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时间:2019-05-12 21:2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第一篇: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文章标题: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中国移动___公司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在___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并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直接领导和管理。___是经济大省,交流大省和人口大省,___移动公司的客户数和运营收入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已连续9年稳居第一,客户规模超过5000万。

2005年,中国移动___公司提出了“国际化理念,本土化创新,中国式管理”的创新理念,积极构建通信企业系统化的创新体系,开展“跨部门跨公司.跨行业”的创新活动,营造“人人有创新企业有专利”的创新文化,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推进移动信息专家战略转型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提供了良好支撑。

创新体系构建与实施背景

一、国家提出自主创新发展战略

国家提出了“坚持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颁布实施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自主创新提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十一五“时期着力自主创新.并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时期的”六个必须”之一。

二、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严重影响行业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国家创新的重点突破领域.但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的整体对外依存度过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较弱。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国外通信企业已在国内申请大量运营业务专利未来将直接影响到我国通信企业的发展。

三、复杂的外部环境要求通信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从渐趋复杂的外部环境来看.技术变革、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传统语音业务的萎缩和增量不增收.数据业务发展压力的加大.信息化发展的大势.3G牌照的发放等.都要求通信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快创新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更多的新业务.推出更多的信息化产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提升企业价值。

四、通信企业的创新能力现状呼唤系统化的创新体系

从目前来看,我国通信企业缺乏系统化创新体系已成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瓶颈。主要体现在:①创新缺乏统一战略.统一理念.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企业的创新往往是分散的,创新工作.创新资源难以整体协调,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②缺乏创新工作效果评价机制,没有形成创新闭环管理,无法实现对创新绩效的有效评估和引导;③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意识仍显淡薄,缺乏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流程和方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移动___公司提出并开展了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工作,以有效提升企业的自

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___移动创新体系的构建

综合国内外相关创新研究成果,借鉴Vodafone、NTTDoCoMo、SBC、法国电信等国际标杆企业的经验,中国

移动___公司逐步探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创新体系。体系模型如下图所示:

电子化系统

中国移动___公司创新体系模型___移动创新体系的实施

一、树立“国际化理念,本土化创新、中国式管理”的创新理念,营造“人人有创新,企业有专利”的创

新文化1”国际化理念,本土化创新、中国式管理”的创新理念。2005年6月,___公司领导班子以构建创新型企业为愿景,明确提出了”国际化理念本土化创新、中国式管理”的创新理念,要求从企业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创新理念的指引下,明确提出利用新的知识来创造新技术、开发新业务服务,采用新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对现有活动的持续改进,从而驱动企业增长。创新理念的确立,扭转了以前公司创新工作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资源分散.活动缺乏协调、效果形不成合力的状况,为公司创新活动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整合企业资源,实现创新的统一战略.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

2.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营

造人人有创新,企业有专利的创

新文化。2005年,公司提出了”123”

创新活动目标:设立100万创新提案

奖励基金.成立200个质量管理小组.

开展3000人参与的创新活动。公司

开展了”跨越2005”主题创新活动,鼓励全省员工参与,2005年共收集员

工创新提案5000多份:结合智能网

生命周期管理,开展”延长智能网生

命周期管理”等专题创新活动发挥

员工积极性,全面开展群众性质量管

理小组活动,参与公司质量改进、效

益提升,共组建QC小组539个,参

与人数近5000人;组织开展管理、业

务服务、技术三类创新成果评审活

动,共收集创新成果164项,其中有

6O多项被评为优秀成果。在全公司范

围内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

新氛围。

创新活动LOGO和

第二篇: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科技水平是一所大学实力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贵州财经学院坚持把加强和提高科研实力作为建设高水平特色财经院校的前提和保障。为了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校励精图治,遵循注重内涵、强化特色、跻身一流的发展理念,依靠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从艰难创办到成功崛起的50年间,紧紧把握发展机遇,科学研究迅速积累,实现了一次次跨越式发展,其突出的科研成就在学校建设史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我校率先大批引进博士和学科带头人。科研创新能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高校必须不断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科研机制完善为保障,增强核心竞争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校在贵州高校中率先引进博士和学科带头人,目前在503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27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54.27%;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10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1.27%。贵州财经学院还通过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学习和进修培训,先后与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联合培养师资,提升中青年教师学历学位层次与;美国加州州立富乐敦 大学、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法国波尔多第四大学等国外10余所大学常年合作进行教师培训,使教师队伍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多元化知识结构。该校现专任教师队伍中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413人,其中具有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104人,有省管专家、优秀中青年专家18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13人。目前拥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校级重点学科,并构建了一批能够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团队。强大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为我校科研实力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并且取得卓越的成就。

二、我校着重见者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我校现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西部现代化研究发展研究中心两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还成立了2个省级研究所和一大批校级科研机构。2006年,建成贵州省乃至全国高校唯一一家票据博物馆。2007年,建成目前贵州省高校唯一的、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的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年,通过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遴选“贵州省十大人才培养基地”的评审,被批准为贵州省唯一的社科类人才培养基地——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2008 年,经贵州省科技厅批准设立贵州省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同年,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商务部批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与我校合作共同建立研究基地。

三、为试验区的建立提供了针对性的前期调研报告和咨询意见。1988年,由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分别在贵州毕节地区建立了“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扶贫开发试验区”和贵州安顺地区建立了“深化改革,促进多 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的改革试验区”。贵州财经学院的专家为两个试验区的建立提供了针对性的前期调研报告和咨询意见;根据胡锦涛同志“科学认识贵州省情”的指示精神,我校承担了《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教程》一书的主要编写工作,这是早期在干部队伍中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重要尝试。这些研究工作不仅为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科学发展观早期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我校教师在国内外大量发表论文。据不完全统计,2003—2007年我校教师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两千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百部,并有200余篇论文被CSSCI及SCI、EI、ISTP等国际期刊收录,在学界反响强烈。在近两届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中学校共获优秀成果奖4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22项。目前,我校20多名教师担任国家级学会的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反映了我校教师在国内的学术地位不断提升。

五、“十一五”以来,我校多名教师长期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省、市、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贵阳城市经济圈十一五发展规划》、《铜仁地 区“十一五”规划前期研

究》、《贵州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划》、《贵阳市在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区域发展特色思路的研究》、《云岩区“十一 五”发展环境、发展特色思路研究》、《红花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多项规划研究和编制成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好评,被纳入政府决策。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阶段,地方本科高校数量发展迅速,并在大众教育中占据主流地位。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及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渗透,地方高校遭遇了新的格局下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地方高校应如何发展壮大?如何才能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地方高校的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办学之本。“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着师资队伍力量不强,专业特色不明显、科研层次不高、综合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但最关键,最根本的是教师队伍问题,优质教师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建设和发展的瓶颈。精心建设一支学科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精干高效、富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理应作为地方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地方高校必须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地方高校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这也是地方高校赢得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地方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就必须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进行制度创新。要努力创造和形成有利于各种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和良好氛围,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办学以育人为本。育人是现代大学的精髓和灵魂。为此,地方高校要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提高素质、强化能力、发展个性为育人的指针,构建“多维渗透、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全新课程体系,构建由“素质课程、活动课程、专题讲座、校园文化、读书活动、社会实践”组成的“六位一体”的素质教育体系;推行导师制和生涯教育,施行完全学分制,建立“毕业证书+职业证书”双证书制度,以增强培养学生过程的控制能力;定期开展市场调研,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提高就业档次,尤其增强考研率和公务员考取率,获取相关信息,增强质量检验能力。总之,把握“以育人为本”的实质,就要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管理方法上具体落实这一理念:(1)“以育人为本”体现在教育观念上,就要求教育者创造条件、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使拔尖人才能脱颖而出,为培养和选拔人才创造有利环境。(2)“以育人为本”体现在教育内容上,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以科学发展的眼光,不断赋予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时代特征、成长环境相吻合的新内涵。(3)“以育人为本”体现在管理上,不仅要求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能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还要求将这种理念贯穿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实践中去。提倡人性化管理,倡导管理过程中教育在先和管理与教育并重,并根据“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要求,既明确学生在学校里享有的权利以及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应该履行的义务,又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校必将励精图治,遵循注重内涵、强化特色、跻身一流的发展理念,依靠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朝着高水平的大学迈进!

第三篇:如何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如何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应以人力资源开发为起点

企业人力资源亦称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内涵有两个方面,即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开发人力资源的质量。人力资源的质量开发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改善劳动力的素质和活力,达到人力资源的完分利用,得到预期的目标。怎样才能实现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激发员工的活力呢,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将人力资源开发的观念定格在建立“学习型组织”上。要转变观念,尤其是企业主管,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走出误区,将人力资源开发的观念定格在建立“学习型组织”上,这一点对搞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非常重要。

1.将人力资源开发上升到战略高度

企业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理清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关系,将学习上升到组织的层次,而不仅仅强调个体层次的学习,因此人力资源开发也应从传统的技术与技能的培训等项目上升到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将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和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2.学习型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应当是系统的要把对员工的培养、使用和政策性开发当作一个系统共同实施,并与组织目标紧密结合。有组织目标指导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才可以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的素质,才能有效地为企业服务,才能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学习型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应当是“动态的”

由于现代企业处于高流动的环境中,学习型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应该是动态的。为了实现员工和组织的能力与变化的竞争优势相适应,“动态”是必要的,应该将不稳定环境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看成是动态的过程,经常检查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使其能为企业提供快速便捷,适应环境变化的人力资源。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智力

西方一些人力资源专家认为:从大学毕业的学生,第一年的可用知识占70%,第二年占30%,第三年占10%,到第四年,这个学生如果不继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那么他原来掌握的知识已基本过时了。这就提醒我们,进行内部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是要对现有员工不断进行培训和教育。在培训教育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制订培训计划

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定期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并保证有效实施。

2.选择培训方式

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比如专业知识培训,内部培训,外出培训等。

3.确定员工培训对象

在培训对象的确定上要注意多层次,全方位,不能仅限于少数主管人员和准备提拔的人,而应该包括企业从高层到最低层的所有员工。

4.丰富培训内容

在培训内容上,要做到技能培训与观念培养双管齐下。重要培训除了技术和业务方面外,还要对员工思想观念、思维能力等进行培养。对技能的培训是调整、开发员工行为的外在表现过程;而观念的培养则是整合员工思想与价值观的内在过程。企业员工做到技能培训与观念培养双管齐下,才能既提高员工的智力,又激发他们的活力,促进员工实干与创新,最终提高企业绩效。

5.注重培训效果评估

目前,人们较为重视的是对培训资金的投入及如何改善培训的方法和技术问题,而没有认识到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性,效果评估工作仅仅停留在培训过程中,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真正掌握所培训的内容,而仅仅是为了应付培训后的考试,从而使在培训上的巨大投入没能得到相应回报,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在培训过程中严格要求学员掌握所学内容,而且培训过后更要深入到员工所在班组了解其工作态度是否改变,工作能力是否提高,是否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对表现好的学员要进行奖励,对表现差的学员要严厉处罚,从而激发员工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真正使培训起到提高员工智力素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尊重、保护现有人才,激发人才活力

我国目前已成为人力争夺的核心地带,如何尊重、保护好企业现有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活力,使其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目标。

1.建立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

建立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岗位竞争机制等。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应作为员工加薪、晋升的考评依据。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加薪制度,晋升程序消除论资排辈,拉关系现象,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为员工自觉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内在动力。建立岗位竞争机制,岗位能上能下,竞争上岗,使员工有危机感,不满足现状,为员工追求上进,自觉成才提供了外在压力,在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的作用下,员工就有了参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2.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企业要根据条件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机会,使其有足够的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的机会。为了满足人才的自我实现需要,企业可以给人才委以重任,坚持权责相称。

3.重视员工的存在当基本的生理需要满足以后,人们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需要理解、关心、尊重的沟通。企业领导作为企业的舵手,应尊重员工的人格,宽容、信任地对待人才。要具有民主意识,善于倾听员工意见,让员工有主人翁地位,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活力,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二、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其中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企业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提高顾客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适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据

统计,世界500强的技术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5%至10%,大大高于中国企业的平均比重。2001年当国内各彩电品牌在大打价格战时,沉寂多年的索尼在中国市场仅50万台高端彩电销售量所获得的利润就相当于国内所有彩电品牌的利润总和。“技术的索尼”的威力显露无遗。

与国外知名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技术创新不够重视,忽视对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在技术方面的投入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而满足于以OEM方式赚取微利,动辄打“价格战”。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许多企业还未从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工厂”的角色中完全转换过来,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长期处于很低的水平,这就直接导致了当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差的局面。

值得欣慰的是,一批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开始技术创新,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并已初见成效。比如: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比武,科技成果展览,QC活动评比,技术革新及合理建议成果发布会等,通过这些活动使技术人才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帮助企业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铝公司山西企业的电器开关、水泥、金属钾电解铝等等,相对过去单一的产品就是一种进步。中铝公司山西企业的创新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结合。当面对同行业几十甚至几百个高附加值产品走向市场的时候,中铝山西企业在铝电联营项目上迈出大大的一步,这个突破可以视为完成了一次发展创新的尝试,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三、以信息化为动力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促进管理创新,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就是一个主动型信息化的典型。1969年它租用了IBM360型计算机进行货物配送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沃尔玛花费2400万美元发射了一颗企业自己的人造卫星,用于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据说,沃尔玛的电子信息通信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统,其规模甚至超过了电信业巨头ATT公司。沃尔玛在信息化上的巨大投入为其带来的更是巨大的回报。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按营业额排序)排行榜上,沃尔玛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在我国,也有许多主动型信息化的企业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成功,如联想、海尔、邯钢等企业都通过信息化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联想集团实现信息化以后,存货周转天数从72天降为22天,年降低成本1.2亿元;产品积压损失从2%降到0.19%,年降低成本3.62亿元;应收周转从28天降到14天,年降低成本4700万元;坏帐占总收入的比例从0.3%降到0.005%,年降低成本5000万元,这几项加起来,年节约费用6亿元,效益相当可观。

信息化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怎样实现信息化呢?信息化涉及的环节很多,但最主要和关键的两项:一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流程的信息化;二是人的信息化。

许多成功企业的信息化都是紧紧围绕着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沃尔玛的核心业务是商品零售,主导流程是货物配送,因此它不惜花巨资来“优”它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又如,海尔是一个加工型企业;它们在国内率先上了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在海尔全面实行了“索酬、索赔、跳闸”的内部市场链(SST)管理制度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动运行,实施“三个零”(质量零缺陷,服务零距离,运营零成本)目标的业务流程再造。

四、以争创名牌为手段

当今世界,品牌成为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表现。名牌作为高品质、高文化的象征,其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是一个企业永恒的竞争力。争创名牌是提升企业信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进行成功的CIS设计

通过企业规范化管理,调动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经营能有效地运作,通过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同和关注,建立理想的企业形象。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深入调研海尔成功导入CIS理念,将企业名称简化为“海尔集团”,以英文“Haier”为主识别文字标志,实现了商标标志和企业自我的统一,在设计上实现了简法、稳重、大气、信赖感和国际化,建立起了长期稳固的视觉形象,为海尔名牌战略的实施及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形象基础。

(二)恰当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的目标在于使品牌所体现的价值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相吻合。品牌不应只反映产品的特性或功能,更重要的在于要赋予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思想,从而引起共鸣,实现相互间的沟通,最终作为可信赖的印象沉淀在消费者的心目中。

(三)注重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品牌价值的基础,没有质量就没有名牌。长期以来,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形象是质次价低,这与中国企业落后的质量观念和质量管理体制不无关系。注重产品质量对正处于品牌经营起步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有着尤为重大的意义。

(四)取得有关国际标准认证

在国际市场上,不少工程项目工的招标,主要物资的采购和贸易洽淡,都日益以取得ISO9000和ISO14000认证为前提条件。因此,取得有关国际标准认证是中国企业创世界名牌的必由之路。1992年,海尔在全国家电行业率率先通过了ISO9000认证。1996年8月,海尔冰箱又通过了ISO14000环保认证。在过去的近20年中,海尔先后通过美国DL、德国VCE和GS,加拿大CSA和EEV,澳大利亚SAA、中东SSA、欧盛TVV和GE,日本S—Mark等十多次认证,取得了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国际市场上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中铝公司山西企业也一一通过了三大认证,这将是新企业、新理念、新思路的又一次尝试。

(五)保持独特的个性魅力

名牌是一种富含品质、文化形势与承诺的品牌,它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个性魅力代表了一个品牌核心的且不具有时间性的要素,是品牌价值的灵魂。例如,摩托罗拉“飞越无限”,带给消费者的随时随地的通讯方便和自由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全力维护和宣扬品牌的核心价值以保持独特的个性魅力,已成为许多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

(六)进行成功的品牌宣传

享誉世界的名牌,无一例外都具有成功的品牌宣传。中国企业中也不乏成功的品牌宣传的案例,海尔通过“硬冰箱”等典型案例以及“海尔,真诚到永远”等广告的宣传使“海尔”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赖度,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五、以企业文化为后盾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价值体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看法及其对环境的反应模式。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明确指出:“企业文化在下个10年中将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企业文化还能保证企业一般员工积极性和知识系统的充分发挥。

美国学者法兰西斯说:“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能用钱买到劳动,但你不能用钱买到热情,你不能用钱买到主动,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而争取到。”企业文化不仅强化了传统管理的一些功能,而且还具有很多传统管理不能替代的功能,如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发挥,可以直接或间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导向功能: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它对全体员工有一种内在的号召力,使员工对企业有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的目标和理想聚焦在企业的目标和理想上,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

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能减少内部的摩擦和内耗,形成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全体员工团结一心,把精力花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上。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团队精神就是企业文化凝聚功能的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

激励功能: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员工自觉维护企业的声誉,努力工作。

规范功能: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能约束企业职工的言谈举止,从而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企业文化对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我国的企业所重视,我国的一些大企业也都在努力塑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目前,人们对 “零缺陷”、“真诚到永远”、“赛马不相马”、“客户满意”等海尔文化已耳熟能详。海尔文化贯穿于企业的每一个环节,其质量宗旨为高标,精细化,零缺陷;售后服务永远坚持“用户是衣食父母”、“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真诚到永远”、“国际星级服务”等原则,科研开发以“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科题”为宗旨。看过这些海尔的原则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海尔为什么能为单身人士设计出“小小五子”,为什么能为不同的客户单独定做“整体厨房”,为什么能让用户只是为了海尔的售后服务也要购买海尔的产品,同时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海尔能在16年的时间中保持平均82.8%的增长速度。“海尔文化”是海尔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企业文化这把利剑指挥着海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终保持着竞争优势。山西企业坚持在生产生活中用适合企业建设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坚持提倡严肃的工作纪律,积极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意识,强烈的奉献精神,优秀的工作质量,较高的工作效率,密切的合作关系,良好的学习风气,明明确确地把企业文化融入于企业建设的全过程,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我们的企业更具有竞争活力,不断发展壮大。

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加强管理,以人力资源为起点,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争创名牌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后盾,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市场变化,积极应对,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

第四篇:加强文化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文化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摘 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的根本,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的创新则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本文系统阐述了文化创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并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提出了企业文化创新的发展模式,以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借鉴和参考,为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做出贡献。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创新;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161-01

经济信息化、知识化时代的到来,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经营管理理念、企业价值观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变化和要求,这对我国企业的文化建设而言是考验,也是契机,如何抓住时机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并带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是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企业文化创新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积累性学识,这种学识集中表现在组织对不同生产技能、资源的协调、结合上。企业创新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调整自我以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打破旧东西,创造新技术、新管理,如今,创新已经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事情,已经全面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形成一项无形的企业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它是其他企业最难以模仿的,因而一旦形成一种具有推动力的企业文化,将会形成一种持续的积极作用。企业文化要持续不断的推动企业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企业内部经营与外部环境发展的要求,因而,文化创新既是企业文化自身建设的要求,也是将创新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从而提高企业创造力、竞争力的要求。因而,文化创新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是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动力源泉。

(二)企业文化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将文化、知识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出来,企业要不断进步和发展,就必须提升员工素质,建设学习型组织,从而更好的发挥员工的潜能。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导向作用,因而,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具有长期性、潜在性。一方面,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土壤,一个崇尚创新的企业文化,必然会促进企业创新的不断提升,进而推动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极大提高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断优化这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因而,企业文化创新自身形成一种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竞争力。

二、基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创新模式

(一)做好企业文化的诊断为文化创新找出方向。企业文化诊断是企业文化创新的第一步,是指企业应客观、准确的对企业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推动作用进行评估,进而找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文化因素,为企业文化的创新找准方向。对此,要梳理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个系统,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将整个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既要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又要继承和发扬原来的好传统、好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基础知识的普及,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来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将创新理念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为企业文化创新目标的建立做准备。

(二)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指导设立企业文化创新目标。企业文化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中,企业文化创新则是推动企业文化不断完善的动力,企业文化创新目标的设立应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指导,通过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内外经营条件下,调整和实施企业文化。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指导来制定企业文化创新目标,就要求企业在制定企业文化创新的预期目标时,更多的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描述,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目标来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近期目标,以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企业文化创新目标的设立,是一个动态的目标,既要保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具体而言,企业在制定总体目标时应更注重目标的弹性,而在制定阶段性目标时应更注重目标的刚性。企业文化创新目标要进一步细化,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定文化等方面细化企业文化目标,并制定详细的企业文化创新实施计划,作为各部门文化建设的执行的准则。

(三)采取措施保障企业文化创新建设的有效实施

1、明确责任,加强落实。企业文化创新工作应引起公司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在企业相关领导的领导下,由行政主管负责,公司宣传部门组织实施,各级部门共同建设,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2、强化认识,全员参与。企业要组织广大员工学习企业文化、创新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形成全员参与、共同建设的企业文化创新建设新局面。

3、加大投入,做好监督。企业文化创新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企业根据情况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文化创新领导部门要做好预算,科学运营,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力、物力投入方案,由公司批准后投入实施。要做好文化创新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通过自查自评、年终考评等形式,实现“以评促建”。

(四)将企业文化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创新要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将创新成果进行有效的传播和沟通,让企业员工更好的了解和应用文化创新的成果,将其贯彻落实到员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为了促进文化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沟通,企业一是要选择恰当的文化传播载体和沟通渠道,以互动方式来促进企业文化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的传播和利用,不仅让员工认识企业文化,还要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因为,只有员工(全体员工)才是将企业文化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践者。

作者单位:张邦栋 江苏省烟草公司徐州公司

魏贤运 江苏省徐州财经高职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志彬.论新型企业文化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J].江西烟草.2005,2:10-12.

第五篇: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建设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建设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发表日期:2012年10月25日 【编辑录入:办公室】

江西联创通信有限公司

江西联创通信有限公司自2001年由国营第八三四厂改制成立以来,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通过狠抓科技创新和科技核心能力建设,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渐强的蜕变,企业科研生产捷报频传,产品已从单一的通信终端、传输交换产品扩展到各种指控通信分系统及总体项目,同时逐步介入武器平台检测维修等新兴领域,形成了“指控通信、检测维修、模拟训练、指控软件和民用专网”五个产品方向跨越式发展的新格局;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效益稳步上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及净利润连续多年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由最初的3163万元增加至2011年30174万元,利润总额由最初的546万元增至2011年2647万元,资产总额增加至4.77亿元。

一、公司推动科技创新的典型经验、做法

企业改制成立初期基础薄弱,技术能力低,产品单一(仅有指挥机和军用电话机两个产品),市场面窄,地处江西,人才资源贫乏。为摆脱困境,求生存谋发展,十余年来,公司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狠抓项目研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技改投入等一系列举措推动科技创新,保持了稳健的发展势头,科研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1.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企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公司始终坚持“军工品质、立世之本”的企业宗旨,全面贯彻落实“责任是力量之源、创新是发展之路、细节是成败关键”的工作指导思想,优化公司科技创新管理流程,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科研项目管理,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机制保障。

重视企业标准化建设。随着研制项目范围的扩展和层次的提高,公司制定相应的标准化管理办法和实施计划,不断推广应用新标准,并积极参与新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先后制定了两项国家标准和多项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化水平日益提高,被南昌市高新区列为第一批标准化示范单位。

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公司配备专业人才负责知识产权管理,通过认真落实跟踪科研项目过程,确保公司知识产权能得到相应保护,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目前,公司拥有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5项,“国家重点新产品”、“江西省重点新产品”、“江西省优秀科技新产品”、“江西省自主创新产品”80余项荣誉称号。强化科研项目管理。公司建立了以技术管理责任体系和项目管理责任体系为基础的科研管理体系,前者以科技管理部、研发部、专业室、技术专项为主线,后者以产品分线负责人、项目管理、项目负责人为主线。公司的科研项目、预研项目、技术专项预研由科研管理体系统一规划,经企业决策以后统一列入新产品计划,明确项目负责人,并严格依照项目节点要求落实好研制工作。

2.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公司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强核心技术、关键工艺技术的研究,提高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制造、试验检测能力,全面提升公司科技制造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指控通信领域

公司在“XXX工程”、XXX指挥系统、XXX一体化改进等国家重点项目研制前期,派出项目组常驻北京技术研发中心,与部队机关院所积极主动沟通交流,深入了解项目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核心技术研制。这些项目的顺利开展与落实,标志着公司实现了从武器系统配套单位向系统总体单位的转变。

检测维修领域

公司积极主动协助参与炮研所检测维修项目的研制,学习院所先进的检测维修技术,在初步掌握信号隔离、调理,基于PXL总线的检测系统开发等技术后,通过三种型号电子检测维修车转产项目的研制生产,不断消化、吸收并改进已有的检测维修技术,逐渐形成检测维修流程开发以及装车设计等先进技术。公司现已独立承担“XXX工程”多型号装车研制生产任务,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

模拟训练领域

为紧跟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满足部队演练需求,2005年公司以合作研制的方式,主动参与郑州防空兵指挥学院XXX雷达模拟训练项目的研制,在学习掌握了雷达性能、雷达操作技巧后,不断完善改进模拟训练技术,逐渐拥有了独立自主的科研生产能力,并陆续介入XXX防空导弹、光纤制导导弹系统、红外假目标等领域,有效地提升了企业自身综合能力,初步具备了成为我军专业化模拟训练系统重要研发制造基地的条件。

3.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综合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

公司通过广泛吸纳、重点引进社会各类人才资源,逐步形成了多领域、多层次的人才梯队;通过专业业务技能集中培训,联办在职工程硕士班等方式,使研发人员快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通过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公司综合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造就了一支稳定高效、结构合理、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公司充分利用北京技术研发中心平台,开展各种技术合作,广泛吸收容纳各类人才和多种社会资源,逐步建立一个以共同价值为纽带,以共同事业为核心,以各自专长为载体,以共存共荣、共同发展为目标,内外结合、虚实相融的多元化人力资源体系。

4.以合作交流为手段,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08年,公司设立北京技术研发中心,并把其作为推进产学研联合和对外合作交流的平台,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深厚的创新资源优势,探索“产业创新联盟”新模式,为打造新型军工企业提供了人才、技术资源支撑。

同时,公司全面深化固化野战部队、院校及研究所的技术合作交流,形成战略合作伙伴网络体系,及时了解部队发展的最新需求,推进新型武器装备的合作研制,形成公司长期发展的科技支撑网络体系,保持企业发展原动力。

5.加大技改投入,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为有效提升科研设计手段和科研生产试验条件,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综合技术实力,公司自2008年首个技改项目获批以来逐年加大技改力度,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多个项目获国家军工研保/批生产专项资金支持,新建电子装配大楼和装车厂房共27000平方米,购置数批生产试验设备和测试仪器、开发软件;目前正有序推进涉密信息系统、物料管理系统、产品开发管理系统(PDM/PLM)研制保障条件建设项目和物联网等新技改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公司科研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增强,生产经营业绩逐年增长,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产品、市场实力稍显薄弱;核心人才短缺;重点项目、产品研究等方面的技改投入,需要上级机关大力支持。

在下一阶段,公司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坚持以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旨,以“产品市场架构、人力资源体系、资产资本结构”三大体系调整为主线,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导,统筹规划,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和谐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积极打造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市场,全面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将下大气力夯实科技创新管理基础,提炼形成指控通信、检测维修、模拟训练等领域核心技术,努力提升总体设计与总装集成能力,形成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稳固军用、民用产品核心市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以培养、引进创新型核心人才为重点,全力构筑完善的人才资源体系。

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拓展主体创新人员比例,提升人员层次和整体素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人员激励机制,通过自主培养和对外交流的方式着力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打造一支善谋实干的创新型核心人才队伍,不断完善公司人力资源体系。

3.以企业文化为引领,全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公司将积极探索企业创新文化建设,通过企业文化的软力量作用,将科技创新理念逐步渗透到科研生产的各个角落,不断加强全体员工的科技创新意识,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

4.优化资产资本结构,全面融入武器装备体系发展大格局。

公司将通过对外合作、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和整合相关行业具有增长潜力优良资源等方式,优化资产资本结构,形成合理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融入武器装备体系发展大潮提供体制保障。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公司十一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后续我们将继续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建设,不断充实产品市场架构,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全面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争取快速进入军工主流队伍行列,为国防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下载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罗井鹏(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医药企业专业学生论文)摘要: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里,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千变万化的今天,创新无疑是核心......

    依托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版]

    依托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企业规范、生存环境的总和。它涵盖了企业范围内的各个方面,关系到企业战略、人才、......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点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者:景扬 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年第12期 摘 要:我国企业为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就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全面提升企业核......

    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如何创造并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对核心竞争力有清醒的认识核心竞争力有三个方面的要点;企业组织独有的,这种能力只能产生在既定公司文化背景下,其他企业......

    浅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浅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近两年,我司面对国际金融风暴的压力,公司上下一心,团结拼搏,用“敢为人先,不惧险阻,勇攀高峰”的企业精神实现了生产经营的较快增长;如今,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

    加强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加强自主创新 增加核心竞争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十多年来,亚龙始终遵循着“创造教育新环境,引领教育新理......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中央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

    自主创新能力 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自主创新能力 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这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