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有感
读《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有感
这是一本小书,只有八万三千字,加上那些难以舍弃的珍贵照片和图表,也不过薄薄的一册。这是一篇大作,它对中国考古学70余年的历史作了全局性的归纳,叙述我国三四
代考古学家尤其是作者自己为建立具有特色的中国考古学派、实现考古学梦想所走过的艰辛
道路,展现我国各地考古学文化的谱系,总结中国考古学区系类型理论的创建经过和实际应
用,提出中国文明起源和古代国家形成的系统概念,从而成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传世
之作”。这本书的内容距离我们最遥远,讲的是陌生的考古学。有瓶鬲杯鼎等考古遗存的演
化轨迹,有各地考古学文化的特征及相互关系,非认真细读,我们无缘知晓中国文明的起源、交汇和演进以及国家形成的真实过程。这本书的主旨距离我们最切近,它要反思人类历史的真迹,寻找古与今最本质的联系,探究考古学最根本的价值,理解中华文明的民族灵魂和精
神支柱,启示当今时代。历史虽逝,考古学使之复活;生命已没,考古学使之重现。今天要
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中国与世界以及今天与未来之间的协调
关系,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智慧。这本书的语言标准平实,作者
称“雅俗共赏”是考古学的追求目标;这是“一本我的大众化的著作,把我一生所知、所得,简洁地说出来”。这本书的精神惊奇骇人,对着那些至今仍统治着众生头脑和学校教材的基
本思想,对着那些主导了20世纪中国历史、考古甚至整个文史界的根本教条,对着那些世
界范围内对中华文明深刻的无知和偏见,它要颠覆,它要伸张。几十年来在历史教学中占统治地位的两个怪圈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把“本
本”上现成的“社会发展规律”看成历史本身。在中华大一统观念之下,汉族是正统、中
心,汉族史是正史,其他民族则被列于正史之外,鄙为蛮夷。这样,文化来源不同的三家夏、商、周被“串”在一起,成为一脉相承的更朝换代;黄河流域成为所谓中华文明的摇篮,中
华文化先在中原发展起来,再影响落后的四周地区文化,夏不断同化夷,辽西、山东甚至江
南等地的考古文化成为中原仰韶文化的地方变体;中华文明是单纯的农业文明,也是一种封
闭的大陆文明;重要的发明创造产生于北方,然后南移;等等。按照考古学区系类型理论,我国考古学文化分为六大区系:北方,东方,中原,东南部,西南部和南方。这些文化渊源
有自,特征和发展脉络各不相同,散布在中华大地上有如“满天星斗”,紧密相连,息息相
通,并且连结着中国与世界。北方在中国古文明的缔造史上地位特殊,秦汉之后北方草原民
族数次入主中原等大事件在此发生;同时,燕山南北长城地带是连结中国中原与欧亚大陆北
部广大草原地区的中间环节。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成为中国腹地与中国东北部及东北亚之
间的重要通道。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夏、商、周三族都是“外来户”,他们在这里交错存在,凝聚形成中华民族。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是面向海洋的东南半壁,轻舟渡海,渔猎为
生,具有极早的海洋文明特征。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的西南部,连结着欧亚大陆;在这里,楚文化在秦统一中国前后很长时期内,影响着整个南中国,四川则是中国与南亚次大陆沟通的龙头。南方也有自己的青铜文化,并且北接中原,南连印度洋和太平洋,面向南海诸岛和
东南亚,成为中国古文化与海洋文化接触的前沿中心。这些文化相互交流、渗透。其中东方、东南部和西南部影响了中原地区,苏鲁豫皖邻境区是中介;辽西、河套北方古文化影响了中
原古文化,晋文化是纽带;南方则以“印纹陶”的传布影响了中原。当然,中原文化对其他
文化的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周秦以下,这就是今天12亿人口56个民族凝聚到一起的基
础,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涓涓细流汇长江大河。值得注意的是,传诵了两千年的“五千年
文明古国”的说法,只是到了80年代才找到确切的考古证据,这就是辽西红山文化庙坛冢
考古新发现。另外,本书称“中国”文明起源新论,而不称“中华”文明的原因在于,只有
分工的出现、阶级的分化、原始公社制度的破坏,才意味着文明因素的产生。5000年前,经过裂变、撞击、融合等过程,根植于公社又高于公社的稳定独立的政治实体—古国出现了。在古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了最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古城,经过进一步的重组,进入古国时代,万邦林立。4000年前的夏商周已是称霸一方的方国,经由“群雄逐鹿”或“从洪水到治水”等方式,终于在2000年前,产生了秦汉帝国。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是一部具体的活生生的历史。由于政治的原因或政治思潮的影响,20世纪的一部分中国人,受到“本本”上现成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影响。从《中国通史》读本到考古学教材,从历史博物馆的陈列说明到少数民族史的调查报告,甚至今天的中小学历史课本,无一不留下深深的烙印。今天,中国考古学经过70余年的探索,终于为历史学提供了科学的结论。中原的夏和四周的夷各自有根,彼此交汇,相互同化。中国文人有很强的天下观。孔子“有教无类”,反对对学生的种族歧视;司马迁《史记》对四夷单独列传,表达“天下一家”的理想。民族间的交融从来没有断过。秦汉之前,夷、夏之间消长融合;秦汉之后,北方草原民族数次迁徙入主中原:鲜卑人建立北朝(北魏等),契丹人建立“辽”,蒙古人建立“元”,满族人建立“清”。他们骑马得天下,统治汉民族,继承汉文化。尤其是起源于白山黑水间的满族,以渔猎为生,与自然界关系协调,没有国界概念,敢说长城内外是一家。自公元前841年起,有文字记载的编年史就没有断过,这在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三四千年前的商代文明无与伦比,其青铜冶炼技术堪称上古文明世界最突出的成就;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典型发展道路,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有准确的时空框架和丰富的内涵,这在世界上是举世无双的。中国落后了。我相信这是大国暂时的衰歇,这是文明阶段性的低谷。一百多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反思、求索、奋进。尽管今天仍存在功利主义盛行,要么自卑,事事抄袭西方;要么自大,敌视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两者都把真正的民族自觉意识视为迂阔无当—但我觉得一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为了中国的健康发展和伟大复兴,会自主地从古代、从西方吸取智慧,建立真正的民族自觉意识,而未来的中国文化一定能与五千年文明古国相称。
第二篇: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年代新探(模版)
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年代新探
一、关于中国秘书工作起源的两种不同观点
关于中国历史上秘书工作究竟发端于何时,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秘书工作是随文书的产生而出现的。探讨中国文书的起源,必须紧紧抓住两点:一是中国文字的出现,二是中国阶级社会的出现。”因此,公务文书的出现也就是秘书工作的出现,“不但是在有了文字以后,而且是在有了阶级统治以后才有可能。”(李欣等编着《中国现代秘书工作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历史常识告诉我们,中国的阶级社会始于夏代,根据上述观点,中国的秘书工作发端应该是在夏代,也就是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出现以后,距今四千年左右。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刘登山先生,他直接指出“秘书工作产生于夏代的奴隶社会”。(《秘书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第二种观点认为,“秘书工作的产生必须具有两个条件:文字和有领导部门的社会组织。”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推断,从广义的范围来说,我国的秘书工作起源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即黄帝至禹时期,约距今四千五百年至四千一百年之间;从狭义的范围而论,它起源于黄帝时期,即距今约四千五百年至四千四百年之间的龙山文化时晚期,最迟当启端于尧舜时期。”(杨剑宇《中国秘书史》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20页)
二、文字的出现不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前提条件
上述两种观点都把文字出现作为秘书工作产生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即使秘书工作可能实际产生于文字出现以后,但从理论上说文字的出现并不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前提条件。
把文字的出现作为秘书工作产生的前提,是基于这样一个推论:公务文书就是公务活动中产生的文字材料,有了文字才会有公务文书;有了公务文书才会有撰写、处理和保管公务文书的秘书人员,才会有秘书工作。这一推论一个隐含前提是:秘书工作就是有关公务文书的工作,没有文书工作也就不会有秘书工作。这一前提是不符合现代秘书学观点的。
现代秘书学认为,秘书是为领导或雇主“提供辅助管理、综合服务的人员”(陈合宜着《秘书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第18页),秘书工作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就是按照《中国现代秘书工作基础》的解释,党政机关秘书工作是“以为领导者的工作运转和决策服务为宗旨,在办文、办会、办事等方面从事参谋性、助理性工作”。(该书第144页)“办文、办会、办事”这三个主要方面,只有办文一项是以公务文书为工作对象,其他两方面虽然也会用到文书,但文书只是作为一种工具或必然产生的结果(现代社会有哪一项工作能脱离文书呢)。
根据我们对我国各级各类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办公室所承担的实际工作的调查,秘书工作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政务性工作,即直接为领导决策服务的综合性的工作,包括调查研究、信息工作、协调工作、督查工作、议案建议提案工作、参谋咨询、文稿撰拟等;
2、业务性工作, 即秘书部门承担的带有专业性质的工作,包括文书工作、档案工作、资料工作、会务工作、信访工作、保密工作、网站管理、谈判事务、公关工作等;
3、事务性工作,即秘书部门承担的一些机关具体事务,包括领导日程安排、随从工作、通信联络、接待和礼仪工作、值班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关日常事务管理等。以上列举的具体工作有二十余项,而其中只有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是以公务文书为工作对象的。因此,尽管文书档案工作是秘书部门诸项业务中占有相当大比重的工作,但秘书工作的范围则远远大于文书档案工作的范围。由此可见,文字的出现只是文书档案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而不能笼统地说它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
关于文字或公务文书的出现不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前提条件,这里还有两个旁证:
第一,我国古代的契丹族,自公元4世纪起即活跃于北方,其社会发展阶段处于原始社会后期,到7 世纪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部落联盟,9世纪末进入奴隶制社会,916年,原来的部落联盟首领阿保机称帝建立辽国,而直到这时,契丹族仍然没有文字,“刻木契记事”。920年,阿保机才命从侄鲁不古和突吕不创制契丹文字。而在这之前,契丹族的部落联盟管理活动和建国过程中,早已有了秘书工作。与此类似,北方女真族在1115年建立奴隶主国家“大金”之后,才创造出女真文字。(参见范文澜《中国通史》)
第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有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少数民族也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或奴隶社会阶段,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也不使用汉字,其部落内部进行管理并不使用公务文书,但其首领(酋长)却配助手,这些助手帮助酋长作一些收集信息、传达命令、筹备集会和对外联络等工作,这些工作显然具有秘书工作的性质。
三、秘书工作产生的条件——社会组织领导人或领导集团的出现
秘书工作既然只能定义为“以为领导者的工作运转和决策服务为宗旨的参谋性、助理性工作”,从理论上说,当社会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并形成相对稳定的领导人或领导集团的时候,为这些领导提供“参谋性、助理性”服务的秘书工作也就随之出现了,而不管这时是否已经有了文字和公务文书。因此,社会组织领导人和领导集团的出现,既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也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充分条件。
下面我们就来考察秘书工作产生的这一条件产生的时间。
考古发掘证明我国最早的人类祖先距今有二百多万年的历史。最早的人类是以原始人群的方式生活的,虽然原始人群已经是一种社会组织,但其组织结构极其简单,没有形成发号施令的领导者或领导集团,因此不具备秘书工作产生的条件。
经过漫长而缓慢的发展,到原始社会后期,逐渐形成了以血统关系结成的稳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单位——氏族。氏族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又出现了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联合而成的胞族,若干胞族组成更大的社会组织部落,部落由两个以上血缘相近的胞族或氏族构成,它通常有自己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习俗,并形成了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和部落首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氏、有巢氏、伏羲氏、燧人氏等就是这样一些部落首领。
到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华夏土地上又出现了若干部落联合而成的部落联盟,当时黄帝是中原最大部落联盟的首领,在黄河上游有以炎帝为首领的羌人部落联盟,在南方长江流域则有以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部落联盟。根据这些传说,一个部落联盟所居住的区域是很大的,大的部落联盟的居住区超过现在的一个省。
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的管理实行原始民主制,凡遇重大事务,由氏族全体成员、氏族族长或部落酋长议事会讨论决定,而氏族族长、都落酋长、部落联盟首领,均需分别经过其成员推举产生。
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有时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如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曾联合发动了征服南方蚩尤部落的战争,后来黄帝部落又征服了炎帝部落,人们拥戴黄帝为“天子”,年号称轩辕,定都逐鹿,各部落表示服从命令。部落联盟除组织共同的军事行动外,还具有加强部落间经济、文化联系等职能。由此可见,部落联盟组织是一个很大区域的最高行政组织,内部有相当严密的管理系统,不然就无法解释它能够发动指挥大规模的战争行动。据传黄帝设置了分管各项工作的官职——“六相”,组成了部落联盟的领导集团,而黄帝就是这一领导集团的核心。
以上是我国历史上社会组织领导人和领导集团产生的大致过程。据此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四、关于我国秘书工作起源年代的推断
在以黄帝为首的这样颇具规模的管理系统中,需要有提供“参谋性、助理性”的秘书工作,应该说是没有疑义的。古籍记载,黄帝不仅设立了分管各项事务的“六相”,而且设置了专门的“秘书官”——史官,他们有名有姓,如仓颉、沮诵、孔甲等均当过黄帝的史官。由此可见,黄帝时期就有了名副其实的秘书工作,因此以上所引第一种观点“我国古代秘书工作产生于夏代的奴隶社会”是可以排除的。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否根据以上材料就断定我国秘书工作起源于黄帝时期呢?或者说在黄帝之前就没有秘书工作呢?
有的秘书史读本在论述黄帝前没有秘书工作时写到:在黄帝之前,“一个氏族集中居住于一个村落,地域小,人口少,公共事务简单,凡交流情况,互通信息,通过交谈即能办到,如需决定重要问题,往往在村落中央的的公共房屋中商议而定,因此,首领运用口语即能了解情况、表示意见、发出指令,这些意见、指令即能很快传遍全氏族。所以,这时的管理工作中对公务文书的要求尚不迫切,秘书工作也未产生,《淮南子·汜论》就云:‘神农无制令而民从。’”(李欣主编《中国秘书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氏族首领实施领导的确无需秘书提供“辅助管理”, 但这只限于一个氏族的管理,其管理范围不超过现在的一个自然村。但是,在黄帝为首领的部落联盟形成之前,早已出现了若干氏族组成的“胞族”和若干胞族组成的“部落”,一个部落的规模有多大呢?据《尧典》所载,一个部落联盟包含了9个部落,9个部落包含100个胞族,100个胞族下又包含若干氏族(即“万邦”)。如此推算,一个部落大约由100个氏族组成,每个氏族按100人口计算,一个部落也有10000人。可见在部落联盟形成前,每个部落的规模就已经相当大,部落领导机构或首领的管理活动就决非通过直接交谈即能实现的,部落酋长必需有人为其管理活动提供辅助性的服务,因此,从理论上说部落管理活动中就少不了提供辅助性服务的秘书工作。
至于“神农无制令而民从”的传说,即使它为真,也只能说明神农之时的管理活动中尚没有公务文书和与之相关的文书工作。如前所述,文书工作只是秘书工作的一个方面,秘书工作的外延远远大于文书工作的外延,没有文书工作不等于没有秘书工作,秘书工作先于文书工作在历史上出现是完全可能的。如前面所说的契丹族在建立辽国时还没有文字,当然也就没有文书工作,但却已经有了秘书工作。
我们从有关传说中黄帝时期的秘书工作的记载看,黄帝有史官多人,而且有了具体分工,这已决不是最原始的秘书工作,而是经过了一定发展阶段的比较成熟的秘书工作。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原始社会后期,当若干氏族联合组成规模较大的部落时,就产生了为部落领导集团活动提供辅助管理的秘书工作,其时间距今至少
有五千年左右;而到了四千四百年之前的黄帝时期,我国秘书工作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
第三篇:读《物种起源》有感
读<<物种起源>>有感
是谁击破神创论的天空,将世界从上帝的手中挣开;是谁以锐利的双眼,看穿时空的阴霾,寻找物种间的联系与存在;是谁以一句“物竞天择”的呐喊,唤起整个大崛起的时代。也许<<物种起源>>隨着时代日显其不足,但传承给后人的,并让后人抚卷感叹的始终是那弥漫在字里行间的对科学的严谨与热爱。
少年顽劣,浪子回头。达尔文年轻时用他父亲的话说“除打猎、养狗、抓老鼠以外,无所事事”相对他的兄弟姐妹来讲或者用中国父母常讲“别人家的孩子”来说达尔文可算是一事无成的败家子。可是就是这个常人眼中的败家子却成为英国伟大的科学家、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参加“贝格尔号”舰的全球远航,成为流传后世的的伟大人物,我不禁感叹人的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
大巧若拙,埋头著书。在达尔文那个时代,人们普遍都接受创造论,相信上帝创造世界、并一次就创造出所有的生物,同时上帝也赋予每种生物各自的角色,而每个物种的设计都非常完美,所以物种是永恒固定不变的。这种错误的观点在宗教的神环下成为人们精神的枷锁,于是<<物种起源>>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
本书中讨论过的生存斗争,对于变异究竟怎样发生作用呢?在人类手里发生巨大作用的选择原理,能够应用于自然界吗?我想我们将会看到,它是能够极其有效地发生作用的。让我们记住,家养生物有无数轻微变异和个体差异,自然状况下的生物也有程度较差的无数轻微变异和个体差异;同时也要记住遗传倾向的力量。在家养状况下,可以确切他说,生物的整个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变为可塑性的了。正如<<物种起源>>所讲人类用有计划的和无意识的选择方法,能够产生出而且的确已经产生了伟大的结果。
暗夜磨剑,终露锋芒。达尓文的<<物种起源>>有如一场席卷世界的海啸,狠狠地撞击在“神创论”的壁垒上,将千百年来的宗教脸上神秘而高贵的面纱狠狠地撕下。从而联接起一个伟大而充满理性的时代,这是只属于人的时代,神的荣耀开始寂灭于尘埃。正是因为《物种起源》出版,人类才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理论,而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机制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
改变世界,真理永恒。科学永远是真理与实践的孩子,而非强权与臆测的玩物,“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希腊先哲早在千百年前就有这振聋发聩的话了。当达尔文面对教会的刁难,面对无知者的嘲笑,面强权的胁迫。他没有低头,也不会低头,他以一种“真的勇士”的姿态,艰难的前行,昂扬的前行。他用自己并不坚实肩膀扛了这个世界的明天,孤身一人站到了诸神的对立面。这才是真正科学,真正让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
反观当下中国,应试教育大行其道,论文互抄,研究成果互窃,科学研究充满了权钱交易与利益制衡,大学不再是象牙塔,科研院成了官场,没有学会做人便作学问的人比比皆是,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没有一种敢向权威与不合理存在挑战的精神,都没有静下心来,埋头作学问的毅力,那么何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何谈雄踞世界民族之林。
真的科学是容不是一点杂质的,而真正爱科学的人也不会让它有一点杂质的,所以各位年轻的朋友行动起来吧!用信念与毅力去谱写一首壮丽的科学之歌,为我们祖国正在发展科研事业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一10班徐伟童模块7.8活动
单,作文佳句,阅读6+1,三国演义练习
三
第四篇:读《物种起源》有感
读《物种起源》有感范文(精选5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物种起源》有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物种起源》有感1今日,我读了《物种起源》,这本书是达尔文写的。是达尔文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著作。《物种起源》大概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作品,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本书中详细描述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物种起源》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
在这本书中达尔文的观点是遗传变异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这点我十分同意他的想法。生物有进化,物种也有变化,本不是达尔文首先发现的;进化学说,也不是达尔文创立的,在他以前已有着漫长的历史。可是达尔文加上他观察所得的新材料,总结和发展了进化学说,提高了它的科学性,彻底击毁了科学思想界中的宗教统治,建立了生物学的真正基础。在解释万物及生命起源的时候,所有的理论都是要靠信心来理解的,也既是说,都是信仰。要理解不相信上帝的信仰,应当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需要克服更大的障碍,因为这些信仰里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因素。
我认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很适合我们中小学生阅读,我们还应当学习达尔文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读《物种起源》有感2《物种起源》可谓是一部影响人类科学发展进程的绝世经典,早就渴望拜读一番,今日有幸阅读此书,使我得以有暇一睹科学巨人留给人类这本百年巨著的风采。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以丰富的研究资料,严谨的科学论述,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引人入胜的文笔,向全人类庄严宣告了物种发展的伟大理论——进化论,其中阐述的适者生存,过度繁殖,遗传变异让我受益匪浅。适者生存,生物仅有去适应自然才能存活下来,这也就引发了生物的进化,达尔文在其书的一到五章重点阐述了生物的进化,在进化中适者生存,同样在人类中,仅有你像动物一样不断进化般的努力改变自我,才能被社会所适应,如果不去适应社会,要么就是被社会所淘汰,要么你去改变社会,可知,连社会都不能去适应的你,何谈改变社会呢,适者生存,让社会留下你生存后的一片天。
《物种起源》学说虽不是很完善,可是它的影响和包含的知识理论是让我不容小觑的,达尔文把建立在科学上的生物学展现给了我,让我对生物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也让我学会了适者生存的道理。
读《物种起源》有感3我一向对神奇的大自然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达尔文著作的《物种起源》正好满足了我对大自然的求知欲。
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书中描述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达尔文把此书命名《物种起源》而不是《生命起源》是有其道理的。但不幸的是,有许多的人有意或者无意地把它当作生命起源的权威,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
进化论这个观点正是出自《物种起源》。它的出现有其适时的社会、政治、宗教背景。自十六世纪改教以来,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社会大众对背道的天主教、英国国教等对大众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抗争,带进了人类思想的自我解放,科学研究的风气渐渐成型;同时,唯物论渐渐地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的基础。所以,进化论成了一个时代的综合产物。如果仔细地读《物种起源》,我们就会大吃一惊:原先我们过去所“听”来的,大部分可是是“道听途说”而已;我们对“进化论”所认识的,多是后人“强加”给达尔文的。甚至将达尔文“自然选择”、“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温和陈述都延伸到“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一个阶级和另一个阶级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一个民族消灭另一个民族的社会“进化论”。
达尔文所倡导的是所谓的“创造进化论”,这也是为部分所理解的理论。其实,达尔文所观察到生物物种的出现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最终有了人这样的一个次序,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发现,早于他三千多年前写成的创世记在描述上帝创造生物物种的时候,就已经列出了同样的次序。
科学是神秘的,也是美丽的。它既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又是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从我们学习的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力学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蒸汽机的发明,到我们熟悉的因特网技术、基因工程,这些科学理论的诞生与应用都促进了社会的礼貌与提高,也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精神世界。
读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后,更加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仅仅是说大自然,我们人类的生活亦是如此。达尔文的著作不仅仅使生物学和人类学发生了革命,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在世界的位置的看法。经过多年的探究、搜索事实,思考问题,再加上耐心的记录、总结,从而写成科学巨著。从这部书中,我不仅仅看到生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大自然的奥秘,更看到了令我敬佩的科学精神,那是达尔文身上的遇到难题不放弃、永不放弃的坚持,对科研的执着,以及严谨、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些都源于他对科学的热爱。
读罢这篇文章,我对科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我更要学习达尔文的科学精神与品格。马克思说:“在攀登科学的山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仅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岩壁攀登的人,才有期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是的,探索科学是一件艰苦的事业,但发现与探索科学的过程又是充满无穷乐趣的。而这乐趣又吸引科学家们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人们发现科学,在科学世界里探索,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征服自然,更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让人们更好的生活,让社会更和谐。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仅阐释了生物的进化原理,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
此刻,聪明的人类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各种技术中,使方便、快捷的节奏悄然进入人们生活中。高铁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缩短了人们间的距离。袁隆平克服重重困难研究出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短缺的问题;钱学森历尽千辛万苦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增强了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吴孟超将毕生的时间都入到肝胆外科的研究中,至今未离开手术台,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他们热爱科学研究,不畏辛苦,为人类造福。然而,在充斥着利益的现代社会,有些人利用科学,用高科技研制有毒化学试剂加入食品中,试图谋取暴利。假烟、假酒早已屡见不鲜,爽口的饮料中有塑化剂,美味的饭菜加入了地沟油、苏丹红。入股额大家都利用科学,用于满足自身的欲望,不研究他人、社会,那还不如回到古代,回到没有危害到人们健康的时代里。想到那里,真想告诉大家要正确对待科学。我期望每个人都能热爱生活以正确的态度对科学。热爱科学,是让它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
所以,让我们热爱科学,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执着坚持的精神徜徉在科学的海洋中,让我们享受发现与探索的乐趣,让科学为我们创造完美的未来吧。
读《物种起源》有感4我们在探讨信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有关对进化论的争论,有些人把之当作不争的事实,而有些人则认为其一文不值,有时双方各执己见,争论得不可开交。可是,大多数参与这一争论的双方都没有读过进化论的经典著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我在尝试着读这一本书,那些有意无意的争论我能从那里明白许多!
首先:什么是生命的起源这是这本书最为基础的一个问题。
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该书中描述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但不幸的是,有许多的人有意或者无意地把它当作生命起源的,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
达尔文相信所有的物种都是由简单的生命单位演变而来,但最初的生命是怎样来的呢一个不常被人提及的事实是达尔文认为它们是被创造的。在这本书里,我发现这样一个结论,大概意思就是,他在经过类比以后得出结论,所有在地球上的有机生物都是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原始生命,而这个原始生命则是“被吹了一口气”而来的。这与圣经里创世记里讲到人是因上帝吹了一口气而得到生命的写法有点相似。
基于这一结论,我们能够明白,达尔文所倡导的是所谓的“创造进化论”,这也是为部分所理解的理论。其实,达尔文所观察到生物物种的出现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基于这一结论,我们能够明白,达尔文所倡导的是所谓的“创造进化论”,这也是为部分所理解的理论。其实,达尔文所观察到生物物种的出现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相信上帝是违背科学和理性吗?
达尔文得出了上帝是生命起源的结论,这是发自内心的信仰,还是一个不得已的结论,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常听说诸如“相信上帝是不科学的”或“科学已经否定了上帝”之类的话,但这些话本身不必须就是科学的,至少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商酌的。正如达尔文一样,我们会思索、探讨最初的起源的问题,但如果不承认有上帝的话,将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人们往往会不得不以很不科学的方法来解决。
在解释生命起源的时候,所有的理论都是要靠信心来理解的,也既是说,都是信仰。要理解不相信上帝的信仰,应当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需要克服更大的障碍,因为这些信仰里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因素。这也许是为什么许多现代科学的奠基人,诸如牛顿、伽利略、法拉第、爱因斯坦、及达尔文等等,都相信上帝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不相信上帝的自由,但要用科学和理性来作为这些事的依据那里有似乎有些牵强吧!
读《物种起源》有感5《物种起源》是一道享用不尽的“精神盛宴”。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标志着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今年以来仍居于多家图书榜前列,仍在读者的手上流传着。
在英国伦敦,那一天是很不平凡的一天。这一天,伦敦众多市民涌向一家书店,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这本书的第一版1250册在出版之日即全部售罄。这本轰动一时的新书就是《物种起源》,它是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主导思想,即“自然选择”,必须会被当做科学上的确定真理而为人们所理解。它有一切伟大的自然科学真理所具有的特征,变模糊为清晰,化复杂为简单,并且在旧有的知识上添加了很多新的东西。达尔文是本世纪的、甚至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
《物种起源》是世界生物进化很有价值的作品之一,是一部深切关注生物土地家园的,以灵魂回应灵魂之书。书的主体部分陈述了生物的变异及相互适应的途径,从家养而变异的知识,因为每种生物产生的个数,远超过其所能生存的个数,所以常引起生存的斗争,于是人生物的.任何变异性质,不论其如何微小,只要是在复杂的和特殊的生活状态下有利于它本身的,即将有较佳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由于坚强的遗传原理,任何被选择的变种,将会繁殖它的新的变异了的类型。
从最古老的单细胞到有着复杂生命结构与思维的人类诞生,在漫长的30多亿年生命行进征程中,形形色色的生物从出生到灭亡,从低等到高等,究竟是何种神奇的力量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发展呢多少个世纪以来,人们绞尽脑汁,企图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最终都以百思不得其解而告终。就在人们对生命演进机理持不一样见解的各门各派展开激烈论战、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出现了。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进化论思想最终在19世纪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达尔文手中构成了具有无可争议的说服力的体系。到了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机制已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由此,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在举世闻名的《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提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的论断:生命仅有一个祖先,因为生命都起源于一个原始细胞的开端;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而来的,生物在进化中不断地进行着生存斗争,进行着自然选择。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了生物学的经典著作。如今,《物种起源》所提及的许多观点已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之后不断地得到发展。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人霍尔丹和美籍苏联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基创立了“现代进化论”。
现代进化论者摒弃了达尔文把个体作为生物进化基本单位的说法,他们认为,应当把群体作为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本身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状,它既是进化的动因,又是进化的结果,自然选择的作用不是经过对优胜个体的挑选,而是以消灭无适应本事的个体这一方式而实现的。现代进化论很好地解释了古典达尔文主义无法解释的许多事实。遗憾的是在达尔文时代,遗传学先驱孟德尔还没有能够让世人相信他的遗传学说,否则,达尔文定会痛不欲生,因为1838年,他选择了亲舅舅的女儿、表姐埃玛作为终身伴侣。据说,到了晚年,达尔文对孟德尔和他的遗传学略有所闻,他常常为他的近亲结婚感到不安。
当然,所有的生物才是《物种起源》这本书的精神主载体,生物的智慧,生物的生命强力才是全书的看点所在。对此我想,我们应当更多地用审美的、而不是充满道德义愤的实用眼光来看待这部作品。我对书中生物在与自然斗智斗勇的很多精彩片断很感兴趣,生命意蕴甚丰,它让人的灵魂震颤、让人的心智慢慢苏醒、让人看清生物进化的本质、让人明白在基本的人性天理面前应当如何珍惜、如何拥有、如何警觉、如何拒绝、如何捍卫、如何爱、如何关怀。这样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委实太少了。
我总感到,关于物种起源的话题没有完,某些非科学,非理性,非礼貌的似是而非的理念仍在流行,而《物种起源》代表性。它抓住了生物得本质,就好像找到了一把开启世界生物进化史的钥匙。
第五篇:读义和团的起源有感
读《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有感
班级:12土木4班学号:2012331220111姓名:邵旗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或贬称为“拳匪”、“拳乱”、“庚子拳乱”等,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洋灭清”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的大规模群众暴动运动。在义和团运动中,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使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
长期以来,有关义和团运动起源的问题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美国学者周锡瑞在《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中以详细的史料、独特的视角和崭新的方法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作者对19世纪山东的社会、经济结构作了深入的历史溯源,尤其是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鲁西北地区的民间文化,如社戏、话本、宗教、尚武、民谣都作了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行了宏观历史概括,认为鲁西北的社会结构、中西文化冲突和独特的社会文化心理间的“互动”,最终导致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周锡瑞从区域性的角度研究了义和团的发源地—山东地区的经济状态,文化传统,社会结构等,主要是分析鲁西地区的情况:贫穷,商业化程度低,对自然灾害反应敏感,士绅阶层弱小,习武之风盛行。进一步地,作者又发现鲁西南与鲁西北地区之间的重要差别,并且从微观入手来揭示宏观,可谓以小见大。本书另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史料和对史料的分析。在研究山东士绅分布和山东义和拳发日期及县份等问题中,作者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史料进行了分析,他力图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用数据去表现,最大程度地发掘了史料的价值。通过这种科学地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也更接近于事实。同时,作者也注意对史料的辨伪、考证以及对那些与具倾向性史料相矛盾的信息予以特别的关注。
义和团的故乡是山东,鲁西北的神拳,鲁西南的大刀会,山东人“好武、节俭和智慧”,但鲁西地区的环境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区,人口稠密,又特别易受天灾人祸,此地经济萧条,缺乏正统的儒士,秘密教会和武术团体容易普及。义和团本身就是建立在含混不清之上,杂糅了各种因素,秘密宗教、武术、巫术、戏曲文学中的神灵,刀枪不入起源于“金钟罩”的武术,后来演变成一念咒语,人人都刀枪不入;而另一种神仙附体,完全是一种催眠暗示,能对这种催眠暗示起作用也就是没有受过教育信仰朴素的年轻农民,附体的神仙很多,都是来源于戏剧小说中的人物《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水浒传》个个武艺高强。大的时代背景,中日甲午战争(对日本人的完败)结束了“中国是一个大国,其领土不可侵犯的神话。”列强随后便更加肆无忌惮地策划“瓜分中国”。外国武器可怕的摧毁力及远距离的杀伤力,这给曾经很勇敢的人们在心灵上带来了极度的恐惧,因此后来的义和团仪式中的“刀枪不入”和神灵附体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变得很有市场。外国的传教士在中国拥
有远高于地方官的世俗权力,每有教案发生,中国政府都迫于列强压力将有关官员撤换,因此天主教成了政府中的政府,中国政府无力对抗教民与其外国支持者无休止的要求,投靠教会的教民和外国传教士自然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痛恨的对象,政府管不了,他们就自发组织起来,大刀会或神拳,对抗教民,争端不断。
冲突加剧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1900年春那场蔓延整个华北平原的持久而严重的旱灾,其次政府摇摆不定的举措,也是推动义和团运动的迅速发展,而外国人在天津大沽口炫耀着海军的举动,只是加强了清廷内赞同义和团这一派的力量,但无论是反对还是赞同,他们共同认同的一点是,义和团几乎得到农村的普遍支持,及民心所向,儒家的古训,民众的支持是维持社稷之本。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但清王朝此时已经是内外交迫,处于极度混乱之中,朝廷中确实有一些人意识到处理不当这次拳民危机,可能会促使义和团同那些具有明显反清倾向的分子结成联盟,这是满清贵族所不愿看到的了。
周锡瑞这本书讲义和团运动起源,很全面,很客观。在他看来,1990年那一年的燎原大火之所以燃烧的那么迅速,其实是由很多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然后在这一特定环境中爆发,但是在此之前,义和团的酝酿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强烈的民族情结,我们尊崇儒家,我们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史,当外国侵略者企图把他们的文化强加给我们时,企图侵略我们时,义和团便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号,因而反帝运动才会越来越声势浩大,义和团才越来越深入民心。
今天看来,义和团当然有很多愚昧落后的地方,他们有迷信色彩,也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但不能因为这些就否认他们的行动,他们的行动在客观上打击了西方国家的侵华野心。在我看来,甚至可以这么说,是义和团运动让中国免遭列强划分。
义和团运动给中国直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另一个更根本的影响是,义和团运动使中国士绅特别害怕普通老百姓卷入国家政治事务。
义和团运动虽然已是百年前的事情,但义和团的运动的影响却从未散去。今天,重新审视中国曾经走过的那一段真实的历史,重新研究当时的事件,用我们现代人文眼光去看待那一段历史,还原一个真正的义和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