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贸易企业信用分析方法
贸易企业信用分析方法
联合资信主体评级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影响偿债主体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所有要素进行分析和判断,再综合判断偿债主体信用风险的大小,最后给出受评主体的信用级别。本文仅列举了贸易行业评级时需要考察的重点要素,由于非重点要素较多,影响程度也会因受评主体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所以并不一一列举。贸易企业信用分析主要考察行业、基础素质、管理、经营和财务等方面。
一、行业状况
主要从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政策两方面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
贸易行业的发展受世界及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宏观经济环境情况是贸易行业企业信用分析的一个要点,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进出口国,进出口贸易以出口为主,世界经济(尤其是欧美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中国贸易行业的发展;②不平衡的贸易格局导致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居高不下,特别是非关税贸易壁垒使中国外部贸易环境日趋复杂;③近两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造成以美元为结算单位商品的出口减少,尤其给中国大部分依靠价格优势而缺乏科技含量的低附加值外贸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产业政策
为了缓解中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政府不断调整产业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直接影响贸易行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例如近期国家出台的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政策、取消粮食产品出口退税政策、鼓励进口政策等。因此,在分析贸易企业的时候,需要关注近期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并在以后分析中结合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来分析对具体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
二、企业基础素质
1、区域经济环境
对于贸易行业来说,应根据企业所营产品的所属行业来分析其区域经济环境。具体来说,要针对企业所经营产品的细分行业的销售半径确定经济环境的分析范围,判断该经济环境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与区域环境相关程度,区域的经济环境和消费状况介绍,区域物流等配套环境介绍,对企业的影响为正面或负面,影响方面,影响程度大小)。
2、企业所有制性质
按照所有制性质划分,企业一般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贸易企业中,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情况较好,管理和经营经验丰富,外部资源广阔。所以国有企业经营风险较民营企业相对较低。
3、企业规模及竞争力
需要分析企业所经营产品的贸易行业目前的竞争程度(行业集中度介绍、行业内企业数量,主要企业的名称以及市场占有率,主要企业的竞争优势分析)、主要的竞争方式(规模、工贸一体化、稳定的客户关系,自身渠道建设等),判断其对企业目前经营的影响。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大,上下游产业链完善,行业地位显著的企业,竞争力较强。
4、商品结构
在分析商品结构的时候,我们主要关注经营产品是多样化、附加值是否高、是否符合产业政策等。首先,产品的多样性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市场、价格具有对冲的产品组合可以直接规避企业风险,相关性比较强的产品组合能够形成一定的协同效应,因此我们需要分析产品的多样化;其次,贸易行业利润空间比较有限,工贸一体化等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而提高其盈利能力;最后,相关产业政策对涉及的产品经营有较大影响,如近期国家针对“两高一资”产品、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因此,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品将受到冲击。
5、股东背景
在分析股东背景的时候,首先要看企业是否能获得股东支持的可能性;其次要看股东的实力如何。
三、企业管理
主要从法人治理结构、管理水平、商业信用管理和购销管理两方面分析。
1、法人治理结构
股权结构与企业独立性,股东权利与保护,董事会的独立性和运作情况,公司实际的领导体制,重大决策的制定机制,董事和高层管理人员的遴选与聘任制度,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监事会的运作规则与运作情况等。
2、管理水平
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完备,管理职责是否明确,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内部制约是否得力,人事管理是否有效,激励措施是否得当等,可从战略管理、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审计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3、商业信用管理
对于分析供应商的资金支付和客户账款的回收管理的商业信用管理中,需要概述企业采购货款管理制度,供应商信用管理措施,销售货款管理制度,客户信用管理制度以及制度的执行情况,分析判断企业在供应商资金支付和客户账款回收方面的制度建设是否完善。这里需要根据企业经营产品所属行业的上下游关系,有所侧重地分析公司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会计科目的管理。
4、购销管理
首先,采购管理方面,要关注企业的采购模式、供应商的选择机制、价格确定机制、供应商信用管理、付款方式等,以及企业在采购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等;其次,销售管理方面,要关注企业的销售模式、营销策略(部分行业需要关注其渠道建设与维护情况、向客户的返利等营销措施)、客户群拓展机制,价格确定机制,客户集中度等等,以及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等,可以以销量等产品销售指标为核心,考察企业在这方面的综合表现。
四、企业经营
主要从企业贸易形式、业务开展、物流管理、关联交易、发展战略等方面分析。
1、贸易形式
企业贸易形式主要分为外贸和内贸为主。外贸型企业的经营较内贸型企业对于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政策调整的敏感度更高,相关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变化对于进出口结构不同的外贸企业来说,影响程度也不同。如那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出口退税降低和鼓励进口等政策相继出台的情况下,其经营相对于以进口为主的企业来说,势必会受到较大负面影响。
2、业务开展
对于贸易企业来说,业务人员流动性、供应商稳定性和客户忠诚度是公司业务开展的分析重点;其次,供应商稳定性和客户忠诚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利润空间和上下游关系,在分析时,可以从供应商和客户明细变化,供销合同以及应收和应付款情况几方面对供应商稳定性和客户忠诚度进行判断。
3、物流管理
首先概述企业相关的物流模式,采购和配送等仓储、运输硬件设备的管理,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物流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判断企业物流管理是否适应自身业务经营的需要,是否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在采购、配销方面的效率,降低了企业存货积压或者断货的经营风险。
4、关联交易
需要分析关联交易的对象、内容和关联交易在企业采购和销售中的比例,判断关联交易对企业的重要性和企业对关联方的依赖程度;比较关联交易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分析关联交易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比较关联方与非关联方在结算方式上的差异,分析关联交易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分析关联方与企业之间资金占用情况,判断关联方对企业整体现金流的影响。
5、发展战略
需要了解企业是否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如果有,判断其战略目标是否可行,以及实施的具体状况又如何;战略的实施会对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现金流产生何种变化。
五、财务状况
主要从财务信息质量、资产质量、资本结构、盈利能力、现金流和偿债能力等方面分析。
1、财务信息质量
重点分析近三年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结论、报表是否拥有可比性、公司所采用会计政策是否与企业的客观实际情况相符合,判断企业有关财务数据的证实性和有效性。
2、资产质量
对于贸易行业企业,要关注:(1)资产构成,通常以流动资产为主;(2)资产流动性,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现金类资产的情况;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的质量(欠款客户,账龄和坏账准备等)要着重进行分析;分析存货占流动资产占比,有无较大波动,存货跌价可能性,是否已计提跌价准备;预付账款的增长情况等;(3)非流动资产中,贸易行业企业固定资产占比相对较小;由于贸易行业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延伸,长期股权投资逐步提高,需要分析长期股权投资的明细。贸易行业企业一般应收应付项目比较大,主要客户的信用质量是影响贸易行业的资产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时应重点关注。
3、资本结构
一般而言,贸易行业企业负债率较高,短期债务(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应付票据)占比
很大。主要衡量指标包括长短期债务结构、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在考虑了上述三项因素后,通过指标分析,综合判断企业自身债务负担的大小以及在同行业中的排名情况。另外,还要分析应付账款、预收款项的具体情况以及与应收账款、预付账款进行比较。
4、盈利能力
(1)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趋势是否具有一致性,应与经营分析相吻合;(2)分析近三年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3)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的稳定性;
(4)利用套期保值工具或押汇等取得收益的占比;(5)对净资产收益率、总资本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做出判断;(6)根据公司预测判断未来几年盈利趋势。
5、现金流
现金流分析是评级分析的重点,因为现金流量是偿还债务的基础,将企业在一段时期内可支配的现金,与企业应偿还的全部债务相比较,可以显示出企业在持续经营中获取的现金对全部债务的保护程度。主要考察的指标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收入比、盈利现金比、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债务保护倍数、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利息保护倍数等指标。对于贸易行业企业,由于其主业盈利能力偏弱,特别要关注公司收入的实现质量,经营性现金流的充足性和稳定性。
6、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分析是信用评级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分析流动资产、速动资产、现金类资产对短期债务的保护倍数,以及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对短期债务的保护能力;
(2)长期偿债能力,主要考察EBITDA对全部债务和利息的保护能力,并结合短期、长期偿债指标对企业整体偿债能力作出判断;
(3)其他信用支持,主要包括企业自有的直接或间接筹资渠道,包括资产出让、引入战略投资者、IPO、增发配股、银行授信以及股东、各级政府给予的支持,在分析其他信用支持时,需要对支持合法性、可操作性及对债务保障程度作出判断。
主要考察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EBITDA利息倍数、全部债务/EBITDA等,结合上述偿债资金来源,综合判断企业偿债能力。
第二篇: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江苏中同兑担保有限公司企业信用评级办法
企业信用评级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正确评价公司类客户的资信状况,控制担保资产风险,提高担保资产的使用效益和效率,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上海诚恒信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担保公司)对企业的信用评级在对企
业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本办法规定的信用等级标准,综
合评估确定。
第三条 企业信用评级采取公正、公平的原则,采用受理时“当时评定,的方式。
第四条 评级对象包括担保申请人及其保证人(金融机构除外)。评级对象按其行
业属性分别适用本办法的对应或相近的行业的评级量表。
第二章 评级量表各信用等级设置
第五条 按行业差异及资金运用特点设置工业运输、商贸服务、房地产建安、进
出口和综合五种类型的评级量表(见附件)。
第六条 企业信用设AAA、AA、A和B级四个等级。
AAA级,得分在9 0分(含)以上。表明企业信用程度高,获利能力和还本付息能力强,发展前景很好,投资风险很小。
AA级,得分在7 5分(含)一一9 0分。表明企业信用程度可靠,安全度较高,获利能力和还本付息能力较强,发展前景很好,投资风险较小。A级,得分在6 0分(含)一一7 5分。表明企业信用程度比较可靠,具有一定获利能力和还本付息强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现阶段投资风险较小。B级,得分在6 0分以下。表明企业信用程度一般,获利能力较低,企业
投资风险较大,企业发展前景暗淡。
第三章评级指标及计分
第七条 企业信用评级按企业信用及偿债能力、经济实力、经济效益、非财务因
素、企业发展能力及前景五大类设置。每大类下设若干量化和非量化指标。第八条 企业信用评级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绝对值与相对
值分析、企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相结合的方法,将各种指标分别量化,对无法量化的指标,则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按定性评审的标准核分。第九条 企业信用评级采用“百分制“。各类企业指标体系的分值见计分量表。
第四章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权限、程序和管理
第十条 公司应按照本办法组织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并确认评级结果。根据
需要,公司决定是否建立“信用等级评审会”或指定管理部具体负责企业信用评级的管理。第十一条担保业务部门负责企业信用等级的初评。担保业务部门要指派项目经理负责收集和初评企业的有关资料,逐个写出全面、详细的评级调查报告,根据企业的行业属性,选择相应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分量表进行计算、评分,填制企业信用等级评审表,然后报同级或上级审批。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日常监控由管理部负责。
第十二条担保公司评审确定的企业信用等级,属内部资料,应对外严格保密,对以任何形式利用信用评级所造成的后果不负任何责任。
第十三条信用评级必须客观、公正,严禁弄虚作假。如发现企业弄虚作假,骗取信用等级,除撤销其信用等级外,还要采取相应的防范风险措施制裁。如发现担保公司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的,要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十四条担保公司新受理客户时应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对与担保公司保持
业务关系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评定,及时调整。
第五章 待遇
第十五条担保公司按照信用等级对企业不同的待遇。
一、对AAA级信用企业,采取倾斜的担保政策,积极支持:
1、优先给予担保;
2、适当给予费率优惠:
3、可以给予一定范围的信用担保;
4、提供免费配套服务,如信息咨询、代理理财等。
二、对AA级信用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在用途合理、反担保措施落实的条件下,加速办理。
三、对于A级信用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发展前景良好,正在改善的企业,可给予一定的支持;反之,则应加以限制。
四、对于8级信用企业,原则上不与其建立担保关系。对已发生关系后信 用等级降为B级的,原则上停止发生新担保关系,并逐步解除原担保。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诚恒信担保有限公司制定、修改和解释。第十七条本办法自二0 0四年六月一日起实施。
附:l、诚恒信担保有限公司企业信用等级评级量分表(三)
2、诚恒信担保有限公司企业信用等级评审表
企业信用等级评审表
评审单位: 受评单位: 行业类型:
评审结果:根据上表积分总计值,评定该企业信用等级为级评审人: 复核:管理部(或信评会)审定:评审时间:审定时间: 评审人:复核:管理部(或信评会)审定: 评审时间:审定时间:
中同兑担保有限公司企业等级计分量表
(三)房地产、建安类
第三篇:企业信用分析中的现金流量分析方法
企业信用分析中的现金流量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06-10-31 15:54:29
【小 中 大字体】
【评论】
浏览:598次
1975年10月,美国最大的商业企业之一W.T.Grant宣告破产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W.T.Grant成立于20世纪初,曾经是Kmart, Woolworth’s等主要商业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W.T.Grant宣告破产的前一年,其营业净利润接近2000万美元,银行借款余额达6亿美元。而在1973年末,公司股票价格仍按其每股收益20倍的价格出售。事实上,W.T.Grant的破产也不是毫无征兆。如果分析一下公司的现金流量情况,就可发现从1965年开始,尽管W.T.Grant一直盈利,但其现金的主要来源不再是经营活动,而是银行借款。1970年起该公司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就开始出现负数,到197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高达
-11,000万美元。W.T.Grant事件使投资者认识到,简单地分析以权益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已不能满足投资决策的需要。投资者需要通过现金流量表来了解企业现金流量变动的情况、盈利企业走向破产的原因、经营净利润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的差异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2年对IAS 7 进行修订,以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于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也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由于现金生成能力与企业偿债能力直接相关,现金流量分析逐步成为企业信用分析的核心。企业信用分析中的现金流量分析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以X公司(主营PC机及电脑周边产品,财务数据详见附表
1、附表
2、附表3)为例介绍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和基于现金流量调整表的分析方法。
一、现金流量表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类,要求企业采用直接法报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并在报表附注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即间接法)。企业信用分析中一般从现金流量结构、偿债能力和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等方面来进行现金流量表分析。
(一)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结构分析是指通过对同一时期现金流量表中不同项目间的比较,分析企业现金
流入的主要来源和现金流出的方向,并评价现金流入流出对净现金流量的影响。现金流量结构包括现金流入结构、现金流出结构、流入流出比例等。
从X公司现金流入、流出结构来看,其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主要渠道均是经营活动,且2001年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984万元,这意味着维持公司运行、支撑公司发展所需要的大部分现金是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但应注意该公司当期资本化投入大幅增加,其现金缺口主要通过增加银行借款弥补。因此,企业信用分析人员应关注该公司举债投资扩大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及对其偿债能力的影响,同时,还要对其资本化投入的方向进行分析,评价投入项目的未来现金生成能力。
应该注意的是,单纯分析以直接法报告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往往并不能对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以X公司2001年的现金流量表为例,其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但分析以间接法调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以发现X公司当期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了119,255万元,这意味着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要是由推迟应付款付款期等影响商业信用的方式形成的,实际上加大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因此,以直接法报告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状况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现金流量表使用者。
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结构分析时,还要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内部的流入、流出结构进行分析,了解企业现金流入的主要渠道和现金流出的方向等。如X公司投资活动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净额占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的比例为97.2%,这意味着公司主要的投资活动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新增资本化投入,新增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很小。
对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例的分析可揭示企业经营活动现金生成能力。如X公司200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比为1.12,表明每1元的现金流出可换回1.12元的现金流入。
在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入流出比例大小一般可揭示企业所处的发展时期和管理层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看法。X公司2001年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例为0.13,这表明公司正处于扩张时期,管理层对未来的发展看好,投资机会多,方向明确。
2001年X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例为1.61,说明其借入资金明显大于还款,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借新债还旧债的现象。
(二)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现金收入,在满足生产经营的一些基本支出后,才能用于偿付债务。通常,企业信用分析以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总负债及到期债务的比较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揭示企业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即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说,这个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X公司2001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为0.144, 这意味着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总负债之比。该指标主要揭示企业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通常,该比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相应的债务风险越低。X公司2001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总负债之比为0.11, 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较低。
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本息之比。该指标揭示企业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能力。该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有能力通过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来偿还到期的债务;该比率小于1,则表明企业必须通过借款、增资扩股、处置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来偿还到期债务。X公司2001年到期债务本息约235,455万元,则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本息的比例为0.276, 这意味着公司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能力低,使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偿还到期债务的缺口很大。
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本化支出净额的比例。资本化支出净额是指当期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净额与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的差额。资本化支出净额为正,表明企业在维持或扩大生产能力。因此,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本化支出净额的比例主要反映企业用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维持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能力。但这个指标也可用于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因为资本化支出一般优先于偿还借款,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大于资本化支出时,剩余部分可用于偿还债务。如X公司2001年资本化支出净额为199,383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本化支出的比例为32.6%,这意味着公司资本化投入远远大于当期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三)未来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企业信用分析的核心是评价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企业获取现金的渠道主要包括经营活动生成、营运资本运作、对外投资现金分红、增资扩股、长短期借款等,其中经营活动生成的现金最能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现金能力。
1.经营活动现金生成能力。
该指标是指营运资本(Working Capital)投入前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简称FFO(Funds from operation),一般反映净利润转化为现金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FFO=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及少数股东本期权益+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
FFO为正,表明企业的主营业务能够生成现金,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增值效应;FFO为负,则表明企业的主营业务在消耗现金,企业的资产在减值。FFO从现金的角度很直观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效,因此当企业经营出现亏损,而FFO为正时,表明企业的持续经营仍能够充分弥补资产减值及固定资产损耗,经营活动是有价值的活动。相反,如果企业经营盈利,而FFO为负,意味着企业盈利主要来源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其它长期资产的处置收益,企业的主营活动实际上是没有成效的。以X公司为例,虽然其2001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为正,其FFO却为-7,221万元,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存在较大问题。
2.营运资本运作。
以压缩应收款项和存货、占用应付款等营运资本运作方式可为企业带来净现金流入。这种方式筹资成本低,近年来逐渐成为一些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营运资本运作的筹资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济实力、产品的竞争力、原材料市场的竞争状况以及企业营运资本运作能力等。因此,分析营运资本对企业未来现金获取能力的影响主要是对企业现有营运资本规模、经济实力、产品竞争力、营运资本运作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评价。
3.对外投资。
近年来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企业还将资本运作作为其规模扩张的主要途径。可为企业带来未来现金流入的投资活动主要是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和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因此,信用分析人员应了解企业对外投资的内容及投资项目的情况,并测算其未来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以评价其未来获取现金能力。
4.增资扩股。
预期的新股东参股、股东追加投资等也是企业未来现金流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在评价企业未来获取现金能力时,要考虑股东对公司的支持程度、股东背景、公司经营战略在集团内部的重要性以及企业经营的产品等因素。如企业经营的产品市场预期比较好,则往往较容易吸收新股东参股。
5.长短期借款。
影响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包括企业的发展前景、可供抵押或质押的资产以及获取第三方担保等。
第四篇:食品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食品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安博尔食品企业信用评级的目的是通过对受评企业经营现状的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评估受评企业对债权人的相对违约风险和违约的严重程度,从而为希望了解和判断食品企业信用风险的机构和个人提供参考。安博尔食品企业评级方法的分析框架与其他工业企业类似,包括经营环境、基本经营和竞争地位、管理水平、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突发事件风险等方面。同时,食品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充分考虑了食品行业的特点,着重分析影响食品企业未来偿付能力的各种因素,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定性分析为主。
安博尔食品企业评级方法的适用范围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的企业,其中由于白酒业较为特殊,本方法将不涉及该行业。在对食品企业进行评级时,考虑到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食品企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联度弱等特点,安博尔的评级更着重于分析食品企业的内部经营状况。由于食品行业的集中度低,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多体现在优化产品结构和提高营销灵活性等方面。因此,食品企业的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是我们分析的重点。
第五篇:中小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中小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一、从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阶段看其风险特点
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通常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技术酝酿与发明阶段(种子期)、技术创新阶段(导入期)、技术扩散阶段(成长期)和工业化大生产阶段(成熟期)。每一阶段的完成和向后一阶段的过渡,都需要资金的配合,而每个阶段所需资金的性质和规模都是不同的。从这四个阶段来看,风险特点各不相同。一般来讲,由于在前两个阶段风险太大,要获得银行甚至客户的信用是比较困难的。而在第三阶段,只有部分企业可以获得成功,降低风险,获得银行的信任。从评价的角度看,由于前两个阶段不确定因素太多,风险过大,信用等级不会太高。
1、技术酝酿与发明阶段(种子期)
种子期是指技术的酝酿与发明阶段,这一时期的资金需要量很少,从创意的酝酿,到实验室样品,再到粗糙样品,一般由科技创业家自己解决。在这个阶段的企业面临三大风险,一是高新技术的技术风险,二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风险,三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风险。这个阶段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多且不易测评、离收获季节时间长等特点。风险投资家在种子期的投资在其全部风险投资额的比例是很少的,一般不超过10%。企业进行间接融资的可能性很小。
2、技术创新阶段(导入期)
导入期是指技术创新和产品试销阶段,这一阶段的经费投入显著增加。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制造少量产品。一方面要进一步解决技术问题,尤其是通过中试,排除技术风险。另一方面,又要进入市场试销,听取市场意见。这个阶段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和风险投资机构增加的资本投入。这时期投入的资本称作导入资本(Start-up Capital)。这一阶段风险仍主要是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并且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开始凸现。这一阶段所需资金量大,是风险投资的主要阶段。这个阶段风险投资要求的回报率是很高的。一旦风险投资发现无可克服的技术风险或市场风险超过自己所能接受的程度,投资者就有可能退出投资。在这个阶段,进行间接融资的可能性一般也不大。
3、技术扩散阶段(成长期)
成长期是指技术发展和生产扩大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需求相对前两阶段又有增加,一方面是为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是开拓市场、增加营销投入,最后,企业达到基本规模。这一阶段的资金称作成长资本(Expansion Capital),主要来源于风险投资家的增资和新的风险投资的进入。另外,产品销售也能回笼相当的资金,银行等稳健资金也会择机而入。这一阶段的风险已主要不是技术风险,因为技术风险在前二阶段应当已基本解决,但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加大。由于技术已经成熟,竞争者开始仿效,会夺走一部分市场。中小科技型企业领导多是技术背景出身,对市场营销不甚熟悉,易在技术先进和市场需要之间取舍不当。企业规模扩大,会对原有组织结构提出挑战。如何既保持技术先进又尽享市场成果,这都是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来源之所在。这一阶段的风险相比前二阶段而言已大大减少,但利润率也在降低。在这个阶段进行间接融资是比较恰当的。信用评价工作在这个阶段开展就可以获得相对满意的结果。
4、工业化大生产阶段(成熟期)
成熟期是指技术成熟和产品进入大工业生产阶段,这一阶段的资金称作成熟资本。该阶段资金需要量很大,但风险投资已很少再增加投资了。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产品的销售本身已能产生相当的现金流入,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阶段的技术成熟、市场稳定,企业已有足够的信用能力去吸引银行借款、发行债券或发行股票。更重要的是,随着各种风险的大幅降低,利润率也已不再是诱人的高额,对风险投资不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成熟阶段是风险投资的收获季节,也是风险投资的退出阶段。风险投资家可以拿出丰厚的收益回报给投资者了。实际上,这四个阶段之间并无那么明显的界限,这只是一种理论的抽象。企业成长的四个过程是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的观点,较常用的区分四个过程的方法是根据销售增长率的变化。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要复杂得多。
二、中小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性
总体上看,由于中小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含量较高,产品或服务市场紧缺,成长性良好。根据有关研究结果,最具成长性的不是规模最小的企业,也不是规模最大的企业,而是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据有关调查和研究,在我国工业企业中,成长最快的企业主要为规模在10000—20000万元之间的企业,其次为规模在20000—50000万元之间的企业。这一特征是与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规律是一致的。规模偏小的企业一般都是新成立的企业,实力很弱,产品方向不稳定,管理不规范,企业知名度低,因此成长性不强。而一旦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实力增强,主导产品形成,单厂企业转为多厂企业,管理走上正规,企业知名度提高,于是便进入了企业的高速成长期。
据有关调查,我国全部中小型企业中,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比重只有30.42%。也就是说,我国仅有3成左右的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成长潜能,而7成左右企业的发展能力是很弱的。对于不同的产业未说,对“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的要求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规模经济规律规定的。在不同的行业,规模经济性的要求不同,对“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的要求也就不同。烟草加工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中小企业,获得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要求较高;而木材及竹材采运业、煤炭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的中小企业,获得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要求较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的产业,如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仍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优势产业;一些规模经营要求高或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如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和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烟草加工业等部门中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则很低。
三、中小科技型企业的生存率
根据有关学者对美国中小企业的研究,在全部中小企业中,约有68%的企业在第一个5年内倒闭,19%的企业可生存6-10年,只有13%的企业寿命超过10年。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4-5年。对我国中小科技型企业尚没有类似的统计,但有关统计可以供我们参考。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的偿债意愿与其违约成本有很大关系,在违约成本较低时,中小企业随时可以关门。如由于规模不大,对于一些股东来讲,并不一定把某个特定的企业作为发展的主要支撑,因而在其总体资产中,特定企业的破产可能对其损害不大。在一些特定企业中,自己投入的资本早已收回,有关资产已经大幅度贬值,而且债务很大,清算价值已经接近于零甚至小于零,企业完全可能采取不道德的行为,把企业搞破产。一些企业也会在必要时进行资金转移。因此,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会很长,生存率不会很高。
四、中小科技型企业的特别风险
一是过于集中风险。如市场过于依赖某个客户,市场拓展过于依赖某个人,以及经营管理或者技术等关键因素等过于依赖某个人,企业过于依赖某种产品等。
二是法律风险。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政府官员更迭、政策变更,就有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甚至犯罪问题。如环保政策等政府的政策就很容易使中小企业关闭。
三是财务真实性风险。不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帐目随意性较大,收入、成本不真实,资产不真实,调查核实难度大。
四是抗风险能力低。包括资本的后续来源比较容易枯竭、产品的更新换代容易出问题、财务弹性低、自然灾害威胁大、事故率高而保险少等。
总之,由于中小科技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可供抵押的物品少,财务制度不健全、破产率高,所以他们向银行贷款和利用商业信用等方式融资比较难,信用等级不可能很高。按照严格的评价含义和国际评价标准,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风险情况,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可能普遍在BB级以下,中型企业才有可能达到A级水平。
五、中小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中小科技企业具有一定的信用是信贷与其他信用交易的基本前提。总体上讲,由于中小科技企业所具有的发展历史短、资本金少、经营中不确定因素多、市场风险大、盈利少及不稳定、可以明确评估和抵押的资产少等特点,因而中小科技企业信用能力普遍不高。中小科技企业的信用评估与一般企业的信用评估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即高信用必须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可预测的未来发展,良好的财务结构和偿债能力。由于中小科技企业普遍具有的一些特点,信用评估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从信用评估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中小科技企业的基本特点,以下方面应在信用评估工作中特别注意:
1、有关行业分析
每个中小科技型企业都是处在特定行业中的,如生物工程与制药,向某个行业提供软件的企业,为计算机配套服务的行业等等。由于相关行业的发展和竞争特点不同,每个中小科技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会有较大差别。如有的可能正处于市场需求的培育期,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拓展市场;有的已被市场接受,竞争的重点有的是科技水平与服务;有的要在价格、质量上与国外产品竞争;有的可能处于市场转型期等等。行业进入的难易程度差别也很大,如有的虽然有专利,但替代技术很多,有的竞争对手很多,有的基本为独家垄断等。在对中小科技企业进行分析时,应确切地把握与之相关的行业的发展情况及未来的竞争态势和竞争焦点,从而为判断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企业的经营管理分析
由于中小科技企业普遍历史较短,经营业绩不完全具备预测的基础,更难以预测,因而必须对基础素质方面更加关注,以尽可能把握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态势。
一是企业的技术状况和开发能力。现有产品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含量是否较高,创新性强弱,技术水平是否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领先。如果仍处于技术酝酿与发明阶段(种子期)或技术创新阶段(导入期),项目应具备一定的成熟性,如是否拥有被专家认可的创新性较高的实用技术,有明确的技术线路和产品构想,并有明确的市场应用目标;产品处于中试阶段的项目,是否完成产品的样品或样机,是否有完整、合理的工艺路线以及有效的生产及市场经营计划;产品处于规模化阶段的项目,是否有成熟的产品并已小批量进入市场,是否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主要的竞争优势是哪些。
二是对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分析。中小科技企业不完全是依靠资本发展的,经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素质及实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道路。如管理人员的发展思路、管理哲学、管理方式等是否符合企业的特点,是否适应未来的发展与竞争。科技人员的分析主要指科技研究的实力、特长、经验,对竞争对手技术的把握及未来科研方向的把握,科研攻关的能力,核心控制等。
三是对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分析。中小科技企业往往发展到一定阶段应会出现内部体制紊乱,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内部激励机制、人事关系是否能保持平衡,接受新管理的能力等都是很重要的。
四是市场潜力和市场能力。一项新产品开发出来后,市场是否能接受、进入市场是否及时、采用该技术之后的新产品是否可靠等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新产品的性质是替代性的还是全新的,是质量提高了还是成本降低了等等。产品是否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较强的市
场竞争力,是否有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有望形成新兴产业。任何一项技术或产品如果没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潜在的增值能力就是有限的。市场营销人员有无经验,市场意识的强弱,营销手段如何,能否找准市场,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五是未来发展的综合分析。在上述基础上,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行综合的分析与判断,如企业未来市场的拓展程度、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利润、投资支出、融资来源等,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一些可能性较大的情况,如市场的发育程度、技术的更新、筹资的不确定性等关键问题,并分析其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发展进行稳健的预测。
3、有关财务分析
总体上看,中小科技企业资产规模不大,资产主要为流动资产、无形资产,负债主要为应付帐款,自有资本不是很大,股东的实力往往也不大,如相当部分为企业内的职工。同时,企业未来的财务结构变化也会很快。因此,简单分析当前的财务结构对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可能不易得出可靠的结论。对中小技企业财务结构分析,一是重点对企业自有资金增长机制的分析,即能否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股东继续投资或引入风险投资等;二是重点分析企业项目或经营资金投入及其产出的情况,分析其资金流出和流入,从而对其未来的资产负债结构做出判断。三是结合前面的分析,对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作出比较客观的预测。
六、中小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标准
1、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
对于企业来讲,外部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融资,二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要求资金使用者通过信息披露及公正的会计、审计等第三者监督的方式来提高经营状况的透明度。信息不透明的程度越高,资金提供者在让渡资金时所要求的风险补偿就越高。一般来讲,只有大企业才支付得起为达到较高的透明度所需的信息披露、社会公证等费用。中小企业必须支付远远高于大企业的资金成本才能获得直接融资。因此,实际上多数中小企业是达不到直接融资所要求的规模和回报的。
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媒介(主要是银行业)进行的融资。在融资过程中,金融媒介在事先对资金的使用者进行甄别并通过合同的签定对资金使用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在事后则对资金使用者进行监督。由于金融媒介成为完成上述任务的专业化组织,它就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任务,所以这种融资方式对资金使用者信息透明度的要求相对较低。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活动透明度比较差,间接融资就成为他们的主要外部融资选择。但是,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上的差别以及单位贷款处理成本随着贷款规模的上升而下降等原因,金融媒介也会在经营中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区别对待。一个典型的结果就是,大型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样,如果一个经济中金融业(尤其银行业)比较集中,并以大银行体系为主,中小企业的融资就会特别困难。
2、中小科技型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必须用新的信用文化来解决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中小科技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为间接融资。但是,在我国这种融资方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小科技型企业贷款难问题在我国是个不争的事实。通过对浙江金华、绍兴、台州、温州四个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抽样调查发现,在目前融资体制下,还有四分之三的企业认为从金融机构较难获得贷款或很难获得贷款。在探讨解决贷款难问题时,不少人认为应该修改现行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使用同一标准的办法,制定符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特点和要求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核定标准,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一个途径。
所谓评价标准,主要是关于不同行业、不同的金融工具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和评价基准。评价观点是对风险和事件的看法,是评价机构独立意见的主要体现。评价基准,主要包括各
行业相关指标的平均数和各种参考值等定量标准,如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负债比率、利息倍数、债务保护倍数等等;也包括有关定性的标准,如企业管理水平、经营规模与水平、内部风险控制水平等的判定原则和标准。定性的标准一般相对要模糊一些,主要靠行业经验和行业对比来实现。评价标准在信用评价业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对信用评价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就要获得最高级,认为不达到一定等级就说明企业不好;一些银行和担保机构也把低于BBB的企业基本排除在担保和贷款的对象之外,认为这些企业风险过大;有些银行和担保机构为了满足贷款审查条件,就降低评价标准通过制定新的评价标准来解决贷款难问题。因此,修改现行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使用同一标准的办法,制定符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特点和要求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核定标准,就似乎成为解决贷款难的途径了。
所谓修改现行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使用同一标准的办法,可以有几种理解,一是把评价标准降低,如中型企业也可以获得AAA级,小型企业也可以获得AA级等等。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自欺欺人,没有意义,而且容易引起市场混乱,破坏评价机构、银行等在评价方面的权威。二是制定一种与普遍的评价标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这种做法需要银行或贷款机构的认可和社会的接受,比如制定新的评价符号,并确定其经济含义,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在这样做,征信机构也采用风险指数的办法。但由于仍然要采用评价的概念,人们必然会把这种等级与普遍的等级适当挂起钩来,实际上效果可能与用同样的标准评价出的结果类似。第三种理解是,银行应修改中小企业贷款的标准,如可以考虑把信用等级在B级以上的企业纳入到可以被选的对象中来,贷款的决策不能仅仅与企业的信用等级挂钩,如果有合适的担保或其他保证措施,应积极进行贷款支持;甚至银行对于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值得冒险的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扶持,改变传统的贷款不想冒一点风险的政策,这当然需要一定的勇气和科学的方法。第四种理解是,应只对中小企业进行征信,不一定给出信用等级。总之,只要评价机构、银行和担保机构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风险观点来评价,仅从修改现行的评价标准等方面入手,是不可能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而且意义不大。真正要修改的是银行的信贷文化。
3、评价机构必须坚持合理的评价标准
中小科技企业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就需要进行间接融资,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评价的需求。按照信用评价的定义,信用评价是对企业债务如约还本付息能力、偿还意愿和损失率的评价,是对企业风险的评价。据标准普尔(S&P)对1981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9200个被评对象的统计,5年、10年和15年期平均累计违约率(%)与其给出的信用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从表1中可以看到,信用等级越高,违约率越低,信用等级越低,违约率越高,BBB级10年的违约率仅为3.68%;投资级与投机级的违约率有明显的差异,BB级10年违约率高达15%。
只有某家评价机构建立起了上述关系,其评价结果才有价值,才有权威性,否则,该评价机构会因评价结果不准确,失去信任,最终失去生存的空间。这是市场对评价机构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机构确定评价结果的最重要准则。
各等级的违约率(%)
信用等级 AAA A A A BBB BB B CCC
5年违约率 0.10 0.25 0.49 1.8 9.22 21.44 42.13
10年违约率 0.51 0.79 1.41 3.68 15.00 27.88 46.53
15年违约率 0.51 1.07 1.83 4.48 16.36 29.96 48.29
因此,评价机构只能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中小科技型企业的信用评价工作。中小科技型
企业所谓的贷款难问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小科技型企业自身的信用能力低。这个问题不可能通过中小科技型企业本身来解决,也不能通过提供虚假的信用等级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