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浅思

时间:2019-05-12 11:4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文化建设浅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文化建设浅思》。

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浅思

企业文化建设浅思

摘要:企业文化需要正确管理和引导,不能放任自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分阶段的旗帜鲜明的提出我们提倡和弘扬的文化,依据公司现阶段发展状况我们应提倡和弘扬:创新文化、执行文化和人本文化,实现企业和人的和谐共进。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文化 执行文化 人本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企业所特有的且为企业多数员工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企业活动中的反映。

是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呢?当然,从企业文化的定义可以知道企业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它隐匿地存在于广大员工的心灵之中,并在员工的潜意识中形成共识。因此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文化,只是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是企业所提倡和弘扬的;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是阻碍或影响企业发展的,是为企业所摒弃和杜绝的。因而企业文化需要正确管理和引导,不能放任自流。

当然企业文化的建设也不是可以一撮而就的,搞好企业文化建设,需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我认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分阶段旗帜鲜明的提出企业提倡和弘扬的文化,对不符合提倡和弘扬文化的行为坚决给予制止。根据我多年公司质量体系推行情况,以及一年多三标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重建的进展情况,我认为公司现阶段应首先倡导和弘扬创新文化、执行文化和人本文化。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超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是所有优秀企业的文化核心,创新文化已经成为当今成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由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异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变成了

企业的生命源泉,在剧烈变动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更新的人。只有不断地使自己的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和营销策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即与外部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相一致,才能生存下来。而只有当自己的这些技术、管理和制度处于社会发展的前沿,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

任何先进的企业制度和技术都是相对的,阶段性的。要想始终保持企业的先进性,必须具有较强的制度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应地有较强的管理创新能力与之配合。公司作为金川科技板块率先上市,要求我们必须站在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前沿,必须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和管理我们的采购、生产、销售,更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去解决这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们应与外部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相一致。但是企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演变成一种思维模式和标准,并进而构成稳定的企业文化。由于思维定式的作用,在新的问题出现后,我们往往倾向于使用同样的思维和方法,缺乏对新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佛教的“所知障”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往往没有什么比成功更容易导致失败。很多企业由于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的决策模式、管理模式没有创新,或者在多数时候,没有“与时俱进”观念或者说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笼罩下的企业,即使发现了自己在经营战略和策略上的重大缺陷,也往往在旧思维的强大惯性作用下,走向失败,而后续的经营者做出的挽救性的努力也将因此而大打折扣。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我们的企业性质、组织机构、内外部环境及管理要求均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一些部门车间人员依然固守原有的制度、程序和行为方式,对新的制度、程序、要求不学习、不反对、不执行。这是很危险的行为,不及时纠正,将可能使我们所有的创新努力付之东流。

不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企业文化,甚至可以扼杀一个企业。很多走入困境的企业,最终都采取了“先破后立”的方式。不把旧摊子砸烂了,不能求得新生。也有人说,我们的公司要死过一次才有可能搞好,那么,既然破是要付出代价的,为什么不力挽狂澜,扶之于将倾,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机会成本?其实,这个“破”,主要还是针对旧的企业文化去的。不如此,不能求得发

展。而我们正处在这样的历史转折点上,公司上市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固守以往的思维模式和标准,无异于刻舟求剑,只会栽跟头,走入困境,唯有推行创新文化,与时俱进,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才是我们的出路。

执行文化是企业执行力的体现,是创新文化落地的根本保障。最伟大的创新、最有前景的项目开发、最详细的工作安排、最精准的经费预算,如果没有严格的执行,恐怕都只能是空谈。

作为一个从科研单位衍生出来的生产经营单位,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乏创新,我们不停地在制定计划、修订制度、规定流程,但是这些计划、制度、流程是否得到严格的执行呢?计划之所以没有完成,关键在于没有不折不扣的执行精神,往往是干到那里算那里,干不了也没什么。有的甚至在计划制定之初就没有将企业的战略、方案和具体的执行结合起来,这些方案、策略到最后落实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而“走了样”。

制度执行,关键在于基层领导的参与,一些部门领导在文件和制度制定之初不学习,也不提任何意见和建议,因为他压根就没有想执行,要想使新制度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除了制度本身本公平公正、体现价值观的要求外,还必须要在企业内营造一种重视执行的“执行文化”,执行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了执行力企业的任何工作都是纸上谈兵。有这么一个案例——东北一家国营企业被一家日本财团收购,东北企业的领导翘首期盼,期盼日本的专家能够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来指导他们,让他们起死回生。但日本专家到这家企业看了一圈,把原有制度拿出来看了看,发现没有问题,最后,日本专家说了一句话:“把以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不到一年时间,这家企业就起死回生了。

有人可能会问:“哪些计划、制度为什么没有执行呢,打造执行文化需要注意什么呢?”。我认为关键还在于管理,因为我们的管理中充斥大量的假动作,在各个岗位上几乎都能够看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只做不管。每个人都在做事,但做了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做得好不好、到不到位,却没人去管。这导致很多的管理活动都没有真正的执行,成了假动作。每一个有效的管理动作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标准、制约、责任。也就是说,事情怎么做必须要有标准,要有规定,要有人

检查,形成监督和制约;最后,事情做得好与坏一定要追究责任,好有奖,坏要罚。标准、制约、责任三个要素缺一个,都会让管理动作成为假动作。

以公司物资采购运作流程为例:

车间每月提交采购计划→采购部计划员审核采购计划通过后编制询价单→风险管理部接受供应商报价并提出采购建议→相关部门及领导评审采购意向,主要评审价格厂家是否合适→各参加评审人员签字确认后采购部与客户签订合同→供应商送货上门→采购部或需求部门、车间验收。

这个过程看起来很合理,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在采购过程的审核中,根据管理三要素法,我们发现,这个流程很多地方是失控的。首先采购需求部门车间提交采购计划环节,虽然有需求部门、车间主管审核,采购部计划员审核,但是最后没有形成确定执行的采购计划,需求部门车间申报计划中一些项目没有执行也没有被告知。管理的三要素在这个流程中只有一个:责任;缺两个:标准和制约。我们再看采购部与客户签订合同环节。采购员是凭着采购计划、询价单和评审结果去采购的,可说是有标准。但合同签订前并没有技术部门对采购技术条件确认?所以,采购员虽然有标准,但是并没有人制约他,也没人知道他是不是按这个标准在买。买多了、买少了、买错了有没有人追究责任?没有,大不了再买,或者直接说需求部门、车间采购信息提供不全。管理的三个要素在采购部与客户签订合同这个环节也只有一个:标准;缺两个:制约和责任,这个环节也是失控的。有人可能会说,库管、验收员手里也有合同可以把关,这不就形成了相互制约了吗?但在库管员处发现其合同没有签字盖章,其处还有大量的收条,均是需求单位开具的,大致的内容都是收到某某物料多少车,某某气体多少瓶,某某电器多少台,根本没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描述,而验收单就是依据这些收条开具的。表面上看起来这个流程很合理,其实,只要用三要素法去分析,会发现很多地方存在假动作。

人是创新活动的第一资源,是执行的主体,也是创新文化的根本载体,人是社会的主宰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

人是社会的主宰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最终是为了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是协调统一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主要是对于具有价值观和独立人格的人的管理。那么,这个时代的管理将不是控制、不是计划,而是通过对人的价值观的尊重和塑造。

这个时代的管理特色,将是人性化的,人性化的管理要求我们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重激励轻控制、身教重于言传、心理重于物质。加强对员工忠诚度的培养、重视对员工心理契约的维护,帮助人实现自己的价值,打造出强有力的吸引力,使员工个体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命运联系在一起。

一个美国牧师周末在家想第二天的布道题目,越想越着急,在书架上随意翻书时翻出来一张世界地图,心烦就撕下来、揉碎了扔进纸篓里。此时,他的孩子吵着要到游乐场玩,牧师敷衍说,你能够把撕碎的地图拼起来,我就带你出去。没想到十分钟后,这张世界地图拼起来了。父亲感到很奇怪,问儿子是怎么拼起来的?小孩说,实际上我拼的时候看到地图反面画着一个人,把人拼对了,地图就有了。牧师悟出一个道理:把人拼对了,世界地图就拼对了。再衍生一下就是“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关键在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和落实。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高员工的觉悟,把个人利益统一到企业目标的大环境之下,让其认识到“大河无水小河干”,即企业利益最大化是员工利益最大化的保证。员工无形中形成一种自觉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努力工作的意识,结果自然就是“小河有水大河满”,何愁企业不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吉鹏 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发展出版社 第2版(2008年6月1日)

[2] 曾伟领导管人 流程管事 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1版(2009年1月1日)

[3] 李文勇,黎永泰.转变企业人本文化激发企业创新行为.科技资讯,2006年26期

第二篇:浅思廉政文化建设

浅思廉政文化建设

陈靓靓

浦江县金融希望小学 322227

[摘要]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的新发展、新探索。[关键词]廉政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反腐倡廉实践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廉政建设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廉政文化建设搞好了,可以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增强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监督意识,提高广大干部执行反腐倡廉各项制度的自觉性。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加大文化含量,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独特功能,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一项基础性课题。本文就廉政文化的定义、内涵、实践、意义谈谈粗浅认识。

一、腐败之风,廉政之义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廉政文化,营造守廉、倡廉的社会风气;腐败文化,营造腐败的社会风气。在不良文化营造的社会风气下,腐败就有滋生的土壤和温室。

近年来,尽管反腐败力度越来越大,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还是纠而复生,甚至愈演愈烈,其重要原因包括一些腐败现象成为一种文化,渗透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虽然,由于腐败文化的腐败性、丑恶性,决定它在法制、纪律和社会公德约束下不可能像主流文化那样可以通过合法的大众媒体去传播。但它的隐蔽性、示范性又可以存在,并通过大众的隐性认可广为仿效。一个人通过滥用职权谋得了金钱、权力、地位等利益,另一些人发现了其中的“成功”秘诀,便会寻找机会,仿效前者实施腐败。腐败文化就在这种恶俗下,衍生腐败之风。于是,在腐败文化影响下,歪风邪气占了上风,清官不香,贪官不臭,你不想腐败也要让你受着腐败熏陶。意志坚定者,“出污泥而不染”,自守清廉;意志薄弱者,随风落地,跌进“染”缸还沾沾自喜。

廉政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是先进文化。它既是一种文化体系,又含有深刻的廉政理念,对反腐倡廉起着导向和支撑作用。一旦形成,其所包含的廉政精神、廉政观点、廉政道德、廉政准则等,对人们的精神境界起着提升作用,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引导党员干部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凝聚起来,深化廉洁自律意识。

二、思古及今,廉政之涵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既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又具有现实的时代性。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的起源、演进和发展也都有其自己的轨迹和脉络。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廉政文化基础的国家,形成了许多博大精深的“廉说”、“廉论”,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我们党更是廉政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反腐倡廉作为共同的政治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了党的优良传统,创立、丰富和发展了一系列的廉政理论,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

我们现在讲的廉政文化,是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它吸收了我国传统廉政文化中的廉洁、民本思想等积极因素,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以培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为宗旨,以倡导廉洁奉公、弘扬清风正气为主要内容,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目的。其内涵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廉洁的政治文化,要求掌握公共权力的领导廉洁自律,淡泊名利,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二是廉洁的社会文化,要求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让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优秀的传统廉政文化和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发扬光大;三是廉洁的职业文化,要求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克己奉公,遵纪守法;四是廉洁的组织文化,要求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国有企业等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公正透明,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加强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要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不断丰富其内涵。要深入学习研究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反腐倡廉思想理论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反腐倡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继承和弘扬为人民服务、“两个务必”等党的优良传统。要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等富有时代气息的道德规范融入廉政文化之中,挖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本地特色的廉政文化,提炼升华历史上清官廉吏的廉政思想,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先进的廉政文化成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三、以人为本,廉政之践

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效果是最根本的,是第一位的。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要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适应文化具有渗透性的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寓教育于有益的文化活动之中,做到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增强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要着力在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性、增强渗透力上下工夫,创新为先,特色为重,通过加强基层基础,推进廉政文化进一步面向全党全社会。进机关,以开展“读书修德、以德律己”活动为抓手,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素质,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进学校,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使廉洁、诚信、守法等良好道德意识和法纪观念从小就植根于学生头脑之中。进企业,要紧密结合企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促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廉洁经营,帮助企业职工树立尊廉崇廉的道德价值观。进家庭,要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庭成员进行清廉勤俭、移风易俗的思想道德教育,对普通居民家庭进行贤良美德教育,做到“家庭设防线、常敲廉政钟”。进社区,要把廉政文化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各项活动之中,宣传和教育群众增强廉洁、诚信、守法意识,激发居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积极性。进农村,要根据农村的特点和农民的需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廉政文化传播到农村的千家万户。要精心整合廉政文化资源,积极拓展廉政文化阵地。既要用好本地的资源,又要用好国内的优秀廉政文化资源;既要挖掘整理古代的传统资源,又要注重近现代廉政文化资源的利用。

四、稳固党政,廉政之意

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有利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党的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只有加强廉政教育,搞好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抵制腐败的意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筑起社会主义不倒长城。

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有利于促进《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题中应有之义。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正深入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按照《实施纲要》的要求,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优良传统,推动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廉洁的氛围,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党风决定民风。党风正则民心顺。古人云:“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故民之不善,吏之罪也”。邓小平同志说:“为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端正党风的核心就是大力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只要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能严于律己、清正廉明、身先士卒、做出表率,必然能从根本上扭转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营造好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良好道德环境,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形成一个干群关系融洽、社会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

总而言之,建设廉政文化,既要抓住廉政的内容,又要重视文化的作用;既要突出廉政的目的,又要重视广泛的社会支持;既要吸取其它文化的有益养份,又要重视在继承借鉴中甄别扬弃。从而,保证廉政文化建设前进在正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强.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作家网.2008.7.21 【2】李建胜.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中国期刊网.2009.5.10 【3】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http://jiangsu.mofcom.gov.cn 【4】李跃冬.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3期

第三篇:浅思金融体系稳定

浅思金融体系稳定 新千年临近之际,似乎大家都是应该准备乐一乐的时分,生活在台湾的一些人可能乐不起来。台湾最近有两大“不安”:第一大“不安”是台湾政局**,特别是在“立法委员”有关能否存在台湾版“莱温斯基事情”提出质询之后,状况更是如此;第二大“不安”是大名鼎鼎的伦敦《经济学家》杂志在大庭广众之下揭了台湾金融业的短,声称台湾很可能在明年春节前迸发外乡金融危机。

在美国,“莱温斯基事情”原本也算不了什么,当时的始作俑者克林顿总统固然被搞得身败名裂,但美国经济依然如火如荼。可是,换成台湾,为什么一时被大肆渲染的“总统绯闻”就是一大不幸呢?由于台湾“总统”是要管经济的,假如绯闻缠身,他就没有时间管了。关于指导人物,许多人常常更多地关注其绯闻,但并不关怀其绯闻自身的事实水平。台湾“立法委员”的行为举止之古怪失度,原本也算出名全球,其对“陈总统”的责备,在我们看到“行乐图”之前,恐怕得大打折扣。至于我国媒体对台湾的众多事情常常有放大或者化小作用,我们有时对本人的所闻所见也难免无法自信起来。

假如依照波普尔对民主制度的透视,那么可以完成战争的政府更迭的就是“民主政体”,不能完成的就不是“民主政体”(波普尔,1987年)。能够说,台湾和美国一样,都完成了西方意义上的“民主”,但台湾的“民主”比美国脆弱得多。孙中山先生早就在当前提出了“军政、训政(即党政)、宪政”三部曲,真正完成“宪政”已是在蒋经国的暮年,到目前“立法委员”们拳打脚踢的局面时有所见。在美国是政企(银)分开的,台湾则是政企(银)不分的,即便有所分,也是分得不清的。政府干预原本就是诸多东亚、东南亚国度的经济形式特征。

政治动摇在美国虽能招致股市动摇,但是动摇之后,股市依然能够照样上扬。但是,政治动摇在台湾的效应可能就不一样,在经济景气的时分,问题可能不大,但在经济不景气、金融业不良贷款多的时分,政治动摇对经济与金融运转的扰动就大。

台湾比之于大陆,无异于“弹丸之地”,但是,就在这一岛屿上,却是银行林立。据台湾的统计年鉴,与1991年数字相比,截止2000年1月底,除了“中央银行”之外,台湾有本“国”普通银行54(16+8)家,外国银行在台分行39(35)家,信誉协作社48(74)个单位,农会信誉部287(285)个单位,渔会信誉部27(25)个单位,信托投资公司3(8)家,还有邮政储金汇业局,本“国”人寿保险公司17(14)家,本“国”产物保险公司17(19)家,本“国”票券金融公司16(18)家,本“国”证券金融公司4(1)家,外银代表人办事处24(28)家(括号内为1991年数字——参照周大中,1994年,第205-206页)。台湾商业银行的设立采取核准制。在过去,台湾银行大多为公营银行,非公营银行属于例外。从九十年代初开端,有大批非公营银行申请开业,其中很大一局部带有家族颜色,这些新银行的资金范围有限(周大中,同上,第204和212页),其设立是为了替背后的财团提供一个较不受约束的集资渠道,而且这些财团根本上还是希望银行可以赚钱。总之,往常台湾银行的家数不减反增。

台湾无疑存在过度竞争问题。但过度竞争自身却不是问题,只需台湾银行之间存在破产倒闭和自在兼并的运作机制,过度竞争问题会由于银行之间的自在兼并行动得到改善,金融资源趋向于流向最适合其管理的机构管理,由此金融构造能够趋于完善。在90年代初,真正的问题是台湾普通银行中公营银行占统治位置,其特性与大陆的国有银行很相近,业务上不求上进,担任人但求无过,不求有功,难以展开现代化的银行业务(比拟周大中,同上,第212页)。到往常,随着台湾银行数目大增,银行之间的竞争绝后剧烈。台湾那些新银行的要人也局部来自那些公营银行,似乎也应具备公营银行老总们过去那种散漫习气。但是,时过境迁,由于机构林立,竞争过度,很多公营银行的老总们那种散漫习气也都已根本消逝,更不用说那些新银行的老总。总之,银行老总们的业务压力很大。

据我的台湾藉朋友何子毅先生引见,台湾的公营银行,其绩效和构造都相差不多。也就是说,并没有亏损特别严重的、也没有业务特别突出的公营银行。在这种状况下,银行之间(特别是公营银行之间)的兼并即便发作,其动力源自降低本钱、进步效率。但由于尚无金融机构兼并法,几家银行(如台银、中信局及土银)酝酿兼并,但并不胜利,反倒是信合社改制为商业银行者不少。

我国大陆的国有银行占领着垄断位置,似乎也在酝酿兼并重组。大陆银行之间的竞争格局与台湾大不相同。一方面,参加世贸和金融全球化请求我国大陆的银行愈加壮大强壮,即请求我国扩展银行范围,以迎接外国银行的应战。另一方面,即使外国银行大举进入,其触角在很长时间内可能依然有限,由于在我国中心城市之外的许多中央,可能依然得靠我国大陆现有银行的密密麻麻的分支机构提供金融效劳。当然,我国大陆银行能够与外国银行合资、协作,或树立战略联盟,反之亦然。目前我国大陆国有银行酝酿的兼并重组,由于银行坏帐率高,似乎像是两位浮肿病号之间的“成家”.政府的银行不可能不遭到政府干预,不一定可按市场竞争的择优规律沿着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向完成兼并。行政部门指挥下的范围宏大的“拉郎配”,其结果可能愈加拖累原本业绩就差、体态臃肿的“新郎”和“新娘”.过去几年,台湾固然遭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但逃过了金融危机的劫难。缘由很多:(1)台湾外债少,负债仅为数千万美圆;(2)国际收支经常帐长期呈现大幅顺差;(3)外汇存底多,目前达1100多亿美圆;(4)中小企业占主体,可灵敏调整运营方向,从而有助于确保台湾的经济增长。据安定洋经济协作理事会11月12日音讯,预估台湾2000年经济生长率为6.4%,2001年则为6%;民生消费指数(CPI)为1.3%,明年为2.1%。此外,台湾的经济高科技含量可观,在国际分工中,对欧美的加工需求依赖性较大,对东亚和大南亚的加工需求依赖性较低。台湾的企业构造固然对灵敏调整运营方向有利,但是企业的融资构造却不悲观。台湾的大企业过高依赖银行的贷款,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很多是透过民间借贷。台湾国民党具有许多企业,与德国继承了东德原德国社会主义统一党(SED)产业的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PDS)一样,两者能够说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政党。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民党曾请求银行救助30余家这类企业。这阐明台湾有严重的党、政、企不分问题。

但台湾的经济泡沫仍在幻灭之中,这也是事实。据伦敦《经济学家》文章,台湾股市自从三月间陈水扁博得选举以来曾经跌了百分之三十五,许多地域的房地产自一九九五年以来已跌到超越百分之五十,若干大财团也都面临偿债艰难的问题。台湾的贷款常常是由股票与房地产做为担保。许多人责备台湾银行肯作抵押放款而不肯多做信誉放款,这就有些像当铺(周大中,1994年,第212页)。依据台湾媒体报道,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台湾的经济泡沫开端幻灭。随着债务人无法偿债,这些抵押品的价值也大幅缩水。台湾的银行坏帐目前已创下最高纪录,依据政府统计坏帐比率达5%,但是剖析家们的见地却是此一水准的二到三倍,激进一些的估量为10%.但是,依据一些临近国度的经历,假如呆帐率高于15%,就容易发作系统性风险。与此相比,大陆官方机构早就披露过,1996年我国大陆四大国有银行的呆帐率达25%(估量为激进数字)。1997年底我国大陆四大银行资产净值占2.16%(转引拉迪,2000年,第157页)。

金融制度呆帐、坏帐比例高虽是问题,但假如没有《经济学家》杂志的一把火,世人对台湾金融市场的自信心就不会遭到过多的影响,金融体系就可能在修修补补中照样运转不误。金融体系由金融效劳需求者、金融效劳供应者和金融市场组成。从资金活动角度看,金融体系由市场、中介机构、亏损部门和赤字部门组成,资金从有亏损的实体经过金融系统流入有资金赤字的实体(博迪,2000年中文版,第22页)。亏损部门供应资金的行为基于一种收回初始资金投入并获取报答的预期,而且预期报答的数目是与投入资金所承当的风险正相关。可见,金融系统的资金流是一种完好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是致命的。支撑金融体系运转的最主要要素是市场自信心。

关于一个坏帐堆积成山的金融体系,只需市场自信心存在,而且只需有一家机构出面作出救援姿势和调整,金融市场就能苟延残喘,无论该机构是政府、银行、企业,无论它是国内还是国外甚或国际机构。我们的社会、经济系统(包括金融)能够说是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常被谑称为“蝴蝶效应”:一只蝴蝶今天在北京翩翩飞舞,或许就会改动纽约下个月的天气(莫斯可,200年中文版,第7页)。《经济学家》杂志能够放飞蝴蝶。宝岛上“看得见的手”(政府)和“看不见的手”(市场)也能够放飞蝴蝶(求稳)。

谁也无法预言将来。如今所说的混沌理论或复杂系统理论,其中心观念就是:最终结果敏感地依赖于初始条件,因此总是难以预测的(莫斯可,200年中文版,第7页)。无论是关于台湾还是大陆金融业来说,所能做的可能就是改善初始条件。那么什么是初始条件?前一时段的完毕状态就是现一时段的初始状态。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从如今做起,改良现时的条件。

经济学家的文章无疑给台湾提了一个醒,其作用无异于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必胜、资本主义必亡对资本主义国度的影响。这也让人想起了美国世界察看研讨所莱斯特。布朗著文的发问:“谁能养活中国?”马克思的预言和布朗的发问都招致了所涉由者的大量顺应性反响,从而使得迸发危机的时间表延长(以至无限期延长)。与《经济学家》杂志的文章的预言相反,台湾政府和业界的许多顺应性反响很可能使得台湾在春节以前不会发作外乡型金融危机。

退一步讲,大陆和台湾不是兔子和狐狸的关系。万一台湾金融业撑不住,不存在兔死狐悲的问题,反倒会有唇亡齿寒的意义。大陆,台湾,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度的文化特征和经济形式的共性很多,最大的共性就是政府干预严重,假如说那些国度以“裙带资本主义”著称,我国也不乏“裙带”特征。但是,一旦危机临头,稳定局势的大事肯定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不论这个政府是凯恩斯主义型政府还是守夜人型政府。

但是政府的插手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救援(bail out)的后遗症很大,救援者的信条是:“该救的还是要救”.假如中央银行出面救援,充任一次“最后的贷款人”,业绩差的银行就得到一次甜头,就不思改良,呈现了道德风险,这种道德风险经过其他银行的学习效应传染给其他银行,结果央行可能得不时充任“最后的贷款人”,整个银行系统的业绩就会每况日下,最终招致发作系统性解体。

假如地道依照市场规律办事,那就是“该倒的就让它倒”.不救援的结果是企业或银行的破产倒闭,甚或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在考量不救援之前,可能得测算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的可能性和涉及面有多大。只需涉及面不大,破产倒闭是好事,这一方面强化了企业和银行的预算约束,另一方面破产倒闭惹起的企业和企业重组能够优化市场构造。大浪淘沙,“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救援和不救援这种两分法是不全面的,似乎只要这两种方式。实践上除了救援何不救援之外,还有化解和防备等方法。

台湾五年前就树立了金融监理委员会。东亚金融危机迸发以来,特别是在今年,台湾当局和金融业界推出了许多的化解和防备措施,其中有些是与市场分歧的(market conform),有些是与市场不分歧的、因此也是易受攻击的。这些措施包括:(1)以国安基金作为支撑股市的最后手腕。台湾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一切本人设有国安基金。今年该基金与其他四大基金曾经屡次入市购入股票作多护盘;(2)台湾当局已思索到企业在春节期间的资金需求,“行政院”财经小组扩展会议中,已请求银行对营运与缴息正常的企业在明年四月十四日前到期的贷款本息,予以展延六个月;(3)去年已将金融停业税有5%降至2%,最近方案继续降至零税率;(4)新政府上台后,曾进步乙户准备金利率,提供3200亿台元优惠房贷,辅佐传统产业4500亿台元融资,筹设资产管理公司,纾困企业;(5)调降存款准备金;(6)准备推出金融机构兼并法,以促进银行兼并;(7)筹建资产管理公司。

台湾目前能做的可能是要继续推出措施,稳定人心,恢复市场人气。假如一盘散沙了,有关金融危机的说法无疑就成了“自证预言”.台湾的信息透明度和公开性曾经较强,这一方面招致问题容易暴显露来,容易迸发金融恐慌;另一方面这也便于及时处理问题,而不是用纸去包火,或者用纸去救火。大陆的习气做法是依据需求肯定能否披露音讯,在短期内经过化解措施坚持金融稳定。

但化解措施都是事后措施,今后是要多设置事前预防机制,这才是面向久远的思索要点。在长期,无论是台湾和大陆,都要从基本上实行政企(银)分开,让市场力气依照市场运作规律发挥其作用,即恢复市场本位。

信息来源于【职教人生】 http://

第四篇:辅导员工作浅思

辅导员工作浅思

汇华学院 王增茹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辅导员既是大学班级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又是学生事务的服务者和组织者,同时还肩负德育的重任,辅导员的工作关系着高校德育质量和大学生校园生活质量,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辅导员对班级积极有效的管理,将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可以说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辅导员,学院的和谐发展也离不开辅导员。

掌握学生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你的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政治思想辅导员,关键是了解自己的学生,对他们的价值观、心理素质甚至家庭状况,都要有全面而独到的认识,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

首先,录取分数线低,生源质量稍差。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较差,学习方式、方法存在一定欠缺,甚至个别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其次,学生素质和能力差异悬殊。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成绩虽然总体上稍差,但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头脑灵活、兴趣爱好广泛、实践能力突出,文体特长明显等等。

第三,入学心态各异。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情况不一,有一部分学生因种种原因,高考发挥失常,万般无奈下进入独立学院,他们一方面要面临高额学费,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强烈的心理落差,让他们心理压力很重;还有一部分学生把进入独立学院看作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下苦功夫,扎实学习,全面锻炼,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另有一些学生缺乏远大志向,对高考的失利无动于衷,对家长的殷切期望置若罔闻,整日浑浑噩噩,学习无兴趣、无动力,浪费大好青春。

第四,经济条件悬殊。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家庭条件优越,学习期间的学费及日常开支没有丝毫压力。但另有一部分学生家庭本不富裕,甚至来自贫困农村,缴纳高额的费用尚且困难,生活更是捉襟见肘,维持正常的学习存在极大的困难,无形中形成鲜明的对比,存在巨大的心理落差。

管理全面到位

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经历过高考的拼杀进入大学后,无异于登上天堂,希望在大学里好好放松、张扬个性。因此对刚刚入学的大学生一方面要帮助他们调整好入学心理,另一方面要有严格的纪律管理。

1.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辅导员工作要把握好时机,大学四年的班级管理工作重中之重是在大一,班风、宿舍风气的形成都在大一上学期。在此期间辅导员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一新生的军训是辅导员了解学生最直接的窗口。艰苦的训练、严格的纪律最能展示学生的忍耐力、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辅导员可以通过观察、座谈等方式,发现学生的特点。

军训结束后,就进入紧张有序的大学学习生活,此时他们面临一个比较重大的关口,即学习方法的转变。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同于高中,不少新生开始产生不适应感,部分人就会产生比较强的失落感,甚至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专业选择产生怀疑,此时如果听之任之,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因此作为辅导员不仅要帮助学生顺利开始大学的学习生活,还要注意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较孤僻的同学,要鼓励他们相信自己,好好学习。“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好了头,以后的工作就会比较顺心、顺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学生入学之初,让每一名学生认真学习校规校纪并牢记在心。还可以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一视同仁,在学生中形成明确的奖惩意识,让他们从入学开始就形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班集体荣誉负责的意识。

2.选拔精干的学生管理队伍。要做好班级工作,光靠辅导员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注重培养学生骨干,认真组建班委和团支部。学生参与管理,等于加长了班主任工作的“手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干部要给予充分的信任,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学生干部也有各种思想问题,也会出差错,对此切忌粗暴批评,甚至随意撤换,但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切忌学生干部功利性太强,要适时地引导他们理解担任学生干部的目的,努力为同学们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使有能力、有才华的同学能够在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脱颖而出。在选定学生干部、评选三好学生、入党等方面,辅导员要做到坚持原则、办事公道。

3.培养学生的成人意识。学生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是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的基本出发点。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辅导员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成人意识,让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这就要求辅导员把握好“紧”和“松”两个原则。如果说刚入学的新生需要大学辅导员实行“紧”的管理,那么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后就要“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允许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却有文体细胞,就应鼓励他在遵守学校学习制度的基础上多参加文体活动;有的学生喜欢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就应鼓励他认真学习,准备将来攻读研究生,但不要忽视体育锻炼,注意培养自己一方面的特长。对学生提出的新想法和新意见,也不能简简单单一个“不行”了之,要允许他们去尝试,通过实际经验,他们会认识到怎样做才是对的,这种经验比起老师的单纯说教来会更让他们印象深刻。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松”是为了更好的“紧”,由老师“紧”变成学生自己给自己“紧”,让学生在大学里“长大”。

加强自身修养

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的教育者之一,因此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包括辅导员在内,前进中都会遇到问题,这其中有社会的、经济的,更多的会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辅导员若不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不可能有效地解答学生的困惑。

其次要加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有关学生身心特点与思想发展水平的针对性研究,提高对学生思想问题的洞察力,对学生中出现的新问题能够准确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教育时机,提高加工教育信息的能力。

再次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各方面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在解决学生思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培养心理教育能力,还要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爱心,要将学生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孩子,才能安心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也能使自己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辅导员的工作需要全方位的思想储备、知识储备、能力储备。辅导员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更新,才能和学生保持同步,作一个合格的辅导员。

第五篇:中国食品安全之浅思

中国食品安全之深思

摘要: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从近年来发生的 “三鹿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可以看出我国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诸多方面。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对消费者的安全构成威胁,而且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要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中国的食品安全。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原因建议

一、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今年4月初,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而这些馒头都是各色各样,馒头的光泽要比自然的鲜亮,同时表面光滑,非常具观赏性。但是就是这些馒头都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上着色剂而做出来的,而且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此后,温州等地也发现类似染色馒头。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可以使用的添加剂中没有山梨酸钾,允许添加甜蜜素和柠檬黄的食品中也不包括发酵面制品。那些无良的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不惜以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代价。这种不负责任的商人在中国还有很多很多。

近期,中国又出现了“地沟油”事件。地沟油,城市地下水道里悄悄流淌的垃圾。有淘者对其进行加工,摇身变成餐桌上的“食用油”。而这种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其具体表现为引起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甚至还会引起胃癌与肠癌。

“你一定也吃过地沟油”。这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工作组组长何东平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因为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按照这个比例,平均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曾有人调侃说:“地沟油,今天你喝了吗?”。由于存在不小的经济诱惑,仍有人铤而走险销售地沟油。这种至致全国人民健康于不顾的人应该是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国的食品安全时常发生,从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到圣元奶粉“早熟门”再到“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甚至是“地沟油“事件。这些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已经到了吃青菜会有农药,吃肉会有瘦肉精,甚至还加点配料“地沟油”,喝奶会担心有三聚氰胺,好不容易来个豆芽,还是有毒的,再不然,去吃个肯德基汉堡包也会吃出虫子。中国食品安全已经到了一个很严重的地步。

二、引起中国食品安全的原因

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在这近十年都频繁发生,曾采取过不同的措施,也无法得到遏制。其表面原因似乎是食品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广泛地使用激素、农药、不安全饲料和添加剂等,但深挖其原因其实不全是这样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源头控制缺失。农牧鱼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很多,例如,大气、水、土壤的污染。抗生素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不安全使用等,使有害的物质进入动物体内,并最终流入人体内,对人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例如,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在原料奶中加入有害物质——三聚氰胺。

(2)、企业内部的自我监控不严。大多数企业都有质量检查部门,专门进行质检。但是企业为追求利润,很多企业的质检都是做一下形式而已,都是给消费者看的,以令他们感到消费安全。而且质检过严必然提高成本。所以在这种形式下,像双汇把含有瘦肉精的猪肉进入双汇生产线,同时,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也把含有“激素”的物质流入其产品中,令婴幼儿遭受伤害。

(3)、外部监管不力。中国的食品安全部门对很多企业都是监控不到位的,对一些企业都是通过检测,然后发安全认证,就一了百了。导致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后才发现,而做不到事前发现。像三鹿奶粉、圣元奶粉“早熟门”、“地沟油”事件都是事后才发现的。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监管缺失,对违法行为打击不力,也使得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出于对维护稳定的错误认识,以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指标等原因,对食品安全事件不能及时严肃查处,个别监管部门和人员甚至玩忽职守,致使有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有机可乘并铤而走险,肆意制售不安全食品并流向市场。

(4)、市场失灵。其表现为食品市场的不完备性,市场本身的力量不足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的缺陷导致政府、企业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是有关部门无法得知其存在问题,也使消费者也没有发现其问题。

三、对加强中国食品安全的建议

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了加强食品安全。应该采取措施予以改善。

(1)、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提倡“原生态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生产的过程中防止加入激素、不安全饲料和添加剂等。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2)、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强化食品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坚持诚信守法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那些企业就是因为缺乏的诚信意识,导致他们弄虚作假,损人利己。要严格执行生产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加强对食品原料的检验检测,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3)、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部门职责和食品安全整顿任务分工,认真安排和做好有关工作。质检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单位的违法行为。

(4)、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建立举报奖励机制,方便和鼓励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鼓励新闻媒体的监督,及时揭露食品安全事件。

(5)、应该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科学消费,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强化企业诚信和行业自律教育,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形成保障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

下载企业文化建设浅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文化建设浅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线”文化的浅思

    “三线”文化的浅思***工会在近几年‚三线‛建设中点线结合、多线出击、重点突破、综合运作,成果显著,形成独特的‚陶冶人、服务人、激励人、凝聚人‛的‚三线‛文化,各项工作......

    关于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的浅思考(★)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科学建设地税文化 地税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建设地税文化必需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

    县级供电企业思政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县级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供电思想政治及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近年来,民权县供电局在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浅思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浅思 摘 要: 新型城镇化将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新型城镇化怎么“化”、“化”什么,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研究。本文以苍梧县为例,提出了加快苍梧县新型城......

    浅 议 化 学 教 学 反 思(精选)

    浅 议 化 学 教 学 反 思 淮北市杜集区梧南中学 王鑫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思考研究对象,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提高参......

    幼儿珠心算教育的浅思

    幼儿珠心算教育的浅思 匡堰镇樟树幼儿园孙亚迪 21世纪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培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则......

    毕业班思品学科复习浅思

    毕业班思品学科复习浅思 新溪口中心学校 张帆接手初中毕业班仅有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同校思品老师的带领和引导下,开始毕业班的思品教学和中招复习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仍有很多......

    企业文化建设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现代企业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者们的普遍认知。综观成功的企业,都有着自己鲜明而富有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