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新世纪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
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策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和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对于正在探求人生秘密的青年学生、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念也在产生变化。讨论新世纪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整体教育路径,必须从社会背景入手,弄清楚新世纪社会的进步与青年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才能够使我们对新世纪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整体教育路劲有理论的依据。
一、新世纪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路径的发展趋势
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社会发展进步,这对青年学生的未来发展空间的开拓提供了良好的成材大气候。青年学生拥有比过去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不仅在学习上大有作为,而且通过自立择业,科技开发等在市场经济的商场上大展宏图。平等竞争打破庸俗懒惰的思想心态,更好地激发青年学生时代的紧迫感,求实、创新、立业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青年学生是在社会的前沿担负着对社会价值体系的变革和末来发展的伟大使命。
在新世纪中,青年学生站在社会的前沿,有探索精神、革新精神,他们将会承担起改革和发展社会价值体系的任务,在实践与锻炼中,更加理智、更加成熟、更加自信地抛开旧价值体系的束缚,从而使新的需求与旧的规范兼容,使现实人生熔铸价值理念,不负使命地超越旧规范,成就人生价值发展的事业,从整体上铸重社会价值规范,推动社会的发展。
1、人生价值观的自我完善将要成为新世纪青年学生一个响亮的主题,随着社会进步与生活的发展,尤其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工具论”的传统观念转向“主体论”的人生价值观。青年学生们将更加清楚地看到,他们是人生的主体和目标,也是价值的主体,他们需要为人的价值,创造为人的创造,又体现为人的价值,并在为人的价值实践中,他们发展着自己的高级属性,追求着他们自身给自己设立的伟大目标—自我完善,并通过自身积极努力,自由自觉的道德价值活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自身的完善。
2、发展为以全面特征的人生价值取向在的新世纪将占
主导。在新的世纪里,青年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评价将更加客观,对社会给予自己机会也有深刻的体验,对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也将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与把握;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失衡的状态将进一步纠正;自我意识的膨胀将被理性所遏制;追求全面发展,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满足中实现良性互动,不难预见,对个体的满足与对社会的奉献这种全面发展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新的世纪中将真正成为青年学生人生的至高追求并占据主导地位
三.新世纪高校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路径的抉择
依据上述新世纪有关社会进步与青年学生人生境界提升的一些背景与趋向的预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客观上,整体上思考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以及德育教育的发展刻不容缓,而且,它的实施效果如何,关系到新世纪我国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我认为:在考虑与制订21世纪高校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与德育教育时,必需抓好以下二个立脚点,重点突破。
1、以人为本,把引导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我们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
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经济突飞猛进,文化的地域限制进一步打破,世界生产全球化与一体化,新观念、新思维层出不穷,人类实现全面进步,人也将实现全面发展,可见,新社会的结构特征迫切要求我们对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走引导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之路。
〈1〉把价值观教育具体落实到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他们整体素质的轨道上来。21世纪是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世纪,关注人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潮流,社会竞争也将转变为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因此,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把青年学生价值观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教育具体落实到他们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他们整体素质的轨道上来,即把人生价值观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心理教育、公民与社会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并以知识技术教育为重点,以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为突破,切实提高青年学生的整体素质。
〈2〉价值观教育要突出未来的价值取向,价值观教育的取向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现在的,而且是未来的,因此,它应与青年学生的超前意识反映相吻合。在21世纪里,青年学生超前意识突出表现为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望、思想与行为的理性、注重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重视、追求人格的完善、生活的个性等。所以,我们价值观教育的未来价值取向应围绕青年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在强调知识立身的同时,又要强调价值信念的养成;在强调公民意识的同时,又要强调法纪观念;在强调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精神同时,又要强调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在强调自我实现的同时又要强调对国家、对集体与他人的奉献;强调生活个性的同时,又要强调民族的传统道德等,从而使我们的价值观教育更富有时代感与生命力。
〈3〉要重视价值观理论教育的全面性与系统性。
当前青年学生在价值取向层面上存在的问题是学校缺乏用较全面的系统的人生价值观理论作指导而引发的。站在新世纪的入口上,站在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历史潮头上,我们不能不重视价值观理论教育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即要在全育人的基础上,把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对他们的政治观、社会观、道德观、生活观、学习观、择业观、劳动观与金钱观教育相结合,从而根本上克服价值理论教育的片面性,防止青年学生的片面发展。
2、面向未来,在更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推进高校价值教育的进程。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科技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开放。在这开放的时代里,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局限长辈的经验,理解与模式,而表现得丰富多彩,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的开放,信息的多元化使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拓展,外来文化的影响真正做到无孔不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的内容已有所发展,注入了科学道德与生态道德的内容等。所以,我们的价值观教育要面向未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调整我们的教育策略。
〈1〉价值观教育既要强调民族特色,又要吸纳人类其它文明成果。尽管知识与信息时代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中,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 上,大力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精髓,将青年学生这一知识群体铸造成思想先进、人生境界高尚的楷模,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那种对理想的追求,对道德与精神境界的超越以及忧国忧民、乐于奉献与牺牲、勤奋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继承下来,使之率先成为中国下一世纪一支宏杨时代精神旗帜的中坚力量与典范,从质的层面上,以更开阔的心胸、更加理性的姿态吸纳人类其它文明成果,为我所用、洋为中用,从而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具世界眼光,架起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为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积极铸造开放社会大学价值观的基本信念,在一个信息日趋开放、多元、没有围墙、没有国界的地球村环境中,集人才库、知识库、信息库与思想库一体,人文荟萃知识密集的高校,自然在带领广大学生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共有重要的责任。因此,积极铸造开放社会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信念正是高校承担此重任的基本体现。从宏观上讲,这种基本信念的内容就是指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具体来讲,这种基本信念就是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在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情、民情,崇尚科学,抵制假丑恶的实践中形成的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一致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3〉开展以互联网作为价值观教育载体的研究与实践。新世纪知识与信息的双全逼近处,学生学习方式、交流方式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的变化,使得互联网将成为未来青年学生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工具,成为他们了解国内外情况的重要窗口。由于互联网的可控性难度大,难免一些带有政治反动、色情、暴力、迷信色彩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无疑给我们开展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一些困难,为此我们必须研制新的教育软件,开辟适合学生的校园网站,在多谋体教学、远程教育、信息发布、电子图书馆启用注入思想教育的信息与内容,在对学生信息浏览、在线查询、下载软件、情感交流、网上聚会、发布求助、远程互动中给予一定的技术帮助控制与引导,从而使学生通过互联网既达到学习与交流的目的,又达到接受思想教育的目的。立足现实,明确工作方向与目标,努力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从现实来看,学校价值观教育任务艰巨,千头万绪,虽然学校工作者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但总的说来,当前价值观教育工作与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相比,脱离社会生活、滞后于社会变革的被动局面还未完全改观,因此,进一步明确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方向与目标,拓宽教育途径,提高教育实效正是高校思想教育重中之重的任务。
〈4〉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高校“德育”“四有”目标不动摇,面对当前青年学生价值取向多元的现实,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狠抓政治导向的一元,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方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教育工作“四有”目标不动摇。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国家利益至上的民族精神导向,为人民服务与乐于奉献的社会精神导向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导向融为一体,立足长远,面向未来,实事求是,着眼于跨世纪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着眼于青年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开拓创新,发杨求真务实的精神,克服短期行为,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取得实效上狠下功夫。
〈5〉要进一步创新价值教育体系。时代的变化,原有的价值观教育体系由于缺乏战略性、超前性的研究,缺乏自我更新的能力,存在脱离社会生活与学生思想实际的弊病,阻碍着我们价值观教育优势的发挥。所以,当前进一步创新价值观教育体系,实观价值观教育由软到硬,由虚向实,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实现思想教育与行为管理。日常普遍教育与典型教育,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理论灌输与思想流导相结合,提高价值理论教育的自我更新能力,对于我们及时回答青年学生思想上不断变换的热点与难点,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意义重大。
〈6〉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和高效的现
代学生思想与行为监控系统。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和高效的学生思想监控系统,正是我们在九十年代社会变革剧裂期对学生思想教育被动,低效的真实原因。因此,我们应从新生入学始依其过去的思想与行为表现作一个较准确的评估,并建档立册,几年内定期与不定期采取多种方式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对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进行全面的调查、跟踪、反馈与总结,从而找到一条科学的、高效的思想教育之路,大大提高我们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可控性与预测性,从而扭转当前思想教育不力的局面。
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弥补正面思想教育工作的不足,校园文化历来是高校精神文明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要在创建具有文化积淀的校园环境上下足功夫,重点抓好校园文化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以及全校性文化艺术综合活动的开展,充实与坚强校园这块精神文明之阵地,唱响主旋律,抵御消极、颓废文化对校园的侵袭,从而弥补思想政治工作正面教育的不足。
第二篇:《在实践中构筑新世纪人生价值观》
任吉:科学家的奋斗启示我们在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中坚持爱国主义的价值导向。
去年三月,我作为中国教育电视台与武汉电视台合办的《科学家您好》栏目的小记者,到北京采访了王淦昌、师昌绪、汪德昭、林兰英、胡亚美、杨乐等20位著名的科学家。他们强烈的个性,创造性的劳动,坎坷的奋斗历程,让我触摸到那种深沉的情感,执着的追求和圣洁的信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我国工程院副院长师昌绪、著名的航天专家庄逢甘、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等曾拒绝外国提供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奉献着热血,奉献着青春,奉献着生命。他们这种热爱祖国,把祖国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为祖国的富强,发展和进步而奉献毕生精力的精神感染着我、引起了我对如何热爱祖国,如何为之奉献作更深入的思考。
回到学校后,我以“把青春献给祖国的高科技事业”为题,向全校同学生动地报告了科学家的爱国篇、奋斗篇、奉献篇。联系到我们之中,有些同学开口要出国留学,闭口嫌祖国太落后、太贫穷,要飘洋过海去追求自己的前途,进行自我奋斗,显得多么渺小!科学家用奉献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这才是我们当今所追求的价值导向。
马骏:企业家的观念引导我们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钱与人生的关系。
按照业余党校的要求,在暑假期间,我完成了“改革开放中的共产党人----优秀共产党员访谈录”的社会实践作业。
采访对象----国营四七一厂6号车间党支部书记杨业斗同志。他荣获了1995年武汉市工业工委千百尺竞赛优秀组织工作者”光荣称号,其党支部被评为“武汉市工业工委千百尺竞赛先进党支部”。
我问,面对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在“拜金主义”侵蚀下,您认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如何确立正确的金钱观,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杨业斗说,这个问题,我写过一篇论文。我认为,钱对企业来说,它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标准,不能没有钱。现在国家要你交税是什么东西?是钱。衡得你的产品利润是什么?是钱。一谈创利就是多少多少万元,你说不要这个钱,不问钱,那行吗?对于工人来说,钱是自己生活的物的等价交换物,也是精神生活的方面,没有钱,你买不回油盐酱醋菜茶,没有钱,你抱不回电视,一句话,钱是要的,它既是衡量企业发展了标准,也是工人劳动的报酬。作为一个车间的领导和一个食人间烟火的共产党员,不是说他可以不生活,不要钱就去作贡献,而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尽量去做。比如说,我领导的这个车间要完成任务,按规定上缴利税,那么我就要尽一切努力去提高生产效率,想尽一切办法。如改革管理方式、提高技术水平、充分调动工人积极性,开展“千百尺”竞赛等都是为了钱,有了这些钱,既利于国家又造福于工人。我们车间利税完成得好,工人福利也相应提高。作为我个人就是全身心投入工作而不讲价钱。
交谈使我明白了,正确的金钱观应该是:首先,不能否认金钱的重大作用,它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但是,人生的追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看到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它本身无特殊“神通”,而人的理想人格,声誉比金钱更重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获得金钱的途径应是正当合法的。我们应摒弃腐朽的拜金主义。喻厚雄:孔繁森的事迹告诉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世纪人生价值观的核心。
我和业余党校的同学们参观了孔繁森事迹展览。孔繁森精神犹如一座充满奇珍的圣洁殿堂,令人流连忘返。孔繁森的精神和业绩。昭示人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任何人都绕不开的严肃课题。我们正在建立跨世纪的伟大事业,用什么样的尺度观察社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用什么样的准则规范行为,集中一点就是奉献还是索取,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的反映。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是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核心,而我们同学中有一部分人认为。讲奉献太亏着自己了,奉献和索取最好是平衡的。其理由是,奉
献等于索取符合按劳付酬的分配原则,也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人们利益原则所允许的,我认为,这种立论是不正确的,也是在实际中行不通的。因为人生价值在于奉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人生活在社会中既要承担义务,又要享受权利,人类为了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否则社会财富就会枯竭,社会就会停滞。所以每个人只有奉献大于索取,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张锋:红安人的追求激励我们攀登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最高境界----无私奉献。
怀着一般激荡在心间的崇敬之情,我和同学们来到了红安,来到这孕育将军的摇蓝。在短短两天的察访中,我始终陷入那份深深的感动中无法自拔。当年,红安人民为了拯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华民族,为了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经历千难万险,付出了巨大牺牲,谱写了一曲气贯长河的壮歌。据统计,从黄麻起义到工农武装割据,从三年艰苦游击到八年英勇抗战,直到全国解放的22年间,红安有14万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十室九空”便是当时红安人民英勇救国的最好写照。
再看看今天的红安人民吧!祖辈的淳朴、勤劳、勇敢在他们身上仍然散发着光采,岁月的流逝并没有洗去红安人民的高尚品格,金钱的诱惑,索取的狂潮并没有侵蚀红安人民的意志和风节!啊!善良纯质的人民,可亲可敬的红安,怎能不使我情绪激动,心潮澎湃呢?
人活着,就有追求。有人追求享受,有人追求刺激,有人追求安逸,有人追求虚荣„„那么,红安人民的追求又是什么呢?他们是怎样看待人性本私论的呢?
带着这颇具哲理的问题,我们瞻仰了七里坪革命博物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从烈士们那气贯长虹的壮举中批到了答案。革命烈士张南一同志在,斗争中不幸入狱,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催残,他们割下了张南一的舌头和耳朵,剜去了他的双眼,威逼他写下革命党人的名单。面对惨无人道、丧尽天良的敌人,张南一英勇不屈,视死如归,始终保持高度的革命气节,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们不正是以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追求的吗?
红安归来,当有的同学再次谈起“人性本私论”时,我引用红安县宣传部长胡睦所总结的红安人的价值观----在战争年代,红安人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和在建设时期,红安人一图两不图(不图名、不图利、只图奉献)的话,回击“自私论”者,同学们哑然了,深深为红安人的追求、红安人的精神所震撼、所折服!可不是么,正是这块红色的土地,塑造了两名共和国主席(董必武、李先念)和200多名将军。而历史上和现实中把个人私欲摆到人生追求前列的人是可悲的,从秦桧到袁世凯,以及共产党员内部的蛀虫王宝森之流,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作为跨世纪的一代的我们,应发扬红安精神,努力攀登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最高境界----无私奉献,为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艰苦奋斗,建功立业。
孙莹: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在跨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署期,在北京隆重召开了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22次代表大会。我校作为团体会员单位参加了大会,并当选为二十二届学联委员。我十分荣幸地作为校学生会主席代表赴会,并且受到了江泽民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这次大会团结、鼓劲的精神,生动、民主的气氛给我很深的印象。特别令我倍受鼓舞的是:大会鲜明地提出“爱国、成才、跨世纪”的主题,号召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成才,在奋斗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回汉后,我们组织为社会献爱心,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我校和武昌贫困地区湖泗中学结成“手拉手”学校,每学期固定资助该校28名特困生每人300元,这学期,学生会组织了近9000元捐款、2000余件衣物和学习用品送到湖泗中学。还组织优化、净化、美化、绿化校园的四化工程,开展“文明小天使”活动。
实践再次告诉我:我们这一代应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从我做起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脚踏实地的去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篇:人生价值观教育
人生价值观教育
第一节 人的本质
目标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科学把握人的本质,摒弃错误的人生目的,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正确对待人生境遇,确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科学的人生态度;正确地认识人生价值的概念、实质及构成,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更好地实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重点难点:
·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批判错误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的涵义与类型。
·人生价值的实质及贡献、索取与效益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多媒体
选课对象:全校本专科学生
学时:4学时
第一节 人的本质
一、人性
1.人的概念
人是能够思维、有感情、有理性、有智慧的一种社会化了的高级动物。人是它的特点是:能完全直立行走,能用双手劳动,会制造工具,具有复杂的有音节的语言,有发达的大脑,有思维的能力,有能动的改造世界的本领。
荀子曰:“水火有气而无声,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2.人性
人性是指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全部属性,是人的属性的全部表征。人的属性表现在多方面,包括: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人的历史性与阶级性;人的个体性与群体性;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等等。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思想家就开始了对人性问题的思考,这种思考一直持续到近代。其间有过几次较为激烈的论争,如战国时期的善恶之争,宋、明时期的理欲之辩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质理论
1.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指人的全部属性中最根本的、最能够使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属性,是人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
人的共同属性
人的共同属性,也可称作人的自然属性。所谓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的生理构造和自然本能。
人的根本属性
人的根本属性,也就是人的社会属性,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人的理性、意志、自我意识、语言、文化、劳动、能动性、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等等都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共同属性与根本属性的关系
人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
2.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
(1)人的劳动的社会性,决定了人本质的社会性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3)人的自然属性也要受到社会性的制约,并注入了社会性的内容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属性的表现。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的包围之中,社会关系的状况,决定了这个人的本质特征。而人的本质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这社会关系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一般地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它制约着其他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不同的社会关系之间不是简单的数量的相加,是不可以截然分开的。因此考一个人的本质要全面、辩证地来把握。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人的社会关系是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也必然要随之而发生变化。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人的本质也不是永恒的,它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断发展变化。
3.“人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误区及危害
自私
指为了获取个人的利益、满足个人需要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人性自私论”的错误
首先,错误地把人的正当个人需求当成人的自私本性,混淆了人的正当个人利益与自私自利的界限。
其次,把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属性,混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第三,自私观念也非永恒具有,它具有历史发展性
“人性自私论”的危害
第一,人本质自私论为自私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心理支撑。
第二,人本质自私论为私心滋长和自私行为的泛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是人的存在的最基本形式,个人与“人”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个人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社会性。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对于社会具有依赖性,另一方面个人对于社会又具有积极能动作用。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是人类的一员,是具有特殊的利益、需要和个性的社会的一分子。社会是互相联系的有组织的个人集合体。
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
第一,个人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生产。
第二,个人的生活依赖于社会规范。
第三,个人的发展也依赖于社会进步。
个人对社会的能动性
第一,个人通过参加社会劳动创造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第二,个人通过参加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第三,个人通过参与政治活动和精神生活,促进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变化,推动社会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有机体中,个人和社会是辨证统一的。
首先,个人与社会具有相互区别的各自特点。
其次,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辨证统一关系。
第二节 人生观
一、人生观 1.人生
即人的生活过程。人生,包括人的生命体和人的生活两个方面。人的生命体——生活的载体。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体存在的方式。重要的不但是活着,而且是怎样活着。
2.人生观的概念
所谓人生观,就是生活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环境的人们,依据一定的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经验,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和等重大问题所形成的根本看法、信念和态度。简言之,人生观即人们对人生的根本观点和态度。
人生观由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基本问题作为支柱。
二、人生目的 1.人生目的的含义
人生目的是指人们在人生实践中逐步确定的,并终身奋斗追求的结果或境界。“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目的决定人生的道路和方向;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2.摒弃错误的人生目的 享乐主义
其实质就是把享乐作为生活目的来追求。拜金主义
又称作“金钱拜物教”,是人们对金钱迷恋所形成的的一种极端错误的思想意识。
权力至上论 所谓“权力”一般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一定范围内的支配权力,其实质是一种社会公共职责。
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人生观把“方便”和“有用”作为待人处事的信条和原则,以“有用即真理”为核心。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以自我设计、自我选择作为人生向导,以追求绝对自由作为人生目的;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孤注一掷、盲目冒险作为人生态度。
悲观主义
悲观主义人生观是享乐主义人生观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表现。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生目的层次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人生目的的追求上表现出不同的觉悟层次,即自私自利,合理利己、客观为他人,先公后私,以及大公无私等四个层次。
三、人生态度的取舍 1.人生态度的涵义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
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社会地位、个人生活经历和文化教育是形成人生态度的物质根源和阶级基础。
2.人生态度的类型 按内容分
政治态度;思想态度;学习态度;生活态度。中国传统分类
这种观点认为,人生态度有入世、出世、避世三种样式。哲学流派分类
包括享乐主义人生态度、禁欲主义人生态度、实用主义人生态度、虚无主义人生态度、功利主义人生态度以及意志主义人生态度等等。
生存基调分类
这种观点认为,人生的态度作为生存的基调,有消极悲观和积极进取两类人生态度。这种分类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的普遍性。
3.正确应对挫折 挫折的含义
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所要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障碍和因无法克服这种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人
人生挫折的起因
引起挫折的因素有内外两方面:环境起因,即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个人起因,即主体条件的限制和阻碍。据此可以把挫折分为三种类型,即自然挫折、社会挫折和自我挫折。正确应对挫折
当个人的主观需要不能满足,而其对挫折的容忍力又很小的情况下,可能会对挫折产生种种对抗的行为。对抗行为有理智的对抗和非理智的对抗两大类型。
理智的对抗行为:(1)改变策略,再做尝试。(2)“合理化”的自我开解。非理智的对抗行为:(1)消极对抗。(2)发泄不满情绪。新世纪新阶段青年学生应有的人生态度(1)首先要务实。(2)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3)正确对待苦与乐(4)正确对待荣与辱
(5)要乐观自信,矢志不移。
第三节 人生价值观
一、人生价值
1.价值
价值是指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关系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
2.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指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是指一个人的存在和实践活动对社会及自身的有用性。
人生实践对自身需要的满足是人生的自我价值,人生实践对社会需要的满足是人生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就是由这两个方面构成的。
人生价值的实质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4.人生价值的特征
人生价值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5.人生价值的形态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是现有价值与应有价值的统一。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和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意义。
人的社会价值表现为人的实践活动对整个社会发展的意义,即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和社会进步的促进。
任何人生价值都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生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 人生的物质价值是指人生活动在物质方面的有用性。人生的精神价值是指人们的精神性劳动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和自身精神需要的有用性。
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是统一的,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人生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人生的内在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之前所具有的潜在创造力或劳动能力。
人生的外在价值,是指个人通过劳动和创造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人生的内在价值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准备状态,而人生的外在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状态。
人生的现有价值与应有价值
现有价值是人生现实存在的价值,是已经实现了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是已经得到认可的人生价值。
应有价值是人生价值理想和目标所要求的应该具有的价值,是人对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种理想设计,是应该有但还没有变成现实的人生价值。
6.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二、人生价值的评价
1.含义
人生价值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个人心理活动、群体意识倾向和社会舆论,对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进行衡量、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2.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的唯一客观标准——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是否有利
3.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第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第二,坚持尽责与贡献的统一。
第三,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
三、人生价值的实现
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条件 客观条件
第一,社会经济条件。
第二,社会政治条件。
第三,社会文化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第一,树立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第二,科学认定人生社会责任。
2.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充分发挥劳动创造能力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典型案例:
案例1:
北大方正的创立者王选有一个著名的公式是“我+我们=完整的我”。这仅是对他事业成功的一个总结,也是他悟出的人生座右铭。
请用所学的有关理论对此进行分析。
案例2:
一位大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一个十分脆弱的人,生活中有许多事情让我烦恼。例如,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同学之间的误会,某些老师的偏心眼,父母的不理解等事接连不断地出现,让我好烦恼。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这个人特别的倒霉,一次又一次地要接受失败和挫折的考验。有时候,我感到活着真是太累了。”
试分析这位学生的问题,并指出问题的解决途径。
案例3:
张华是第四军医大学七九级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他说:“一个人为着一个伟大理想而活着、战斗着,他就会成为一个崇高的人,就会从庸人的鼠目寸光中,从苟且偷安和贪生怕死中解放出来。”1982年,他为救一位落入粪池的69岁老农而献身。张华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在第四军医大学以及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第四军医大学迅速掀起了学习张华的热潮,并使这项活动持续至今。张华所在的二大队改成了“张华大队”。十多年来,张华大队拥有三个百分之百:英语四级通过率百分之百;服从分配,自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百分之百;毕业生成才率百分之百。张华的生命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延续。
在学习张华的活动中,有位大学生投书报刊,提出“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的疑问。他认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舍身救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农,等于拿金子去换等蛳的石子,是毫不值得的。”
问:张华为救老农而献身值不值得?请予以评说。
案例4:
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性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没有一样”。
试分析这段话中所蕴含的人生价值原理。
参考书目:
1.姜维茂、刘业英主编《思想道德修养》,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2.杨继武、潘群主编《当代青年道德价值新论》,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8月第1版
3.任者春、孙若彦主编《大学生修养学》,黄河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4.罗国杰主编《思想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3版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2.怎样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评价“人本自私”观点 4.错误的人生目的有哪些? 5.大学生应有怎样的的人生态度? 6.人生价值的含义
7.人生价值评价的的标准是什么? 8.人生价值的形态有哪些? 9.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方法 10.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第四篇:人生价值观教育
人生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分。大学生作为特定的青年亚群体,正处于个体价值观逐步形 成和定型的决定性阶段。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 值观,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 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主流及存在的问题
人生价值观是由于人们不同世界观而产生的对人生不同 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 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主要回答的问题是: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一句话,就是要回答什么样的人 生才有价值。
为了更好地获得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方面的真实资料,笔者 于2008 年对苏州、南京等地的6 所高校3000 名大学生进行问 卷调查和访谈,获得了3000 多个有价值的数椐。通过调查可以 看出,目前苏南地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 向上的,呈健康、务实、积极、进取的趋势,自立、竞争、公平、效 率、时代意识明显增强。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建 设祖国的使命感,渴望投身社会实践和参与社会活动。调查显 示,有20.22% 的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在于奉献;40.6% 的大学 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27% 的大学生 认为要做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12.1% 的大学生认为人生 的幸福是为实现人类崇高理想而奋斗;58.9% 的大学生认为判 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更有27.4% 的大学生 推崇的道德信条是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可以认为,当代大学生 人生价值观的基本面是好的。他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献身 于祖国的激情和良好愿望,希望祖国强大,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他们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 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 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 会的责任和贡献。[(1]p2)不少大学生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入党已成为今天在校大学生主要的政治选择。然而,由于我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和新旧体制 转换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 的冲击和侵蚀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观还存在诸多偏颇之处。[2]
(一)重个人利益的追求,轻国家集体利益的实现。大多数学生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
家、为集体作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但个人 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导致了集体主义 观念的淡化。他们尊重和服从国家利益,但并不希望以牺牲自 己的利益为代价;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 也要看自己从中有无实惠;他们憧憬未来,勾画蓝图,但首先要 考虑自己置身其中的价值体现。[(3]p36-39)少数大学生认为人的本 质是自私的。他们选择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把个 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上。在他们看来,提倡集体主 义就是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就是否认个人利益。通过访谈,一些大学生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 “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不关心国 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对个人利益的过分追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错位,极易使大学生步入极端利己主义 的误区。
(二)重功利讲实惠,轻理想少追求。
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注重与自己实 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他们一方面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等高 尚的人生观比较淡漠,认为是脱离现实的“假大空”;另一方面 又对崇尚自我、只图索取不愿奉献的极端个人主义观点也非常 鄙夷。他们虽主张“个人与社会融合”、“公私兼顾”、“索取与奉 献并重”,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实践。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 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一些大学生以 “个人价值的实现”为借口,轻理想重实惠。他们在现实生活中 奉行“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信条。有些大 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不求进取,高歌“六十分万岁,多一 分浪费”。少数人对精神动力的淡漠,对金钱功效的崇拜,已严 重地影响到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人生价值的追寻,从而使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一些大学生的心目中发生动摇,对树立正 确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和错位。
(三)强调知识才能,忽视道德品质。
少数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而且特别注意 自己大学毕业后如何融入社会, 为社会所接受,故出现了“重才 轻德”的倾向。他们十分注意自己在社会中的实际地位、作用和 切身利益,在政治上不求上进。少数大学生不讲精神文明,不讲 社会公德,谈吐庸俗,行为粗野,甚至打架、斗殴、偷窃、赌博,个 别人还走上抢劫杀人等犯罪道路。调查中有22.3% 的大学生以 争取优秀的学习成绩为主;还有28.7% 的大学生感到目前最重 要又十分缺乏的是专业知识。然而,多数大学生却对道德品质 表现得十分冷淡。他们更加注重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注重职 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在个人道德品质上出现严重滑坡。因 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价值取向短期化、表面化的倾向,社会理 想失落,精神动力不足,敬业乐业勤业意识淡薄。
(四)注重追求享受,淡忘艰苦奋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市
场繁荣,出现了高收入群体。__________不少暴发者以高消费为荣,大肆挥 霍,一掷千金,加之少数舆论媒体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造成社 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此 冲击和影响。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讲虚荣、摆阔气、穿名牌、互攀比、追求高档消费。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 一种派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少数同学追求高消费必然影 响到其他同学的消费心理,直接导致了在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为追求高消费,一些人千方百计去挣钱而不 安心学习,有的人甚至走上堕落犯罪的道路。有14.85% 的大学 生认为“趋乐避苦,人之常理”;还有10.5% 的大学生主张“拼命 的赚钱,潇洒的消费”;却只有10.50% 的大学生依然坚持勤俭 节约。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 视,加强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偏颇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洪流,各种思想纷至沓 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碰撞与交流,利益分配的重 新调整,社会价值评判的多种标准,家庭与他人的影响,构成了 大学生价值观选择与确立多样化的外部因素。就大学生本身而 言,个性爱好、受教育程度及对复杂社会现象认识的差异,构成 了大学生价值选择与确立多样化的内部因素。从而使大学生价 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向,并产生了较多的偏颇。
(一)社会转型引起人生价值观的多元化。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由此引起社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 深刻变化,必然引起文化的相互激荡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改革 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大 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已由单一走向多元,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西方传入的价值观念、过去“左”的一套价值观念以及改革开放 实践中新生的价值观念同时并存。在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上,都表现出多元化的困惑。社会上存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既给大 学生带来多种选择,也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困惑,使得大学生在 多种选择的困惑中形成人生价值观的多元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亦带来了 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 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 扩大,社会分配不公的加剧,加之社会上对高消费生活的有意 无意渲染,使得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现象。受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淡漠,见利 忘义行为增长,人际交往中实用性和实惠型盛行,出现了拜金 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三)西方不良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侵蚀。
经济全球化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相互渗透,使我们在吸收 外国先进精神文化的时候,一小股文化糟粕也随之而来。首先,西方文化、西方思潮对人们思想的影响。[4]改革开放以来,西方 人本主义、“信息社会”理论、生态文化理论、人权理论、社会民 主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先后对我国产生广泛影响。其次,拜 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色情暴力等西方腐朽思想 通过大众传媒和文化工业产品,在消遣和娱乐的幌子下进行大 规模地传播和渗透,向人们灌输低级庸俗的趣味和情调,宣传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给人们尤其是大 学生的精神和道德带来负面影响。再次,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严 重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给国 家财产造成极大损失,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带来 种种错误信号。
(四)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弱点。
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弱点,这是造成其人生价 值观出现错误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因为缺少生 活经验、社会阅历不足、能力不够,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出现很多 矛盾和困惑。大学生虽然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但因一直生活 在宁静的环境中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加之不少大学生为 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这使
·177·
得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偏 颇。如只讲索取、不愿奉献,价值取向急功近利;好逸恶劳、自私 自利、学习松弛、敬业意识薄弱;害怕艰苦、贪图享受、爱慕虚 荣、追求高消费等。[5](p53-55)
三、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优化
加_______强人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 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思想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 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 荣辱观”。全社会都要共同关注并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的教育。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重要思想把大学生的思想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来,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树立起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 值观念。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会主义共同 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这一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 的动员令,是号召和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因此,要明确高尚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确立健康正确 的人生观。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带着历史使命和 社会责任感讲好每一课,必须做到既要系统讲清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又要针对大学生最敏感、最关心的疑点、难点、热点 问题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 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复杂的社 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第三,要利用高校一切可以利用的 教育资源,如党校、团校、理论学习小组对广大学生集中进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报告,利用学生喜爱的辩论赛、知识 竞赛等形式,丰富理论知识。第四,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时间和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 生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参加生产劳 动,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使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增长 实践知识,密切工农感情,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和行相 统一。
(二)加强社会公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
一种基础性的、普遍性的、全民性的行为规范。当代大学生公德 意识的强弱, 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公民素质, 也决定着国家 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 进而对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 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公德意识对于维护 社会正常秩序和社会生活的有效运转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因此,要培养大学生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公德意识,继承和 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广大学生了解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 和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传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 社会主义,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增强抵制西方腐 朽思想的免疫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抵御各种不良思潮侵蚀的能力。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 在思想道德领域中最基本的价值导向,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集体 主义教育,其最终目的是要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 范、人生理想和世界观等思想意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 求,使他们克服和抑制与社会主义伦理准则和法规制度相悖的 个人利益和狭隘的小团体利益,达到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 益、国家利益的辩证统一。加强社会主义教育,使大学生认识 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通过 这些教育,使大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 在一起,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营造良好环境用先进典型优化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除大师、大楼之外,主要是其文化环 境。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术自由、民主管理的氛围,是大学生价 值观形成的最好土壤,其校风、教风、学风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大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 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克服教育过程的功利 化、物化和技术化倾向也起着重要的启迪和陶冶作用。大学的 软环境,不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教育管理及服务保障 工作,弘扬什么,抑制什么,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都 是至关重要的。[6](p211-212)要大力宣传各种典型事迹,为大学生树 立楷模。学英雄,做英雄,讴歌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时代英雄,创造一个勤奋、务实、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大力弘扬先进模 范人物不怕吃苦、不计回报,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教育大学生以先进的模范人物为榜 样,进一步优化人生价值观。高校还要注意发现大学生中的先 进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大学生,使之成为大学生看得 见摸得着的学习标杆。
(四)在社会实践中优化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例如军训、生 产实习、公益劳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青年志愿者服务、献爱 心活动等等。高校要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实 训、实习等职业岗位锻炼、文化科技“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 活动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服务社会,了解社会,感受社会,使 自己的价值认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校内实践活动主要结合 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进行,以集体主义教育和为校园 精神文化建设做贡献为重点,也可与勤工助学活动、校园绿化 与环境保护等活动结合在一起,以培养大学生的自强、自立和 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五篇: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
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
http://blog.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15:28 提拉米苏
标签: 教育杂谈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受到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现状,进一步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科学运用邓小平理论,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P>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主流及存在的问题
?/P>
高等学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园地,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材,他们代表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故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
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大多生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后、改革开放的年代中。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学校多年教育下,健康成长。他们拥护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他们大多数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竞争、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不少大学生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入党已成为今天在校学生的主要政治选择,而他们在申请入党和入党以后,基本上都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并起到表率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和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为:
(一)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或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但也有的人内心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他们大多数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实践。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
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金钱的诱惑使他们只想挣钱而不择手段。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六十分万岁”;一些人以大学文凭为上升的跳板,梦寐以求的是出人头地、谋取金钱地位;有的人甚至认为“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这都使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一些大学生的心目中发生动摇,使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
(二)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作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由于个人主义、利已主义的膨胀,而导致了集体主义观念的淡化。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他们选择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上。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
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少数学生不讲精神文明,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甚至打架、斗殴、偷窃、赌博,个别人还走上抢劫杀人等犯罪的道路。
(四)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高速发
展和市场繁荣,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少暴发者以高消费为荣,大肆挥霍,一掷千金,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此冲击和影响,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在一些大学生中,讲虚荣、摆阔气、穿名牌、互相攀比、追求高档消费成风,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派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少数同学追求高消费必然影响到其他同学的消费心理,这都直接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为追求高消费,一些人千方百计去挣钱,而不安心学习,有的人甚至走上堕落犯罪的道路。
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极大重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