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共五则)

时间:2019-05-12 12:5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打造低碳城市,低碳生活

摘要:面对目前气候急剧升温,全球暖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种加

速灭绝,频繁的极端天气等一系列问题,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控居民

消费升级、优化能源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全球变暖低碳

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那么如何保护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将其分解为很多方面,就目前气候急剧升温,全球暖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种加速灭绝,频繁的极端天气等一系列问题,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世界各地以城市为单元实践低碳经济理念,争相发展低碳城市。我认为“低碳”就是一个很好的概念,它可以有效地遏制全球的暖化,将“低碳”引入城市,打造低碳城市。所谓低碳城市,就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城市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低水平。

如何打造“低碳城市”,第一,在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应该使城市经济具有蓬勃发展的活力、清洁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第二,低碳城市的工业产业布局应低碳化、循环化。城市是经济增长的重点,新型的工业布局可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提供就业机会。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是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第三,低碳城市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新能源利用。改变以往的经济结构势在必行,重点目标是改变现有的资源的高投入、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模式,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绿色能源”。第四,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倡导和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和主导的交通模式。低碳城市的交通战略可从两个方面实现:控制私人交通出行的数量;降低单位、私人交通工具的碳排放。第五,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当前,人们对绿色建筑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比如绿色建筑是昂贵的建筑,是形式呆板的建筑,是仅有绿化的建筑,是高科技建筑,等等。第六,倡导绿色消费。有关研究显示,19 9 9-20 02年间,城镇居民生活用能已占到每年全国能源消费量的大约2 6%,二氧化碳排放的30%是由居民生活行为及满足这些行为的需求造成的。城市应当倡导和实施一种低碳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

以上海为例阐述在现实中如何打造“低碳城市”,上海作为“低碳”首批试点城市,据了解,上海建设低碳城市与2010的“世博会”紧密相连。因此,从近期目标来看,建设低碳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建设低碳世博。唯一代表上海参展的实物“沪上生态家”,就是见证低碳世博的例子,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上海建设低碳城市的实践。“沪上生态家”的别有洞天在于其集中了浅层地热、热湿独立空调、智能集成管理、自然通风技术、太阳能一体化等生态节能环保技术,比同类建筑节能达75%。李光明说,整个工程预计今年9月建成,其中有70%将运用现有的成熟技术,30%使用未来的前瞻技术,旨在起到示范作用。据介绍,整个世博园的建设,都体现了“低碳世博”的理念。世博园集成了风电、光电、光热、地源热、江水源热等各种清洁能源技术,演绎了一个既节能又环保的未来城市能源系统模式;世博园还积极倡导绿色建筑,大规模集中使用半导体照明,园内交通采用“零排放”设计,通过应用超级电容车、燃料电池车等,实现园区交通车辆零排放,向游客展示未来的交通运输方式。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技术方面,也取得相当大的成绩,而临港新城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临港新城位于上海长江口与杭州湾的交汇处、上海市版图的最南端,规划面积296.6平方公里,因坐拥洋山深水港而得名。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滩涂地,而现在已经成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洲,建设中的临港新城,就“隐藏”在这片绿色之中。据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郭奕侃介绍,临港新城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体工程之一,它对于上海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镇布局和功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低碳城市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建立和完善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在临港新城里建立若干低碳社区、低碳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的实践区,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港口服务业等低碳产业,促进低碳技术的集成应用,走一条低碳发展之路,为上海建设低碳城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成为临港新城新的历史使命。未来临港新城将实现智能化管理,通过加强生态管理、推广节能建筑、建立智能交通、打造低碳社区等途径,探索临港新城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无论是“低碳世博”还是临港新城的低碳实践,都只是上海在建设低碳城市过程中有益尝试的九牛一毛。在未来,上海将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而在能源结构调整上,上海将大力推进低碳能源的应用,加大天然气比重,积极推进风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建设,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打造“低碳城市”不仅是现实发展的需求,而且更是迫在眉睫。最近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峰会,也提出应紧急遏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作为发展中国的重要成员,更要做出表率作用,“低碳城市,低碳生活”不仅利于当代,更是造福千秋万代。

让我们记住这几个关键数字:

250亿吨—人类再排放碳底限

2摄氏度—全球变暖2摄氏度将是一亿人处于缺水中,同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珊瑚将会消失

20年——如果按目前各国排放速度,20年后地球面临生态灾难

让我们记住这几个关键数字:

如果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与会各国不能在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一个有法

律约束力的议定书,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全球

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将导致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

遭到重大挫折。也因为这个原因,本次会议被喻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

会”。

让我们记住这几个关键数字:

250亿吨

人类再排放碳底限

2℃

全球变暖2℃将使1亿人处于缺水中,同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珊瑚将会消失

20年

如果按目前各国排放速度,20年后地球面临生态灾难

第二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大问题

1、环境

2、南沙厂环境方针

3、环境管理

一、什么是环境?世界环境日?中国是怎么时候开始举办纪念世界环境日的活动? 环境:是指某个主体周围的情况和条件。

环境分为三大类:

1、自然环境:没有加工改造即天然存在的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地质和生物。

2、人工环境:经过人加工改造。像我们现在周围环境都属于人工环境。

3、社会环境: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

化传统、社会治安等环境,影响生物机体生命,发展与存在的所有外

部条件的总体。

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中国从1985年6月5日开始举办纪念世界环境

日的活动,以“青年人口,环境”为主题。自此之后,每年的6月5日全国各地都要举办纪念活动。1993年北京被选为举办庆祝活动的城市,其主题是“打破贫穷与环境的怪圈”。

 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它包

括:

1、空气、水、土壤、植物、动物等物质因素。

2、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非物质因素。

3、自然因素。

4、社会因素。

 重要环境因素:是指有或能够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

 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洗动对环境的影响。

图一:气候变暖,难降解的有机物。全球变暖是自然现象,由于人们在生活中焚烧化石矿物产生二氧化碳进入了大气层,之后,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

图二:臭氧层破坏:图三:海水污染、图四:空气污染,排放黑烟或白烟,漂浮的烟雾很重,低空飘散,对当地居民单位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造成环境污染。图五:固体废物污染,垃圾没有分类处理。

图六:酸雨。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燃烧更多的煤、石油和天然气,汽车排放废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导致西南地区酸雨污染历时最久、危害最大的主要原因。西南地区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及西藏藏族自治区共三省一市一区

 酸雨对生物的危害

酸雨使土壤和河流酸化,湖泊酸化以后不仅使生长在湖中和湖边的植物死亡,而且威胁着湖内鱼、虾和贝类的生存,最终可以使湖泊变成“死湖”。酸雨还直接危害陆生植物的叶和芽,使农作物和树木死亡。

二、南沙厂环境方针省略

三、环境管理程序省略

 南沙厂的环境因素

1、废气

-----有机气体、粉尘

-----几乎所有的有机气体都是极易燃烧的。

2、废水

-----生产性用水、清洗设备用水、生活用水、受污染的雨水

3、废物

-----有害垃圾、一般工业垃圾、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

4、噪音

-----设备噪音、气动阀门。

 废气管理

1、空气过滤系统

2、粉尘收集系统

粉尘收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原理):风机产生负压把周围的烟尘、有害气体等吸收,进入空气净化系统,进行净化再经过气液分离,液体和气体分离后,液体流进接水盘,气体经过过滤后排放到大气中。

为什么还装一个二氧化碳(CO2)系统?目的是为了避免吸入温度较高的气体、烟尘产生着火现象。当检测到某处温度超过70Ç时,防火阀自动打开,引进CO2.空气过滤系统(原理):(见资料省略)

 水管理

废水处理目的: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资源。

1、废水管理:主要来源是生产性用水、清洗设备用水。

2、饮用水管理:生活用水

3、雨水管理:收集初始的12分钟的雨水量,每周巡视下水道,禁止向雨水沟倒废油、添

加剂、化学品。

4、废水管理:污水处理站原理:所有废水流入调节池进行混合调节,添加氧气,通过沉淀

池后,杂质沉淀,并制成混泥饼与水分离开,最后过滤,通过澄清池排放。

5、南沙厂废水处理方法是:活性污泥法(生物法)

 废物管理

南沙厂垃圾分类

1、生活垃圾

-----控制室一般垃圾、办公室垃圾、饭堂垃圾

2、工业垃圾

-----废旧PPE、一般Houseking垃圾、废清洁工具

3、可回收垃圾

-----废纸品、废金属、废卡板、废粒子、废料条。

4、有害垃圾

-----废机油、真空废液、废电池、废电子产品。

 废物管理政策:废物管理、废物收集、废物贮存、废物运输、废物处理。具体内容省略! SFS1固体废物产生源及控制省略

 讨论题

1、怎么样才能减少废物产生?

1、减量

2、重复利用

3、回收

4、再生

2、五种废弃物并归类?

5、医疗垃圾

 噪声管理

 南沙厂噪声排放标准

白天:<65d B

夜晚:<55d B

噪声污染与人体健康

全国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67.3~77.8分贝之间,全国平均值为71分贝(长度加权)。在监测的49个城市道路中,声级超过70分贝的占监测总长度的54.9%。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第一,损伤听力。长期在强噪声中工作,听力就会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第二,干扰睡眠。当人的睡眠受到噪声的干扰时,就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第三,诱发多种疾病。噪声会使人处在紧张状态,致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诱发胃肠溃疡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疾病。第四,影响心理健康。噪声会使人心情烦躁,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并且容易引发工伤和交通事故。

第三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护与期待

摘要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因为经济的发展,各种污染等有害环境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而大部分人都没有意思到这个问题,仍然随意丢弃垃圾,乱砍滥伐,排放污物等。因为人类的无知,使得我们这个美丽家园从此不再美丽,使得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了一望无际,见不着边的空地。如何能使得这个问题得以改善?最好的方法就是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的到有效的保护。关键字:环境保护;污染;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法

一、环境

1.我国的资源

1.1 什么是资源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的定义是:“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73页,1995年6月第2版。)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包括劳动力和技术)的因素视为财富的另一不可或缺的来源。可见,资源的来源及组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还包括人力、人才、智力(信息、知识)等资源。据此,所谓资源指的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或者说,资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

1.2我国境内的资源分类

(一)按性质分类

①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一般是指一切物质资源和自然过程,通常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益的资源。

自然资源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从资源的再生性角度可划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

再生资源:即在人类参与下可以重新产生的资源,如农田,如果耕作得当,可以使地力常新,不断为人类提供新的农产品。再生资源有两类:一类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如太阳能、空气、雨水、风和水能、潮汐能等;一类是生物资源。

非再生资源:(或耗竭性资源),这类资源的储量、体积可以测算出来,其质量也可以通过化学成分的百分比来反映,如矿产资源。

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的区分是相对的,如石油、煤炭是非再生资源,但它们却是古生物(古代动、植物)遗赅在地层中物理、化学的长期作用变化的结果,这又说明二者之间可以转化,是物质不灭及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表现。

按资源的恢复更新的能力,还可分为不可恢复的资源(如各种矿石、石油等),可恢复的取之不尽的资源(如土壤、陆地和海洋中的自然植物和有益动物以及水能和太阳辐射能)。

从资源利用的可控性程度,可划分为专有资源和共享资源。

专有资源:如国家控制、管辖内的资源。

共享资源:如公海、太空、信息资源等。

②社会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技术资源通常被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类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又称社会人文资源,是直接或间接对生产发生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其中人口、劳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

技术资源广义上也属于社会人文资源,其在经济发展中愈益起着重大作用。技术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直接的生产力,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手段。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不同时代生产力的标尺是不同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由科学技术来决定的。在当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集中表现在邓小平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按用途分

①农业资源

②工业资源

③信息资源(含服务性资源)

(三)按资源状况

①现实资源:即已经被认识和开发的资源。

②潜在资源:即尚未被认识,或虽已认识却因技术等条件不具备还不能被开发利用的资源。

③废物资源:即传统被认为是废物,而由于科学技术的使用,又使其转化为可被开发利用的资源。

2.3 我国的资源状况

①自然环境脆弱。

中国自然环境先天脆弱,历史上长期开采,再加上现代规模巨大、作用强烈的人类活动,中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本底不高,极易遭受破坏i4J。因此,在中国实行有节制地自然资源开发并尽快建立资源循环系统就更加紧迫。

②自然资源种类丰富,人均占有量低。

按人均计算,中国人均矿产资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 /2:此外,矿产资源中贫矿多,高品位矿少。据统计,我国铁、锰、铜、磷贫矿所占比例分别为全国总储量的97 0r6 , 94 06 , 65 % , 93,这是矿种探明储量的平均品位,有的远不及国外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国矿产资源中伴生复杂矿多,单一矿少汉,这就使矿物加工、金属分离和提取费用增高。

大部分自然资源总是有限的。以有色金属为例,中国的稀土、钨、锡、铂、锑为优势资源,但由于多年开采,有些已经出现资源危机。

而用量大的铝、铜矿,中国的自然条件不好。中国的铝土矿以一水型铝土矿为主,占总储量的97.9,这种矿石加工难度大,耗能高。中国铜矿储量严重不足,贫矿多,混合矿多,外部条件差。因此,大量矿物的开发与自然资源的缺乏存在明显的矛盾。

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体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概括出的特点:总量大、人均少、开发程度和利用率低)。表现:①资源危机、水危机 ②因使用不当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2.我国的环境现状

2.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思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2 环境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也变严重了。出门到处看看我们会发现,原本看似美丽的城市,其实污染已经快要覆盖整座城市了。例如:前两天和同学一起去海边了,可以看到海滩上、海水里随处可见人们吃喝完,用完之后的果皮纸屑,这些垃圾看似渺小,可是积累起来就会发现它的巨大,以及它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是多么的严重,其后果有时甚至难以预估。

记得小学有一次秋游时,学校组织去一个地方叫“快乐农庄”,刚进门就看到了两个巨大的用易拉罐所做成的恐龙和老鼠,听工作人员说是因为以前游客总是随地乱扔垃圾,因此他们相处了这样的办法,用易拉罐做了两个模型,起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要爱护、保护环境,有效利用它,很多我们所认为的垃圾其实是可以利用的。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的对待大自然,废物也是可以利用的。

但是,大部分人们都不愿意去动脑经思考这类的问题,不管是可利用的,还是不可利用的,对他们来说,那都是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出去游玩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周围的很多地方都有随处乱丢的垃圾,总是不愿意将它带到垃圾桶里,也许垃圾桶就在不远处,可就是不愿意。殊不知,少一份垃圾,我们的地球就多一份美丽。

2.3环境污染

①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②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铝等废物。它们成了城市卫生的第一号敌人。

③空气污染: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毛病。我们若仍然漠视专家的警告,将来一定会落到无半寸净土可住的地步。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 :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 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2)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赃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5)矿山废水、废渣。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人一直以为地球上的海、陆、空是无穷尽的,所以从不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海洋。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公里到海底11公里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人竟肆意地从三方面来弄污这有限的生活环境。

话虽这么说,但是,真正意识到我国资源有限、地球需要我们的保护、我们生活的周围的地方的优美的环境需要我们的保护。尽管如此,防御这些问题,使之不再继续恶化下去是必要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有毅力、有信心,总有一天保护地球的意识会深入到大家的内心里去。

优美舒适的环境,能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而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我认为,如果想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

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三、其他建议

在我看来,除了可持续发展之外,应该再实行一些其他的保护环境的措施,落实环保行动等。例如:

第一,人类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决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第二,要从我做起,首先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地球,共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而我认为如果想要做到这些,我们就应该要:

1)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要以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更要注意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2)绿色消费 环保选择

我们要做到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尽量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

3)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

我们必须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

4)分类回收 循环再用

我们要做到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5)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

不猎杀、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树木。

6)讲究卫生 保护环境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制造噪音。

总结

我们时时刻刻都生活在地球的环境中,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我们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基本。没有了它,我们也就不能继续生存下去了。所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以及社会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性问题。因此,保护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两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

正得到有效的保护。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可持续发展引论》 叶文虎

[2]《可持续发展论》张坤民

[3]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9724.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8480.htm

第四篇:浅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自动化1501 杨继厅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背景:1996年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是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要听取环保工作的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出现的问题,这要成为一项制度。内容:

一、环境保护的含义

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三、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

四、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与感想 正文:

一、环境保护的含义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法律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人们为维持其存在和发展,研究和解决各种环境问题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是要求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即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二是限制,即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

三、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

世界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2)土壤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减少

(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

(4)水荒制约发展影响生活

(5)臭氧层破坏威胁地球生命

(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生物资源急剧减少

(7)人口爆炸危及自然生态

(8)有害人工化合物的转移

(9)有害废物的转移贻害世界

(10)残留物质污染环境

四、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1、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面对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形式,寻求中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结合起来,提高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必须摒弃传统的旧观念,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光,自觉地使自己的行动符合人与自然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正确认识环境及环境问题,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协调,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2、建立了更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和法律机制,明确了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之一的地位,制定了中国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使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将环境和经济统筹安排,全面考虑,避免出现盲目发展,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要建立更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和法律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供给的能力,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治理、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并逐步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科学技术。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走科学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因此,我们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落后的技术和发展模式,同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发展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生态破坏恢复技术。

4、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间的交流日益密切,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面临的大问题,各国之间只有相互合作,共同探讨,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我国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与感想

总结:可持续发展史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与自然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要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要涉及到人们相互间的关系及由发展水平不同带来的矛盾与问题。环境污染是人类当今面临的严重问题,它阻碍了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当今每个国家,每个人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每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真正当作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及子孙后代利益的大事来抓。尽管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能克服这些困难,战胜新的挑战。

感想: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全球环境问题》齐鲁书社出版 刘秉国、赵明奇 2008.09.01 2.《人类环境宣言》 3.《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 1987.02 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赵国清主编.《外国环境法选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06.16 7.A.P.瑟尔沃(A P Thirlwall),《增长与发展》(第六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8.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9.黄辉,《WTO与环保: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10.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版。11.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12.范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经济增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13.翟新生等:《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大循环成本理论具体运用的研究》,《财经研究》,1996年第12期。14.(美)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15.(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16.(英)D•皮尔斯等:《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财经政治出版社,1996年版。17.(美)丹尼尔•A•科尔曼等:《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18.《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钱易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环境伦理学》——戴斯·贾丁斯 20.《自然的终结》——比尔·麦克斯本 21.《大自然的权力》——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 22.《自然与人文》——鲁枢元

第五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历来是世界各个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建设重点。然而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环境保护的建设与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利现象,导致了人类生存、生产的环境质量逐渐走向危机时代,造成了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穷竭,严重地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产活动。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环境问题有:

1、大气污染严重以燃煤和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为主,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南方许多地区酸雨污染加剧,并且酸雨有由南向北扩张趋势;

2、水环境普遍受到污染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许多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工业发达地区水域污染尤为突出,严重的水污染已造成许多城市不断缺水;

3、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加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快速增长,许多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

4、城市噪声污染污染严重我国多数城市噪声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其中社会生活噪声影响范围广,并且呈扩张趋势,由于私家车的大量使用,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最为严重。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国的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张,草原退化加剧,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资源、能源紧张由于人口继续增加,经济总量不断上升,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资源、能源紧张短缺压力越来越大,所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必须也是必要的选择。

因此,我们对可持续发展要有清楚的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摈弃。它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它的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里约宣言》指出“为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部份,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它积极追求实现的最基本目的之一,环境保护是区分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的分水岭和试金石。

一、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

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都应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对于 发展中国家,发展更为重要。事实说明,发展中国家正经受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穷。因此,可持续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解决贫富悬殊,人口猛增和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最终走向现代化和文明。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联系

可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做为实现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环境建设不仅可以为发展创造出许多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为发展保驾护航,向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

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代的发展与现 实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的支撑,人们在没有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之前,随传统发展,环境与资源正在急剧的衰退,能为发展提供的支撑越来越有限了,越是高速发展,环境与资源越显得重要;环境保护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实现,因为现代的发展早已不是仅仅满于物质和精神消费,同时把为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作为实现的重要目标进行不懈努力。

三、可持续发展认为,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环境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对别人是一种权利,对自己则是一种义务,人们的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是平等的和统一的。这种权利应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维护。

四、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就是要及时坚决地改变传统发展的模式——即首先减少进而消除不能使发展持续的生产方式 和消费方式。它一方面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尽可能地少投入,多产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因此,我们必须纠正过去那种单纯靠增强投入,加大消耗实现发展和以牺牲环境来增加产出的错误作法,从而使 发展更少地依赖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环境容量有机的协调。

五、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解决环境危机、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消费方式,根本出路在发展科 学技术。只有大量地使用先进科技才能使单位生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才能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发展模式,减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减轻环境的污染负荷。

六、可持续发展还要求普遍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人们必须改变对自然的传统态——即从功利主义观点出发,为我所用,只要对人类是需要的,就可以随意开发使用。而应树立起一种全新的现代文明观念,即用生态的观点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仅仅当作自然界大家庭中一个普通的成员,从而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崭新观念,这仅依靠个别人不行、少数人也不行,只有使之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因此,要使环境教育适合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人类赖以生存、生产的生态环境在现阶段虽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而且也有部分问题时目前难以克服和解决的,但是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类势必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密切关注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限度内合理运行。

下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1.环境科学的定义: 以人类为研究主体,因此,在环境科学中,同学行缩成的环境是指人这一特定主体周围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不知不觉,就上完了这为期十周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门课。对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于我或者我们每一个人对环境,对地球所......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复习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保护:指公民、团体、国家及国际社会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而采取的行政的、法律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措施,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篇范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之下,世界经济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刻复杂的转型时期。生......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合集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题目论述如何建设生态型城市 姓名陈良平所在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动物科学0801 学号20083085 指导教师黄胜 日期 2010 年 6 月 10......

    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1002张春阳2010110486 我国是海洋大国,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经济迅速增长、人......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

    论可持续发展与水土资源保护 摘 要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水和土是一切生物生存发展的前提,是生态环境的......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之绿色建筑 回顾人类的建筑史,从最初的遮风避雨之所到今天的智能化建筑,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快乐和舒服的同时,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也摆在人类的面前: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