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城市房地产仲裁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的通知(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1:3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部分城市房地产仲裁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分城市房地产仲裁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的通知》。

第一篇:部分城市房地产仲裁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的通知

部分城市房地产仲裁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的通知

来源:作者:

发布部门: 建设部房地产业司

发布文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建委、房地产管理局:建设部房地产业司于5月9日至11日在温州市召开了《部分城市房地产仲裁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各市汇报了仲裁工作的情况、交流了经验、讨论了房地产仲裁立法和案例,研究了下一步开展仲裁工作的措施和办法。会议期间还成立了全国城镇房地产仲裁研究会。

现将《部分城市房地产仲裁工作经验交流会纪要》发给你们。希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参照执行.附件:《部分城市房地产仲裁工作经验交流会纪要》

部分城市房地产仲裁工作经验交流会纪要

为全面发挥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及时调处房地产纠纷,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建设部房地产业司于5月6日至11日在温州市召开了部分城市房地产仲裁工作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大连、南京、广州、西安等65个城市的房地产管理局,并邀请司法部、高法、黑龙江、辽宁、浙江省建委(建设厅)等有关部门的主管同志列席了会议:温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城建委、市建委领导同志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 房地产业司副司长刘洵蕃同志作了会议总结。

会上、温州、重庆、大连、沈阳、南京、洛阳、佳木斯等市及黑龙江省建委的代表汇报开展房地产仲裁工作的情况,交流了经验。对今后开展房地产纠纷仲裁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去年8月合肥会议以来,各地房地产纠纷仲裁工作在立法和案件处理方面都取得新的进展。《上海市城镇房屋仲裁条例》已经通过市人大立法,《南京关城镇房地产仲裁办法》也已有市政府颁发,北京、福州、宁波、洛阳市以及黑龙江省仲裁法规审查工作正在抓紧进行。1988年一1989年据39个城市统计立案11759件、结案10527件,立案结案率为89?5%;此外,案外调解4234件。各城市房地产纠纷仲裁工作已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主要是: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开展房地产仲裁,及时处理房地产纠纷案件,是加强房地产行政管理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做好房地产仲裁工作,对于维护城镇房地产管理秩序,保护房地产所有人、经营人、使用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使房地产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四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服务,都具有重要意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发展,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房屋商品化政策的积极推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逐步实施、房地产业相继建立以及企业深化改革中承包、租赁等多种经营方式的出现,有关房地产权属、房屋买卖、租赁、交换、折旧、修缮等方面的纠纷也日益增多,为了使大量的房地产纠纷通过行政仲裁的方式解决,房地产管理部门建立了专门的房地产仲裁机构,积极主动地做好房地产仲 1

裁工作。比如,大连市房地产纠纷仲裁工作是1983年3月开展起来的,七年来全市房地产仲裁机构共受理房地产纠纷案件3500余件,结案3100余件。大量的房地产纠纷得到及时处理,有力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实践证明,各城市开展房地产纠纷仲裁,有利于及时处理房地产纠纷,增强人民内部团结; 有利于维护房地产行政管理秩序,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 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配合社会的综合治理;有利于发挥房地产行政管理职能,协调城镇房地产经济关系。

(二)建立健全仲裁机构,明确职责范围。房地产仲裁机构的组建,职责权限、案件管辖范围划分清楚,是开展仲裁工作的必要条件。首先,房地产纠纷的仲裁的受案范围必须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上级行政机关赋予房地产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权限相一致,仲裁的受案范围不能超出房地产行政管理机关的管理权限。其次,房地产仲裁机关的受案范围不能与其他仲裁机构的受案范围发生冲突。比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立的经济合同仲裁,其受案范围是国内经济合同纠纷。我们在受理房屋租赁、买卖纠纷时,要注意与当地工商经济合同仲裁机构相协调,各地一般的做法,由先受理的机构审理,另一机构给予支持与协助;第三、涉及离婚、继承的房地产纠纷,应当由人民法院处理。离婚是夫妻双方婚姻关系的终结,离婚必然产生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包括房屋的分割,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向法院申请解决。第四,房地产仲裁机构不应受理企事业单位内部发生的房产纠纷。这类纠纷一般不涉及房产所有权归属,主要是房产使用权纠纷,一般由单位解决或其直属上级以行政调处方式解决。

(三)制订法规,依法仲裁。房地产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房地产纠纷的事实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依法作出公断和裁决,它无论在程序上还是在机构设置等方面都具有准司法性。因此,必须把仲裁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才能保证房地产仲裁,依法办案,正确处理纠纷,房地产仲裁依据的程序法是仲裁条例,仲裁条例应经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或它的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发布,也有不少城市先由人民政府批发一个仲裁办法或者由市人民法院,市人大、市房地产管理局和有关机关综合发文,责成房地产管理机关,设置仲裁机构在管辖范围内试行房地产纠纷仲裁工作,经过上述程序设立的房地产仲裁机构,并依法开展房地产纠纷仲裁工作,就具有合法地位,并依法行使仲裁权。

(四)要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各地开展房地产纠纷仲裁工作的一条重要的经验是要十分重视,并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如北京市提出,必须把办案质量作为基础工作,抓住不放、一抓到底,逐步把办案质量、监督、检查、验收工作制度化。不断提高办案质量是搞好仲裁工作的关键。

提高办案质量最重要的是审理每一起房地产纠纷案件时,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并按仲裁程序法的规定,进行仲裁审理,仲裁人员对受理的房地产纠纷案件,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彻底查清案件事实才能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判断处理。

(五)与法院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工作。

以各地的经验看,凡是仲裁工作开展得比较快,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地方,都是房地产仲裁机构与法院配合协调好,并取得街道居委会等有关组织支持下取得的,仲裁机构与法院配合协作,主要六个方面:一是请法院参与仲裁干部培训。请司法人员讲授法律知识、办案经验,方法以及工作作风,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好作风。二是请法院同志协助办理典型案件、共同分析案情、落实事实,正确运用法律,通过实际案例,提高仲裁人员分析观察、办理案件综合能力。三是对一些艰难案件或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在裁决前,向同级法院的同志介绍案情、听取他们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四是,对需要申请执行的仲裁裁决,与法院同志事前做好协调工作并研究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五是,对不服裁决、当事人申请法院审理的案件、做好情况、事实、适用法律的介绍工作。六是,对法院移送同级仲裁机构办理的房地产案件,或者仲裁机构转送同级法院审理的案件,做好交接和材料介绍工作。

目前,全国已有一百多个城镇公布了房地产仲裁条例、办法、规定、建立了仲裁机构、开展了仲裁工作,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作出安排、分期分批在全国城镇推开。房地产仲裁研究会除了做好自身的组织建设、专题研究外,要集中一定力量配合房地产业司做好各项工作。

(一)加强各城市房地产仲裁机构的组织建设。

1.已公布房地产仲裁法规,建立了房地产仲裁机构的城镇、要进一步健全组织,妥善处理好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提高办案质量,及时总结经验,为全国开展房地产仲裁工作多作贡献。

2.刚开展房地产仲裁工作的城镇,要建立和健全、区及市所管辖的县镇仲裁机构,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搞好廉政建设,大力培训干部,全面展开房地产仲裁工作。

3.尚未开展房地产仲裁工作的城镇,要在总结房地产纠纷调处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必要的准备和立法程序,制定仲裁法规、规章、建立仲裁机构,开展房地产仲裁工作。

(二)加快房地产仲裁法规的制订。

各城市开展房地产仲裁工作,首先应由地方人大或地方政府颁布一个仲裁条例或办法,作为开展、仲裁工作的法律依据,这是必要的程序。为了推动全国各城镇的房地产仲裁工作、已请重庆等城市草拟全国城镇房地产仲裁条例、条例初稿已提出并在这次会上听取意见后作进一步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再听取各方面意见,并组织协调,专家论证,最后按立法程序送审。

(三)积极开展房地产仲裁干部培训。

建设一支房地产仲裁干部队伍,是房地产仲裁工作发展的关键,前一个阶段一些省、市都注意抓好队伍建设和干部培训工作,如黑龙江省建委去年举办全省房地产仲裁干部培训班,认真学习《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经济合同法》,提高了法制观念、增强了法律意识,为正确运用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顺利开展房地产仲裁工作奠定了基础,重庆、大连、哈尔滨、沈阳、杭州、伊春等等城市仲裁委员会也举办了所属区、县仲裁干部培训班,杭州市仲裁委还为培训班专门编写了教材,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在部分省、市培训仲裁干部的基础上,举办了全国性的房地产仲裁工作干部培训班,请有关领导和专家讲授了房地产法规政策和房地产业务知识及公证律师业务,典型案例等。此外,在房地产仲裁研究会的配合协助下,正在编写《房地产纠纷案件选编》制定仲裁文书规范以及拟定一批专题研究,会议要求各地积极提供仲裁案例并协助发行。

总的看,全国房地产仲裁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我们一定要把搞好房地产纠纷仲裁工作与保障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四化建设的大目标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克服困难,作好工作,取得新的成果。

第二篇:城市沙龙第23期电梯交流部分整理资料

城市沙龙第23期电梯交流部分整理资料

1.如果业主因电梯故障被困,怎样做是科学又安全的?当电梯突然下坠时,如何避免伤害?

电梯故障被困,其实是电梯故障后的一种保护方式。很多业主会担心被困后轿厢会掉下去,其实电梯制动器的设计是常闭式的,如果能停下来,那就是安全的。业主还会担心被困轿厢后会发生缺氧,导致意外发生,其实电梯轿厢不是密闭空间,一般在电梯轿门相连的两块轿壁上有一个个按照一定规则排练的小圆孔,我们称之为“通风孔”,通过这些通风孔与外部空气连通;同时有安装在轿厢顶上的风扇进行通风换气,若停电后,即便风扇没开,但通风口仍在。另外,轿厢门与轿壁之间有间隙,所以即使停电,轿厢依然可持空气流通,不会发生窒息危险。通过试验检测,在轿厢满员情况下,模拟电梯停电故障(风机关闭),经过15分钟后,轿厢内的含氧量没有明显变化。电梯“窒息”事件发生多是由于乘客被困轿厢里,对电梯结构不了解而引发恐惧,导致乘客高度紧张,引发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的一种现象。乘客被困故障电梯后,首先要保护冷静,利用电梯轿厢内的紧急报警装置与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取得联系,告诉对方自己被困电梯的位置。如果紧急报警装置失效或无人应答,可以通过手机向外取得联系,或者通过警铃向外发出救援信号后,在轿厢里耐心等待救援是最安全的,待电梯平层后走出电梯轿厢,切勿扒门自行救援。关于电梯下坠。理论上,电梯不可能发生下坠,电梯有超速保护装置,一旦电梯运行速度超过限速器动作速度,制动器及安全钳会让电梯马上停下来。实际中,电梯多数为下行滑动,由于人在相对密闭的轿厢是无法准确感知电梯运行速度与方向的,再加上乘客本身恐慌的心理,因此会产生电梯下坠的错觉。2.什么是所谓的电梯“滑梯”?

是指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检测到某个系统问题,做出的复位措施,当电梯主板识别到楼层位置不正常(如:平层感应器出现问题)、电梯供电电压不稳定、门锁突然断开又立即闭合、安全保护信号不正常等,电梯控制系统便会发出复位信号,电梯将以检修速度到基站位置复位。通俗地讲,运行中的电梯有时也会发生“迷路”,“找不到楼层”等故障,不过,很多电梯都能启动带有“自动寻址”功能,将电梯运行到基站以校正楼层计数。当电梯发生“滑梯”情况时:①轿厢内人员不要过于恐惧,做好相关自身的保护措施。②如果电梯停止运行能正常开门,请及时撤离轿厢,并告诉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电梯有故障发生过,请专业的维修人员到现场进行检修确认后使用电梯。③如果电梯停止后不能正常开门,请及时通过紧急报警装置与外界取得救援联系,并在轿厢里耐心等待救援。针对电梯“滑梯”现象,需要特别强调,不文明的使用行为可能引起电梯“滑梯”。比如:乘坐电梯时,在电梯里乱蹦乱跳;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去乱扒轿门;在电梯外面,无故去乱扒电梯层门等。高速电梯的楼显比实际到达的楼层要快几层,所以乘客在困梯时会感觉电梯下坠了好多层。

3.物管公司如何在项目内做好安全使用电梯知识宣传,引导业主安全、正确使用电梯?

采用新颖的形式宣传:利用互联网、微信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宣传;以生动具体的案例图画代替枯燥的文字;开展与业主一同参与的知识科普学习活动等等。

4.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电梯维保从业的要求?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了“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可见,电梯从业活动受到了相关法规的制约。物业管理企业把电梯委托给专业电梯公司维保,并非撒手不理。因为,一般来说,电梯公司也只不过每月做 2—3次的电梯维保(特殊除外),而大量的日常管理还是落在物业管理企业。

5.从安全性与及时性考虑,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电梯的维护保 养,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物业公司第一可以加强电梯监管力度。培养具有电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电梯管理员作为监管电梯公司维保的人员,由电梯管理员对维保人员的工作计划及进度进行把控,对维保质量严格进行控制,加强对电梯维保公司的工作监管;第二从合同方面完善有关电梯维保工作的频次、标准等内容,同时要求电梯维保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切实维保方案,优化内部资源,落实预防性维护保养。第三,按时对电梯进行年检,认真听取检测单位的专业意见,对特检所提出的整改意见认真整改并接受复检,电梯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6.超高层大厦在电梯的使用安全上是否有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规定?维护管理是否更加困难?

电梯让乘客使用仅是表面,后台的监控与支持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告知乘客正确使用,不得有吸烟,带庞物等不文明行为,更要严格管理乘客与货运必须分开,防止货物小面积载荷大对电梯造成不利影响,更防止材料的超大、超长或其他原因造成对乘客电梯的损坏。同时加强日常巡检,在乘客发现问题之前先行发现问题,包括电梯内照明、通风、五方对讲的功能必须时时刻刻满足,让乘客有安全感。在中央监控室内配置电梯监控系统,时刻了解电梯的运行情况,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地知道是哪一台电梯在哪一层停止运行了。然后可以迅速地安排电梯维修人员实施解困,五方对讲设备必须时刻保证完好,在发生突发情况时,通过对讲设备与乘客保持通话,安抚受困人员,随时告知受困人员实施救援的进度,这些都会对受困人员产生有益的影响。电梯轿厢内的摄像探头也要保持完好,监控受困人员的一举一动,为救援提供帮助。对于货运电梯,有必要设置电梯工,在电梯工的监管下运行,这对保护电梯是非常有利的。写字楼货运量非常大,可以说白天和夜间是不间断的,目前施工单位一些人员的文明素质还没有那么高,总会有一些不符合要求甚至是野蛮运输的行为发生,通过技防监控并不能真正达到管理要求,现场有电梯运行工的存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电梯机房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灰尘量都要求物业公司必须进行有效地监管,使设备工作在一个干净、合适的温度下,才能保证电梯可靠和稳定地运行。从以上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不仅是维保人员人认真维护保养电梯,同时涉及到监控人员、巡检人员、电梯操作人员都要认真做好各自对电梯所要承担的管理职责,这样才能保证电梯可靠、稳定、长期连续地运行。《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实施,对电梯修理和保养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电梯修理必须由制造厂家或制造厂家授权并取得相应许可证的单位进行。而电梯维保除了厂家可以提供服务以外,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和修理单位也可进行维保,无须厂家授权。但在实际工作中,电梯的修理与保养却难以分割,导致维保不到位现象频发。7.电梯修理和保养界限如何划分?

电梯修理和保养界限划分是依据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修订版)》所以选择优质的维保单位显得尤其重要,维保单位应该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高端的电梯管理上,有的中央监控室可以直接管理电梯的起,停,和对停层的授权管理

这里使用管理单位与维保单位共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不要图方便,就简化程序,一则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二则对电梯使用留下安全隐患。

8.2015年7月26日荆州电梯事故发生后,公众对电梯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提高,“电梯至少每15天要维保一次”的规定被大力传播,也成为居民们拿来对照自己小区维保是否“到位”的根据。电梯每15天一次的维保规定是否科学?关于电梯维保的周期,国家是否有?

首先,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应严格按照国家针对特种设备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电梯至少第15天要维保一次依据的是来自于《特种设备监察条例》第三十一条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的相关规定,关于维保周期目前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已经在调研按需维保的相关内容并会出台一些相关法规文件。9.应该如何防止电梯过度维保所产生的副作用?

对于电梯过度维保,产生的副作用很难讲。目前较为常见的情况是由于电梯维保技术人才紧缺,为了满足15天一次的维保而把实际的维保工作没有到位。相信国家会出台相应政策,解决目前的问题,其实有些使用场所,老旧电梯保养周期建议缩短,增加保养频次,如车站、码头、医院等相关人流集中,电梯又年份已久。目前来说,过度维保基本很少,就算有,我们只能遵守相关的法规执行。聘请专业的,技术水平过硬的维保单位是关键,就算存在过度维保也是维保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叫“乱保养”,不按规定保养,想到哪是哪。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物管公司有权选择符合国家规定具有资质的电梯维修保养公司从事电梯的日常维护工作。然而,物管公司由于其本身也是业主所聘用的。因此,在对电梯维修保养公司的选择上一方面要考虑业主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从自身经营角度又必须兼顾聘用电梯维修保养公司成本的问题。10.您认为应当如何协调物业公司与维保单位两者间的矛盾?

可以采用折中的方法,如将业主的电梯费用从物业总费用中剥离,做到电梯费专款专用,如有节余,应建立电梯专项维修基金,在电梯需进行重大维修、改造、更新时的成为资金来源。

11.通过分析物管公司与业主在电梯物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些问题的起因是电梯经常性出现故障,而对故障处理的响应时间又较长,无法满足物业承偌的条件。同时经常性的维修保养可能会给业主的出行带来不便。针对上述问题,作为电梯的物业管理部门应当如何处理?

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分析该电梯故障的起因是由于维保单位日常保养维修引起的还是电梯产品质量问题,如责任在维保单位,则要求维保公司进行系统的检修排查,提供全面的整改方案,根据方案建立长效机制,举一反三。如责任是电梯厂家,则要求并配合维保公司与电梯厂家沟通,针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提供解决方案。

12.最近一段时间,电梯“吃人”、“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一时间电梯的安全问题受到极大关注。由于电梯涉生产、安装、使用及维护等多个环节,因此发生事故,责任认定很复杂。住宅区内的电梯一旦出现事故,责任到底该由谁来承担? 得区分情况,物业先做善后处理!电梯的责任划分应参照相关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随着大家法律意识的加强和电梯操作使用知识的普及,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相关不平等责任划分正在逐渐删除,但是我认为物业管理企业在电梯运营管理过程中对管理制度的建立、落实以及宣传普及等责任应加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为电梯参加保险,防范风险。发生意外情况时,保护现场,请专业机构进行故障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分清事故责任。

13.发生电梯责任事故后,制造厂家、维保企业、物管公司、业主等经常是互相推卸责任“踢皮球”。对此,国家制定了哪些法律法规,对电梯产权人以及各方职责进行详细的划分?

其实相关法律都有相应规定,如:在《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九条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保证特种设备生产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不得生产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TSG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第四条 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第十四条 维保单位对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对新承担维保的电梯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应当进行确认,维保后的电梯应当符合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并且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第十三条 电梯乘客应当遵守以下要求,正确使用电梯:(一)遵守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的要求;(二)不乘坐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电梯;(三)不采用非安全手段开启电梯层门;(四)不拆除、破坏电梯的部件及其附属设施;(五)不乘坐超过额定载重量的电梯,运送货物时不得超载;(六)不做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危及他人安全乘坐的行为。《特种设备安全法》中第三十八条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受托人履行本法规定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义务,承担相应责任。共有人未委托的,由共有人或者实际管理人履行管理义务,承担相应责任。第四十五条 电梯的维护保养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照本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进行。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并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第四十六条电梯投入使用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当对其制造的电梯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了解,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在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发现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并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电梯制造单位对调查和了解的情况,应当作出记录。我针对上面的法律法规做得个人观点的整理:从以上几条法律法规来看,产权人特别是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受托人履行本法规定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义务,承担相应责任,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维保单位对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特设备安全法》中也规定了制造单位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这里两个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其实制造单位负责的是本身的安全性能,维保单位负责的是日常的安全性能,如果非制造单位维保时,发生责任争议,建议申请相关有资质的单位鉴定。业主首要清楚,电梯作为共有设备,其实是每位业主的共有财产,坏了是要自己出钱维修与改造,甚至更新的。大家应当共同爱护,文明规范使用电梯。电梯伤人事故发生后,几乎所有人都将矛头指向了电梯的管理方(在已经实施物业管理的区域,主要为物业管理企业),认为电梯管理方应对电梯事故承担责任。事实上,从以往发生的类似电梯事故的伤人案例来看,在追究事故责任的阶段,许多物业管理企业也确实被法院判决要承担对受伤者的赔偿责任。但是,并非所有的电梯事故都应由物业管理企业负责。

14.电梯事故的责任如何划分?有哪些情况?物管企业在事件中,应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电梯的责任划分应参照相关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随着大家法律意识的加强和电梯操作使用知识的普及,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相关不平等责任划分正在逐渐删除,但是我认为物业管理企业在电梯运营管理过程中对管理制度的建立、落实以及宣传普及等责任应加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为电梯参加保险,防范风险。发生意外情况时,保护现场,请专业机构进行故障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分清事故责任。在我们购买住宅或商业楼中安装的电梯设备从产权上是属于全体业主的,你的购房款中就支付了买电梯的费用。这是我们业主自己的财产和设备,而它又牵扯千家万户安全,故维护和使用就应得到我们广大业主的关心和重视。我个人观点:

1、建设初期就应选择好的质量有保障的产品。

2、维护保养要到位,防患于未然!

15.从实务的层面谈谈电梯的管理现象。

物业公司:电梯维保单位是基础和保障,物业公司选择维保单位是个重点问题,质监局是主导单位。西安维保市场已经开放,技术壁垒逐渐打开,部分已经脱离原厂家维保,物业公司选谁?招标,良莠不齐,当然要找性价比好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物业公司往往“唯利是图”,我的意思是指:短视的利益让物业公司选越便宜越好,这本身就是就倾向,存在:人员素质较低,打电话不接,不驻场,想办法配件暴利。引出一个话题:物业费或电梯费与业主的接受?在次不谈我们的操作指引是:招投标--性价比--严密合同--30台/每人--必须驻场—合同附件,合同附件中把电梯的全部零部件的价格、规格、型号列清,当然,这个价格我们是经过调研的物业公司在各个项目配置电梯管理员,专职巡查、对接维保、签字。

维保公司:“想办法配件暴利”物业公司在舆论的夹缝中,维保的日子也不好过,关键是电梯配件市场化了,包括三菱、蒂森什么的,原来还有技术壁垒,现在西安电梯维保是混战掠夺期,物业公司在这块是香饽饽了。站在维保的角度,我提点建议:1.守住底线,300元/台/月做不下来就不做,市场的混乱是暂时的,稳住,否则最终还是受害者;2.责任,驻场维保人员要有监督和考核,漏检和溜号还是会发生的; 3.合同中赋予物业公司责任,电梯专员和维保人员要互动、能相互监督;4.维保痕迹记录,工作联系单、预警函到位,一但有事故,能证明你一直在作为,当然,一定是真作为了!

再说质监局:个人认为,最能保证电梯管理正常化的还是政府部门,要想让维保公司精细化、规范化保养,让物业公司加强日常巡检,督导业主文明乘梯,政府一动作,事半功倍。比如,西安质监局要求:每年质检,每台电梯必须买保险,否则就不发合格证,在目前认识不清的阶段,强硬的行政命令还是有效的。在质监局的倡导下,我们一个项目的社区主导开展了一次“电梯安全运行”宣传活动,非常成功,维保单位,物业公司、质监局都参加,与业主见面作为。物业人,重管养是必须的,但有一环节也是必须重视的,就是电梯安装施工。这一过程做得到不到位,决定了我们物业日后在长期的管养的难度和成本是否能控制的问题。这过程得有工程管理的发展商、前期介入的物业公司、主管验收的安监部门共同把好关,否则,有些因安装施工问题而导致的问题,即使物业后期多用心用力做管养都可能是回天乏术了。

各方责任及义务,各位都罗列了法规条例,关键是执行问题,我觉得质监局的行政督导太关键了,他的一纸文件或罚单,可以触动开发商,对大多物业公司而言。该报废了,谁说了算,有规范,不执行呢?不是还得政府出面。政府出面也是不正常的,但在目前业主委员会没成立或主导能力虚弱的情况下,只有政府。查物业工程人员的“电梯操作人”,对操作人员培训还是政府。

2017年4月17日

第三篇:石家庄市城市房地产纠纷仲裁暂行办法(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第10号令)

【发布单位】石家庄市

【发布文号】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第10号令 【发布日期】1989-11-01 【生效日期】1989-1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石家庄市城市房地产纠纷仲裁暂行办法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第10号令)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正确、及时解决城市房地产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房 地产管理秩序,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房地产管理的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 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市市区内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房地产纠纷的仲 裁、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第三条 市房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房地产纠纷仲裁委员会,下设房地产纠纷仲裁办公室。市内各基层房管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成立房地产纠纷 仲裁办公室,仲裁委员会、仲裁办公室统称仲裁机关。

第四条第四条 房地产纠纷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仲裁机关保障当事人平等地行使 权利

第五条第五条 纠纷当事人有权陈述案情、提供证据和参加辩论,也可委托一至二人 担任代理人。委托他人代理的,须向仲裁机关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载 明委托事项和极限。

第六条第六条 对房地产纠纷案件,实行一次裁决制度。

第七条第七条 仲裁机关应加强调查研究,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照国 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对房地产纠纷案件进行调解、仲裁。

第八条第八条 处理房地产纠纷案件,应先行调解。调解协议须双方自愿。协议内容 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第九条 仲裁机关做出的调解、裁决、裁定一经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章 管 辖

第十条第十条 仲裁机关受理房屋的买卖、租赁、交换、转让、抵押、使用、损害及 房屋所在地基使用权引起的房地产纠纷案件。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下列房地产纠纷案件,由市仲裁机关管辖:

(一)跨区域的案件;

(二)涉外案件;

(三)在本市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四)市仲裁机关认为应当由自己管辖的案件。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区仲裁办公室管辖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纠纷案件,本办法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规定的案件除外。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仲裁机关对下列房地产纠纷案件不予受理:

(一)单位内部的房地产使用纠纷;

(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或审结的案件;

(三)继承、离婚及分家析产引起的纠纷案件;

(四)超过《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的纠纷案件。

第三章 组 织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房地产纠纷仲裁委员会受市人民政府领导,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一 至三人,委员若干人。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仲裁办公室设仲裁员,助理仲裁员。仲裁员、助理仲裁员应具备专 业知识和两年以上实践工作经验,具备独立的办案能力。

仲裁员、助理仲裁员由市仲裁委员会任命。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仲裁机关办理房地产纠纷案件,由仲裁员或助理仲裁员二人和仲裁 委员会指定的首席仲裁员一人组成的仲裁庭进行。

简易的房地产纠纷案件,可以由一名仲裁员或助理仲裁员独任仲裁。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仲裁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仲裁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申请回 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它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处理的。

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开始审理时提出。

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鉴定人。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首席仲裁员的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决定;仲裁员或助 理仲裁员的回避,由仲裁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决定;其它人员的回避,由首席裁员 决定。

当事人对回避决定有异议,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对本案的仲裁。

第四章 程 序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申请仲裁房地产纠纷,申诉人必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 的被诉人,必须符合仲裁受理范围,并提交申请书及副本。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仲裁申请书应写明以下事项:

(一)申诉人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二)被诉人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三)请求目的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证人姓名和住址。

申诉人或被诉人是公民时,应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及住址。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仲裁机关收到申请书后,经审查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应在七日内 立案;不符合规定的,应在七日内通知申诉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案件受理后,应在十日内将申请书副本发送被诉人,被诉人收到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被诉人没有按时提交或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有案件的处理;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对当事人争议的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申请参 与仲裁活动,经仲裁庭批准成为仲裁的当事人。

对当事人争议的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与其有利 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仲裁,可由仲裁庭通知其参加仲裁。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仲裁人员审阅申请书、答辩书后,应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仲裁机关查阅与案件有关的档案资料和原始证件,有关单位或个人应如实提供。

单位或个人提供虚假事实或作伪证,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仲裁机关对于涉及国家机密或个人隐私的证据必须保密。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现场勘察或对物证进行技术鉴定,应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到场,必要时邀请有关单位派人协助。勘察笔录和技术鉴定书,应写明时间、地点、勘察 鉴定结论,由参加勘察、鉴定的人员签字盖章。

仲裁机关委托有关单位进行技术鉴定时,受托单位应按照委托鉴定的内容办理。

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申请重新鉴定。重新鉴定的结论与原结论一致 的,其费用由申请人负担。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仲裁庭在处理案件时应着重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 书。调解书应写明:当事人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姓名、职务(公民应 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及住址);纠纷的主要事实、责任;协议内 容和费用的承担。调解书由当事人签字,仲裁员或助理仲裁员、书记员署名,并加 盖仲裁机关的印章。

调解书送达后,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应当由仲裁庭进 行裁决。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三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以书面或口头方式 通知当事人。

被诉人经两次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作缺席仲裁。申诉人无正当理 由拒不到庭的,可按投诉处理;被诉人反诉的,可作缺席仲裁。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仲裁庭开庭时,由首席仲裁员宣布仲裁员或助理仲裁员、书记员 名单,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宣布仲裁庭纪律及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仲裁庭应当听取当事人陈述,出示有关证据,征询双方对证据的意见,然后进 行辩论,并再行调解,仍未达成协议的,由仲裁庭裁决。

书记员应将仲裁庭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核实后签名。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仲裁书应当写明:

(一)当事人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姓名、职务(公民个人应写明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住址);

(二)申请的理由、争议的事实和要求。

(三)裁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四)裁决的结果和仲裁费的负担;

(五)不服裁决的起诉期限。

裁决书由仲裁员或助理仲裁员、书记员署员、加盖仲裁机关的印章。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次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 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即行生效。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已送达的调解书或发生效力的裁决书,应依照规定的期 限履行。当事人一方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可通过作出裁决的仲裁机关提请有管辖权 的基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仲裁委员会主任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或裁决,发现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处理的,应提交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市仲裁委员会对下级仲裁办公室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或 裁决,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撤销,并指定重新处理。

重新处理的案件,应另行组成仲裁庭进行。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调解、裁决引起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当事人应依法办理土地使用 权变更手续。

第五章 罚 则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或其它人员干扰妨害调解、仲裁活动,扰乱工作秩序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仲裁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收受贿赂,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视 情节轻重,由所在单位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收 费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应依照规定交纳仲裁费、仲裁费包括案件受理费和鉴定、勘验及其它费用。

案件受理费由申诉人按标准预交。鉴定、勘验及其它费用由申请人预交。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仲裁机关决定受理案件时,应通知申诉人在三日内预交仲裁费。逾期不交的按自动放弃申请仲裁处理。撤诉的案件仲裁受理费由申诉人负担。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费用由双方协商负担;一方败诉的,由败 诉人负担;当事人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按比例分担。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仲裁受理费收费标准另行规定。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郊区、矿区、各县的房地产纠纷仲裁可参照此办法执行。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房地产纠纷仲裁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关于印发《部分省市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汇报交流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关于印发《部分省市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汇报交流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局)纪检组、监察室:

10月26日至28日,教育部纠风办、监察部驻教育部监察局在浙江省召开了部分省市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汇报交流会,汇报交流了各地专项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就明年的治理工作进行了研讨。现将《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部分省市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汇报交流会会议纪要

教育部纠风办

监察部驻教育部监察局

1999年11月19日

部分省市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汇报交流会会议纪要

10月26日至28日,教育部纠风办、教育部监察局在浙江省召开了部分省市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汇报交流会,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山西、新疆等15个省区市的代表汇报交流了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经验、体会以及省会城市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问题的情况,研究、探讨了明年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的工作思路。浙江省纪委常委、纠风办主任、监察厅副厅长金向阳同志和中纪委、国务院纠风办有关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教育部纠风办主任、监察部驻教育部监察局局长王明真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副主任、副局长江海涛同志作了会议总结。

会议认为,1999年在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监察、纠风、财政、物

价等部门的配合支持下,把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和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问题作为纠正教育行业不正之风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坚持“纠建并举”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巩固成果,防止反弹,使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健康有序地深入开展,城乡中小学乱收费现象基本上得到了遏制,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除了个别直辖市外,全国范围内直辖市和省会(首府)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已基本取消了择校生。清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效。

会议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小学乱收费治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发展也很不平衡,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如:县乡政府擅自立项、提高收费标准和扩大收费范围,以及乱集资问题;农村地区一些中小学校还存在的乱收费问题;社会有关部门向中小学校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问题;一些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仍在招收择校生问题;以及清理成果不巩固,时有反弹问题。对此,我们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绝不能掉以轻心,要提高认识,深入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在专项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的收费行为。要积极配合当地党政机关运用行政手段,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对不听招呼、顶风上的乱收费典型案件要及时查处,认真处理。

会议认为,造成中小学乱收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府的问题,有社会上的问题,有学校自身的问题,因此,在加大治理力度的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应负起主要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努力做到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切实解决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并根据物价上涨指数和当地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适当调整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依法开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本着自愿、量力的原则进行教育集资,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和招生考试的改革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进一步缩小校际之间办学水平上的差距,办好所有中小学校,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会议强调,治理中小学乱收费仍然是明年全国教育系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将根据中纪委、国务院和国务院纠风办的指示、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强行业和部门的管理和加大治理的力度,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明年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总体要求是:“一个巩固,两项要求,三个重点”。一个巩固是:巩固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和

制止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招收“择校生”取得的成果。两项要求:一是要认真贯彻“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有条件的地方都要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暂不具备、无法完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地方,也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二是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坚决把住春秋两季开学的关口,严格中小学校的收费管理,对顶风违纪的乱收费典型案件要坚决进行查处,绝不姑息,并追究有关责任者的责任,视情节程度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三个重点:一是要配合有关部门,制止县(市)乡地方政府违反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擅自立项、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的乱收费行为及社会向中小学校乱摊派、乱收费现象;二是抓好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收费严重不规范问题及反弹问题;三是巩固和扩大四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解决择校生问题的成果,争取在两三年内实现全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完全停止招收择校生的最终目标,依法实行就近入学。同时,要重视抓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和内部简报的指导作用。对治理工作抓得好、行业风气正的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弘扬正气;对顶风违纪、情节恶劣的典型案年,要严肃查处,有的还要公开曝光,以儆效尤。

第五篇: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

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国发〔2010〕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印发后,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机性购房再度活跃,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进一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职责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加大了居民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增加了金融风险,不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房价过快上涨的危害性,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采取坚决的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二)建立考核问责机制。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住房城乡建设部、监察部等部门要对省级人民政府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加强监督检查,建立约谈、巡查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要追究责任。

二、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

(三)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具体由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管理原则自主确定。人民银行、银监会要指导和监督商业银行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抓紧制定第二套住房的认定标准。

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

对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严格按有关政策执行。

(四)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认真做好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对定价过高、涨幅过快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清算和稽查。

三、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五)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国土资源部要指导督促各地及时制定并公布以住房为主的房地产供地计划,并切实予以落实。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增加居住用地的供应总量。要依法加快处置闲置房地产用地,对收回的闲置土地,要优先安排用于普通住房建设。在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同时,探索“综合评标”、“一次竞价”、“双向竞价”等出让方式,抑制居住用地出让价格非理性上涨。

(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各地要尽快编制和公布住房建设规划,明确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和比例。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快对普通商品住房的规划、开工建设和预销售审批,尽快形成有效供应。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并优先保证供应。城乡规划、房地产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将住房销售价位、套数、套型面积、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以及开竣工时间、违约处罚条款等纳入土地出让合同,确保中小套型住房供应结构比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到位。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地区,要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供应。

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七)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要尽快下达计划及中央补助资金。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地方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土地供应、资金投入和税费优惠等政策,确保完成计划任务。按照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中央以适当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国有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2010-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包括各类棚户区建设、政策性住房建设),并在2010年7月底前向全社会公布。

五、加强市场监管

(八)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大专项整治和清理力度,严格依法查处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并限制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新购置土地。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参与土地竞拍和开发建设过程中,其股东不得违规对其提供借款、转贷、担保或其他相关融资便利。严禁非房地产主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商业性土地开发和房地产经营业务。国有资产和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

(九)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对取得预售许可或者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对已发放预售许可证的商品住房项目进行清理,对存在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问题严重的要取消经营资格,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规范发展租赁市场。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进行一次检查,及时纠正和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检查处理结果要于2010年6月底之前报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抽查,确保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十)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各地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和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统计部门要研究发布能够反映不同区位、不同类型住房价格变动的信息。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精神,加快制定、调整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解读工作。新闻媒体要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果,引导居民住房理性消费,形成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

国务院

二○一○年四月十七日

下载部分城市房地产仲裁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的通知(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分城市房地产仲裁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的通知(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