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浅析EVA导向的价值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师网络视频培训免费试听: http://edu.21cn.com/kcnet1420/
在现代企业制度日趋成熟的今天,EVA价值管理直接体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已成为国内外实务界中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应用EVA价值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一致,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从而达到二者双赢的目的。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经济增加值,是由思滕思特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直接体现企业真正的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是一种经济利润。EVA的基本计算公式为: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投入资本总额。即:EVA=NOPAT-WACCTCWACC=Rs×E/TC + Rd×(1-T)×D/TC
上式中,Rs为股权资本成本率,Rd为债券资本成本率,TC为资本总额,E为股权资本额,D为债券资本额,T为所得税率,NOPAT为税后净营业利润,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EVA与传统会计利润指标相比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引入了资本成本的理念,因此,EVA比传统的指标更能体现投资者的利益,更能反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现状。从根本意义上说,EVA是一套正确度量企业业绩的全新的评价体系。
EVA价值管理体系的内涵。EVA价值管理体系是指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用价值管理来指导决策,根据环境变化,通过对企业资源把握和合理利用,提高企业对资本的使用效率,从而真正为所有者创造更多财富的管理体系。其特点在于:立于企业价值和持续竞争力的提升,以EVA衡量标准为核心,要求企业在计算成本时既考虑债务资本成本又要考虑权益资本成本,强调只有当投入资本的回报大于全部资本成本时,才会为企业创造价值;重视企业长期创造现金量的能力,而不仅仅关注利润等传统财务指标,有效防止企业的短期行为。基于EVA的价值管理系统包括4M系统:评价系统(Measurement)、管理系统(Management)、激励制度(Motivation)和理念系统(Mindset)。总之,EVA价值管理体系是可以使公司内部各级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行为、管理决策致力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制度体系,持续提升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1、M1——业绩考核(Measurement)。业绩考核是基于EVA的价值管理系统的关键环节。EVA是衡量企业业绩的最准确尺度,对不同时期的企业业绩都可做出恰当的评价。在计算EVA时,需要对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以消除会计准则对企业经营运作的扭曲,并引导经营者从股东价值、长期发展战略的角度去思考、决策。以EVA为核心的业绩考核特别适合于董事会对投资中心或利润中心的高管考核。但对成本中心与收入中心的经理考核不太适用。因为EVA分解到各部门的指标只是一些财务指标,企业只有采用成本领先战略时,由EVA分解的指标才是战略性指标,如果采用差异化战略,则非财务指标更重要,因此直接用EVA对成本与收入部门的考核不太合适。
2、M2——管理系统(Management)。EVA是评价企业所有决策的统一指标,作为价值管理系统的基础,可以指导企业进行价值诊断、业务组合分析、战略规划、投资决策与预算管理。
3、M3——激励制度(Motivation)
①董事会在制定高管薪酬时,必须考虑下列四个目标:利益协同,给管理人员一定的激励,保证管理者利益与股东利益相一致,使其能独立地做出使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战略决策与
投资决策。财务杠杆,给管理人员足够的激励,使其能长期地工作,能承担风险,使股东价值最大化。挽留员工,给管理人员充足的全额薪酬,以留住他们,尤其在因市场或行业原因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不佳时。股东成本,把管理薪酬成本控制在能使当前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范围内。
②经济增加值的薪酬激励制度。经济增加值的薪酬激励包括四部分:基本工资、年度奖金、中长期奖金与股票期权。其中基本工资反映了人才市场的竞争性薪酬水平,而其他部分应直接与经济增加值的表现挂钩。与经济增加值挂钩不是与绝对值挂钩,而是与EVA的增加值挂钩。传统的奖金分配方式为:奖金额=(x%×EVA)+(y%×EVA),式中:x与y为分配系数;目前欧美很多企业仍在采用这种奖励方法。现代的EVA奖金分配方式为:奖金额=目标奖金+y%×(EVA-EI),式中: y为分配系数,EI为预期的EVA增量。EVA激励制度设置奖金库,奖金库中留置了部分超额EVA奖金:只有EVA在未来数年内能维持原有的增长水平,这些奖金才发放给经营者。奖金库的设置使管理层考虑已实现但让保留在奖金库中的超额奖金被取消的风险,迫使经营层做出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决策,避免短期行为,实现价值创造的持续增长。同时,奖金库的设置使市场状态不佳时仍能保持一定的薪酬稳定性,有利于留住人才。
4、M4——理念系统(Mindset)。实施基于EVA的价值管理系统,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是企业管理文化的一种变革。这套系统的实施使企业所有部门、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提升EVA而努力,决策部门与运营部门建立联系,纵向、横向的不协调现象会减少,大家都会从股东的利益出发制定与执行决策。通过实施EVA价值管理系统,以价值创造为使命,把EVA作为业绩考核指标,实施EVA激励机制,在股东、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形成有效的价值创造机制,达成现代公司治理之目的。制定、披露未来EVA的分析、改善报告,有助于沟通资本市场与管理投资者关系。
2010年1月,国资委发布了最新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经济增加值EVA首次取代了净资产收益率(ROE),成为2010年国资委对央企负责人进行经营业绩考核的核心指标之一。这意味着EVA考核将在央企全面推行,将EVA作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与利润(总额)并行作为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通用财务指标。为突出价值的核心地位,央企的EVA指标被赋予高于利润指标的权重,占有40%之高的权重。并且,在考核指标计分标准上也采用了向EVA倾斜的政策。同时,由于在任期考核中,EVA的年度表现也作为任期考核计分的因素之一,因而EVA与利润指标在年度考核中的优先关系仍然被延续到任期考核之中。
国资委对央企实施的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新考核体系向企业传递了很明确的信号,那就一改以前那种贪大求快的思路,企业的发展既要重质量又要重规模,即所谓的又强又大。中央企业要以价值创造的理念来经营国有企业,国资的所有权人更加重视企业的价值实现,而不是原来的利润实现。我们EVA浅层次的认识是国资委的考核指标,而带来的深刻内涵才是我们应当领悟的核心,那就是我们更应当用EVA价值管理体系来指导我们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
国有企业价值管理包括两个大的链条。其一是“价值链”,即以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为目标,以EVA为核心,在价值衡量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价值分析和价值索求。其二是“制度链”,即以推动同企业经营业绩挂钩的薪酬与激励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企业的价值管理理念系统的建立和健全为重点,通过企业的业绩考核,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包括战略管理,预算管理和投资管理等。实践中,这两个链条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制度链”促进价值的发现与创造,“价值链”推进企业制度的完善与健全。
1、基于价值管理模式的央企价值创造体系的构建。首先,央企应建立以EVA为核心的战略管控、计划预算和投资管理等价值创造系统。其次,制定业务计划和财务预算。最后,对投资进行评估和管理。
2、基于价值管理模式的央企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体系的构建。以EVA为核心的国企激励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利益一致原则,即实现管理层与员工的短期与长期利益都与股东的利益一致;财富杠杆的最佳原则,管理层与员工投入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财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带来重大损失,这取决于他们的所得与责任,体现管理层责任、风险和收益一致的原则。
实施EVA考核激励过程中,为防止EVA的计算被认为控制,在国企经营业绩考核过程中不仅要侧重EVA的结果,更应当重视子公司和下属机构EVA指标变动实现实时预警和监控,对EVA指标的具体动因和构成要素进行深入的分解和挖掘,把握他们的EVA变动轨迹和原因并将阶段性的影响EVA的因素及时反映给子公司的负责人和下属部门的经理,帮助他们改善经营和管理,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EVA.分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EVA变动原因分析,揭示EVA各个驱动因素对EVA的影响;EVA驱动因素敏感性分析,揭示各个EVA驱动因素提升EVA的有效程度;EVA目标实现方案分析,提供实现EVA目标的各项驱动因素目标方案。总之,随着国企改革的日益深入,基于价值创造EVA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决策体系的不断实践过程中,价值的理念必将不断深入人心,国有企业基于全新理念的价值创造过程将更加精彩。从上面可以看出,EVA指标弥补了传统指标的缺陷。在税后净利润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股本资本的成本,有效提高了投融资效率,定量地衡量了每个报告期内企业为股东创造或损失的价值。EVA指标的设计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EVA不鼓励以牺牲企业的长期业绩的代价来夸大短期效果。EVA指标简单清晰,目标明确,易于应用。EVA不利于不同规模企业间的横向比较。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EVA只是一个数量指标,经济效益不是投入与产出之差,而是投入与产出之比,所以,EVA只能表示经济效益的有无,而不能表示经济效益的高低。在企业资产规模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反映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业绩,但在部门间或企业间存在规模差异时就会失去决断力。其次,EVA指标过度偏向财务导向,对非财务因素重视不够。EVA理论对经营战略的指导性体现在:一方面追加投资那些收益大于成本的项目,扩大经营;另一方面停止投资于那些收益低于成本的项目,并从这些项目中抽回资金,帮助管理者改善经营管理。它只揭示了影响业绩的财务因素,无法揭示非财务因素。最后,EVA指标偏重结果导向。EVA指标是一种事后的评价标准,只是客观反映了生产经营的结果,它是在会计期间累积形成的最后结果。所以我们应清醒地
看待EVA的实质及其作用。它有较新的理念,但与传统指标一脉相承,其实质是将投资回报指标与利润指标进行综合,并非崭新的东西就能解决一切考核问题,“简单地把EVA塞进一个常规的、随便制定的激励机制中,并不能作出比大多数企业的优越的决策,还有可能信息质量更加隐蔽等不利影响。EVA考核能否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更多取决于指标之外的管理基础。同时应关注成本效益的比较。
纵观EVA的基本理念、理论基础和与众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很容易发现其更加适合投资者采用来实践价值投资理念。这一结论的理论依据来源于EVA倡导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它跳出传统模式的约束框架,把从公开财务报表获得的信息做进一步的补充加工,从而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指标,这些指标应能准确地从股东财富增加的角度反映管理者的经营业绩,也通过将管理者的报酬与这种指标挂钩,引导管理者向正确的方向努力。更重要的是,经过这样的处理,使投资者能够拨开笼罩在财务数据上的层层云雾,更加客观地分析企业的投资价值,为倡导价值投资提供了基础。这是EVA评价方法给我们提供的一条新的思路。
第二篇:EVA绩效考核研讨会纪要3
EVA绩效考核研讨会纪要
(有删节)
……(各自的自我介绍)
a:目前,我们公司建立起一套以合同为中心,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体系,从业务流程的最终管理者这个概念上来说,我们公司基本上没有业务流程的最终管理者,实际上讲,老总是最终的管理者,而就有可能出现各个部门之间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怎么样实现以合同为中心,以财务管理以核心?大体上来说,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深入下去的话,也是很复杂的,缺乏一种可操作性,对一些行为化的东西很模糊,在提取绩效考核指标的基础数据很难。
b:这里需要讲的是,投入多少时间,有多大的收益,对人力资源部来说,这是应该的,而且是一次性的投入,而对各个业务部门来说,首要考虑的是什么呢?企业在制定规范来规范他的行为的时候,他没有这概念,对他来讲,不知道努力的方向,而我们建立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努力的方向,这就是难点。
第二个角度,是求质还是求量。举个例子,丽都花园的保安在拒绝非业主进入时,怎么样才能够有礼貌的拒绝?在培训过程,让保安清楚努力的方向,该怎么做,而取消了一些量化的东西,这就是一个求质还是求量的问题。在很多岗位上,它体现的不是量,而是一些行为化的东西。
a:有些还应该侧重于数量化的考核。比如说在车间,在工期、成本、质量应用数量化来考核。
b:我们并不否认数量化考核,但强调数量化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忽略质量的东西。在工期、进度本身设计的合不合理,如何界定,在考核的过程中加入一些行为化的东西,这里有一个基本原则,行为化的东西不应占大多数,在关键的时候作为辅助性的东西。a:在考核合理性时,很难认定,比如说,要保证最好,那么材料要最好,那么成就高,合理性就很难保证。
b:对一些指标的提取,对人力资源部来说是很难的,但对于在这岗位上操作的人来说,并不难。因为很熟悉整个过程,知道该怎么做,而我们不应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穷人有穷人过日子的方法,富人有富人过日子的方法,而富人站在富人角度来看穷人是怎么过,那不行,穷人还是一样的过。
a:人力资源管理中弹性很大,细又细得不得了,粗糙一点也可以做。
b: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系统性非常的关键,比如今天考核的东西,收集回来要做什么处理,如果我这一次认真填了,你没有看,下一次肯定会认为这东西是水的,这不敢再做了!
c: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涉及到很多东西。第一步,就是考核,还有一步就是反馈。在考核中就有很多的东西,我们一步到位,就可以一次引进一些新的东西,逐步考核。
还有一个,就是业务流程,目前在中国的企业很难推进,为什么?因为很多企业连制度都没有健全,还要把流程理出来,单靠人力资源的力量不够!
b:你们现在宣传册上做的那流程还可以吗!你们公司在接待客户方面、销售门路、客户服务部和和万科相比,那也不是很清楚!
c:那不是我们的重点,重点的还是在技术、工程、销售,人力资源部有自己的流程,而各个部门有自己的流程,如果要统一起来,目前还做不到。如果通过分析、总结起码要一年的时间,这个绩效管理不可能推迟一年来做。
每个职位考核的指标是不是一样的?
b:不一定。比如说考勤,有的公司管理层和员工都定为超过5分钟为迟到,有的则不统一规定,这与公司的文化以及各岗位的性质等有关,行政部的负责前台接待,1分钟都算迟到,而营销可能5分钟,有的根本就没有这指标。
a:在实施的时候,很困难。
d:建立了绩效管理的制度,但是有些东西很难量化,比如说查帐、工程预算、审批等。e: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比较重要的几点:
1、公司的领导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观念上接受;
2、公司的企业文化很关键。不管是行为化也好,还是量化的也好,第一线的量化的指标比 较好做,但对于管理部门的指标很难量化。公司的企业文化起着很大的作用,你要让你的员工认同你的企业,一些软性的东西很关键,这比制定一些比较具体效果要好一些。
3、EVA有些是相同的,也有些值得借鉴,但有些过于的细。
4、沟通方面,每天有工作总结,月报告,季度和的考核,月总结和月报告作为非正式的考核,而季度和的作为正式的考核。主要从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数量等方面来考核。
5、采用多角度的考核方法。以前,打算推行360的考核,觉得不太现实,而采用多角度的考核方法。主要是上对下,平级之间,客户的评价,而下对上采用的比较少。
6、根据企业发展阶段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逐级推行,根据企业的需要,有的可以单项目的推行。
f:在制定绩效考核的过程中,由于对业务部门的业务不太熟悉,是否更应该与业务部+
经理更多的沟通,更应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执行的过程中,如何判定其合理性?
b:EVA为中心,是一个公司的整体行为。需要各部门的合作和推动,在收集指标过程中,听听业务部门的意见,但不能完全听他们的。
f: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头绪,有可能陷入下去了,可以采用逐步推行的方法。b:一定确保有响应。
f:你收集那么多,而执行的时候困难了啦!
b:一定要知道你收集考核干什么用!
c:考核的目的不一样设计指标也不一样。考核不一定定期进行考核,随时都应的进行,比如说销售部,不一定半年或一年进行,你卖了房子,多少钱,多少套,提多少成,那这就是对你的考核。那么过程,也有一些标准,比如说接待客户怎么接待,如果违反了当场就按哪一条来处罚,这就达到了考核的目的,可以沿用这种方法;假如说我们公司的房子好卖了,只要销售员的态度好一点,不需要做太大的努力,这时整个工资体系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用提成,只要工资稍高一点,那对过程的考核会相当的严格,进行定期考核,但是没有绩效工资,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考核的结果一定要拿来用,怎么用好考核的结果也是个难题,指标的设计和怎么用是两个难题。平时我们公司偏重于业绩考核,但是综合能力要不要考核?我们要考,要考长期的、持续的。你自己的能力把工作完成得很好,但是你没有与同事协作好,就会影响整体业绩的提升。我们主要是以业绩考核和综合能力这两方面,其中就会涉及到权重的设计,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根据公司的情况而定。在对财务部、工程部、技术部指标的设计是令我最头疼的问题。在固定的指标,如综合素质方面很好做,但对业绩考核就难做。EVA为中心的绩效考核有一定的优点,它实质上是一种价值树的分析方法,便做出来太难了,它需要领导、员工所有人的支持。这种方法是很好的,但是怎么分析,这个过程很难。
b:我们进在做,下一步到一些公司实践,最终会拿给大家共享。
f:理论方面对大家来说,不是难题,拿一个实例来让大家讨论该怎么做,这样会更有意思。
b:下一期,我们就会这么做。
c:应该给员工灌输一个概念,绩效考核不是监督,而是帮助你提高。让他们知道在人力资源管理这个过程中承担什么角色。
c: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中,在提拔一个很重要的人时,人力资源中心的意见占了多少?
a:执行!执行!我们是拓荒者!
c:我们怎样制定一些制度来保证人力资源部在公司中的地位?
a:中国的社会氛围,传统的思维习惯的影响!
g霞:公司的领导没有看到人力资源部创造的直接效益,往往忽略了人力资源作好了,能够给公司带来多大的效益。
a:国外是把人力资源和财务放在首要的地位,而中国是把它和总经办,行政部混为一潭,甚至是和综合办混在一起。
g霞:很多企业在初级阶段的时候,只要你给我找到合适的人,创造效益就行了,而没有看到给员工什么发展的机会。
c:公司的领导还是比较支持我们,但是我们口口声声需要支持,到底我们需要什么支持?
……(沉默)
c:我曾经读过一本汉密尔顿的员工手册用于车间管理,可以共享给大家。
a:如果把绩效做成麦当劳的那么细是不可能的,而且时间太长了。
h:我们职位评估分很好,绩效的分配有相应的分配方案,有季奖和季考,因此涉及的工作量很大。
h:我们全公司现在实行排队打分的标准,这个标准客观合理的。
a:绩效考核就像杯子和盒子的权重考核一样,有的认为杯子重要,有的认为盒子重要,而有的认为杯子和盒子都重要。
b:制定绩效考核时,职位对口和市场定位这两个因素要考虑,拿着钱才能好好运行。h:我从中得到一个启示: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要求,但不应过分。
a:绩效管理是一种激励手段,而不是一种惩罚手段。
h:对员工来说,好的可以干得更好,80分都能不满足,我要求公司对员工进行排队,运行之前对每个人都公平,关键是要得到员工的认同。
f:公司能够为我们提供多少交流,这样沟通对公司有什么好处,对各公司有什么好处呢?
b:人力资源经理俱乐部一个月举办一次活动,对于公司公司为什么要成立这个俱乐部,这与我们的主营业务有关,我们的主营业务是人力资源信息化,有利于我们公司开发EVA系统信息的收集,现在EVA还没有经过实践,通过这方面的活动发展我们的核心业务。
h:EVA以后会受到重视。老板们最关心和是利润,这就是为什么他要你为他工作,EVA
很好。关键是怎样分析,怎样用。
(注:以上内容据录相整理而成,某些地方有删改,未经参与人确认。)
第三篇: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摘要
当前,企业间的竞争将日益剧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效管理人力资源成为每个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而绩效考核体系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其建立的有效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一、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范畴,是在管理工作中大量使用的手段,它构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操作系统五大体系之中的一个部分。绩效考核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提供确切的基础信息,考绩的结果可以为其他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没有考核就没有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管理就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一种辅助手段,通过有效的目标分解和逐步逐层的落实帮助企业实现预定的战略。在此基础上,理顺企业的管理流程,规范管理手段,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套用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就是“企业兴衰,员工有责”。企业说到底要实现效益最大化,通过什么来实现?无疑是通过提高业务收入。业务收入的提高靠谁来完成?靠科学管理下的企业员工。而业务收入计划又体现为一个个具体的指标,指标完成情况通常要用数据、用绩效说话。“绩效靠考核”,这是一个提法,更是企业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措施。它彰显出了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激励员工提高绩效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绩效管理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
首先在于绩效目标的一致性。无论是单位战略目标,还是部门工作计划、员工岗位职责——这正是绩效目标赖以制定的依据——都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工作中要做什么?为什么做?需要做到什么程度?何时应做完?实际上这些都与绩效目标息息相关。绩效目标就好比是纲,“纲举目张”。而绩效目标的一致性,正是构筑员工
合力平台的基础,在这个合力平台上,每一个员工都以自己创造性的工作缩短与目标的距离,直至实现目标。
其次是改进绩效的同一性。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决定了每一个参与绩效考核的员工,都要努力改进和提高绩效,不论你的岗位和职责有什么不同。不可否认,我们在绩效考核工作中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往往文件印发了不少,可真正落实的却不多,领导说了不少,可员工中有足够认识的不多。这是必须改进的。其实,绩效考核贯穿于管理者和员工工作的每一天,而不是最后的某几天。既然如此,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考核,没有理由拒绝对工作绩效的改进,就像不能拒绝成长一样。这里,成长的可塑性与认识的确定性、清晰的方向性都是不可缺少的。
最后是指标责任的全员性。指标全员扛,人人头上有指标。如果把企业比喻为一个有机体,那么,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是这个有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从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理论中我们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是各级管理部门的事而不单是人力部门的事;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我们找到了这种认识合乎逻辑的落脚点,就是指标责任的全员性。这里强调的是共同使命的价值观。只要你还是这个企业的一员,你就不可能置身于责任之外。除了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我们不可能再有别的选择。
归根到底,绩效考核是为了改进和提高工作绩效,不是为考核而考核。为了共同的责任,每一个员工都应当在能够培植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自信的气氛中工作
二、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主要的参考点是未来。我们不是为了解释过去如何,而是要将考核结果作为一种资源去规划某项工作或某个职工未来的新可能性,这就是对职工及工作的开发。彼得·杜拉克说过:“组织的目的是通过工人力量的结合取得协同效应,并避开他们的不足。”这也正是有效的绩效管理的目的。也可以说考核目标的实现最终表现在组织整体效益的提高。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要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绩效考核是重中之重,也是根本所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招募、培训、开发、激励等方面,绩效考核的结果直接决定和影响了其他的人力资源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1、绩效考核对培训的作用:合理、有效、准确的绩效考核可以清晰地了解员工在德、能、勤、绩等各方面的存在的好的方面或者是缺点。企业可以根据对员工的所缺,对员工有计划的、有目标、有目的的开展培训,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人员培训上的浪费。
2、绩效考核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指导:绩效考核的结果是员工工作成绩的体现,是作为员工开发的依据,根据绩效考核成绩,对考核成绩优秀的人员应该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位置提升和换岗培训来完成,对于考核成绩排在最后的人员,在给予一定的提升时间内没有提升绩效的可以进行降级、调整岗位、辞退等。
3、绩效考核是激励的最有效的手段: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人的生理需求是永远无法得到完全满足的,所以生理需求一直在起着作用。同时,生理需求也是其他需求的基础和支撑,在低层次的需求得到保障时,人们才有可能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但是即使人们产生了更高的其他需求的同时,低层次的需求仍然存在并且潜在地发挥着作用,只是被更高的需求所掩盖而已。另外,生理的需求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作为保健因素也就是它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潜在需求所致,生理需求成为一种必备的基本条件而必须满足,它不能产生满意,但是很容易产生不满意,从而会对员工的积极性产生作用,而绩效考核所产生的结果是与员工的收入密切相关,员工收入是生理需求的一部分,所以绩效考核处理的结果如何将对员工的积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能把绩效考核的结果很好的管理和控制,并使之与员工的发展结合起来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把员工低层次的需求和高层次的需求连接起来,将会对员工产生更加积极、有效的激励作用。作为现代激励的要求就是结合各种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绩效考核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竞争的范围迅速扩大,竞争的程度空前加剧。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与挑战,有效管理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目前有竞争力的同类企业在技术、设备或营销工具等方面都大同小异,其差异在于不同的人对信息资源和资本资源的使用和开发,在当今企业其他经营要素都日渐趋同的现实中,人是最为重要的可变因素,这个可变因素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对企业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人进行战略性的管理,应成为21世纪企业组织高层领导的重要使命,这也将是企业组织获得最大价值增值和丰厚利润回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杰出组织和一般组织区别的根本所在。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要赢利,取得经营业绩、实现经营目标。而任何企业目标的实现都是靠企业中每个员工的工作来达到的,由于人的因素显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变数,如何对人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保证公司目标实现的关键,而对人有效管理的根本是对其绩效的管理,如何进行成功的绩效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有效途径。绩效考核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枢纽和闸门,贯穿于企业招聘、薪酬、培训、升迁、员工发展等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是企业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与手段,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达成使命,体现企业战略执行的能力,创造高业绩,并成为企业成长发展的持续动力源泉。
只以有效而卓越的绩效考核体系作为手段,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目的,形成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才是其他公司无法模仿的优势,也才能在企业间激烈地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绩效考核的应用范围很广。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于人力资源计划、招聘、选拔、薪酬、晋升、调配、辞退等各项具体工作,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应用于人力资源开发,可以提供员工优劣势的信息,帮助员工在现有岗位上创造更佳的业绩,加强员工的针对性培训,为员工的职业生涯和职业道路设计提供建议。
实施绩效考核,关注绩效改进是企业不断自我提升和达成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绩效考核通过将企业的战略目标逐级分解并层层传递给各级部门直至个体员工,以及对绩效考核结果持续反馈和改进,使得部门及个人的绩效聚焦,共同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资料
1、李剑叶向峰编著:《员工考核与薪酬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10月,修订版。
2、付亚和许玉林编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3、张新民,吴革译:《绩效管理》,中信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4、宝利嘉:《如何评估和考核员工绩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5、奚玉芹金永红编著:《企业薪酬与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刘春龙,山东枣庄人,1962年生人,现为建行聊城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第四篇:人力资源价值
人力资源价值
员工是公司最根本的战略资源,坚持员工培养、开发是我们获取竞争优势、实现战略目标的保障和基础。
公司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平台,使员工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不断地追求卓越表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让每个员工都体现自身价值
我们鼓励员工在相互合作的工作环境中发挥出最高的工作水平。员工的能力会得到充分发挥,伴随着苏汽前进的脚步,员工自身价值会得到越来越完美的体现。
对每个员工都给予合理回报
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将得到公司合理、及时的回报,一贯地以审慎的态度和既定的标准对员工的工作表现予以认可,并加以确认和奖励。
使每个员工都得到职业发展
公司为员工提供一个充满关怀和温暖的工作环境,在尊重员工意愿的前提下支持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合适的工作安排和明确的发展导向发掘员工潜能。
杜邦公司的十大安全理念
一、所有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从高层到地层,都要有这样的信念,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防止、控制事故的发生。
二、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直接负责。因为安全包括公司各个层面、每个角落、每位员工点点滴滴的事,只有公司高层管理层对所辖区的范围安全负责,下属对各自范围安全负责,车间主任对车间的安全负责,生产组长对辖区的范围安全负责,再到小组长对员工的安全负责,涉及到每个层面、每个角落安全都有人负责。这个公司的安全才会真正有人负责。安全管理部门不管有多强,人员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深入到每个角落,每个地方,24小时监督,所有安全必须是从高层到各级管理层到每位员工自身的责任,安全部门从技术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所有的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在生产安全过程中所有的隐患都要有计划,有投入、有计划的治理、控制。
四、安全是被雇佣的条件。在员工与杜邦的合同中明确写着,只要违反操作规程,随时可以被解雇。每位员工参与工作的第一天就意识到这家公司是将安全的,从法律上讲只要违反公司安全规定就可以被解雇,这是安全与人事管理结合起来。
五、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让员工安全,要求员工安全操作,就要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要想尽可能的办法,对所有操作进行培训。要求安全部门与生产部门合作,知道这个部门要进行哪些培训。
六、各级主管必须进行安全检查。这个检查是正面的、鼓励性的,以收集数据、了解信息,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的。如发现一名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不是批评,先分析好的方面在哪里,然后通过交谈,了解这名员工为什么会这样做,还要分析领导有什么责任。这样做的目的是拉近距离,让员工谈出内心的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安全动作,知道真正的原因在哪里,是这个员工不按操作规程做,安全意识不够强,还是上级管理不够,重视不够。这样,拉近管理层与员工的距离,鼓励员工通过各种途径把对安全想法反映到高层管理层来,只有知道了底下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才能对整个企业的安全提出规划、整改。对各级主管的管理做出评估,让高层管理人员知道这个人在这个岗位对安全的重视程度怎么样,为管理提供信息。
七、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更正。在安全检查中会发现许多隐患,要分析隐患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是可以当场解决的,哪些是需要不同层次管理人员解决的,哪些是投入力量来解决的。重要的是把发现的隐患及时加以整理、分类,知道这个部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哪些,解决需要多长时间,不解决会造成多大的风险,哪些是立即加以解决的,哪些是需要加以投入的。
八、工作外的安全与工作内的安全同样重要。从这个角度,杜邦提出八小时外的预案,对员工的教育就变成了7天24小时的要求,想方设法要求员工积极参与,进行各种安全教育。旅游如何注意安全,运动如何注意安全,用气如何注意安全等等。
九、良好的安全就是一门好的生意。这是一种战略思想,如何看待安全投入,如果把安全投入放在对业务发展投入同样重要的位置考虑,就不会说是成本,而是生意。这在理论是一个概念,实际上也是很重要的。抓好安全是帮助企业发展,有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实施企业的发展目标。否则,企业每时每刻都在高风险下运做。
十、员工的直接参与是关键。没有员工的参与,安全是空想,因为安全是每名员工的事,没有员工的参与,公司的安全就不能落到实处。
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各班组要高度重视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班组长要积极组织组员学习安全知识和事故通报,认真负责的做好班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班组长应结合本班组所负责区域的工作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思想教育,注重安全思想教育的层次性、趣味性,注重疏通引导、因人制宜;注重针对性、权威性;注重有效性、实用性。把安全思想教育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进行学习讨论,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以保护人的安康,尊重人的生命为己任。在教育方法上应采取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方法,鼓励组员踊跃发言,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同心协力把班组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加强班组安全思想教育是安全检修的基础,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经常用案例教育员工、用培训提高员工、用制度约束员工、用检查督促员工、用措施保护员工,才能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安全第一”的原则,才能使安全检修扎实有效。因此,安全思想教育绝不能忽视,更不能有半点松懈。
班组安全工作是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也是公司安全生产的保障,做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种责任。因此,作为班组,无论工作多忙,也不能忽视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工作就要承担安全责任,每个作业人员都要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公司负责。这种责任源自父母
不厌其烦的唠叨,源自妻儿的深情期盼,源自领导的再三叮嘱,源自公司的发展与兴旺。有了这个责任感,才能做好每项工作,才能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才能真正理解“责任重于泰山”的深刻内涵。在工作中,作为班长,我怎样才能做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我的行为安全规范吗?我的安全责任心强吗?
要做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大安全宣传力度。要抓住宣传教育这一重要环节提升员工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安全保护意识;要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以及班组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安全自我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班组员工自我防范能力,使广大员工懂安全,养成自觉遵章守纪和抵制违章作业的职业习惯;另外,动员员工针对班组岗位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同意见和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要做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还加大安全劳动管理。结合班组生产实际工作内容,按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严格强化对员工的制度执行管理,不断增强员工生产过程中安全保护意识,使遵守安全制度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为。同时,要坚持自查、互查和周查制度,形成“班前讲安全,班中讲安全,班后必须分析不安全因素”的安全生产习惯,并且做到“六必查”:对员工思想异常必查;员工劳动保护用品穿戴必查;当班工作情况执行必查;安全保护设施.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完好
情况必查;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情况必查;应急预控措施落实情况必查。使班组安全管理覆盖到班组生产的每个角落:重点作业区域、重点作业项目和重点作业人员等等,对这些必须重点掌控的安全生产环节和细节一定不能疏忽。
任何一个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共性,或者是不起眼的隐患,或者是工作上的疏忽,或者是思想上的麻痹,一幕幕悲剧在我们心灵深处早已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可现实中总有一些人心里重视安全,行动上漠视安全,这本身就是一种安全隐患。在班组安全管理中,我们要担负起这种责任,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第五篇:海尔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海尔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
1、“赛马不相马”
海尔认为:中国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管理者责任就是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SBU。海尔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创造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氛围。
2、“挑战满足感、经营自我、挑战自我”
海尔提倡升迁靠竞争;在位要受控;届满要轮流;末尾要淘汰;以此来充分挖掘和发挥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二、海尔的激励监督机制
(1)在位监控
一是干部主观上要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有自律意识;二是作为集团要建立控制体系,控制工作方向、工作目标,避免犯方向性错误;控制财务,避免违法违纪。
(2)SBU平台激励
SBU即战略事业单位,一个战略事业单位即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不仅每个事业部而且每个人都是一个SBU,集团战略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员工的战略创新又保证集团战略的实现。
(3)三工转换
海尔集团实行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制度。三工,即把员工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种,根据工作态度和效果,三种身份之间可以进行动态转化。
三、员工培训策略:立体人才培训体系
海尔集团至今一直贯穿“以人为本”提高人员素质的培训思路,建立了一个能够充分激发员工活力的人才培训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的活力,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1、海尔的多种培训形式
从内容上分有文化培训和技能培训,新员工一进厂先进行文化和价值观培训,其次才是岗位和技能培训。其他培训形式包括及时培训、专时培训、上对下的职能培训、互动培训等。
2、海尔的个人生涯培训
海尔集团给员工制定了三种职业生涯设计,分别是对管理人员的,对专业人员的和对工人的。每一种都有一个升迁的方向,只要是符合升迁条件的即可升迁入后备人才库,进行相应的个性化培训。
四、绩效管理:从“三工转换”到“负债开发”
海尔的绩效管理主要的一点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海尔绩效评估的指导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海尔有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实行“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对于在一些企业看来很难推向市场的工作,海尔则实施了“负债”经营,即企业给员工一定资源,技术人员要创造出相应的价值,要按时开发出产品,且产品还要有质量保证和销售额的保证。
五、评价
海尔的“赛马”机制公平、公正、公开,任人唯贤,满足每个人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解决了外部环境的公平竞争问题;海尔员工的培训,提高了员工素质,解决了个人自身发展的问题,调动了不同层次特别是最基层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在集团内部形成了人才储备、使用、淘汰、教育、再储备的良性循环。海尔绩效的成功在于它系统的简单和易于执行,以及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