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家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12:0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营家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营家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

第一篇:民营家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

民营家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

出现的有哪些问题

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

1.家族式管理

现代企业制度不规范,家族式管理盛行,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造成企业无法构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有效激励机制。我国民营企业中70%以上是家族企业。我国的民营企业家由于绝大多数都是企业的创始人,因此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和公司总经理往往就是他本人,而公司其他董事则是其亲属或者下属。第一大股东和总经理的合而为一导致公司管理带有过强的个人色彩,并在实际中造成企业核心职位全被家族成员占据。一方面无法吸引优秀管理人才来民营企业工作,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本企业非家族优秀管理人员的快速流失。据有关专家测算,优秀企业的人才流失率在15%左右,而民营企业远远高于这一水平,有的高达50%。以前企业对人才的招聘,选拔,任用,几乎都有企业所有者决定,“人治”的成分居多。在发展的初期,民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有40%左右由业主的家族成员或亲朋好友担任。传统家族式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少,道德风险低,逆向选择小等特点激活了民营企业的生长力,成为推动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主导性因素。随着企业的发展,如果过分依赖家族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会引发人才持续性增加的需求与家族式单一的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人力资源的内耗和浪费。突出表现为:人才输入渠道狭窄,外部的人才进入较难;由于人才来源单一,所受教育背景趋同,获取社会信息量较小,容易导致思路狭隘;家族成员掌控企业较多的资源,无意间容易形成排挤外来人才的行为,使外来人员难以溶入团队,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这样,民营企业就很容易陷入人才流失加速,而无法吸引外来人才的恶性循环,直至危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解决方法----实现民营企业由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适应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实行委托代理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才可能对企业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首先,改过去单一家庭产权为多元、流动产权。通过产权的多元化和流动化,可构成相互监督又相互支持的风险共担的多元投资主体,从产权的角度建立有利于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创建的企业内部环境。其次,构建合理的法人治理制度。法人治理制度建设应特别注重权力制衡,须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各自的权责,为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最后,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社会和制度环境,为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创建和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这个就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在不断的探索、发展、改革和创新中来逐步完善了。

2.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层缺失的同时也缺乏对职业经理人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我国多数民营企业没有相当的职业经营者,虽然有些民营企业从外部聘请职业经理人,但多数并不成功,甚至有的经理人损害公司的利益,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一是双方追求的目标不一致,从表面上来看是双方对企业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看法不一致,对利润和企业

规模的追求不一致等等。但从根本上指的却是民营企业主追求的是企业的发展和积累,而职业经理人追求的是自身的收益和享受。二是双方信息不对称,职业经理人所掌握的信息远超过企业老板。职业经理人一般比老板更了解世界潮流、技术、市场和资本运作,也更了解企业内部运作情况。

解决方法----完善委托代理机制,建立对职业经理人阶层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应从内部着手强化委托代理的约束激励机制,实现委托代理机制和我国民营企业的有效融合,努力降低委托代理机制的运行成本,使其成为一项内生性制度安排。具体而言就是要让委托代理机制的设计一方面在使得职业经理人的个人利益与民营企业长短期利益的战略选择趋同上发挥其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另一方面着重从制度和具体的管理措施上来有效防范职业经理人阶层的道德风险问题。

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

1.人力资源规划

解决方法----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保障人才的有针对性供给,并实现企业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愿望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之间形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要注意的是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这是保证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能有效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前提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就是要促使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融合,形成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这样就能使员工真切的认识到,为企业而努力工作就是在为自己创造辉煌的未来。

2.绩效管理制度和快速反馈渠道

解决方式-构建目标,指标,管控,申诉四大体系

绩效考核是保证工资收入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环节, 是科学地评价个体的劳动成果,激发个体努力的必要条件。

绩效考核原则中有一个反馈性原则, 即考核主管应在考核结果出来后与每一个考核对象进行反馈面谈, 不但指出被考核者的优点与不足并达到一致,更重要的是把改进计划落实到书面, 以杜绝不良绩效的再次发生。但很多企业的主管人员一方面缺乏沟通技巧, 使得反馈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主管人员不能持之以恒,反馈工作不能长久进行。四大体系的建立---建立完善的人才绩效评价系统以及升迁制度

绩效治理,通常指的就是部门和员工两个层次,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对部门的绩效治理也经常归结为对中层经理的治理。也就是说,绩效治理关注的主要是组织中人的方面。这也是绩效治理经常被认为只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的重要原因。绩效治理工作的核心在于建立科学系统的目标体系、指标体系、管控体系和申诉体系。

目标体系。就是坚持将企业、部门和员上目标相统一,将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详尽的、可测量的部门目标、员工个人岗位目标,把绩效合同作为一条纽带,将员工的工作职责和公司的目标相连接,实现目标的全覆盖和建立本专业的级目标。

指标体系。就是坚持指标和行为规范相结合;办公室工作有量化指标,但是更多的是无法量化的治理行为,在绩效考核中必须正确地进行定位分析,模拟量化;坚持年度考核与月度评

价相结合,实行月度回顾分析、半年度目标修正和年度考核。

管控体系。就是坚持求真务实、持续改进的原则,领导对办公室工作要求不一,单位、部门间工作有不可比性,所以对指标要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年度目标,通过阶段分析,差异评估,逐步改进,不求华而不实,力戒形式主义。

申诉体系。就是根据公平、公开、透明、协商的原则,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保证沟通渠道、申诉渠道的畅通,维护绩效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

加上---建立科学而全面的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公平而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做好对员工的物质激励工作。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在规范的绩效考评体系基础之上,而规范的绩效评估体系必须对员工的工作成果、态度、努力程度以及对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贡献度等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估。民营企业不仅要适当提高工作水平,更要向国有企业学习,在帮组员工解决住房、配偶工作、子女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这样一定会建立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形成对员工的持久性战略激励。此外在企业的绩效管理和薪酬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中要注意其在企业内外的公平性问题,并引导创建企业员工之间在工作上的良性竞争机制。

3.个体激励机制

主要反映在-形式单一,漠视深层次

针对性不强

理解不正确,不配套,不平衡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最关键的是必须吸引并留住更多具有丰富人力资本并且是企业需要的人才,但是人力资本最根本的特性是可以激励,但不可以强迫。其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本管理的核心理念只能是有效激励。

影响个体努力程度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个人对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外部因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影响。

补充说明--内部因素如领会工作活动中的趣味以及任务完成时的成就感等。外部因素包括物质方面和社会-感情性需要需要;其中物质方面如工资,奖金,福利;社会-感情性需要方面如上级和同事给予的信任,尊重,关怀,友谊,表扬,认可,赏识等。具体可详见书本P2

31生存的权利满足的条件下,员工还具有个体发展的需要。希望得到上司的赏识和重用,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获得情感上的释放或满足等。但在民营企业里,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方面,大多数民营企业过于依赖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来约束员工完成的任务。为此甚至延长劳动时间而不计加班报酬,或者剥夺员工公休假的权利,造成员工内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认为只要员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而没有考虑员工的精神等高层次需求。

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在员工激励机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激励形势单一,漠视对员工深层次的激励

有的民营企业主要是物资激励,忽视了精神激励对员上的激励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员

工的积极性,产生激励与需要的错位。有的民营企业以空洞的精神激励调动员上的积极性,这更难以产生真正的持续激励。从调查来看,民营企业形成了以物质激励一一主要是员工工资和奖金为主,辅之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但这种激励机制的执行力度与员工的付出、要求有所差距,引起了员工的不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忽视了精神激励、情感激励。激励措施针对性不强

民营企业对员工的最佳需要的捕捉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粗略估计上,没有进行调查研究,没有真实的调查和科学的需要分析为基础,结合公司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因此有些激励政策缺乏针对性和及时性。

对激励机制理解不正确、不配套、不平衡

一段时间内,人们曾简单地理解激励就是奖励。实际上,员工对物质激励爱好较大,有一种向钱看的趋势。这不能说与民营企业片面理解、执行激励机制没有关系,与各种激励机制的不配套和不平衡没有关系。

摘要:为了有效地实现经营目标,民营企业应该借鉴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同时民营企业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健全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机制

一、引言

1978市场取向改革的初期,民营企业大多是依靠辛苦打拼,善于抓住时机建立起来的。此时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是企业最重要的挑战,创业者首先注重的是成本和利润,无法从整体上对管理制度进行宏观的构建。由于管理基础薄弱,再加上长期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不够,企业没有一套健全的选人,用人,留人的规范的人才管理机制。

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日常事务逐渐增多,根本无法单凭企业的所有者来解决。在缺乏规范制度的约束下,企业的管理就处于一种随意松散的状态,经营决策的效率和成功率逐渐下降。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开。企业的所有者不再直接管理日常事务,而是由股东聘请的经理来对企业的整体运营进行直接负责。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事务必须按照透明的制度规范来实施。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越大,企业的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21世纪企业治理的重心将由物资资源的治理转向人力资源的治理,知识将成为企业的关键性资源,人才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基础。因此,现代企业的竞争是知识资源的竞争。怎样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挖掘员工潜力,从而提高组织效率,是现代企业都在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市场竞争下的民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加以科学化、规范化地建立一整套的员工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企业人力的经济效益,在市场中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民营企业员工激励薪酬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的潮流下,企业的生产要素、生产组织形式、信息

传递与交流,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激励与分配制度等都要做相应地变革,因为知识资源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人来体现。现代企业的竞争是知识资源的竞争,也可以说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如何使用好企业的激励机制以更好地发挥人才资源的效益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概念性东西--激励机制是指依据组织目标,在分析被管理者需求与动机的基础上,通过对组织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方式方法的优化组合,制定并实施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引导和强化被管理者思想、动机、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工作规范。

激励,从其英语的字源学角度分析,来自动机一词。人的行为中只有很少数是本能性,反射性,无动机性的,从管理所关心的人的工作行为来看,都是有动机的。所谓激励,从语义学来定义,便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通俗地说,就是激发士气,鼓励干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调动积极性。

激励对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管理的重要性自不可待言。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的有四,即吸引,保留,激励与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其中激励显然是核心,因为如果能激发员工的干劲,就必能吸引来并保留住他们,而开发本身即是重要的激励手段。

激励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使员工安心和积极的工作,还能在于使员工认同和接受本企业的目标与价值观,对企业产生强烈归属感的作用。

综上所述,治理激励中不能靠单一的手段,而要根据不同员工、不同需要的差异化和多种激励资源的互补性进行合理谋划和交叉使用,充分发挥各种激励因素的补偿作用,尤其是要通过改变激励资源的内涵和外延,来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补偿工作,以减少员工由于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不平衡,甚至不满或消极对抗情绪和行为。

参考文献:

魏杰:企业存亡诊断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

2赵曙明: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王志明顾海英:人性假设与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田.科学治理研究,2003 张晓明:中小企业的人才竞争策略圈.中国人才,2002

唐和平:中小企业如何引进和留住人才.人才开发,zooz

杨爱义马新福:国有企业改制后有关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经济师,2002 郭奎峰辛开远杨玉华:企业人才的配置、激励与培养.人力资源2002 爱德加、薛恩著:组织心理学.北京:经济治理出版社,1987 西蒙著:治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第二篇: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效激励机制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效激励机制的构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对一个企业来讲越来越重要,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开发实际上是要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尽可能地发挥他们在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中的作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因此,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激励机制是核心,也是关键。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经济也越来越成熟,而中国由于开放时间较晚,管理理论和经验落后,相对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遥遥领先,我国才刚刚起步,企业的激励机制还不是很完善。中国企业有效激励机制的构建成为当务之急。

一、有关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在企业管理中,激励可以理解为企业通过创造满足企业人员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企业人员的各种潜能及努力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5个层次)这类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和受激励的程度主要取决于需要的满足程度。

二、有效激励机制的构建

(一)完善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进行激励的前提。目前我国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大多不完善,考评过程不能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考评结果不能如实反映员工的真实努力程度和工作结果,导致其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企业往

往认为绩效考评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相关业务部门没有积极参与进来,考核推托敷衍,使得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存在着缺陷,不利于后续的实施、评估、反馈和改进,不能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也不能提升管理水平和改善工作业绩。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努力完善实现激励的绩效考核方案。激励机制首先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激发员工的潜能。绩效考核要保证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要将企业中的每个部门、每名员工都纳入到绩效考核的体系中,加强管理,确保整个过程的真实有效。加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和沟通的管理,将考核结果同薪酬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以保证考核方案能帮助员工发现绩效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绩效考核起到了良性激励的作用,提升企业的效率。

(二)丰富激励手段

企业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的个体激励机制。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生存权利满足的条件下,员工还具有精神需求。不仅是发展和成长的需要,还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得到上司的信任和重用,得到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得到情感上满足。但在很多企业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激励方式较单一,物质激励占主导。对表现好的员工加薪,对表现不好的员工则扣工资。认为激励手段只有物质能发挥最大效用,没有考虑员工精神需求。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企业应当全面了解员工的主导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以强化物质激励为重点,实现激励方式的多样性。因为每个员工之间、员工自身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中,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是不同的,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特性,他们的需求、个性、目标等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企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制定激励制度。比如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自主性和创造性,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只有考虑到员工的个体差异,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果。

同时,还要确定不同的激励层次,调动不同的群体的积极性。企业对每个群体有不同的期望,各个群体也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企业应通过给高级管理人员分配股份,使他们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同时高级经理需要得到承认,要为他们提供对外界讲话的机会。中层管理人员希望升职,成为高级经理,所以他们往往会最积极地应对挑战,抓住机会展示和磨练自己的才能。给中层管理人员确立了很高的标准,并允许他们自己作出决策并予以执行。如果他们工作出色,就会得到非常好的回报。而流水线上的工人需要稳定感。如果他们工作认真勤勉,就可以得到提前制定的奖金。

(三)完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

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人为因素,缺乏公平的激励机制,使得在选拔、任用、培训、晋升的过程中,存在着机会不均的现象,这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目标是相悖的。难以为优秀的人才创造脱颖而出的环境,滋生暗箱操作和以权谋私的不良现象,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企业若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获得进一步的成长,必须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发展。在建立激励机制时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成长需要,将短期激励和长远激励结合起来,建立完整的、不断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开发,建立公开透明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引导良性竞争,给员工提供一个平等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建立开放、和谐的企业文化,使员工之间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提高团队意识,留住企业所需的人才,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同时,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让企业和员工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绝大多数的成功企业都具有其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将企业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资源——人凝聚在一起,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所以,探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离不开企业文化。还要重视员工培训。人才在选择企业时,除了薪金、职位、发展前途外,还要看在这个企业是不是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如果企业重视培训,员工就会觉得在企业

能得到不断学习的机会,接收新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员工愿意留下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被吸引过来,企业就会出现稳定发展的局面。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实际上就是对已有的人才资源的深加工和再开发。

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员工的激励需要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去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无论什么行业,无论什么规模,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国有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充分意识到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加大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力度。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通过各种激励机制的实施,能够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使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还对组织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使组织能够不断地更新自身能力,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第三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体系

如何建立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前几天,我的一位网友问我,他刚刚到一家有500多人企业里去做人力资源部经理,该公司以前没有人力资源部,里面是空白的,问我怎么做,我想就此谈谈个人一些看法。我们很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家或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大师,他们都处在一些大中型企业或国内外知名的企业里,而且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实践也是有利于这些企业,但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同行们,大多数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这里面有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大家都知道,我国民营很多是经过前期较大的发展,现在初具规模。由于市场竞争加剧,现在逐渐走向规范化管理,人才的争夺成了企业重点,所以一些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但这些企业的规模不大,而且管理又不规范,一些相关的流程制度都不完善,有些企业甚至都没有,如果他们现在建立人力资源部门去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有些难度,而且一些在大企业的管理的经验和理论就有些不适应了,那么我们如何在一些小型企业里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呢?

我个人认为建立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原则是:服务公司的战略和发展计划,先建立后完善,逐步推进的原则。我们要在中小型企业(我的定义为:经营规模在年产值1亿元以下或人数在1000人以下)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那么,我们必须了解这些企业需求,在这些企业中,大多数企业是发展型企业,由于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就成了急解决,那么招聘就成了公司重点,但,只从招聘解决人才需求还不能完全满足,所有涉及人才培训和培养,培训职能就必不可少,员工的晋升和新进员工的入职的薪酬要解决,那么,薪酬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成了我们在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时要考虑的问题,涉及薪酬,那么薪酬增减要有依据,还有,员工工作状态和业绩是否达到公司的目标和要求,这些需要检验和知道员工和企业的业绩,并不断改进和提高,这样绩效管理也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内容,有了这四个基本模块,那么人力资源部的只能就基本能运作了,关于员工关系管理以及人力资源规划等,我的意见是,刚开始可以简单,当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模块基本建立和完善后,再逐步改进和完善。所以,在成立人力资源部时,岗位设臵在一个1000人以下的工厂或公司里,人力资源部可以设立,招聘、薪酬、绩效和培训四个职能模块岗位,再加上一个经理,这样,五个人就基本满足一般企业需求,当然,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管理规范,这样的职能是不够的。

有了上面的基本模块后,我们又如何操作呢?首先我谈谈招聘体系的建立,要建立招聘体系,首先要明确招聘需求,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一般有些企业没有人力资源规划,有些即使有,由于公司快速的发展,也名存实亡,不适应了,那么,我们如何做了?我们要建立招聘管理体系,明确招聘流程,特别是招聘需求提出的审批流程,对于我们没有人力资源规划的企业来讲特别重要,这样的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招聘资源浪费。我们招聘专员要时刻与公司领导和部门主管沟通,时刻了解和掌握招聘需求,不能按部就班等待用人单位和公司领导提出需求,在一些企业里,由于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划,一旦部门需求提出,就会马上需要,我相信,很多在小型企业里做过人力资源的同仁们深有体会,因此,我们主动去与部门和公司领导沟通,找到需求。其次是明确招聘标准,要明确招聘标准,建立岗位职责说明书就非常重要了,但有了岗位说明书,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还不够,因为企业快速发展,有些可能不适应了,因此,我们在招聘过程中多与用人单位负责人和公司领导多沟通,这样就不会产生用人部门一个标准、招聘者一个标准、公司领导一个标准在我们发布招聘信息和选择招聘渠道前,招聘标准必须明确,要做到,我们要在填写招聘需求是明确,而且招聘者在招聘过程还要经常与用人部门和公司领导沟通,是招聘标准有一致。有了这些后,我们还要建立一个完善招聘流程,流程里必须明确申报、审批、到位时间等相关事项。

其次是薪酬体系的建立,对我们中小型企业来讲,建立薪酬体系是非常难的,因为,在创业初期,老板给与员工的薪酬完全是凭他的感觉和印象来定的,没有标准,而且改变薪酬体系会涉及公司每位员工的利益,如果操作不好会引起大乱,因此,我建议循序渐进进行。我认为,要建立薪酬体系首先要对我们现有薪酬体系盘点,了解现在薪酬体系的结构和标准,将根据公司岗位职责来划分薪酬等级,将现在薪酬的最高和最低列举出来,这为我们进行薪酬体系改革提供依据。有了这些后,我们不能按照一些大中型公司那样来进行工作分析和实行薪点制,我建议在设立职位职级和薪酬的等级宽带时,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薪酬体系,建议采用宽带薪酬,这样有利于下次改革。同时,建立薪酬体系时,必须建立员工晋升和岗位异动时的薪酬体系,有了这些基本解决了员工晋升和调岗等薪酬问题。再次是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我的意见是先简单再完善,由于我们很多企业还不具备实施绩效管理的有些条件,如果一开始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是将导入一些成熟性企业的绩效管理模式,那么,肯定不会成功,这也是很多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失败的原因之一吧!对于我们小型企业来讲,我们战略目标不是明确,那么我们这设计绩效考核指标就不可以从上到下,我建议,就从下向上,以岗位职责为依据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但最终目标不要改变,就是实现公司整体目标,否则就会出现个人考核很好但公司的整体业绩却不好的现象。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时重点在绩效计划(绩效考核指标和目标的设定)、绩效辅导和沟通、绩效改进和提上。不要过于去追求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上,当然,这有难度,因为,很多老板认为绩效管理就等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就等同薪酬,于是,有些老板就把绩效管理与薪酬联系在一起,所以做到这一点有较大的难度,如果做不到,在推行绩效管理就会存在失败的危险。因为,过分强调绩效与薪酬挂钩,员工会存在一些短时和抵触心理,推行起来难度就会加大。建议在刚开始推行绩效管理时,不要立即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先试行几个月,考核结果可以作为员工调薪和晋升的依据,同时在执行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与公司发展目标一致。

有了绩效管理体系,接下来就是我们培训体系,培训体系的建立,原则是先建立新员工三级培训体系,再建立在职员工的培训体系,再这两个培训体系中,培训基本体系的建立就是关键,有些企业培训场地都没有,就对培训体系的建立就没有信心,其实,没有场地,这是硬件,我们可以创造条件,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一些软件体系,如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的建立和培训管理制度等,这些对于我们来讲就有一定的难度,课程体系,我的意见是先建立公司急需的课程开发出来,利用部门经理和公司领导以及公司内部一些技术骨干等,让他们开发一些课程出来,这样就解决了部分培训课程和培训讲师,剩下的我们人力资源再根据公司的需求开发出来一些课程,这样就基本建立起来了,关于培训管理制度,我的意见应先建立新员工培训管理制度、部门级培训管理制度和公司级培训管理制度等体系,对于培训结果可以与员工晋升挂钩,同时注重员工的培养,在考核时加上员工培养考核指标,这样有利于培训和培养体系的建立。有了以上四个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那么,我们人力资源部就基本能正常运行,当然,有些还要解决一些战略问题,它会涉及到人力资源规划和公司战略和如何定义人力资源部门在公司充当的角色问题,包括组织结构及优化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发展中逐步确定和完善。以上是我个人一些看法,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涉及很多方面,在我们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时一定要与公司发展战略和目标相适应,一定为公司的各业务部门服务,定义好人力资源部在整个公司承担的角色等。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定的资本,它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如何激发人力资本的巨大潜能,也成为管理学中最热点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对人力资本特点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三大范畴,以及激励机制的有效运作应当考虑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经济激励权位激励文化激励 人力资本

正文:

激励,一直是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与研究热点,尤其是在今天科技快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组织最为重要的的竞争因素之一,怎样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激发人力资本的潜力,从而赢得竞争优势,是管理者们头疼的问题,是专家学者们重点研究的对象,也是本文的中心内容。人力资本的激励,那么什么是人力资本呢?

1、人力资本的概念与特征

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亦称“非物力资本”。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一样都是企业资本,但是相对于物质、货币等硬资本来说,它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当今后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年代,人力资本将有着更大的增值潜力。因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主体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创造性等重要特征,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因此,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对激发人力资本潜能,促进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2、激励机制的概念与内容

2.1激励机制相关概念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

激励机制,也称激励制度,就是在激励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一些因素,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

如下图:

2.2激励机制的内容:

激励机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有激励时机、频率、程度、方向,这四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共同决定了激励制度的成效。

2.2.1激励时机

激励时机是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激励在不同时间进行,其作用与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超前激励可能会使下属感到无足轻重;迟到的激励可能会让下属觉得画蛇添足,失去了激励应有的意义。

根据时间上快慢的差异,激励时机可分为及时激励与延时激励;根据时间间隔是否规律,激励时机可分为规则激励与不规则激励;根据工作的周期,激励时机又可分为期前激励、期中激励和期末激励。激励时机既然存在多种形式,就不能机械地强调一种而忽视其他,而应该根据多种客观条件,进行灵活的选择,更多的时候还要加以综合的运用。

2.2.2激励频率

激励频率是指在一定时间里进行激励的次数,它一般是以一个工作周期为时间单位的。激励频率的高低是由一个工作周期里激励次数的多少所决定的,激励频率与激励效果之间并不完全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

激励频率的选择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客观因素包括工作的内容和性质、任务目标的明确程度、激励对象的素质情况、劳动条件和人事环境等等。

2.2.3激励程度

激励程度是指激励量的大小,即奖赏或惩罚标准的高低。它是激励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激励效果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能否恰当地掌握激励程度,直接影响激励作用的发挥。超量激励

和欠量激励不但起不到激励的真正作用,有时甚至还会起反作用。比如,过分优厚的奖赏,会使人感到得来全不费功夫,丧失了发挥潜力的积极性;过分苛刻的惩罚,可能会导致人的摔破罐心理,挫伤下属改善工作的信心;过于吝啬的奖赏,会使人感到得不偿失,多干不如少干;过于轻微的惩罚,可能导致人的无所谓心理,不但不改掉毛病,反而会变本加厉。所以从量上把握激励,一定要做到恰如其分,以防 “过犹不及”。

2.2.4激励方向

激励方向是指激励的针对性,即针对什么样的内容来实施激励,它对激励效果也有显著影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力地表明,激励方向的选择与激励作用的发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某一层次的优势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时,应该调整激励方向,将其转移到满足更高层次的优先需要,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激励的目的。比如对一个具有强烈自我表现欲望的员工来说,如果要对他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奖励,奖给他奖金和实物不如为他创造一次能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从中得到更大的鼓励。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激励方向的选择是以优先需要的发现为其前提条件的,所以及时发现下属的优先需要是经理人实施正确激励的关键,对激励的效果有直接和显著的影响。

33、三大激励机制

根据激励方向以及激励的具体方式方法的不同,本文将激励划分为如下三类激励机制:

3.1、确立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

1998年11月在里昂举行的八国(美、英、法、德、日等)经济管理研究会议上,专家们达成一个共识: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取决于三大因素:利益、信念和心理状态。在这三要素中,利益占首位。由此可见,在当今人力资本管理中,物质激励仍是一种重要手段。

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重点在于改善薪酬福利制度使其具有激励功能。可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用拉开档次的方法将同样的总工资水平制造出最高工资来,并且高报酬者是不断变化的;二是员工的薪资高于或大致相当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如华为集团所需人才一旦被聘用,就会享受优于同行业外资企业提供的薪资待遇;三是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者提供报酬,实现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高度一致,使员工感觉到:有创造力就有回报; 四是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是借鉴于国外,它针对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持股形式,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相统一,建立利益金手铐,从而达到激励目的。

3.2、以权力与地位为中心的激励制度

权位激励,指的是重视员工个人成长和职业生涯设计,公平的竞争环境,健全的晋升制度,尽可能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的环境与机会,实现高层次的激励。

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上升道

路,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最佳的结合,员工才有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适当的培训体制,是人力资本的必要投资,实现的是长期激励。

更高的职位、更大的权利也就意味着更重的责任,员工有了晋升发展的期望,就能够主动激发潜能,促使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好的技能,争取做出更优秀的成绩。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促进员工成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知识型员工,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适合自身的有挑战性的工作。这种心理上的成就欲、满足感也正是事业上的激励。

3.3、以精神文化为中心的激励机制

有钱了、有权了,精神上的追求与满足也是激励员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组织氛围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形象和理念的氛围平台,往往在激励人才成长等正向行为上,产生着巨大的基础作用。

因为,良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能够体现对员工人格的真正尊重,一个人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尊重需要的满足。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以雇员为公司最为重要的资产,给予信赖,尊重,和参与与工作有关的决策的权利,他们会因为受到鼓励而不断成长,以及希望实现他们自己的最大潜力。另一方面,能促进竞争与合作,个性化与团队精神的结合,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使得员工能够在工作中轻装上阵,以支持和协调为主的领导方式,给予员工自由发挥的空间,竞争与协作共存,共同进步。

4、激励机制运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完善的制度,都只有在符合实际情况,并且坚定实施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运作的过程如何,是一个制度最终成效的关键因素。

4.1、“因材施制”

这里说的“材”有两重意思,一是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企业所属的行业,发展程度,经营内容,战略目标等,二是雇员的情况,包括雇员的年龄,工龄,学识,价值观等,不能生搬硬套别的企业的成功做法,比如说华为的狼文化激励制度,他对科技开发创新型企业可能适用,但是对于服务行业就不是那么合适。一定要将激励机制四因素相结合,才能运作出更好的成效。

4.2“依法施制”

“公平、公正、公开”既是制定激励机制所应遵循的基础原则,更是运作中应服从的核心理念,一个制度,只有成文成例,所有人都看到了,正确的理解了,才有可能认同它,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想法,尤其是在一个竞争环境中,只有建立公正的执行程序,公平的竞争体制,每个人都能确定自己是被平等的对待的,在分配公平,机遇均等,付出与回报度量可期,员工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是一个系统的运作过程,包括了激励时机、频率、程度、方向四个方面的内容,要发掘人力资本的巨大潜能,只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遵循原则,才能达到目标。

参考文献

[1]吴何著、《现代企业管理:激励、绩效与价值创造》、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

[2]徐斌著、《激励性薪酬福利设计与管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申海,黄文平,王晓刚著、《激励机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4]李讯著、《激励机制与效率:公平偏好理论视角的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5]张维迎,李其主著,《激励与领导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

5[6]姚先国,张俊森著、《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市场管理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7]崔晓静,李淑湘、《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研究》、资本市场研究、2007(63)

[8]杨善林著、《企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康小明著、《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职业发展成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付泳,郭龙著、《人力资本的理论问题论析》、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第五篇:浅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 激励机制 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摘要:文章首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不同时期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的时期激励机制都有其重要性,然后分别对激励、激励机制包含的内容、激励机制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利用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激励机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是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相伴随的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对企业、政府包括个人所提出的更为严峻的挑战。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包含的内容

所谓激励机制,就是在管理活动中根据人的心理变化,激发人的动机来启动人的内在动力,促使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迅速、有效地去追求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有机结合的管理方式。激励机制利用的好,就可以团结职工、凝聚职工,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才有希望。激励一词是外来语,译自英文单词Motivation,它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行为学家一般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动机性,也就是说,不存在无目标导向的人类行为。所谓激励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一个激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需求满足的过程,它以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开始,以得到满足的需求而告终。因为,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无穷无尽的,所以激励的过程也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当人的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新的需求将会反馈到下一个激励循环过程中去。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在国际上,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第一资源,而对于中国来说,人力资源更是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和作用。国内和国际上的很多人都承认,作为个体的中国人具有许多优秀的特征,比如聪明、勤奋、吃苦耐劳等等,正是这些特征帮助许多中国人在国外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总的来说,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形成一种有效地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的机制。

美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特殊点是对经理阶层的特殊管理方式——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最大优点是将企业价值作为经营者个人收入的一个变量,从而作为一种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实现了所有制与经营者利益的一致性。

日本在采用股权激励的同时更注重精神激励。日本是儒家思想运用最广泛的国家,根据自己的特点日本企业通过各种精神激励的方法来不断强化企业员工的集体意识和共同的价值观念。

韩国在很多方面都与日本相似,但是总的来说韩国人更注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

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

在中国传统企业中往往视员工对上司的“忠诚度”远重于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效果,企业对人员、工作的评价受此准则的约制,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激励对上司的“忠诚”行为,抑制有能力和有效果的行为。而真正意义上的忠诚度应该体现在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竭尽全力的态度及行为,具体表现为在思想意识上与企业价值观和政策等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尽其所能为企业作贡献,时刻维护企业集体的利益。

而现代企业则相反,重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效果,而其真正体现为现实的行为准则,有工作能力和效果者不断受到重视、嘉奖、晋升。企业中对人员、工作的评价受此准则的约束,形成另一种激励机制,激励有能力和有效果的行为,有些企业经营者也一味地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过多依赖传统式管理,缺乏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

以前企业对人才的招聘,选拔,任用,几乎都有企业所有者决定,“人治”的成分居多。在发展初期,很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有40%左右由业主的家族成员或亲朋好友担任。随着企业的发展,如果过分依赖传统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会引发人才持续性增加的需求与家族式单一的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人力资源的内耗和浪费。这样,企业就很容易陷入人才流失加速,而无法吸引外来人才的恶性循环,直至危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缺乏有效的个体激励机制

影响个体努力程度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个人对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外部因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影响。

生存权利满足的条件下,员工还具有个体发展的需要。希望得到上司的赏识和重用,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获得情感上的释放或满足等。但在很多企业里,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过于依赖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来约束员工完成的任务,为此甚至延长劳动时间而不计加班报酬,或者剥夺员工公休假的权利,造成员工内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认为只要员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而没有考虑员工的精神等高层次需求。

(三)怀疑下级的能力而不授权

有些领导担心下级干不好,便不断干预下级的工作。下级被看作是“经济人”,没有自主权,都是被动的工作,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依赖心理,因为没有授予自主权,下属也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这对企业来说恐怕是最大的浪费。

(四)缺少绩效考核机制和快速的反馈渠道

绩效考核是保证工资收入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环节,是科学地评价个体的劳动成果,激发个体努力的必要条件。

绩效考核原则中有一个反馈性原则,即考核主管应在考核结果出来后与每一个考核对象进行反馈面谈,不但指出被考核者的优点与不足并达到一致,更重要的是把改进计划落实到书面,以杜绝不良绩效的再次发生。但很多企业的主管人员一方面缺乏沟通技巧,使得反馈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主管人员不能持之以恒,反馈工作不能长久进行。

(五)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开发不够

企业需要的人才一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培训、留用、和引进。但目前企业员工培训状况并不乐观,存在诸如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培训理念落后等问题。企业中进行系统化培训的还很少,而且受行业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差别较大。

四、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以人为本,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

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后是在制定制度是要体现科学性。企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建立一套透明公开的人才聘用机制,让员工在开放平等的环境下展示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员工的个人利益在规范的制度下得到保障,才有助于员工之间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不仅能留住人才,更能督促员工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二)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企业所产生影响的排序也不同,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例如在年龄方面的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果。

(三)充分授权,权责相符

给予下属充分的权力,不干预下属的具体做法,下属才能大展拳脚,不会因空间狭窄而觉得缚手缚脚。授权不单单是给予权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授权上级可以指导、监督、锻炼下级,使下级尽快成长。同时上级也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更为重要的事务。

(四)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快速的反馈渠道

在建立了激励机制之后,必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与之相配套,才能使二者相得益彰。绩效考核可分两步进行:一是建立日常工作记录,即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确立基本的工作定额,根据员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等级的评定。并为每位员工建立绩效记录,作为晋升、奖惩等方面的依据;二是建立特殊贡献记录。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特殊方法解决的问题。建立特殊贡献记录既是对优秀员工个人能力的认可,又是企业选择和提拔人才的依据,同时也可以建立应急信息的备案。

(五)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开发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当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的层次会随之提高。在物质利益基本满足的今天,大家更愿意选择参加一定量培训的形式作为应得的奖励,提高自身的含金量,以求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基于此,一方面要将培训本身作为现代企业中激励职工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另一方面,要根据培训的效果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物质、精神或晋升激励。企业如能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条件和环境,使他们能发挥所长,则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

企业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自然成长起来的,很多企业都充分意识到企业现在和将来需要员工所掌握的技能,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优先选择企业内部的员工

去参加培训不仅能节约企业的搜寻成本,而且现有员工熟悉企业的管理体系,可以更快地把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选择培训的员工必须考虑其个人的发展以及今后工作的需要。企业可以根据在绩效考核机制中建立起的日常工作和特殊贡献记录并结合企业当前发展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培训人才和科目,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

总之,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胡君辰,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赵曙明.中国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俞文钊.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孙春雷.领导与激励——人性化管理漫笔[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5、徐佩华.激励方式及其运用[J].集团经济研究,2005(7).

下载民营家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营家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龙源期刊网 http://.cn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作者:孙玉琴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9期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有效运用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有效运用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单纯的物质竞争。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竞争让人才成为企业发......

    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

    如何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模版]

    一、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1.激励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人才引进机制不科学,培训激励机制不足,薪酬激励机制欠缺等。企业为占得先机,都渴求招收到高素质、高水平的......

    有效建立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有效建立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的變化造就了電子化人力資源崛起的機遇。人力資源管理資訊化給企業所帶來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組織效率的提升、開支的節......

    浅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浅谈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摘要:伴随着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原有的人事制度也已经转变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决定了重视激励已经成为人力资......

    论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论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选修《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是有初衷的。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看起来貌似不可一世,但实际上是懵懵懂懂,一窍不通。学习这门课,不求能够从中得到多少东西......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探析

    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探析 年级:级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学号:姓名:何婷婷二O一0年 九月二十日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