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及今后思路

时间:2019-05-12 11:5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及今后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及今后思路》。

第一篇: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及今后思路

南昌是一座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也是一座正在朝着新型工业化道路迅速崛起的城市。至今为止,全市已拥有汽车、医药、新材料、软件和信息产业、家电和服装产业、机电、冶金、化工等余个行业、余个种类、余个小类、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其中汽车、医药、新材料、软件和信息产业、家电和服装产业五类工业确定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有户(包括市直工业企业户不含江铃,这户企业涉及资产亿元,负债亿元,职工总数人),其中国有和公有制性质的大集体企业户,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户,这些企业基本上是我市工业的支柱产业,年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均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以上,也是我市企业改制的重点。

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形式和基本成效

⒈我市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形式十四大以来,我市加快了企业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企业改革的领导力度,全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合作制改制为主攻方向,以结构调整、资产营运为主要手段,突出了“抓大”、“放小”、“啃骨头”三条战线整体推进。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市企业改革按照“产权关系清晰化、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代表人格化、产权交易制度化、产权保障法制化、劳动用工市场化”的“六化”要求,“一厂一策”、因厂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并取得了重要突破,创造了十种各具特色的改制形式:一是招大靠大,嫁接重组。二是捆绑式改制。三是软着陆式改制。四是对“三无”小企业调剂资金改制。五是依法破产。六是争取政策性破产后收购重组。七是民营化改制。八是股份出让。九是退城进郊。十是整体收购。

⒉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成效

通过认真抓好企业的改制,我市一部分原国有企业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理顺了企业管理体制;剥离了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提高了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建立了厂长(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培植了新税源;实现了做活做大做强。

一是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通过招大靠大嫁接重组、捆邦式改制、收购重组、股份出让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实现多元化。如市直工口户国有企业中,截止到××年月,有户企业基本完成改制工作,共涉及资产亿元,负债亿元,职工人,有户企业正在实施改制工作,共涉及资产亿元,负债亿元,职工人。截止到××年上半年,市商贸口有户大型商贸企业和户中小商贸企业已经或正在实施改制。

二是理顺了企业管理体制。我市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的要求,根据“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与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整合了市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资源,在撤销原市机械、轻工、二轻、纺织、化工、电子、建材等个工业局办的基础上,组建了南昌市工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理顺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整合了我市公交、自来水、燃气、出租以及市政工程开发等市政公用企业资产资源,组建了南昌市政公用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理顺了市政公用企业管理体制。

三是剥离了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将剥离企业办社会负担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采取措施剥离企业办学校、办医院等社会负担,强干主体,分离附体,使国有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

四是提高了国有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从江铃汽车集团于年成功上市至年,我市市属企业只有户上市公司。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加大了领导力度,到××年月底止,南昌地区现有上市公司共户,其中市属企业猛增到户。它们包括汽车、飞机制造、机械、电子、能源、化工等行业,共募集社会资本亿元。洪城水业也将在××年年初上市。

五是建立了厂长(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在推进国有企业改制的同时,我市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经营者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的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先后在江铃、江纺、洪城大厦、百货大楼等企业实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有效地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

六是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亮点。如江西棉纺织印染厂是我市管理基础较好,产品有市场的国有大型棉纺织企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江纺,该公司与上海华源投资发展公司实行强强联合。在原材料采购、享受技改国债贴息政策、承接日韩高档产品市场订单方面,得到了中国华源集团的有力扶持,企业发展后劲大大增强。截止到××年底,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利润万元,实现利税万元。

江西电机厂是我市生产电机的国有中型企业,通过采取“靓女先嫁”的方式,与中国四通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四通(江西)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四通投入货币资金万元,占总股本的。新公司通过新的投资、新的技术和产品的注入,将建成以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和环保、高效电机为特色的大中型电机生产基地,建设成泵类产品生产基地和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生产基地。今年月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利税万元,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江西变压器厂是全国特种变压器的骨干生产企业,通过剥离有效资产,组建了江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但由于江变科技公司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生产经营处在困境之中,现从事电子元件、电力设备研发和制造的上市公司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全部收购其股权(银河高科不仅投入万元收购资金,还为企业国债项目提供了万元的担保)。通过重组,江变科技公司将建成全国特种变压器生产基地,进入全国行业前五名。今年月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利税总额达到万元。

七是促进了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占的,工业经济拉动增长个百分点,占增长近一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全国个省会城市中总量列第位,增速列第位,在中部个省会城市中总量列第位,增速列第位,是南昌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继续快速增长。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工业产品销售大幅增长,完成销售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工业产品销售率为,同比上升个百分点。

二、目前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不规范,一些企业未严格按公司治理规范运作,总体上是形式上的变化大于实质上的变化,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的公司虽然成立了“新三会”,仍然沿用原来企业的老办法运作。少数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没有分设,监事会监督职能没有很好发挥,对企业经营者缺乏有效监督。

二是改制成本过高。一些企业人员比较多,包袱比较重,资产状况差,历史欠账比较多,主要依靠土地变现来安置职工。特别是一些资债相当、资不抵债的企业自身无力解决改制费用,目前除靠其他少数企业土地变现的结余资金进行有限的调剂外,还缺乏其它渠道的资金,因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改制进程。与新兴的非国有企业比,不少国有企业缺乏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是观念转变难。在一些企业,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主管部门领导怕出乱子、企业职工怕丢岗位、经营者怕丢位子的现象,观念难转变。

四是社会保障体系还比较脆弱,保险基金不雄厚。社会保险基金出大于入,缺乏补充渠道,实力不雄厚。

五是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难解决。一方面适应下岗职工就业的岗位少,另一方面有些岗位下岗职工又不能胜任。在下岗培训方面虽已做了不少工作,但往往不能与所需配套,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

六是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仍然不顺,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如国有企业发展项目由市计委管,经营者由市经贸委管,具体经营活动特别是涉及资产经营则由资产经营公司管,多头管理,没有完全实现管事、管人和管资产相统一。

三、我市国有企业下一步改革思路及对策

根据中央、省、市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认为我市国有企业下一步改革的思路应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指导,以省委、省政府提出支持南昌率先做大做强为新的动力,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五次会议精神,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五大基础性工程之一来抓。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制度现代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继续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推进多种形式的改革,着力发展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培育形成一批机制灵活、协作配套能力强的骨干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

⒈继续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资本进行有进有退的调整,抓大放小,使国有资本向国家必须控制的行业、领域集中。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按照“六化”要求(产权关系清晰化、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代表人格化、产权交易市场化、产权保障法制化、劳动用工市场化),按照保持和创造税源、保护和创造就业机会、保护和创造企业家成长良好环境的总体要求,围绕三年全市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的目标,采取合资嫁接、强强联合、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破产重组、民营化改制等形式,加快国有资本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的步伐,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建立新型的劳动关系,完善企业内在机制。对国有集体大中型企业,因企制宜,通过上市、合资嫁接、法人参股、经营者持股等多种形式,实现产权多元化,对经营者持股给予全力支持。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没有意义,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股份制,引入新的投资者。对国有集体中小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一厂一策,通过拍卖、购并、嫁接、破产、重组等多种形式,实现彻底的改制转制。为解决企业改制资金不足问题,除靠其他企业土地、资产变现结余资金进行调剂外,要积极开拓其他资金渠道。在推进企业改制过程中,大的政策要统一(如职工安置标准),以避免职工享受待遇不公平,企业相互攀比等现象发生,确保企业改制顺利进行。

⒉着力打造南昌制造业“航空母舰”。以上市公司和优强企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整合有效资源,鼓励和支持我市自身的制造业企业实行低成本扩张,加快培植一批具有核心能力强、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具备产业优势的制造业企业集团,打造南昌制造业的“航空母舰”,使其成为引领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中坚力量。鼓励和支持我市制造业瞄准国内外同行业中排名靠前的大企业、大集团,通过嫁接重组等方式与其结成战略联盟,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凭借自身实力,整合有效资源,通过股份制改造,加快上市融资步伐,力争在三年内,新增家上市公司。政府各有关部门在促进企业上市方面,一要针对南昌地区上市资源少、且盘子一般比较小的情况,帮助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做大企业,培植上市资源;二要针对一些企业存在的畏难情绪(如认为上市成本较高,且要求严格、程序繁琐),帮助企业树立信心,加强沟通、指导、服务工作。目前南昌地区已上市的企业相当一部分再融资的能力不强,主要原因,一是上市后经营思想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二是高科技产业少。因此,已上市企业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切实提高再融资能力,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

⒊完善企业集团和大型骨干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股东会决定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行使用人权,并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落实企业决策责任制度,建立产权管理制度,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增值。企业党组织要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改进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式,支持“三会一层”依法行使职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并与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机制相结合。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要继续推进企业内部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形成“职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力争在经营层持股、经营成果折股,推广股权制、期权制、年薪制、资本人格化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⒋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组建新的国资委。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授权监管的国有资本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南昌市工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他市属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应继续通过资产运作支持企业加快重组步伐,帮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新三会”、“老三会”;依据新的法规,建立一套以奖励、约束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运营、监督体系,切实提高国有资产运作水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使国有资产在流动中实现增值,在运作中实现增效,为国有企业改革、做大做强企业提供必要条件。原创: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站。

⒌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拉起一道防护网,给国有企业以平等竞争的地位。一是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涵盖城镇所有劳动者的、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做到对各类企业和劳动者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剂使用基金;完善养老保险待遇社会化发放的管理体系,社会化发放率达到,退休人员转由社区管理服务;建立正常运行的法制化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体制,建立正常的法制化的社会保险行政管理、事务和基金管理、基金监督的完整系统;探索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模式,根据我市经济增长程度,适当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采取多种方式包括依法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目前要继续巩固“两个确保”的成果,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切实落实降低私营企业和城镇个体工商户缴纳养老保险比例的政策,完善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接续办法,建立改制企业职工社会保险预缴专户。二是建立具有强有力保障与促进再就业功能的失业保险体系,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三是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⒍继续加快建立和完善资本、劳动力、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当前要加强与省有关方面在发展地方金融、产权交易等方面的合作,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使更多的金融、证券、保险机构落户南昌。大力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目前要重点发挥南昌产权交易经纪公司作用,推进我市国有企业产权进入全省产权交易市场,有序流转,盘活存量,促进资源在更大区域内优化配置。国有资产交易能够在固定监督的场合进行,这标志着其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实行阳光操作,杜绝暗箱操作,有效防止腐败,同时市场具备发现价格的功能,国有产权的价格会得到市场的修正,因而有可能实现保值增值。此外,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才、劳动力、信息、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增加投入,完善设施建设,强化市场功能,为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便于获得各种生产要素的条件。

第二篇: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及今后思路

南昌是一座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也是一座正在朝着新型工业化道路迅速崛起的城市。至今为止,全市已拥有汽车、医药、新材料、软件和信息产业、家电和服装产业、机电、冶金、化工等30余个行业、150余个种类、500余个小类、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其中汽车、医药、新材料、软件和信息产业、家电和服装产业五类工业确定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有452户(包括市直工业企业147户[不含江铃],这147户企业涉及资产93.1亿元,负债96.1亿元,职工总数141738人),其中国有和公有制性质的大集体企业193户,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79户,这些企业基本上是我市工业的支柱产业,年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均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2.5以上,也是我市企业改制的重点。

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形式和基本成效

1、我市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形式十四大以来,我市加快了企业改革的步伐。特别是199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企业改革的领导力度,全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合作制改制为主攻方向,以结构调整、资产营运为主要手段,突出了“抓大”、“放小”、“啃骨头”三条战线整体推进。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市企业改革按照“产权关系清晰化、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代表人格化、产权交易制度化、产权保障法制化、劳动用工市场化”的“六化”要求,“一厂一策”、因厂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并取得了重要突破,创造了十种各具特色的改制形式:一是招大靠大,嫁接重组。二是捆绑式改制。三是软着陆式改制。四是对“三无”小企业调剂资金改制。五是依法破产。六是争取政策性破产后收购重组。七是民营化改制。八是股份出让。九是退城进郊。十是整体收购。

2、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成效

通过认真抓好企业的改制,我市一部分原国有企业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理顺了企业管理体制;剥离了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提高了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建立了厂长(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培植了新税源;实现了做活做大做强。

一是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通过招大靠大嫁接重组、捆邦式改制、收购重组、股份出让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实现多元化。如市直工口147户国有企业中,截止到2003年10月,有46户企业基本完成改制工作,共涉及资产40.9亿元,负债41.5亿元,职工55913人,有38户企业正在实施改制工作,共涉及资产12亿元,负债16亿元,职工27281人。截止到2003年上半年,市商贸口有2户大型商贸企业和8户中小商贸企业已经或正在实施改制。

二是理顺了企业管理体制。我市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的要求,根据“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与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整合了市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资源,在撤销原市机械、轻工、二轻、纺织、化工、电子、建材等7个工业局办的基础上,组建了南昌市工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理顺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整合了我市公交、自来水、燃气、出租以及市政工程开发等市政公用企业资产资源,组建了南昌市政公用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理顺了市政公用企业管理体制。

三是剥离了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将剥离企业办社会负担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采取措施剥离企业办学校、办医院等社会负担,强干主体,分离附体,使国有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

四是提高了国有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从江铃汽车集团于1993年成功上市至2000年,我市市属企业只有2户上市公司。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加大了领导力度,到2003年9月底止,南昌地区现有上市公司共14户,其中市属企业猛增到5户。它们包括汽车、飞机制造、机械、电子、能源、化工等行业,共募集社会资本67.5亿元。洪城水业也将在2004年年初上市。

五是建立了厂长(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在推进国有企业改制的同时,我市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经营者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的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先后在江铃、江纺、洪城大厦、百货大楼等企业实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有效地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

六是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亮点。如江西棉纺织印染厂是我市管理基础较好,产品有市场的国有大型棉纺织企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江纺,该公司与上海华源投资发展公司实行强强联合。在原材料采购、享受技改国债贴息政策、承接日韩高档产品市场订单方面,得到了中国华源集团的有力扶持,企业发展后劲大大增强。截止到2002年底,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实现利润2015万元,实现利税4194万元。

江西电机厂是我市生产电机的国有中型企业,通过采取“靓女先嫁”的方式,与中国四通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四通(江西)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四通投入货币资金7214万元,占总股本的72.14。新公司通过新的投资、新的技术和产品的注入,将建成以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和环保、高效电机为特色的大中型电机生产基地,建设成泵类产品生产基地和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生产基地。今年1-9月实现销售收入9239万元,利税600万元,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江西变压器厂是全国特种变压器的骨干生产企业,通过剥离有效资产,组建了江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但由于江变科技公司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生产经营处在困境之中,现从事电子元件、电力设备研发和制造的上市公司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全部收购其股权(银河高科不仅投入7000万元收购资金,还为企业国债项目提供了6000万元的担保)。通过重组,江变科技公司将建成全国特种变压器生产基地,进入全国行业前五名。今年1-9月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093万元,同比增长53,实现销售收入20852万元,利税总额达到1460万元。

七是促进了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2002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640亿元,同比增长19,完成工业增加值210亿元,增长17.6,占GDp的38,工业经济拉动GDp增长6.7个百分点,占GDp增长近一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9.66亿元,增长20.08,完成工业增加值100.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总量列第20位,增速列第3位,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总量列第6位,增速列第1位,是南昌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继续快速增长。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1.19亿元,同比增长27.9,工业产品销售大幅增长,完成销售产值248.22亿元,同比增长27.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86,同比上升2.64个百分点。

二、目前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不规范,一些企业未严格按公司治理规范运作,总体上是形式上的变化大于实质上的变化,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的公司虽然成立了“新三会”,仍然沿用原来企业的老办法运作。少数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没有分设,监事会监督职能没有很好发挥,对企业经营者缺乏有效监督。

二是改制成本过高。一些企业人员比较多,包袱比较重,资产状况差,历史欠账比较多,主要依靠土地变现来安置职工。特别是一些资债相当、资不抵债的企业自身无力解决改制费用,目前除靠其他少数企业土地变现的结余资金进行有限的调剂外,还缺乏其它渠道的资金,因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改制进程。与新兴的非国有企业比,不少国有企业缺乏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是观念转变难。在一些企业,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主管部门领导怕出乱子、企业职工怕丢岗位、经营者怕丢位子的现象,观念难转变。

四是社会保障体系还比较脆弱,保险基金不雄厚。社会保险基金出大于入,缺乏补充渠道,实力不雄厚。

五是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难解决。一方面适应下岗职工就业的岗位少,另一方面有些岗位下岗职工又不能胜任。在下岗培训方面虽已做了不少工作,但往往不能与所需配套,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

六是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仍然不顺,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如国有企业发展项目由市计委管,经营者由市经贸委管,具体经营活动特别是涉及资产经营则由资产经营公司管,多头管理,没有完全实现管事、管人和管资产相统一。

三、我市国有企业下一步改革思路及对策

根据中央、省、市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认为我市国有企业下一步改革的思路应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指导,以省委、省政府提出支持南昌率先做大做强为新的动力,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五次会议精神,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五大基础性工程之一来抓。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

第三篇: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企业家人才缺乏,技术人才流失

虽然从1992年起,我们确立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95%的商品物资已经放开由市场调节。但是,国有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许多企业的中上层领导,习惯于按计划、按规章和按上级指示办事,不习惯于市场调节;重生产管理,轻市场营销;重固定资产投资,舍不得在广告、品牌、商标等方面投资;重增加了多少资产和产值,轻资产负债率、产品成本效益;重生产工艺,轻法律、经济、财务、公共关系;重自己的生产管理经验,轻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咨询等业务和知识;重短期利益,轻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重借钱要钱,轻还钱挣钱。企业的领导和中下层干部,按照规模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实际是政府官员在企业中的一种延伸。有许多企业领导从心底里重官而轻商。因此,真正善于开拓市场、精心算计成本、讲究效益的企业家较少。一个大多数企业近乎由行政人员领导的地区与一个有较多企业家领导企业的地区是无法在投资、成本、营销方面进行有效的竞争,更无法与国外企业抗衡。

据笔者的调查,技术人才在国有企业中难以发挥作用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多年来,一些国有企业的技术人才向乡镇、“三资”、民营企业流动,有的技术人才虽然名义上在国有企业中,但只担任“星期日”工程师,他们将自己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扩散给这些非国有企业,提高了其产品的质量,反过来与国有企业进行竞争;有的兼职技术人才在非国有企业工作充满精力,而在国有企业工作则没有积极性。二是国有企业原有的技术人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更新困难,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国有工业企业工作,有的只是将国有企业当作获取实际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一个阶段,之后再到其他工资和待遇较高的企业去应聘。三是由于科研和技术开发经费不足,工作条件差,领导不重视技术和产品更新,工资和其他待遇较低,一些技术人才不能在国有企业中为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差

一个企业,只有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在全国市场上占有它应占有的份额,才能生存和发展。如果产品不能理想地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和销售,资产再多、工业基础再雄厚、技术人才再多,也不能说明这个企业有多么优秀,实际上,这反而使一部分资源被闲置和浪费。近年来,国有企业工业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非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特别是国外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竞争力日益增强。许多国有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时,其产品在国内还有一定的知名度,还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到了90年代,因广告投资不力,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没有更新换代,人员过多、社会负担过重、成本过高,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最后被市场淘汰出局。

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行为体,其体制和行为还没有与市场经济对接,其计划经济下的体制和行为还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对它们的调节。

三、国有企业缺乏规模经济

现代经济中,规模经济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从我国的国有企业实际情况来看,企业规模应该大的不大,应该小的不小,难以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经济企业。据有关方面分析,1995年我国500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资产、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还不及美国500家大企业的前3家。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工程集团机械的总资产和销售额只相当于美国同行业企业卡特彼勒(Caterpillar)的1.97%和1.39%,仅是日本同行小松制作所的2.22%和2.15%。我国最大重型设备制造企业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的总资产和销售额仅是德国同行曼内斯曼(Mannesmann)的1.79%和0.45%,相当于日本石川岛播磨的2.27%和0.89%。我国为数众多的轿车制造厂,迄今还没有一家达到当代技术所要求的最小经济规模。由于企业规模和实力与国外企业存在巨大的差距,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在对外开放和外资进入的情况下,我国许多企业难以应付,面临生存危机。

四、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从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来看,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到一定阶段,相应的政治体制不进行改革,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也深入不下去。从影响企业效率的角度看,与企业有关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1)行政和事业的规模相对于经济基础而过大。改革开放以来,在党政社会团体和各种事业单位就业的人员增长最快。国家在吃“皇粮”方面的财政开支越来越大,而能用于企业资本金注入的财力相对越来少。同时对企业摊派和各种变相的收费屡禁不止。(2)管理部门太多太细,条块分割严重。任何一级政府任何一个部门都可以是全民所有的代表,都有所有者的一部分权力,都可以行使管理企业的权力,获得有关的利益,但是都不对企业的风险、微利和亏损负责;各个部门都想扩大自己对企业的管理和制约权利,这些部门之间相互争权、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相互消耗,出台了许多相互矛盾和前后矛盾的政策和规定,企业按照这些相互矛盾的政策和规定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到各部门办事的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时间太长。(3)国有企业的需要扮演非经营性组织角色。党政社团各个部门都要求企业设立委办处科室,太小的企业也要设专管人员,实际上将企业办成了一级党政社团的基层组织,是一级政府,而不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企业要花费很大人力、财力、精力去应付开会、应付检查、评奖以及各种政治和社会活动。有的企业没有现代企业应当有的市场营销、广告策划、技术开发、售后服务等等这样的部门。

第四篇:浅论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

二、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困难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清醒地看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把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需要进行许多探索。比如,如何才能在保持公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实现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如何才能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健全的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如何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既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又使其得到有效使用,实现保值增值,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进行理论探索,又需要积累实践经验。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许多实际的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难度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所有者(投资者)主体的多元化,就没有真正规范化的公司。我国的《公司法》虽然规定了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但是同时也规定了只有个别特定行业和生产特殊产品的企业才可以成立国有独资公司。从改革的实践来看,许多国有企业虽然改组成了国有独资公司,但这些公司却很难实现政企分开,很难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这说明,在国

有制条件下要实现所有者主体的多元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有认识方面的问题,也存在不少实际问题。

2、企业债务负担沉重。

很多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不少企业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有些甚至已经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这种状况给国有企业改革造成了极大困难,解决这一问题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3、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很普遍。

多数国有企业都办有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等非经营性的公益性事业,有些企业的辅助生产部门也很庞大,将它们从企业分离出去,以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作。

4、富余人员多。

据测算,在我国国有企业里,存在30%左右的富余人员,在一些老企业这一比例更高,而要为这些富余人员寻找出路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法律保证,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健全,立法工作还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需要,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必须制定一系列

法律法规,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方面的法律、国有企业产权交易(重组)方面的法律、建立国有控股公司的法律、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反垄断方面的法律、拍卖法等,它们都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密切相关。必须把建立现代公业制度与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起来进行,并加强公正执法的力度,规范企业行为,保证市场的正常秩序,保证公平竞争,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必要的法制环境。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总目标

国有企业改革的长远目标是使国有企业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解放和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生产力,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为此,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组,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经过二十多年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这个总目标的确定,对我们统一认识,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基本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扩权让利向转换经营机制的转变,从管理体制的变革向制度创新的转变,从单一国有制向国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转变,从单项推进向整体配套推进的转变。

总目标是长远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还要研究提出我国现代

企业制度科学的、规范的标准,明确具体目标。只有既有明确的总目标,又有清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才能分阶段组织实施。国有企业改革的总目标至少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把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组成股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绝大部分企业要逐步实现股权多元化。中型企业可以改组成股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大型企业可以改组成股权分散化的股份有限公司。

2、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处理好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关系、“新三会”和“老三会”的关系。

3、通过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的改革,建立起有效的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与相关改革配套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它不仅涉及微观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且涉及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因此,它不可能单项推进,必须与其他相关改革配套进行。近几年来,我国在财政体制、税收体制、金融体制、外汇体制、劳动人事制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初步改变了这些领域改革长期滞后的状况,国家对企业进行间接调控的宏观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但是,这些改革还是粗线条的,必须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我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细化和完善。还有一些改革,如社会保障制度、银行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刚刚起步,成了深化企业改革的制约因素,这些方面改革的最终完成,也需要一段较长时期的努力。

4、全面推行合同制,建立起“双向选择”、职工能进能出的劳动制度和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同时,配合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险费征缴率。

5、企业内部建立起科学的、严格的管理制度。

不仅要强化各项专业管理,抓好以战略管理为重点的综合性管理,还要根据公司制的要求调整好企业内部的管理组织结构。大型的集团公司必须处理好母子公司的关系、集团内部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发挥子公司和各基层经营单位的积极性。外向型企业和外向型集团公司还必须建立起适应国际化经营的管理制度,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创造条件,为向跨国公司发展创造条件。

6、建立科学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明晰产权,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营运。

7、深化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加快中介机构的发展,加强法制建设,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实现总目标及其各项具体目标必须分阶段进行,认真打好每一个阶段的攻坚战。我们利用三年时间,已经完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在又正在进行三年改革和脱困的新战役。这一战役完成后,我们还会提出今后五年、十年的奋斗目标。

第五篇:国有企业改革进展出现的问题与建议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改革重组的基本情况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中央各项政策的支持下,东北三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强力推进国企改革重组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一是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全面突破。三省国有企业完成改制9000家左

右,改制面达90%以上。通过改革,原国有中小企业国有股基本退出,国有大型企业基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初步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趋于合理。国有资本逐步向能源、装备、石化等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大企业集中,控制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过于分散的状况明显改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和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局面得到扭转。

三是历史遗留问题初步解决。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并轨、灵活处置债务、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辅业改制等多种形式,有效解决了企业长期积累的重大矛盾和问题。以黑龙江省为例,全省近3000户国有企业卸掉了冗员包袱,183万人实施了并轨;向地方政府移交中小学621所,移交率超过95%;完成辅业改制574户,改制面达99.4%;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债务493亿元,盘活呆滞资产近200亿元。

四是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普遍提高,与相比,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资产从690.7亿元增加到783.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从211.7亿元增加到273.4亿元,实现利润从-9.1亿元增加到8.1亿元,上交税金从12亿元增加到27.2亿元。改革不仅提高了企业效益,而且增强了发展后劲。辽宁已改制的55户大型国有企业新增资本金166亿元,规划项目投资额1900亿元,目前已投入837亿元。吉林完成改制的816户工业企业,引进新项目189个,协议金额181.6亿元,已到位140亿元。此外,国有经济的有序退出和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还为非国有企业的成长释放出巨大空间,从而加速了非公经济的发展。以黑龙江省为例,几年来共有1145户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了872户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累计注资64亿元,安置就业9.4万人,既减轻了地方政府负担,企业自身也实现了跨越发展。

东北三省新一轮国企改革,其广度、深度和速度前所未有,改革过程呈现出不同以往的鲜明特点。

中央支持国企改革的政策系统性、协调性增强。这轮国企改革是在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政策性破产、处置历史欠税和不良债务、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辅业改制、增值税转型试点、中央投资倾斜等,这些政策措施既着眼于卸掉历史包袱、化解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矛盾,也着眼于增强发展后劲,支持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可谓对症下药,为改革重组的顺利推进创造了重要条件。

地方政府推进改革的力度大、工作实。三省省委、省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魄力,全力推进国企改革攻坚。注重科学谋划,建立周密的政策支撑和保障体系;注重突出重点,努力破解主要矛盾和困难;注重立足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有效推进;注重密切配合,营造改革攻坚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吉林省确立了“四到位、一基本”的目标,即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劳动关系转换到位,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开始,用一年多时间,基本完成了攻坚计划确定的816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现全省完成改制企业3381户,占应改制企业的98%以上。辽宁省把深化国企改革作为振兴的关键和重要任务,攻坚破难,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90%大型国有企业改制,并基本完成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黑龙江省把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振兴工作的战略突破口,态度坚决,措施得力,力度空前,用三年时间完成了3352户企业改制,占应改制企业的97%。

更加注重维护职工权益,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改革之初,三省就制订了多项政策措施,要求改制和产权交易等关键环节做到公开、透明、规范。要求以人为本,从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收入、就业、债权和社保接续等问题入手,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确保改制企业正常经营,职工安置方案须经过职工大会(职代会)审议通过。辽宁省坚持“三个保证”原则,即不管投资者是谁,要保证改制企业90%以上的职工得到妥善安置,保证改制后职工收入和福利总体水平不降低,保证经营班子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近年来,辽宁省改制企业中93%的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职工收入增长了47%。吉林省全部改制企业共支付改制成本233亿元,妥善安置职工100多万人。黑龙江省多方筹集资金,共支付改制成本270多亿元。三省在如此大范围、如此短时间推进国企改革,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群体事

件。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地方政府摆脱了就改革论改革、为改制而改制的做法,把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发展推进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一是从企业长远发展出发,积极慎重选择合作者,要求合作方必须具有较强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实力。二是鼓励企业采用增资扩股的方式改制,以存量吸引增量投资。三是将企业

发展规划、项目和资金投入写入改制方案和协议,并制订防范性条款加以约束。企业通过改革重组,卸掉了历史包袱,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了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做强做大。

央企重组地方骨干企业成为亮点。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一大批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联姻,既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了企业发展能力,也有效维护了装备、能源、矿产等重点产业安全,成为近年来东北三省企业联合重组的靓丽风景线。央企重组地方企业后,普遍兑现承诺,加大投资力度,承担社会责任,多数被重组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兵器工业集团控股华锦后,迅速启动并开工建设46万吨乙烯和500万吨炼油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72亿元。吉林炭素被中钢集团重组前每年亏损2亿多元,即扭亏为盈。四平昊华被中国化工集团重组后生产规模扩大了10倍,进入行业前列,企业重组前最高年亏损2亿多元,重组后近三年盈利分别为56万元、560万元和5164万元。中冶科工重组葫芦岛有色金属公司后一次性注入资金20亿元。通用技术集团增资齐二机床,并借助自身的国际经营网络帮助齐二开拓国际市场。中煤集团入主黑龙江煤炭化工公司后,已投入13.2亿元资金,年产25万吨的甲醇项目将在投产。中铝重组东轻后在一年内增资11亿元,并将实施总规模超过50亿元的技术改造项目。南航入股辽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后,未来几年将斥资百亿元支持沈阳桃仙机场形成东北亚航空枢纽。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重组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三省国企改革重组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但仍有一些改革遗留问题尚待解决,一些配套政策也未完全落实到位。

(一)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推进不快。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在东北地区进行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和先后批复了吉林省(长春、四平、白山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首钢庆华工具厂)及铁道部东北铁路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方案。中央财政补助吉林、黑龙江两省试点专项资金9.35亿元。截至10月底,吉林省三个试点城市,共有706户大集体企业,499户完成了改制方案,25.02万转换劳动关系人员中,5.9万人已发放了经济补偿金。辽宁省还只进行了厂办大集体企业的摸底和测算工作。试点工作进展不快在于这项试点是在地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地方政府和企业有顾虑,认为改革成本高,难以承担,且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二)退休人员安置存在不少困难。一是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开展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以来,退休职工经济补偿金基本发放到位,养老保险和拖欠工资问题基本解决,但由于改制成本不足,大多数已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仍未解决,老有所医存在很大困难。二是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由于统筹内外项目尚未并轨,很多企业改制后离退休人员仍由改制企业管理,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开支,特别是一些关闭破产企业问题更加突出。

(三)历史欠税尚未彻底解决。财政部、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豁免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历史欠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167号),提出对符合条件的形成于1997年年底之前的历史欠税予以豁免。随后,各省将企业欠税汇总上报财政部、税务总局批准,目前两部门正在办理。如龙煤集团应豁免历史欠税3.9亿元,由于尚未落实,已影响上市。

(四)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方案未定影响股权处置工作。在三省改制企业中,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普遍拥有比例不等的股权,由于资产管理公司正在进行改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股权处置。调研中黑龙江煤炭化工、北方重工、哈轴等企业都反映,能否处理好“债转股”问题,是企业今后改制重组成功的关键因素。

(五)联合重组困难加大。近几年东北工业企业联合重组取得较大成效,但继续推进重组的难度明显加大,特别是跨地区的重组难上加难,主要是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同时涉及到干部安置等敏感问题。鞍本重组启动两年多来,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这里面既有认识上的原因,也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行“统一所有、分级管理”模式和“分税制”财税体制所带来地方政府间的利益矛盾,企业管理层的人事安排以及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等。

三、有关政策措施建议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工业经济严重下滑、市场需求萎缩的严峻形势下,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之机,采取更加积极、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东北国企改革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巩固来之不易的改革和振兴成果,为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提供保障。

(一)进一步加大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力度。在当前主体企业经营形势发生变化、效益下滑的情况下,大集体职工矛盾更加凸显。国务院已经确定先在东北试点,并要在全国推行,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建议有关部门深入调研,针对试点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适当加大支持力度。

(二)借外部环境变化积极引导企业联合重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为企业联合重组提供了压力和动力,国家应对危机及时出台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也为企业重组提供了有利条件,应借机大力推动东北骨干企业联合重组。一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骨干企业整合区域生产能力。在国家层面上推动鞍本钢实质性重组;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准入门槛,支持吉林亚泰重组东北地区水泥企业;通过装备制造产业基金或投资控股公司等方式,整合沈阳、大连的装备制造企业,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依托大连港集团,整合优化辽宁沿海港口能力。二是加大协调力度,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继续支持央企与地方企业的重组。

(三)加快落实并进一步完善豁免历史欠税的政策。对于1997年底之前的企业欠税,财税部门要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完成实质性豁免。

(四)引导“债转股”股东支持国企改革重组。建议有关部门研究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时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引导协调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支持国企改革和发展。

下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及今后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及今后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给国有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国有企业的体制、管理的深化势在必行,国有企......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探析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探析 摘要: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本文根据当前形势下的国有企业发展方向,对其改革思路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 改革一、现状 目前......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探析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探析 摘要: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本文根据当前形势下的国有企业发展方向,对其改革思路进行了探析。关键词:国有企业 改革一、现状目前国有企......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摘要: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须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

    国有企业改革浅谈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浅谈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形式,国有企......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经过30年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成绩有: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成效目前,公司制已成为国有企业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产权改......

    国有企业改革

    人民网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 曹华)“国有企业改革将根据十八大报告的要求,不断调整,向经济安全和民生上集中,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更加市场化,不断......

    国有企业改革现存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改革现存问题及对策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来31载春秋,并且一直是中国经济制度改革中的重点。在这期间,作为转折点之一的,2001年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