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家访感悟
教师家访感悟
今秋九月,我校开展了课外访万家活动,我作为2011级03班的班主任,在开学前夕,我顶着毒辣辣的太阳,蹬着自行车,行进在乡
间泥泞的小路上,走访即将入学的学生。当我进入农家小院时,我感
受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我走访的22名学生中,有17名家长不在家,他们是爷奶照管,即便是有父母,他们也无暇顾及,要打工,无
法管学习和生活,学生们不是玩,就是看电视,没有好习惯,自律性
差,对学习无法重视,他们看见我时,表情漠然,我深深的认识到农
村教育的艰巨性,家访工作的必要性。他们的父母 知识水平都不高,为了忙于生计,为了给孩子一个好房子,为了给孩子更多的钞票,他
们根本没有认识到孩子还需要家庭的温暖,爸妈的呵护,伙伴的安慰。
家庭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让家长明白这个道
理。
--------盛康一中刘春琴
在街上电玩中心,我听见有人在喊:“蔡俊杰,快跟我一起回去吧,你爸来了!”“那不是即将要来我班的蔡俊杰吗?”我赶忙上前,拉住
那个男孩,劝慰他早点回家,可没有想到他却说:“你算老几,要你
管,老子不回去。”我一怔,“小小年纪,怎么口出脏话,大人的话也
听不进去呢?”随后我有赶往他家,趁小孩没在家,做他爷爷奶奶的工作,让他们催促儿子或媳妇回一人在家管孩子,老人听了我的劝慰,也表示按时送孩子上学。哎,街边的游戏室对孩子们的影响真大啊!
不是家访,我根本不知道学生上网成癖啊!今后要抽出时间,多组织
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习惯,让他们
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盛康一中刘春琴
第二篇:教师家访感悟1
起头6针
第一行:1针下 加1针
第二行:2针下 加1针
第三行:2针下 加1针 1针下 加1针
第四行:2针下 1针上 加1针 1针下 加1针 1针上
第五行:2针下 1针上 3针下 1针上
第六行:2针下 加1针 1针上 1针下 加1针 1针下 加1针 1针下 1针上 加1针
第七行:2针下 2针上 5针下 2针上
第八行:2针下 加1针 2针上 2针下 加1针 1针下 加1针 2针下 2针上 加1针
第九行:2针下 3针上 7针下 3针上
第十行:2针下 加1针 3针上 3针下 加1针 1针下 加1针 3针下 3针上 加1针
十一行:2针下 4针上 9针下 4针上
十二行:2针下 加1针 4针上 拨收1针 5针下 2针并1针4针上 加1针 十三行:2针下 5针上 7针下 5针上
十四行:2针下 加1针 5针上 拨收1针 3针下 2针并1针5针上 加1针 十五行:2针下 6针上 5针下 6针上
十六行:2针下 6针上 拨收1针 1针下 2针并1针 6针上
十七行:2针下 6针上 3针下 6针上
十八行:2针下 6针上 3针并1针 6针上
十九行:2针下 6针上 1针下 6针上(此时针上一共有90针)
帽顶完成后织4行下,4行上。
取正中间40针,继续织三次4行上、4行下,隔行要从两头带上2针。
这24行织完后和剩下的针圈起来再织三次4行上、4行下,织帽边,完工
第三篇:家访感悟
家访感悟
----------彭国祥
“老师来了,欢迎欢迎!”每次家访,我们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家长们热情的欢迎。前不久,我们也同样被热情包围着来到了沈民的家。在与家长不到一个小时的谈话中,我们互相交流、了解了孩子在家和在园的情况,针对孩子平时的坏习惯,我们共同商量教育对策和方法,随着“老师再见!”我们又一次成功的家访结束了。
在我们传统意义上,每一个孩子属于一个家庭的,而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上讲,孩子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因此,孩子的教育应当是家庭、学校、社区共同的责任!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家访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建立在平等的、共同的目标之上的沟通。
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教育的社会化”,它决定了作为教育教学主要任务承担者的教师必须协调处理好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共同完成培养和教育孩子的任务。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旨在强调家庭教育的好坏对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尽管父母和教师在培养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双方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文化水平乃至个性上都可能存在差异,于是在教育效果上就会出现优、差、快、慢的区别。如何指导好家庭教育,便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作为教师,无论多忙再累,都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孩子家里走一走,和家长、孩子深入地谈一谈!
平日里常跟孩子在一起,我们只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我们会生气,但走进孩子的家庭,就会找到很多问题的真正答案,从而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呵护。但盲目的家访是得不到效果的,家访要明确目的,要带着问题去家访,要好好备课,见到家长要说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等等。面向全体孩子,发展孩子的全面素质需要我们对每一个孩子有个全面的认识。采用扬长避短的策略,来促进孩子的转化。家访恰恰能够在这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那就是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认同、理解、接受的教育。找到一把能开启孩子心扉的钥匙,对我们老师来讲可能是一时的发现,对孩子来讲可能就是一生的铭记。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不断地探索教育方法,不断地提升教育水平,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满意。
其实家访不仅是一种教育的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其效果取决于老师掌握此门艺术的能力。而要真正掌握这门艺术,我认为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也就要从做“朋友”开始。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做“好教师”,就应得先做“朋友”。这就使我想起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变个小孩子”,他说:“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乐园。”我们也应好好品味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的故事。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在不同的家庭里成长的,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家庭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背景,家长的文化水平的差异,教育观念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子女的教育。我们通过家访,可以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了解,然后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对孩子进行方法各异的教育,对孩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必然会弥补孩子因差异产生的不足,使孩子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形成更佳的转变机遇。
由此可见,我们通过家访,不但有利于协调整体教育的要求,而且能针对个性各异的孩子采取特殊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看,家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使学校的素质教育得到延伸,得到渗透、得到发展。
第四篇:家访感悟
家访感悟
韩宁
学生的成长必须学校、老师、家长三方共同作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那要如何做才能让这三者的合力达到最优效果?这其中,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年迈的父母身边,或托付给亲戚照管孩子,这些学生便成了“留守儿童”。班级中“留守儿童”的比例在逐年增多。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我们必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老师要了解“留守儿童”和“代管人”的基本情况以及外出父母的联系方式,随时与“代管人”联系,多到“留守儿童”家里家访,定期与他们的父母和代管人沟通。
李强是我们班众多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他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学习成绩还可以,处于中上游水平,尤其是物理与数学表现拔尖,但是平时表现过于内向,不怎么与同学交流,大多时候是独来独往。后来我听说他与他七年级时的一位同班女生恋爱了,经过多方了解,原来是李强有一次手不小心割伤了,那位女同学给他买了几个创可贴,这令李强内心非常感动。后来那位女生不小心把脚扭伤了,李强帮她打饭,打水。两人之间距离在相互帮助与关心中被拉近。这其实更多的是因为“留守儿童”由于关怀关爱的缺失而造成的“情感饥渴”。11月的一个星期天,我来到了李强的家里。到他家的时候,李强跟他爷爷一起去捡柴去了。听他奶奶说,李。强很懂事,因为父母不在家,他放假回来常常会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随后我问起了李强在家的学习情况,他奶奶说,他每周回家都带有作业,做完了没事就去看电视了,做得怎么样,他们也不懂,更别说去辅导了。平时有什么事,李强也不怎么与他们交流,有时会与同村的伙伴说一说,但更多的时候是闷在心里。现在的李强,除了过年过节父母回来时会活泼一点,其余大多时候都比较孤僻。后来,李强与爷爷回来了,我叮嘱他在家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同时帮爷爷奶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其实对于这些事,我知道我不说他也会去做,我更担心的是这种因为缺乏关爱而造成的内心封闭、行为孤僻。临走时,他的爷爷奶奶送了我好远,抓着我的胳膊,让我抓紧李强的学习。那一种希冀的光芒让我深深震撼。
后来我又利用假期走访了一些“留守儿童”的家。每次回来,我得心都久久不能平复。化程度或高或低,不管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对孩子的学习都很重视。虽然他们都是爷爷奶奶辈的家长,但是对于孙子孙女的学习仍然很关注,家访中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孩子在家做作业很不主动,作业做的很差。家长的苦恼,也是听我们很头疼的一个问题,他们的家庭作业为什么那么难完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半是留守儿童,长辈级的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照顾的确是无微不至,可是学习他们真是心有余而立不足。在农村,这样的情况很普便,以前我们总在教室里发学生的脾气,在办公室里发牢骚,为什么作业总做的这么差。经过这次家访后,我的心态要好多了,每个孩子成绩和品质的好坏,都来源于他的家庭环境,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希望的。我对每个家长也是同样的回答,对你们的孩子一定不要放弃,不管他成绩有多坏,品质有多差,他们现在还是成长期,请你们在忙完农活后,多管管他们的学习。我们老师一定会全力配合的。
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教师我深感留守儿童的教育事关重大,作为家长不能只顾挣钱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或误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留守儿童更多的爱。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我们要与 “留守儿童”交朋友,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在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耐心辅导。总之,一个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发展离不了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离不开社会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起,时时、处处、事事关注留守儿童吧!
第五篇:家访感悟
悠悠家访路,绵绵师生情
——家访感悟
大吉小学
李华荣
几十年书教下来,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学校也将家访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为此,我进行了一天半家访工作,一杯清茶也与许多家长结下情谊。一天半的家访工作,可谓感受颇多。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不仅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已经与自己相处一年多的学生们的成长,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家访结束了,但工作却还刚刚开始,存在的疑问和困难也将随之而来。如何管理好这个班级,如何办出班级的特色等等,这些都是眼前的问题。对于我不仅是个挑战,也是又一次的锻炼。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我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有的家长在复习最紧张的情况下教育学生,生病了就可以不写作业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
二、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三、有许多综合素质不高的家长对于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不是很明白,在这次家访中,我和石老师耐心地为家长介绍和讲解,有许多理念得到了家长的赞同与支持。
四、每个人的综合素质不同,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班主任应该具体分析问题,“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一味不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是适得其反。
在此次家访中,许多家长也给了许多的意见和建议:
1、希望让老师和家长更加强联系与交流,能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好的融合起来,帮助自己的孩子更好的学习。
2、上个学期学校开展了亲子活动,家长反映不错,家长希望学校能多开展类似活动,能与孩子在学校一起参与活动及互动。
3、希望老师多鼓励不够主动发言的孩子。
4、希望其他任课老师能采用各种形式和家长多沟通,以便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配合老师共同解决问题。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通过家访我感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只是传递与被传递的关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情感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