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2:3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深入,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岗位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通过改革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成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重要课题。

我院是一所大专层次的全日制高职院校,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自设立至今已经有近20年了。围绕如何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我们教研室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下就《会计电算化》教学所进行的探索与改革谈谈体会。

一、教学改革思路

以培养技能过硬、可持续发展性好的“操作型”应用人才为总体目标,以教、学、做合一为教学模式,以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以校内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为依托,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加大技能实训的力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通用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不断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改革的实施

(一)职业证书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会计电算化教学全面推行职业能力证书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直

通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应知”“应会”内容融入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中,教学内容涵盖了职业资格考试的所有内容,学生学完本课程就可以参加会计电算化上岗证考试和用友ERP从业资格认证,从教学整体设计上保证了学生同时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改变以往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按照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直观、形象、图文并茂,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块教学、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仿真教学、逆向思维教学等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模块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教师通过社会实践和调研,明确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按照实际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准备案例、安排实训并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使学生在课堂上按岗位学习技能。实训一个模块就能掌握一个岗位技能,并按照大、中型工业企业财务部门设置的会计人员工作岗位建立模拟财务部门,以企业在一个会计期内发生的实际经济业务以及会计凭证在各会计岗位的传递程序作为模拟实训对象,按照实际会计电算化运作模式安排综合实训,使之“再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和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贴近。

(四)改革教学方式,教、学、做合一

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局域网将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相结合,学生实训与教师指导、评析相结合,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过程设计为边讲边练的过程,教室与实训室同一,主讲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同一,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同一,教、学、做合一,充分启发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教学组织井井有条,环环相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五)校企合作紧密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将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训练完美结合。一方面突出真实演练,建立了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制度,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安排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使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地学习软件操作,并由企业和学校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共同考查; 另一方面邀请企业会计和软件公司专家到机房与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实训,开阔了学生视野,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会计电算化上岗证代替课程考试,教、考分离

将社会职业资格认定纳入教学计划,以会计电算化上岗证考试代替本课程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教师只负责授课,教会学生独立、熟练地操作财务软件完成会计工作; 期末考试则参加湖南省财政厅考试中心组织的会计电算化考试。

三、教学改革效果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使每位学生都能独立、熟练地操作财务软件,完成会计工作。学生毕业后马上上岗,上手快,操作技能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操作技能过硬的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就业率达94%以上。

(二)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以会计电算化上岗证考试代替本课程期末考试,这是课程考试的一次革命。参加湖南省会计电算化考试的学生报名率100%,过关率达98.85%。学生在毕业时不仅可以取得学历证书,还能取得湖南省会计从业资格证(注:湖南省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改革后,必须同时通过会计电算化考试和会计基础、财经法规考试才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和用友ERP职业资格证书,增强了就业竞争能力。

(三)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在每学期学生评教中都名列前茅。至今我们组织了每年都组织在校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课程考试,合格率高达98.85%,提高了学院的社会地位和声誉。

总之,为加快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强化职业技能,实施“双证书”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会计教研室2007年6月

第二篇: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会计电算化》作为职业院校财经商贸类专业核心课程,必然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从“课程特点及面临的问题”、“行业企业需求的变化”两方面阐述了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探究与论述。

前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部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作了三件事落实规划、搭建平台、狠抓质量。职业院校仅跟职业教育发展新规划,积极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改革。《会计电算化》作为职业院校财经商贸类专业核心课程,必然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特此加以探索,以寻求最佳方案。

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无论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定位、还是课程本身的特点,《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课程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1.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集会计学、管理学、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和经济学等科学于一体的综

第 1 页 合性边缘学科。因此,教学需要涉及的知识面既要求宽广又要求适度,而局限于《会计电算化》现有教材的知识覆盖是不足的,很多内容仅限在了与财务有关的操作层面上。

2.理实一体化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是融合了会计基本理论、计算机基本理论、会计软件实践操作、办公软件实践操作、网络平台实践操作等等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作为职业院校,如何平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如何打破学生盲目操作忽视理论学习与自主应用的弊端,成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

3.更新速度快。《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更新,一方面来自于相关学科政策、知识点的更新,如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税收政策等的变更; 另一方面来自于操作软件的更新,如高职院校普遍应用的用友ERP-U8系列已更新到V10.1版本。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后能够举一反

三、学会适应,不被新知识、新平台所淘汰,亦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行业企业需求的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会计电算化在企事业单位的强制推行,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质的变化。大量的从事简单的会计核算软件操作的人员已不再是供不应求,管理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成为企业需求的主要方向;同时会计

第 2 页 电算化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范畴也发生了变化,会计核算工作从财务部门记账凭证填的制,向下延伸到了供、产、销等各个部门业务单据的编制。

综上所述,无论是基于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还是基于本课程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和对行业企业需求变化的探析,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都是势在必行。而如何改革、如何实施,是我们探究的重点。

二、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探究

(一)教学模式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

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现阶段一般在实训室授课,一人一台电脑,学生一边学一边做,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但在实际运行中却多见于走过场、流于形式的情况,一些学生只是照葫芦画瓢,盲目操作,不知其所以然,整体掌握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都较欠缺,既不适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适于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要改更不能只流于形式。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学做”一体化,体现的是在做中教,在做中学,这一教学模式固然适用于职业院校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适用于教师的教,但也仅仅体现了学和教,却忽视

第 3 页 了最重要的学习目的,即“用”。为了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作用,我设计了以完成某一企业会计电算化建设为应用主线的教学过程,包括熟悉模仿、自主学习、综合实验三个渐进的学习阶段。并为了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又设计了以企业现有的财务手工账建设情况为基础,要求学生为其制定、建立适于企业现在及未来发展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专业综合实训阶段。使“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能够落到实处。

(二)教学内容要与企业实际需求相挂钩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的普及,企业实现的电算化已从单一的财务部门扩展到了采购、销售、仓储、人力资源等等部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也从财务系统跨越到了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教学内容也紧随着企业的实际需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即从财务系统仅有的总账模块扩充到了固定资产模块、工资模块、UFO报表模块,以及延伸到了现在的供应链系统。很多通用的会计软件也已由核算型软件发展成为了功能强大的管理型、决策支持型的ERP软件。因此,教学改革不能忽视教学内容的变动,但不能乱加改革,要有侧重点、要有增有减,要与企业实际需求相挂钩。

(三)教学方式、方法趋于多样化、信息化

第 4 页

依据本课程特点及现代化课堂教学发展趋势,探索改革以往常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使讲授、讨论、任务驱动、实践活动、演示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方法融合、共同应用,甚至可以创新教学方法,例如有的教师创新了流程图法、逆向思维法等等应用到本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顺应信息化教学时代的到来与发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课、慕课、网络课程等等教学形式上线;多媒体教室、手机App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投入与更新;立体化教材、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也更加丰富。因此,我们在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时,不要忽视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信息化的改革。

(四)教学评价要全面客观,不拘一格

1.过程性评价考核替代终结性考核

过程性评价考核包括平时考核、阶段考核、终结考核。让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够被评价、被记录、被重视、被回馈,让学生在每一阶段都能燃起新的希望和学习的动力。

2.理实一体化评价考核替代单一的理论或实操考核

本课程从以往的单一理论考核到单一的实操考核,都不

第 5 页 能全面、合理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前者不符合社会对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需求,后者导致学生重实践轻理论,限制了课程后续的深度学习。而理实一体化的?u价更能促进学生正确地学习、运用该课程,达到以评价考核正面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3.多元化评价替代单一评价

本课程的多元化评价包括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指对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单模块操作、综合实验等内容的综合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指教师、小组、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评价方式多元化包括常规考核、以赛代考、以证代考等多方式评价。这使课程评价更加多元,且不凭教师个人主观判断,又融合学习者自己和小组的共同意见,还能多方式考核,使评价更全面、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结论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结合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课程自身特点、行业企业需求、信息化发展趋势等等进行改革实施,以期有利于职业院校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第 6 页

第三篇: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13-8-8 9:29 黄延霞

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转型和发展,独立学院会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还应培养具有较强的会计实践能力。目前由于独立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分强调理论,不注重实践教学,使得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不强,影响就业率和单位满意率。这就要求独立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制订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整体效率,培养能够与社会需求零对接的应用型人才。

一、目前独立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独立院校都开设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但大多数还是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不适应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合理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综合性教学环节,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目标应定位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会计软件的操作能力,以学生自学能力为核心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多数独立院校目前并未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大部分只是把实践练习分散的穿插在理论教学中,导致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实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对会计理论的理解。而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以“老师讲、演示→学生听、看→学生操作→老师辅导”为教学流程,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应用范围窄,层次低,学生停留在操作层面,但对于利用财务软件生成的信息来解决企业实际中的问题则显得不足。

3.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考核标准

很多独立院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有的只是通过应试教育来量化,这种考核标准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客观评价。学生对实践教学要考核的内容、方法、标准也含糊不清,势必影响学生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实施方面存在较大局限

目前很多独立院校的教学软件层次较低,版本老化,跟不上财务软件更新的步伐;计算机硬件配置不足;从师资情况来看,学历、职称、知识更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独立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1.明确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目标

在会计电算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应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教学体系改革为基本内容,以校企协作、产学研结合为途径,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使学生具有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的特点,高度强调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的比重,突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2.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构建一个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金字塔形的实践教学结构。首先是基本能力培养。在该层次中,通过对各知识模块的单项实践训练,为培养专业能力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有关专业基础课程实践、专业基础课综合实践、认知实践等,采取边理论边实践的形式。其次是专业技能培养,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分模块应用能力,以校内实训场所为教学实践基地,结合会计电算化证书等进行各模块的应用技能培养。再次是综合能力培养,主要是以综合实训为主,培养综合能力。按照真实企业的业务流程为主设计实践教学流程。在此阶段利用前面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解决现实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最后是顶岗实习,在该阶段要以顶岗实习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和爱岗敬业精神,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该环节是关系到学生能否直接上岗的重要实践环节。

3.建立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质量保证措施

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有科学合理的实践内容、优良的实践环境,更主要的是要有时间保证。而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则非常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弹性的实践教学实施计划,从而保证该系统的实施质量。在实训场所管理上,采用开放性的实训教学管理办法,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和独立自主的能力。对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计划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4.制定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方案

为了使实践性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要求制定相应的技能训练计划,在确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整体目标的同时,还要有阶段性的实践目的、作用及与其他环节的关系、具体训练的内容和要求。为了配合开放性实践教学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实践环节,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理论知识理解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相结合,实习成果的质量与实习中的表现相结合,以突出应用能力为核心,进行综合评定。

总之,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已经刻不容缓,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合理有效地实践教学体系,共同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第四篇: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范文模版]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 随着ERP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也把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必修课,或作为一个分专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应立足实际,不断探索教学实践,实施有效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会计电算化教学 教学改革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中职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时感到非常困难,学习效果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如何最大限度地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让学生能在三年学习期间掌握好这一专业技能?这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挑战。中职学校在组织会计电算化教学时,应立足学生实际与企业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客观分析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存在差异的原因,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组织有效教学,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上岗,胜任岗位需求。

一、会计电算化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与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在知识链上出现断层,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难度。

三年制中职,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般为一年级一半学基础文化课一半学专业理论,二年级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三年级进行专业顶岗实习。对会计专业的中职生来说,学专业理论的时间实际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一般只开设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与计算机基础,因而专业知识体系不够全面。而且大多数中职生学习基础较差,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也是较浅显的。按这样的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让他们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就精通会计电算化,能熟练操作财务软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与系统维护的教学目标,显然是很困难的。

(二)专业课程安排不合理而带来教与学的不协调。

专业知识的学习应循序渐进,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关于如何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组织会计核算与监督,完成财务目标的课程。从知识学习的时间顺序上来讲应该是先学习相关会计专业课程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再来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由于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半,不可避免地造成多门相关课程同步教学,实际上这就忽视了专业课程之间知识的关联性,客观上造成课程教学要求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之间产生极大的不协调性。

(三)现有教材难度深浅不一,配套资料过于简单,实用性不强。

目前,市场上会计电算化教材版本不少,但很难找到一本适合中职生学习用的好教材。对中职生来说,其适用的教材编写要求知识全面,体系完整,但理论不宜过多过深。配套演练资料要根据企业会计业务过程予以模拟化,业务操作要体现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能真正体现对会计实务的模拟。而现有的大多数教材存在理论讲不透、实务讲不精、实训不连贯、模拟不全面等弊病。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融合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也是一[视野咨询 ]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客观上讲,中职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够,面对内容多元化,业务流程及软件功能复杂化的电算化会计学习普遍感到十分困难,甚至无法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仅靠一张嘴,一双手,一支笔,一本书来组织教学,肯定是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

在多年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只要能正确认识到传统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创新教学改革,中职学生是能达到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的目标的。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增强教学效果。

(一)着眼实际,开发会计电算化校本教材。

要精通会计电算化,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计算机基础等基础性课程,还应学习FOXPRO、SQLSEVRER数据库系统、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原理及方法、电子商务、网络财务等课程。

(二)科学安排专业课程教务进程,注重专业知识点学习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专业课程的学习,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基础后拔高的进程。在教学组织上要合理安排各学期专业课程的学习,适当调整个别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把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时间的跨度放长些。避免因集中学习,造成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

(三)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一般有案例法、演示法、讲授法、实验法、逆向思维法、作业设计法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为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笔者非常推崇分组自主讨论式教学,此法重在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在实验操作与分组学习中让学生做老师。虽然学生在操作与演示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错误与问题,但这恰恰是解决学生学习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集体讨论、集体纠错,不但可以加深全体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而且通过解决方案的提出可以让学生掌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提高学生操作财务软件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总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注重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紧紧围绕培养企业所需的电算化人才这一目标去组织实施。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更应立足学生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学生不但能熟练操作现有的财务软件,而且能掌握一些财务软件开发的原理,具有一定的应对财务软件维护与升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金华.创建技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成功·教育,2008,(4).[2]高太平.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几点改革措施.现代企业教育,2008,(2).[3]李举芝.《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会计之友,2008,(2).[4]孔荣华.基于ERP视角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5]秦莉.浅探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企业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视野国际财务管理咨询021-65980171

http:///

企业管理软件|全面预算系统|全面绩效考核系统(021)65989959

http:///

五金配件|船用配件|电源器021-63516777

第五篇: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

教学改革的探索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

经济管理系 张婧璞 2012年6月20日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材方法、实训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方法等角度进行了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中职

教学 改革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工作岗位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预计到2012年,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要实现会计电算化,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蓬勃发展更需要大量的既掌握会计理论又懂得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侧重的是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达到会操作、熟悉操作、能独立操作的目的。对中等职业学校财会类学生的定位更应以实际操作技能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为主,侧重于学会一种社会上应用广泛的财务软件的流程和操作方法。为此,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课程内容制定不合理

会计电算化课程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学、计算机基础学、系统开发等学科之上而设置的。可是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对计算机课程和会计课程设置的时间考虑不够,相关的课程只有“中英文打字”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生普遍感到内容太少。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对计算机知识要求较高,在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情况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比如说,在财务报表模块中,报表定义公式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会计知识的良好掌握,而且要对计算机语言和Excel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因此,课程的设置不能简单的定位在操作技能上,还要兼顾一定的计算机技术。

此外,大多会计电算化教学只满足于简单的从手工账到计算机做账的过渡。这种电算化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是一种核算工具,模拟手工会计模式去完成原有的数据处理任务,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会计循环理论,忽视用现代技术手段去改变传统模式。所以,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机械的把教材或模拟实训内容录入计算机,对于用财务软件进行简单会计信息录入是熟悉的,而对于录入后的数据的处理运用是不熟悉的。这样简单计算机操作员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的。

(二)师资力量不足且知识结构不完善

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师既要具备会计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目前,各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大都是毕业后直接从教的,专业知识较为单一,对于计算机技术缺乏系统的学习。另外,教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师,大多为原来教授计算机或教授会计课程的教师。他们在经过短期的会计知识或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后就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因此,这些教师在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时总感觉知识有欠缺。这种欠缺主要表现在:会计专业教师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感到压力太大,而计算机教师则对会计软件发展中所涉及到的会计专业知识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论哪一方面欠缺都将导致讲授内容不能深入展开;再加上专业教师缺乏专业实践和从业经验,对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不是十分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按其所学教会学生一步步操作,谈不上实践,更说不上综合应用了。

(三)教学设备落后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各校应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学校虽设置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但没有专业机房。学生实训只能挤在公共机房里,导致电算化专业学生实训课时少,影响了教学进度。另外,虽有一些学校设有专业机房,但由于软、硬件更新速度很快,而且投资很大,一旦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内淘汰,造成软、硬件滞后。使得实验能力、实验效果差异很大,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另有一些学校虽建立了多媒体实验室,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但在使用效率上却不很理想。

(四)教学方法模式单一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上课加上机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课是教师讲解,以教师为中心,上机是学生按照教师上课内容重复操作,熟练掌握就为达到要求。这种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互动不强,不能将学生的学和练及时结合起来,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了。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会计核算的内容和程序日趋复杂,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市场和学生的需要,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新经济时代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披露,无法更好的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行使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

(五)实训教学环节薄弱

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训,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形式的上机实训,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以教材章节为主,使实践教学内容仍然依学科型的课程体系设置,从职业岗位角度分析其内容显得零散。实训主要以验证为主,即对书本所学知识进行验证,而真实职业环境中所涉及到的许多经济业务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在验证型的实训方式下难以做到。同时,作业式的实训,一些同学会养成应付的不良行为,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六)教学评价方法不科学。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的学科,其目标是培养学生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两种教学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实现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采用的考核方法还是应试型,缺少对学生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这种考核方法只注重结果,缺乏对过程的考核。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特点而言,这种考核方法难以评价实际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探索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新途径

(一)建立以具体的项目和任务为基础的新课程内容体系

在分析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建立以项目和任务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或任务为载体,每个项目或任务都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在“项目”或“任务”设置上,保留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兼顾学生的职业发展,将原《会计电算化》课程共七章的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和序化,设计了六个项目。这六个具体项目是:项目

一、会计电算化工作准备;项目

二、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项目

三、总账管理系统;项目

四、UFO报表管理系统;项目

五、其他管理系统;项目

六、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前几个项目与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相一致,项目六是会计核算软件各功能模块的综合运用,是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提高学生的会计电算化综合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整合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无物的东西,实践教学也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理论支持下的职业实践活动;学习内容不再是脱离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实际过程,而是企业的典型工作项目或任务,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

(二)加大对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培养力度,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

面对教师理论知识与技能落后的现实,应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通过鼓励会计电算化教师攻读相关专业的学位、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锻炼、参加“双师”培训等方式,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学校还可以把相关教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锻炼,参与大型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工作,通过兼职形式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聘请财务会计软件公司技术人员给教师举办技术讲座;聘请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及软件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课程和指导学生实习。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教室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音像系统等多媒体设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实务操作演示、案例分析等。教师利用教师机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可以控制学生机,学生机可以进行电子举手、自动接收文件等。采用这一新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的意义是:有利于会计教学的规范化、标准化: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控制教学活动,教学更直观、高效、准确: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单调枯燥的语言叙述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使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学生的辅导工作。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比较法、逆向思维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

在学生已比较熟悉手工会计模式及会计业务循环之后。要把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业务流程与手工会计的业务流程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差异并强调这些差异之处,加深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还要重视不同财务软件的比较,通过比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软件。以便达到触类旁通。最终学会应用多种财务软件的能力。

“逆向思维教学法”是指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计软件的常规操作顺序是沿着“账务系统初始化--凭证处理--账簿处理--报表系统初始化--报表编制”等业务流程处理会计业务,但在运行会计软件中碰到例如完成资产负债表编制后发现报表不平衡的问题时,分析其不平衡原因按照会计软件常规操作顺序的相反方向(即“报表系统初始化是否错误→账簿处理是否错误→凭证处理是否错误→账务系统初始化是否错误”)逐一分析和检查,直至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逆向思维教学法是掌握解决会计软件运行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业设计教学法”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过的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业务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设计一套作业题(即模拟企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经济业务资料),并通过上机实验不断修改完善,最后要求学生提交作业设计的纸质打印文稿、电子文稿、运行作业所产生的账套备份数据等。作业设计可以小组或者个人独立方式完成。实施作业设计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包含会计业务手工处理方法、电算化基本知识、会计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方法等);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使学生深刻了解会计电算化数据关系的联系性,正确把握会计软件操作的关键要领和精髓;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实训采用“岗位技能”模式 会计电算化实训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完成某个或某些岗位工作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即在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实训应尽量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按照岗位需求进行模拟训练,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贴近。

“岗位技能”模式的建立把会计电算化的实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与理论教学同步的居于工作环境任务式手工模拟实践和居于会计岗位电算化式的模拟实践。第二个阶段为综合性的项目式的会计模拟实践。

第一阶段:居于工作环境任务式手工模拟实践和岗位会计电算化式的模拟实践

原来大部分会计电算化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分离的,而在“岗位技能”模式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交叉的。可结合实际岗位技能操作边学习理论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即边学习边进行任务式岗位模拟实践。现以出纳岗位为例来说明:

设计出纳岗位实训要求,提供给学生各种真实的收付款原始凭证,边讲解理论边观察实物,使学生加深对原始凭证的感性认识,每一种凭证皆列举一个经济业务案例,当堂令学生动手填制并传递,完成该业务的原始凭证的任务式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原始凭证手工填制的基本技能。在手工填制的基础上,让学生再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对收付款业务凭证采用计算机进行原始凭证填制操作,使学生会手工能电算化操作。根据设计的出纳岗位实训要求,在讲解账簿理论的同时提供给学生实际的专用日记账账页,让学生边观察实际账页边学习账簿的种类和填制要求,并当堂要求根据学生自己填制的收付款原始凭证练习登记日记账。在手工填制的基础上,让学生再在会计电算实验室对收付款业务凭证采用计算机进行登记日记账操作,加深学生对账簿的感性认识,并实现理论向实践的升华。

根据设计的出纳岗位实训要求,实训中至少要开展一次点钞技能大赛,给学生一个学习和展示的平台。通过出纳岗位的实践教学,学生理解并熟悉出纳工作相关内容、岗位职责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所练习岗位技能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学生均表现出极高的兴趣,收效较好。

第二阶段:综合性的项目式的会计模拟实践

通过第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核算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会计岗位专业操作技能,然后提供给学生一个小企业真实的会计核算材料(各种形式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等),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个月的会计核算的所有操作。此阶段采取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旨在使每位学生能够清楚了解实训教学的基本内容,熟悉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真正的能胜任会计核算的相关工作。

(六)建立有效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改革考核评价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挥团队作用,强调个人对团队的贡献,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及相互交流。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进行了彻底改革,实行了多元化考核办法。

《会计电算化》课程成绩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平时成绩30%,综合实训成绩40%,期末成绩30%。平时成绩30%中知识鉴定占10%,能力鉴定占20%,平时知识鉴定成绩,主要根据平时作业、课堂抽查、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学习态度根据平时作业上交的及时性与独立性、考勤情况和课堂纪律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平时各项目能力鉴定成绩,主要根据各项目的实施操作过程及结果、实训报告、实训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反映学生对各项目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实训成绩40%由学生评定和教师评定两部分组成,其中学生评定占20%,包括小组自评分8%和各组互评分12%,教师评价除实训结果外,更注重实训态度、实训过程和职业素养的养成;期末成绩30%中知识鉴定占10%,能力鉴定占20%,在能力鉴定中,注重的不只是结果,还注重熟练操作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从而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总之,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讲授理论、结合案例、学生参与,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操作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实用型人才。会计电算化迅猛发展,这需要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不断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探讨,促进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更上新的台阶。

下载《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工智能”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人工智能”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实践教学是人工智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阐述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集中......

    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电机学精品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要“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课程的学习。本文以“电机学”教学的实际体会,......

    浅谈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改革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人们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认知需要不断深化。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内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大全五篇)

    内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吴洁,李君君,徐刚1(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教研室;1南华大学诊断学教研室, 湖南 衡阳 421001)摘要: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

    试论高职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大全)

    论文摘要:微生物课程是生物制药专业重要的职业基础课程,在本专业的许多课程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从生物制药专业发展概况及培养目标入手,对微生物课程教学地位及教学......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作者:邢昌 冒国兵 余小鲁 张海涛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04期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我校材......

    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就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这个话题提出相应的分析探讨,并且认真进行了实践初步探索,以期能够对目前以及未来的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帮助。关键词:数值分析;教......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精选]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摘要]电子商务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对整个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对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并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