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文化在企业兴衰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思考
企业文化在企业兴衰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思考
湖南电大零陵分校06秋行政管理专业(专科)余翔
【摘要】企业文化正如一个人的灵魂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人所重视。企业文化包括物质层、观念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对企业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物质层主要通过对外界和员工的生理产生影响来促进企业发展;观念层主要通过具体的规定来影响、约束员工的行为;精神层则是通过对员工的心理产生影响来使员工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
【关键词】 定位 内涵 作用
企业文化的作用很多企业已经能够认识到。企业文化正如一个人的灵魂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人所重视。一个人要立于社会,要有所成就,没有一点精神是不行的,一个企业要想成为百年老店,没有灵魂是不行的,没有不断地自我修炼是很难长期立足于市场的。但是它究竟在企业发展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呢,我想可以这样认为: 首先不能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面子文化”。大家知道, 企业文化要协助企业统一思想,规范员工的行为,增加员工的工作激情和信心,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其次是要“恪守信条”。企业家的成功和团队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所以企业家对下属要么坚决不许诺,许诺就一定要遵守,哪怕会带来一些损失,否则,作为企业家失去的东西将会更多,还有谁会给你创造财富;再次是“敢于挑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社会责任心,会致使一些员工对企业不满,影响企业整体士气,品牌形象会逐渐受损,企业难以健康持续发展。所以,无论我们把企业文化上升到怎样的高度,无论我们运用怎样的策略来塑造企业文化,我们都不要忘了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
一、企业的文化特点和建设定位
了解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阶段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指导企业文化运转的核心内核是企业自我学习自我修炼的能力。很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并不能切实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只是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面子工程”,办公室张贴张贴文化海报,走道里摆放摆放文化框,车间里悬挂一些“催人奋进”的口号,公司展厅里放上几本企业文化词典,结果是“多有人‘观赏’,而少有人问‘精’,更无人‘力行’”。这实际上是把塑造企业文化当作买花瓶,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花瓶,一种供来访客人观赏的花瓶,实质是在“糟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作用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如一个人来到世间,总是要成长的,至于成长的方向则是可以控制和干预的,父母的教育,家庭的环境,社会的环境和学校教育等使得具有同样能力的两个相同的个体,走出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1996年,海尔公司提出“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的经营理念。在那个时代,海尔作为国有企业,提出产业报国,符合身份定位。同时,国内电器行业群雄纷争,国外品牌大举进入国内市场,国内电器企业数量众多,良莠不齐,行业内部存在整合发展的需要。并且海尔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器生产基地之一,提出产业报国,也符合行业地位。海尔提出“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之后,并随着推出的海尔一族系列产品、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继视察,极大地提升了海尔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并进一步巩固了海尔在电器行业的领导地位、增强了行业整合能力。海尔通过对生存问题的分析,适时提出了“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构建了新的一种文化倾向,极大地拓展了企业生存的空间,增强了企业生存能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全面思考企业生存问题的过程。对企业和企业文化的深入研究表明,一个成功的公司,是能够不断思考影响企业生存要素的公司。企业从思考生存的过程中获得对企业自身和企业环境的认识,并形成的符合自身和环境的工作方法、手段,从而构成了企业文化真正的核心内容,奠定了共有价值观或共有理念的基础。来源于思考企业生存问题的共有价值观或共有理念,才能够真正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才有可能达成文化落地的基础。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分析企业关键影响要素的过程。一个企业,无论大小,总会面临资源投入、资源转换、价值实现、价值分配这样一些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利润。在企业的生存过程中,企业需要面对社会、政府、投资者、供应商、客户、雇员等等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获得利润、获得多少利润,以及企业利润是否能够支撑企业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都是重要的,但在企业经营实际中,或者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段,不同的利益团体对企业的重要程度是有区别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或者几个利益团体就确定了企业文化的主体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确定沟通基础上的过程。企业文化宣言,或相关的文件,作为企业生存问题的解答,反映了对企业生存最至关重要的一个或几个领域。企业雇员或利益相关者,利用文字性的企业文化宣言,配合相关的解答,以及对企业实际行为方式进行观察的印证,了解了企业的工作原则,从而明晰企业如何行事、在与企业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行事、在企业中应该如何行事等问题。
二、企业文化素养的内涵如何把握
分析一个企业文化的成长阶段:开始必定是杂乱无章,无力量合力,但有一定的影响力,无自己特点和个性;然后把目前给企业带来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因素及相应措施罗列出来,根据自己企业所处行业特点和员工心理学,甚至人体工程学组织专门研究:人作为生产要素,如何达到最佳状态。诚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如人之优缺点,成功与否取决于优点多过缺点;企业的成功也取决于企业文化的优势方面胜过劣势方面;总之企业文化是要为公司的经营服务的,不必要矫枉过正,剔除所有消极的因素。
企业在寻求持续生存的过程中,符合企业实际、顺应企业环境、明晰的企业文化有着很重要作用,从企业外部环境看,能够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为企业吸引生存资源;从企业内部经营看,能够为有效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提升企业生存能力。
1989年,爱立公司成立,以代理交换机为生,后进入交换机生产领域。爱立公司进入国内企业没有优势这一领域,就确定了爱立文化的走向。作为一个成长型的企业,如果要与欧洲老牌电信设备供应商竞争,华为只有走速度这条线,比对手更快地响应客户的需求,用一个月做出对手几个月甚至一年才能做出来的事情,以此来打动客户,获得市场。可以看出,华为公司基于此所形成的狼性文化是一种市场导向、客户导向的文化,是以客户为重的。同时,在爱立公司内部形成这种文化之时,外部的社会环境也是支撑华为文化的,随着上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年轻学子已不安于平静的生活,快速成长、快速积累逐步成为年轻人需求的主旋律,支持爱立公司狼性文化的三高机制(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满足了这些年轻学子的需求。市场环境和内部需求的有效结合,迅速提升了爱立公司的生存能力。企业的灵魂核心人物-企业家,他(她)的个人修炼至关重要,企业家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改变气质,以适应企业发展的不断变化需求。局外的人公正,但往往与实际不符;局内的人能够抓住实质,但往往有个人私心;只有通过修炼有道的企业家才能够高屋建瓴综合考虑天时地利人和,并通过企业有目标有步骤地制定,实施并检视企业文化。
能够生存的企业不多,能够活得好的更少,能够活得长的更是凤毛麟角;百年老店都是由时间和市场的无情竞争打造的;极少有一个人能够通盘考虑,且能够长期一贯实施;所以企业文化的立足点应该是企业的自我学习修炼能力。
三、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具体包括物质层、观念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对企业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物质层主要是对外界和员工的生理产生影响来促进企业发展;观念层主要通过具体的规定来约束员工的行为;精神层则是对暗示员工的心理来达到使员工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形象对外界产生直接的影响,可以唤起外部对企业的认同,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当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对外辐射的手段很多,而且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广告、传播、公共关系等企业宣传方法,来把自己推荐给公众。在这种推荐过程中,企业文化和外界进行接触,发挥其独特的辐射作用,以给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
2。企业文化从物质层中的“企业为所有员工创造的工作环境”,到观念层中的“企业精神和实质”,再到精神层中的“预期、价值观”等,都对企业内的员工有着一定的激励作用。优良的工作环境和良好心理预期会使企业员工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企业文化的作用正是通过激励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使员工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调动员工的精神力量。由于它迎合了人的需要,适应了人的本质,因此企业文化的鼓励作用比其他任何形式都更有效。
3.企业文化中包括企业的奋斗目标,企业的行为规范和企业的共有价值观,这些都对员工的行为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如企业宗旨指导着员工努力方向,企业规范指导着员工的行为,企业的共有价值观指导着员工的态度。
4.企业文化的局限作用体现方面,一是规章制度和制度的执行情况对所有员工产生行为层面的约束,二是企业价值观对所有员工产生道德层面的约束。其中,价值观的约束作用较为明显、更为有效。行为层面的约束需要有人监督,而道德层面的约束则由员工自身来执行。所以,优良的企业文中的共有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十分强调。
5.良好的企业中,员工之间会有相互赏析、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态度。它是一种极强的粘合剂,能从各个方面把员工团结起来,形成一股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这种向心和凝聚作用,员工就会把个人的思想情感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与企业其他员工成功与否联系起来,所谓“上下同欲”就是指思想、信念的一致,这是深层凝聚力的来源。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有促进方面,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某些特定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其一、负导向作用。
一个企业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反之,不良企业文化则具有负向作用。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些不适合市场经济的不良文化,诸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不思进取、“等、靠、要”的懒汉思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不讲效益思想;怕担风险、不敢冒险、明哲保身的消极保守思想;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中庸哲学;满足于“进步不大年年有”的小富即安思想等,都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负导向的作用。另外,当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与企业目标不完全一致时,也会影响员工做出正确的行为。
其二、惯性作用
企业文化应具有自身相对固定的特点。企业的共有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然而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快,如果企业文化不跟着改变,就容易僵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惠普前任总裁L.普拉特认为,企业的继任者同时继承了好的和坏的东西。他说:“是的,作为继任者,我继承了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这意味着你同时继承了一切好的和坏的东西,当你要改变时你会发现很难。公司的创始人要改变什么就改了,而我要改变什么时,他们就会说:等一等,戴维(指惠普的创始人戴维·帕卡德)不是这么干的。这时,你就必须与他们的守旧和惰性作斗争并取得成效。”另外,我们国有钢铁企业中常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说法,也是指一直在企业中工作的人提任领导后,难免会受到以前种种习惯的影响;而从外面来的领导,可以顾虑少一些,力度大一些。
其三、封闭作用
企业文化得到了员工的一致认可,全体员工都会以自己的企业为荣,以自己的企业文化为荣。但这种自豪感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员工产生盲目自大的思想,抱着已经形
成的企业文化不放,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去接受新鲜事物,不愿意虚心承认不足,这样就会严重地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阻碍企业的发展。中国古代有则成语,叫“夜郎自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搞好经营工作,创造经济效益或物质财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如果企业失去了创造物质财富的功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价值。但是,真正优秀的企业绝对不是仅仅“销量第一”、“规模第一”或“利润第一”的企业,它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来自于社会,也必将还原于社会,这是一种新形势下的社企关系。企业的发展壮大或被淘汰出局,都要由社会来承接。更主要的是,社会是企业的生存环境,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企业也难以生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要保障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企业就应该主动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以及对内部员工的责任,从而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进一步来说,从一定范围来看,企业与社会间的关系也是互动关系,是“双赢”的。无论是一个产权单一的国有企业或是的一个产权多元化私营企业,它都要既为投资者着想,也要为它所存在的国家、社区和消费者着想,更要为企业内部的职工着想。只有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利益,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企业,这个企业才能真正的发达繁荣,企业自身才能塑造和谐的企业文化,走上更高的层次乃至实现常盛不衰。
参考文献:
1.《企业经营战略概论》刘仲康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2
2.《企业管理咨询》刘仲康 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
3.《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 主编 新华出版社,2004.10
4.《现代企业管理》杨湘洪 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2
5.《管理学基础》单凤儒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6.《管理科学基础》吴育华 杜纲 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9
第二篇: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与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企业自身的适应的,且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企业发展的战略一致的。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及时的得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它的生机,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企业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观都体现在哪里呢?
一、效率第一的原则
效率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业绩。在一个企业的内部,对员工的业绩考核应是第一位的,并且在考核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公正性的原则。我们提倡这样一种原则,你对企业的贡献(业绩)越大,你就会得到越高的重视。相反,如果你的工作业绩平平,相对于企业又不是必须的人力资源,那么,企业是不会舍得在你身上付出的。或许有人对这一做法感到不理解,甚至会认为企业失去人情味,但如果我们仔细考虑,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答案:企业毕竟就是企业,尤其是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它不是慈善机构。
中国已加入WTO,也就是说,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的国企同世界上具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资本主义企业同台竞争,谁优谁劣,这不是很清楚了吗?更何况,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本来就是优胜劣汰,市场上没有怜悯,没有同情。
通过以上不难看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效率第一是绝对的,如果有谁不理解或不适应这样一种运行机制,那么他将会被及时优化到公司的运作机构之外。因为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赢下一场战争”,就必须把制约企业发展的所有隐性的负担变成显性的负担,从而最终解除这一没必要的负担。
二、承认人的能力有差别
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例如教育背景相同的人,有的有辉煌地一生,有的却一事无成;同一个部门里的相同的工作,有的人做的很轻松,有的很吃力,甚至有的做不了,所以不承认人的能力有差别是不对的,最起码人有不同的专长,有的人综合素质好一些,有的差一点。企业就是由这些综合素质有差别的人组成的一个组织,在这样一个组织中,由于“能力”有差别就决定了每个人的权利有差别,那么,报酬有具体分配的方式和数量也是不同的,由此最终决定了各人的收入是有差别的甚至是巨大的差距。
综合素质高低的体现是以效率来考评的,能力的大小也是以效率的高低来衡量的,那么,毫无疑问,效率和能力是分不开的,效率证明能力,能力体现效率。而且,我们还得承认,一个人的能力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变化和提高的,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一个人的发展,我们应该鼓励和激励员工学习提高,发掘潜力,提升综合素质。要知道,成功的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努力的程度不同,只要努力,同样会有可能走上“金字塔的顶尖”。
三、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责、权、利三者的有效统一是企业建立科学管理体系的基础。企业应如何用责任来约束人们的权力?又如何用权力和利益来激励其付出呢?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不负责任的权力,也不存在只负责任而不享有权力的事情。享有权力是为了更好地承担责任,有多大责任的付出就应当有多大利益的回报,这是一点也不含糊的问题。
企业中每一个岗位都是责、权、利的统一体,为保证责、权、利三者的有效统一,使企业管理更具有科学性,我们应要求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重新核定各岗位的岗位描述,使与这一原则不相符的得到及时修改。每位员工都应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获得更大的权力和利益,岗位赋予你的权力是为了你更好的开展工作,而不是提高你的身份,更不是让你搞损公肥私的,权力的运用最终是以承担责任为代价的。
四、建立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相一致的理念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经营是有风险的,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业绩并不是理想化直线上升的,而是有波折的。既然这样,职工收益也将随着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而变化。试想如果没
有效率做支撑,企业靠什么来增加员工的薪酬呢?因此,对于平时人们常提的“厂兴我荣,厂衰我耻”这一说法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下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适应这一规律,我们必须全身心地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使我们的付出得到市场的肯定,从而使个人与企业共同进步和发展,这才是我们最需要做到的。
五、管理者能力的提高与被管理者素质的提高相适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升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必须有这个企业各管理层和基层总体素质的提高来支持,它是影响企业发展的软性因素。素质是什么?简单地理解就是除了岗位对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以外的要求,譬如“诚信”就是很多岗位极其重要的素质指标要求,为适应素质考核的要求,人力资源部应分别对各种素质指标进行充分的研究,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素质能力考核标准,以便于在公司内建立起一个适于招聘的操作平台,使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处于相应的能级(岗位)中,以实现对人才的各尽其用,使人力的资源配置更规范,更合理。
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企业中的任何一个岗位都存在着与社会接触的接口,工作中难免会受到社会各种风气的影响,因此,倡导职业道德就显得非常重要。世上不存在不受约束的权力,行使权力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而不是用于搞玩忽职守,损公肥私的,我们强调处事要讲原则,讲公平,这是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对企业中的管理层来说,各自都不同程度地掌握着一定的权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要权力的运用是要对企业,对领导,对同事,对客户负责的。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要求高于对工作纪律的要求,我们倡导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普法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鼓励员工争做优秀员工。相反,对违背职业道德要求的员工,我们将毫不留情地将其辞退。这是非常严肃地事情,因为我们企业职业道德的建立除了依靠企业内部文化规范外,还必须从提高违反职业道德的风险程度上进行约束。
七、要逐步推行人本管理
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我们奉行“人本管理”的原则,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即在人员配置上遵循部门与员工双方平等、相互选择的原则。也就是说,在我们企业,只要有能力,谁都有机会;很显然,如果没能力,你将会失去机会。
总之,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过程。只有基础做好了,才能一步步向前推进,我们不能期望一夜之间就能达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理想境界。但我们坚信,只要选准了方向,加上我们执着地追求,企业文化必然会成我们企业一面鲜明的旗帜!
第三篇:如何做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
如何做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
作者:华安二小 王瑞珠 发表时间:2010-6-8 8:50:27 来源:华安县教育局 访问次数:1890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教师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角色,更应该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参与者与帮促者,要求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认知意识的主动建构者。
(一)平等的合作者
重建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身体要走下来,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走下来,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一起活动,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合作意味着参与,师生有一种共同的体验。教师不应该对学生说你去干什么,而是应该对学生说我们一起去干什么。我们要把学生的真心放在自己的心里。
(二)做谦虚的倾听者
以前,教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只是被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教师往里灌东西。新课程则要求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要能够听到“花开的声音”。
(三)做真诚的赏识者
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学生一丁点儿的优点,我们都要加以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表扬的尺度我们要把握好。赏识孩子不能只凭自己的预先设计进行,赏识时要关注一些小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四)做得体的协调者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打破学科壁垒,打破区域界限,努力造就“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需要教师能适应多种环境,协调各种关系,具有“外交家”的能力。协调者要有宽广豁达的胸怀、热情服务的意识,要有交往的技巧,要善于挖掘家长资源,要有双赢的策略。
(五)做资源的开发者
新课程不仅是教科书,还包括由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课程已经不只是“文本课程”(大纲、计划、课本),而更是“体验课程”(被师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它意味着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每一位师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解读,使给定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以前“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我们要努力营造“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我们的课程建设要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
(六)做得法的组织者
教师在很长的时间里是一个管理者,制订了许多条例,不准学生做这个,不让学生搞那个,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扮演着“教育警察”的角色。新课程,就要求教师淡化权威,建议学生应该做什么,参与学生的一些活动,有效地组织教学,做“平等中的首席”。
(七)做有效的促进者
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学生个性的觉醒,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师要重视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美国学者罗伯特•麦瑞克认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信任。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
(八)做勤奋的学习者
我们要向名师学,向社会学,向网络学,向学生学,更要向书本学。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教师要用读书来提升人生品位。要读文学名著,要读理论经典,要读科普文章,要读哲思美文„„要把读书作为人生的精神之旅!
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是一种观念,更需要行动。
(九)做扎实的研究者
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要尽快使自己从“教书匠”迈入“研究者”的行列。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的各种问题。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投入研究,行动起来,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研究更明确、更扎实、更持久。
总之,惟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更新,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培养孩子,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第四篇: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摘要]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它可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它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为学生的朗读激发丰富的情感;它可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给学生思维
创新带来无限的遐想。
[关键词]电教媒体;语文教学;角色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浅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电教媒体可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鸟的天堂》一课,引入课文时,可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那茂盛的大榕树绿得发亮、绿得可爱,那众鸟纷飞、百鸟争鸣的生动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置身于“鸟的天堂”。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又如教学《瀑布》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相,屏幕上那瀑布的声响气热和壮观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着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二、电教媒体可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草原》一文中“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句子中的“勾勒”、“渲染”这两个词语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这时可利用电教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展示给学生,把中国画和工笔素描的作画过程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教师再稍作点拨,学生茅塞顿开。这样,原来枯燥的词语立刻鲜活起来,本来不易于用言语解释说明的也变得一目了然,同时,学生也通过形象的流动变化的画面充分地领略到了草原风光的美丽,并沉醉其间,回味无穷。又如《画杨桃》一文中“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也各不相同”这话比较抽象,是课文的教学难点,如果应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杨桃的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翻转、定格,让学生设身处地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这样,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三、电教媒体可为学生朗读激发丰富的情感。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电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我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着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被带进了神秘的海底世界,并产生了如置身其中的感觉,从而萌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又如《五彩池》一课,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的五彩池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各色光芒,真是神奇瑰丽、奇妙无穷。它以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学生余兴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明快的情感在心底油然而生。此时,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五彩池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由于学生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被五彩池的神奇和美丽所感染,朗读兴趣随之而生。
此外,教师指导朗读时,还可利用电教媒体的动画
第五篇: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自从电教媒体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它特有的优势便显现出来,它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学习;它可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它可使语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为学生的朗读激发丰富的情感;它可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给学生思维创新带来无限的遐想。
一、电教媒体可为思维创新带来无限的遐想。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
古诗的语言非常精炼概括,具有跳跃性,给人留有一个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教师可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内容,充分领会诗的美感,并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天净沙 秋思》前三句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时,我利用电教媒体出示画面,并配上一段曲调低沉、节奏缓慢的音乐,让学生聆听老师诵读,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然后让学生进行口头描 1 述,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地显示出来,有的学生这样描绘的:深秋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吹来,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盘旋着即将归巢的乌鸦,不时地啼叫着;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的农舍里,炊烟缕缕„„教学第四五句诗“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我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上的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诗人会想些什么?学生有的说:在想此时家乡傍晚的景色是怎样的呢?应该与这不同吧?我真怀念我的家乡!这样,通过想象,诗情画意了然于胸。可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看教师善不善于利用有利因素来激发学生思维,训练思维的创造性,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电教媒体可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
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珍珠鸟》一课,引入课文时,可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那茂盛的垂蔓绿得发亮、绿得可爱,那鸟与人和谐相处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也想置身其中。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又如教学《观潮》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相,屏幕上那潮水的声响和壮观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 2 极反应,不少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三、电教媒体可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草原》一文中“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句子中的“勾勒”、“渲染”这两个词语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这时可利用电教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展示给学生,把中国画和工笔素描的作画过程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教师再稍作点拨,学生茅塞顿开。这样,原来枯燥的词语立刻鲜活起来,本来不易于用言语解释说明的也变得一目了然,同时,学生也通过形象的流动变化的画面充分地领略到了草原风光的美丽,并沉醉其间,回味无穷。又如《画杨桃》一文中“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也各不相同”这话比较抽象,是课文的教学难点,如果应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杨桃的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翻转、定格,让学生设身处地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这样,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 3 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四、电教媒体可为学生朗读激发丰富的情感。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电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我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着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被带进了神秘的海底世界,并产生了如置身其中的感觉,从而萌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又如《五彩池》一课,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的五彩池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各色光芒,真是神奇瑰丽、奇妙无穷。它以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学生余兴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明快的情感在心底油然而生。此时,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五彩池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由于学生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被五彩池的神奇和美丽所感染,朗读兴趣随之而生。
此外,教师指导朗读时,还可利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一些关键词语、优美段落进行闪烁、变色,放大等技巧处理,让学生反复品读,深入揣摩,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总之,电教媒体为我们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用武之地,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注意课堂的整体性和艺术性,让电教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