肉”等。
据《徽州府志》记载,宋高宗曾问学士汪藻何为“歙味”?汪藻即吟梅圣俞的诗句“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做回答。
徽菜的形成与江南古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饮食习俗密切相关。绿树丛荫、沟壑纵横、气候宜人的徽州自然环境,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徽菜原料。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徽菜发展的有力物质保障,同时徽州名目繁多的风俗礼仪、时节活动,也有力的促进了徽菜的形成和发展。在绩溪,民间宴席中,县城有六大盘、十碗细点四,岭北有吃四盘、一品锅,岭南有九碗六、十碗八等。
当然,其他七大菜系也是闻名天下的,有机会的话,一定要亲身经历一下,毕竟“民以食为天”。
住
由于南北方的地理差距较大,各地的住宅设计方式也不尽相同,北方的房屋多厚墙,且房顶的坡度较小,因为北方冬季气候严寒,且阴雨天少,南方则相反。气候湿热的南方,屋顶的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而且在一些山区,人们为了避免被野兽骚扰,常常建造了一些高脚屋。不过中国在房屋的建筑上,最大的恶果就是导致了森林的毁灭,现在的中国,原始森林几乎毁灭殆尽,只有残存的小片,苟延残喘在西南的热带雨林里,亟须拯救。中国的房屋多采用木制的材料,直接导致了大量树木遭砍伐,而且木制的房屋不够坚固,且容易受白蚁和火灾的毁灭。早在封建社会,圣明的统治者们就倡导过保护森林。
相比于同时代的世界其他国家的建筑物,如金字塔,帕特农神庙,古罗马斗兽场等,历经了几千年,依然傲立在那里,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们采用的是石制的材料,任凭风吹雨打,仍然本色不改,岁月在它们身上划下无数刀痕,它们也不为所动。即使年代较近的,像英国议会大楼,巴黎的卢浮宫,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至今仍完好无损。
我们的建筑在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色》里面介绍的也很详细。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
所谓派别。其结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继而长成,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不自觉。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飞檐这一标志性的特点,可谓是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特点,现在的一些复古的建筑中,尤其像是一些池塘边用于休息的小亭,运用飞檐的建筑特点,效果十分显著。
中国的建筑史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值得我们传承和发展,并且不断创新。
行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我国造车开始于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并作为一种战争工具,与蚩尤大战于琢鹿之野。从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不仅甲骨文、金文、陶文中已出现有大量的“车”字,而且还在殷商遗址中发现了一辆四匹马驾的战车遗迹。文字是实物的反映,而从有车发展到四匹马驾的战车,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可以断定,我国在殷代以前就早已有了车。人们最初发明的车靠人力拖拉,车轮用木头制成,很不坚固,再加上路面也很不平坦,所以,车行并不顺利。但不管怎么说,货物的搬运事实上因此方便了许多,效率也成倍地增长。动物的驯化是人类交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人类交通从此告别了纯粹人力的时代。最初,人们直接以牛、马等驮物、代步,这可能是畜力的最早应用。后来,畜力逐渐被用来拖拉车辆,牛车、马车便就此出现了。古人进京赶考,富家子弟可以乘坐马车,而寒门子弟只得步行,往往是来回数月之久,牛,马,驴等家畜是最好的交通动力。当然这是在北方,南方因为水系较多,所以,航运较发达,人们出行多用船。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秦始皇统一了全国之后,下令打通战国时期留下的路障、城堑等,大力发展车马驿道,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陆路车马交通网。据说到唐代时,我国的陆路交通于线已经达到了五万华里。
中国文化中最简单的不过就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不过,这四个字包含的却是古人无尽的智慧,虽然有着浓厚的封建烙印,但我们仍然要加以批判性的继承,毕竟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
a参考文献:○《中国建筑的特点》 作者 梁思成
第三篇:读《中国人》有感
读《中国人》有感
“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回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林语堂
写在《中国人》封页告诉我们,即便书中将会揭露多少关于中国的缺点,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林语堂先生却依然那么深的爱着自己的祖国,这是毋庸置疑的。
学习语文的岁月中,林语堂这个名字便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语文老师总是会多多少少提及他的名字。选择阅读《中国人》是因为想知道这样一位能用英文来写中国文化的中国人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来描绘自己的国家。毕竟用并非母语的语言来写一个国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像我们读翻译过来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相对于英文原着永远是驴唇不对马嘴一样,巨大的文化差异再加上不同的语言,这种难度可想而知,而这样一位似乎能克服这种难度的作家,的确令我对他的作品吊足了胃口。
书中不乏对中国社会各种现象的揭露与批判,可以说是比较客观的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各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超越国家、民族与语言的隔阂,让更多的西方人对中国人与社会有全面的了解、认识。就像今天我们上海举办百年盛会——世博会,虽然我们很多的方面可能达不到世界一流标准,但我们敢于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世界更直接和客观的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从而接纳中国。
在写《妇女生活》的章节中,林语堂先生是花了很大心思的,读起来感触良多。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对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我当然是嗤之以鼻的。很多男士,以尊重女性为名,实则借以显示自己的高尚。联想今天的中国,也许大家都在谈论和维护的东西,往往就是一种极度的不平等、不公正,这才需要大家去关注和维护。要是与西方女性相比,也许在事业上,中国的女性要略逊一筹,但因为社会环境和历史原因,中国女性更有机会成为妻子和母亲。我认为独立的女强人与贤妻良母并不处于对立的状态,相反,这恰恰是理想女性的代表。所以,女人在进取的同时,不需要苛刻的要求自己来符合他人的眼光,要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特性,要有敢于冲破一些世俗观点的勇气和胆量。要平等,首先还是态度问题。林语堂先生也分析,即便是在传统的封建家庭中,还是有许多妇女掌权的,哪怕是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教条束缚下,还是有许多的才女活跃在历史中。而作为90后的现代女性,我认为更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用更平衡的心态突破世俗的不平,忘却幽怨与消沉,用积极的心态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背景”这一章节中,作者写道了中国人在长期的老庄思想熏陶下,形成了“超脱老猾”的性格。中国人是生来的现实主义者,那种圆滑的本性已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渐渐失去斗志。而奇怪的是,这种软弱无为的性格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是一种经历世事、超凡脱俗的表现,是人生态度的最高理想与追求。“麻木不仁与实利主义的态度是建立在对生活的精明看法之上的,这是只有老年人和古老的民族才会有的态度。”正是这种麻木不仁,消极态度的影响,大家总是在逃避。分析下去,人们似乎没什么必要去逃避,也许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逃避,只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响应改革的人便越来越少。更何况中国人历来是一个易于满足的群体,只要能填饱肚子,便就已经很是满足了。封建制度与思想已经消亡殆尽,可封建思想带给中国人的劣根性却依旧存在,并无改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新闻,人们对受伤者频频采取冷漠的态度,见义勇为虽然仍被称颂,但对于“精明”的人来说,见死不救私会成为一种聪明的举动,人民总是在逃避责任,害怕引火烧身。大多数人总把这种行为归咎于道德的缺失,却忽略了封建思想蚕食下人性的泯灭。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实利心态与消极避世的态度,致使中国人极度的缺乏社会责任感与群体意识,冷漠、固执。从前如此,如今亦如此。
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人》做出了深度的解读。当然,作者生活的年代较如今的确有着很大的差异。那是个沉睡中的中国,一个病态下的中国,但是,那也是个值得庆幸的中国,因为她拥有一批清醒的儿女,即使大多是人都沉睡这,但有这样一批人,就想林语堂先生,他们敢于站出来,把自己放在镜子面前细细的端详,敢于说出实话与真相。如今的中国仍需要这样一批人,更需要一个包容的社会,一个不会简单的把敢于讲话的人冠以“五毛”和“愤青”的社会。我想,如果有一天中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中国的复兴,也就真的不远了。
第四篇:四个中国人 读后有感
《四个中国人》读后有感
放年假之前在平湖的图书馆转了转,为自己这么长的假期准备一些精神食量,原只是随意转转,不曾想真有收获。在新书推荐区里看到一本《四个中国人》,我毫不犹豫的拿起来品评。
最开始被吸引的是它的书籍的装帧,四人头像镂空的效果放在简约风格的封面的左边,占了将近一半的位置,内部彩页通过镂空部分显现出来,使人物看起来在饱含沧桑的同时,又体现其出艺术的精致特色。除了空白部分外,封面的右上角用纤细的细宋体写上了书名“四个中国人”五个大字,其余如作者、出版单位等,均是用极小的字加以点缀了一下。这种简约中不乏精致的整体感觉,一下就把我锁定了。
我最初的想像是,作者可能关注的是江河倒流、天地变色、叱咤风云、伟人英雄,我一开始也以为他会在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中,选出四位极具代表性人人物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正如书中的序言所说的“一谈到中国人,我们通常想到的符号是老子、庄子、秦皇汉武、蔡伦张衡、李白杜甫。作者们在这里给我们展示的不是符号化的中国人,而是用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中那样的笔触呈现的四个具象的、有血有肉的、凝练一方水土的普通中国人。”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所有读者读出乡土、读出民俗、读出社会、读出人心。
除夕之前,我就将这本书全部看完了,仅利用两个夜晚的功夫,我就读完一本200多页的书,这可真是第一次,作者叙述的流畅与连续性自不用说,其中更为关键的是四位主人公自身的精彩,这更是吸引我的原因,仅前言的一段话就已将我抓住,让我很难释手,不信你也看看:
今天,“中国人”,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名字!
网络上的中国人光怪陆离。
电视上的中国人不食人间烟火。
生活中的中国人,要么经常按着汽车喇叭从你身边呼啸而过,不管你是否怀孕,是否有心脏病;要么在地铁里漠然或假装玩着手机,全然不顾身边抱着孩子的女人和白发苍苍的老人。中国人怎么了?
……
全书以四种名间艺术为经脉,以四个当代传承者为主线,用亲情、友情、师徒情等线条牵引出其周边的人与物,勾勒出
了一个当代城市繁华以外的世界,这里有欢乐与祥和,同时又带着艰辛与无奈,传承者们的朴实、谦和、平静、坚韧与无奈,让我在这如今这纷繁复杂、五味杂陈的现实中,感受到了一份静的愉悦和慢的悠扬。如果你也和我一样,隐约感受到如今社会的快速和嘈杂,那我推荐你读一读这本书。它就像一注清泉,一定可以抚慰我们这倍压抑的心灵。
第五篇: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之前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书名叫做《中国人史纲》,不知是被断句为《中国人 史纲》好还是《中国 人史纲》。看了两章后觉得还是理解为《中国人史纲》的好,因为发现柏老先生的史笔和别人不同,他注重的是强调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其实是人的历史。
从来都觉得书写历史和做新闻对事实的态度是一样的,要客观的记录事实,轻易不能表露自己的态度,而柏老先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持有鲜明的态度,对前朝的史学家和儒家鸿儒们的错误不留情面的一一批判。
书的开篇题目为“历史的舞台”,介绍了中国的版图和山脉河流。不要以为这篇只是单纯的介绍自然环境,他介绍的是中华文明兴起、繁盛所发生的地点以及环境与文化的关系。自然环境影响文化,每个民族都是如此。
柏老说,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建筑文明是最贫乏的一环。除了万里长城纯军事工程外,古中国缺少雄伟的城市,雄伟的宫殿,更缺少雄伟的民间房舍。原因有二,一是绝对君权思想的统治,统治者绝不允许别人的房舍建造的比他的好,哪怕接近也不行。二是中国历史上的新兴政权对与焚烧就政权的建筑物怀有浓烈的兴趣。比如项羽火烧阿房宫,所以至今我们也无缘再见“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是如何的壮观,也无缘站在吕后运筹谋杀韩信的未央宫中嗅那满是阴谋味道的空气。
柏老讲了开天辟地的故事。这里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中国是盘古创造了世界,但主宰世界的却是一个叫玉皇大帝的神祉;在犹太人那里,人们认为是耶和华创造了世界,那主宰世界的也是耶和华。以前我曾经写文章论述过中华民族并不是真正信奉神祉的民族,信神只不过是处于绝望环境中的一种无望挣扎。我们信奉神祉的心理远没有西方世界信奉神明那样单纯。说到底,是为了一己私欲去信奉。只有当我们觉得需要神明保佑的时候才去拜祭神明,而不是把拜祭神明当作自己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华民族从来是个很实际的民族,顺我者兴,逆我者亡。
书里最值得称道的是每章节后都有一个东西方对比,可以看到当我们处于一个时期的时候别的民族在做什么。我们的兴盛,我们的衰亡,一览无遗。大世界自有公道。
《中国人史纲》之所以定格为“中国人”就在于作者的立场是人民的,他是从人民的立场来梳理华夏几千年的历史的,在中国的三个“黄金时代”,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于是作者对此称赞不已,而对历史上的**年代和大黑暗时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则对人民处境深表同情,这个时候,作者的文字是对中国那些腐败的统治阶级的控诉。
总之,作者以人民的观点来深刻地阐述了历史,以人民的处境来判断每一个历史年代和事件,作者的历史观点是一种人性史观点,他是以一个民主派别的史学家的形象在叙述历史的,他用人民的眼光来考察每一个朝代的历史形态,作者对酱缸文化的批判是深刻的,这使得我们对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糟粕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是酱缸文化,我们要弃除那些历史上的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