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宪政发展小论

时间:2019-05-14 07:0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国宪政发展小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国宪政发展小论》。

第一篇:法国宪政发展小论

法国宪政发展小论

法国,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国度,一个爆发了轰轰烈烈大革命的国家,一个发表了《人权宣言》的国家,自由之国,平等之国,博爱之国。法国大革命使法国的封建君主制度土崩瓦解,而大革命所带来的人权、法治、自由等思想冲击并替代了那些自洪荒时代便站住了脚跟的信条,大革命开启了人类发展的新篇章,一个自由的时代来临。

大革命后,法国人多次在共和与帝制之间徘徊。民主共和制度真正得以在法国确立却一直要等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便深入法国人民心中。而宪政在法国的得以实现则更要等到1958年宪法颁布后,即法国第五共和国期间。法兰西之宪政之实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到1958年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将近两百年的历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法国宪政的发展,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要谈法国宪政的发展,那就要问何为“宪政”。宪政,即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民主的手段把已经达成的共识,以宪法的形式明确国家、组织与个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协调彼此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根本原则,包含的基本要素为民主、法治和人权。宪政是民主政治长期发展实践所产生的一种高级形式的民主政治表现形式,是理性的政治,对权力进行合理的限制,以达到对人民权利的保障。宪政是政治在民主的制度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制衡,是各权力博弈的结果。宪政需要国家在经济上发展到一定的繁荣予以物质上的支持,需要文化上的发展,即全民认知水平的提升。宪政绝非像某些学者所讲的那样,宪政姓资不姓社,这完全是对宪政这一概念的不了解,宪政并不是意识形态的概念,而是民主

政治的一种发展形式。

法国宪政的发展直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创设了宪法委员会,才从正正意义上实现了宪政。法国缘何会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宪政发展之路,究其原因,还是历史因素。历史上,法国在封建王朝时期曾经出现过法官严重干涉立法与行政的时期。大革命爆发前,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制订了许多改革的法令但都由于当时的法官的否决而流产了,法袍贵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以致法国形成了一种传统,即严格限制法院的权力,防止出现“法官政府”的情况。这也就是为什么法国人在考察了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后,觉得值得借鉴但又不肯将违宪审查的权力交给法院的原因。“法官政府”的梦魇时时不能消去,这就需要另辟蹊径。

但是,法国一直以来的议会政治发展到第四共和国时期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即议会政治的泛滥。议会政治发展到二十世纪后边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即议会的权力无法得到限制,以致于政治失去了理性。这就是为什么希特勒通过民主选举能够上台的原因,以致到后来议会将其权力渡让给希特勒,使其成为了合法的独裁者。而在法国第四共和国期间的议会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由于多党制,难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力量,议会频繁的通过不信任的方式倒阁,导致政治时常处于空转的状态。议会中的议员只考虑个人的利益而置国家利益于一旁,议会成了阻碍法国发展的最大障碍。

面对海外领地的独立等一系列的问题,戴高乐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在戴高乐指导下制定的法国第五共和宪法很好的限制了议会的权力,实现了“强行政,弱议会”的目的,而宪法委员会的设立则是为了实现限制议会的目的。至此,法国政治重新走上了正轨,法国真正走上了宪政之路。

法国的宪政之路与宪法委员会是密不可分的。就连法兰西第五共和宪法的制

定者也没有想到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宪法委员会会发展成法国的第五大政治机构。宪法委员会的发展与法国步入真正的宪政国家是息息相关的。在宪法委员会设立之初,戴高乐是不屑于到其任职的,我们可以想象就连它的创设这都不想到那里任职,可见宪法委员会在设立之初的地位是不算高的,没有今日之较高的尊严。但宪法委员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不可不值得称赞。宪法委员会发展的历史正是法国宪政发展历史的一个真实写照,议会的权力得到了限制,行政得以顺畅进行,当发生于要对其合宪性需要审查时。宪法委员会合宪性审查的标准并不仅仅限于1958年宪法本身,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扩展,到后来形成了一整套规定,即宪法条文、宪法序言、具有宪法价值的原则。具有宪法价值的原则包含在1789年人权宣言和1946年宪法序言中的原则,以及宪法委员会在其决定中所承认的共和国法律所确认的原则。

宪法委员会在它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其自身更强调一种宪法的威严性与高贵性,所以它的裁决更多的具有一种哲学性与道德性。宪政的发展离不开宪法,对于大陆法系国家,宪法文本尤为重要。宪政实现的是理性的克制,对于宪法的推崇。宪法委员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源于法国人民对于权力的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及良好的制度设计。

法国宪政的发展历史给我们重要的启示,即宪政绝非是能迅速实现的,宪政需要民主政治长期的发展与实践,从而予以制度上的保障。同时,宪政需要全民的公民意识的觉醒与人民认知水平的提升给予群众的支持。然而,没有经济上的高度发展谈宪政是没有用的,因为宪政需要有更为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试想一下,在一个人民处于饥饿边缘的的国度里,人民更为迫切的要求莫过于解决温饱问题而并非实现宪政,因为这样一个国度里的人民认知水平绝不可能打到宪政国家人

民认知水平的高度,不会追求更为高的追求。

我们更需要牢记的是,民主只是手段,宪政只是状态,而非目的。我们追求的是幸福,而非简单的概念或口号,民主也好,宪政也罢,这都是我们在通往幸福之路上所必须的元素而已。为了民主而民主,只会变得堕落沉沦,如同雅典人一样腐朽,而为了宪政而宪政,只会是不知国之为何存,人民为何生。我们要追求幸福,我们毕生致力于追求幸福,我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成为自由的人。

第二篇:论法国卢浮宫建筑风格

论法国卢浮宫建筑风格

摘 要

本文用简单明了的方法,阐述了19世纪法国的建筑卢浮宫的背景及风格,论证了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19世纪的盛行,得出了法国卢浮宫,统治西欧的建筑事业达200多年的光荣历史。

关键词

卢浮宫,最古老,最著名,博物馆,王宫,石雕,艺术品,大画廊,六大展馆,《蒙娜丽莎》

引言

随着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流行,巴黎在1671年设立了建筑学院,学生多出身于贵族家庭,他们瞧不起工匠和工匠的技术,形成了崇尚古典形式的学院派。学院派建筑和教育体系一直延续到19世纪。学院派有关建筑师的职业技巧和建筑构图艺术等观念,统治西欧的建筑事业达200多年。法国卢浮宫就是其中之一。

1.法国卢浮宫建造背景

1.1卢浮宫始建于1190年,当时只是菲利普·奥古斯特二世皇宫的城堡。在十字军东征时期,为了保卫北岸的巴黎地区,菲利普二世于1200年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纳河的城堡,主要用于存放王室的档案和珍宝,同时也存放他的狗和战俘,当时就称为卢浮宫。查理五世时期,卢浮宫被作为皇宫,因而使它成为完全不同的一座建筑物了。在以后的350年中,随着王室贵族们越来越高的寻欢作乐的要求,他们不断增建了华丽的楼塔和别致的房间。然而在其后的整整150年间,卢浮宫却并无国王居住。16世纪中叶,弗朗西斯一世继承王位后,便把这座宫殿拆毁了。他下令由建筑师皮尔莱斯科在原来城堡的基础上重新建筑一座宫殿。弗朗西斯还请当时著名的画家为他画肖像,他崇拜意大利派的画家,购买了当时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法埃洛的绘画。包括《蒙娜丽莎》等珍品。弗兰西斯一世的儿子亨利二世即位后,把他父亲毁掉的部分重新建造起来。亨利喜爱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的装饰,对意大利式的建筑并不感兴趣。他沿袭了父亲的嗜好,但却没有他父亲一样的审美观。

1.2亨利四世在位期间,他花了13年的功夫建造了卢浮宫最壮观的部分――大画廊。这是一个长达300米的华丽的走廊,走廊非常长,亨利在这里栽满了树木,还养了鸟和狗,甚至在走廊中骑着马追捕狐狸。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国王,他被称为太阳王。他登基时只有5岁,在卢浮宫做了72年的国王――法国历史上最长的时代。路易十四把卢浮宫建成了正方形的庭院,并在庭院外面修建了富丽堂皇的画廊。他购买了欧洲各派的绘画,包括卡什代、伦勃朗等人的作品。他一生迷恋艺术和建筑,致使法国的金库空虚。路易十六在位期间,爆发了著名的1789年大革命,在卢浮宫“竞技场”院子里建立了法国革命的第一个断头台。1792年5月27日,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6年,直到拿破仑一世搬进了卢浮宫。1.3拿破仑在这座建筑的外围修建了更多的房子,并增强了宫殿的两翼,还在竞技场院里修建了拱门,拱门上的第一批雕刻马群是从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上取下来的。拿破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装饰卢浮宫,他把欧洲其他国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艺术品搬进了卢浮宫。拿破仑不断地向外扩张,并称雄于欧洲,于是几千吨的艺术品从所有被征服的国家的殿堂、图书馆和天主教堂运到了巴黎。拿破仑将卢浮宫改名为拿破仑博物馆,巨大的长廊也布满了他掠夺来的艺术品。在卢浮宫里,拿破仑的光彩持续了12年,一直到滑铁卢战役的惨败。对拿破仑来说,每一幅天才的作品都必须属于法国。这样的观点是德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所不能接受的。拿破仑失势后,他们来到卢浮宫,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由于法国人的外交手段及法国人的说服力,仍然有许多他掠夺的艺术品被留在了卢浮宫。拿破仑三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皇帝,他是卢浮宫建造以来所遇到的投资最多的“建筑人”,5年内的建筑比所有的前辈在700年内修建的还要多。3个世纪以前想到的宏伟的设计图留给了拿破仑三世来完成,当它竣工后,卢浮宫变成了皇家庆祝活动的场所,富丽堂皇是拿破仑三世修建任何东西的特点。这样,直到拿破仑三世时,卢浮宫整个宏伟建筑群才告以完成,前后将近600年。

2.法国卢浮宫建造意义

2.1 卢浮宫是一个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金碧辉煌的王宫。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的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迄今为止,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金字塔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2.2 卢浮宫这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始建于12世纪末,是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被充当为国库及档案馆。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金碧辉煌的王宫。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的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1981年,法国政府这座精美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从此卢浮宫成了专业博物馆。其艺术藏品种类之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

巴黎塞纳河北岸的卢浮宫,庄重典雅。路易十四时代的昔日繁荣仿佛从未随岁月流逝而消退,那一百多根文艺复兴时代风格的立柱,骄傲地托起长长的走廊。自从1793年法国大革命后,这里从法国皇家收藏艺术珍宝的宝库,改为向公民开放的美术博物馆,从此来这里参观的艺术爱好者和普通民众络绎不绝。

1832年的一天,有位青年来到卢浮宫。他多半时光就是流连于艺术大师的绘画前。鲁本斯画面那激情洋溢的华美色调,委拉斯开兹笔下人物的高雅气度,戈雅用粗犷奔放的笔触涂抹出人体的美妙,都是他久久观摩的对象。连着六年,这个青年成为卢浮宫的常客。连门卫都已熟悉他飘逸的身影。

二十五年后,在1863年,有两幅油画《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引发了法兰西艺坛的广泛争议。画面上女性的裸体同样柔美,但竟然冷嘲似的流露出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气息。那两幅画的作者,就是那个曾连续六年在卢浮宫观摩大师名作的青年马奈,如今他已成为敢于创新的画家。又过了十多年,马奈的那幅《奥林匹亚》,竟然也被作为珍藏品收入卢浮宫,公开陈列,供人欣赏。

2.3 卢浮宫就是这样,哺育出不少世界艺坛名家。当然更多的普通游客是把这里当做观赏世界艺术精品的殿堂。它占地面积三公顷,馆藏艺术品四十万余件,既包括从十六世纪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就开始搜集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等,也有拿破仑一世东征西伐时,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艺术珍品。如记载两河流域文明的雕塑“汉漠拉比法典”、古希腊时代的雕塑“胜利女神尼卡”等等。绘画中除了法国名家名画,还有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国艺术大师的惊世名作,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花园中的圣母》、米开朗琪罗的《奴隶》等等。卢浮宫博物馆分为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东方等六个部分。一些著名画派、画家的作品则设专门画室陈列。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入侵法国巴黎前,卢浮宫许多名作分散藏于法国民间各地,希特勒法西斯曾多次想寻找夺走,最终却一无所获。

1981年,法国实行了“大卢浮宫”计划,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设计了一个玻璃金字塔作为卢浮宫的总入口,它与古典式的宫殿形成特殊的对比。目前每年来这里的游客达一百五十万。欧洲著名的艺术博物馆还有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日博物馆。

3.法国卢浮宫建造结构

卢浮宫博物馆闻名天下,不仅仅在于她的展品之丰富、之珍贵,更在于博物馆本身便是一座杰出的艺术建筑。据统计,卢浮宫博物馆包括庭院在内占地19公顷,自东向西横卧在塞纳河的右岸,两侧的长度均为690米,整个建筑壮丽雄伟。用来展示珍品的数百个宽敞的大厅富丽堂皇,大厅的四壁及顶部都有精美的壁画及精细的浮雕,处处都是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让人叹为观止。参观这座艺术殿堂也够得上一次难以忘怀的美好享受。在卢浮宫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最初一直是比较分散的建筑群,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情况到1981年后得到了改变,1981年9月,弗朗索瓦·密特朗在当选为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后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许诺:“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这指的是让财政部搬出“黎塞留侧翼”。“黎塞留侧翼”建于1852~1857年间,长195米,宽80米,是卢浮宫的一个组成部分,自1871年以来一直由财政部占据。1989年7月当时的财政部长爱德华·巴拉迪尔在再三请求下方才离开这赏心悦目的地方。“黎塞留侧翼”的收回及开放,一下子使卢浮宫增加了2.1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3个庭院和165个新展厅,共展出艺术品1.2万件,其中3000件是从存放室取出的,卢浮宫博物馆的展品由此大大增加。

4.法国卢浮宫建造的影响

卢浮宫初建于800年前,那时还只是一个军事要塞,14世纪时被用作王宫。后来几经改建、扩建,到18世纪末,才改为国家博物馆。

它的藏物的丰富和博大,不愧为世界博物馆之最。它拥有许多最古老、最珍贵的文明成果,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罗马,南亚的印度,东方的中国,都有不少古老、珍稀之物陈列其间。大理石雕塑《米罗的维纳斯》,一个204厘米高的古希腊原作,伫立于馆内显著之处,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四周圈着绳子,观者不能靠近。虽然有些部位已有黑迹,但她美的魅力依然,人们都要在她跟前留影。我们排队等到最佳位置,也留下了美神的丰姿。

这位180年前还被埋在爱琴海米罗岛地下的美神,想必不会料到,她一被发掘出来,即引起法国人和土耳其人的争抢,并险些兵戎相见。她更没有想到,如今天下人对她竟会厚爱若此,把她视为美的象征。她缺少了两臂,却拥有了全世界爱美者。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挚爱,据说从未离开过他身边,他死后被他的徒弟卖给了法国国王,先藏于凡尔赛宫,后来转由卢浮宫收藏。可以说,它一生受宠,娇贵无比。许多国家的国民,在自己国内看不到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却要到这里来一睹本民族的古老文明成果。法兰西好几代人的苦心经营,营造了卢浮宫今日的光辉。

法兰西人对自己先辈所费的这份力气,似乎也是满怀骄傲与崇敬的。但细考起来,其间也是有义与不义之分的,有自己的汗,也有别人的血。

非法收集和通过战争掠夺,都属不义之举。在古代东方馆里,收藏了四五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些文物。据说1843年,一位叫波鲁·耶密鲁·波达的法国人,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发掘出了美索不达米亚的许多古代遗迹,得到许多宝贵文物,他把它们当作艺术品,运回法国陈列。此后又不断收集,卢浮宫里就有了人类最早的游牧式的农业区遗迹,也就是5000年前的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即《圣经》中的《旧约全书》所称的地上乐园的“伊甸园”。

而拿破仑的军事掠夺,则把欧洲许多国家的国宝,都攫为己有。诸如希腊罗马等文明古国的宝物,不论规模多大,凡能掳掠的,都运回法国。中国人不会忘记英、法联军掠夺并焚烧圆明园的事。中国人不会忘记先民创造文明的光荣,也不会忘记被侵略被掠夺的耻辱!

法国并不拥有最古老的文化,但它却拥有最古老的文物。换一角度探究,那是因为以往的法国人曾有极强的文化掠夺意识。普通人波达如此,拿破仑亦如此。拿破仑一方面用武力去抢夺,另一方面还曾计划整修卢浮宫,他要用世界的文明,来构筑法兰西的文明殿堂。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文化意识,比许多统治者都高出一筹。

卢浮宫原始艺术馆的设立,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过去,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原始雕塑作品仅只被收藏在法国各个人类学博物馆之中。而现在,让这些作品进驻世界上最享有盛誉的艺术博物馆卢浮宫,反映了法国博物馆界的共同愿望:强调这些作品在艺术上的重要地位,确立它们毫不亚于西方艺术珍品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卢浮宫原始艺术馆的意义》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书画展赛网 【2】《读不尽的卢浮宫》 作者:郑荣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0月24日第六版)【3】《法国旅游指南》作者:法国百地福出版公司

第三篇:论法国行政法自治

[摘要]:法国虽然是一个大陆法系国家,但不论是行政法的一般原则还是行政法上的一些具体制度却大都由判例产生,这是法国行政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法国行政法自治理论也是由法国行政审判史上一系列判例所逐步确立的行政法上的基本观念。布朗戈案件作为法国行政法史上的著名案件,对于法国行政法自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法国、行政法自治、布朗戈案件

在法学界,我们把法国划入大陆法系典型国家。大陆法系国家的两大显著特点便是“法典化的法律渊源”和“判例不创立法律规范”。法国虽然是一个成文法国家,但是在行政法学领域,不论是法国行政法的一般原则还是行政法上的一些具体制度却大都由判例产生,这是法国行政法的一个显著特点。行政法自治是法国的重要行政法观念,该观念的确立与法国的特殊政治历史背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及公法与私法严格区分观念等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渊源,并由几部重要法律文献予以确定,但其具体的原则及规则制度却是由法国行政审判史上的一系列判例所逐步确立和完善的。19世纪70年代初的布朗戈案件作为法国行政法史上的著名案件,对于法国国家赔偿制度及法国行政法基本观念等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推动意义,对法国行政法自治的理论形成与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法国行政法自治的一般原理

法国行政法自治是对法国重要的行政法观念、原则及制度安排的理论概括。法国行政法自治具有三层核心含义:(1)普通司法权与行政权及行政审判权相分立并不得干预行政活动的理念;(2)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行使对行政案件的专门管辖权制度;(3)行政机关与行政法院在行政活动及行政审判活动中不受私法原则支配而适用独立的行政法规则的原则。法国行政法自治理念的形成,如前所述,与法国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三权分立学说及公法私法严格区分观念等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渊源,并由法国行政审判史上一系列判例所发展和完善,最后具体体现在法国一系列的行政法观念、基本原则、及法律具体规定的制度设计与安排中。

(一)三权分立学说与法国行政法自治。

法国行政法自治的一个重要制度体现是,在法国形成了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所有的行政案件都由行政法院专门管辖,而法国行政法院产生的思想基础则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孟德斯鸠是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反对专制政体,鼓吹自由主义,他在《论法的精神》(1748)中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认为国家中存在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权力,为防止权力滥用与腐败,应使三权相互分立并制衡。孟德斯鸠的学说对法国革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第16条规定,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分权原则应用于法国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关系上,是要求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互相独立,普通法院不能干涉行政。然而,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存在着一种将行政和行政诉讼相混淆的特殊观念,认为行政诉讼就是行政本身,这种观念直接导致:在法律规定禁止普通法院干预行政活动时,行政法院也不能受理或审理由于行政事项而发生的诉讼。因此,三权分立学说是法国行政法自治理论产生及制度安排的思想基础。

(二)法国行政法自治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基础。

但是,从英美法国家的司法审查制度存在的分权理论基础来看,分权学说理论本身并不必然禁止普通法院受理行政案件。法国行政案件由行政法院专门管辖还有着重要的历史背景。在法国大革命前,资产阶级势力逐渐强大,并反映到行政部门。政府为了增强实力,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发展工商业的政策。然而,当时的普通法院掌握在封建势力手中,封建势力通过在普通法院拒绝为政府的进步性法令进行登记和执行的形式来反抗资产阶级的进步改革。法国大革命初期,欧洲的封建势力在奥国和俄国皇帝的号召下,组成奥、俄、英、普等国参加的国际联合势力,对法国的资产阶级政权发动侵略战争,法国国内的以普通法院为核心的封建势力和外国的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资产阶级政权。普通法院的上述政治立场在资产阶级及法国人民心中形成了反动而保守的印象。而在法国旧制度时,普通法院外已经存在一些专门受理行政案件的行政法庭,如审计法庭、森林法庭、河川法庭、租税法庭等。专门行政法庭的存在既为法国资产阶级对抗封建势力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也为法国人民接受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扫除了心理障碍。

但是,如今相关历史因素在法国已经不再存在,当今的普通法院对行政机关没有任何对抗情绪,行政法院继续存在的现实理由如今已经转化为技术上的考虑:其一,法国存在公法和私法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私法适用于地位平等的私人之间,公法适用于调整政府和私人或政府机关相互之间,两种法律体系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追求的目的不同,不可能适用同样的法律原则。其二,行政法官除必须具备公法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行政经验。行政法院法官一方面多数来自高级文官,另一方面,法国行政法院在组织方面规定有一些措施,使行政法官同时具有法律知识和行政经验,而普通法院法官则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其三,行政法院的诉讼程序和普通法院不一样。行政诉讼贵在迅速、及时,法官指挥诉讼进行的主动权力较大。其四,行政法院在最初成立时,由于与行政机关的关系过紧而使其判决的公正性受到一定的质疑和批评。但行政法院组织的完善加上行政法官具有的法律知识与行政经验两个方面,使得法国在行政诉讼的判决中,创造的一些法律规则一方面满足了行政上的需要,另一方面能够保障相对人的权利和利益。法国行政法院对法国法律制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受到社会的尊敬,并成为法国法律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法国行政法自治的法律根据及制度安排。

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经历了以普通法院为首的封建势力重重阻碍而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后,为了防止普通法院对政府改革造成麻烦,制宪会议于1790年8月16—23日制定了关于司法组织的法律,该法第13条规定:“司法职能和行政职能不同,现在和将来永远分离,法官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行政机关的活动,也不能因其职务上的原因,将行政官员传唤到庭,违者以渎职罪论”。五年后,共和三年果月16日(1796年9月4日)另一项法令重申:“严格禁止法院审理任何行政活动”。上述两项法律规定从根本上确立了法国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关系:司法权不能干预行政机关的活动,不能审理有关行政活动的案件。法律明文禁止普通法院受理行政诉讼,为法国行政审判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法律基础,是法国行政法自治的法律依据和基本法律原则。

但法国行政机关的活动不受普通法院的管辖,并不意味着行政机关的

此文共有3页123

第四篇:法国旅游业的发展

法国旅游业的发展

石功卿 12级国贸一班 201230332107

日期:2013年12月22星期日

摘要:从2005年至今,法国都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大旅游国的地位。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旅游业的舞台,法国凭借什么秘诀能长据第一大旅游国的地位?本文试着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从中探讨缘由,亦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发展旅游的有益启示。

关键字:法国

旅游

发展

法国,全称法兰西共和国。首都巴黎,如果让人们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法国,最常见的就是“浪漫”了。事实确实如此。法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三面临海,呈六边形。法国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欧洲大陆西部,三边临海,三边靠岸,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脉分别是法国与意大利.西班牙最天然的地理分界线。法国的大部分领土都处于平原和丘陵之上,塞纳河从心脏地带流过,滋润了巴黎盆地广阔的土地。法国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是阿尔卑斯山地和侏罗山地;中南部为中央高原;西南边境有比利牛斯山脉;中央高原和比利牛斯山地间的西南地区为阿基坦盆地;北部是巴黎盆地;西北部为阿莫里坎丘陵。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法国在英国以东,德国西南,意大利西部,这几个国家都是GDP超过一万亿的国家,经济发达,法国西部又是大西洋,东南又是地中海,所以说法国陆海空交通都很方便法国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东部是阿尔卑斯山地和侏罗山地;中南部为中央高原;西南边境有比利牛斯山脉;中央高原和比利牛斯山地间的西南地区为阿基坦盆地;北部是巴黎盆地;西北部为阿莫里坎丘陵。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气候,中部和东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其南到赤道、北至北极的距离相等。三面临水,三面靠陆,西北一面隔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与英国相望;西部紧靠大西洋比斯开湾,港口连接西非及南、北美各国;东部临地中海,与北非及南欧的水上交通非常便利。法国陆界的三面自东北至西南共与八个国家接壤: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西班牙和安道尔。从另一个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讲,法国位于世界陆地的中心地带。因此,法国在世界航空事业中起着枢纽作用。首都巴黎号称“浪漫之都”,是法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有1300万的客流,在这里来来往往。巴黎的标志建筑——埃菲尔铁塔像一个钢铁巨人高高地耸立在恬静的塞纳河畔。

国庆日:7月14日(1880年议会立法确认攻克巴士底狱日为国庆节以纪念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一、法国旅游业概况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旅游业的国家之一,依托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其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大旅游国的地位。法国的旅游业如此发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法国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主要分布在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风景区及阿尔卑斯山区。自2004年起,旅游业一直是法国就业的首要领域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法国是世界第一大旅游大国,法国平均每年接待外国游客7000多万人次,超过该国人口(2012年为6386万)。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法国接待外国游客人数出现明显下降,共接待外国游客7400万人次,与2008年相比减少6%,外国游客带给法国的旅游收入约为450亿欧元。2010年,到法国游客达7895万人,同比增长2.8%,法国旅游业总收入约为350亿欧元。2011年到法国旅游的外国游客达到近8000万,比2010年增长了3%以上,旅游收入超过500亿欧元。2012年,法国旅游业收入约为770亿欧元(约合1027亿美元)。当前,旅游产业对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过7%,提供200万个就业岗位,是法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旅游发展已成为法国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吸引海外游客尤其是亚洲游客,法国力推各省份间以及与欧洲其他国家间建立合作机制。在国内,调动地方政府和旅行社组织各种主题的特色旅游。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政府将继续在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打击非法出租运营和改善旅游安全等方面做出努力。

二、法国旅游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分析

法国能长期蝉联世界第一大旅游国的地位,除了凭借其国内所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景点和资源,还与其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不断地改善和提高旅游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重视文化内涵的积极作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永远是法国旅游业的王牌。在法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这一背景下,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加受到重视。该协议强调了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化旅游在法国居于特殊地位,对于外国游客,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游客来说,吸引他们的首先是法国的文化,包括历史、古迹和生活方式等。”协议中优先考虑通过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来促进“法兰西名胜”的发展,并提供更多有文化内涵、有创意的旅游产品,共同打造“优质旅游”品牌,争取大投资电影摄制组来法拍摄等措施,这些措施都强调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以文化促进旅游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意图。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法国注重针对不同的旅游群体定制化服务,力争让游客感受到法国每一个地方与众不同。

(二)政府重视扶持旅游业 法国政府历来重视旅游业,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旅游业的国家之一。1873年,法国成立了第一家旅行社,1875年,法国建立了“伦敦野营俱乐部”,1889年法国在格勒诺布尔市创建了第一个地方性旅游同业联合会。1910年,法国政府设立国家旅游局,旅游业成为法国政府最早干预的私人经营的行业。紧接着,又制定了《旅游宪章》及一系列旅游法规和实施细则,为旅游业各部门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法国政府极其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把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列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从资金、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法国每年安排在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开支为约200多亿法郎,其中,为文化遗产拨款20亿法郎,为博物馆拨款18亿法郎,其余作为开发费用。2008年,负责旅游的国务秘书处制定了一项旅游发展战略,希望到2020年旅游业实现显著增长,通过带动就业和保持游客接待量全球领先地位,为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法国各行业的迅速发展为法国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交通

工业

法国现代铁路建设,法国是发达的工业国家。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就已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20年代起,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于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原因,与其它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法国经济发展迟缓、工业水平相对落后。19世纪中期,法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农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1944年的工业生产指数只相当于1938年的40%。为了振兴经济,战后法国动用政府干预手段,制定、实施了著名的“现代化与装备计划”,对基础产业实行投资倾斜政策,提高工业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注重技术改造。借助政府干预,特别是得益于美国马歇尔计划,战后法国工业得到迅速恢复。1948年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指数已达到战前1938年的水平。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是法国经济的起飞时期。法国把发展重心转移到石油化工、电子和机电、汽车、高速火车、宇航、造船、通讯设备等新兴工业部门,以此为龙头带动整个工业的全面发展。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法国一跃成为世界先进工业国。70年代以后,法国工业经济缓慢增长。近几年来随法国经济复苏,但增长幅度不大,且呈明显起伏状态。

2、核能

法国是核电发电量占全国总电力比例最高的国家,目前,全国电力供应78.4%依靠核能[10],法国用电的价格因此处于欧洲最低水平。从起步到现在,法国核电已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它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法国核电起步阶段,在此期间,法国核电以气冷堆为主,并在逐步向压水堆核电站过渡。1970年代至今,是法国核电发展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法国完成了压水堆核电站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发展过程。目前,法国已经拥有世界领先的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能力,并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农业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2001年农业产值约585亿欧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用工人数约占总劳力的3.4%。法共有耕地面积5491.9万公顷,其中61%为农业用地,27%为林业用地,12%为非农业用地。农业用地的96%为家庭所有。农业的传统地区结构为:中北部地区是谷物、油料、蔬菜、甜菜的主产区,西部和山区为饲料作物主产区,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区为多年生作物(葡萄、水果)的主产区。法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这是法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农业食品加工业是法获取外贸顺差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出口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占世界市场的11%。

3、服务业

服务业在法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8年服务业产值为16272.7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7.6%。法服务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连锁式经营相当发达,已扩展至零售、运输、房地产、旅馆、娱乐业等多种行业。

由此可见,我国要吸收别的国家的有点,借鉴别国的优惠政策来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法国政府旅游促销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它的整体性、宏观性、持续性和创造性上。首先,和传统旅游强国一样,法国拥有专门的旅游促销机构——法兰西之家。法兰西之家集合了国家、地方、旅游业和大型经济部门的力量,根据国家、地方、旅游业和大型经济部门的要求,负责法国整体形象的促销工作。它的主要职能就是组织协调各种团体机构和私人企业的力量,通过各种促销活动来宣传和扩大法国形象。法兰西之家的优势在于它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它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将所需资源结合成一个整体,动用最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旅游促销工作; 其次,法国政府制定旅游营销战略(促销是营销的外在部分和环节之一,促销要以完整而科学的营销计划为基础,是营销的手段)。制定战略的目的在于从宏观上把握法国旅游业发展方向,揭示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从而提出相应对策,有利于促销活动的开展。同时,法国在制定营销战略时注重调研新兴旅游市场、创新旅游产品,从而使旅游促销工作更有针对性; 在法国政府旅游促销“组合拳”的作用下,法国作为旅游目的地国的形象得到了完美诠释,在03年世界旅游业低迷之后重新赢回了国内外游客。中国的旅游业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得到快速发展。其间经历了从主要以创汇为目的到以国际、国内旅游并重的全面发展阶段。近几年来,中国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国际多边和双边的各种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以及国内各省市都在进行层次、规模和水平不一的政府旅游促销活动。

纵观中国政府旅游促销,不难发现其具备这样一些特点:

①重视对传统旅游市场的促销,这其中包括亚洲的日本和韩国,欧洲的英、法、德、俄,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

②促销发展上,从“思想重视”向“实际推进”转变,不仅加深了对旅游业的认识,而且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

③促销规模上,从“小打小闹”向“热热闹闹”转变,促销规模和国际影响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整体形象的看法;

④促销主体上,从“企业吆喝”向“政府领衔”转变,已经初步形成政府领衔,多企业参与,多部门与多地区合作的局面。然而,对我国来说,由于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长期以来制度上的缺陷,包括经验、资金方面的不足,也造成了许多制约中国旅游促销发展的负面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旅游促销工作没有形成全局观,宣传促销缺少协同性和整体性; ②旅游促销工作科学性不突出,理论研究力量薄弱,促销工作缺乏制度保证,部门旅游促销工作随意性大;

③宣传促销中重视观光旅游品,忽视其他旅游产品; ④旅游促销方法手段陈旧单一。

因此,借鉴旅游强国在促销领域的经验,改变我国旅游促销现状应是中国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当前考虑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法国政府促销机构、营销战略、促销经费以及政企合作等方面的做法,本文对中国政府旅游促销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重视政府旅游促销的作用。旅游业正日益成为激活“人气”、拉动地区消费需求的基本力量。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旅游营销策略和长期、广泛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是吸引旅游者的主要途径。旅游业所涉及范围之广以及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使得各有关方面之间不存在自动的协调,因而只能经由政府干预或参与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另外,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它以何种形象出现以及如何建设和确立这种形象,并非某一部门或旅游企业力所能及,因而需要政府的参与和决策。因此,鉴于旅游业和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旅游目的地的宣传促销不可能仅靠旅游企业的自身行为得以实现,必须借助于政府的介入。其次,要倡导政府与旅游企业在促销领域的合作,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局面,共同开展联合促销,这是“旅游形象宣传”与“旅游产品促销”实现结合、产生最大效益的必由之路。另外在旅游促销的具体操作上,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借鉴法国的可取之处:-明确旅游部门职能,成立专门旅游促销机构,使之成为市场和政府之间的重要纽带,不仅可为政府旅游促销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且它与市场接轨,可利用市场力量扩大旅游业影响力,从而开创旅游促销的新局面。-完善旅游营销规划,加强旅游促销针对性。加强对不同客源市场的调查分析和研究,确实掌握不同客源市场的旅游需求,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需求,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同时,应对自身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扬长避短地进行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活动。-加大投入,增加旅游促销经费。有投入才有产出。投入宣传促销费用越多,效果就越明显。因此,旅游宣传促销需要高强度、持续性投入。

第五篇:论中国与法国的酒文化

论中国与法国的酒文化

——商务学院

09级涉外旅游1班

崔晨

“酒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东西,它向我们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肉体和生命。它是涉及生与死、性、美学、社会和政治的百科全书。”

--马丁•夏特兰•古多华

在现代,酒是人们熟悉的含有乙醇的饮料,并且深得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用餐、休闲和社交活动不可缺少的饮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酒作为宴会饮品。不同种类的酒,其特点风格不同,不同国家的酒,更能体现其不同的民风。

在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在中国相传杜康乃为酒祖,就古书记载,他发明酒也是相当偶然。有一次,杜康把剩饭放在空桑之中,日子久了,饭自然发酵,散发出一种芬芳的气味,并流出一种液体,杜康取而饮之,感觉其味甘美。杜康受此启发,发明了酒。杜康善于酿酒,其酿制工艺颇为讲究。《杜康纪闻》记载的“五齐六法”据说就是杜康酿酒的秘方。它要求造酒用的黑秫要成熟,投曲要及时,浸煮要清洁,要取用山泉之水,酿酒器物要优良,火候要适当。民间传唱的一首酒歌据称是杜康所传,歌词称:“三更装糟糟儿香,日出烧酒酒儿旺,午后投料味儿浓,日落拌粮酒味长。”这就是说,在酿酒过程中,对何时投料,何时开火,都非常讲究。

作为酒祖,后人对杜康还是相当尊敬的,有关杜康故里,称杜康村,共有两处,均在洛阳。一处在洛阳老城西。民国时期李健人写的《洛阳古今谈》称,杜康村,在洛阳城西,又称杜村,即杜康故宅。一处在汝阳县,此处杜康村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万历《直隶汝州全志》一书,该书称:“杜康村,(伊阳)城北五十里,杜康造酒处。”这里有杜康庙、杜康墓等遗迹。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酒,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可以这么说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飘散着酒香的历史:从《诗经》到《楚辞》,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诗宋词,无不飘逸着酒的芬芳,翻开《二十五史》有关酒的记载更是无处不在。早在商周时期,周公在洛阳发布禁酒令,即《酒诰》,但并未完全禁止饮酒,而是把酒与周礼紧密相连,故周代的五礼均离不开酒。现存的《诗经》据说是孔子删定的,但孔子删定之前的“诗”其实就是在洛阳收集保存的官方文献。在这些诗篇中,与酒有关的占了大部分篇幅。据统计,《诗经》305篇中,涉及到酒及人们饮酒时的心情的篇章总计48篇。后来在中国,酒的精神有发展为以道家哲学为源头。中国人认为

/ 3

酒乃天地之间尤物。虽也进入肚腹,却不能充饥,不能解渴,只作用于人的心神。心神经酒一滋润,一刺激,便产生莫名其妙的变化,莫可名状的诡谲,向外表现为言和行,便不同寻常了。因此,人世间有了酒,人类的生活便丰富多彩了,人类的历史便斑斓多姿了,茫茫尘寰便增添许多有趣的风景,短短人生便增添许多悠长的滋味。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的精神精髓所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交替,西方美酒渐渐传入中国,并被我们所接受,进而了解。其中最为被大众所接受的是葡萄酒。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西域,也就是现在新疆一带,就以盛产葡萄和葡萄酒而闻名,《史记》和《汉书》上都有记载“大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旦”,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和酿制技术带入中原及河西一带,葡萄酒遂名动一时,尤其以凉州地区的葡萄酒为贵。东汉时期陕西扶风有一个读书人叫孟佗,拿一觚凉州出产的葡萄酒贿赂宦官张让,后来便被张让封为凉州刺史,后世读书人提到此事,大多都很愤慨,如刘禹锡讽刺到“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苏轼更是直白“将军百战竟不侯,伯良一觚得凉州”。有汉一代,葡萄酒十分珍贵,仅仅局限于上层官宦之家,魏文帝曹丕在《葡萄酒赋》中对葡萄酒更是赞赏有嘉,到了唐代葡萄酒的酿造已经从宫廷贵族之家走向了民间,于是唐代诗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凉州词》名动古今。到了元代葡萄酒的销售,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量。自明以后烧酒(白酒)流行,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遂湮灭不闻,直到1892年张裕的创始人张弼士先生在烟台建立葡萄酒厂,中国的葡萄酒业才又重新起步。

在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葡萄和酒的象征意义在宗教上随处可见。耶稣创造的有关酒的第一个奇迹是在佳娜的婚礼上,他把水变成了美酒。耶稣说:“我是真正的葡萄,我的父亲是种植葡萄的农民。”对耶稣的门徒来说,酒是上帝之子的鲜血。在圣体圣事等仪式上,葡萄和酒受到了教士们的普遍青睐。在中世纪的艺术画中,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被表现得像一串压榨机下的葡萄。直到18世纪,人们还认为喝下去的酒会在体内变成血液。在疫病流行时,所有的人都会喝酒避邪。

在西方葡萄酒最早起源于波斯(今天的伊朗),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前者是红葡萄带皮浸渍发酵而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而成的。后来随着战争和商业活动传到了希腊罗马等欧洲国家。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三面环海,境内遍布群山和岛屿,土壤相对贫瘠,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谷类作物产量低,仅能满足食用,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而更喜欢沙砾土壤的葡萄,以其耐旱性和对地中海式气候的适应性而在希腊广泛种植,葡萄酒满足了西方人对酒类的需求。

很久以前伟大的人们把葡萄树枝从希腊传到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再由此传入法国,在法国葡萄的种植和酿酒技术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提升和发扬光大。葡萄酒文化不仅表现了法兰西民族对精致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法国文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法国葡萄酒是伴随着法国的历史与文明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葡萄酒文化已渗透进法国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大国,法国葡萄酒文化也影响着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情趣。在伏尔泰的小说中,我们会读到这样的句子:“克拉里•艾黎克斯亲手倒出泡沫浓浓的阿伊葡萄酒,用力弹

/ 3

出的瓶塞如闪电般划过,飞上屋顶,引起了满堂的欢声笑语。清澈的泡沫闪烁,这是法兰西亮丽的形象。”

较为著名的葡萄酒大多产于五大酒庄。在1855年,对波尔多地区的美多区和苏玳区内的葡萄酒生产者所做的一个分类。在1855年以前,英国几乎包办了世界上各种重要的大型展览人,拿破仑便决定在自己的首都-巴黎,办个万国博览会,当时主办单位为了要把葡萄酒推上世界舞台,方便不是那么懂酒的人来购买,便要求波尔多区对Gironde河所生产的红、白酒来做一次分级。分级制度於是产生,一级酒庄比二级酒庄好,二级酒庄比三级酒庄好„„等以此类推,但同级中的酒庄便不再做排名。于是便出现了五大酒庄,这五大酒庄分别是:拉菲酒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奥比安酒庄Chateau Haut-Brion、拉图酒庄Chateau Latour、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玛歌酒庄Chateau Margaux。

在法国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品鉴葡萄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在品饮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品较淡的酒再品浓郁的酒、先饮年轻的酒在饮较长年份的酒,按照味觉规律的变化,逐渐深入地享受酒中风味的变化。而对葡萄酒器的选择上,也是围绕着如何让拼饮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来选择的。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体充分舒展开的滗酒器、乃至为掌握葡萄酒温度而为品饮专门设计的温度计,无不体现出法国人对酒的尊重,他们的饮酒礼仪、饮酒文化都是为更好的欣赏美味而制定的。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其实无论是中国的茅台还是法国的波尔多,其背后都蕴藏了本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和一个有一个的故事。它放荡不羁却又婉约细腻,在浓浓的酒香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潜移在美酒中,默化在人心里,无声地传承了文化发展,坚定地守护了国家团结。

/ 3

下载法国宪政发展小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国宪政发展小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国城市规划论文-浅析城市规划社会选择论

    法国城市规划论文-浅析城市规划社会选择论France urban planning thesis-Urban planning theory is essentially a kind of ideology that expatiates on cities and is phi......

    论美国宪政传统之三权分立与制衡[大全五篇]

    法院没有权力和义务审查国会的智慧。 - 苏特法官 美国的建国原则在内战修宪后就只剩下具躯壳 – 13修正案就像是合众国的死亡判决,它将宪法文献所隐含的所有权力授予政府和......

    宪政民主发展途径与模式的研究

    宪政民主发展途径与模式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前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转型模式被誉为“东亚模式”或“东亚经验”。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

    关于自身与企业相结合发展小论(最终定稿)

    关于自身与企业相结合发展小论 首先,个人只有在相当的环境才有发展,企业也只能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中前进。个人是指组成集体的最小单位,是企业的一份子。而企业是一个大集体,个人......

    小论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发展

    小论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发展 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新时代下的产物,为广大农民朋友们带来更多的收益和保障,在当今社会中农业技术成为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农村经济......

    论企业文化发展

    论企业文化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可见文化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不仅为全社会今后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企业的文化发展建设......

    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与中国宪政建设1

    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与中国宪政建设*———为纪念我国人大制度五十年而作(下)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与中国宪政建设* ———为纪念我国人大制度五十年而作(下)●邹平学......

    法国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法国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海外农业旅游的三种发展模式传统型观光农业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法国农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造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