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莫入“伪科学”陷阱

时间:2019-05-12 12:4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阅读莫入“伪科学”陷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阅读莫入“伪科学”陷阱》。

第一篇:阅读莫入“伪科学”陷阱

阅读莫入“伪科学”陷阱(读书管见)

耿 磊

《 人民日报 》(2014年08月26日24 版)

麻辣小龙虾是一种昆虫?不运动肌肉就会转化成脂肪?当您在社交网络看到这些既新奇又看似很有道理的帖子时,是否很快地相信,并按下转发键呢?若是这样,您就上了“伪科学”的当了。

伪科学与传统意义上的谣言一样,内容常与日常生活有关,多以人际传播为主,具有传播快、范围广等特点。不同的是,伪科学更具欺骗性和危害性。常说“谣言止于智者”,真实的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大部分谣言通过人们的闲聊传播,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自然地、无意地简化已知事实,只强化部分细节,并加入个人情感的判断与“临题发挥”,以至于谣言越传越不靠谱。

伪科学则不同。大部分伪科学的传播者都对自己传播的内容深信不疑,因为这些“科普”文章中给出了许多貌似有理的“论据”。许多人很自然地选择相信,并当做知识来传播,而且这种信任往往持续很久,直至伪科学被戳破的一天。相较普通谣言,伪科学的危害更大。普通的谣言引发的社会反应多如疾风骤雨席卷而来,大多会引起人们的警觉。当相关领域的机构出面辟谣后它就迅速散去。伪科学更多是“润物无声”,它往往以科普知识的形式出现,不会引起媒体太多的重视,而人们一旦将伪科学视为真理,多会对其深信不疑,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例如一些人生病不看医生,却要请什么“大师”;再比如近些年流行起来的“科学”算命等。

伪科学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与这个时代“快”的特点密不可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接触到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再加上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导致我们很多时候难以深入思考一个概念或命题的真实性、可靠性、可信性。

另一方面,科学知识的普遍匮乏也给了伪科学以可乘之机。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渴求日益增加,但目前市面上的科普读物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许多科普读物从写作的手法到营销推广的方式,都难以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缺少了解科学的渠道,科学之于民众便产生了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让人们对科学产生一种盲目的崇拜。盲目崇拜往往被伪科学利用,以至一些谣言打着科学的旗号,大行其道。前几年关于“世界末日”的传说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对付伪科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阅读各种信息时保持“合理的怀疑态度”。古人有云“学贵知疑”,当我们读到一个看似传播知识的信息,不要轻易相信,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它的发布者是谁;发布者有没有做科学的调查;它的论证逻辑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充分;这则信息在转发过程中是否存在断章取义的问题……弄明白了这些,再作判断不迟。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尚需涵养社会的读书之风。与其“刷屏”看“小龙虾原来是一种昆虫”这样的伪科学文章,不如找来法布尔的《昆虫记》,在妙趣横生与科学严谨的字里行间,了解“真昆虫”的世界。而在诸多类型的阅读中,优秀科普读物的译介与出版恰是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短板”。学习科普知识不只是儿童的“专利”,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借助科普阅读更清晰地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成长的应有之义。

而培养人们对阅读科普读物的习惯与兴趣,则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孩童时期在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中养成阅读科普读物的好习惯、书店中有大量可读性与科学性兼备的好书供人挑选、不断培养出擅长为大众撰写科普读物的好作者,无一不需要时间的涵养与锤炼。

第二篇:伪科学辩论观后感

浅谈伪科学

院(系):化工学院学号:

—《伪科学辩论》观后感

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指导教师:2011年11月

自然辩证法(论文)

题目

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学号 学生

指 导 教 师

摘要

现今,打击伪科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成为一大争论热点。而目前伪科学的定义并不明确,致使许多人滥用伪科学的名义打击我国传统文化和民间科学。以欺骗为借口将众多文化如中医、占星术、魔术等列入打击伪科学的名单,并就此争论不休。笔者认为伪科学的判定标准不明,简单的将欺骗、没有科学依据的主张与伪科学划等号是不理智的,在是否是伪科学都无法界定的情况下,伪科学一词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笔者建议并支持废除伪科学一词。

关键词:伪科学;中医;占星术;魔术;

看过了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对伪科学问题的辩论,正反两方就打击伪科学是维护科学还是扼杀科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节目邀请了丁小平、赵南元、傅景华、袁钟、董易林、司马南、范良藻、程光胜等人就各自观点展开讨论,然而,就我看来,这期辩论远没有达到它该有的水平,尤其是司马南上台后,立即就丁小平是不是北大教授一事进行争论,我觉得这直接让这场辩论成了闹剧,没有水准的小孩子吵架。丁小平不是北大教授那他就是伪科学不成?就没有发言权不成?我觉得科学和这个没有关系吧!他是不是北大教授是他个人问题,他有没有欺骗大众也是个人道德问题,他有没有用这个头衔获取利益是个人是否违法问题,这是我的一些看法。由于此前我并没有仔细想过或查阅过有关伪科学的话题,为此我特意百度了一下伪科学的定义。伪科学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维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论、李森科的无产阶级遗传学等。伪科学不同于一时的科学错误,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要害在于,它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能或者拒绝提供严格的证据。

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那是谁宣称的?又是谁的主张?是人或者说小团伙,那我们应该打击什么?我觉得打击的应该是宣称的人或团伙,文化本身并不会给自己包装,套用一句歌词:你知或不知它,它就在那里,不曾改变。是人为了自己的某些利益、企图,对文化断章取义,甚至扭曲了来宣扬,从而误导我们认为是文化本身的错误。我认为观点即便本身没有科学支持,它也不一定错,即使它错了,那也不应该是打击而应该是纠正,就像历史上的日心说,现在证明是错误的,那我们也不应该说它是伪科学。而如果有人打着某个观点的旗号去冒充,恩,姑且称之为科学吧,那这也是个人或团体的错,这是个人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利欲熏心造成的恶果,是诈骗,是要用法律和道德来惩治和规范的行为,跟他们所举的“旗帜”无关,因为人的行为而把某种观点或者学问或者某一事件说成是伪科学,将人的错误强加在文化上,是对文化的不尊重。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上网搜索一圈才骤然发现,中医、占星术、甚至魔术都已经成了打击的对象,被列入了伪科学行列。下面我就此逐一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首先说中医,在我心中,中医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应该是我们的骄傲。很多人表示中国的诺贝尔奖将出自中医,很多国外学者对中医表达出了强烈的兴趣,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却在这边高举打击伪科学的旗帜试图废除中医。说实话这很令我不解。

有人提到云南白药可以导致血小板减少,可以产生过敏反应。因此认为中药是有毒的,以此为理由打击中医,我觉得这太过片面。是药三分毒,首先中医并没有说所有的中药对人都是无毒害的;其次,我认为应该把治病的中药和调理的中药分开来看,对于某些慢性疾病中医讲究的是调理,通过服用某些中药通过清热排毒,调节人体内分泌等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办法来达到治病的效果,这种治疗理念相对西药,是无毒副作用的或毒副作用较小。而对某些急性病症,中医也会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治病,这时,中药作为一种直接治病的药物,它是不能也不可能无毒害,以此作为理由打击批判中医是不公正的。

我们知道,在西医治疗中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会破坏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使得患者对药物形成依赖,甚至导致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但是,目前西医治疗和患者仍没有放弃抗生素的使用,我们也没有因此就要废止西医。同样是医药学,为什么待遇差别如此大呢?难道就因为西医有理论支持,而中医现在人们还参不透其中的道理?

占星术是根据天象来预卜人间吉、凶、祸、福的一种方术。我不否认占星术有迷信的一面,但我更希望也更喜欢说它是一种文化或者传承。一方面,我认为占星术有正确的一面,它可以算作天气预报的前身,古人看天象星象可知天气变化,这个不是靠的科学的推理而是通过积累事实得到的经验,代代相传,有了所谓的观天象,有了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事实上,科学的理论一部分是

来自理论推导,而同时另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于事实的积累,甚至有很多我们现在使用的科学技术,我们是不知道其具体原理的,只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的经验结论;另一方面,用天象来预卜吉凶,目前我们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是迷信,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宽容的对待我们的文化,有人信佛,有人信基督,有人信占卜,那么我们能否向对待佛教、基督教一样对待占星术呢,宽容的接待它,让它作为一种文化元素保留下来。

另一个我比较有兴趣的打击对象是魔术,看到网上以魔术为例子说明什么是伪科学时,我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魔术是科学吗?如果魔术是科学,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称魔术师为魔术家?我个人以为魔术是一种娱乐手段,是以某些奇妙的手段,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达到娱乐大众(或者说吸引大众),同时赚得财富的手段,这种行为没有损害国家或者人民的利益,它也是一种职业,有什么不对?相反,我认为魔术师们头脑灵活,他们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懂得抓住人们视觉、听觉上的盲点等,从而呈现给人们不可思议的事实。他们积极动脑、动手,得到丰厚的报酬不也是应当的吗?

打着中医的口号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是违法的,是应该受到法律制裁的,但这与中医本身没有瓜葛,占卜与魔术亦是如此。自有了伪科学一词,各种文化或者学术作品遭到质疑,有人认为这严肃了科学纪律,但我认为这种行为更多的阻碍了我国文化全面进步,有人把质疑别人当做职业,不是对不同观点或文化的理智的探讨,更多的是对人身或文化的攻击。综上所述,我认为伪科学的界定没有统一标准,本身的定义也存在问题,打击伪科学没有可依照的准则,使得学术文化界被伪科学搅得一团浑水,所以我支持宋正海等学者的意见,建议废除伪科学一词。

第三篇:班主任家访莫入误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现代教育如果没有取得家庭的支持,学校的许多工作都成了空话。”

班主任家访莫入误区

蒋红

误区之一:以集中开会代替家访。

从调查情况来看,县城中学的教师几乎不走访学生家庭,农村中学的教师也很少家访。他们一般只是借助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或举办的家长学校培训班,不分具体的情况,简单通报一下学生在校学习成绩,或无视学生的各种差异,笼统地提出几条要求,结果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不了解情况,也沟通不了感情根本谈不上家访效果。

误区之二:以要求家长访校代替家访。

有些教师对家访意义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教学工作忙,任务重,可利用的业余时间较少,因而不愿家访。即便有家访的愿望,他们也很少付诸行动,而是以要求学生带家长到学校代替家访。这使得一些学生家长平时缺少对孩子的了解,教育孩子时显得被动。不少学生家长反映说,一听到教师让家长访校,那肯定是孩子出了问题。如果教师事先有所沟通,自己就会“有备而来”,有利于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工作。

误区之三:以信访代替家访。

有些教师往往将学生的会考和期中考试成绩,以通知单形式让学生带回家或直接邮寄给学生家长、让学生家长按照有关要求提上意见,反馈给教师。这种书信形式,因缺乏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往往“事与愿违”。还导致不少家长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对孩子“唯分是问”忽视孩子的思想表现和其他素质的培养、也容易在教师和家长之间造成无形的障碍。

误区之四:以路访代替家访。

调查中,一些孩子在县城中学就读的家长反映,有些教师平时不安排家时间,而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或其它场合与家长随便交谈几句,匆匆忙忙应付了事。这样的家访往往因为目的不明或教师、家长双方的准备不充分,缺乏应有的效果。

误区之五:以上门告状代替家访。

许多农村中学的学生家长平时注重做农活,抓收入,加之文化水平有限,对子女的学习和在校表现很少过问。他们因此特别看重教师的家访,以期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但有些教师家访时,不是全面、客观地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情况,商量教育学生的办法,而是一味告状,专门揭“短”,甚至指责家长,使家长和学生产生反感情绪,造成了不必要的矛盾,不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

尽快走出上述家访的误区,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为重要,对此,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增强家访意识。要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家访工作的意义,增强搞好家访工作的责任感。二是明确家访要求。对家访要如实记载,家访记录要有家访的对象、家访的时间、家访的内容、教师要求、家长意见、家访效果等,家长的意见最好由家长签字。这样便于学校检查,也可以提高家长的责任意识。三是确定家访重点。家访要区别对待,对班级的后进生和特殊家庭的学生要经常家访,把他们列为家访的重点,要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不间断的家访,了解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各种表现,研究教法,融洽关系,达到转化目的。四是规定家访的次数。针对学生需要和班级工作需要,明确规定一学期大致家访的次数,并将此列入教师工作计划,定期接受学校的检察。五是对家长进行指导。教师切忌把家访变成告状,要针对学生不同特点,指导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防止操之过急,方法简单,体罚学生。(《湖南教育 》1998年03期)

(1)老师把家访变成“告状”。每逢家访,老师就在家长的面前历数学生的不足,知不交作业啦,迟到啦,劳动不积极啦,等等。把学生所有的“痛处”毫无保留地端出来,这令父母十分狼狈。他们往往会一怒之下责骂孩子甚至用“棍棒”来教育孩子。老师在工作上也形成一种习惯,绝对不轻易家访,学生有小错便“电访”(电话问家长);学生有了大错老师才“亲自出马”。于是,家访变成了“告状”,这做法令学生不安,家长难堪。所以,老师往往吃力不讨好。

(2)老师往往以家访来威胁学生。老师们抓住学生怕家访的弱点,把“家访”当作自己管教学生的“上方宝剑”,学生稍有差错便威胁说:“你再如此,我就要到你家去。”学生因为怕老师家访而行为有所改变。但是,一旦“风平浪静”,他便又“旧病复发”,老师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威胁下去,这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家婆口惯,媳妇皮顽”。这种教育方式很难取得稳固的教育效果。

(3)老师把教育孩子的困难推给家长。许多老师在家访的过程中都有这样的心态:“你的孩子太差了,我教育不了,现在还给你们。”在这样的心态影响下的老师不是积极地和家长想办法把孩子教育好,而是向家长诉苦,从而推却自己的责任。这是消极的做法,会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加失去信心,使教育显得更加困难。

教师家访的误区及对策 ○中宁县教研室 张富德

一、教师家访工作的误区

1“.提审”家长。有些教师无论对谁讲话都用教育人的口气, 对家长也不例外。学生犯了错误, 打个电话把家长传到学校训斥一顿。家长把火气带回家中又撒在学生身上。居高临下的训斥、埋怨, 影响了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学生不但不能得到下面教育, 而且与家长、教师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2.家访变成“假访”。有些教师的家访, 不是真正到学生家中和家长访谈、交流, 而是在办公室进行家访。学生出现了问题, 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批评一顿, 或者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 坐在办公室“编”家访记录。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检查时, 看似完成了家访任务, 实际是一种欺上瞒下的“假访”。

3.被动家访。有些教师的家访, 不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家访, 而是为了应付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家访任务, 完成家访次数, 很不情愿的被动家访。有的是家长的邀请下家访, 起不到家访应有的作用。

4.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学生。批评犯了错误的学生是应该的, 但对学生的批评应注意分寸, 尤其不要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学生, 这样不但使家长没面子, 也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适得其反。

5.相互责备的家访。教师和家长谈话时, 双方都要正视问题, 特别是教育者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 甚至借机“告状”, 推卸责任。对于学生家长, 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 与他们达成共识, 切忌各执一词, 互相责怪。(《宁夏教育》2008/01)

教师家访“六注意” 口杨玉萍 孙聚宝

家校之间家庭访间,是教师和学生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成功的家访,既可沟通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保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解决一些学校单方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又可增进师生感情,提高学生在家学习的自觉性。但要达到家访成功,教师应做到以下六个注意:

一、注意态度谦和,不要盛气凌人。教师和学生家长,都是学生的教育者,从工作关系上讲,政治地位是平等的,二者的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因此,教师说话态度应谦和.语言要礼貌,给人以可近、可亲的感觉,这样家长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不能上门后盛气凌人,对家长的谈话不理不睬,这样做,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达不到家访的目的。

二、注意胸有成竹,不要随意发挥。家访前,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品行、爱好、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等都要胸有成竹,这样既能表现出你对他孩子的特别关心和了解,又能掌握讲话的主动权,和家长产生语言共鸣,增进感情。不能一会儿说学生好,一会儿又说不够好,模棱两可,使家长捉摸不透。同时,前后两次家访要“援轨”,对有关问题的态度看法要保持一致,不能自相矛盾,否则会使家长觉得老师无主见,工作责任心差。

三、注意对学生评价一分为二,不要以偏概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要以偏概全。如果把喜爱的学生说成是一朵花,没有任何缺点.会使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放松必要的管教;而把某方面较差的学生说得浑身毛病,一无是处,也会使家长对孩子丧失信心,放任自流或导致棍棒教育,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敌视情绪。显然,这样的家访是失败的。

四、注意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孩子正在成长,可塑性极强.对他们的评价要留有余地,不要轻易说:“你的孩子将来考大学绝对没问题”,也不要轻易断言某个学生“肯定不会升人高一级学校”,更不能说“你的孩子无法教育”等绝对性的话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讲“只要如何如何,你的孩子就会如何如何”。要用热情感人的语言。促使家长满怀信心地进一步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

五、注意褒奖老师,不要转嫁责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家访,同时肩负着沟通家长和全体科任教师的任务。因此,家访时应力求褒奖其他科任老师的工作精神和教学水平。对教学能力强,知名度高的教师要着意宣传他们的教学成果,对经验不足的新教师,应着重介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上进心,使家长对所有教师以至学校充满信心和希望,不要说某门功课不好就是科任老师的责任,发生某件不愉快的事又是某老师的过错等等。要知道,转嫁责任会使家长认为教师间不团结,学校师资力量差,甚至会产生想办法让孩子转学的念头。

六、注意掌握时间,不要忘记分寸。家访要掌握谈话时间,如果该谈的问题谈清楚了,已收到了预期效果,教师就应适时地告辞。不要三言两语,似“蜻蜒点水”,这样会使家长以为老师并非特地家访,只是顺路看一看,因而效果将会较差。与此相反,如果往沙发上一靠,茶水一喝,天南海北,说得忘了时间,忘了任务,忘了场合,那就会耽误家长休息,损害自己的形象,即使家长嘴里不说,心里也已埋下讨厌你再次家访的种子。(《现代家教 》1999年09期)

第四篇:中医顺势医学是伪科学吗

中医顺势医学是伪科学吗?

顺势疗法的由来:

早在400年前,西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发现了“同病疗法”,并提出“最好的医生不是给病人治好病,而是帮助病人自己给自己治好病”的观点。之后到了1790年,德国医学哈尼曼提出顺势疗法的概念和原理,他用了60年研究实践证实,“顺势疗法能安全,快速,温和地永久性的治疾病”,但当时几呼没有人认同。到了1832年,欧洲爆发流行性霍乱病,西医束手无策,顺势疗法药物发挥了卓越的功效,控制了瘟疫,挽救了欧洲民族,震惊世界。从而引起了欧美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顺势疗法开始兴起。

顺势疗法是如何来到中国的?我们有一个爱国的加拿大籍华侨,他叫陈树祯,他出生于香港,1972年他赴加拿大留学,并定居该国。1982年加拿大医学院毕业后,他获得神经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追随墨菲博士,诶斯亚伽教授等世界著名顺势疗法学者深造顺势疗法,并开始从事顺势疗法的医疗工作。1987年获得加拿大自然疗法医学博士学位,继续从事顺势疗法的医疗工作。1993年,陈树祯博士带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回国推广顺势疗法,为祖国做贡献。经过与中国卫生部接触后,2006年被推荐结识具有超前智慧和卓越眼光的广东康力医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许瀞予,陈博士与康力集团通力合作,至今已有9年。合作研究实践过程中,把具有250年历史的顺势疗法和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中医完美结合,形成更具有疗效的中医顺势医学。至今已有8年多临床经验,更有多个重病痊愈临床案例。

康力是一家什么公司?? 广东康力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8月,注册于深圳市,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是一家集医药,物流,直销,电子商务,加盟连锁,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鉴于康力在中医顺势医学上的卓越贡献,2013年11月30日,由全国卫生产业管理协会医药技术开发专业委员会认证和授予康力公司《中医顺势疗法》8块牌:

1、《中医顺势保健康复基地》

2、《中医顺势保健康复中心》

3、《中医顺势医药生产基地》

4、《全国中医顺势医疗培训基地》

5、《中医顺势药源基地》

6、《中医顺势医药临床试验基地》

7、《中医顺势医药科研基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

8、《康复保健师职业培训项目--中医顺势医学合作培训机构》 授牌剪彩仪式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隆重举行,参加授牌仪式的国家领导有:原国家医药管理局长齐谋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于生龙,全国卫企协医药技术开发专业委员会会长刘如,常务副秘书长孔涛等领导到会祝贺。

陈树祯博士专程从加拿大赴广州到会致辞,表示热烈祝贺。

虽然基于这么多证,有人还是斥之为伪科学。那小编就翻开历史的记录,早在2000年人民网就连载: 是不是伪科学,在智者心中已自有定论。我们也只是平凡人,只是对新事物接受理解得比别人快一点点而已。作为商人,他必定懂理蓝海市场是如何来的!在销售界一个著名的卖鞋故事想必都有人听过:有一鞋商派两个业务员到一个没人穿鞋的岛屿上卖鞋,业务员A一看太难了,这里都没有一个人有穿鞋的概念的,怎么卖呀,卖不动,于是打道回府向老板抱怨。业务员B一看,暗喜:哇,太好了,所有人都没有鞋,每个人都是他的客户...今天有这么个信息带给您,你还不赶紧了解布局?人们的观念一定会随着对西医的痛恨转而爱上中医顺势疗法。那个时候的你是现在的医院的老板呢还是拥有多年顺势疗法经验的专业人士??

第五篇:职场白领莫入忧郁雷区

职场白领莫入忧郁雷区

都市白领生活节奏快。每天早起晚归,繁忙的工作,生活的压力,使得上班族们极易落入情绪忧郁的恶性循环中。传邦人才网心理咨询师提醒各位上班族,身在职场一定要学会调节情绪,不要陷入忧郁雷区。

所谓“恶性循环”指的是一旦你因事件不顺利而忧郁不振,导致心灰意冷,甚至进一步使工作效率下降,恶性循环后更多挫败和失落情事便会接踵而来,如此内外交加,忧郁症就等着你了!

无怪乎近年来上班族罹患忧郁症的比例愈来愈高,影响重大者,造成企业团队里整合不良,小则出现个人离职、失业和自杀个案频传,实在令人不得小看忧郁症的破坏力,这也是目前企业文化里强调情绪管理为重要课题的原因。

究竟什么样的职业类型较容易罹患忧郁症呢?这方面的研究调查并不简单,因为行业里又有不同的职级和情境,若要明确的做排行统计恐怕有采样上的偏差。

不过经验指出,某些特质的工作易引起较大的压力,相对的忧郁症也较常见:

(1)具有时间压迫性及人际竞争性的工作,如业务工作及定期有业绩会报工作者。

(2)需频繁调动工作地点及内容的工作,不断地适应新环境及新同事会造成很大的生活压力。

(3)缺乏同侪伙伴的工作环境,压力及责任较少有人可以共同承担,一旦有事,只能独自承受,压力难以排解。

(4)缺乏社会认同感、社会价值观评价较差等级的工作,也易导致长期缺乏自我认同感、成就感,以及缺少满足心理上需求,这也包括工作前瞻性等因素。

(5)作息不正常的工作,如轮班、熬夜、时差多等工作,容易影响生理时钟,造成内在失调,相对的危险性也会增高许多。

其实从更广的角度来检视,上班族群承受的压力来源除了外在工作本身,其自身认知系统如何去看待压力与处理压力才是情绪失调与忧郁挫折的关键因素。

从这个切入点来看,我们可以再将压力来源分为数种不同的层次与面向:

(1)自我人格特质:易焦虑、紧张、要求完美、缺乏弹性的人,容易感受到职场上较多的压力。

(2)支持系统强度:缺乏工作同事或上司体恤、家庭和谐与支持力量强弱、其它社交网络多寡与否,都将会威胁情绪,并有决定性的影响。

(3)压力累积频度:这指的是在某一段时间内累积的总压力事件,举例来说,若一个人在同一周内被降职,更换工作地点,加上身体微恙,老婆生产,小孩同时出车祸,可想而知在单位时间内的压力强度。

做好职场压力管理,自然就没有机会让忧郁症成为自身的苦痛。职场减压原则:

(1)了解自己优缺点,修正不合宜的自我特质,EQ是可以透过重视和训练而加强的。

(2)设定“合理”的工作及人生目标,要求完美大多只会失败。

(3)以开阔、弹性的角度来看待人生中的挑战,危机也许会变成转机。

(4)建立自己足够的身心备转容量,以备不时之需。

(5)把压力说出来、唱出来、写下来,这就是减压治疗,心理倾吐、歌唱减压、写作治疗都是流行又有效的心灵疗法。

传邦人才网心理咨询师建议各位上班族,工作之余要好好享受生活,经常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积极乐观的工作生活。职场压力虽大,但是如若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自己就不会陷入忧郁症的雷区。

本文来自传邦人才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阅读莫入“伪科学”陷阱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阅读莫入“伪科学”陷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艺考生切莫入误区![5篇材料]

    艺考生切莫入误区! 马上又要到一年一度考试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报考表演、舞蹈、主持等专业的学生,只要是“俊男美女”就大有希望。其实,“只要外形好,就能考艺校”是一个很大......

    写求职信莫入误区(共5篇)

    毕业生写求职信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沟通的第一步,写好求职信是敲开职业大门的重要步骤。但如何写好求职信呢?求职信往往在写求职信的过程中,会进入以下几大误区,请仔细阅读,尽量......

    合同陷阱

    新房首页 > 资讯 > 买房知识 > 全文 合同:合同陷阱摘要:实例1:《××居商品房认购书》中规定:“若乙方支付定金之日起十天内未能依时签署《商品房买卖合同》及交付首期房价款,则......

    薪酬陷阱

    薪酬陷阱:求职业要小心啊 找工作不是难事,找到一份合适自己又喜欢的工作就是难上加难了,而找到一份自己喜欢而工资又高的简直就比登天还难了,所以大家总是在不断地寻找高工资的......

    陷阱怎么造句

    陷阱拼音【注音】: xian jing陷阱解释【意思】:(1)为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坑,上面浮盖伪装的东西,踩在上面就掉到坑里。(2)比喻害人的圈套。陷阱造句陷阱造句:1、狐狸在陷阱里被套住。2、......

    经典绝妙的搞笑对联(未婚莫入(最终版)

    经典绝妙的搞笑黄色对联(未婚莫入 ) (1)苏小妹绝对解兄愁 一人给苏东坡出一上联: 架上丝瓜酷如吊东坡想了半天不得下联。回家仍不展愁眉。小妹问故,东坡说之。妹随口答下联曰: 池......

    应届毕业生写求职信莫入误区(优秀范文五篇)

    毕业生写求职信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沟通的第一步,写好求职信是敲开职业大门的重要步骤。但如何写好求职信呢?求职信往往在写求职信的过程中,会进入以下几大误区,请仔细阅读,尽量避......

    六年级科学下册调查生活中的伪科学.doc

    【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研究与实践专题二 【教学目标】 1.体验伪科学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认识到要关注新科技、辨认科技真伪的重要性,乐于用本人的智慧区分科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