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司法三段论对故意伤害罪的分析

时间:2019-05-12 12:4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司法三段论对故意伤害罪的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司法三段论对故意伤害罪的分析》。

第一篇:用司法三段论对故意伤害罪的分析

用司法三段论对故意伤害罪的分析

【摘要】:司法实践中,无论是对案件的审查,还是对案件的裁判,司法三段论

推理模式无疑是法官、检察官最为信赖的论证工具。在对故意伤害罪的推理中,司法三段论也凸显了重要作用。所以,用司法三段论对故意伤害罪进行分析,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司法三段论故意伤害罪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我所选的故意伤害罪的判决书均是来自北大法易网,在所提供的故意伤害罪的判决书中,我又仔细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为故意伤害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本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因此,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一般不认为是犯罪。只有当自伤行为是为了损害社会利益而触犯有关刑法规范时,才构成犯罪。例如,军人战时自伤,以逃避履行军事义务的,应按本法第434条追究刑事责任。

故意伤害罪的大前提是在主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即:

一、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是非法进行的

四、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损害,才能构成本罪。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其中,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其中,损害他人的行为,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的方式,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亦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既可以由自己实施,又可以利用他人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实施,还可以利用驯养的动物如毒蛇、狼犬等实施。既可以针对人身的外表,造成外部组织的残缺或容貌的毁坏,又可以针对人体的内部,造成内部组织、器官的破坏,妨碍其正常的功能活动。总之,无论是直接由本人实施还是间接实施,亦无论是针对何种部位,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只要出于故意,能造成他人的人身健康伤害,即可构成本罪。只是一般性的拳打脚踢、推拉撕扯,不会造成伤害结果的,则不能以本罪论处。如果没有造成轻伤以上的伤害如没有达到伤害等级或虽达到等级却属轻微伤,则不能以本罪论处。

故意伤害罪的小前提是要有事实,事实又分为生活事实、证明事实和法律事实,小前提的建构应按照生活事实或者原始事实经由证明事实到达法律事实,即由证据来反映法律事实。

在我所参考的判决书中,故意伤害罪的证据重要有

(一)物证

1、犯罪工具,如行凶时所使用的凶器;

2、由犯罪行为产生的痕迹,如被害人身体上的伤痕,犯罪现场被破坏的物品;

3、罪犯在预备犯罪、实施犯罪的各种场所遗留的能反映该人特征的物品或痕迹,如衣物、指纹、脚印等;

4、在犯罪过程中或者犯罪后,罪犯为掩盖罪行,逃避侦查而伪造的各种物品和物质痕迹;

5、能够表明被告人无罪的各种物品或物质痕迹。故意伤害案件的物证一般与案件事实存在明显的联系,对确认犯罪行为是否发生,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二)书证

对案件事实认定具有重要影响的是有关证实被害人伤情的书证。故意伤害犯罪是结果犯,伤害结果的有无和轻重情况,是直接关系到被告人的定罪量刑的关键情节。

(三)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

在实践中,故意伤害案件发生之时,往往有较多的目击者和了解事件发生起因的人,且故意伤害案件由民间纠纷激化的较多,在场的目击证人和其他了解案件情况的人往往与发生纠纷的双方存在各种社会关系,如亲属、邻居、朋友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

(五)鉴定结论

最为常见,也是必不可少的是对被害人伤情所做的法医学鉴定。它属于证实被害人伤情的核心证据。该鉴定结论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及量刑轻重。

(六)勘验、检查笔录

(七)视听资料

只要有以上的证据能够证明被害人是系被告故意所致而受伤,并且伤害已经造成了被害人的人身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就能以故意伤害罪追究被告的刑事责任,这就是通过证据的演绎来反映法律事实。即:

大前提: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为故意伤害罪

(符合构成要件T即产生法律效果R)

小前提:某人因自己的非法行为对他人的身体造成了伤害

(特定的案件事实S符合构成要件T)

结论:某人的行为构成了故意伤害罪(特定的案件事实S产生法律效果R)

在确定了故意伤害罪的大前提和小前提之后,我们要进行的就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连接。大前提的发现,小前提的确定过程,其实就是在诠释一个连接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大前提和小前提确定的情况下,将故意伤害罪的规范要件和事实要件结合在一起,得到一个妥当的裁判结论。故意伤害罪法律责任最终的认定,就是要通过小前提的具体情况,即证据的演绎、被告人的年龄和认罪态度等情况来判定。

在我所选择的关于故意伤害罪的判决书里面,大多数都是“被告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伤害的程度>,其行为已触犯我国刑律,构成故意伤害罪”。接着,就是围绕被告人的主观行为表现和年龄来对其进行相应的刑事处罚和经济的赔偿。

如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沈某故意伤人案的裁判:

本院认为,被告人沈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二人轻伤,其行为已符合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关于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依法应予处罚。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沈某犯故意伤害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指控罪名成立。被告人沈某接到公安机关的通知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接受讯问,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从轻处罚。被告人沈某犯罪时已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依法应从轻处罚。被告人沈某家属能主动代为赔偿被害人因人身伤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可酌情从轻处罚。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依法有据,可以采纳。为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犯罪的方针,经本院决定,可对被告人沈某适用非监禁刑,给予缓刑予以考察。

在本案中,大小前提和结论的得出如下:

大前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是故意伤害罪

小前提:沈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二人轻伤

结论:沈某的行为构成了故意伤害罪

其中,又因为沈某犯罪时已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依法应从轻处罚。在加上他接到公安机关的通知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接受讯问,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从轻处罚,再加上沈某家属主动代为赔偿被害人因人身伤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可酌情从轻处罚。最后,法院得出判决,对被告人沈某适用非监禁刑,给予缓刑予以考察。该案件严格遵循了司法三段论的判定方法,并对其中的具体情节法官给予适当的价值判断,切实保护了受害人的利益。

再如武鸣县人民检察院对陆志保故意伤害他人的裁判:

本院认为,被告人陆志保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轻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陆志保犯故意伤害罪成立。被告人陆志保当庭自愿认罪,可酌情从轻处罚。被告人陆志保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亦可酌情从轻处罚。为严肃国法,保护公民人身权利不受侵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陆志保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四个月。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2年7月12日至2012年11月11日止)

而在本案中,大小前提和结论的得出如下:

大前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是故意伤害罪

小前提:陆志保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轻伤

结论:陆志保的行为构成了故意伤害罪

在这个案例里面,因陆志保当庭自愿认罪,可酌情从轻处罚。又因为被告人陆志保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亦可酌情从轻处罚。最后,根据以上的具体要件,裁定被告人陆志保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在这个判决中,法官也严格适用了司法三段论,因为故意伤害罪的量刑可根据法官的价值判断来定,所以法官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推导出具有正当性的裁判结论,需要法官恰当地构建司法三段论的大、小前提。司法三段论要求通过演绎推理来适用法律,要求裁判符合演绎的逻辑结构,要求法律适用为论证+演绎的过程,特别是要求裁判明示演绎推理的大、小前提,是法律适用能够并且应该满足的。在我国司法审判体系领域里,所谓的法律推理,通常是指演绎推理,这是由于我国是成文法体系的法律制度决定的。现行的法律规定是做出判案结论的大前提和根据,一个案件的判处结论应当做到有法可依,即要有事实根据也要有法律根据。

对于故意伤害罪案例的判决书,由于故意伤害罪的小前提比较容易确定,所以结论很容易得出。在绝大多数的故意伤害罪的判决书里面,都严格遵循了司法三段论。在法庭裁判中,很多案件仅仅依据逻辑推理是不能够得出符合法律意旨的审判结论的,而是要求法官作出价值判断。在对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方面的裁定,需要根据被告人的具体表现来定,并且裁定的轻重受经济的赔偿影响比较大,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的故意伤害罪的量刑相对比较少的原因之一。

第二篇:对故意伤害罪疑难问题分析

文章标题:对故意伤害罪疑难问题分析

一、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方面是否必须具有伤害的故意。伤害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较为严重结果,即轻伤结果的认识。现论述如下:

1、结果犯的主观罪过,是行为人对行为危害结果的认识态度。根据刑法规定,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结果犯的主观方面是行为人对分则规定的危害结

果有罪过。评价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犯罪故意,是要分析其主观上是否对危害结果有罪过,对危害结果是否预见或明知,是考察行为人是否有犯罪故意的唯一因素。

2、故意伤害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严重的伤害结果。故意伤害罪属结果犯,必须要求伤害结果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才构成犯罪。既如此,故意伤害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伤害结果发生,因而发生这种结果的,是伤害故意。这种伤害的结果,其实质就是轻伤以上的结果。

有人提出,轻伤标准是专业标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果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轻伤以上,则很多情况下无法定罪。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对于任何一种犯罪,理论上均存在罪与非罪的界限,只不过在实践中无法量化而已。比如盗窃犯罪,理论上盗窃犯罪与盗窃违法行为应当存在界限,但在实践中却难以找出一个绝对的标准。为了防止滥用裁量权和便于操作,于是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范围内就规定盗窃数额在800元以上构成犯罪,其实盗窃799元与800元的危害程度的大小是基本一致的,但行为性质却天壤之别。同样道理,理论上身体损伤程度到轻伤应当有一个标准,为了便于操作,有权机关才规定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所以,很多情况下行为人不能认识到轻伤标准,但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程度是能够认识到的。比如打人一铁棍,行为人就应当认识到其伤害结果达到严重的程度。行为人可以对犯罪的标准一无所知,但至少他自己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判断。当然具体最后是否严重到一定程度,要由法律专家去评判。再如,当胸推人一下,行为人一般情况下主观上就认识不到其行为会达到伤害的程度,其主观上就不存在犯罪故意。

二、实践中是否应当区别伤害与殴打的区别。我认为,殴打与伤害的区别在于:

1>伤害是犯罪的故意,殴打是违法的故意,即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认识到犯罪的程度。

2>伤害是指伤害他人的身体健康,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破坏身体组织的完整。另一种就是损害人体器官的机能。这是对人身造成一定严重程度的损害。殴打是指造成人体的疼痛,但并不伤及人体的健康。当然这里说的不损伤人体的健康,是与伤害相对而言,不是说殴打行为就不会造成任何一点损伤,但这种损伤是轻微的。另外,区分殴打与伤害,也不是完全从表面上看对人体的组织是否造成一定的破坏,还要考虑到破坏的程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单个人行为的认定方面,出于伤害的故意,造成轻伤以上结果的,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出于殴打的故意,造成轻伤结果的,构不成犯罪,造成重伤、死亡结果,应当以过失致人重伤、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在共同行为中,若各行为人主观上均有伤害故意,则以故意伤害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若行为人主观上仅有殴打故意,则该行为人不承担故意伤害罪之刑事责任。造成轻伤以上结果的,由该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

那么,如何区分殴打伤害故意和殴打故意呢?一是要分析行为人陈述和行为时的言语。二是其客观方面的表现也是认定其主观心态的重要因素,具体应当充分考虑如下因素:

1、打击时使用的工具。有时根据使用的工具即可确定行为人主观故意,如使用铁棍、匕首、剧毒药品等足以致人严重伤害结果的工具。行为人根据一般生活常识,当然能够预见到后果的发生。

2、打击时选择的部位。选择部位是能够反映行为人主观故意,如果选择被害人重要部位,如头部、鼻子、眼睛、耳朵、阴部、胸部等,中心反映出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如果选择臀部、腿部、胳膊、足部等,不足以严重的伤害。

3、打击的力度。

4、打击时所选择的对象。同样打击的力度,对不同的对象所实施可能反映出不同的故意,比如对年富力强的人来说,就是殴打故意,而对老弱病残来说,就可能是伤害故意。因为行为人应当认识到特殊的对象所可能造成的特殊结果。

三、在被害人因特殊体质死亡案件中如何认定行为人为伤害的故意还是殴打的故意。

由于被害人存在特殊体质,行为人在不知情时实施打击行为,因打击行为造成被害人特殊体质发作而死亡,对此类问题定性比较疑难。此类问题中,行为人的打击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论上和实践中争议不大。对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罪过和存在什么样的罪过,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不同见解。一种观点认为,在本类案件中,不应细分打击行为的性

质,事实上也无法区分殴打与伤害的区别,甚至殴打与伤害并无实质区别。只要出现了轻伤以上的结果,包括引发特殊体质造成的结果,就构成故意伤害罪。另一种观点认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的前提必须是故意伤害罪。理由是,《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是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第二款规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致人死亡的……”,可见,致人重伤、死亡的前提必须是前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对于被害人存在特殊体质的案件中,若打击行为本身没有造成轻伤后果,即使引发特殊体质造成死亡,也构不成故意伤害罪。

我认为,上述二种观点都是错误的。第一种观点根据行为结果来决定行为人主观认识内容,与犯罪构成理论不符。对于结果犯主观罪过的考察,必须以该犯罪所要求既遂结果,即危害结果为考察对象。不考察行为人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认识程度,仅以造成的结果来推定行为人主观罪过从而认定行为性质,是客观归罪的表现。

第二种观点错误之处在于把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和致人死亡理解为结果加重犯。我认为,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和致人死亡不是结果加重犯。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符合某种具体犯罪构成的行为,由于发生了超过基本构成结果的更为严重的结果,而刑法对该重结果规定了更重的法定刑犯罪形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死亡均不是结果加重犯,因为:

1、轻伤与重伤、死亡结果之间不是必然递进关系,轻伤并非是重伤、死亡的必经阶段,人体轻伤鉴定标准和重伤标准并非是一一对应关系。很多情况下,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不存在基本犯罪构成。

2、伤害结果具有统一性。不管是轻伤、重伤还是死亡结果,都是伤害的结果,不能把伤害的结果分割开来。

3、《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犯前款罪”是强调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伤害的故意而非殴打的故意,属故意伤害罪主观内容。

关于打击行为造成特殊体质而死亡时主观故意的认定。应当从以下方面分析:

1、行为人的打击行为造成被害人特殊体质发作而死亡。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伤害的故意,但对死亡结果应当存在过失,应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2、行为人不知道被害人有特殊体质,但根据客观情况应当认识到被害人与正常人有所不同而实施打击行为,因该打击行为造成特殊体质发作而死亡,行为人仍应承担故意伤害致死的刑事责任。如某甲抓住一七旬老太太头发而撕扯,造成老太太因紧张、激动冠心病发作而死亡。尽管某甲不知道老太太有冠心病,其实施的撕扯行为也是轻微的,但其主观上明知打击一个七旬老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仍为之,其主观上就是伤害的故意而非殴打的故意。相反,如果某甲抓住一个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头发撕扯,造成年轻人冠心病发作而死亡。某甲的行为主观上就是殴打的故意而非伤害的故意,但应当预见造成死亡结果而没有预见,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打击对象的不同有时可以人作为认定行为人主观故意的依据。

3、行为人明知被害人有特殊体质而打击,应当承担故意犯罪的责任。造成死亡的,应定为故意杀人罪;造成伤害的,应定为故意伤害罪。

四、故意伤害的过限行为。过限行为是指在共同犯罪中,全部或部分实行犯超出了原共同犯罪的故意内容而实施的犯罪行为。过限行为的犯罪结果应当由过限犯承担,原共同犯罪人对该结果不承担刑事责任。过限行为要求行为人原预谋的行为是犯罪行为,超出的行为仍是犯罪行为。但在伤害案件中,在司法实践极为复杂和疑难,现举例分析说明:

1、各行为人预谋时均是殴打之故意,而实行犯超出了共谋之范围,实施了伤害行为。如甲在街上闲逛,见一对青年男女在谈恋爱,出于流氓之动机,上前调戏妇女,并对男方推推搡搡,有轻微的殴打行为,如打耳光等,在殴打中,男青年反抗中击中甲的脸,甲疼痛,遂照男青年的脸部猛击一拳,设定造成鼻骨骨折,经鉴定为轻伤,或击男青年左眼,造成重伤。

乙主观上仅是出于流氓动机实施的殴打行为,构不成故意伤害犯罪,理由是:

1>乙没有伤害罪之故意。乙主观认识上只有殴打之故意。认定乙的主观故意要综合其他因素分析,如前因、动机、目的、是否携带工具、打击部位、对造成后果的态度等。2>轻伤结果是甲的行为造成。3>伤害后果虽与乙的行为有因果关系,但仅考察因果关系而不考察主观内容违背了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因果关系只是犯罪客观方面一个内容,而不是犯罪构成的全部。

2、各行为人预谋时均出于殴打之故意,而实行犯超出了共谋之范围,实施了故意杀人罪之行为。以上述为例,甲被打受疼,遂掏出刀子(乙不知情)将男青年胸部就是一刀,造成男青年当场死亡。对乙的行为如何认定。甲的行为定性为故意杀人罪,而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理由同上。

3、各行为人均有伤害罪之故意,实行犯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如甲乙均与丙有仇,约定要打断丙的一条腿,并准备有刀具。二人具体实施时,由于丙激烈反抗并打伤甲,甲一怒之下照丙头部猛击一棍,造成丙当场死亡。甲的行为应定故意杀人罪,对乙的行为应定故意伤害(致死)罪,理由是:

1>甲乙二人均有伤害之故意,甲突然产生的放任杀人的故意,该放任杀人的故意与乙没有关系。

2>死亡结果与乙的行为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没有乙帮助行为,甲的行为就不会实施,故乙对死亡结果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3>乙对死亡结果持过失态度。乙主观上没有杀人的故意,对死亡结果没有希望或放任的心态,但有着过失的心态。健康权与生命权密切相关,肌体受到伤害与生命受到威胁之间没有明显界限。作为一个具有正常理智的人,应该预见到具体实施伤害行为时很容易演变为杀人行为,且伤害结果也很容易演变成死亡的结果。行为人也不可能控制伤害结果必然或绝对不危及生命安全。所以,乙对于死亡结果只能是出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这是健康权与生命权密不可分这种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对于死亡结果,乙主观上罪过形式是过失,客观上与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应承担故意伤害致死的刑事责任。

4、各行为人预谋实施伤害犯罪,实行犯实施伤害行为时因新的动机而单独产生杀人故意,并实施杀人行为,对实行犯应定故意杀人罪,对其他预备犯仍应定故意伤害(致死)。如甲乙预谋伤害丙,并准备作案工具由甲单独实施。甲具体实施时想到丙曾与自己的妻子通奸,于是索性将丙杀死。乙对死亡结果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案例3、4的区别在于,案例3甲是基于原预谋的犯罪故意而过限,案例4是甲基于预谋之外新的故意而过限,同时不排除有预谋的原因成分。这种过限行为在两个无相互联系的犯罪中容易区分,如在盗窃过程中个别共犯过限而杀人,其他共犯不承担过限行为的责任。是不是说,预谋伤害而实行犯过限杀人,其他共犯也不能承担杀人的刑事责任呢?不能,理由是:

1、出于其他犯罪故意实施犯罪时,如盗窃,行为人不可能也不应当预见到会出现死亡的后果,故盗窃犯对死亡结果无罪过,无罪过则无刑事责任。而出于伤害故意对死亡结果有一定预见,上面已经详述,伤害故意本身对死亡结果具有过失的罪过,因此对死亡结果应承担刑事责任。

2、死亡结果与乙的杀人行为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刑法中因果关系带有必然性,即没有该行为之存在,就不会产生危害结果。也许如果不发生甲乙二人预谋之事,乙可能同样会实施杀害丙的行为。但这种推测已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刑法只讨论已然之事,不讨论未然之事。毕竟这次甲基于二人预谋之共同犯意的基础上而产生,并且利用的乙提供的各种条件。所以,乙的行为也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伤害与杀人存在竞合关系。人的生命权只有一次,甲实施杀人行为就不可能再实施伤害行为。对于甲而言,伤害丙之故意是二人共同产生的,杀害丙之故意也不是以前的伤害故意毫不相干,是在伤害故意基础上更进一步产生杀人的故意,故伤害和杀人互相联系且均不违反其意志。对于乙而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乙都是持过失态度。不能因为甲把丙伤害了,乙的行为定故意伤害罪致死,甲把丙杀死了,即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反而乙的罪行却轻了,明显违背罪与刑相适应原则。当然,如果甲乙预谋后,甲中间放弃了原预谋后的犯罪后又单独产生的杀人故意,则又另当别论。

五、故意伤害罪是否存在未遂问题。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未遂。对于结果犯,出现犯罪结果,是构成既遂的标准,而不是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如果没有出现犯罪结果,而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经足以达到犯罪的程度,也应当以犯罪论处。《刑法》第十三条是根据犯罪的实质和法律内容相结合给犯罪所下的定义,是认定是否构成犯罪的基本原则。只要是行为符合该条的规定,达到犯罪的程度,应按犯罪处理。因此,对故意伤害未遂是否构成犯罪,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主观故意是致人轻伤程度的,不存在未遂形态。因为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本来就是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量刑也较低,不管其动机多么卑鄙,手段多么恶劣,其未完成本身就足以说明社会危害性根本上说达不到犯罪的标准。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均无未完成罪之形态,就是因为没有造成法定结果本身就说明其社会危害性达不到犯罪的程度。

2>主观故意明确以重伤为目的的,存在未遂之形态。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性质严重的犯罪,且行为人主观上恶性较大,甚至极大。虽没有造成重伤结果,这种情况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得以实施,必然造成重伤结果的出现,足以达到犯罪的程度。对此种行为不加以处罚,必然不能达到刑法应有的作用。如行为人多次预谋要某人的一条腿、或挖一只眼,或用浓硫酸毁容等手段以报复他人等均属于故意伤害罪。即使未遂,其行为的严重性也足以达到犯罪的程度,应当以犯罪处理。

3>如果行为人没有明确的伤害目的,仅是出于教训、殴打、出气等内容,或其他概括的故意,无其他证据存在重伤目的的,又没有出现伤害结果的,不存在未完成罪之形态。

六、教唆伤害与实行犯故意杀人竟合的处理。教唆伤害犯罪中,实行犯实施了故意杀人,是共同犯罪的过限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刑法学界有的学者把被教唆的人的实行过限分为重合性过限与非重合性过限。我认为,用该理论解决教唆伤害中的过限行为,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谓重合性过限,就是指被教唆的人所实行的犯罪与教唆犯教唆的犯罪之间具有某种重合性的情况下而发生的实行过限。例如,甲教唆乙伤害丙,乙却杀死了丙,甲故意伤害,乙是故意杀人,在伤害与杀人之间存在某种重合关系,就教唆犯而言,应视为被教唆的人实行了教唆犯所教唆的犯罪。所谓非重合性过限,是指被教唆的人除实施了教唆之罪以外,还实施了其他犯罪,两罪之间不存在重合关系。例如,教唆者教唆他人盗窃,而实行犯实施了杀人行为。对于重合性过限,由于过限行为、结果与教唆行为、结果存在一个重合性,故教唆者承担既遂的责任。

《对故意伤害罪疑难问题分析》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对故意伤害罪疑难问题分析。

第三篇:故意伤害罪辩护词

关于张铁桥故意伤害一案

辩护词

尊敬的审判长、人民陪审员:

河南嵩峰律师事务所接受登封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指定我作为张铁桥故意伤害一案的辩护人参加今天的法庭审判活动。庭前我仔细查阅了本案的卷宗材料,现根据事实和法律就本案发表以下几点辩护意见,诚请法庭予以采纳:

辩护人对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张铁桥故意伤害的罪名没有异议,但是,辩护人认为张铁桥有以下几点从轻、减轻处罚的量刑情节:

一、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自愿认罪,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第九条的相关规定,请法院在量刑时酌情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被告人张铁桥的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请法院在量刑时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被告人张铁桥并不是蓄意的伤害别人,也不是寻衅滋事的挑起事端,而是因为被害人先对被告人张铁桥朋友实施殴打,被告人张铁桥打抱不平,一时头脑发热,失去理智,加之被告人法律意识淡薄,故作出了伤害被害人的行为,该行为固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是社会危害性不大,请法院在量刑时予以充分考虑。

三、被告人张铁桥归案前一贯表现良好,是初犯、偶犯,没有前科。

被告人张铁桥归案前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和不良记录,更 没有犯罪前科,这次犯罪事出有因,其没有充分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是初次犯罪、偶然犯罪,其社会危害程度和主观恶性均与惯犯有着明显的区别,请法院在量刑时予以充分考虑。

四、被告人张铁桥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

被告人张铁桥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并自愿认罪,这一态度是应当加以肯定的。被告人张铁桥归案后,对整个作案过程主动的做了详细的供述,认罪态度好,坦白交待了所有的犯罪事实,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查清案件的事实,可以看出其有真诚的悔罪表现,比起拒不认罪、负隅顽抗的被告人其社会危害性要小的多。

另外,被告人愿意对受害者赔偿,被告人张铁桥家属庭前已经对二被害人进行了民事赔偿,并且二被害人也向法庭写了谅解书,请法院在量刑时充分考虑到被告人的认罪态度,从轻处罚。

综上所述,辩护人认为,被告人张铁桥无论是从主观的犯罪动机,还是在归案后的认罪态度上,都可以看出来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无论是社会危害性还是主观恶性都不大。被告人张铁桥年龄尚小,且认罪态度良好。故辩护人希望法庭能够在综合考虑本案情节对被告人张铁桥从轻处罚。

以上辩护意见,请法庭予以采纳。

此致 登封市人民法院

辩护人:李彦章 2012年10月26日

第四篇:故意伤害罪辩护词

故意伤害罪辩护词

xxxx律师事务所接受被告人王xx亲属的委托,并指派律师xx、李xx为被告人王xx(以下简称被告人)的辩护人,律师接受委托后查阅了相关案卷。辩护人对于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犯有故意伤害罪没有异议。现辩护人根据公诉人的公诉意见以及客观事实与法律,针对被告人的量刑及处罚提出辩护意见如下:

1、被告人王xx的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请法院在量刑时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从本案人多名当事人的证词可以得知,被告人王xx于2013年7月14日遭到本案被害人黄xx、缪xx殴打,2013年7月15日前往澳门豆捞向黄xx等索要医药费遭到拒绝,故而与被害人等发生厮打。被告人王xx并非蓄意挑起事端伤害他人,而是因为被害人之前殴打被告人致使被告人丧失了理智,故作出了伤害被害人的行为,该行为固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是社会危害性不大,请法院在量刑时予以充分考虑。

2、被告人王xx不构成累犯。

被告人于2010年8月因涉嫌抢劫罪被湖南省xx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被告人于1994年10月13日出生,犯罪时被告人未满十八周岁。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的规定,被告人王xx不构成累犯。

3、被告人王xx的犯罪行为主观恶性不深,请法院在量刑时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被告人王xx是由到与被害人协商医药费等赔偿事宜遭到拒绝后情绪激动所致,其犯罪动机非常单纯。被告人的行为虽然触犯了法律,但属于临时犯罪起意,主观恶性较小,请法院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4、被告人王xx造成的未给被害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被告人于案发当日与被害人协商赔偿事宜遭到拒绝后发生厮打。厮打过程中,被告人仅对黄xx、缪xx造成了较轻的伤害(黄xx为轻微伤乙级,缪xx无伤情),假如就两人的伤情而言,被告人是不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而本案的伤势最为严重的周xx(轻伤乙级),在厮打过程中被告人未对其有过任何暴力或协助的行为。因此,希望法院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5、被告人王xx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

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并自愿认罪,这一态度是应当加以肯定的。被告人归案后,对整个作案过程主动的做了详细的供述,认罪态度好,坦白交待了所有的犯罪事实,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查清案件的事实,可以看出其有真诚的悔罪表现,比起拒不认罪、负隅顽抗的被告人其社会危害性要小的多。

另外,被告人在案发后对被害人医药费等损失进行了赔偿,避免了被害人损失的扩大。同时,被告人在案发后,清楚的认识到错误,积极忏悔,也得到被害人的谅解。

综上所述,辩护人认为,被告人无论是认罪态度好,社会危害性、主观恶性都不大。为此,希望法院给被告人一个改正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故辩护人恳请法院酌情对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

辩护人:

第五篇:故意伤害罪谅解申请书

故意伤害罪谅解申请书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陪审员:

申请人:郭XX,男,1900年0月00日出生,汉族,户籍地址:江西省000,身份证号码:362x000000.联系电话:***。

申请人系贵法院审理的贺XX、张XX被指控涉嫌犯故意伤害罪一案的被害人,现特提出申请要求法院对二被告人依法予以从轻减轻处罚,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申请人认为,这起案件发生的起因,毕竟源于我与被告人贺XX之间发生的倒车争执,俗话讲,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作为受害人对该起案件的起因本身有一定的过错。其次,申请人认为,二被告人不仅自愿认罪,认罪态度较好,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特别地,在案发后,被告人通过其家人多次探望申请人,同时还四处借债,在最大限度内赔偿申请人,以上这些均让申请人一方深感欣慰,加之申请人受伤的左手现在恢复还好。经过慎重考虑,申请人作为被害人非常愿意谅解他们,承诺愿意放弃追究他们的一切刑事责任,希望对二被告人予以从轻减轻处罚,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批准为谢。

此致

x市第二人民法院!

申请人:

下载用司法三段论对故意伤害罪的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司法三段论对故意伤害罪的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故意伤害罪量刑、案例

    故意伤害罪量刑、案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4条之规定,故意伤害罪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

    故意伤害罪取保候审申请书

    取保候审申请书 申请人:XX律师事务所律师,李XX。 申请事项:对犯罪嫌疑人吴xx申请取保候审 事实和理由:董XX涉嫌故意伤害罪一案,于年月日刑事拘留。现向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理......

    未成年人故意伤害罪案例

    几根芦笋苗,几句口角,本来并不相识的××某与××的命运全部改变了,一个当场死亡,一个锒铛入狱。而这一切,都缘于××某不冷静的一拳—— 日前,××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伤人致死......

    故意伤害罪公诉意见书[合集五篇]

    第六届“蓟门纵横” 研究生模拟法庭大赛 公诉意见书 队伍名称:法硕三队 字数统计:2594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公诉意见书 被告人:宋武 男,1978年8月17日出生,身份证号码......

    故意伤害罪从犯取保候审申请书

    故意伤害罪从犯取保候审申请书 申请人:XXX, 律师事务所律师,故意伤害罪犯罪嫌疑人XXX的辩护律师,电话: 被申请犯罪嫌疑人:XXX,性别,民族,住址,身份证号:XXXXXXXXXX,因涉嫌故意伤害罪已被......

    王多多犯故意伤害罪一案

    王多多犯故意伤害罪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郑刑申字第69号 驳回再审申请通知书 楚云飞: 王多......

    故意伤害罪(方浩峰)--辩护词

    辩护词 审判长、审判员、人民审判员: 受被告人方浩峰亲属的委托,江西景之元律师事务所指派我们担任被告人方浩峰的一审辩护人。本辩护人对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犯故意伤害罪的罪......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故意伤害罪)(范文)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邓**,女,35岁,住址同上。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邓**,男,50岁,住***。诉讼请求:1、请求依法追究被告人邓**犯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并要求对其从重处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