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四合创新办学机制 工学四化培养高职人才(样例5)

时间:2019-05-12 11:5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产教四合创新办学机制 工学四化培养高职人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产教四合创新办学机制 工学四化培养高职人才》。

第一篇:产教四合创新办学机制 工学四化培养高职人才

产教四合创新办学机制工学四化培养高职人才

刘丛

(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研究生、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推进与实施,从深层次激发了高职教育的改革热潮。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面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所遇到的“学校一头热”、“工学两层皮”、“官企学三分离”等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校企共建”的改革思路,既练好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功”,又练好贡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功”,通过学校教育与产业、企业、职业、就业的相互融通,积极探索高职办学新机制,达到“以开放求发展”的新境界,实现“以共融求共赢”的新目标,在有效整合办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创新办学理念,引导改革发展方向

传统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办学机制,已不能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和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要求。破解学校改革发展中所遇到的体制机制难题,必须首先破除思想束缚,创新办学理念。

“随需而动”实现学院转型。学院原为解放军军需工业学院,有20年军队办学历史,为军队所属保障性企业培养了数万名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军内外享有良好办学声誉。1991年承担原国家教委高职教育试点任务,曾创造出多项“全国第一”:第一所军队与地方联合共建的院校;第一所以“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命名的院校;第一批“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单位”;第一批验收“中央财政支持的独立设置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移交河北省管理后,又取得第一批“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试点单位”、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等突出业绩。自移交地方管理以来,面对新的教育发展环境和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重大考验,学院意识到要实现凤凰涅磐式的新发展,必须树立“随需而动”新理念,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迅速实现由依托军队办学向“军地两栖”转变、由计划办学向市场导向转变,由封闭办学向开放融合转变,进而确立了“根植军工、产学融通、服务军地、振兴区域”的办学方针和“置身燕赵,助推京津,辐射渤三角,服务军地保障业与现代制造业”的办学定位,形成了“军地双向服务”的办学特色,学校在顺利转型中显现出更强的生命力。

“相伴而行”打造战略同盟。学院实现开放融合,必须克服教育不能很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实际需求、办学与行业企业的融合度不深、学生学业与就业不能有机衔接等三大问题。为此,必须树立“相伴而行”的发展观,打造新的战略同盟。一是建立“他方为先”的合作动机。学院主动上门帮助困难企业解决生产和发展中遇到的人才、技术等难题,使校企之间建立患难相依、真诚相待的合作默契。二是建立合作平台。学院在继续深化与原军队200多家企业合作的基础上,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全省100强和邢台50强企业深入合作,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和联合办事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三是积极开展校企互动。学院为企业发展提供合格人才,派出业务骨干到企业任职,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培训企业员工,承担企业急难任务,成为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到校兼职,将部分生产任务交由学院实习基地承担,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教师下厂锻炼岗位,选用学院毕业生到企业就业。

二、推进产教四合,探索办学新机制

高职教育的活力源自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院在以“入学双起点、毕业双证

书”为主要标志的原“邢台模式”基础上,创建“产教四合”新机制,进一步提升开放办学水平,深化办学模式内涵。

教育与产业契合。学院坚持“服务军地,振兴区域”的办学方针,在契合相关产业发展中增强自身活力。一是主动跻身河北省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项目中,遴选与河北省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相对应的汽车、服装、数控、电气、建工、建装等6个专业及专业群,投入9000余万元进行重点建设,极大改善了这些专业的教学条件和服务能力。二是继承学院几十年服务于军队保障性产业所积累的服务优势,积极为移交、改制后的原军队数千家企业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如协助原军队大型保障性企业际华3502职业装有限公司完成07式新军服、汶川抗震救灾被服帐篷、国庆60周年阅兵礼服等急难生产任务,被际华轻工集团授予“校企合作特殊贡献奖”。三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牵头组建一批省域和市域职教集团,为区域和行业的430多家企业提供技能培训,6000多名企业员工受益;面向社会开展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2万余人次。四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面对后金融危机的发展机遇和“低碳”经济的兴起,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升级,校企共建10余个“技术产品研发中心”,承揽技术研发项目110余项,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

学校与企业融合。学院主动打破校企界限,探索形成了“互融共生”的长效合作机制。在实施层面,实现了校企双方“三融入、七共同”。“三融入”,即融入教学,融入生产,融入管理。如学院在际华3502职业装有限公司、金佳利服装公司、中钢邢机集团、长城汽车等企业内设立教学车间,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现场教学与职业培训;邢台交通部门在校内设立机动车检测线、河北汽贸集团在校内设立别克汽车巡检站、际华3502职业装有限公司等在校内设立分厂,合作开展生产经营并承担学生实习、教师锻炼等任务;美国格伯、德国博世(上海)、德国欧马(台湾)等国内外企业向学院捐赠价值超过1000万元的软件和设备。“七共同”,即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与实施工学结合课程,共同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共同建设管理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共同开展科技研发和生产经营,共同制定管理运行制度。在保障层面,成立政府、企业、学院三方合作委员会负责指导协调工作,下设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和8个系部级校企合作中心负责具体事务,33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相关专业建设,3个职教集团、1个职教广场负责集团化办学和整合资源,校办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校属实训基地的生产经营。校企共同制订了12项校企合作制度,如校企合作章程、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人员“双岗双能、互兼互聘”制度等,保障了校企合作的规范化和长效性。

教学与职业吻合。学院坚持“学校即职场,学习即生活”的理念,打破学科化的教学模式,大力营造职场氛围、引入企业文化、使教学内容和学生感知最大程度地吻合任职岗位和职业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学院结合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广泛开展“三走访”活动,组织了大量的行业企业调研,了解掌握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及各种职业岗位的能力、素质构成,获取相关专业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重新厘定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创建了“三横三纵”逻辑矩阵法,重新设计各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实施了85门理实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实现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提高了教学与职场的吻合度及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学生参加全国各种职业技能大赛有130多人次获奖。

学业与就业耦合。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建立学业与就业耦合机制。一是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必修课,构建“全员化、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学生在专家、教师、企业人员指导下制定职业规划,在学习中提高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二是联合长城汽车、宇通客车等大型知名企业开设40多个“订单班”,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共同施教、共同管理学生,学生可提前半年至一年到“订单企业”上岗学习;三是在企业建立了620多个顶岗实习基地,通过半年员工化顶岗实习,使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相互认同,有93%

以上的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实现了随岗就业;四是严格实习环节,经校企双方考核,有95%以上的学生毕业前获得《工作经历证书》,促进其顺利就业。近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三、实施工学四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特色,创建了“工学四化”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工学两层皮”问题,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能力培养系统化。学院坚持“行动导向,能力本位、实境育人”的教学原则,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中,建立“系统培养,工学递进”的教改思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和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分层段系统化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第一层段主要开展职业认知教育,结合学习性工作任务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第二层段主要开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结合生产性工作任务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中级技能(可获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第三层段主要开展专业拓展教育并取得工作经历,结合岗位性工作任务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高级技能(可获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职业道德、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系统化课程三位一体、互不割裂,工作任务贯穿始终、随课实施,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工学结合系统化培养中逐渐提高。

实践教学生产化。学院大力实施工学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果。学院通过明确优惠条件、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了“校中厂、厂中校”、“技术产品研发中心”、“公司经营+教学车间”等多种实训基地模式。合作建设的13个校内生产型实训教学基地,能承接200多种产品的设计、生产、维修任务,变“模拟任务”教学为“真实任务”教学,常年不断线地安排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为学生提供轮、跟岗、顶岗实习岗位。参加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学生比例达95%以上,依托62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开展顶岗实习的学生比例达98%以上,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又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工作薪酬。

师生身份双重化。在教学实践中转变师生角色,建立职场氛围,是提高工学结合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校内教学车间按照真实企业设计,设置教学演示区、生产操作区、班组讨论区。师生在实训中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教师兼“师傅”身份,学生兼“徒弟”身份;企业直接参与基地建设,教师和能工巧匠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生产过程和基地的管理,生产出来的产品验收合格后,由企业人员和学院教师共同评定学生实训成绩并发放工作薪酬。

基地建设企业化。学院实训基地建设实行企业化运作,共同建设校内生产型教学基地和校外顶岗实训基地;系主任同时担任实训基地的工厂厂长,教研室主任同时担任车间主任,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既负责专业教学,又作为车间的班组长和技术人员,完成对“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和解决技术问题。学生按企业员工要求编入班组从事实际生产。各实训基地按企业要求进行成本核算和5S精细化管理,对车间、班组、员工进行业绩考核,对“员工”考核结果记为学习成绩,并与劳酬挂钩。实训基地引入“忠诚奉献、精益求精”的优秀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工作成就感。校内生产经营性实训的年收入达到1100余万元,也为校外顶岗实训企业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

“产教四合、工学四化”办学新模式的形成,极大提升了教学水平、人才质量、服务能力和社会声誉:荣获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成1个国家、2个省教学团队;对口支援中西部高职院校21所,培训全国职教骨干师资350余名,承担各类社会培训2.6万余人次;全国有700余所兄弟院校来校考察交流;学院通过验收成为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渤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许多大型军地保障性企业、制造类企业树立了人才品牌优势,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大幅提高。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7期)

第二篇:产教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产教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金辉

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算起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创办联合大学开始,也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应该说,产教结合的办学实践与职业教育的创立与发展是同步的,在这期间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历史的曲折、挫折。进入新时期,面对新任务,职业教育如何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体制改革要求,积极探索产教合作、校企结合新路,创新办学模式,加快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需要我们总结已有的实践经验,需要深入开展理论的探讨。

一、产教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

职业技术教育的成长、发展源于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自身的发展,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来自与经济、社会和普通教育的相互关系的实践和研究。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产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应用性技能人才的重任。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中职教育是中等教育的一部分,现在高职占高等教育的规模已是半壁江山,中职即将与普通高中平分秋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高、中职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初中后、高中后的教育结构的两次分流。高、中职这两个“一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普通中学教育是类别关系,不是级别关系;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高、中、初等职业教育是级别关系,但又不同于普通教育那种逐级升学的级别关系。专升本、对口招生则是职、普立交桥的建设与拓宽。对中等教育的两次分流和职业教育类别的正确认识,是经过几代人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化才得来的。每当某种思潮冲击这一认识,模糊、淡化,乃至否定这一认识的时候,职业教育就受挫折,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就难以健康持续。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及上世纪末两次中等教育曲折历程的感受及其深刻。而认识回到正确定位,职业教育又快速发展。这是为什么呢?简言之,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历史重任;二是教育结构必需适应时代要求,使人才培养的总体结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职业教育必须遵循自身规律,探寻、践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真办职教,办真职教,真正办好职教”。

1996年公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性质(本质属性)作了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制度则从基本制度层面上保障着职业教育性质目标的实现。职业院校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方针,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广大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了产教合作、校企结合的职业院校建设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教育的社会性以及生产性、相对独立性等等基本属性,这是各级各类教育所共有的。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紧密、直接地联系经济,促进劳动就业,及其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产教合作、校企结合,成为体现职业教育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职、普关系是教育结构内部的普遍性、特殊性,共性、个性的关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职业教育的个性、特殊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就没有区别了,如果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只是将本科教育的四年压成三年,只是内容压缩,那就是没有区别,没区别就没有职业教育了。同时,又不能否定教育的共性、普遍性,我们职业院校必须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培养计划要由市场推动,公办院校办学体制要探索改革、创新,这些都是我们的特点、特色,但不能也不可能走向职教产业化,否则,也就不是教育了。

产教合作、校企结合已成为职业教育的文化内涵。我们正由文化自在走向文化自觉。坚信产教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思想的实践途径,是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环境有机对接的有效形式,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教育环境资源,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教育模式,是校企文化交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必由之路。

二、产教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产教合作、校企结合,从产业、企业角度看,是要解决技能人才(技师、技工)的补充和提高,以师带徒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了,特别是众多的中小型企业,自己培养解决不了,或成本太高,质量、门类无法满足,就必然要专门学校来办;从举办学校角度看,勿容置疑,不能脱离产业、企业,否则就是离开了服务对象,就失去了存在目标;从学生培养角度看,没有校企结合,就不可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技能人才,就业就没有竞争力;从教育及其结构角度看,人的智能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多样化需要发展职教。周济部长把它提升为对“办什么样职业教育”和“怎样办好职业教育”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确实毫不为过。

进入新世纪、新时期以来,国家召开了三次职教工作会议(2002、2005年国务院召开,2004七部委召开),从2002-2004年教育部连续召开四次产学研经验交流会(三次高职,一次中职),全国职业院校交流研究,部长每会必到,大家说是部长总动员,走向产学研结合新时代,真可谓汹涌澎湃,如火如荼。

纵观连续几次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和产学研交流会,全国职业院校经验交流,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大计,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目标、任务。这些目标、任务,可以概括为五个要点,凸现产教合作的大趋势。

1.进一步转变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推进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一个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三个转变(从计划培养向市场推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政府宏观指导转变;从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使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急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就业、胜任岗位要求。并且,要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

3.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要求中职学生要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高职学生实习实训不少于半年。并相应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使企业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劳动保护、安全工作,支付合理报酬。要求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每两年两个月)以及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推进体制创新,增强职教活力。提出了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优化组合,扩大优质资源,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路子;提出了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提出了公办职业学校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境外资金,探索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

5.充分利用优质职教资源和就业市场优势,进一步推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总之,产教合作已是职教发展的大趋势,顺之者昌,逆之者衰。我们只有适应大势,坚持产教合作的改革发展之路,主动融入安徽中部崛起、新型产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流大潮,才能立起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才能建设发展得更加兴旺。

三、产教合作模式的探索实践在于创新突破

产教合作、校企结合直接关连着职业院校建设发展,人才培养工作,关连着行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使用管理,已成为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各类职业院校勇于开拓,立足自身实际,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实践,产教合作、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多样化态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横、纵两个层面看,横向层面有以下类型:①行业、企业主管主办院校,依托行业企业,直接结合,紧密联系;②原有历史、基础与行业、企业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院校,背靠行业企业,虽现属教育主管或地方主管,“已有婆家,不离娘家”;③专业方向鲜明,与行业、企业结合成立职教集团,如安徽汽车工业学校牵头组建的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安徽经济技术学校牵头组建的经济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安徽化工学校牵头组建的化工职教集团;④主动与相关企业建立产教合作委员会、董事会的多种形式;⑤民营企业举办民办高职,相互依存,机制灵活。

从纵向看:有点状的,某个或多个办学环节、教学环节的合作,如校外实践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冠名班、订单培养;有条状的或点、线结合的,如按专业大类或主干专业建立产教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有块状或综合的,从办学指导思想,到教育过程、教学基本建设、教学工作各环节,贯穿全过程的产教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区域性的合作方式:合肥(磨店)职教基地,根据合肥市“十一五”规划,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瑶海工业园等构建合肥东北工业组团,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轻纺、服装、建材及相关配套产业,进入基地的职业院校将有利于与企业紧密联系,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相结合;芜湖市依托开发区,组建职教集团;铜陵市采取“大集中,小分散”方式组建职教园区,都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产教合作营造良好的城市组团环境。

我省高职学院仅从开展了第一轮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院校看,绝大多数都与产学研合作办学相联系,形成了学校办学特色项目。如,淮南职技院的“通过产学研理事会体制下的产学研合作办学,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特色项目;安徽水利水电职技院的“校企合作,培养行业实用人才”特色项目;安徽商贸职技院的“传承百年老校办学传统,培养现代商贸技术人才”的特色项目;安徽职技院的“传承依托行业办学传统,培养服务社会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特色项目;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的“依托开发区,密切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等等。其他院校也无一不在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不断总结提高。

总之,这些探索实践都是十分可贵的,都在坚持不断进取,积极推进,逐步深化,加快发展,都未止于至善。当然,从总体看,与兄弟省市,特别是与那些积极借鉴吸收世界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美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加拿大的“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TATE学院的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等),有计划开展实验项目的高职院校相比,应当承认还有一定差距。

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我们如何立足省情,跟上全国先进水平,面向世界,去深化改革、创新突破,确实任重道远。有专家研究提出要在建立典型模式,开展理论研究,构筑运行机制三方面去突破,以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与市场的结合;还有专家认为要体制创新等等,都是很有见地的。我认为,从我们自身实际出发,需要:

第一,在联合合作上下功夫,推进产教合作。无论高职、中职,学校单个闯市场,显然势单力薄成本高,当由主干专业强、基础好的院校牵头,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组成团队,开展联合合作,投入全国市场竞争。我们相当数量的中职学校苦于对外联系少,信息不足,整体实力不够强,要解决拿什么去合作、怎么合作的问题。首先要增强合作意识,主动去争取,而不可等待;其次总是要拿出自己最优最强的专业去参加合作,打开局面,所以一定要强化自己的骨干、重点专业,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再就是无论是企业牵头的合作,还是兄弟职业院校牵头的合作,或是区域性、跨区域性的合作都要积极参与、争相加盟。

第二,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学合作、校企结合运行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面动力机制,确实需要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也需要有可行的成功的典型模式作基础,也要合作努力,共同推进。目前的状况,职业院校普遍与行业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不同层面的合作,但多数又是处于“松散型”的,“紧密型”的校企合作相对较少。于是有一种说法,就是“学校一头热,企业不积极”。其实,切不可如此一概而论,每一所学校的校企合作状况应作具体、客观的深入分析。“松散型”合作的走向无非是或者走向“紧密型”,或者走向萎缩,再就是双方根据合作内容项目目标的需要保持“松散型”。毕竟现在的阶段是已有的基础。我们的目标是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着力点在哪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核心还是在于合作各方“利益相关”的关联程度和“合作双赢”的成长程度。同时,建立起相应的运作机制,合作模式。还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第三,在点面结合上下功夫。只要在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总体改革方案指导下,点状、线状的实践都是重要的,能在点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都是可贵的,就是能够发展推广的。应当避免的是本身特点不突出,又无总体导向和面上支持,而孤立、萎缩。一所成功的职业学校,总是在大目标下找准突破口,在点上起好步,在块状发展,不懈努力走出全方位建立产教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联合合作路子。

第四,在理论创新上下功夫。产教合作教育实践的重大突破,迫切需要理论研究为先导。但我省职教研究力量薄弱、分散,不少高职院校和若干中职学校建有研究机构,但缺乏信息交流,课题选择缺乏协作整合,缺少重大课题的联合攻关,更少与企业、行业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省职成教学会组建学术委员会和产教合作委员会,也是为了推进理论研究和产教合作教育,关键在于全省职业院校之间以及和企业界加强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才能真正开展起来。一个目的,就是努力让安徽职教更多地进入国家队,要争取有国家队的主力队员,带动全省职教健康发展,为安徽崛起,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作更大贡献。

(本文系金辉会长在省职成教学会中职分会成立大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

第三篇:创新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

创新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

胡锦涛同志指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要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 税务系统专业性强,尤其是地税系统,税种繁多,征管范围大,要增强地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坚持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不断创新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较好地满足新形势下税收事业发展的需要。

笔者曾有幸成为国家税务总局涉外高级税收研修班的一名学员,亲身体验了作为一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因此在感受到培养成就的同时,对税务系统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有了自己的见解,这里愿与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一、合理定位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含义

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应是两个不同含义的人才定位。高层次人才是具有较高素质、专长某项税收业务的人才,如税收理论型人才、管理型人才、专业型人才。以前提到的高层次人才,一般指“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具有硕士、博土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税务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8]214号)。笔者认为这种定义范围狭窄了些,只属于税收理论型及管理型高层次人才。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需要一大批有实战经验、专长某项税收业务的高层次人才,如专长对房地产行业检查的人才,专长税收征管的人才,这些人才也许并非科班毕业,但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的人才在我们的系统中也是凤毛麟角,也应该纳入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复合型人才是在精通本职业务的基础上,另有一门或几门知识特长的人才,如税收+外语型人才,税收+法律型人才,税收+计算机型人才等。他们对税收业务的精通程度不一定要比高层次人才强,他们的特长是能将两门不同学科融汇到一起,起个桥梁、纽带的作用。

二、培养条件和选拔方法

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坚持以税务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挖掘现有人才潜力为基础,以促进税收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重点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

1、培养条件。应选择德才素质好,工作业绩突出,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干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外语基础好、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干部;通过社会举办的各类考试,并获得相应证书资格的干部(如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等);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的干部。但是对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应放宽条件,只要具有实干精神和熟悉特定行业规则、通晓行业会计、税收知识的税务干部,都可以列入人才培养对象。

2、选拔方法。采取公开选拔、民主推荐(对于专业型人才)的方式推选出培养对象。

三、培养方式

1、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不适合委托大专院校进行培养,因其专业型太强,比较灵活,没有合适的师资力量和教材。可以运用税务系统自行组织的短期培训班,以及不定期地案例研讨等形式进行培训。由市局、省局或国家局组成培训班,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专家、特定行业主管单位专家、兄弟省市该方面专家、总局专家等进行授课,并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启发式的教育方法,不断总结和理顺出某个税务专长的特点、流程和方法。通过培训,组成固定的某税务专长研讨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通气会,讨论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出应对措施。还可以不定期地到外地走访,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以此提高专业型人才的专业技能。

2、委托高校培养。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一线的应用性人才,这就决定了高校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关键注重三方面内容:一是教学规划及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成败,其中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的问题,还有人才观、市场定位、专业建设、教育理念、专业概念、教育投资及投资回报等方面的问题。要将培养内容与税收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克服两者脱节的问题。二是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现场观摩课、实地操作课、经验传授课等方

式进行培养。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三是要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总之,不能委托高校培养后,将责任全部推拖给高校,不进行跟踪考核,这样委托培养达不到预期效果。

3、境外培训。扩大此类培训人员比例,本着公开、公正的态度,选择有发展潜力、外语水平好的优秀年轻干部提高涉外税收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税收业务。

第四篇: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第五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4/23/content_64453.htm

■ 从高校内部来看,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

■ 协同创新能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

■ 高校要着重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

■ 王迎军

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最近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作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学习胡总书记的讲话和教育部相关的文件精神,结合华南

理工大学近年来的办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协同创新是新时期非常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促进协同创新有助于我们全面实现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元办学职能,有助于我们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极大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高校协同创新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类别,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当前无论哪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其参与主体都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从高校内部来看,组织机构之间界限分明,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以课程设置为例,目前大学的课程体系基本上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中心,课程内容按学科的内在逻辑来组织,侧重于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承,课程之间壁垒严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问题中心课程)门类数量偏少,甚至没有,导致学生对各种学科新问题、新方向和学科前沿性动态缺乏足够的敏感和把握能力,也使得学生难以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认识和把握重大问题,更谈不上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

从大学外部来看,大学教育与科研、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学生除了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发掘创造潜能。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条件和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科研机构、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够,导致学生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环节缺失,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严重脱节。

2、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可有效地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

大学内部协同创新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组建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实验中心、跨学科教学中心,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平台,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突破学科壁垒,组成跨学科研究小组和教学小组,开设全校性的公共跨学科课程,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同时大力推进全校范围内的选课制,尤其是跨学科专业的选课制度,以学院为主体,按学科群开设大量的跨学科选修课,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选课,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外部的协同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协同创新能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建立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国内教学资源与国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的“小课堂”延伸到课外、校外和国外,变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三结合”的“大课堂”。合作各方以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为支撑,通过立项和联合开发等途径,开发学科前沿课程、专题研讨课程、问题中心课程等新型课程,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要着重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

面向未来,高校可努力探索以下5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新模式: 一是校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互聘师资、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当前可着重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新的高校战略联盟,进一步创新协同机制,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

二是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院所优质创新团队和优质科研资源,瞄准国家相关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计划和国家重大工程专项,整合科技队伍、科技资源,共同构建优质资源平台,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体制机制,开展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合作的科研协同创新。在科研协同创新过程中,校所双方将导师、项目、平台整合起来,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构建学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是校企(行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和地域优势,选择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集中力量组织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服务产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从而探索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大力开展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前高校要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着力构建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新机制。

四是校地(区域)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高校与自身所在区域内的政府机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共建科学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促进科技资源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放。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促进高校学科交叉型、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五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可依托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国外先进高校和机构开展合作,在工程师跨国企业实习、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工程教育学科与专业认证、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国际交换生、短期游学项目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提高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工程创新人才。

(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第五篇: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探索成效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立开放创新实验室、建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种措施,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形成持久有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及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划上了等号,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机构,只有在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时,才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成临时管理机构,并且仅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缺乏持久性,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持久有效,我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在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开放创新实验室、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设立综合教育学分,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我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每学年审定一次,由所在系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审核,院学生工作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综合教育学分是推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等大学生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未修满当学年综合教育学分者,取消该学年各种评优、评奖资格。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5、结语。

我校通过上述几项强有力的举措,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技创新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2010年,我校有近千人次参加了科技创新训练,在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59项,相比以往,参与学生人数、获奖层次和数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更令人可喜的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2010年,我校大学生独立研制开发的“51单片机试验箱”、“PLC教学试验台”、“通用电工电子实验室成套设备”等实验设备已经在教学中投入使用,累计为我校节约设备资金10余万元。通过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改变传统观念,开拓多种途径,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对于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邓春岩,陈芳,陈攀峰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06—108。

[2]罗家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及其培养。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22,(6):88—90。

下载产教四合创新办学机制 工学四化培养高职人才(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产教四合创新办学机制 工学四化培养高职人才(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