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士在媒体沙龙上的讲话整理
博士在媒体沙龙上的讲话整理
媒体、企业、大学之间是三位一体的制约关系
媒体、企业、大学之间其实是一个三位一体的关系,其中企业提供物质财富,媒体提供第三方公证,而大学或研究所提供思想,这三方相互制约,形成三位一体关系。但现在在国内的情况是企业垄断了三位一体。企业自己在出资做宣传,自己出资建大学或者研究机构。没有这种三位一体的相互制约,必然导致企业家成功之日就是其毁灭之日,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最早的企业家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
同时我们看到,企业员工并不尊重企业本身,消费者并不尊重市场经济本身。企业给员工带来很多的好处,但是,却很少企业员工尊重自己的企业;同样的市场经济也给我们消费者带来很大的好处,但更多的消费者却在骂市场。这样的后果会是,员工挣到的钱越多,企业越繁荣,社会富裕程度越高,社会可能越不安定。这很大原因,在于媒体并没有成为公正的独立第三方。
实际上媒体也是商人,生产的产品是社会正义、道德、规范,中国未来大的趋向是,媒体应该是公正第三方而独立。
中国第二代企业家的集体“失范”中,万科正在成为榜样
锡恩公司在与客户的项目合作中,首先要花很多时间帮助企业家们找到正确的榜样。我们在与中小企业接触时就发现新一代的企业家,尤其以江浙、广东为主,他们正普遍感到“失范”(失去榜样)。中国第一代经理人有很鲜明的特点,比如柳传志、张瑞敏,但对第二代职业经理人,我们却发现完全找不到他们的时代特点。这意味着第二代职业经理人是困惑的,他们没有了榜样。很多企业家仍然有“榜样”,但现在绝大多数企业家的“榜样”是不正确的,比如很多企业家无形中是在以政府的形式在做企业组织,民营企业越大,组织结构越像政府。
其次,现在的企业家所获得的经验都来自于第一代企业家(如:柳传志、张瑞敏、李东生)。第一代企业家无论在个人品质,还有对国家的贡献上、以及经营能力上都是非常优秀的,我们确实应该向他们学习。但是我们同样要看到这代企业家身上无法超越的致命缺点——他们所有的经营智慧都是在90年代中期形成,而这段时间正是政府和企业搏弈的最后阶段。所以,第一代企业家的成功是因为市场战胜了政府,他们的经验是在与政府接触中形成的,而这种经验对目前商业的进步却是非常大的阻碍。
现在媒体对经济事件的报道很专业、很到位,但还是缺少一个衡量主线,也就是商业的背后其实是人在操作,而在经济事件的报道中缺少针对企业与领导人的分析。作为媒体在描述一个经济现象和分析一个企业的成败时,必须要有对商业活动背后的企业中的人的衡量,只有预测人,才可能预测市场本身。例如联想采用和平演变的方式完成两代领导的更替,但杨元庆、郭维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柳传志?我们就看到联想到现在仍然是无法超越个人的,因为没有完善的约
1束机制,无论是好与坏,都会打上个人的烙印,经常是依靠人和人的妥协和内斗才能完成变革。相比较而言,TCL则做得好多了,它把最优秀的人放到残酷的国际市场上去竞争,用这种凤凰涅盘式的方法锻造它的高层,所以TCL很可能是未来最优秀的企业。而最落后的企业就是像海尔这样死不悔改式的企业,其企业结构仍然是一个媳妇系统,一个婆婆,下面有很多媳妇,媳妇们都虎视眈眈地看着唯一的婆婆,盼着能有一天能把婆婆干掉,自己熬出头,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双输。但如果只从现在的现象看,论业绩,TCL最差,论效果,联想最好,这就造成新一代经理人找不到正确的榜样。
万科在这方面是国内做得最好的企业,万科这一代职业经理人有一个特点,他们主流是北大出来的,同时又主要是江浙一带的人。北大的人有一个特点是不迷信、不屈从权威,有比较好的独立商业人格;而江浙一带商人最明显的特点是他们具有理性商人的特征,具有挣钱、盈利的能力。因此万科的这一代职业经理人就完成了对第一代的超越,他们在素质结构上具备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两点:1: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独立人格思想,2: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挣钱能力。我认为他们可以成为中国企业第二代领导人的榜样。
同时中国的主流企业家不会是新经济企业家,应该是制造业的企业家,而不是新兴的信息产业的企业家。
独生子女成为员工主流,逼迫未来的人力资源是NBA的选择模式
中国传统的人力资源市场是从个人的道德层面出发,如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诚,这实际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摧毁,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教育体系。]例如现在无数的企业无人可用,而无数的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中国教育体制与市场的脱节,直接导致了劳动力市场扭曲。
我们大多数人仍然没有意识到,中国这一代的独生子女,具有他们在历史上的意义,他们身上没有了中国文化的劣根性。中国文化的劣根性在孔融让梨这个典故体现最为淋漓尽致,我虽然想吃大的梨,但我却要说把大的梨给兄弟们,这样妈妈会更喜欢我,这样妈妈就会把大的梨给我,这是最典型的权奴主义。而现在独生子女一代他们从小就被大人宠爱,他们不需要让梨,不需要去讨好大人,不再有那种权奴思想。现在独生子女唯一的缺点是他们享受了太多的好处确不用负责任,按照经济学的理论来讲就是说他们拿到了好处,但没有付出成本,但原因却不在于他们,而在于中国的家庭结构从父母是权力中心转变为孩子是权力中心。因此独生子女一代员工的优缺点都是很鲜明的,他们没有权奴主义,他们独立、有充分的自我意识,但他们在得到利益前没有付出过任何代价。这代人已经进入了职场,而且马上就成为主流,因此原有的中国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就成为了问题。
针对独生子女一代成为员工主流,传统的人力资源理论就需要改进。在互联网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人们找工作很费劲,因此强调的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现在社会再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就不会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互联网已经把机会变得无处不在了,人才是留不住的。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把市场经济在劳动力市场再递近一步,也就是让员工自己承担自身成长的绝大部分的成本,这才是未
来人力资源的模式——NBA模式的:只选择,不培养;即使培养也只是战术和战略上的培养,通过选秀的方式,得到大的回报,这样永远保持团队的强大。锡恩也正在做的这方面的事情,我们建立人才培训学校,针对大学毕业生个人,我们称之为“大学后”。
第二篇:在X企业首脑沙龙上的讲话
在X企业首脑沙龙上的讲话
今天沙龙上专家、企业家围绕主题谈了自己的思考,讨论很有成效,希望对今后民营企业发展有启示。xx同志也是我们xx企业研究院的发起人,一直关心xx,他的讲话很有深意。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深刻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信心和机遇从哪里来--大变局下民营企业的发展逻辑”。总书记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怎么理解“大变局”?我认为,从国际政治上来讲,中美关系自建交以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张,美国直接挑战我们的底线,越来越明显的鼓动台独势力来抵制中国的发展;现在美日印澳又在搞亚太版北约,企图遏制中国崛起。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也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最近北约和俄罗斯的关系也很紧张,北约提出可以用战术核武器和网络攻击等非常规军事手段来威慑俄罗斯。所以从政治上来看,冷战思维是不可低估的,而且还在不断发酵。
经济上也很复杂,美国为了抵抗新冠肺炎,要继续提高政府债务的上限,又拼命的印钞票,不仅搅乱了本国经济秩序,也让世界为它负担,推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当前世界经济刚刚开始复苏,就出现能源紧张,能源的价格也猛涨。大家都知道煤炭从每吨三百元涨到两千元,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而且很多地方还出现拉闸限电。现在全球供应链又出了问题,我们出口到欧美货物的集装箱,空箱堆在那儿没有货物运回来,造成海上运输紧张,一箱难求、价格高企。再看欧美,马上要过圣诞节了,由于运输堵塞,供应链失衡,商品供应短缺,有的地方货架都空了。
从疫情发展和防控上看,世界也是非常不均衡的。欧美一些国家寻求实现群体免疫,尽管每天还有成千上万个新增新冠病例,他们还是要放开。防疫政策巨大的差别,引起了全球人员交流堵塞和全球货物供应链的缺失。
所以说世界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乱。我们国内也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期。关键的转折表现在我国从长期的供不应求,变成供大于求。以前我们什么都短缺,需要票证管理,现在什么东西都有,除了少数短板,大部分产品过剩,就需要出口到世界各国去找市场。然而过度依赖出口是不可持续的,人家不买你东西怎么办?人家抵制你的东西怎么办?所以中央提出了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举措,就是构建经济双循环格局。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把国内循环做大,要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国际的循环能做多大做多大,因为它不完全取决于我们。目前看起来出口很好,外贸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是当国外全面恢复生产后,外需就会下降,会减弱我国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所以要保证GDP有5%-6%的增长速度,必须要发动内需,让内需旺起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才能源源不断,依靠我们14亿人的消费能力是能够拉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
二、更好的发挥市场与政府的作用
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不是说我们这边风景独好,但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对中国是关键,对世界也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市场经济已经搞了很长时间,国内外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市场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唯一出路,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效率。但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也有很大的问题。
市场经济有什么大的问题呢?我认为,第一,市场经济导致周期性的波动,会不断出现经济危机;第二,市场经济会导致垄断,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所以要反垄断;第三,市场经济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现在美国包括西方的国家,也逐渐认识到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还是可以发挥作用的,过去他们认为政府不能干预市场,由市场自行调节平衡。但是2008年雷曼兄弟轰然倒台,美国政府没有采取援救措施,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当时我到美国去,美国上上下下非常恐慌,花旗银行副总裁跟我们讲,美国政府若不赶快救花旗银行,花旗也要倒了。我说美国政府肯定要帮助花旗银行,否则美国的根基就垮了。果然美国政府几百亿砸下去,把花旗银行救下来了,也是该出手就出手。
我们要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全社会的效率效益;然后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克服市场经济的一些问题,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我国经济也有波动,但是没有出现经济危机,这与政府和市场的有效结合相关。
现在反垄断,我支持。垄断对市场经济有伤害,对经济发展和老百姓也有伤害。企业垄断了市场,就抑制了创新、阻碍了发展。我们的民营企业也要注意,如果你把竞争对手都干掉了,市场唯你独大,被你垄断,你就危险了!政府会出手反垄断。
市场经济解决不了贫富差距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克服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现在提出来了,中国的经济制度能不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高效率,同时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如果在这个课题上我们找到了途径和办法,我们就可以既保持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又能够在经济发展中惠及到大多数人。实现共同富裕,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讲,这是我们的责任。实际上很多民营企业家都已经解决了生活之忧问题,现在以及未来他们所做的事业,是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提供更多的税收,就是为共同富裕打好基础。
三、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和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把经济这块蛋糕越做越大,这是共同富裕的基础,而不是大家抢着分蛋糕。我国经济发展有三种经济主体,一是国有企业,利用国家资本来开展经济建设;二是外资企业,运用外国的资本在中国开展经济建设,他赚钱我发展;三是民营企业,老百姓的经济,老百姓用自己的钱发展经济。我们应当充分调动三种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特点和在经济中不同的作用,给予相应的环境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把蛋糕做大。因此,实现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是三大经济主体共同奋斗,在充分付出之后再来谈如何享受共同富裕的果实。
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已达到全部小康,就是说一部分人富起来了,绝对贫困消除了。但是我们分配的结构还是金字塔型,底下很大,上面很尖。我们想做的是橄榄型的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在经济基础越做越大的情况下实现,而不是在目前GDP一百万亿的基础上实现橄榄型,否则要杀富济贫了。目前我们是全面小康的水平,所以把蛋糕做大是最关键的。到2035年的时候,我国GDP应该达到二百万亿,2049年达到三百万亿。
习总书记讲,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近。随着时代的进步,中等收入的标准也是不断提高,到2035年将达到中等水平的共同富裕,到2049年那将是高标准的共同富裕,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思维设计分配制度。
但是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能不能达到GDP二百万亿、三百万亿的目标。刚才我讲的三种力量,目前民营经济占65%,国有占25%左右,外资约占10%多一点。当达到二百万亿、三百万亿的时候会是什么结构?我认为民营经济还会占到60-70%,仍然是发挥主体和基础作用;国有经济继续做大作强,主要起到先锋和引导作用;外资经济则是有益补充。
如果这样一个构想是成立的,那民营企业家就应该坚定信心。在实现GDP一百万亿中民营企业已经立了大功,在二百万亿还要立大功,三百万亿更要立大功,永远担当起一个主体和基础的作用。不要以为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就不需要民营企业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解决了我国就业的80%,解决就业问题是任何政府的第一要务。所以说民营企业的信心从哪里来?我们的信心来自于没有民营经济,这个大蛋糕就做不成,这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必然规律。
四、民营企业要带领自己的员工实现共同富裕
但是,收入这块蛋糕怎么分?一次分配是关键。一次分配是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现在的问题是国家拿得多了,在一百万亿GDP中,国家的收益二十万亿左右。所以,在一次分配中,首先是应该减少国家分配中的比例,成为一个过苦日子的政府,不管蛋糕有多大,要坚持一个理念,政府从来都要过苦日子。政府要精兵简政,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做一个节约型的政府,这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做到的。这样的话,才能把蛋糕分给企业和个人。
第二,从企业和个人来讲,现在每个企业家心里都要有数,要加大个人分享发展红利的份额。所以提高工资性收入,包括最低工资的提高是必然的趋势。发展经济最重要的是惠及人民,所以要适当减少资本利得,提高劳动的收入,构建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机制,如果提高收入惠及了企业员工,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是我国能不能达到共同富裕的一个标准。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高收入的人群,也不可能没有穷的人,但是他们的人数不应很多。刚才讲的橄榄型社会是中等收入群体达到70%-80%。习总书记讲现在我国有4亿中等收入群体,14亿人里只有4亿,如果到2035年的时候,中等收入群体达到10亿,到2049年的时候能够达到11-12亿人,那我们就是橄榄型社会了,橄榄型社会稳定和谐其乐融融。
怎么实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对政府来讲,政府出台的政策,如果不利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这个政策是有问题的;如果政策有利于促进中等收入人群的增加,这个政策才能出台,这应该作为判断政府政策效果的一个标准。
对企业来讲,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一要务就是让企业员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这一举措对中国的贡献将会很大。现在80%的就业是民营企业员工,而民营企业员工总体收入水平是低的,所以我建议企业家们回去做个统计,你的员工里有多少人达到中等收入。收入水平的提高应该与劳动生产力提高挂钩,与员工的技能水平提高挂钩。对那些没有能力达到中等收入的人可以帮助他,并不是要直接给钱,而是送他们去培训,让他们从二级工变成三级工,三级工变成四级工,通过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收入提高。企业要提供机会,员工要积极努力。但是我们绝不养懒汉,国家不能养懒汉,企业也不能养懒汉。例如扶贫要从扶志起步,我在工商联时,扶贫不是简单的送钱下去,我们要请专家评估当地为什么落后,有什么问题,然后有的针对性的进行产业扶贫、农业扶贫、多种渠道扶贫,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富起来。员工也是这样,对收入低的员工,要好好的研究怎么样帮助他们补短板,通过他们自己努力富裕起来。
如果每个企业首先致力于把自己80%以上的员工推入中等收入群体中,那我们国家实现共同富裕就有基础了。实际上民营企业现在做的工作就是促进共同富裕,解决了80%的就业,你们已经为实现共同富裕打基础。我们要进一步把这个基础夯实、提高,这是我们民营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这样的话,我们国家在大变局下能稳坐发展的钓鱼台,实现双循环的发展格局。现在,民营企业为全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做了就业的贡献、税收的贡献,然后再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贡献,我觉得我们国家前途是光明的,无论国际局势如何演变,我们有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总书记的英明决策,我们万众一心,排除干扰,中国的发展一定势不可当,任何人都挡不住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所以我们大家要有这个信心,因为我们走的这条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幸福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所以我希望每个民营企业在大变局下,调整和明确自己企业发展的逻辑和战略,继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沙龙后我们会把企业家的思考、经验、做法向中央汇报。我们民营企业家是可信赖的,是能够担当起经济发展重任的!
第三篇:在2005级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在2005级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王裕国(2005年9月9日)
老师们、博士研究生同学们:上午好!
金秋九月,学校又喜迎各层次新同学。今年,学校招收了3900名本科生、1332名硕士研究生、211名博士研究生。上周,学校分别在光华校区、柳林校区和涪江校区举行了本科生和硕士生开学典礼。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博士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一千多名教职员工和一万多名在校学生,向211名进入西南财大接受最高层次教育的博士研究生新同学致以热忱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经过多年勤奋刻苦的学习,跨进了西南财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成为我们大学集体中光荣的成员!同时,我代表学校向长期呕心沥血、教书育人取得卓越成绩的各位博士生导师,向为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付出辛劳的各位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
西南财经大学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传统,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也是西部地区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财经大学。学校原名四川财经学院,1952年成立伊始,是国家定点布局的4所师资力量强、办学规模大的综合性财经院校 之一,到1978年前为学校第一次创业时期,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经济管理干部;1978年到上世纪末为学校第二次创业,在此期间,1980年学校交由中国人民银行为主管理,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并确定为人民银行直属重点院校,1995年起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新世纪初,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2000年我校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学校进入了第三次创业。历经半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体、以金融为重点,经、管、法、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孕育出了“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南财大精神,形成了“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优良校风。
自古以来,“经济”就是经世济民、经邦济世之意,即治理国家、黎民富庶。经济学、管理学是经世济民之学,是厚生惠民之学。今天的中国,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下,经济学更加关注探索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方式及其规律,更加关注于研究在改善社会大众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如何更合理地配臵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应当是“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在新时代的新内涵。半个多世纪以来,我校老一辈经济学家和财经教育专家,躬耕于经济学和工商管理,淡泊明志、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缔造了光华校园厚重的治学历史,奠定了令世人敬重的学术传统,深深地教育和激励了历代教师和 学生,正是在这种杰出的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激励和感召下,凝聚起了“励精图强、团结拼搏、朝气蓬勃、争创一流”的财大信念,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开放、思想政治工作和办学条件的跨越式发展,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学校已发展成为国家金融、经济部门高水平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国家金融、西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的一个研究基地,四川和西南地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
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主要渠道,是为国家培养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各行各业高素质骨干人才的重要途径。这是研究生教育与本科阶段大众化教育的重要区别。顾名思义,研究生是从事研究型学习的学生,博士研究生在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直接参与知识创新的活动。博士生教育的精髓就在于科学研究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博士生既是从事高水平研究型学习的学生,又是导师的助手,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一支生力军。博士生的教育水平,直接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准。
自1984年政治经济学专业开始招收和培养博士生以来,我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九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校现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以及相应的3个博士后流动站,共有31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涵盖了经济学门类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中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和一个法学门类中的社会学一级学科。其中政治经济学、金融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等12个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博士生招生规模一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90年代每年招收几十人,发展到2001年招收人数首次超过100人,2004年首次突破200人。目前,在校博士生达到600多人。截至目前我校共授予博士学位397人,在他们中间,涌现了众多杰出的银行家、企业家和优秀经济管理人才,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党政机关干部。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国内外高水平一流大学相比,我们还有明显的差距。师资队伍的数量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上,还有不适应之处;研究生的管理体制和培养机制有待深入改革;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在获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方面,我们肩负着沉重的责任与压力。
同学们:西南财大历届领导、广大教师和干部从来有一种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我们有决心、有毅力,知难而进,不 断进步,通过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想特别说说学校已经和将要进一步采取的主要措施。
第一,进一步确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紧密相连,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是高水平学科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我校建设研究型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学校将更加突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坚持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处理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实现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形成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良性互动机制。
第二,以质量为根本,创新博士生培养模式。建立以博士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根据博士生的研究领域、所需知识结构,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加大跨学科课程、方法论课程、综合性课程以及前沿性课程的比重,强化对研究生科研素养和方法的训练。建立与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机制。
第三,大力营造创造性研究的学术氛围。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宗旨,设立博士生研究项目,对批准立项的课题提供经费支持;资助博士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实行博士生科研成果定期通报制度和重要成果奖励制度;建立导师和博士生公开学术报告制度。通过举办学术论坛、博士 沙龙、研究生学术科技节等活动,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
第四,着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是实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是培养全过程最主要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对于培养质量的形成和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导师队伍建设的要义是强化学术地位与学术岗位的统一、学术指导能力与指导条件的统一、专业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统一。鼓励导师发现优秀人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养。充分依托学校即将实施的各层次学生统一建设的导师小组作用,充分发挥博士生导师的重要作用,改进博士生导师工作机制;尊重导师学术个性,进一步改善导师的学术、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立优秀人才进入博士生导师的快速通道。
第五,完善学位授予机制,确保学位授予质量。严格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制度,完善答辩资格审查制度,加强对博士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的质量要求。加强对论文评阅与答辩程序的管理,实行“双盲”评审,建立行之有效的学位论文创新审查机制。设立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对一些预计能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给予重点资助、跟踪指导。发挥国家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示范作用,尽快产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同学们,你们攻读的博士学位,是国家学位的最高层次。不断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是我们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我相信各位同学一定能够胸怀大志,脚踏实地,在你们未来的几年时间内,虚心向导师求教,与学校和导师群策群力,获取高水平研究型学习的丰硕成果。
同学们:在开学之际,我诚挚希望各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人才就是德与才的有机统一。“德者,才之帅也”,有德无才与有才无德都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才。实践证明,德才兼备的博士生是硕士生和本科生在人品上、学术道德上的榜样。学校期望全体博士生树立报效祖国和人民的远大理想和抱负。“远”者,认清发展趋势,看到明天、看到未来;“大”者,关心社会利益,想到国家,想到世界。只有融“小我”于社会之中,才能真正领悟人文社会科学的精髓,才能真正为国为民成就一番事业。
2.处理好学习与创造的关系。博士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识的创新者。创新是博士生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所在。学习是创造的基础,没有知识的传承,创造也就没有了基础和前提。只有善于学习,同时具有创新精神的博士生,才会看得更远、更深。学习和创造者的生活道路是艰苦而崎岖的,甚至可能是清苦的,为此,要有“众里寻它千百度”的执着,忍 受“衣带渐宽”、“人憔悴”的艰辛,但是,你们的精神将永远是充实的。
3.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一般说来,在博的基础上求专,或者在专的基础上求博;先求博而后求专,或者先求专而后求博,都具有合理性。依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方向,实现“博学”与“专精”的结合,才可能把握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性研究的实质,获取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4.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完成博士学位的学业,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是相当艰辛的劳动,因此,学校积极鼓励甚至要求博士生脱产学习。学校和导师都希望脱产在校的同学,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条件,专心致志地学习,同时,也要积极深入社会,从实践中学习。同时,希望在职不脱产的同学,一定要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自觉地一边工作,一边抓紧学习,自觉进行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学习,但切不可因工作繁忙而影响学习。
同学们:多年来,我校几百名优秀的毕业博士研究生校友,以其在校勤奋好学、在实践中努力开拓,为我国经济管理和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模范地实践和光大了西南财大精神。我衷心期望并祝愿大家见贤思齐、锐意创新,攀登求学生涯的最高峰,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创造性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之中,更出色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为“博士”这个称号添彩,为西南财经大学增光!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学业有成!
祝各位导师们事业进步、身体健康,教师节快乐!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教育沙龙上的致辞
在教育沙龙上的致辞
老师们:
昨天还是阴雨绵绵,今天却风和日丽,这是上天对我们的眷顾呀,因为上天知道,我们这些传道者,都是替天行道之人。
看一看,xx这个地方美吗?xx这个地方好吗?这里的天,这么辽阔;这里的山,这么灵秀;这里的水,这么清纯;这里的花草,这么可人。我相信,在你的眼中,在我的眼中,在你的心中,在我的心中,这就是美好!
今天,我们这些美好的人,抱着一种美好的情怀,来到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启动我们的第一期美好教育沙龙,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开局呀!
老师们,想知道我为什么要把你们带到这样一个地方吗?
第一、我想告诉你们,做美好教育,自己首先要美好。
我们不可以设想,一个本身就不美好的教师,能够做出美好的教育。来到这里,首先就是要为我们制造一个美好的心境。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这xx,就走进了四种境界:天境、山境、水境、人境,天山相接、山水相依、人水相和,我们就在大自然怀中,大自然就在我们心中,如此天时地利人和之境,我们的心境还能不美好吗?其次,就是要用山水涵养我们美好的的心品。我们都知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什么是仁,仁者爱人;什么是智,智者知人。没有爱人之仁,就没有教育,没有知人之智,也没有教育。美好教育,从爱人开始,美好教育,从知人开始。
第二、我想告诉你们,美好教育,就是这青山绿水。
美好教育是什么?说复杂很复杂,一百个理论家也说不清,我虽然提出了这个理念,我也说不清。我所做的一些阐释,不过是一只指月的手,我指着月亮跟你们说,那就是美好,可指月的手,并不是美好,手在眼前,美好却在天上。说简单也很简单,不需要手指,也不需要语言,如果你参透了,美好教育,就是这青山绿水。她不再遥远,她就在身边,她不再虚无,她就在心中。我们都是一个导游,我们把学生带到一艘船上,船就是美好教育的载体,青山绿水就是美好教育的境界,我们带领学生,穿行在青山绿水之间,完成一趟趟美好之旅。
第三、我想告诉你们,美好教育,美好就是结局。
有的同志私下说,孙校长提出的美好教育好是好,就怕是共产主义实现不了。我要告诉你,想,总比不想好,做,总比不做强。如果连想都不敢想,美从何来?如果什么也不敢做,好从何来?只要一直坚守,只要一点点坚持,积累下来,就会有飞跃。美好教育,是一场美好的修行。我愿意扛起美好教育这面旗帜,我希望大家跟我一起高唱国际歌,英特纳雄耐尔一样的美好教育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五篇:在学校德育沙龙活动上的讲话
在德育沙龙活动上的讲话
尊敬的青主任、韦老师,我们xx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开展xx小学2012年“做智慧的教师”德育沙龙活动,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两位嘉宾,他们是xxxxxxx主任,xxxxx老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莅临指导。
今天他们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传经送宝,指导我校的德育工作,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老师们,我们这次德育沙龙活动的主题是:
做智慧的教师。
做一名智慧的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感受、准确判断教育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及时作出决策和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
教师的教育智慧更多体现在教师解决教育问题、处理偶发事故、创造生命价值的卓越能力,它是出乎意料的、动态生成的,是一种教育机智;表现在教师对美好生活及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
我们开展“做智慧的教师”德育沙龙活动,是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和德育研究水平,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和德育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思想交流、教育研究、教学研讨、成果共享的互助互动平台,全方位地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1不断巩固德育工作成果并推动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将采取“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交验方式,展开积极有效的教育对话,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帮助教师实现对自身教育理念的解构,催生出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适应教师个人风格的教育实践智慧,从而成为一名智慧的教师。
最后,希望老师们能积极交流,共享经验。更好地服务于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