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身与企业相结合发展小论(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11:4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自身与企业相结合发展小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自身与企业相结合发展小论》。

第一篇:关于自身与企业相结合发展小论

关于自身与企业相结合发展小论

首先,个人只有在相当的环境才有发展,企业也只能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中前进。个人是指组成集体的最小单位,是企业的一份子。而企业是一个大集体,个人是这个集体的一份子,所以,个人与企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就这几个月我的工作结合自身与企业发展的原则,总结如下汇报。

第一,关于沟通,销售

一件货品的售出,是离不开营业员与顾客之间的沟通的。只有当顾客信任你,才会消费。企业给我们一个展示的平台,那么我们该做的就是在这个平台上,充分的发挥自己,在销售这一块,利用企业在产品,市场等的优势,对顾客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销售的增进。公司在产品定位上是特产,川渝一带市场份额占有较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么公司个人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来向客户展示,推荐,这样可以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样,营业员的素质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销售。

第二,关于管理

一个好的企业需要一群优秀的管理者,就如同一群勇猛的士兵需要一

个睿智的将军,如果一个企业光有一群优秀的员工,那么决策上的错误可能会使这个公司走向绝境,反之,如果只有英明的领导,那么各项指令执行的不到位,等于是空。这就要求公司的个人与企业同时发展,企业是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所有人配合。才能走向一个正确的目标 第三,关于企业宣传

再好的东西,有人知道才是好的,没人知道是没用的,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好的宣传策划,让更多的人知道一个企业的品牌文化,特别是对于一个经营带有一点文化产品性质的企业,好的宣传,策划更是必不可少,举个例子来说,王府井店,货品最全,人员到位,交通便利。为什么有很多顾客下来的时候都会说不知道有这个店,不然就在这里买了,这就是宣传的不到位。这跟时候,优秀的服务,对顾客充分的推介,就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这就是企业个人与企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四,关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个好的企业,不可能只是在一个区域重复着同样的事,肯定会走向更多的地方发展,这样,就需要优秀的员工个人起到开荒者的做用,公司的在市场上的巨大优势和个人拼搏相加才会有新的市场的诞生。

综合上述几点,第一,关于销售,就本人在王府井的几个月中销售还算可以。对销售也有了一点自己的心得,相信销售方面不存在问题。第二,关于管理,本人没有很好的管理经验,但是相信在领导的带领下,也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第三,关于企业宣传,宣传需要沟通,关于这点比较自信,与人沟通是每天都做的事,与人交流时促进合作的一个基本,最后关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不知道公司的下一步发展计划,但是相信在几位领导下,公司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林涛

11年元月

第二篇:小微企业自身发展解决方案(摘选)

三企业自身素质待提高。一是管理落后。我县企业仍沿用家族型管理模式未能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如作为xx支柱产业的陶瓷业多数由家庭作坊式起家现仍沿用传统的家庭或家族型管理模式。从企业的重大决策到每项具体小事都由“老总”做主拍板业主的家庭近亲占据财务、采购、营销等关键职位。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管理者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的乡村干部或农村青年其理论、业务素质不高管理、决策水平低造成企业管理松散财务管理混乱账目设臵不全费用开支随意性大、核算不准资金漏损较高等等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二是创新乏力。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足技术储备较少、市场分析和科学决策能力薄弱、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不少发展势头较快的企业走完新生的高峰期后出现了停滞甚至是颓势。这些小微企业涉足的大多是传统行业与新技术不能很好的衔接。研机构用于产品研发的费用也不多使得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产品单一未能形成产业链科技型、集约化经营的企业不多多为生产初级产品终端产品少龙头企业少知名品牌更是凤毛麟角产品在市场上打不响品牌主要产品通过ISO系列认证的也为数不多造成一些产品销路不畅。三是品牌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观念缺乏中期、长期发展规划。不能正确认识商标注册的作用同时商标品牌的宣传与广告投入力度不够。许多企业只求产品产量或销售量却不注册商标或因自己的品牌不够知名为打开产品销路宁愿替人“做嫁衣裳”贴牌生产。另外一部分企业干脆在外设立分支机构经营一部分企业存在冒充别人商标的违法行为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xx小微企业多以陶瓷业、电瓷业、钟表业、箱包业等这些行业以配件加工业居多。对工种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也大没技术的工人干不了技术好的工人留不住。致使工厂工人流动性大岗位不稳定形成用工荒招工难局面。同时高额的税费、用地难、用电难等问题都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原因。

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建议 缓解小微企业困境是保障经济后劲与活力的重要任务。缓解小微企业生存困境不仅在于通过财税、金融政策为其“输血”通过“减税、减费”等方式切实为企业减负化解“燃眉之急”更重要是要加快推进改革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全面提升小微企业的“造血” 功能。

第三篇: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姚 桓

2015年06月11日16:4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这一论述科学阐明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内在规律,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完成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重大意义。

一、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解决了在中国特殊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独创性经验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特点是:中国革命特有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使得党内工人成分很少,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在党内居于多数。这就带来了党在受到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情况下保持先锋队性质的严重问题。思想建党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来的。思想上建设党的认识发端于井冈山时期即红军创建时期。“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77页),如果说毛泽东在这里仅是提出问题,他在1929年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中已经做了回答:“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如果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同上,第85页)这是对思想建党非常明确的表述。可贵的是,会议第一次以决议方式提出错误思想的表现包括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等等,指出了以思想建设克服错误思想的各种具体举措。古田会议决议可以看做中共早期思想建党最重要的文献,无疑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萌芽。

在古田会议决议精神指引下,红军和根据地党的思想建设在探索中前进,经验日益丰富。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整风,是思想建设的光辉实践,延安整风通过批评自我批评的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并强调把思想建设成果体现在行动上,外化为作风。延安整风标志着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成熟。以此为基础,七大上刘少奇做的修改党章报告,系统阐述了“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首要任务”这一毛泽东建党学说基本点,标志着毛泽东建党学说达到成熟。思想建设的理论立足于两个基本判断,一是党内主要矛盾本质上属于思想斗争性质,即无产阶级思想同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这一矛盾可以而且必须用思想教育的方法去解决;二是先进思想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可以教育、引导具备革命理想但又有错误思想的农民和知识分子。由此决定了思想建设的要旨,即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以严格的党内生活为保证,通过思想教育和实际斗争锻炼,使大批有革命要求的农民和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先锋战士。对于中国共产党注重思想建设的独创性做法,共产国际在相当长时间内并不接受。周恩来回忆:“共产国际的一切决议,提到无产阶级的领导 就是同工人运动联系在一起”。“ 1940年我到共产国际去,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开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周恩来选集》上卷 第178、179页)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是通过思想建设,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在落后的农村环境下,成功地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发展史上的瑰宝。

应该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也有制度建设的尝试。一个重要成果是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党内生活一系列法规,包括,《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和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和纪律的决定》和《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制定这些法规的直接出发点,是总结张国焘事件的教训,加强党的团结,使党内生活正常化。从历史发展看,这些法规也确实发挥了长远的指导作用,为以后党的制度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总体上讲,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制度建设是很不成熟的,制度内容不够具体、详细,党内生活许多方面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已有的一些制度规定也比较粗糙、空泛。这是当时残酷紧张战争环境和思想认识局限造成的缺憾。

二、提出制度治党源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制度治党思想推动了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改进和创新

随着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和党内各项制度,以使党和国家工作在制度基础上规范化、正常化。1956年党的八大对此有所探索。八大在民主集中制和坚持群众路线方面做出了若干规定,其价值取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八大时党执政仅有7年,对于认识执政党建设规律来说是太短了,党只有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还没有经受曲折发展的教训,而只有成功经验而无教训就不是完全的经验。当时,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许多问题尚未充分暴露,中国共产党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主要来自借鉴别国经验,自己缺乏切身感受。这种历史的局限性反映在认识中,就是全党对于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极端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对制度建设的艰巨性及制度可能遭受的破坏缺乏思想准备,当时制定的一些制度操作性较差,更缺少保障性措施。加上八大以后国内外风云变幻,党的指导思想出现偏差,许多制度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尤其是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党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3 页)历史的代价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邓小平通过总结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因此要防止发生类似“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就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一些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同上,第333 页)基于此,他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同上 第333 页)应该看到,邓小平提出制度问题,不仅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也反映了进入新时期为现代化建设而进行改革的需要。他明确指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同上,第322 页)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史上的光辉篇章。

以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的思想为指导,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改革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展开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根据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和党现状,必须把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这一时期的党内的制度建设,从内容看,就是以党章为依据,围绕健全民主集中制这个核心制度进行的,并涉及党内生活方方面面。一个特点是强调在坚持党的根本制度的指导下完善具体制度,通过加强保障制度,确保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得到富有成效的贯彻落实。其中最重要的有:1997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的颁布,确立了处分违纪党员的统一标准。2000年6月,中央颁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入全面规划、整体推进新阶段。2002年7月,中央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标志着领导干部选拔工作向制度化、程序化迈进。2004年10月,中央修订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并且先后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对党员的学习权、讨论权、知情权以及申诉权、控告权作了制度性规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这一时期,党的制度建设的又一个重点在于完善党的监督制度和反腐倡廉制度。2003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了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等内容。2005年,中共中央修订印发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刚要》,要求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科学机制。2007年7月,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助反腐败工作的规定(试行)》,将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纳入到规范化的轨道。通过一系列建章立制工作,中国共产党初步形成了以党章为依据、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体系,涵盖党员民主权利、干部人事工作、干部廉洁从政、党内监督、纪委查办案件等党内生活各个方面。党内生活有章可循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出发,把执政党制度建设与国家法治建设相联系,使党内法规成为国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强调制度建设的重点是规范权力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二是强调制度建设方面的顶层设计和长远目标,制定了《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法规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要求和法规体系建设内容。特别提出要在对现有党内法规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和修订一批重要党内法规,力争经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涵盖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主要领域、适应管党治党需要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使党内生活更加规范化、程序化,使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使权力运行受到更加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使党执政的制度基础更加巩固,为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制度建设新阶段。

三、强调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是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充实、发展过去的思想,在更高的发展阶段上以辩证思维把二者统一起来

从提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首要任务到强调制度的根本性作用,再到要求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相结合,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非常善于总结经验,超越自我的先进政党。这里提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当然不是对前面两个重要结论的否定,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充实、发展了过去的思想;是在更高的发展阶段上以辩证思维把二者统一起来,也是为了使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两方面发挥更加充分的作用。其中,思想建党是党的建设的生命工程、灵魂工程。思想建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是党的建设的科学引领。以思想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优良作风,党的建设才能保持正确方向;共产党人才能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袭,具有强大、持久的精神追求;全党才能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发挥自己的优势。鉴于党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四种危险,思想建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

制度治党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保障工程。制度作为根本规范是刚性的、强制性的,对正确原则的落实有保障作用,对党内一切错误思想、不正之风有约束、纠正作用。尤其在规范权力运行、保证权力运行预期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有了一整套科学制度,党才能使党内生活在原则基础上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才能从制度上保证“权由民所附、权为民所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这一科学权力观的落实;才能真正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同样重要的是作为执政党,科学合理的党内法规体系对推动、保证依法治国是不可缺少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是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结果,也是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在党的建设上的创造性运用。要求我们在认识上,不要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看做孤立的、彼此分割的两项任务,二者不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思想建党是制度治党的前提和基础,它影响着、规定着制度建设的方向。实践证明,今天仍然有一个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党的核心制度——民主集中制来说,它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特有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由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共产党为什么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如何理解党内民主,它与任何政党都有的民主程序有何区别?如何认识集中,集中为什么与专断不同?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怎样认识和处理?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民主集中制,这一系列理论、思想认识问题只能靠思想建设来解决。同样重要的是,制度由人来制定,也要由人来执行;人的立场观点、思想觉悟对制度的制定、执行和保证至关重要。显然,离开思想建设和思想教育,人们在基本问题上不能达成共识,制度是难以制定的,更贯彻不下去。然而,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思想建设、思想教育的成果都需要制度去落实和保证。制度治党则是在思想建党引领下解决如何建设党、管好党的问题,对思想建党具有不可缺少的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因为把思想的影响力转化为刚性的约束力,只能靠制度来实现。必须依靠制度对党员行为的刚性规范作用,也就是要发挥制度治党对思想建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实践一再证明,“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思想教育对广大党员干部起作用;也对那些尚能接受教育的人起作用;对那些完全失去思想道德底线的极少数人来说,教育是无济于事的。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作风建设、克服不正之风,党进行过多次集中教育活动,方向正确,力度不小,确实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出现过两个“抛物线现象”,即活动是“发动——高潮——回落”;群众心理是“希望——振奋——失望”,究其原因,是许多具体制度不够健全,歪风邪气留有生存空间,思想教育的成果未能巩固,随着活动结束,一些干部旧病复发,不正之风呈现反弹。尤其是在规范、运用权力方面。共产党人的权力观可以概括为:“权由民所附、权为民所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可是,在实践中践行这样的权力观,仅仅靠教育达不到目的。公共权力权力具有两重性,既可以用来为人民服务,也可能成为谋私的手段,权力的扩张性、腐蚀性很大,这种腐蚀作用与它可能带来的私利成正比,在缺少制约监督条件下,权力极容易导致腐败。所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单纯的思想道德防线是不够的,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另一方面,是不是仅仅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完事大吉呢?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和属性,自觉接受监督,积极主动地用权力为人民做更多的好事,在实践中体现权力运行的预期,也需要靠教育。从严治党所蕴含的高标准、严要求,既以严格的制度、纪律来保证,也以党员干部高度的自觉性去落实。所以,思想教育与制度约束必须结合,单纯的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都不能完全解决党内的各种问题。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不可分离的两大支柱,是完成五位一体任务的最重要的两个发力点、落脚点。思想是血肉、制度是骨架,使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如车之两轮,推动党的建设前进。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指导下,以思想建设和思想教育明确党的建设方向,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以系统、科学的制度巩固教育成果,保证各项党建举措的落实,特别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滥用权力行为和各种不正之风。二者的结合要通过科学的途径来实现。从微观方面说,许多地区、单位经验证明,要解决党内思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如“四风”),恰当的思路是:教育领先——查找问题——建章立制——形成机制。以教育解决世界观、价值观问题,在此基础上,查找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各项制度,明确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为党员干部行为设定边界。需要指出,建立制度也不能看做单纯技术性、程序性工作,要在建立健全制度工作中渗透深刻的思想教育内容。任何一项健全的制度都包括实体性、程序性、保证性内容,如何制定出来,要通过充分的民主讨论,澄清模糊认识,使广大党员干部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产生执行、维护制度的高度自觉性,这本身就是教育过程。有了健全的制度,还要解决落实问题,即在制度基础上形成机制。机制是以制度为依托建立的有明确目标、落实方法和保障措施的工作系统,是执行制度的方式。健全机制,就是确立目标后,实现各项制度的相互衔接和配套,并解决动力源问题。有了健全的机制,思想教育启发的自觉性和制度提供的外在约束性相结合,就会产生聚合效应,从严治党的要求就能落实。

作者: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教授

原载: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5期

第四篇:QC小组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QC小组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共同推进企业发展

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体系,反映了国民的社会意识,涵盖了社会发展的知道思想、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引领社会进步的精神旗帜。一个企业的文化价值体系,代表和引导着企业文化的运行方向,对于企业员工的精神、价值、行为都有着很强的凝聚作用和整合作用。在南币厂这样一个产品多元化、技术含量高的印制企业里,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效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的企业文化。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人、财、物是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而人力又是其中最为活跃、最富于创造力的因素。即便有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最完备的物质资料,没有了人的准确而全力的投入,所有的一切将毫无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员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才兴业,依靠科技兴企。但是人的创造性是有条件的,是以其能动性为前提的,硬性而机械式的管理,只能抹煞其才能。“只有满意的员工才是有生产力的员工”,因此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创造能使员工充分发挥潜力、各尽所能的环境,以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QC小组作为群众性质量管理的一种形式,其着眼点就是提高员工素质,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管理从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转变的体现。在攻关活动中,他们自选课题,与自由结合组成的其他成员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改进工作及周围环境,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工作的意义,人们有了这样的感受,便会产生更高的工作热情,自身的潜在智力和能力才会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这样,企业才能充满活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得以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把员工真正当作最大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觉地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拼搏进取的精神。因此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高级形态,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科学,也是现代企业兴盛的必由之路。QC小组提倡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这个特点使广大员工的智力资源得到融

合和充分的发挥,参与攻关小组的可以是企业领导,也可以是一线职工,在攻关活动中,充分发挥岗位优势,共同对课题展开攻关。装配车间开展QC活动的成功经验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在小组活动中,领导重视是QC小组活动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始终将QC小组活动作为企业强身固本和促进质量体系与产品改进的重要手段列入企业的方针目标和“精装细调”管理,对在攻关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小组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的鼓励,充分调动了职工参与的积极性;技术人员的参与,为QC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技术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质量知识,熟练掌握QC活动的方法及数理统计统计的使用,能够在理论上提高QC小组活动的水平;处在生产一线的职工,掌握丰富的现场操作经验,对于生产现状能够提供第一手资料,最熟悉问题发生的原因,他们的参与,更容易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QC小组打破了部门、岗位界限,使广大员工拥有了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小组成员质量意识、参与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明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行之有效的解决了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诸多问题。

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人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文化模式,其基本点就是强化管理中人的作用。其着眼点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的合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尊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站在人性的立场上表述了满足人的尊重需求的重要作用,QC小组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锻炼人、提高人、尊重人、满足人,这一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企业的人本管理的内涵,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实质的充分体现。

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促进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能不能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从产品平台的表层竞争转向深层次的理念平台的竞争,企业的短期繁荣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获得,但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动力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只能从企业文化的理念中获得,塑造和提升企业文化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方面,开展QC攻关活动,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一家企业,只有拥有了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够健康持续发展,才能够进入高层次境界,才能够“长寿”。为什么杜邦、奔驰、可口可乐等企业历经百年却长盛不衰,而中国巨人、爱多等企业辉煌一时便早早夭折?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应当是竟争力,尤其是有没有形成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品牌、市场、技术、成本、管理和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而品牌则是核心竞争力最集中的体现,核心技术则是支撑品牌成长最关键的要素。1966年美国质

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曾预言:“通过推行这个(QC小组)活动,日本将在世界上进入质量领先地位。”这不久便成为世界公认的历史事实。倡导QC小组活动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通过QC小组开创性的活动,不仅能够培养职工积极向上、勇于开拓、改进创新的企业精神,而且能够大大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南京造币厂在发展的道路上就深刻意识到了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对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创新是企业保持领先的内动力,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出奇制胜。

另一方面,QC成果的交流发表能为企业和产品树立良好的形象。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消费者给予企业无任何企图的赞扬,形成有口皆碑的效果,这就是美誉度,这种美誉度是无价的,是最可贵最可靠的市场资源。”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在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事实证明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已意识到通过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来展现企业形象,进而使众多的潜在顾客变成了现实顾客,以良好的企业形象推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良好的形象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展现,一个企业的QC小组活动开展的越好,说明这家企业的职工队伍的素质越高,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越好,产品的技术含量更高。而QC小组在活动中,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小组成员的质量理念,随着活动的开展而不断提高,随着活动的深入而升华一个个QC小组活动及其成果,不断地丰富着企业的质量文化;QC成果的总结、交流和发表,能够提高小组成员科学总结成果的能力,并能够起到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的作用,通过高层次的成果交流发布,能够在较大范围展现企业和产品的形象,展现企业良好的风貌和文化,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使企业持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成功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一笔最丰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人心、提升企业的无形力量,它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能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对于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使整个企业去掉惰性,促使员工奋发向上、团结一致、敢为人先,使整个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使企业经营业绩不断提高。QC小组活动的基本宗旨和活动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注重人本素质的开发,并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因此,注重QC小组活动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

QC小组活动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所追求的目标,首先是质量,其次是利润。利润是建立在高质量、高效率及低成本的基础上,而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效率及成本。所以说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是否能获得高额的利润。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贸易壁垒打破,走出了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 的步伐。许多国际品牌大量涌入,国内知名品牌日益崛起,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国营企业与民营企、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短兵相接,竞争日趋激烈。而另一方面,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顾客的可选性增加,挑剔度也大大提高,而此时的原材料又出现了大幅上涨。产品与市场之间的竞争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如何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减低成本而保证最适的利润?QC小组活动的导入,无疑给企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QC小组活动通常由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发组织起来,针对某一问题互相启发、各抒已见、一起思考并运用简单的统计手法来维持及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在企业内部大规模推行QC活动,本着立足本岗位,人人参与的原则,把和他们密切相关的本岗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并努力依靠本人、本岗位、本班组的力量加以解决,最终自身受益。员工在QC活动中得到了全面学习和发展,能灵活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而对于企业在不需要支付多少费用的情况下解决了产品的问题或降低了生产成本。QC活动往往是跨部门合作,这样便会有创意和灵感,彼此间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拓宽了视野,实现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达到了共同进步。这其中领导的参与是必然的。领导和员工站在同一立场上的参与,打破了上、下界限,做到言传身教,共同、自主开展活动。这样可以激励所有成员的工作和改善热情。提高员工士气,使QC小组活动的开展更具活力,更能挖掘员工自身价值,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领导在无意间了解了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思想波动,有助于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QC 活动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宗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创造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改善和提高企业素质。由此可见,QC 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都具有人本特征的丰富内涵,与现代经营的战略思想 “ 人的管理 ” 是不谋而合的。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关键是企业职工创造性的发挥,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于发挥企业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文化代表了一种企业精神,是企业具有活力的能源。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内涵之一,其高低很大程度决定了企业是否具有活力,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通过 QC 活动成果的取得,从而实现广大 QC 成员的自我价值,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推动企业文化起到积极作用。广泛开展 QC 活动,发扬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精神,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就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而 QC 活动的广泛、深入、有效都有赖于 QC 成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和为用户服务意识。因此,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把 QC 活动融合在企业文化中,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QC 活动才会更 广泛、深入、健康持久地开展,从而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目前,大多QC选用问题解决型课题。但在当今形势下,企业的竞争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品质改善,而应该是全方位改善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追求满意、忠诚的客户群。因此,QC活动应该多样化, 从而使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为企业创造绩效。并基于持续改进的原则把活动循环下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指导企业经营管理不断地跃升到新的高度,从而使企业更加繁荣、昌盛!

第五篇:论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干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

论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干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的不断多元化和复杂化,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形势将更加严峻,新形势下我们怎样才能做好企业政工工作?身正方能正人,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从微观角度最大限度保障党的事业和企业发展永远勃发盎然生机。本文运用实证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分别从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干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紧迫性、可行性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论述新形势下企业政工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

关键词:企业;政工干部;自身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当前的改革已逐步进入到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到加强企业政工干部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必须带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政工干部所从事的是人的思想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辛苦、有时又是非常难做的工作,责任十分重大。与目前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少数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自身建设仍需紧抓不放、常抓不懈。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政工干部的标杆引领作用,为企业特别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国企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内因是提升基础,外因是发展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提升政工干部素质关键在于不断加强其自身建设。本文就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干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新形势下政工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紧迫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社会物质资料已相当丰富,但由于放松警惕不愿学习,部分领导干部“精神缺钙”却愈加凸显。企业政工干部是企业文化氛围的烘托者,是企业正确航向的掌舵者,也是企业职工思想建造师,“身正,正人”,自身理论水平的高低、素质的优劣干系甚大,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大刀阔斧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从各级党员干部改进作风出发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同时通过“打虎”、“拍蝇”、“猎狐”等行动,“伸手必捉”揪出党员干部中的害群之马,逐步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社会风气为之一新。纵观落马的违法腐败分子、顶风违纪人员,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在反思自己的错误时无不认为,自己的堕落源于自己思想上放松警惕,放松学习,致使党性不足甚至缺失,“总开关”出了问题。

对企业来说,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是企业大发展的关键,也是党建工作的核心。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和政工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才能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打铁必须自身硬”,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注重自身修养,提高全面素质,树立良好形象,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二、新形势下政工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可行性

世界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当中,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满足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世界是可知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及其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下,广大企业员工特别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广大青年员工面临着价值观、道德观等诸多思想上的考验。

而客观上,企业政工干部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企业是社会的构成细胞,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也关系到社会环境的营造,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否。在中央三令五申紧抓政工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的大背景下,政工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得到普遍重视。选拔和培养的篱笆更加坚实密集,门槛也更加高、更加合理,能走上政工干部岗位的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层层选拔、冲刷淘洗最后留下的企业政工翘楚。在保障和督促企业政工干部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制度不断健全基础上,在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客观环境考验下,在具有先进性、纯洁性的政治素养、各方面过硬的综合素质、比较强的学习和约束自我的能力的客观条件下,新形势企业政工干部有基础、有能力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夯实党性,经受住历史和市场的考验。

三、新形势下政工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是不断增强党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要干好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要做好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政工干部担负着教育职工群众的重任,必须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作为一名政工干部,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这样才能始终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信不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毫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讲政治,在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政治纪律等方面成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楷模。

二是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具有较高知识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做一名合格政工干部所不可缺少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广博而渊深的知识,才能用智慧的力量深刻地启示人,教育人。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拥有丰富知识和过人见识的人,不仅要向书本学习,学习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等,更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以极大的热情学习一切新的知识。还要注重向实践学习,深入工作第一线,学习生产流程、工作原理,掌握业务技能。最为关键和难得的是要向群众学习,学习群众的语言、群众的经验和群众的智慧。只有这样,做思想政治工作时才能游刃有余,收到好的效果。

三是与时俱进准确定位。作为政工干部,如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总是“空对空”,则会逐渐失去“市场”,必须与发展结合起来。首先,要摆正位置。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中心,部门、单位以服务为中心。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教育党员干部和职工听从指挥,扎实工作,保证政令畅通,维护组织决策的严肃性。其次,要钻研业务。政工干部如果不懂主要业务,就无法参与决策,也就无法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如果孤陋寡闻,一知半解,人家说的自己不懂,根本插不上嘴,那么思想政治工作是绝对做不好的。

总之,政工干部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也就是教育人、培养人,这项工作既艰巨又光荣,当前摆在企业政工干部面前的任务是繁重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更迫切,任务更重,难度更大,标准更高,这就要求广大政工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要求,圆满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任务,为企业发展和党的事业增瓦添砖。

作者简介:焦彦发,男,陕西咸阳人,1968年10月,陕西中药研究所百合物业党支部书记、陕西中药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兼法务工作室主任。

下载关于自身与企业相结合发展小论(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自身与企业相结合发展小论(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论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发展

    小论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发展 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新时代下的产物,为广大农民朋友们带来更多的收益和保障,在当今社会中农业技术成为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农村经济......

    解放思想与自身农村工作相结合的心得体会[共五篇]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关于解放思想与自身农村工作相结合的心得体会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的思想一旦被禁锢,比终身监禁他的身体更加残酷”。穿越历史的烟云,中国似......

    论道德与发展

    论道德与发展 受父亲的影响,十岁我便开始涉猎一些武侠小说,通常是父亲看完一本,我便接着他看。小说里面的行侠仗义,救死扶伤,劫富济贫等等,都在我小小的脑海里根植下了所谓的“侠......

    论生产型企业如何发展网络营销

    论生产型企业如何发展网络营销信息来源:成都—郑恒源(***)发布目的:缘见伯乐 一、全球网络营销时代的来临,中国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 1、 全球网络营销时代的来临; 2、 中......

    论企业的长远发展

    论企业的长远发展 ——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迈出象牙塔的大门,我步入了中国电波所。在这片沃土上,开始了我的人生旅途。古人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展望未来,豪情壮志。”作......

    论企业家族发展路径[本站推荐]

    [摘要] 本文从知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家族企业的定义和特征、发展路径及未来趋势做了探讨。知识的有限性和有限理性是家族企业走向社会化的主要因素,家族企业由内在制度......

    论民主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相结合(共5则范文)

    在我国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都是这一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

    企业培训和拓展相结合

    企业培训和拓展相结合 西安企业培训第一步:体验 此乃过程的开端。参加者投入一项活动,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第二步:分享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