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宝山乡吾木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情况
调研报告
一、吾木东巴文化基本情况
东巴文化是纳西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优秀代表,2003年荣列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就是世界对它文化价值的公认,它的传承命运如何关系到纳西文化的整体发展情况。早在清朝末年吾木村就有办东巴学习班的历史。目前,东巴文化和各种传统习俗及仪式在村中仍然保持得比较完好。基于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底蕴,为保护和传承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11月20日宝山乡吾木村委会被丽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指定为东巴文化传承点并进行了吾木东巴传习院授牌仪式,恢复和发掘了一些传统民俗仪式和必要的传统文化活动点。
我乡吾木村委会是东巴文化传承和保护较为完整的村落,吾木东巴文化作为纳西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命运如何关系到纳西文化的整体发展情况。历史上,吾木是宝山乡乃至老六区片的文化重地,同时有一批老东巴,为吾木东巴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吾木地处高寒贫困山区、交通不便、发展滞后,尤其是大部分民众仍处于解决温饱的状况等因素的制约,东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
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二、吾木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现状
近年来,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得到不断加强,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其作用和价值不断显现。我乡历来较为重视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在乡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文化宝山”的发展思路,并力所能及地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保护传承工作。
一是恢复各种东巴仪式。①吾木一带的纳西族古时就以自然村为单位,正月初七至初九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②文化大革命后全都停止了祭天。③从2002年正月起恢复祭天仪式。④至今已恢复有10年,不仅把这套仪式很好地传承下来,而且也促进了东巴文化的保护。
二是在多方支持下,我们建立了东巴文化传习院,建立传习院会员制度,发展协会会员48人,传习院定期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开展东巴文字传授等,为东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场所。
三是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民间文化等活动。在2011年4月10日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庆典上,东巴文化传习院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积极参加了白沙分会场的民族文化展演,取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四是通过组织各种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活动,尽力保护东巴文化的完整。每年传习院都按照习俗搞祭天、祭
龙王、祭暑、祭祖等祭祀活动,每月初五定为该院会员学习东巴文化日,每周在本村完小教授学生东巴文化课,教授小学生东巴舞蹈,在节日活动期间进行表演,使东巴文化和濒危的民俗仪式等活动得以保持和传承,较好地保护和发掘了纳西民歌、东巴舞蹈、器乐及各种丰富的民俗活动及东巴礼仪。东巴经书、文字、字画、木牌画、神轴画、抄写经文、艺术编织、纸剪等东巴文化的精华也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传承。
三、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东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取得一定突破和进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的正常经费十分紧缺,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所需经费都是以“化缘”的方式解决,不仅使一些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而且在东巴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上困难重重。二是由于没有从事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的专职人员,当前开展一些文化活动都是由一些东巴文化爱好者自发组织开展,对一些传统习俗难以系统地整理。三是一些东巴传承人大多处于高龄,年轻人多数在外打工,继承东巴传人的积极性不高,东巴文化保护传承面临失传,断代的困境。四是民间文化传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五是东巴造纸等技艺有待恢复。有史料记载,吾木的东巴早在几百年以前就掌握了造纸技术,他们自行造纸(东巴纸)、书写东巴
文,并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他们的智慧,过去,当地的东巴经书非常丰富,种类也非常多,近年来由于受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部分东巴技艺有所流失。对这些技艺的恢复传承也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六是东巴文化传习院的制度章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和保护工作还不够。
四、在吾木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中提出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鉴于在吾木东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和专业的东巴文化传承人员,使现有的东巴文化传承者都为民间自发形成的东巴文化爱好者,对传习院开展活动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我们建议由县财政每年安排保护传承专项经费或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吾木东巴文化的各项活动正常开展。
2、设立专业人员来从事吾木东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活动,主要负责东巴文化的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健全传习院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吾木东巴文化传习院的工作宗旨和方向,完善传习院的制度章程。组建一支既掌握民族文化又具有新的文化传承理念的传承队伍,保证传习院在社区文化承传和保护工作方面取得实效,把重点放在培养社区传统祭祀仪式传人、手工技艺传人和习俗说唱传人,保护好社区文化的活载体。
3、组建一支社区传统民族文化展演团体,引导群众参与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利用节假日宣传展演民族文化,激活地方民族文化活动氛围,弘扬民族精神,巩固社区的活态文化根基。重点扶持民间文化传人和艺人从事文化产业的开发,以点带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4、对村组所有的文化点进行普查建档,做好民俗文化活动点的环境保护工作,酌情修缮恢复。对社区的文化遗址、历史遗址、民间文物进行全面的普查造册登记,建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防止社区文物继续流失,做好社区文物的保护工作。
5、关注民间文化传人的生存环境,提高民族文化的社会地位,首先要提高民间文化传人的社会地位。对吾木东巴进行评定,着力改善坚持在民间从事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文化传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提高民间民族文化传人的福利,让他们更好地从事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本土民族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切实做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才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实质内涵。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一、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它所包括的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其相应的活动场所等,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身份和中华文化主权的有力象征。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2003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启动实施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计划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基本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和原则,对保护工作的任务、目标、要求和措施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05年6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同年12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有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国家设立了由文化部牵头、九个部委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文化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省区市及所属的地市县也纷纷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统一协调和领导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陕西省还建立了由59人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保护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为切实摸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2005年6月,文化部部署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区、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截至我们调研时,陕西全省已有100个县开展了普查工作,占93.5%,已有1.6万名传承人登记在册。截至2008年5月底,广西14个地级市中桂林、柳州已基本完成普查工作,其他12个市正在进行之中。
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十个门类共518个项目,涉及758个申报地区或单位。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又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以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2006年10月,文化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颁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在此基础上,全国各省区市也都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逐步形成,初步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保护。陕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51项,入选第一批省级名录的有145项,全省10个地市均已建立了名录体系,目前共有市级名录项目395项。该省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县级名录的建立。广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8项,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名录的有58项,第二批自治区级名录55项已完成公示程序。与此同时,全区14个市已有13个建立了市级名录,共入选289项。全区109个县(市、区)中,已有62个县建立了县级名录,共入选515项。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2007年6月5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1月26日,又公布了第二批551名代表性传承人,这两批传承人涵盖了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五大类。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制度化,文化部又制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对国家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权利、义务和资助等作出明确规定。一些地方政府也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不少省公布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已有31人入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并已评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67人,涵盖8个大类、113个项目。该省文化厅制定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并通过为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发放生活补助、安排授课带徒、展演和展示其优秀作品等方法,鼓励支持传承人开展各种传习活动。广西已有11人入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已评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0名,通过为传承人颁发证书、举办培训班、发放传承资助经费等方法,保护传承人,对其开展传习活动给予支持和一定的保障。
二、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方
在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我国政府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不仅坚持正确的保护原则和保护理念,而且注重在实践中摸索规律、积累经验,初步探索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成效显著的保护方式。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应该实施整体性、综合性的保护方式,其中活态传承是核心,使之与当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就是我们实施保护的主要原则。除此,以文字和影像的方式、以博物馆的方式或作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都是辅助的方式,而且这些方式都应以不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按照自身自然演变规律发展为前提。目前保护方式主要有:
1.活态整体性保护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又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依存。为了使民间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下来,就必须重视与其紧密相依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要使活态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原始自然状态是不太可能的,但在一个局部的特殊环境中,采取相应措施,使原生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较长时间,则完全可能。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村),既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屏障,又能将民族文化遗产的真实状态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使之成为“活文化”。
文化生态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活态整体性保护的新阶段。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历史街区与村镇、传统民居及历史遗迹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依相存,并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目前,全国不少地区正在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积极探索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方式方法。如安徽省和黄山市立足于历史悠久的徽州文化,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常重视,正积极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编制了《关于建立国家级生态保护区的报告书》;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了《中国红水河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四川省制定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规划纲要》。有关《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命名与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由文化部起草完成,正交由社会各界广泛讨论,修改完善后将出台。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尝试,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积累经验。文化部实施的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做法,将有效推动这项工作顺利开展。
2.生产性保护
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福当代,是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对于那些已经失去生存条件的文化形式,可采用收入博物馆的方法加以保存;但对于那些仍然具有生命力,又有开发潜质的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则可以进行合理开发,以生产性的方式加以保护,这既有利于它们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又能体现其价值。
在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中,一些地区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民间文化艺术节、旅游节、工艺品展销会、民间歌舞比赛、开展集中宣传展示活动等,使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资源,获取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一些地区有效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已经形成了本地区亮丽的文化名片。如山东的“潍坊国际风筝节”、四川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河北的“吴桥杂技艺术节”等等。本次调研的广西南宁市,积极开发和利用民歌艺术,自1999年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来,壮族民歌就打出了“国际牌”——在海内外“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以歌促商”,为南宁市的对外开放、经济建设、城市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2007年为例,民歌节通过市场运作,仅节庆本身总收入就达近3000万元;节庆期间接待游客48.97万人次,全市宾馆饭店出租率达81.44%,旅游收入32008.63万元;签订投资项目102个,签订内外贸易合同873份。“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不仅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而且拉动了南宁市经济的发展。
3.记录式保护
在全国各省区市统一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工作人员运用录音、录像及亲笔记录等方式,记载民间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声音、表演或技艺、生产过程,获取真实可靠的图像、实物、文本记录及其他第一手资料,然后再整理分类,建立档案、资料库,进而利用多媒体、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建立数据库等,以便永久保存,并逐步做到资源共享。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河南郑州大学建立了中原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北京、浙江、湖南等地以口头文学转换成卡通片的方式进行保护。又如本次调研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在筹建“广西民族文化网”网站。南宁市在普查工作中已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5个,实物征集63个,拍摄图片5000余张,制作光碟200余张,录音资料和录像资料均达180个小时,涉及的门类丰富、内容多样。为了保存和利用好这些第一手资料,南宁市依托南宁文化信息网,在全区率先开设了“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网页。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打开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分布电子地图,并能获取相关的资料信息。
在抢救挖掘、记录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许多省区市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编辑成文本,出版了一批相关书籍。如陕西有《陕北民歌大全》、《陕北民俗舞蹈史话》、《陕北民间舞蹈实录》《榆林小曲集》等,广西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彩调艺术资料大全》、《刘三姐传世山歌》、《毛南族民歌》、《仫佬族风情》、《平果嘹歌》(五集)等。
4.博物馆收藏与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实物和物质载体,如民间美术中的绘画、雕塑、手工艺品;民间戏曲中的剧本曲谱、乐器、戏服、古戏台等。每一件实物和载体,都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为了将这些稀少而又珍贵的实物进行分类收藏、展示和研究,就有必要建立博物馆。如今,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省、市、县大都设立了博物馆,负责本地区文化遗产的收藏、展示、研究和鉴别。在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内,还邀请民间艺术大师或优秀传承人现场献艺。在陕西调研中,我们就参观了多处民俗艺术博物馆或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榆林的星元图书馆参观了榆林剪纸展览;在延安的民间工艺展和民间艺术陈列馆,欣赏到了延安地区的剪纸、手绣品、布贴画、年画、糜贴画等;在西安市参观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内珍藏着33600余件(套)民俗瑰宝,精美的石雕、木雕、砖雕、民用器具、历代名人字画墨宝图照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中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劳作、生活、艺术、审美、习俗和风情。
三、迫在眉睫,保护与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也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随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农耕文明正在迅速瓦解,传统的民间文化已逐渐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强势文化强力扩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商业行为的侵蚀等,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构成了严重威胁。剪纸、年画、皮影、傩戏等民间艺术随着它们生存环境的改变而日渐式微;陕北道情、陕北说书等一大批稀有的民间剧种和表演形式正在衰落或被同化;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消亡、变异;无数珍稀罕见的民俗技艺和民间文艺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器物有的正在毁灭,有的已流失海外;过去搜集整理的图文资料、音像资料也急需“再度抢救”。这一切都告诉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1.提高文化自觉,端正思想认识
在此次和其他调研中,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这几年虽然有了良好的开端,但各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少数地区保护工作机构尚未建立,普查工作尚未全面展开,工作推进缓慢、滞后。这些问题源于一些部门和领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种种误区。例如,有些人重申报而轻保护、重开发而轻管理,把“申遗”的成功当做目的,当做“政绩”,而成功之后该做什么,他们就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了;有些人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软任务”,视经济建设为“硬任务”,认为抓后者能够显示“政绩”,而抓前者则很难有成绩,因而工作上不重视,经费上不支持;还有一些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不过是“一阵风”,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过去,因而得过且过,采取应付态度;如此等等。这对于保护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对此,我们应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珍爱、尊重祖先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对处于弱势地位且脆弱无比的非物质文化,应该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与保护,使之再现生机与活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2.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保护工作基础
机构和队伍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目前,虽然我国绝大部分省区市均已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等,但基层组织机构仍很薄弱,相当一部分市县级保护工作机构尚未建立或健全,许多地方尚没有专门工作人员,保护力量明显不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此外,不少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
要有效、有序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机构和队伍不可缺少。只有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分级负责,层层落实,才能使这项工作正常开展;只有拥有一大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从业人员,保护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据调查,在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方面,有些地区已经走在了前面,如浙江、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都已先后举办两期以上骨干培训班,培训了一批工作骨干,有力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3.以人为本,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
以人为本,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链十分脆弱,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一是普遍“高龄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大部分年龄都在60岁以上,且不少体弱多病。二是后继乏人。由于许多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学,不少民间艺术大师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尴尬境地。如本次调研的国家级保护项目壮族布洛陀的第七代唯一传承人黄达佳,目前仅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徒弟;环江毛南族花竹帽编织工艺也仅存一位老艺人,门下只有一位接班人。三是缺乏基本保障。传承人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长期以来,他们的艺术创造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承认与回报,生活困难,工作条件艰苦。如果政府不能给予他们有力的扶持和资助,仅靠“热爱”维系的创作活动肯定是难以长久的。
4.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经费保障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前提。在调研中,我们所到地区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就是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一些基层县、市,由于缺少专项经费,无法添置必备的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致使普查工作难以进行,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和资助也难以落到实处。为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经费投入,将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保障此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应多渠道筹集资金,既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也要吸纳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赞助,还可考虑从与民俗文化有关的经济收入中提取适当比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目前,一些省、区、市已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如浙江省“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的抢救保护专项资金,每年安排8200万元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充分体现了该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第三篇:陕北民歌传承保护调研报告对策
陕北民歌传承保护调研报告对策
为进一步提升陕北民歌的保护能力,推动陕北民歌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根据工作安排,近期,市政协教科委组织相关专家、委员对陕北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朝鲜民歌、蒙古族长调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陕北民歌传承与保护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采取zf主导与群众参与、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对陕北民歌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采取了静态保护措施,完成普查工作。
通过普查,收集整理各类陕北民歌*余首,编辑出版《陕北民歌大全》一套,《陕北道情》两套,《*二人台艺术》一套。组织项目和传承人“四级名录”申报工作。目前,我市有关陕北民歌的国家级项目有*个,*小曲(入选第一批)、陕北民歌(入选第二批)、*道情(入选第二批)、*二人台(入选第二批);有关陕北民歌的国家级传承人有*个:王青、林玉碧、王向荣、淡文珍。省、市、县也建立了完善的名录体系。通过zf买单的方式征集个人自费出版的陕北民歌音像、书籍各*多套。二是积极开展动态保护工作。
从*年起,连续举办了六届陕北民歌艺术节。举办了多重视野下黄土高原音乐文化国际研讨会、农民歌手擂台赛、放歌信天游、陕北民歌大家唱等大型活动;举办了世界三大民歌演唱会、世界民歌论坛、中国音协陕北民歌采风团赴榆采风等大型活动;举办了第十届中国散曲暨陕北民歌学术研讨会、陕北民歌高校行、上海信天游交响音乐会等大型活动;排演了陕北秧歌剧《*婆姨*汉》、歌剧《陕北歌谣》等。二、陕北民歌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陕北民歌的演唱人才和创作人才短缺。
现在会唱陕北民歌的人越来越少,老一辈民间艺人、民歌手大多年老体衰,或已不在人世,许多口头相传的曲子也以随之失传。陕北民歌手大多靠自学,大部分民歌手还没有学到陕北民歌的精髓。首先是传承好,然后才能谈创新。祖先传下来几千首陕北民歌,而现在的民歌手老就是唱那么几首,还有些民歌手一味地追求“高亢嘹亮”,好像是谁唱得高谁就唱得好。一些有才华的年轻音乐人有创作热情也有作品但缺少平台和资金支持。而新一代陕北人对陕北民歌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偏差,能选择这条路坚持走下去的年轻人更是寥寥无几。二是与时俱进的新民歌太少。
目前人们耳熟能详的陕北经典民歌大多是上世纪*年代左右创作出来的,现在很少能听到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新曲子。比如《光棍苦》、《卖娃娃》、《小寡妇上坟》等,就是现在歌手经常演唱的《泪格蛋蛋泡在沙蒿蒿林》等民歌也早已与时代脱离,虽然新民歌不断产生,但是能留得住、传的开、唱的响的新民歌还相对太少。三是陕北民歌真正有效的推广平台还很少。
本来“陕北民歌艺术节”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已停办多年。新媒体的推广运用作用发挥不够。四是缺乏陕北民歌创新支持机制。
目前相关文广部门对于陕北民歌的创新发展没有相应的鼓励与扶持政策,虽推出“文化精品项目”等评选活动,但是不能从本质上激励新民歌的创作,推动作用不强。五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音乐受到大众化流行音乐的冲击。
受经济浪潮的影响和现代传媒的冲击,港台音乐、欧美音乐、日韩音乐等占据了各种媒体的主导位置。部分群众尤其是年轻人热衷于追星,热衷于网络歌曲、影视歌曲等,使陕北民歌受到冷落。三、陕北民歌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一是注重人才培养、加强老艺术家的保护及新一代艺术家的培养。陕北民歌艺术的传承离不开老艺术家们的支持和帮助。作为陕北民歌的继承者,老艺术家们对陕北民歌艺术有着更深的了解和体会,他们的生活表演经验和对陕北风俗的理解能够为陕北民歌的产业化发展提供艺术资源上的基础,能够帮助提取陕北民歌艺术的精粹,避免陕北民歌艺术在产业化过程中“变味”、“失色”。艺术家之间传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陕北民歌艺术在传承中所能够保持的艺术水准和艺术水平。因此,陕北民歌艺术的产业化发展除了老艺术家的鼎力支持之外,还应该注重青年民歌艺术家的发掘和培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影响力往往能够极大地引发人们对陕北民歌艺术的关注和支持。王二妮就是借助自身影响力对陕北民歌的传播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的最好例证。
二是加大zf主导作用。
zf的政策及良好引导,其作用和力度都是最大的,对陕北民歌发展会有切实的提升。在劳动保障方面,zf相关部门应能考虑民间艺人、歌手的生活情况,给予他们较为稳定的生存环境。可以定期主办陕北民歌比赛,为热爱陕北民歌的歌手和群众提供展示的平台和舞台。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文艺联欢晚会》、《同一首歌》、《欢乐中国行》等可以定向引入陕北民歌以及其他民歌的表演,或者承办一些比赛性质的演出。对胜出的歌手择优进行包装和宣传,推向全省、全国的媒体,激励他们学习和演唱陕北民歌,扩大陕北民歌的影响力;召集专业创作人员,改编和编配老的陕北民歌,创作新的陕北民歌;搜集优秀的新创作陕北民歌,定期集结成书,并制作伴奏带,使歌手们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便于新歌的流传。也可以成立小型的民歌教授、表演活动中心、民歌大舞台等,开展民歌的民间传播。并且建立相关机构保证陕北民歌的表演、收集和研究工作能顺利开展,组织专家、学者、创作人员深入基层对民歌进行采集、整理、研究等。
三是提高作品质量和产品数量。
陕北民歌传承和保护的过程虽然过程复杂,环节众多,但是同时又非常直接,那就是靠作品和产品说话。对于艺术行业来说,艺术产品是艺术素养和内涵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体现。要想陕北民歌在市场经济中取得良好的地位和丰硕的经济收益,那么高质量的艺术产品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注重产品的创作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这一工作需要青老年陕北民歌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既要继承传统优秀民歌资源,同时又要能够适应现代化人群的欣赏趣味,充满了挑战性和未知性。四是加强理论建设和研究工作。
在文学和艺术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和创作同样重要,所以理论研究和创作是同步的,而不是割裂开的。理论是指导和深化,创作是实践、不断更新和进步。所以理论研究和创作并不矛盾,相反他们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作为一种地区性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陕北民歌始终处于一种土生土长、自由自在的“自我”状态之中。它的存在基础是人们的本能和需要,所以很多人需要陕北民歌,是因为它能够帮助人们排遣情绪和释放心情。所以几百年来,人们都只是关注陕北民歌的实际功用性,从来没有把它提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对于陕北民歌的共性特点和共性旋律、共性原则没有理论上的整理和研究,所以不利于陕北民歌的长远发展和流传。五是加强陕北民歌的抢救性保护。
陕北民歌流淌在广阔的黄土高原上,分布在陕北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遍布在陕北地区所有的村村寨寨,比较零散和广泛。这就给陕北民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它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针对这种情况,想要对陕北民歌进行全方位的收集,就要展开地毯式的搜集和查找工作,需要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挨村挨户的探访和整理。在收集过程中要细心和用心,把收集的陕北民歌资料及时整理、分类并建立档案。在收集过程中要保证质量,有选择性的整理,重点编辑那些流传广泛的、能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的优秀民歌。且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陕北民歌的收集数量。六是推动陕北民歌的创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陕北地区已经从原来的苍凉贫瘠中走出来,得到了经济上的大发展。陕北民歌也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陕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创新,适应新的陕北人民的生活,贴近现在陕北人民的感情。同时在陕北民歌的发展创新中应与当下的世界音乐主流接轨,可以尝试融入新的音乐元素,尝试用多种语言演唱陕北民歌,使陕北民歌年轻化,有利于陕北民歌的世界性传播。第四篇:关于加强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2011年5月5日政协红河州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政协红河州委员会
建水紫陶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及“手工拉坯、名人书画、阴刻阳填、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而闻名于世,具有质如铁、亮如镜、音如磐、洁如玉的特点,被誉为“陶中瑰宝”,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建水紫陶再次焕发勃勃生机,呈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按照我州“十二五”规划和文化产业建设的要求,州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把“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列为州政协常委会调研课题。2011年4月11日至12日,州政协主席李保文、副主席陈军率领部分州政协常委和文史委委员及相关专家学者,对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建水县人民政府的专题汇报,实地考察了碗窑村古窑遗址和绍康陶品、火宝陶艺、工艺陶厂、进兴工作室、贝山陶庄、陶茶居、紫陶会馆7家企业,并召开紫陶行业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了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水紫陶的发展历史和工艺传承保护情况
建水陶瓷历史悠久,从该县西汉古墓群出土的陶丸、陶片表明距今两千多年前建水就有了原始制陶业。据1980年国家陶瓷专家对建水碗窑村古窑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发掘考证,建水“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细陶”。产生于清光绪年间的建水紫陶最初是生产达官贵人的烟斗,政府禁烟后碗窑村陶户改制花瓶、笔筒、汽锅等陶器。从民国初年起,在紫陶上广泛采用名家书画、断简残帖等装饰,经刊刻填泥、烧制磨光后,建水紫陶呈现出典雅秀丽、自然斑驳、浑朴古拙、别具一格的金石韵味,被称之为文人陶又被誉为“陶中一秀”,产品不仅畅销滇南,还远销到东南亚一带。新中国成立后建水紫陶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创新,创造了历史的辉煌。1953年向逢春带着80多件紫陶产品到北京参加首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以刊刻雕填、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受到全国工艺美术界好评,部分展品被选送到国外展出,由此建水紫陶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建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紫陶作为建水主要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紫陶得到迅速发展。建水紫陶生产企业作坊2008年仅32家、产值2000多万元,到2010年就发展到60多家,产值达6000多万元。建水紫陶不仅畅销昆明还销往北京、上海、广东、广西、四川、重庆,部分还出口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建水紫陶烧制技艺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绍康和袁应德、马成林、向炳成等7人入选云南省和建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绍康陶艺、陶茶居、贝山陶庄、火宝陶艺等被列为传承点。目前,建水紫陶共有从业人员2000多人,其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人,有云南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人、高级工艺美术师3人、工艺美术师10人、助理工艺美术师47人,有掌握拉坯、雕刻、打磨等制作工艺的技术人员300余人。为促进紫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近几年县政府组织建水紫陶精品积极参加省和国内外的比赛、会展,先后荣获金奖10余项、银奖30余项、铜奖40余项。2010年5月,13件建水紫陶精品作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在上海世博会云南馆展出,受到社会各界和世界各国来宾的称赞,紫陶工艺品“哈尼茶贮”还被选为世博会乙类高级礼品馈赠各国元首。目前,“建水紫陶”证明商标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初审,6月将获得批准,“中国名陶之乡·建水”已经申报成功。
二、建水紫陶工艺在传承保护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紫陶产业发展定位不明、思路不清
建水紫陶(与锡工艺品一样)作为我州目前最具地方特色、最具影响力、最具竞争力的传统工艺品牌,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对紫陶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无论政府、民间还存在着认识不深、信心不足等问题,还没有清淅的思路和定位,也没有制定完整的紫陶产业发展规划。
第二,企业规模小,结构单一,市场开拓不够
从投资层面看,建水紫陶生产企业投资上百万的仅两三家,大部分企业规模都在几十万元之间,初具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不足10家;从发展业态看,产业专业化分工发育不足,企业小而全,资源供给、研发生产、营销物流均各自为阵,市场开拓不够,竞争力弱,形不成合力,不利于产业发展;从产品结构看,建水紫陶产品种类单一,紫陶工艺品、收藏品与旅游纪念品、日用品的构成比例不尽合理,许多产品雷同,创新不够。
第三,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工艺技术人才缺乏
建水紫陶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家庭作坊式企业居多,在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同时制陶工艺传承人和高端技术人才年龄偏大,后继人才储备不足,影响到紫陶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紫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水虽然拥有一批制陶工艺美术师和技术人员,但总体上文化水平不高、艺术修养不够,其产品的艺术创新力弱、文化内涵浅,更缺乏国内书画名家参与,导致建水紫陶艺术精品、珍品不多,在全国的认知度不高、影响力不大。
第四,建水优质陶土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
陶土资源储量不清,没有专门进行过勘查,无保护规划措施,无序开采、滥用浪费优质陶土现象突出,甚至出现陶土资源外流到昆明、宜兴等地。目前在碗窑村有4个持采矿许可证的砖厂在大量开采使用优质陶土,还有陶土资源枯竭的省内外制陶企业作坊到建水大量购买优质陶土外运,从长远看不利于紫陶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加强建水紫陶产业发展的建议
当前,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得到了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及大力支持,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州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建水县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站在培植红河州文化产业的战略高度,把建水紫陶合力打造成为红河州、云南省乃至西南地区的著名工艺品牌,使之成为我州又一张靓丽的最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名片。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确立目标,理清思路,大力推动紫陶产业发展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证紫陶产业的绿色发展和紫陶产品的生态品质,树立“科学发展、生态紫陶”的总目标。积极实施“资源优势促产业发展”的战略,大力推动紫陶产业发展。按“传承工艺、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现代打造”的思路,正确处理好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建水紫陶的价值和特色是纯手工艺术品,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优势,积极有效地发展艺术陶、陈列陶、礼品陶,吸引省内外和国内外制陶大师、创意设计名家、著名书画艺术家参与,提高产品的工艺水平,提升紫陶的文化品位,推出更多的大师精品之作,共同打造紫陶艺术精品、珍品,把“建水紫陶”品牌做精、做细、做强。另一方面,要充分借助“建水紫陶”的影响力,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积极稳妥地拓展市场范围广、应用面宽的日用陶、装饰建材陶、园林陶、工业陶或包装用品陶等产业门类,真正实现紫陶产业的全面发展。在这方面,市场是导向,稳妥是关键,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紫陶研究与发展的整体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应当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精品陶之路,一条腿走实用陶之路。精品陶要创新提升,加快发展,创品牌;实用陶要积极探索,稳妥发展,做大做强。
第二,突出特色,因势利导,推动紫陶产业逐步向集群化园区化发展
首先,要突出特色,搞好紫陶小镇的规划建设,实现与建水历史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建水紫陶源于碗窑村,历史悠久,在产业发展中应按照“既尊重历史,又照顾现实”的原则,以碗窑村和古窑遗址、龙窑等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分期分批规划建设独具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建水紫陶小镇”。对碗窑村的交通道路和村民的房屋、现有紫陶企业作坊进行立面改造,统一建筑风格,合理布局,区分功能,形成一个崭新的具有建水历史文化内涵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旅游景观区。这样既不会人为地割断建水紫陶手工工艺传承的历史渊源,又有利于与建水历史文化旅游的对接,互为依托,共同发展。
其次,要超前谋划,统筹兼顾,切实抓好“云南省建水紫陶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推动紫陶产业集群化发展。园区建设要着眼于提高紫陶全行业综合竞争实力,加大开放力度,集聚市场资源要素,进行资源整合,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要实施紫陶园区招商和项目招商,激活企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实现紫陶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紫陶工艺装备和产品设计水平,提高产业效益,迅速形成一批能够接受大批量订单的大型紫陶企业,着力打造紫陶集群生产基地。一是以长远发展的目光超前谋划园区的整体规划方案,既要请起点高大手笔的专业公司设计,又要结合建水的历史文化特色,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紫陶协会、研究会和行业代表人士的意见,认真组织专家评审;二是完善园区功能,其经营规划要以紫陶为主,进行综合利用。既要有产业化生产又要保留纯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同时可同步发展如书法绘画根雕奇石的艺术品市场、古玩市场、会展中心、画家村、民族民间艺术、陶吧、酒吧、美食小吃等相关地方特色产业。三是园区规划要统筹兼顾开发商和紫陶生产企业作坊双方的利益,实现双赢,园区新征用地的用途应将紫陶生产企业作坊用地与招商引资商业开发用地区分开,促使现有紫陶生产企业作坊入驻园区。
再次,要做好产品结构的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要科学地制定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在产业发展中按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进行合理布局。高端产品要注重艺术创意、设计研发,突出产品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体现的是收藏、陈列、鉴赏的艺术文化内在价值,走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相结合,东方文明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地方民族元素与世界民族元素相结合,多元文化艺术配合的道路。鼓励创意创新,鼓励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积极吸引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制陶艺术大师到企业来,积极烧制艺术精品陶、礼品陶。中端产品要引进资金和外地实力雄厚的企业,整合本地资源,组建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紫陶工艺品、礼品和旅游纪念品龙头企业,扩大市场份额,以满足广大国内外游客的需求。低端产品要积极开发日常生活器皿、工业用陶和装饰陶,满足中低消费群体的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在主导发展紫陶的同时,还要在挖掘建水历史已有的陶瓷品类宋青瓷、元青花、釉陶等方面下功夫,使之发扬光大,作为紫陶产业发展的多元补充。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服务管理,努力营造紫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建水紫陶是我州最具地方特色文化的突出代表,也是我州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对紫陶文化的保护、策划、开发、宣传和推广,扩大影响力;要通过举办博览会、参加展示会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沟通;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加强广告宣传,实现借势文化,拓展市场的目的。同时,要加强对紫陶生产企业的管理,规范企业行为,维护行业的有序发展。州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立足州的层面对建水紫陶工艺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产业发展,从土地、信贷、招商引资、信息服务和帮助制定行业标准等方面,给予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扶持资金主要用于产业规划制定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促进建水紫陶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较之其他名陶,建水紫陶无论是产业规模和产值,还是品牌知名度、影响力都无法比拟。建议专门组织人员到江苏宜兴和江西景德镇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借鉴他们探索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第四,实施人才培养引进战略,建立紫陶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交流机制
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针对技术人才后继乏人的状况,在紫陶产业发展中,一要引导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培育优秀的紫陶生产技术人才,以保持企业的发展后劲;二要培养紫陶企业管理人才,加强对人才培训的宏观指导,组织实施人才培训计划,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三要引进高级科研和创意设计人才;四要引进专业营销人才,组建有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和商业头脑的专业营销队伍,积极拓展市场。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合作,为紫陶企业培养各类高端专门人才,推动紫陶产业的发展。此外,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职称的申报、升级工作。
第五,坚持科学发展,制定陶土资源的保护利用规划,并严格实施
县人民政府应尽快组织有资质的地质勘探技术单位对建水县陶土资源进行普查勘测,全面掌握陶土资源的总储量、分布位置、品质及化学成分等。要尽快制定出台陶土资源保护利用的规划和措施,明确划定保护区域,实行许可证制度,加强对优质陶土的科学管理,合理采集使用,严禁乱挖、乱采、乱建和外运,杜绝陶土资源的浪费和外流,避免外地企业的不良竞争,确保建水紫陶产业的持续发展。
第五篇:关于全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利用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利用专题调
研报告
关于全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 融合利用专题调研报告
(2015年12月2日市政协三届十五次常委会议通过)
为了助推市委三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及全市旅游发展战略贯彻落实,按照市政协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安排,9月上旬至中旬,市政协7名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市政协各内设机构、市旅游、文广新局负责人和部分政协委员参加,组成四个调研组深入全市九县(区)就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现状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433发展战略,坚持把旅游产业开发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来抓,全市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市委三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制定出台《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市旅游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指明了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于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各县(区)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将促进旅游改革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为突破口,有力促进了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目标定位准确。各县(区)深入挖掘整理和保护开发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确立文化旅游发展定位,策划旅游营销主题,围绕秦早期文化、伏羲文化、氐羌文化、三国文化、西狭文化,打造人文历史旅游文化品牌;围绕文县白马人民俗、西和乞巧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造民俗旅游文化品牌;围绕两当兵变、宕昌哈达铺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全市历史民俗文化旅游呈现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态势。市县(区)聘请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精心编制了《陇南市旅游产业“十三五”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精品景区和特色景点修建性详细规划,以规划的纲性约束作用保证旅游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的贯彻落实。
(二)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基础逐步夯实。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夯实。市县区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去年以来,筹集资金15.7亿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A级景区12个,其中4A级9个;宾馆饭店共981家,总接待能力达到98100个床位;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2242人,发展旅行社和旅行社分社共15家。积极构建智慧旅游平台,在重点景区、旅游企业、星级农家乐等场所实现了免费无线WIFI、二维码全覆盖,开通和设置旅游信息查询平台、旅游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和门户网站,旅游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三)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活力逐渐增强。各县(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扶持特色旅游企业,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旅游建设,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比如康县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成立凤凰谷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有限公司,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农副土特产销售、特色种植养殖,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礼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2000 万元,扶持发展文化产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注册资金200万元以上的文化企业实行3年政府贴息贷款,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旅游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还有一些县(区)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拓宽融资渠道,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成果初步显现。各县(区)在盘清家底的基础上选择优势资源,精心打造,先后建成了两当兵变纪念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创建了祁山堡、西狭、天池、云屏、三滩等一批历史民俗文化鲜明,体现地方特色,并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景区景点。历史文化名镇和古村落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历史民俗文化的抢救挖掘和传承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比如,市政协编辑出版了《白马民俗文化系列丛书》、《白马汉大辞典》,在保护白马人民俗文化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县近期申报 “土琵琶弹唱活动(异地)”、“池歌昼傩舞技艺”两项目,荣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成功举办了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中国(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等一批重大文化节会,在省内外、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有力扩大了陇南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但是,从整体上研究,我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利用尚处培育开发初级阶段,与发达省市、优秀旅游城市相比,与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的多元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一是融合领域不够广泛。历史民俗文化元素在旅游各环节体现少而偏,多数景区景点停留于原始粗放状态,没有融入民间工艺、特色餐饮、民俗节庆、戏曲曲艺等,旅游活动单调乏味,不能充分应和现代旅游重体验、重休闲、重参与的需求趋势。二是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景区建设与乞巧文化、白马文化、高山戏、“男嫁女娶”婚俗等特色民俗文化元素紧密结合不够,缺少相关人文摄影、绘画、诗词、歌曲、舞蹈、故事等,融合度表面化、浅层次,致使游客驻留时间有限。三是融合机制不够流畅。文化与旅游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一些主要景区没有文化与旅游联合审题研究互动平台,营销缺少一致行动。四是融合效益不够显著。我市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融合产品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不明显,双向拉动的效应还不突出。究其原因,大体在于:对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利用认识不够深刻,旅游资源开发较快,文化传承保护低层次徘徊,未能形成发展合力;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景区景点管理机构与旅游主管部门关系错位,甚至存在旅游部门管不了景区景点的尴尬局面;缺乏行业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整合带动能力不强。
二、加快我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顺应大势,推动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上位升温。旅游产业作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旺盛的生命力。我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特别是秦早期文化、乞巧文化等历史民俗文化人无我有,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具备很大的开发价值和挖掘潜力。各县区积极探索创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方法途径,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特别是西和县坚持以乞巧文化为主线,走出了一条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当前,随着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一批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我市交通瓶颈制约将彻底打破,旅游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前景十分广阔,应顺应发展大势,进一步强化融合即是发展、互促共赢发展理念,抢抓历史机遇,站在“大旅游、大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正确处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事业与产业、文化与旅游、宣传与建设的关系以及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支柱产业之一。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资源,集中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掀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热潮,在一定时期内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超常规发展。
(二)传承保护,盘清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利用各类家底。一要深度挖掘我市乞巧文化、白马文化、氐羌文化、西狭文化等珍贵文化遗存,特别是“乞巧”、“池哥昼”、“高山戏”和云屏号子、康南毛山歌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找准与具体旅游景点、项目的结合点,做好包装策划和市场营销研究,为推动自然资源与历史民俗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融合做好基础性工作。二要按照尊重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的原则,抓好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民居、极具考古价值的殿宇等古建筑、古遗址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进一步做好宕昌县哈达铺镇、文县碧口镇、文县石鸡坝乡哈南村、两当县杨店镇杨店村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工作。三要加强白马文化、氐羌文化等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好“乞巧节”和“陇蜀道”、“北茶马古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建议市上适时成立羌文化研究会。四要出台政策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扶持,为其开展传习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帮助其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对学艺者采取助学、奖学的方式进行鼓励,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
(三)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的知名品牌。一要以大景区建设为龙头,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全力打造好官鹅沟大景区、阳坝亚热带原生态休闲体验区、白龙江民俗风情区、嘉陵源生态养生度假区、大堡子山历史民俗文化旅游区五大景区。二要依托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两当兵变纪念馆、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茶马古道、陇蜀道、西狭颂等为主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景区,开发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体验、秦早期文化及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游、陇蜀道探险、汉隶书法赏析等旅游产品。三要依托乞巧文化、白马文化、氐羌文化等为代表的特色民俗文化,围绕实施氐羌民俗文化聚集区、白马人风情体验区等文化旅游骨干项目,全面加强景区、景点、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和包装。以文化体验为主导,开发多种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文化演艺、民族民俗体验产品。四要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与影视、网络、媒体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精心创排和制作一批反映陇南文化旅游特色的文艺作品、文艺剧目、电影、微电影、电视片、宣传片等,争取在央视等国内知名媒体的头版或黄金时段刊发播放,并在各大宾馆、景区点滚动播放。五要加强与文化演艺企业的合作,鼓励演艺企业与地方特色节目融合,在景区持续开展主题演艺活动。
(四)创新体制,增强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发展活力。一要理顺管理体制。下放有关管理权限,调动县区保护、利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宣传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协作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重点在行业发展规划衔接、扶持政策制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宣传推介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同步。二要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大旅游的范畴编制好文化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文化旅游资源。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要注重保护与传承,体现个性和特色,把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体现在规划编制中,高效配置资源,合力打造旅游文化精品。三要加快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积极采取招商引资、政策扶持、财政资金引导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管理,破解旅游发展投资难题。四要结合我市向南开放战略,加大向川渝、陕南地区开放力度,在规划编制、交通连接、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开发、线路打造、宣传营销等方面加强沟通和衔接,力争实现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