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企改革突出九大重点
国企改革突出九大重点
2004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将突出9大重点:
一是加快组建地方国有资产监督机构,力争再用半年多时间完成省、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组建工作,初步建立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
二是加快制定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相配套的法规、规章,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法规体系。最近,国有资产法的起草工作已正式启动。
三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除了军工生产等少数企业外,其它国有大型企业都要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股份制改革。
四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权、责,建立和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今年,国资委将在大型国有独资企业进行建立董事会试点工作。
五是完善中小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统一的评定评价机制,推动企业负责人任期考核、财务监督等方面的制度,推动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起步工作。
六是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性、战略性调整,提出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七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确实减轻企业负担。今年解决企业负担问题要重点放在解决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同时还要在中石油、中石化、二汽集团三家企业进行试点。
八是确实做好企业关闭破产工作,重点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地区军工、煤炭等行业,力争再用4年时间基本实现国有企业由政策性关闭破产向依法破产过渡。
九是加强和改善企业党的建设。进一步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推进具有时代气息和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
第二篇:2012中国农业工作九大重点
2012中国农业工作九大重点---来自201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
日期:2012-01-12 作者: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
本网编辑:2012年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各地各部门重视农业,支持农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2012年经济发展要完成“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目标,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粮食和农业生产要在高起点上保持好势头、取得新进展,面临发展基数和生产成本高、外部环境和市场变化不确定等诸多挑战,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主要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2012中国农业工作九大重点
重点之一:完善和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明年中央对“三农”的支持政策。要强化政策宣传,规范操作运行,搞好实施配套,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重点加大农业“四补贴”、粮棉油糖高产创建、草原生态保护补奖、生产大县奖励补助等政策落实力度,推动完善落实金融支农和农业保险政策,启动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落实好垦区危房改造等民生政策。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加强对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快推进草原确权和承包工作。2012年中央1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将重点强调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政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各地也要积极出台配套政策,特别是增加投入,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持和激励作用。
重点之二:全力夺取粮食生产好收成
2012年粮食生产的基础是稳定面积,重点是提高单产,关键要依靠科技,立足于抗灾减灾,目标是“两增一稳”,即夏粮早稻增产、秋粮稳定。要深入推进粮食稳定增产行动,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政策扶持、强化措施到位,巩固方方面面齐心协力抓粮食的好局面。对粮食增产多、贡献大的大省大县继续加大工作激励和政策支持,调动地方政府、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积极性。要分作物、分区域、分季节、分品种,狠抓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夏粮把好冬春抗旱和病虫害防控“两道关”,落实好小麦抗旱浇水和“一喷三防”。早稻突出抓好整地和育秧环节,推广应用大棚育秧、集中育秧技术。秋粮突出促早熟和防灾减灾,关键抓好玉米生产,积极落实东北地区膜下滴灌和西北地区全膜覆盖技术,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扩大万亩示范片规模,在整县整乡创建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整地市创建试点;在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优势区和病虫源头区的800个县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促进农机农艺结合,水稻机械种植、玉米机收水平要达到28%和38%,分别提高3个和5个百分点。根据国家关于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考核要求,从明年起,农业部将从粮食产量、资源保障能力、科技装备支撑能力、政策支持能力、防火减灾能力等方面,对各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考核评价,各地农业部门要认真抓好稳产增产各项措施落实。要统筹推进棉花、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稳定发展,抓好棉油糖高产创建,扩大主导品种种植,带动大面积节本增产增效。
重点之三: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
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着力抓好蔬菜、猪肉、牛羊肉、奶业、水产品等生产,建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启动实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优势产区生产基地和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提高蔬菜生产设施化水平。稳定大中城市菜地保有量,提高本地应季蔬菜自给能力。努力稳定生猪生产,切实提高母猪产仔能力和冬季仔猪成活率,加强生产监测和形势预判,尽快完善调控预案,适时启动调控措施,努力避免明年猪价过度下跌。大力扶持牛羊肉生产,重点做好民族地区牛羊肉生产保供,在牧区推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在北方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推广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高效集中育肥,在南方地区推行适度规模养殖,加强牛羊大县生产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牛羊肉供应能力。推动苜蓿等饲料基地建设,促进奶业健康发展。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快发展远洋渔业,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各地要积极推动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提高大中城市自给水平。
重点之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推进“瘦肉精”专项整治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对个别产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施集中治理,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进一步完善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加强地县两级执法监督抽查工作,对农兽药和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实行全过程监管,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强化检打联动和综合执法。标准化生产是治本之策,要加快农业标准制修订步伐,加紧转化一批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大力开展“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新建一批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监管,推动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着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加快农产品质检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确保2012年底全国所有乡镇基本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
重点之五:毫不松懈地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组织实施好《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落实好强制免疫、检疫监管、疫情监测和应急管理等各项措施。切实加强疫苗质量监管。扎实做好优先防治疫病基础监测工作,在全国开展禽流感、口蹄疫、布病病原学专项监测启动实施重点单项动物疫病防治计划。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强化源头防治。完善外来病应急预案,抓好突发疫病应急处置。加强无疫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动物防疫责任体系,逐步推行政府领导、兽医主管部门监管、养殖生产经营者为主体的强制免疫模式。严格规范畜牧兽医行政执法行为,绝不允许不作为和乱作为。推进执业兽医和官方兽医制度建设,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和乡村防疫员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畜牧兽医执法和技术服务能力。做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重点之六: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重点是强化监测预警,改善流通设施,搞好产销衔接,落实调控政策,提高生产者营销能力。要健全生产、批发和零售三个环节的价格监测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蔬菜生产信息监测扩大到580个重点县,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增强面向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服务能力,解决好目前信息供给中存在的农民“听不懂、看不到、用不上”问题。继续推进国家级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支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就地建设农产品窖储、加工、包装、贮存等配套设施,发展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组织实施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农业项目,完善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会展经济,办好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多层次、多形式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加强网络促销平台建设和区域品牌推介。推动完善和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生猪市场调控、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等政策,研究探索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市场调控的有效办法,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重点之七:加快现代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2012年要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重点实施一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公益性、基础工程项目。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部将积极争取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各地也要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推广应用、经营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更好地发挥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实施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重点推进田间水源工程、机耕道路、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建设目标。加强渔政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远洋渔船更新改造,改善护渔维权装备。加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优化调整农村沼气投入结构,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推动实施南方草地保护建设和牧区防灾减灾工程。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谋划、争取重大项目,突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护资源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重点,进一步优化整合投资结构,力争存量投资稳定增长、增量投资有新突破。
重点之八.: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坚持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势头。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一村一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务农收入稳定增长。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推动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吸纳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县域经济活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启动农产品初加工惠民工程,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和效益链。积极推进休闲农业等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实施农民创业就业培训计划,加快农民培训阳光工程转型,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延伸农民负担监管领域,继续开展重点领域农村乱收费专项治理,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组织实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项目,探索完善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稳步推进农业对外开放,支持农业“走出去”,加强农产品贸易救济与损害监测,强化农产品出口促进措施,做好粮食、棉花、大豆、化肥等贸易政策制定和协调,积极参与国际农业标准规则制修订,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争取空间。
重点之九: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支撑。2012年的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明年“三农”工作的重点,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化同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十分及时,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乘势而上,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农业科技工作新局面。
--------本文摘自《农产品市场周刊 》
第三篇:2012中国农业工作九大重点
2012中国农业工作九大重点
重点之一:完善和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明年中央对“三农”的支持政策。要强化政策宣传,规范操作运行,搞好实施配套,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重点加大农业“四补贴”、粮棉油糖高产创建、草原生态保护补奖、生产大县奖励补助等政策落实力度,推动完善落实金融支农和农业保险政策,启动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落实好垦区危房改造等民生政策。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加强对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快推进草原确权和承包工作。2012年中央1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将重点强调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政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各地也要积极出台配套政策,特别是增加投入,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持和激励作用。
重点之二:全力夺取粮食生产好收成
2012年粮食生产的基础是稳定面积,重点是提高单产,关键要依靠科技,立足于抗灾减灾,目标是“两增一稳”,即夏粮早稻增产、秋粮稳定。要深入推进粮食稳定增产行动,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政策扶持、强化措施到位,巩固方方面面齐心协力抓粮食的好局面。对粮食增产多、贡献大的大省大县继续加大工作激励和政策支持,调动地方政府、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积极性。要分作物、分区域、分季节、分品种,狠抓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夏粮把好冬春抗旱和病虫害防控“两道关”,落实好小麦抗旱浇水和“一喷三防”。早稻突出抓好整地和育秧环节,推广应用大棚育秧、集中育秧技术。秋粮突出促早熟和防灾减灾,关键抓好玉米生产,积极落实东北地区膜下滴灌和西北地区全膜覆盖技术,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扩大万亩示范片规模,在整县整乡创建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整地市创建试点;在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优势区和病虫源头区的800个县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促进农机农艺结合,水稻机械种植、玉米机收水平要达到28%和38%,分别提高3个和5个百分点。根据国家关于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考核要求,从明年起,农业部将从粮食产量、资源保障能力、科技装备支撑能力、政策支持能力、防火减灾能力等方面,对各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考核评价,各地农业部门要认真抓好稳产增产各项措施落实。要统筹推进棉花、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稳定发展,抓好棉油糖高产创建,扩大主导品种种植,带动大面积节本增产增效。
重点之三: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
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着力抓好蔬菜、猪肉、牛羊肉、奶业、水产品等生产,建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启动实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优势产区生产基地和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提高蔬菜生产设施化水平。稳定大中城市菜地保有量,提高本地应季蔬菜自给能力。努力稳定生猪生产,切实提高母猪产仔能力和冬季仔猪成活率,加强生产监测和形势预判,尽快完善调控预案,适时启动调控措施,努力避免明年猪价过度下跌。大力扶持牛羊肉生产,重点做好民族地区牛羊肉生产保供,在牧区推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在北方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推广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高效集中育肥,在南方地区推行适度规模养殖,加强牛羊大县生产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牛羊肉供应能力。推动苜蓿等饲料基地建设,促进奶业健康发展。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快发展远洋渔业,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各地要积极推动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提高大中城市自给水平。
重点之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推进“瘦肉精”专项整治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对个别产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施集中治理,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进一步完善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加强地县两级执法监督抽查工作,对农兽药和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实行全过程监管,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强化检打联动和综合执法。标准化生产是治本之策,要加快农业标准制修订步伐,加紧转化一批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大力开展“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新建一批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监管,推动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着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加快农产品质检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确保2012年底全国所有乡镇基本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
重点之五:毫不松懈地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组织实施好《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落实好强制免疫、检疫监管、疫情监测和应急管理等各项措施。切实加强疫苗质量监管。扎实做好优先防治疫病基础监测工作,在全国开展禽流感、口蹄疫、布病病原学专项监测启动实施重点单项动物疫病防治计划。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强化源头防治。完善外来病应急预案,抓好突发疫病应急处置。加强无疫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动物防疫责任体系,逐步推行政府领导、兽医主管部门监管、养殖生产经营者为主体的强制免疫模式。严格规范畜牧兽医行政执法行为,绝不允许不作为和乱作为。推进执业兽医和官方兽医制度建设,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和乡村防疫员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畜牧兽医执法和技术服务能力。做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重点之六: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重点是强化监测预警,改善流通设施,搞好产销衔接,落实调控政策,提高生产者营销能力。要健全生产、批发和零售三个环节的价格监测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蔬菜生产信息监测扩大到580个重点县,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增强面向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服务能力,解决好目前信息供给中存在的农民“听不懂、看不到、用不上”问题。继续推进国家级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支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就地建设农产品窖储、加工、包装、贮存等配套设施,发展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组织实施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农业项目,完善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会展经济,办好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多层次、多形式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加强网络促销平台建设和区域品牌推介。推动完善和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生猪市场调控、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等政策,研究探索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市场调控的有效办法,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重点之七:加快现代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2012年要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重点实施一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公益性、基础工程项目。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部将积极争取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各地也要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推广应用、经营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更好地发挥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实施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重点推进田间水源工程、机耕道路、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建设目标。加强渔政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远洋渔船更新改造,改善护渔维权装备。加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优化调整农村沼气投入结构,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推动实施南方草地保护建设和牧区防灾减灾工程。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谋划、争取重大项目,突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护资源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重点,进一步优化整合投资结构,力争存量投资稳定增长、增量投资有新突破。
重点之八.: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坚持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势头。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一村一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务农收入稳定增长。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推动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吸纳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县域经济活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启动农产品初加工惠民工程,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和效益链。积极推进休闲农业等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实施农民创业就业培训计划,加快农民培训阳光工程转型,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延伸农民负担监管领域,继续开展重点领域农村乱收费专项治理,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组织实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项目,探索完善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稳步推进农业对外开放,支持农业“走出去”,加强农产品贸易救济与损害监测,强化农产品出口促进措施,做好粮食、棉花、大豆、化肥等贸易政策制定和协调,积极参与国际农业标准规则制修订,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争取空间。
重点之九: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支撑。2012年的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明年“三农”工作的重点,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化同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十分及时,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乘势而上,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农业科技工作新局面。
开创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新局面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连接政府与农民纽带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是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最基层机构,肩负着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重要职责。
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出台了新政策,将带动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步入新春天。
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农业部专门召开了“全国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工作会议”。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指出,切实增强加快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改革与建设的使命感紧迫感,开创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改革与建设工作新局面,确保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新政策——“一衔接两覆盖”众望所归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2007年以来的连续4个中央1号文件,都对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作出了专门安排。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利好新政策。
在机构建设上,要求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
在队伍建设上,要求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严格上岗条件,落实岗位责任,推行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考评;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力争用3年时间,引导10万名农科大学生到全国乡镇服务,为基层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切实解决基层队伍老化、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
在管理制度上,要求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在投入保障上,明确指出要切实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大幅度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
特别是“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是中央财政支持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重大政策突破,是基层农技人员的长期期盼,是激励和发挥他们作用的关键所在。
新机制——服务效果大为改观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明确了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要求。
近年来,在农业部的大力推动下,各地立足实际,采取强有力措施,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推动了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如江西省“综合建站模式”、安徽省“县办县管模式”、吉林省“县管乡用专业站”模式、河北省“跨乡镇设置区域站”模式、浙江省“责任农技员”模式、湖北省“派出制”模式等。
在管理体制上,安徽等省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业务、经费收归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解决了管人与管事分离的问题,在保证乡镇农技人员业务工作时间、提高人员素质、保障工资待遇、落实工作经费、加强条件建设等方面,体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
在运行机制上,农业部大力推行“包村联户”推广机制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服务模式,强化人员聘用、工作考评等制度建设,提高了农技服务质量。浙江省实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明确每个乡镇农技人员的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要求,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时间增加了1倍。
新机制实行以来,“混日子”的人混不下去了,绝大多数农技员由过去“要我服务”变为“我要服务”,还有不少农技员为方便农民,采取早晚入户、雨天入户的方式,服务态度有全新转变,服务效果也大为改观。
新局面——力保增产促进增收
近年来,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大力推进,增强了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高了为民服务水平,为实现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实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进展顺利。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资金23.7亿元,在800个县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安排建设资金12亿元,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截至2011年11月底,全国已有2475个县(市)初步完成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任务,占应改革县(市)总数的95%。这些县(市)全部印发了改革文件,建立了机构,明确了职能,落实了编制,乡镇推广机构基本纳入全额拨款。
乡镇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普遍建立。截至目前,全国按照乡镇或者区域共设置畜牧兽医站34616个,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普遍健全乡镇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的任务全面完成。全国乡镇畜牧兽医站共核定编制15.5万人。同时,通过购买劳务的形式,共聘请了64.5万名村级动物防疫员。
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建设加速推进。农业部按照“不另起炉灶、不搞一刀切”的原则,提出了主要依托现有的农技推广、疫病防控机构,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建设的思路。为此,农业部专门印发了指导意见和落实文件,明确了乡镇质量监管机构的职能任务,细化了建设目标要求,在现有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规划中增加质量监管的建设内容。目前,全国已落实乡镇专兼职监管人员2万多名。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农民日报讯(记者 宁启文)12月27日至28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部署2012年重点任务,研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重大举措。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要扎实做好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持“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不动摇,持续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基础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会议在回顾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时指出,2011年是粮食喜获大丰收、再上新台阶的一年,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多、增幅再次超过城镇居民的一年,是农业农村经济捷报频传、全线飘红的一年,也是广大农业工作者、农业科教人员和亿万农民群众倍感欣慰、引以自豪的一年。面对异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异常波动的市场环境等严峻挑战,各级农业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圆满完成了“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任务,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好势头。粮食生产登上历史新台阶,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农民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重大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农机、农垦、乡企持续发展。今年农业增产增收,有力保障了农产品供给,为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赢得了主动,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部署2012年重点工作时,韩长赋指出,做好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各级农业部门要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持“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不动摇,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持续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基础保证。在工作着力点上,要把握稳中求进的总方向,突出“巩固、加强、优化、改革”。巩固,就是要巩固增产增收的好形势,扩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果,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发展措施、工作机制,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在新的起点上稳步前进。加强,就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强体系机构建设,切实提高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更大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优化,就是要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支持主产区、生产大县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改革,就是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总结、推广基层经验,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扩大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完善和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力夺取粮食生产好收成,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毫不松懈地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现代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韩长赋强调,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支撑。一要深刻领会中央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原则要求、政策措施,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坚持把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全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广服务能力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能够安心工作、潜心研究、热心服务,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二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坚持不懈抓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工作。紧紧围绕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发展道路,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联合协作。加快农业科研创新,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升农业技术应用和服务水平;加快现代农业人才培育,提升科教兴农水平。三要扎实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确保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紧紧围绕实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任务,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重点推广重大实用技术、支撑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着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做好农业科技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力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全力推动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全力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取得显著成效。
韩长赋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系统自身建设水平,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务实为民、作风过硬的队伍,为完成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要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在全系统开展“三深入、三落实、三创新”活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落实政策、落实措施、落实服务,创新思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指导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水平。
会议由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主持。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农业部副部长牛盾、高鸿宾、陈晓华,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组长朱保成等部领导,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薛亮,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副厅级以上农口厅(局、委、办)、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主要负责同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负责同志,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农业部机关及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8日下午在北京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作了总结讲话。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了会议文件,对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对开好会议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明年要力争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收入再攀新高、农村民生继续改善。温家宝总理出席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会议确定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回良玉指出,中央指导明年农村工作的文件,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这个重要支撑,抓住了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必将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回良玉强调,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势在必行、意义重大,务必集中力量、抓紧部署。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同时,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必须大力强化农技推广服务,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界限,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余欣荣要求不断开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12月7日,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余欣荣主持召开省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他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建立完善新农村建设“四统一、四分开”工作推进机制,密切配合、齐心协力,不断开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余欣荣指出,要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的战略部署,完成“培育建设一大批美丽乡村”和“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工作任务,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新的工作推进机制,既要注重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调度、统一考核,又要做到分部门负责、分部门组织、分部门实施、分部门验收,以新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十二五”期间我省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发展。
余欣荣强调,省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切实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全省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抓紧制定各部门工作方案,为建设美好安徽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1月11日,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任务。省委书记张宝顺出席,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斌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孙金龙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省领导余欣荣、陈树隆、任海深、李卫华及省政府秘书长梁卫国、省长助理邵国荷出席会议。
李斌充分肯定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显著成绩。她指出,安徽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支撑。过去一年来,全省上下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战胜60年一遇特大干旱和局部严重洪涝灾害,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和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成效明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民生和社会事业继续改善。
李斌强调,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越要强化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农业和粮食生产在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物价中的重要作用。抓好今年“三农”工作,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民生工作,努力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势头。要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积极扩大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要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在种业、设施农业、农业装备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应用。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水利安徽”战略,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村道路、电网等基础设施。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土地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施“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规划作为改善民生的着力重点,突出抓好农民就业工作,完善创业支持体系,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完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安居等各项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扶贫开发水平,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李斌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牢固树立、自觉践行“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提高做好“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创新工作机制,在“三化同步”中加强工作联动,注重农村工作与城市工作的有机衔接,形成推动“三农”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健全“三农”政策体系,积极采取有利于“三农”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要依靠群众,夯实基层,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尊重群众意愿,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多为群众和基层办实事、解难事。要提升能力,改进服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深入农户服务群众,深入基层推进落实,及时研究农业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三农”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孙金龙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做好今年“三农”工作,各地各部门既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力度,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实现新突破;要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抓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着力解决产学研脱节和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上实现新突破;要坚持全域规划理念,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在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上实现新突破;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在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上实现新突破。
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市主要负责人、市政府分管负责人及农委、科技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和农业区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对受国务院、省政府表彰的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粮食生产大户标兵和农机大户标兵代表、全省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先进单位代表进行了颁奖。
1月12日,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总结去年我省农业发展成果,明确今年农业发展目标。省委常委、副省长余欣荣出席会议并为农业战线先进集体代表和个人颁奖。
我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6个粮食调出省之一。会议强调,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既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也是我省优势所在。粮食主产区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和粮食高产创建、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示范县、示范片规模,加快整县整乡推进步伐,再创建一批小麦、玉米千斤县。
会议要求,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加快实施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我省将实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布局规划,促进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百亿元产业集群,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龙头企业集聚、产业链条完整、规模效益显著的集聚区。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深化农村改革,盘活农村资产资源资金,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切实落实好农业“四补贴”、小麦稻谷等保护价收购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会议指出,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力支撑。为此,今年我省将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用2年—3年时间,全面完成1300个乡镇(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
1月11日,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任务。省委书记张宝顺出席,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斌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孙金龙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省领导余欣荣、陈树隆、任海深、李卫华及省政府秘书长梁卫国、省长助理邵国荷出席会议。
李斌充分肯定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显著成绩。她指出,安徽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支撑。过去一年来,全省上下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战胜60年一遇特大干旱和局部严重洪涝灾害,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和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成效明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民生和社会事业继续改善。
李斌强调,今年是实施 “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越要强化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农业和粮食生产在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物价中的重要作用。抓好今年“三农”工作,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民生工作,努力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势头。要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积极扩大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要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在种业、设施农业、农业装备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应用。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水利安徽”战略,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村道路、电网等基础设施。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土地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施“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规划作为改善民生的着力重点,突出抓好农民就业工作,完善创业支持体系,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完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安居等各项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扶贫开发水平,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李斌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牢固树立、自觉践行“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提高做好“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创新工作机制,在“三化同步”中加强工作联动,注重农村工作与城市工作的有机衔接,形成推动 “三农”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健全“三农”政策体系,积极采取有利于“三农”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要依靠群众,夯实基层,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尊重群众意愿,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多为群众和基层办实事、解难事。要提升能力,改进服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深入农户服务群众,深入基层推进落实,及时研究农业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三农”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孙金龙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做好今年“三农”工作,各地各部门既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力度,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实现新突破;要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抓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着力解决产学研脱节和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上实现新突破;要坚持全域规划理念,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在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上实现新突破;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在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上实现新突破。
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市主要负责人、市政府分管负责人及农委、科技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和农业区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对受国务院、省政府表彰的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粮食生产大户标兵和农机大户标兵代表、全省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先进单位代表进行了颁奖。
全省农业工作中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举措引人瞩目
1月12日上午,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总结2011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研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思路与措施,部署2012年重点工作。省委常委、副省长余欣荣,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先发出席会议。
2011年是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攻坚克难的一年,保持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好势头。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新突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2012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已经确定,粮食总产630亿斤,肉蛋奶总产540万吨,水产品产量205万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500亿元,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今年我省农业部门将重点抓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物联网工程等八个方面的工作。
为贯彻落实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的农业科技工作,今年我省在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上,将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攻关,突出解决好水稻机插和油菜、玉米、棉花机收等技术的攻关。同时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并实施新一轮的种子工程。在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能力上,我省将以主攻单产为重点,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形成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成果转化快速通道,努力把单项技术组装为集成技术,把复杂技术转化为简易集成技术,让农业技术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
第四篇:求职信:重点突出
求职信注意事项
(1)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介绍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既不吹嘘自己,又不贬低自己。
(2)重点突出,有条理,有针对性,篇幅以2―3页,1500字以内为好。过长,使人厌烦;过短,显得不严肃、不认真,给人留下印象不深。
(3)文笔要流畅,表达要准确,字迹要工整、漂亮。这实际上是首次考试,如果你写得一手好字,就要认真地写,并在署名后注明“亲笔敬上”等字样;如果你的字写得不好,你最好打印或请人代写,尽管这样做效果不好,但总比歪歪扭扭、难以认识的“天书”要好。
(4)精心选择照片,以便招聘单位目测。无论是免冠半身照,还是全身照,都要近期的,图象要清晰、柔美,不失真,可事先请亲朋好友参谋一下,选自己最好的照片寄去。
(5)学会用多种文字书写求职信。比如中、英文对照,或中、日文对照等,这既表明你的外语能力,又表示你对招聘单位的尊重。
(6)书写时最好使用钢笔、毛笔,圆珠笔也可以,但不能使用红笔和铅笔。因为,在国外红笔书写表示绝交,铅笔书写表示对人不尊重。书写完结后,最好仔细检查几遍,确认没有错别字和重漏字。
(7)信纸和信封,一定要选择较好的来使用,不要用太薄、太黄、粗糙的信纸和信封,在信封正面,最好贴上一张精美的邮票,以引起对方的注意。
第五篇:酒店管理制度的九大重点
企业培训网()
酒店管理制度的九大重点
现代饭店餐饮管理大致有三十多个管理制度需要统筹考虑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制订,包括餐饮部服务规范制度、厨房操作规程、厨房出菜管理规定、食品质量检查制度、菜肴创新制度、中餐服务操作规程、餐饮卫生操作规程、原材料成本控制暂行管理办法、餐饮收银管理制度,等等。如何来制订餐饮管理的这些规章制度,是必须慎重考虑的。在制订饭店餐饮管理的规章制度时应尽可能的细化和具体,把细节问题考虑周全,制定的规章制度要切实可行。具体如:
饭店餐饮管理制度
一、餐饮部服务规范制度。
在这个制度中要规定服务员在服务过程中应保持的形体、笑容、站立、走路、说话、服务等内容的规范。如在餐厅内不准高声说话,不准用手摸头、脸、口袋;不准斜靠墙或服务台,在服务中不准背对顾客,不准跑步或行动迟缓,不准突然转身或停顿;避免聆听客人的闲聊;保持服务场所的清洁;在服务时尽量避免与客人说话,如果不得已则应将脸侧开,避免对准食物,除非不可避免,否则不可触碰客人身体;在客人用餐之后,不得马上清理台面,除非客人有要求;所有掉在地上的餐具均需更换,但需先送上清洁的餐具,再撤掉弄脏的餐具;在餐厅中避免与同事说笑、打闹,保持良好的仪容;礼貌待客时尽量称呼客人姓氏,尽量记住客人的习惯与喜好等;工作时随身携带开瓶器、打火机、笔等;不得与客人争吵、批评客人、强迫推销,对待儿童必须要有耐心;未经客人允许,不可送上账单。在以上这些规范中有的还可以进一步细化。
饭店餐饮管理制度
二、厨房操作规程。
此操作规程主要是规范开餐前和开餐中厨师长和厨师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厨房生产中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厨房的设备、卫生、安全的管理等。在开餐前厨师长应向所有厨师通报客源情况,公布菜单,了解菜肴原料的备料情况,安排好员工,检查各组的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开餐时厨师应遵循“以餐厅需要为依据,以炉灶工作为中心”的原则,根据客人需求及时烹制美味可口的菜肴;厨师应根据核定的毛利率控制餐饮成本,在保证客人利益的前提下,尽量节约,并减少浪费;搞好厨房设备管理,厨房内应建立健全设备的操作规程,将所有设备按专业分工定岗使用,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加强
卫生管理,切实做好厨房内的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个人卫生、用具卫生和操作卫生等;保证安全生产,并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等。
饭店餐饮管理制度
三、厨房出菜管理规定。
主要是对厨房接受菜单后切配人员配菜、炉灶厨师烹制菜肴及出菜时检查的规定。规定厨房切配厨师要负责随时接受和核对菜单,餐厅的点菜单应填上服务员工号,并夹有桌号与菜肴数量相符的木夹;宴会和团体菜单需有订宴中心或厨师长开出的正式菜单;配菜应按先接单先配、紧急情况先配、特殊菜肴先配的原则配菜;总调度排菜必须准确及时,前后有序,菜肴与餐具相符,成菜及时送至备餐间,提醒传菜员取走;接受订单到第一道热菜上桌不得超过十分钟,凉菜不得超过五分钟,因误时出菜引起顾客投诉的由当事人负责;炉灶厨师对总调度所递菜肴要及时烹调,对所配菜肴的规格、质量有疑问的,要及时向切配岗提出,以便妥善处理,烹制菜肴的先后次序及速度要服从调度安排;厨师长要检查出菜手续和菜肴质量,如有质量不符或手续不全的菜肴,有权退回并追究责任。
饭店餐饮管理制度
四、食品质量检查制度。
菜肴质量是饭店经营的生命线,绝对马虎不得,要多道关卡检查菜肴的质量。首先是传菜部要检查,传菜部领班要检查每一道菜肴的数量和质量,在色、香、味上是否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的立刻退给厨师长,确认每一道菜肴与客人订单相一致;餐厅服务员要再次检查食品的质量和数量,保证其种类、分量与客人所订一致,然后再端到客人餐桌上;如果客人对菜肴质量有投诉的,服务员应对客人表示诚恳的歉意,并马上将此道菜撤掉退回厨房,立即通知前厅经理;前厅经理向客人道歉,并在征得客人同意后,请厨师长重新制作这道菜,并保证质量;餐厅营业结束后,将客人的食品投诉记录在前厅每日报表上,以通知餐饮部经理。
饭店餐饮管理制度
五、菜肴创新制度。
菜肴不断创新是饭店留住客人的重要手段,所以要鼓励员工不断地创新菜肴,变化口味。可以设立菜肴创新领导小组;规定每月所能使用于菜肴创新的原材料额度,报厨师长批准,并规定奖励办法;前厅部在创新菜开发中有较好构思的,或在创新菜销售中数量突出者,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创新菜为饭店带来较好经济效益的员工要给予特别奖励。
饭店餐饮管理制度
六、中餐服务操作规程。
中餐服务一般可以分为餐前服务、开单点菜、上菜服务、看台服务、收款送客五个过程。餐前服务:客人由领位员领到餐桌时,服务员要仪容整洁、仪表端庄、面带微笑地迎接客人,拉椅让座;台面台布、口布、餐具、茶具整洁干净;待客人坐下后,主动问好,并介绍自己的服务工号与姓名,双手递上菜单,询问客人用何茶水,规范地上茶,主动及时地递送餐巾、小毛巾,服务周到。开单点菜:客人点菜时,服务员要态度热情、主动推销,服务员的推销意识要强烈,并要根据客人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推销;要熟练掌握餐厅菜肴的品种、风味和价格;询问客人点菜品种、所需酒水饮料,写清菜点、饮料内容,并向客人复述一遍;点菜单一式三份,分送客人、收款台、传菜间各一份。上菜服务:各餐桌按客人点菜顺序先后上菜,尽可能不发生先到后上、后到先上的现象;客人点菜后,5分钟必须开始上冷菜,15分钟内开始上热菜,除甜品、水果外,在客人点菜后的45分钟内出齐;需增加准备时间的菜肴要事先告诉客人大致的等候时间;上菜遵守操作程序和规范(各项程序和规范可细化);菜肴饮料上桌齐全后告知客人,询问客人是否添加,并祝客人用餐愉快。看台服务:菜点上桌后,示意客人用餐,为客人斟第一杯酒水;客人用餐过程中,适时体察客人需求,照顾好每一台面的客人;上菜、撤盘遵守操作程序,需要客人用手食用的食品,同时上盛有茶水的净手盅(并告知客人)或一次性手套;适时为客人添酒水;根据客人进餐需要,适时撤换骨盘,整理台面;整个服务要做到台面照顾全面周到,上菜撤盘准确及时,待客服务周详细致。收款送客:客人用餐结束后,将账单呈送到客人面前,保证账目清楚,核对准确,客人付款要当面点清,客人挂账的,签字手续规范,并向客人表示感谢;客人起立时主动拉椅,提醒客人不要忘记个人物品,主动征求客人意见,送别客人;撤台重新整理餐桌,准备迎接下批客人。
饭店餐饮管理制度
七、餐饮卫生操作规程。
美国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在全世界扩张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在全球推行的“冠军”计划(其英文缩写为“CHAMPS”),它的第一个字母C即为“Cleanliness”,其含义为“保持美观整洁的餐厅”。可见餐饮卫生在餐饮管理中的重要性。餐饮卫生管理的内容可分为日常餐厅环境卫生、餐具用品卫生、员工个人卫生和服务员操作卫生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应做出详尽的规定。
饭店餐饮管理制度
八、原材料成本控制管理办法。
为了切实加强对原材料成本的控制,必须制订本办法。从采购的货物价格入手,选用质
量符合要求、价格最低的商家,控制好成本的源头;对于常用原材料,确定合理的库存量,保证正常运营十天的供应量,对于非常用原材料,要及时与厨师长沟通,用多少购多少,避免造成积压浪费;对于厨师在原材料有特定要求的,在选购时要按厨师的质量要求进行选购;对高档原材料要严格控制,监督、检查入库;对于活养海鲜要选择耐存活的品种进行养殖,其他的用量采用现用现送方式,对所送海鲜的质量进行检查;做好仓库的入库验收、贮存、领料管理工作。
饭店餐饮管理制度
九、餐饮收银管理制度。
餐饮收银管理按点菜单、酒水单、收银单、退菜四个基本流程走。点菜单:①服务员领用点菜单、酒水单应作相应的登记,服务员之间不能混合使用,自己对所领的单据负责。点菜单一式三联,一联用于电脑输单结帐,由收银员将收银单订在一起,与当天收银日报表一起交财务;一联用于后厨出菜,后厨根据点菜单出菜,每天营业结束后,应将点菜单汇总填制销售菜品统计表交公司出纳;一联留作存根做服务员报表,用完后由相关负责人检查无误交公司出纳。如有开错应三联一并作废,保留完整,不得撕毁。②点菜单如在财务审核前遗失,由相关责任人承担由此造成的相应损失。财务审核入帐后,应按财务单据保存规定妥善保管好。酒水单:酒水单一式二联,一联用于电脑输单结帐,由收银员将收银单订在一起,与当天销售日报表一起交财务审核。一联用于吧台出货,与当天酒水销售日报表一起交财务审核。收银单:收银单一式二联,一联用于客人结帐,一联由收银员将点菜单、酒水单附在一起交财务审核。退菜:退菜单的开具流程与点菜单、酒水单同,单据送达后厨和吧台时,必须有后厨或吧台签字确认。单据传送流程与点菜单、酒水单同。如果单据已经输入电脑,应打印退菜单,前台经理和后厨应在退单上签字确认。如果未经有关人员同意,擅自退单,由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