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人民政府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
市人民政府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
武政规〔2010〕13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和创新人才聚集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武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步伐,经研究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一)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企业研发投入补贴专项资金,通过网上申报和专家审核,对企业研发投入予以补贴。对最近一年主营业务收入小于5000万元、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的科技企业,及对最近1年主营业务收入大于5000万元、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的科技企业,按照研发费用的15%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最近1年主营业务收入小于5000万元、〖HJ1〗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的科技企业,及对最近1年主营业务收入大于5000万元、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的科技企业,按照研发费用的2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400万元。
(二)鼓励企业建立自主创新平台。对企业申报的市级自主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优先纳入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日常管理按照“事前立项备案、事后考核补贴”的原则予以支持。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基地)等自主创新平台。
凡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从市财政科技经费中一次性给予150万元的支持。积极支持企业以多种形式与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合作共建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支持企业与在汉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三)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四)开展企业技术研发风险科技保险。鼓励科技企业对关键研发设备、产品研发责任、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及意外等进行保险,市科技、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对企业科技保险费用给予补贴。企业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支出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
二、支持企业开展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活动
(一)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知识产权联盟和产业联盟。对经市科技部门核准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开展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活动,给予适当经费补贴,对市级联盟给予一次性最高30万元补贴。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展行业核心技术攻关。优先支持市级产学研战略联盟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对获批国家级战略联盟和省级战略联盟的牵头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中试基地、股份制科技经济实体等,形成以利益为纽带、产权明晰、优势互补的常态化合作机制。
(二)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企业进行新技术开发,并支持企业申请专利,将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和验收的重要指标。在全市开展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对入选国家、省、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除落实现行专利资助政策外,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15万、10万元的奖励。鼓励企业申请外国专利,对获得北美发达国家、欧盟发达国家和日本专利的企业,其每件专利给予10万元补贴,对获得上述国家以外的外国专利每件给予3万元的补贴。开展千件专利授权量的“专利强区”和百件专利授权量的“专利强企”以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强势企业”等表彰活动,推动重点行业专利群的形成。建立专利开发与标准研制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研制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创新标准。对以第一主持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含市级技术规范)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一次性资助奖励。
(三)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优先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对科技企业承担的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组织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市财政将予以专项资金配套。企业在承担地方重大科技项目过程中发生的管理、协调和监督费用,以及其他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可以申请一部分间接经费列支,但间接经费列支比例不得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10%至30%。
三、支持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一)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专项资金。从市科技研发资金中,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专项资金,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及推广应用,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发布系统和推介平台。
(二)实施科技供需对接专项计划。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开展公开招标,政府订购科研成果并直接移交给相关企业实现转化和产业化。支持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并鼓励就地转化。在十大科技专项中专列资金,对转化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并取得实际效果的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贴,但企业年度实现税收不得低于财政资助资金额。在汉企业购买在汉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并成功实现转化的,优先给予产业化项目支持。
(三)支持科技企业承接重大专项建设工程。支持科技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应用于国家或省、市政府重大专项建设工程。企业承接国家或省、市重大专项建设工程项目在5亿元以上的,在银行开立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的,由市财政按企业保函手续费、评审费、担保费等综合成本20%的标准给予补贴。
(四)支持企业首台(套)产品研制及推广使用。重点支持一批首台(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对企业研制的首台(套)产品所投“关键研发设备保险”,从市科技保险补贴专项资金中给予保费补贴,单项补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鼓励使用本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和技术,本市用户单位使用非政府资金订购或使用经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可申请给予不高于设备价格10%的风险补贴,相关科技计划予以优先支持。
(五)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加强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与政府采购产品目录的有机衔接,政府采购资金用于购买自主创新产品的比例要逐年提高到30%以上,并采取相关具体配套措施予以推进。市级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重大装备和产品的项目,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在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招标过程中,重点考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产业带动因素,视情况合理设置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产业带动评标因子或权重。
(六)落实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税收优惠政策。各级税务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税收优惠政策,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支持企业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鼓励企业吸引战略科学家。推广“3551人才计划”的实施经验,鼓励企业以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建设工程吸引创新人才。鼓励企业引进战略科学家,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引进的从事国际前沿科学研究、具有科技战略眼光、能准确把握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方向,能提出本领域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技术路线,且研究成果对本学科和技术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市人民政府将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予以支持,由相关部门解决其科研经费、居住、签证、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问题。
(二)鼓励企业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鼓励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及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对新批准设立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基地),市财政给予50—100万元资金补贴。鼓励企业选派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出国学习培训,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企业科技培训费用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逐步引导在汉高校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中增加优先条件,支持高校教师以访问学者身份到企业进行咨询与合作研究。
(三)鼓励企业建立灵活的薪酬管理模式和科技创新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建立并实行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通过股权激励、期权激励、分红激励、企业奖励等措施,使为企业技术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获得相应的报酬和奖励,增强企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吸引力。鼓励企业自设奖项,奖励在创新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与团队。凡在规模以上企业中获得企业内部科技奖励的成果和个人,在参加市级科技奖励评审中予以优先考虑。
(四)加强职业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开展职业技术经纪人培训和执业登记。鼓励由技术需求方、成果供应方、交易服务方等市场主体共同建设技术合作和交易平台,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高效转化。
五、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
(一)开展市科技创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对注重技术创新并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开展市科技创新企业认定工作。经认定的市科技创新企业所开展的创新活动,在市科技计划项目中予以优先支持。鼓励市科技创新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后,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按15%税率征收的优惠政策。
(二)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按照“突出引导、注重集成、分类指导、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到“十二五”末期,力争培育6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创新型示范企业和60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创新型成长企业。每年按一定比例对试点企业的创新活动投入给予补贴,其补贴额度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在创新型企业中,按照“分批推进,逐步实施”的要求,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团队)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对经培育后成功获得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称号的企业,市财政给予150万元奖励。
(三)支持创新型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有针对性地组织券商为创新型企业改制上市做好辅导工作,创新型企业改制、进入代办试点和在境内外上市,除了享受一般企业上市的补贴和奖励外,市科技部门将在相关科技计划项目中给予专项支持。
(四)支持创新型企业通过并购,获取技术、市场渠道,进行产业组合和新建产业基地。对创新型企业并购重组产生的中介费用,由受益所在地区级政府实施补贴,对其在汉实施的产业化技改项目及新建产业基地项目,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择优按项目固定资产额给予最高400万元的贴息补助。
(五)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公司)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对发行集合债券和集合信托产品的科技型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补助。鼓励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企业及企业创新
活动开展融资担保业务,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的担保业务达到全部业务的20%以上时,优先给予专项补贴。完善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中推进以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植物新品种等无形资产为质押进行融资。对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企业,给予不高于企业所付质押贷款利息额30%的贴息补助,一个企业的年贴息额度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六)拓宽创新型企业间接融资渠道。推进创新型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扩大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贷规模,市科技部门及相关部门对此将给予一定的贴息补助。
(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在现有市科技投资引导基金的基础上,从2011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不低于4000万元资金用于扩大市科技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并联合其他大企业和投资机构成立面向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若干投资基金。设立创业投资企业风险补偿资金,用于补偿创业投资机构因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失败而清算或减值退出的部分损失。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机制,通过股权上市转让、协议转让、被投资企业回购、企业并购等方式撤出创业投资。
二0一0年五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途径研究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研究
摘要: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只有千千万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关键词:自主创新;内部;外部;途径
尽管我国是贸易大国,但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只占约10%;我国总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达6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工业新产品开发的技术约有70%属于外源性技术。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变,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中就会处于战略被动地位,只有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国际产业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中赢得主动。本文分别从内外部因素来分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部途径
(一)提高创新认识,塑造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
纵观科学技术发展史,每一次科学技术的伟大进步都伴随着创新型文化的大繁荣。在影响中国当代企业自主创新的众多因素背后,文化是最持久、影响最深远而往往又是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因素。塑造创新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育企业创新价值观。“以创新为荣、以平庸为耻”,如果一个企业重视创新的价值观经反复宣传、灌输和强化,使企业员工对此产生高度认同,那么就会对企业成员的行为产生明显的导向作
用,创新就会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第二,加强企业创新环境的建设。主要包括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硬环境建设主要是建设创新工作赖以进行的各种物质环境,如创新所需工具、设备、创新实验的条件、信息沟通和管理的方式和手段等。软环境指企业内部的创新氛围,良好的群体创新氛围会使员工努力创新,争取创新成果。
第三,塑造创新典型人物。创新典型人物对群体创新文化的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群体创新文化的推进器,加大对创新先进人物的表彰和宣传力度,有助于全体员工的学习和模仿。
(二)加强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最根本的因素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建设。企业应通过合理的培训策略、沟通策略、激励策略和危机管理策略,有效吸引并留住创新型人才,以此促进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
(三)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学研合作是快速提升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核心技术较少,大部分的核心技术都是在对国外核心技术的模仿或引进改造后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导致了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降低了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的很多科研成果没有应用到实践,不能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同时也降低了高校科研人员的创造激情
和能力。
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可以获得属于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这种技术优势能使得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减少企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高校创造的科技成果也可以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四)建立创新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我国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企业普遍的绩效评价水平还不高,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绩效管理理念上,一些创新型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型员工的作用有了认识,但在具体的管理策略上,还更多地沿用了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和思路,没有对员工绩效计划改进进行指导。绩效评价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对既定目标的控制上,过于重视历史和现实表现以及对事件结果的事后评价,对人的潜力和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分析较少。创新型企业与普通企业相比,其内部管理有其特殊所在,企业绩效的表现形式亦有其不同之处。如果对创新型企业绩效的评价直接套用非创新型企业绩效的评测方法,而忽视创新型企业的特点,得出的结果肯定无法真正反映创新型企业的绩效水平,难以促进创新型企业正确实施绩效管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企业现有的绩效评价指标过度依赖传统财务指标,缺乏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缺乏反映人力资本盈利能力与发展潜力的指
标。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一些非财务层面评价指标,比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率、新技术开发能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等评价指标,以建立创新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外部途径
(一)政府应制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文化、法制和市场环境 营造社会文化环境,就是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育企业家、科研人员创新观念,提高公众科学技术素养,倡导尊重创新、容忍失败的社会文化环境。营造法制环境,就是要建立、健全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和侵犯知识产权的处罚力度,提高侵权成本。营造市场环境,就是应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打破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减少差别待遇,使高技术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都能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公平竞争,加大各类企业的创新压力,促使企业不得不将改进技术和自主创新作为赢得市场竞争的手段。
(二)创新投融资的金融服务体系
第一,加大自主创新资金支持力度。目前我国的国家科技投入体系还不成熟,研发比例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数据显示,研发强度低于1%,技术研发处于使用技术阶段;研发强度介于1%—2%之间,技术研发处于技术改进阶段;研发强度超过2%,技术研发才进入技术创新的阶段,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因此,我国要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要加大研发投入,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第二,更加注重发挥私募融资的作用。私募融资是定向募集方式,包括私募股权融资和私募债权融资。与公募融资相比,私募融资的契约机制灵活,投资者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而且投资的专业水平高,对企业的监督能力强,有利于降低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第三,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不仅仅向企业提供资金,还要能够为企业提供战略、市场、管理等多方面的增值(孵化)服务。
(三)完善税收激励政策
税收激励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税种的纳税对象的选择、税基的确定、税率的变化以及征收范围的调整等来实现;二是通过税法中的一些特殊法律条款,给予特定纳税人或特定类型活动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以引导、扶持某些经济活动以及刺激投资意愿。具体到税收对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由于税收工具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企业的成本支出和利润水平,这样,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企业的创新收益和成本,并最终影响到创新活动的预期利润,从而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税收优惠政策是一种激励型政策,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从人才、投入和机制等方面创造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服务于自主创新的大局,支持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激励性的税收优惠政策表明国家的鼓励意向,能使企业更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我国税收激励政策的制定应服务于国家自主创新战略
需要,以原始创新为基础,促进集成创新,积极做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参考文献:
[1] 万君宝,刘明顺.企业文化竞争力[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 杨兆廷,李吉栋.自主创新的金融体系研究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3] 魏景柱,刘晶,林向义.基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0,26(5):27-31
[3] 牟建国.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非财务指标设计[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
[4] 王一鸣,王君.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5,(7)
[5] 徐庆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第三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陈圣,闫昱,熊泉,雷雳,张建,吴黄军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大力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但在核心技术方面,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可能获得他们最先进的东西。因此,只有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知名品牌,形成自主创新雄厚的技术基础,我们才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
关键词:企业创新能力;国际地位;知识产权;人才;政策体系;技术
一、引言
研发所取得的成果也反映在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数据上。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大企业都拥有大量发明专利,如:IBM公司2000年有2886件发明专利,2001年增至3411件,2002年为3289件。
我国企业2000年全国企业职务发明专利为1061件,2002年为1461件,即在2002年我们全国专利总额只占到IBM一家企业当年专利数的44%。这表明,我们自主创新之路还任重道远。
除专利外,我国每年科技成果约有3万项,但只有20%的成果能转化为生产力,而能形成产业规模的极少,只有5%。重要的不仅在于成果数和专利数的多少,更要看这些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以提高一国经济的科技含量。
看到这些我们国家与国际上的差距,那我们应当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新的源泉在于人才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最重要资源。其来源有如下三种:
第一,需要培养人才。主要是通过研发实战提高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研发成果才更易于向商品转化。
第二,注重招聘外来人才。这是壮大人才队伍的重要渠道,更是外来经验“为我所用”的捷径。美国在战后20年间引进了外来高科技人才达40多万人,其中华裔占1/3。硅谷有7000多家高技术公司,其中约有2000家由华裔创办或经营。难怪有人甚至认为:没有中国人,硅谷就不成其为硅谷。
当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才争夺战国际化、白热化形势的紧迫性,我们必须有力地创造真正能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客观环境,以吸引强国战略所需的有用之才。否则,人才流失要比有形资产流失带来的损失,要严重得多!
第三,企业通过并购或战略联盟形式不只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还要想到这是获得被兼并企业专业人才、培养成本最低的办法。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通过收购休斯电子公司,以及其它很多公司,获得了大量有用人才。
(二);加强企业创新的鼓励措施
对于企业创新的鼓励措施有关国家的政策体系,那么其重点就是如何去完善企业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
第一,加大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力度。在我国,企业创新的资金几乎完全依靠企业的内部资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经费中,企业资金占82.8%,金融机构贷款占9.3%,政府资金占3.4%,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别占0.8%和3.7%。小型企业创新经费中政府资金约占3.7%,中型企业为3.4%,大型企业为3.2%。
以上数据很明显的说明了国内企业创新的难度之大,严重缺乏政府有关政策体系的支持。第二,人才政策。在影响企业创新的诸多因数中,人才排在第一位,包括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高素质人才。那么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虽然有把创新做为重点,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过落实。就我们国家的学生而言,几乎全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在各种考勤制度中也几乎看不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要求。
加大企业中对人才的奖励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中股权激励最重要,其次是盈利提成,再次是提拔和一次性奖励。也有企业认为收入水平和事业发展是吸引和保留人才的主要因素。但目前企业采取的人才激励机制主要是增加固定收入和奖金(或提成)。
第三,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降低对企业专利保护的税收,鼓励企业对公司专利的申请保护。
(三);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更是企业增强发展能力、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运行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买方市场基本形成,企业面临全面竞争的发展环境,出现了利润率平均化和下降趋势,分化、调整、改组加剧,大型化、规模化和小型化、专业化竞相发展,不少企业进入“二次创业”或“再次创业”的新阶段。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关系进入新的调整适应期,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适应温饱型消费向满足小康型多层次、多元化、富于变化、选择性强的需求转变;生产与投资的关系从适应粗放型数量扩张向集约型增长和技术设备大规模更新的需求转变;产业结构变动率大大提高,工业
化开始进入高加工度产业主导阶段,新兴服务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有一个经济管理和运行机制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调整适应期,各个产业部门和企业都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新挑战,急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的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所有这些表明,企业要适应新的环境,赢得市场竞争,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构筑和保持自己在某一领域的优势。
技术创新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经济发展观,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供应的新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不能把技术创新等同于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或单纯的技术活动,而要正确把握技术开发、工程化、商业化应用和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创新活动全过程。正因为如此,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形式和必由之路,是各类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就工业企业来说,产品的竞争力,包括性能、质量、成本、价格、服务、交货期等,核心是技术创新。因为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不断的更新换代、适应需求变化以及创造新的市场,都有赖于技术创新。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不仅要靠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而且也是目前有些处于困难的传统产业的振兴之路。无论国内国外,都不乏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以质取胜的成功事例。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
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途径大致有两条:一是自主创新;二是模仿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开发,实现二次创新。从浙江乃至全国企业的现实条件来看,主要途径应是引进再创新。即使是国外大企业,由于一个企业的技术不可能都居于领先地位,往往也采取先购买其它公司的专长技术,进而再创新的策略。企业创新活动的具体形式,因企业而不同,如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实行产学研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等。近年来温州民营企业中出现的“组合创新”,也是一种好形式。这种形式是以有创新需求的企业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为主,从获取信息、选择产品着手,寻求技术源,把技术、资金和生产条件组合起来进行技术开发,完成创新过程,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
企业技术创新要解决好能力和动力两方面的问题,既要有资金、技术等投入的能力,有创新的人才;更要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激励机制,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内部组织和管理制度、用人制度和分配激励机制等。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是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政府要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有利的体制、政策和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建立有利于创业投资的融资机制,提供公共物品,实施必要的政策优惠,摒弃我国传统文化中某些不利于人的潜能发挥的价值标准和落后习俗,形成鼓励创造的社会文化氛围
(四);加强企业创新的动力
动力制导系统包括:制度推力、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企业家创新意识与精神、企业生存压力、市场需求。
两个动力
动力一:业务与技术融合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正成为创新的首要途径。80%的中国企业认识到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至关重要,但只有51%的企业认为他们成功地把技术融合于广泛的领域。很多企业仍然在为有效地实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而绞尽脑汁。这一融合差距(29%)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全球广泛存在的(34%)。
如前面提到的,许多中国企业实施了ERP等系统,并提高了运营效率。但IBM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并未充分发挥ERP的优势。人们大都把ERP定位为IT项目,却对业务方面的需求关
注不足。因此,技术系统与业务战略、业务模式之间缺乏联系,成为中国企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
难以缩小融合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具备必要技能的人才。一家中国家具零售企业试图开展在线销售活动,但很快就遇到了困难:我们的能力不够。我们有零售业务专家,也有一些懂信息技术的人,但我们找不到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的人来实施这个项目。动力二:由内而外的协作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有效的创新必须走出企业的研发部门,向业务伙伴、客户甚至整个产业生态链延伸。中外企业CEO们对协作重要性的看法主要有两点:首先,内部协作是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其次,外部协作意义重大,创新思维绝大部分来自于企业外部,当然其意义远不止如此。
无论何种情况,凡是两家或多家企业通力合作达到共赢的做法都被称为协作。而且,协作的领域也不仅限于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实际上,中国的CEO们不仅重视外部协作,还把企业内部跨部门、跨职能的协作视作创新动力。国有企业对此感触尤深,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所有制结构时,内部的协作尤其重要,很多企业在积极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加强内部协作,实现全公司更有效的运营。
创新在企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提升企业的创新能里是一个企业运行的核心问题。提升我们国家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在提高我国处于国际上的地位,落实中央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要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第四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情况调查报告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情况调查报告》
——以安顺金星啤酒厂为例
调查时间:2011年8月15日
调查地点: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调查对象:安顺金星啤酒厂
调查方法:走访调查法
调查人: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日益严峻,一个企业能否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就是企业为了与时俱进,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模式、新观念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有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总之,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永葆长青的根本秘诀。本文正是立足于企业自主创新对一个企业的发展的影响,通过假期社会实践调查,走访了贵州金鑫啤酒厂,了解了目前啤酒企业面临的一些困难及企业如何通过自主创新使企业在困境中谋生,通过走访,我深深体会到了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自主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主体
本人通过假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走访了安顺金星啤酒厂,对近年来金星啤酒厂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啤酒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企业如何通过自主创新走出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调查。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对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为何进行自主创新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就以我的调查,走访结果结合安顺金星啤酒厂浅谈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重要性以及目前啤酒行业面临的困难及金星啤酒厂如何摆脱困境,快速发展等。
2.1 企业为何要自主创新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企业创新就是企业为了与时俱进,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模式、新观念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有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对市场的占有范围,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当今社会企业发展的竞争角逐从根本上说就说创新能力的角逐。
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我们更应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
纵观当代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这一点。
2.2企业自主创新的好处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等,简单来说,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体制创新可以使企业的日常运作更有秩序,便于管理,同时也可以摆脱一些旧的体制的弊端,如科层制带来的信息传递不畅通;思想创新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领导者思想创新能够保障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员工思想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动力,有了创新精神,才会有前进的希望。当今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有立足之地,就必须紧社会发展节奏,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企业随时调整状态,来应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创新是不可缺少的,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异想天开,更不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瞎编胡造,而是把现有的条件、设施进一步优化升级。
2.3啤酒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酒类行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扰行业的问题。在本次召开的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三届五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着重指出,下一阶段,四个方面的问题有必要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需要积极寻找应对的方针和解决的办法,从而为企业壮大、行业发展铺平道路。
2.3.1标准化进程:要倚重企业的力量
随着标准化工作的不断强化和细化,标准对行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应引起行业关注。近几年,中酒协直接起草,或作为起草单位之一参与讨论、修改的标准就达几十个,这些标准基本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行业管理基础标准;二是原料和产品标准;三是专业装备标准;四是职业技能标准。这些标准的制订和修订,预示着今后国家对行业发展的标准化、职业化程度非常重视。各级协会和企业应立足于行业实际提出意见,使标准既具有先进性,又能顺利地执行,促进行业的发展。
标准化进程对于酒类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去其在规范企业生产、净化市场秩序等方面的重大意义,中国白酒目前在世界市场上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这一现状是与白酒悠久的历史、精良的工艺所不相符的,之所以形成这种反差,与长期以来白酒领域的标准体系不够完备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白酒要提升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就必须加快白酒产业与国际接轨的进程,而制订完善独立的行业标准,就是这一进程的重要先决条件,只有从“轨道”上先与国际接通,才能保障中国白酒畅通无阻地驶向国际竞争的广阔领域。
2.3.2年份酒管理:让行业受益是最终目的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对年份酒要加强管理,目前方案在制定中。目的是规范年份酒生产,为消费者负责。酿酒企业在“年份酒”问题上应慎重而行。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的年份酒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情况,也许从初期阶段来看,某些企业可以借助不规范操作从年份酒上获益,但必须看到,酒类商品的卖点、诉求点是有限的,而年份酒来源于“酒是陈的好”这一传统认识,其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是强大而持久的,但如果不对其市场情况加以规范治理,那么随着消费者理性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这一持续性卖点将面临夭折的危险,同时也有可能对行业的社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连“酒是陈的香”这一古语尚且靠不住,好酒的卖点还能出自哪里?
2.3.3啤酒瓶问题:行业和消费者利益并重
对啤酒行业而言,啤酒瓶问题是啤酒行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存在分歧意见大,不但玻璃瓶制造业和啤酒行业的立场和意见不同,就是在啤酒行业内,企业间的意见也有大的差异。
2.3.4化解啤酒原料危机:延伸麦芽产业链
2006到2007年间,啤酒原料价格一路飙升,国际啤酒大麦的最新报价已经超过400美元/吨,与此同时,我国甘肃、东北、江浙等几大主产区的啤酒大麦早已销售一空。受啤酒大麦短缺的直接影响,大麦麦芽的价格一路飙升,目前国产大麦麦芽已经从3000元/吨涨到5000元/吨以上,进口大麦麦芽从3400元—3600元/吨涨到6000元—6200元/吨,原料危机给国内的啤酒生产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生产压力,有的企业更因此陷入生存危机。
针对以上啤酒产业面临的共同困境,金鑫啤酒厂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对产业结构进行积极地调整,实现了生产的现代化和市场的规模化,对啤酒瓶进行回收利用,针对原料紧缺问题积极探索出“企业——农户”一条线的模式,不仅为地方节约了资源,缩减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为企业谋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3结尾
企业自主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战略的突破口。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国啤酒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人均啤酒消费已经达到国际平均水平。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啤酒行业竞争的方式已经由过去主要依靠价格竞争转为主要在品牌、服务、渠道、战略、资本等方面的竞争。同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啤酒吨价持续攀升,行业盈利能力增强。且从行业特性来说,啤酒行业与白酒、葡萄酒和黄酒相比,具备诸多显著的优势。2009年至2012年,啤酒行业面临着较好的发展际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行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发展战略,为啤酒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中国啤酒行业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面临很多的问题。例如:随着国内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啤酒推广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同时,由于人力成本上升、物价上涨、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国内厂家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出口的拉动效应越来越差;加上同类产品的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国内啤酒推广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然而啤酒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内在来看,决定于企业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企业的战略定位等各个方面,但实际上,相同规模、相同经营范围的企业,在以上几方面是非常难以拉开差距的。能够真正改变企业竞争格局的,实质上只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品牌、一个是渠道,只有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打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响亮的品牌、建立起比竞争对手更完善的渠道,企业才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作为一家立足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企业,贵州金鑫啤酒产自始至终把企业的发展同地方经济命脉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寻求双方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为安顺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更是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使得金鑫啤酒厂的发展一度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企业领
导阶层的英明领导下,企业大胆创新,摸索出一条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存的新思路。金鑫啤酒厂立足于啤酒产业依赖市场原则的经济指向,勇于创新,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酿制出不同的产品,仅仅依赖就将消费市场,逐步向外扩张的战略思路,迅速占领了市场。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成就。
第五篇: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柴河林业局威虎山饮品公司2012年创新工作汇报
饮品公司成立以来,我们十分重视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立足于柴河林区的自然资源和科技资源优势,围绕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目的是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培育打造企业知名科技园区,不断为林区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柴河林业局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为企业注入了恒久的动力与活力,现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饮品技术已经成为柴河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发展是饮品工作的灵魂,是推进科技兴企的动力,是企业发展的生命之源。运用社会管理创新发展促进饮品的整体工作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一、明确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王敬先局长在2012年工作报告的指导思想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我公司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积极探索完善机制,改进公司管理服务方式,着力破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深化“三创一造”活动、促进饮品公司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饮品公司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是:加快建成总面积3000平方米、能够吸纳多种内容的创新创业企业,设施一流、配套完善、环境优美、服务便捷的孵化基地,努力建设成为柴河林区最大、最具实力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
饮品公司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形成涵盖不同专业领域和产品层次、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成为区域创新创业资源聚集和推进科技创新的核心,不断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增强区域核心竞争能力,为柴河林区和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按照技术创新链做好四级载体的规划建设
根据创新创业企业的成长规律,按照技术创新链的构成形态,饮品公司提出四级载体的规划建设思路。在成果孵化期,建设适应不同专业领域和产品层次需求的孵化器为主体的创新孵化区;在孵化毕业企业成长期,建设以标准厂房为主体的科技产业区;在企业发展的成熟期,建设基础和配套条件一流的产业园区;在企业发展到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扩张期,建设高水准的总部聚集区。根据园区功能定位,我们将第一、二、四级载体主要布局在位于局址的南部园区,将第三级载体布局在西部园区,适当配置第一、二级载体,并按照布局规划,加快建设进程。
一是重点突出加强创新孵化载体建设。通过林业局引导、社会参与,吸引600多万元社会资本建设科技孵化器,形成以饮品公司技术创新服务为骨干中心的专业孵化器、多家民营科技孵化器为主体的孵化器群。到2012年底,使山上林场投入使用的入孵原料供应达多家,今年孵化器面积预计将超过产业基地、完成原料基地的聚集,为吸引国内较大企业的入住柴河林区奠定基础。
二是加快建设科技产业园区,为山上原料供应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推进集中规划建设以工业标准厂房为主体、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产业园区,并以林业局管委会投资建设为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建设,优惠出租或出售给孵化毕业企业,保证企业尽快投产,降低企业的投资和运营成本。逐步建成标准厂房将全面投入使用。
三是高标准建设产业园区。饮品公司根据打造三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定位,按照建成空间信息化、生产自动化、园区生活化、环境优美化、社会安全化、科技与人文协调统一的一流综合产业园区的标准,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今年将投资4000万元,加快厂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是产业承载能力将大幅度提升,园区环境和形象将明显优化,产业聚集能力将明显增强。
四是积极推进总部聚集区的建设。为了适应企业规模扩张对产业和动力支撑的高质量需求,展示一流企业的形象和实力,公司厂区规划整体布局,重点聚集柴河林区山产品的经营结算中心。
三、完善和优化三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饮品公司围绕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成本和风险,不断完善由基础创业服务、中介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三个层面构成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高了创新创业企业的成功率。
一是完善和优化基础创业服务体系。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品牌、商标、条码等基础硬件,同时代办企业登记、企业代码、税务登记以及其他手续等服务,真正让创业者专注于成果研发和转化。
二是完善和优化中介服务体系。饮品公司积极与专业能力强、信誉好的中介机构加强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包括税收、法律、财务、审计、战略策划、管理咨询、人员培训、技术服务等内容的中介服务体系,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中介服务。
三是完善和优化个性化服务体系。饮品公司不断提高服务的创新性、专业性和针对性,专门组织新闻推介会,扩大产品知名度;专门与投资企业、银行专题推介会,获得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
四、加快建设五大创新创业支撑体系
一是加强与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建立科技创新的成果支撑体系。与大专院校合作,构筑了良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帮助大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顺利走向了市场,在柴河林区形成了良好的成果聚集效应。
二是加大争取资金投入,建立创新创业的资金支撑体系。形成企业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支撑体系。促使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三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创新创业的智力支撑体。制定并实施《关于引进高级人才的政策规定(暂行)》001年,成都高新区规划建设了高级人才居住园区,对部分创业者和高级人才购买住房给予了每套6万元的补贴;对到区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博士,每年有计划的拿出经费作为研发经费补助,对企业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专项奖励。用人才政策,吸引了大批创新创业人才聚集。
四是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打造创新创业的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建设冻干食品研发、设公共试验和评价平台,努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降低企业的研发、测试等成本,帮助企业提高研发水平。
五是积极培育市场,优化创新创业的市场支撑体系。积极建立和培育产权交易市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快建设成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净化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环境。
五、加快建设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的创新文化
科技创新是一项充满挑战和风险的事业,既需要从事科技创新人员的勇气,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宽容。加快建设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创新文化,将为推进科技创新提供恒久的动力。饮品公司采取积极措施,按照文化建设的三个层次,从今年开始加快创新文化的建设。
一是营造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公司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善待挫折,激励成功,宽容失败,积极在全社会培养和营造崇尚创新、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是建立和完善支持创新的制度体系。成都高新区围绕让勇于创新的人得到尊重、让善于创新的人得到实惠,积极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加快形成支持创新的长效机制。
三是形成支持创新的理念。创新理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公司将通过培育和形成创新理念,实现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飞跃,使“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成为每个高新人的自觉行为,让创新创业人才的创新热情充分涌流,让创新创业精神在成都高新区蔚然成风。
饮品公司将按照林业局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建成为科技成果和成长型科技企业聚集地,加快建设成为我局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高新企业之一。
2012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