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思路和途径

时间:2019-05-12 12:0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思路和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思路和途径》。

第一篇: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思路和途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深入探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为国有企业,必须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切入点,全力打造崭新的企业文化,进而以此为着力点,构建和谐企业。

一、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保证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与企业各种先进管理理论相结合,是企业与时俱进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进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企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所在,已被以往我们工作的实践所反复证明。公司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七连冠,连续21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公司”称号就是我们多年来围绕企业发展目标抓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二)精神文明建设是和谐企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核心内容之一。企业的发展增强了职工凝聚力和创造力,企业利益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扩展,在构建和谐企业的道路上就能迈出更坚定的步伐。

(三)精神文明建设为打造和谐企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展示企业良好的形象。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对职工顾全大局、珍视团结、维护企业稳定和利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能最大限度地增进企业职工的共识。

二、和谐企业的构建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和谐企业的构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一对辩证的关系,在精神文明建设催化和谐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和谐企业构建又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内容,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撑。

(一)树立诚信友爱的道德观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诚信友爱,是和谐企业的精神核心。这不仅是企业职工为人的标准,也是和谐企业构建的基本准则,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提高员工素质,培育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应该是每一位职工共同的信仰与追求,员工对于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认同,能够激发个体与企业团队共命运、共发展的积极性,自觉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去。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培育员工和谐意识和企业文化这一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和谐才会有坚实的根基。

(三)增加协调能力,提高处理关系水平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和谐社会理念中的公平正义原则,能促进和保障所有企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各方面的关系才能融洽协调,人们的心情才会舒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整个企业才会和谐稳定。因此,增强企业的协调能力,提高在发展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也就成为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构建和谐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和谐企业的必要条件,强化这种责任意识,必须匡正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及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理顺企业发展思路,确保企业大局稳定,为和谐企业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三、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和谐企业发展当前,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还存在思想不到位的情况,职工偏重个人的物质利益,而淡化企业精神利益的获取。要解决上述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发展和谐企业,就必须提高全员认识,坚持不懈地抓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一)把加强思想建设,树立诚信友爱的道德观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构建和谐企业的精神环境。首先要不断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使职工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把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公司各年度工程建设、经营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上来。其次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司史、司情教育,以重大节庆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爱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教育,树立自力更生、艰苦朴素、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再次要坚持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引导职工树立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良好个人道德修养,从而形成促进公司生产经营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思想教育还应包括坚持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保持企业职工生活秩序稳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区环境,引导职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

(二)把提高员工素质,培育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点,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战略资源。职工的思想非常活跃,不同的价值观相互交锋,新旧观念激烈碰撞,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心理荒漠症、目标迷失症和动力缺乏症,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学习要从三方面理解和分析。首先要提高职工的学习力。许多职工在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压力之下,缺乏学习的动力,引发学习力的下降,因此,企业引导和帮助职工提升学习力是关键。要引导和提高职工的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尊心,把个人理想与奋斗融入全体职工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大力提倡艰苦创业、勤奋工作的工作作风,主动、积极投身于企业的改革发展之中。其次企业要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在企业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和支持职工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习型员工。并且要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满足职工知识和技术需求,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职工队伍,为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最后企业还要不断发展和丰富企业的学习文化内涵,通过对职工文化、科技学习的投入和引导,来达到培养人才和提升公司科技与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建立适合企业发展要求和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精神。

(三)把加强机制保障,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点,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

1、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完善管理体系,做到用制度理顺关系、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2、严格按照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统揽公司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细化、分解各项具体指标,明细具体职责和任务,完善考评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各项业务管理有机结合。

3、继续发挥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激励作用。进一步完善奖励管理办法、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奖励,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正确引导广大员工积极为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四)把加强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着重点,构建和谐的发展环境。

1、千方百计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立足长远发展,积极推进,提升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氛围。

2、注重资源节约,规范职工节能的日常行为,全力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

3、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活动,全面推进科技进步。总之,和谐企业的构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为基础,以精细管理为载体,以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为支撑,努力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而积累成功的经验。

第二篇:浅谈企业党组织构建和谐企业的途径

浅谈企业党组织构建和谐企业的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顺乎民意的重大战略决策,表明了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及执政使命的深刻和清醒认识。这一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层面的子工程来支撑。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承担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重任。本文结合个人学习与工作实践,就构建和谐企业的命题试谈浅见。

一、当前企业不和谐因素分析

1、干群关系疏离

随着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干部与群众奋战在一线、吃住在现场的情形已日益鲜见,干群之间的距离感逐步显现,甚至在诸多方面产生了矛盾:一是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管理与被管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管理者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就会导致干部与群众磕磕碰碰、吵吵闹闹,产生对立情绪。二是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矛盾。时代的发展使职工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职工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职工与干部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收入差距过大便导致职工意见突出。三是执行制度带来的矛盾。管理过于严格,人性化管理不足,动辄处罚扣奖,常使职工心怀不和谐情绪。另外,社会上一些贪污腐败、行为不检等现象,也使职工产生了对干部的不满情绪与偏激看法。

2、利益诉求强烈

随着社会转型与企业改制,企业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并最终反映在职工的利益诉求上。一是个人利益的诉求。改革改制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会牺牲极少数人的利益,这必然会引起部分职工的抵触;企业分配机制在效率与公平平衡不善的时候,也必然导致少数职工无法认同与接受;企业内部政策的不稳定、不合理,甚至会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二是自我发展的诉求。现代企业职工的利益诉求已不再只停留在简单需求层面上,除了满足于基本谋生需要之外,还会寄望于从企业工作中获得长远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且不同结构层次的职工,其需求也不尽相同,如技能提升、知识拓展、才尽其用、岗位晋升等,在企业提供的发展空间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会演绎出职工内心埋怨、人力资源浪费、核心人才流失等问题。

3、诚信意识缺失

诚实守信是人们倡导并力求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假冒伪劣、坑蒙诈骗行为,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在企业内部,不诚信现象也时有发生。一是组织不诚信行为,如部门之间,出现困难时推诿扯皮,汇报工作时揽功推过;上下级之间,上级对下级朝令夕改、滥发指示,下级对上级则阳奉阴违、执行不力;工序之间,只求本道工序方便,不履行服务于下道工序的承诺等,则组织内部无法协同、高效。二是个人不诚信行为,极少数职工个人主义膨胀,道德意识淡薄,诸如工作消极、损人利已、隐瞒事实、逃脱责任等时有现象发生,从而导致矛盾纠纷不断,人际关系紧张,损害了企业的和谐稳定。

4、队伍士气低落

士气就是职工乐意成为企业一员并协助实现目标的一种态度。职工士气是企业和谐的睛雨表。士气旺盛,就能形成合力,适应外界变化,处理好内部冲突;士气低靡,人心向背,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职工士气低靡的表现反映在:一是缺乏学习力,与发展战略不相和谐。学习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如果领导和职工小进则安,放弃学习,不思进取,将会从能力素质、管理创新上制约企业的发展。二是缺乏战斗力,与目标要求不相和谐。士气如虹则战无不胜,士气颓废则战无不败,一支情绪沮丧、态度消极、遇事退缩、工作逆反的团队,将无从完成企业的任务目标。三是缺乏执行力,与岗位要求不相和谐。职工人心思走、纪律松散,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样的队伍即使是基本的岗位职责必将无法完好履行。

二、构建和谐企业的主要任务

1、员工理念统一和谐

员工理念统一和谐是建设和谐企业的思想基础。正确的、先进的理念,对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思想引领、文化纽带、道德支撑和精神激励的作用。建设和谐企业要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在全体员工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让员工群众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此规范员工的言行,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2、劳动关系稳定和谐

劳动关系稳定和谐是建设和谐企业的核心内容。建设和谐企业必须依据《劳动法》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以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为基本点,规范企业现有的各种劳动关系,防止和杜绝因为企业方原因引起的劳动纠纷,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员工收入保障机制,改进薪酬管理模式,完善公平合理、竞争高效的分配和激励机制;依法与员工建立起稳定和谐、协调一致、平等对待,责、权、利明确的劳动关系,使员工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3、民主参与顺畅和谐

民主参与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和发展“四位一体,突出两头”民主管理制度,将民主管理融入到企业运行、决策和监督机制之中,融入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之中,融入到企业运行的各项工作之中,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创造活力。以《工会法》为依据,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支持工会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推进企业认真贯彻劳动法律法规,提高员工权益的保障水平。

4、员工队伍凝聚和谐

凝聚和谐的群体关系是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支撑。以尊重人为出发点,以凝聚人为目标,不断健全凝聚力工程工作制度,使全体员工凝聚和谐。以作风建设为关键,全面加强各级领导人员作风建设,讲究工作艺术,杜绝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使干群关系团结和谐,使员工与管理者之间信任和谐。确保改革改制和各种利益关系调整过程中员工队伍的整体稳定,从制定政策的源头抓起,从各项改革的操作过程入手,坚持以全局利益和员工具体利益的兼顾与统一为前提,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使企业不同群体、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员工和谐共进,形成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党组织构建和谐企业的途径

1、明晰发展愿景

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与企业已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企业的前途维系着职工的切身利益。离开企业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企业党组织建设和谐企业,必须要融入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舵手”、“推手”和“号手”作用,将职工的愿望凝聚到企业的发展愿景中来,在实现

企业价值的同时,实现职工的自我价值。

2、规范民主管理

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持久动力。作为企业民主政治建设重要内容的民主管理,是通过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经济与管理活动,促进企业决策科学民主、利益关系公平公正、职工队伍团结和谐,因此,民主管理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强大动力。民主管理对和谐企业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协调功能,即通过推进厂务公开、劳动关系调解等,协调企业内部利益矛盾;二是法治功能,通过职工参与民主决策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既有利于提高企业严格执行能力,也有利于引导职工依法维权、和谐维权;三是凝聚功能,通过集中全员的智慧和力量,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要按照“党委是第一责任人、行政是第一执行人、工会是第一实施人、纪委是第一监督人”的工作要求,规范和强化民主管理,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民主管理模式,始终坚持重大事项向职代会报告制度、坚持重大决策专委会审议、坚持每年签订集体合同补充协议、坚持“四公开一监督”、坚持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和管理,充分发挥各级民管组织的“小人大”作用,强化了民主管理“两个维护”即维护企业利益、维护职工权益的功能,实现了企业利益与职工权益的和谐共盈。

3、转变领导作风

企业和谐与否,领导是关键。党员领导干部担负着教育、动员、组织职工建设和发展企业的重任,能否形成上下同心,一呼百应的和谐局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作风与形象。企业各级领导只有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及时了解和妥善处理好职工的所思所想所需,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党委要建立和实施了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机制,实行“定点联系、定期征询、定向沟通”,通过党员领导定点参加支部大会、职工大会、班组活动;定期开展岗位随访、书面征询、个别访谈;定向与科技人员、生产骨干、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体谈心交流等,达到思想上交流沟通、工作上征询指导、生活上关心了解,从而拓展了听取职工意见、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4、完善激励方式

健全的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对构建和谐企业不仅具有制度支撑作用,而且

具有利益导向的作用。和谐企业应该是既充满发展活力、又具有团队合力的企业。充满活力,主要是指充满进步、超越的活力,这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形成合力,主要是指职工同心同德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团队合力,这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要具备这一前提,打好这一基础,没有科学、健全的分配激励机制不行。因为分配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科学,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也就无从谈起,就会使一部分职工所得与其付出不相对等,分享不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导致离心离德、消极抵触。因此,要通过广泛调研、分析和探索,配合行政领导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活力、促进个体超越、推动管理进步。

第三篇: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知道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

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

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

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

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同和拥护。因为它既吸收了人类历史上有关“和谐”思想的丰富养料,又体现和反映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潮流;既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又吸收了西方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份;既学习和继承了资本主义先进文明的优秀成果,又借鉴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又以崭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乃至18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蓝图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和谐社会理论为基石,结合当今的时代特征,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一、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及其内涵

在人类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过实现和谐状态的经历。这种经历或者是某一历史时期,或者是某一局部地区。正是这些局部地区、某一时段社会和谐的经历,经过不断的量的积累,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探索夯实了前进的道路。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理想

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理想社会方案;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始创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儒、道、墨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各家各派的主张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的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对和谐的精神追求。无论是儒家思想中“和”的理念,还是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的和谐思想,以及墨家思想中的“兼爱”观,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精神追求。各家各派为人们勾画出的未来和谐社会美好蓝图,也成为后世之人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存在着封建主义的糟粕和浓厚的空想色彩,但其基本的精神追求却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003年12月,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远的文化底蕴,历来酷爱和平。”‘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二)西方文化中的“和谐社会”理论

西方社会中对富有、幸福、公正、民主、自由为内容的和谐社会理想的追求大约始于两千多年前,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代表的先知们的构想表露了西方先哲对人类和谐社会的早期向往。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西方传统社会开始急剧向现代社会转型,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给西方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失序:政治秩序混乱、两极分化严重、阶级矛盾突出、社会生活极不和谐。这种混乱状态引起了当时的许多先进思想家对资本主义文明制度合理性的质疑,空想社会主义者更是明确提出改变旧制度代之以一种新的和谐社会制度。英国的莫尔早在十六世纪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针对16世纪初期的欧洲战争连年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他提出了建立“最完美最和谐的社会制度”的乌托邦理想。到了19世纪初,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对“和谐社会”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傅立叶认为,在自然体系内存在和谐的秩序,那么在社会体系内也同样应当有和谐的秩序,必须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残酷和不公,构建工业与农业、家务与教育、生产与消费的联合体,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各阶级的融合。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显而易见,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未来和谐社会无疑是指共产主义社会。

源远流长的中西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土壤,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述则是我们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根基。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尽管距离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和谐状态尚有相当长的历史距离,但也正是处在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迈进的过程中。

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探索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直把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随即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年,就在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国际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暴露出不和谐的严重社会矛盾,最为突出的是苏共召开的二十大和波兰、匈牙利事件。为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避免出现不和谐的矛盾冲突,毛泽东适时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和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创立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党在后来的探索中发生了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没有把上述正确思想付诸实践,但总的看,这个时期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探索是有益的,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78 年“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他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对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做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探索。(1)领导党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了党对执政地位的自觉,即从领导革命的党转变为领导建设的党,从而纠正了以往对于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2)强调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3)强调要安定团结。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搞建设,更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但是,“要安定团结,也要生动活泼!”“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两者是统一的。从根本上说,它们没有矛盾,也不应该有矛盾。”(4)创立爱国统一战线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5)主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做到“多方面的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特别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步协调。邓小平同志的上述思想,对于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样的执政党”这个执政兴国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关系,特别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明确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人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紧紧围绕“如何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全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以及需要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的重大课题。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层面

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社会指的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应的社会生活领域。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即“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要“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并列的关系,这是从狭义角度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个层面,即强调的是社会建设的内容。具体包括: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广义社会指的是与自然对应的,强调与自然相区别的领域,也是与个体对应的,强调作为整体的人类群体关系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狭义)在内的各种关系构成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就是从广义角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二个层面。

当然,再微观一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包括人自身的和谐;再宏观一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包括中国与其外部世界的和谐乃至整个世界的和谐。但就其核心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上述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中,第一层次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着重点,第二层次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眼点。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建设工作之中;又要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自2005年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来,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就一直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思路角度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1.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项原则中,首要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指的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他们的根本利益为本。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入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的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也应该由全体人民共享。只有真正把实现、保障和发展人民各方面的需要和权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作为衡量是非得失、成败功过的标准,才能真正体现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根本立场。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为发展的主体,以人民为发展的目的,以人民为发展的动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而不是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目的。毫无疑问,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为发展的主体,以人民为发展的目的,以人民为发展的动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而不是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目的。毫无疑问,经济因素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但经济发展应当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不是人类追求的目的。然而,如同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一样,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的就是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特别是追求GDP的高速增长。仿佛只要保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就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但现实的结局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的确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环境的破坏、贫富分化加剧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等等。据统计,2003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GDP的15%。长此以往,即使到2020年中国的GDP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但环境成本可能将增加4-5倍,同时人民的生命健康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并不是要忽视个人的合法利益,相反,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我们一方面要鼓励个人通过合法途径实现富裕,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国际、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追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以前,人过着非人的生活,处于受屈辱、被奴役的地位。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又被“物”所统治。“大工业的机器使工人从一台机器下降为机器的单纯附属物,一切‘有教养的等级’都为各式各样的地方局限性和片面性所奴役,为他们自己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短视所奴役,为他们由于接受专门教育和终生从事一个专业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这种不平等和不自由的状况必然要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代替,使人真正成为人。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的就是人的需要不断满足、人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关系丰富,从而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

2.全面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重点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关系着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具体生活问题,也有关系到社会体制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可以说千头万绪。因此,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的重点问题,就成为实现社会和谐的突破。“三农”问题、贫富分化问题、腐败问题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问题是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点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当从解决这些重点问题入手。

首先,要努力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彻底消除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一是要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社会经济地位的平等。要逐步取消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和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从以身份管理为主向以职业管理为主转换;二是统筹城乡就业制度,消除各种歧视政策,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彻底消除二元经济;三是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扩大内需,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负面影响的最佳选择;四是加大对农村公共用品的财政投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其次,要建立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此,邓小平已经给出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现在就已经到了让共同致富成为中心课题的时候,因为贫富分化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

要解决贫富分化的问题,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未来五年内,要确保“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垄断行业的收益分配管理和取缔非法收入;二是调整国民收入结构,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三是完善国家税收调节体系,推进税制改革。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完善国家税收调节体系,一方面要科学制定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避免出现缴税的主体是中低收入人群的现象。另一方面要研究个人所得税征收与消费挂钩的办法,研究开征财产税。此外,完善社会捐赠的免税制度,等等。

第三,要惩治腐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在当今世界的所有国家,不管大小和贫富,都存在腐败这一丑恶社会现象。但腐败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具有破坏力。因此,党中央历来将反腐败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走出了一条从运动反腐到制度反腐之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制度反腐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最大的特点是惩罚和预防并举,注重预防。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纲要》提出,“到2010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建成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7年9月,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2008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深化了中共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将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四项工作部署拓展为教育、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六项工作部署,形成了对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施行。这部重要行政法规的出台,填补了中国没有政府信息公开法律法规的空白,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持。反腐倡廉是经济和谐发展的助推剂。因为反腐倡廉不仅可以减少公共支出,让有限的财政收入用在刀刃上,而且随着投资者信心的提高,必将吸纳更多的资本注入,提高经济增长的水平;反腐倡廉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对于腐败案件的查处,对腐败分子的惩治,不仅打击了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而且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实现了社会公平,伸张了社会正义。

第四,要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亟待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造成社会发展落后的原因很多,有人们观念认识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的原因,直接的原因是社会发展支出在GDP总量中的比例偏低。

社会发展总支出指的是国家财政和企业用于文教科卫、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支出,也可称为公共消费品的公共服务事业的总支出。它的发展直接影响人口素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包括社会文教科研卫生的事业费和基建投资、在岗职工的五项社会保险、离退休人员的保险福利、社会保障补助等。

我国的社会发展总支出长期处于偏低的水平。据统计,社会发展总支出占GDP的比重1978年为5.9%,1990年为7.65%,2000年为10.6%,2006年为12.6%。我国社会发展支出占GDP的比重与世界各国相比较明显偏低。以基本可以比较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三项合计,我国只占10%左右,低于美、法的16%和30%,也低于波兰、俄罗斯、伊朗、巴西等国20%左右的比例。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也明显低于国际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的4.8%和发达国家7%左右的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4%左右的水平。

由于我国的社会发展总支出偏低,导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相互脱节的问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教授的研究,中国的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至少5-8年的时间。因此,加大对社会发展事业的投入,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首要的是转变发展观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去,因为投入经济见效快,投入文教卫生周期长见效慢,所以一直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社会发展,把追求GDP的增长速度作为硬指标来完成,把社会发展放在次要位置。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也是背离社会主义本质的;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就是要把科教文卫和社会福利事业看作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把社会发展经费支出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中,将软指标转变为硬指标,甚至将其纳入法制的轨道。

3.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解决人们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这就是要解决好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优先发展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发展教育事业,一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二是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层次教育协调发展;三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积极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素质。

其次,积极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我们这个劳动力大国来说,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解决就业问题,一要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就业市场机制;二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三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四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第三,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安全阀”。构建起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探索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免去人民的后顾之忧;二是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三是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以及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四是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和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以及困难群体住房保障工作。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关键是要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具体地说包括: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或颠覆活动,维护国家安全。

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和谐社会构建的实现,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其自身应该承担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革命党成为执政党,执政党的社会基础来自于最大多数人的拥护,而最大多数人的祥和幸福、和谐相处,自然就是最大的执政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五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姓名:刘北罡班级:机电0906班学号:1010209608

指导老师:郭新华

【摘 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作长期而艰辛的探索。需要我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构建良好的教风、学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立科学严格与人文关怀和谐统一的管理制度,建设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和谐校园;构建;策略;意义;和谐校园文化;科学发展观。

一、和谐校园的含义:

所谓和谐校园,应该是指建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首先,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之上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织部分。党中央和国务院不久前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英明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面协调的社会。其次,和谐校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再次,和谐校园是和谐发展的。所谓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心里之间的和谐。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新时期执政规律的新把握,反映了党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对增强党的执政能力途径的新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①校园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前沿阵地。所谓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学生间、师生关系和谐,它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通过确立以人为本的成才目标实现主体和谐,创新以人为本的成才模式实现管理和谐,创造以人为本的成才环境实现校园环境和谐,这三个和谐的复合效应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灵魂。和谐校园是人文教育的纽带、根本。每个成员都是这个和谐关系中的主体,他们之间人际关

系的性质决定着学校人文精神的塑造。人际间真诚的爱和沟通,将引领大家崇尚自然、崇尚纯洁。校园内的一言一行都彰显着这样的人文精神,体验真、善、美,在体验中感悟真理、真情,让教育触动心灵、滋润心灵。在和谐的氛围中,激发个体的自我意识,激励他们充分地体现自我生命的价值,这是教育者实施绿色、和谐教育的共同愿望。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现代意义的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相处融洽,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帮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构建和谐校园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2.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学校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构建和谐校园,可以使在学校学习、工

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进而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学习、工作,干事业、求发展,进而促使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教科研秩序呈现出一种平稳、持续、连贯的运行态势,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与不断发展。

3.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学校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校园内人际关系和谐,就能使学校每个

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就能不断增强校园的创造活力,推动学校的前进与发展。

4.构建和谐校园是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教育事业就一个地区来说,只

有推进构建和谐校园,坚持以人为本,亲和互助,才能让每一层次的学校,无论大小,都呈现出和谐发展的态势,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5.构建和谐校园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自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全党

全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响应,分别结合自身的实际落实党的这一决策,我院也不例外。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胡锦涛同志说“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②他的这个讲话是就全国而言的,具体到一个单位、一个学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也容不尽相同,但精神实质是不变的。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求我们从人的需求与利益出发考虑发展问题,“人”(包括一切参与者)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尊重多数人利益的同时不忽视少数;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让人民过得更好而发展,发展的成果全民共享;发展要克服片面性,边发展边解决问题和矛盾;发展的过程应该平稳踏实,尽量避免大的波折;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吃子孙饭;注意发展的连续性和永续性,争取代代荣昌。

长期以来,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差距、不同的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在学校中反映出来。

社会、家长,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当中都存在着对教育功利、浮躁的观念,一味强调竞争而忽视

合作;重视知识而忽视德性;对优质教育资源攀比性占用而不顾其对个体发展的实际效果;对教育商业性的盲目炒作,只顾借教育赚一时之利,却忘记了教育对人类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尤其是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因而必然也必须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为此,基础阶段的学校教育应同时考虑学生身心成长的主观需求和社会文化的客观需求。在教育运作上,应视学生身心成长的主观需求为本,社会文化的客观需求为用。因为只有过着和谐美满、充实健康和有意义生活的人,才具有真正的生产性。在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我们更应该重视人的发展,只有当我们拥有了健康的个体,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会拥有健康的社会和持续发展的经济。如果一个民族的学校教育不能培养出健康的个体,那么发展中的经济也迟早会由于社会道德的瓦解而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学校教育应把“全人的教育”、“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价值取向,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定。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③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创建。

三、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作长期而艰辛的探索。我们要立足学校实际,对构建

和谐校园这一工程的各要素进行分析,针对各要素的和谐特征,在管理上下工夫。④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象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的治学态

度影响和教育学生,热情关心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教知识,教做人,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把育人工作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同时,教师要善于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心态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坚强意志和健康人格。同样,学生也要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形成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和谐校园氛围。

2.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相互关爱,互相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

园的温馨。在相互信任、坦诚相待、宽以待人中,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取另一颗真诚的心,不断拓展同学间在学习和生活中结下的深厚友谊。学校也要不断完善教育设施,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相互交流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著名权威报告《学会生存》也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在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⑤

3.构建良好的教风、学风。要不断启迪和引导全校教职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自己的工作。争做品德高尚,行为高雅,忠于职守,开拓进取,勤于耕耘,勇攀高峰,爱岗敬业,追求一流的教学水平,追求一流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流学生的楷模。在学生中,要大力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4.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是凝聚

历史、凝聚师生、凝聚学校、凝聚社会的法宝。这样的校园文化应该为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爱党、爱校。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讲诚信、讲文明的作风。这样的校园文化更应该树立师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校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5.建立科学严格与人文关怀和谐统一的管理制度。没有科学的管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就难以开展;当然,不恰当地强调制度的严格,也容易造成人的创造欲望窒息,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气氛压抑的局面。因此,学校管理既要科学规范,更应体现人文精神,要人格化、弹性化,充分尊重人,相信人,“管是为了不管”,要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发展,构建刚性制度与人性化管理和谐统一的学校管理模式。在出台制订各岗位职责、教职工考勤考评、教学事故界定及处理办法、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等制度时,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发动教职工参与讨论修改,重要的规章制度还要通过教代会讨论表决,有的规章制度也必须发动学生参与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制订出来的规章制度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得到学校全体成员的支持,大家执

行起来也才心情舒畅,营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全体师生员工的和谐发展。

6.建设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没有稳定的工作环境,学校的教学活动将难以正常开展。学

校的各项工作要以稳定为前提,不断消除各种安全隐患。要加强学校的保安保卫工作,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制订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对学生,开设心理辅导,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健康地学习和生活。、构建和谐校园不但包括师生个体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学校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括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等。所以,校园在构建和谐的进程中,一定要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文化氛围,为每一位师生员工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要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师生能够感受到生活在这所校园的快乐、自信、幸福和自豪。事实上,只有学校快速发展了,才能把更多更好的人才、科技成果与和谐文化推向社会,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体现学校的魅力和价值。要强化群众意识,这也是加快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要把师生员工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满意与不满意、赞成与不赞成、高兴与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学生感到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好,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要强化政治意识,坚持德育为先,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学校的历史使命,也是建设先进的和谐文化之需要。面对社会

变革给教育工作带来的大量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西方敌对势力思想文化渗透的新挑战,面对改革给师生员工思想观念和利益带来的新问题,学校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探索和谐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把握新规律,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思路、新方法,营造新环境,构建新机制,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和谐是一幅精美的画卷,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和谐是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深藏不露,飘逸于浮云之上。它会给空虚的心灵带来希望,给懵懂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灵魂带来自信。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参考文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解析》(中共党史出版社)

[2]胡锦涛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作出新贡献”作出重要讲话

[3]《以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福建教育》2006年第6期)

[4]《建设和谐校园六要素》(《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6日.付留鑫文)[5]《学会生存》——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

下载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思路和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思路和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 如何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积极性,培育团队精神,加快企业发展。 过去我们在研究讨论工......

    构建和谐企业[大全]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

    如何构建和谐企业

    如何构建和谐企业 ‚三流企业靠厂长,二流企业靠制度,一流企业靠文化‛。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企业文化建设尤显迫切。为此,江苏济川医药集团在建设具有济川特色的企业文化过程中,......

    如何构建和谐企业

    如何构建和谐企业一个企业想要发展壮大,首先就要成为一个和谐企业。所谓“和谐企业”,就是要符合企业和全体员工的根本利益。企业与员工是休戚与共、荣辱相连的共同体,只有建立......

    构建和谐企业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开展争先创优,促进企业和谐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

    和谐企业构建浅论

    “和谐企业”构建浅论吕龙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和谐,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持续健康的发展,而且将为......

    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瞄准“一强三优”目标落实“三抓一创”思路构建和谐企业完成“创一流”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

    浅论如何构建和谐企业

    浅论如何构建和谐企业自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理论以来,和谐之风迅速吹遍神州大地,构建和谐企业也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那么,在当今迅猛发展的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