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如何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摘要:论述了要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要有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注重企业文化内涵的建设,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品味,重视企业文化个性,并且还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关键词: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文化内涵,管理制度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带有企业特色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传统风俗、精神风貌、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等的总和。企业文化这种管理理论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管理思想。它强调管理中的软要素,其核心涵义是企业价值观。
人们已普遍认为它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法宝.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它在企业中起着“灵魂”和“支柱的作用。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着企业文化,保持了百年不衰。那么如何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1要有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没有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就是空中楼阁,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是企业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建立制度是容易的事情,建立的同时必须严格执行,以保证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就是三株集团。在1997年,总裁吴炳新就感觉到企业存在众多问题,但是由于制度没有执行好,导致了企业最终的失利。
现代化机制还包括一个延伸。就是企业的CI,在现阶段一个没有CI的企业是不可取的。企业的CI系统(包括企业标志、企业歌曲、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等)必须高度统一。像国家的国旗、国歌一样,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企业的宗旨和追求。这也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2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内涵
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不可否认.这些观点都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他们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载体。科学的理论是正确行动的指南,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企业文化理论内涵应该是吸收了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决策科学、管理学、哲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精华,其主要内容也应该是在理性与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实质应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只有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
3重视确立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海尔今天的企业文化已经被广大企业所认可,而1984年张瑞敏上任时最简单的两项制度仅仅是;第一、不迟到早退;第二、不可在车间小便。可见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企业没有良好规划和发展,就不要奢谈企业文化的建立。企业的发展规划相当于企业文化的框架.同时也是容纳企业文化的空间。要在企业内部培养昂然的正气和向上的作风,确保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日本的企业,团结和协调是第一要求,每个员工都是企业链的重要环节,因此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有松下、索尼、东芝等企业的辉煌。国内服装的代表性企业“杉杉集团”,在20世纪8o年代末也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在总裁郑永刚的带领下提出了“做国内一流服装”的口号,通过产品创新、策略创新使企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4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品味
企业文化理论是一种舶来品,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企业对企业文化理论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要彻底改变那种简单地模仿某些著名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形式,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的片面做法,就必须聘请专家学者进行策划指导,以尽快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品味。在这方面,安徽荣事达集团公司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由于该公司认真吸取了“和气生财,互惠互利”的徽商文化精髓。并把它贯彻到企业对内、对外关系之中,从而使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洗衣机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和销售量均居全国第一。
近几年来,由于中国家电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彼此之间互相残杀。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荣事达集团公司也深受其害。为了防止恶性竞争的进一步蔓延,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的帮助下,荣事达实施了“和商”理念蝮造,提出了“互相尊重、相互平等、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诚信至上、文明经营、以义生利、以德兴企”的企业精神,并推出了中国第一部企业自律宣言由于有了专家的精心策划和正确指导,荣事达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楼,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需要有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共同遵守和自觉贯彻,否则,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就无从谈起。这是因为,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他们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集中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阶级特征,是先进的企业价值观,而这砦先进的思想和主体意识,正是提炼总结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的目标、信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他们的共识,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这样就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结在一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如此坚持下去,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将脱颖而出。
5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属于“个体文化”,具有自我封闭性,企业应表现出自己特色的个性文化色彩。有个性才有吸引力。有个性才有生命力。许多深谙其中道理的企业管理者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都十分注重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而这些独
特的优秀企业文化不但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进步,也给其他企业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成功经验。
创建于1937年的麦当劳,从最初的汽车餐厅发展到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快餐连锁店,并跻身世界500强之列,不能不归功于它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麦当劳的创始人克罗克先生创业初期,就为自己设立了快餐店的三个经营信念,后来又加“V”信条,构成了麦当劳怏餐店完整的Q(质量)、s(服务)、C(清洁)、V(价值)经营理念。正是以这一经营理念为核心,加上企业鲜明的视觉识别系统——以M为标志的金黄色双拱门和人物偶像麦当劳叔叔,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麦当劳文化,使麦当劳创下了世界最大的连锁体系纪录。
海尔集团以创新的价值观,构建了先进的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创立了“三层次说”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使海尔集团蒸蒸日上,蓬勃发展。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相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而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因此,突出企业特征,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在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6精心塑造企业之“魂”
企业文化理论可以说博大精深,企业文化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从企业哲学、企业道德、企业民主、企业教育到企业行为、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但笔者认为,在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必须突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建立一个合适的企业文化。
多年的实践不难看出,企业文化理论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精神,而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一种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企业之“魂”。纵观中外著名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时,都十分注重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是海尔的企业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企业精神.并以此来教育他们的员工自觉地实践企业精神。
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每个时期所处的内外环境不同以及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不同,都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取向,因而每个时期的企业价值观就可能不同。这样。企业就很难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这就耍求在塑造企业精神的时候。首先耍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分析整合。精心提炼出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精神,一旦提炼出了新的企业精神。就要经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这个最高权力机关予以严肃确立,使全体员工对新的企业精神有一种自豪感,从而自觉地以实际行动实践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确立后,必须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各种宣传途径、各种宣传方式进行灌输教育,把企业精神所提倡的观念、意识和原则以及体现企业精神的先进思想灌输到员工的大脑中去,使之深人人心,从而使员工在企业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总之,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是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产物,从提炼确立,到成为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全体员工的力量源泉,需要不
断地培育和塑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精神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7建立和发展中国式的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只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才能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我们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尤其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设计更好地结合起来,未来的趋势是两者将更加紧密地结合,成为企业腾飞不可或缺的两翼。在进行企业形象设计时,我们要坚持五项基本原则,第一,坚持“好识、好记、好用”的原则;第二,坚持国情化的原则;第三,坚持民族化的原则;第四。坚持个性化的原则;第五,坚持多样化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形象设计好,以充分发挥企业形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观念创新是先导,战略创新是方向,技术创新是手段,管理创新是基础。市场创新是目的,组织创新是保证,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新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层出不穷。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推动力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所认同,由此又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地向纵深发展。笔者坚信,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科学体系必将很快建成,而在这种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国企业也必将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建立和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企业要明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而不要盲目追求建设企业文化的形式。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吸收发达国家的有益的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只有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创造更科学、更有力、更有效的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篇:试论如何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论文摘要:论述了要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要有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注重企业文化内涵的建设,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品味,重视企业文化个性,并且还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文化内涵:管理制度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带有企业特色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传统风俗、精神风貌、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等的总和。企业文化这种管理理论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管理思想。它强调管理中的软要素,其核心涵义是企业价值观。
人们已普遍认为它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法宝.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它在企业中起着“灵魂”和“支柱的作用。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着企业文化,保持了百年不衰。那么如何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1要有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没有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就是空中楼阁,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是企业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建立制度是容易的事情,建立的同时必须严格执行,以保证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就是三株集团。在1997年,总裁吴炳新就感觉到企业存在众多问题,但是由于制度没有执行好,导致了企业最终的失利。
现代化机制还包括一个延伸。就是企业的CI,在现阶段一个没有CI的企业是不可取的。企业的CI系统(包括企业标志、企业歌曲、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等)必须高度统一。像国家的国旗、国歌一样,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企业的宗旨和追求。这也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2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内涵
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不可否认.这些观点都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他们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载体。科学的理论是正确行动的指南,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企业文化理论内涵应该是吸收了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决策科学、管理学、哲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精华,其主要内容也应该是在理性与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实质应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只有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empirenews.page--] 3重视确立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海尔今天的企业文化已经被广大企业所认可,而1984年张瑞敏上任时最简单的两项制度仅仅是;第一、不迟到早退;第二、不可在车间小便。可见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企业没有良好规划和发展,就不要奢谈企业文化的建立。企业的发展规划相当于企业文化的框架.同时也是容纳企业文化的空间。要在企业内部培养昂然的正气和向上的作风,确保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日本的企业,团结和协调是第一要求,每个员工都是企业链的重要环节,因此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有松下、索尼、东芝等企业的辉煌。国内服装的代表性企业“杉杉集团”,在20世纪8o年代末也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在总裁郑永刚的带领下提出了“做国内一流服装”的口号,通过产品创新、策略创新使企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4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品味
企业文化理论是一种舶来品,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企业对企业文化理论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要彻底改变那种简单地模仿某些著名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形式,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的片面做法,就必须聘请专家学者进行策划指导,以尽快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品味。在这方面,安徽荣事达集团公司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由于该公司认真吸取了“和气生财,互惠互利”的徽商文化精髓。并把它贯彻到企业对内、对外关系之中,从而使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洗衣机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和销售量均居全国第一。
近几年来,由于中国家电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彼此之间互相残杀。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荣事达集团公司也深受其害。为了防止恶性竞争的进一步蔓延,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的帮助下,荣事达实施了“和商”理念蝮造,提出了“互相尊重、相互平等、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诚信至上、文明经营、以义生利、以德兴企”的企业精神,并推出了中国第一部企业自律宣言由于有了专家的精心策划和正确指导,荣事达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楼,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需要有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共同遵守和自觉贯彻,否则,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就无从谈起。这是因为,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他们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集中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阶级特征,是先进的企业价值观,而这砦先进的思想和主体意识,正是提炼总结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的目标、信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他们的共识,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这样就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结在一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如此坚持下去,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将脱颖而出。[1][2]下一页 [!--empirenews.page--] 5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属于“个体文化”,具有自我封闭性,企业应表现出自己特色的个性文化色彩。有个性才有吸引力。有个性才有生命力。许多深谙其中道理的企业管理者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都十分注重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而这些独特的优秀企业文化不但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进步,也给其他企业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成功经验。
创建于1937年的麦当劳,从最初的汽车餐厅发展到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快餐连锁店,并跻身世界500强之列,不能不归功于它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麦当劳的创始人克罗克先生创业初期,就为自己设立了快餐店的三个经营信念,后来又加“V”信条,构成了麦当劳怏餐店完整的Q(质量)、s(服务)、C(清洁)、V(价值)经营理念。正是以这一经营理念为核心,加上企业鲜明的视觉识别系统——以M为标志的金黄色双拱门和人物偶像麦当劳叔叔,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麦当劳文化,使麦当劳创下了世界最大的连锁体系纪录。
海尔集团以创新的价值观,构建了先进的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创立了“三层次说”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使海尔集团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相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而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因此,突出企业特征,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在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6精心塑造企业之“魂”
企业文化理论可以说博大精深,企业文化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从企业哲学、企业道德、企业民主、企业教育到企业行为、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但笔者认为,在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必须突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建立一个合适的企业文化。
多年的实践不难看出,企业文化理论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精神,而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一种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企业之“魂”。纵观中外著名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时,都十分注重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是海尔的企业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企业精神.并以此来教育他们的员工自觉地实践企业精神。
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每个时期所处的内外环境不同以及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不同,都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取向,因而每个时期的企业价值观就可能不同。这样。企业就很难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这就耍求在塑造企业精神的时候。首先耍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分析整合。精心提炼出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精神,一旦提炼出了新的企业精神。就要经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这个最高权力机关予以严肃确立,使全体员工对新的企业精神有一种自豪感,从而自觉地以实际行动实践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确立后,必须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各种宣传途径、各种宣传方式进行灌输教育,把企业精神所提倡的观念、意识和原则以及体现企业精神的先进思想灌输到员工的大脑中去,使之深人人心,从而使员工在企业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empirenews.page--] 总之,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是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产物,从提炼确立,到成为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全体员工的力量源泉,需要不断地培育和塑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精神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7建立和发展中国式的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只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才能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我们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尤其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设计更好地结合起来,未来的趋势是两者将更加紧密地结合,成为企业腾飞不可或缺的两翼。在进行企业形象设计时,我们要坚持五项基本原则,第一,坚持“好识、好记、好用”的原则;第二,坚持国情化的原则;第三,坚持民族化的原则;第四。坚持个性化的原则;第五,坚持多样化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形象设计好,以充分发挥企业形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观念创新是先导,战略创新是方向,技术创新是手段,管理创新是基础。市场创新是目的,组织创新是保证,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新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层出不穷。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推动力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所认同,由此又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地向纵深发展。笔者坚信,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科学体系必将很快建成,而在这种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国企业也必将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建立和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企业要明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而不要盲目追求建设企业文化的形式。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吸收发达国家的有益的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只有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创造更科学、更有力、更有效的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浅谈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
浅谈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
所谓企业文化,又称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人们共同的价值标准、信念、态度、作风和行事准则的总称。它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传统和风气,其中价值标准是企业文化最明显的标志,就如同人的个性,是企业整体内部机制的外在表现。企业文化的内容相当广泛。国外的价值尺度包括对国人、对顾客的服务、长期雇佣制度、相互信任、密切的个人关系等而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既是对传统文化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全面否定之否定地批判继承,又是对其创造性的应用和发展。
一、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应吸收现代企业管理中科学性、艺术性的精华。
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有两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与科学相联系,由社会大生产决定的;社会属性是与艺术相联系,由各国国情、文化传统决定。我们中国特色的这个“另类”,应把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优秀成果与现代企业生财艺术有机结合起来,也即体现人文化、利润化、效益化和长久化。如此的话,也可能不会再出现所谓假冒伪劣、败坏道义的商业行为。诸如陕西电台(《阳光在线》)报道的西安个体企业给螃蟹注水,坑蒙骗客的商业欺诈事件,虽然个体规模不算大,但社会影响恶劣,与倡导的商业“诚信”原则相悖,所以决不能掉以轻心,任其发展,应防微杜渐。大到各种类型的企业,这个理是融通的。
二、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应“以人为本”
企业要始终坚信:我靠职工求发展,职工靠我求生存的企业生存之道。新世纪的劳动者是有思维、有信仰、有理想的,现幼师论文发表www.xiexiebang.com/yjlwfabiao/代企业管理者应想方设法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达到企业预定的目标。当然“以人为本”绝不是不明辨是非、搞人际关系以权谋私,“狗来耕地、牛来看门”的歪风邪气要坚决杜绝。当前还有妥善处理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下岗工人已认识到新形势下岗位目标的责任,作为管理层应把他们的生计问题作为头等大事。除了执行好中央的低保政策,还应尽快建立起一套激活下岗人员再就业的机制,落实好再深造、再培训工作,以便创造有利条件,实现社会稳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应把传统人文精神和现代经济运转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众所周知,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入世”和家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这些企业中树起具有我们民族精神的旗帜,绝不是行政干预,而只是建立适合于人民、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企业文化模式,把道义和生财有机结合起来。就“儒教文化圈”来说,韩国釜山大学教授金日坤曾强调:“儒教文化的最大特征是依赖于家庭集体主义的社会秩序”。他分析认为,东亚是依靠儒教集体主义文化驱动资本主义体系成功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
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视企业文化的研究,其本质内容是企业精神的塑造。它包括坚定的企业追求,强烈的团体意识,正确的激励原则,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可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企业的物质、制度、精神三大要素与企业的特点和实际相结合便形成了反映企业文化,千秋特色的企业精神如现已举世闻名的海尔集团.原来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但是经过全体海尔人多年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现已成为拥有多家海外公司的大集团。它成功之处在于:有一个锐意进取、远见卓识的团队领导;有一批踏实工作、兢兢业业的员工;有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雄心壮志。海尔集团一位负责人一次去某山区调研产品销售情况,他听一村民建议:那里盛产土,如能生产出土豆清洗机该有多好呀!他突发奇想决定让科研人员研究,最终这种新型清洗机很快研制成功,打入市场后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的成功之道是否对于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世界市场适应力有重大影响呢
四、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入WTO和参与国际化经济竞争为我国企业坚持这一方针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有限,只有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才能弥补国内市场和资源的不足。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
“走出去”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并努力掌握主动权的必然要求。现在经济全球化既为各国提出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利用和配置资源的机会,也加剧了各国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市场和资源的竞争。从我国未来发展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长远大计考虑,我们必须鼓励和支持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大胆地“走出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企业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既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实施的重大举措,又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未来发展的要求,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的需要。
五、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应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贯穿的红线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抓,两手都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了智力支持,具体从以下方面培养:(1)东方的灵性主义和两方的理性主义文化的结合。东方的灵性主义着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人与人在教育论文发表www.xiexiebang.com/jylwfabiao/心灵和感情上的沟通,但它处理问题时往往使问题失去正常的准则。西方的理性主义文化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客观事实,强调按严格的制度、规章办事,但它在处理问题时忽视丁人的感情这一面,显得没人情。两者要相融合,相得益彰。(2)速度观念和效益观念的结合。经济的增长离不开一定的速度,但新的经济体制要求的是有效益的速度,与此相对应的价值观应当是速度与效益有机结合的价值观。要统筹兼顾,决不顾此失彼。(3)竞争观念和合作观念的结合。当前社会竞争既残酷又激烈,“能者上岗,劣者下岗”是大势所趋,但事物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建立“竞争机制——协调缓冲机制——共同合作机制”三位一体的模式无疑是企业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生命之本。
第四篇: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审判监督新机制
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审判监督新机制 2001年9月21日至9月23日,全国法院审判监督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各高、中级人民法院的代表近100人参加了会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本次会议是最高法院审监庭成立10个月以来,也是建国五十年以来第一次召开的全国性会议,对全国审判监督工作的改革和深化具有深远意义。现将本次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沈德咏副院长在座谈会第一天作了题为“加强审判工作,推进审判改革,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审判监督新机制”的重要讲话。他开宗明义地指出,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按照“三个代表”,全面总结开展审判监督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审判监督工作,推进审判监督改革的各项任务,为了开创审判监督工作新局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监督机制上迈出新步伐。围绕着会议的主题,他着重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判监督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沈德咏副院长首先肯定了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广大审判监督法官的工作成绩,从1996年到2000年,全国各级法院共办理申诉复查案件130余万件,审理再审案件44万多件,为维护生效裁判既判力,纠正错误判决,做好审判善后工作,确保司法公正做出了贡献。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他指出,目前审判监督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审判监督工作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是目前仍有少数法院没有实行立审分立,审监分立,改革进程相对落后;三是审判监督机制滞后。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向了审监工作的正常开展,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为此,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监督工作方面要突出抓好的工作主要如下:
(一)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审判监督工作的领导。1.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审监工作的理论指南和最高标准。即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依法保障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人民法院审监工作的根本任务,把弘扬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审监工作的基本职责。2.要明确人民法院审监工作的性质,增强三个意识。即在坚持依法审判的前提下,增强政治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妥善处理好每一起申诉再审案件,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增强大局意识,善于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增强政治敏感性,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办案指导思想;增强责任意识,开展审判监督工作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发生错判的原因及时总结,及时向其他部门反馈,同时配合纪检部门,使违法审判行为得到应有追究。3.要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切实加强对审监工作的领导。目前开展审监工作,推进审监改革已经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各级人民法院领导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推进审监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二)正确发挥审判监督职能,切实纠正错误裁判,确保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法院成立审判监督庭的目的是加强和统一审监工作,真正实现司法的公正和正义,因此纠正错误裁判,确保司法公正是审监庭第一位的职能。对于那些确有错误的案件,一定要纠正;同时要注意防止片面性和极端化,案件不是改的越多越好,而在于改的是否有理,绝不允许再审案件又被纠正的情况,否则审监工作就无权威可言。
(三)加强组织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审判监督法官队伍。肖扬院长曾经指出,审监庭的法官“实际是监督法官的法官,是监督办案的法官。因此,水平应该最高,自律性应当最强。”所以独特人品、独特人格是审判监督法官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具体表现是政治素质应当最高,业务能力应当最高,自律意识应当最强。各级法院审判工作应体现“精审监”原则。[!--empirenews.page--] 第二,在谈到新时期如何做好审判监督工作时,沈德咏强调了应注意把握的六大关系:
(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纠正错误裁判和维护生效裁判稳定性、权威性的关系。法院的生效判决不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就不能树立法律的权威,但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与裁判的公正性是紧密联系的,应该说裁判的公正性是生效裁判稳定和权威的基石,所以,一方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应当尽量维持其稳定性;另一方面,如果生效裁判确有严重错误,并且损害了国家、集体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却不准推翻,就从根本上违反了通过司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实现社会正义的诉讼根本目的。因此应当在强调确保公正的前提下,维护生效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两者不可偏废。
(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审判监督工作中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主题,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司法公正包括效率,也包括效益。公正是建立在讲究效率,追求效益基础上的最高目标;效率应体现以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本质并符合效益原则的要求,效益则是司法公正与效率结合的最佳状态。通过审监程序提起再审是对原审错误裁判的一种纠正和补救,因此对再审裁决在公正与效率方面应有更高要求。
(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审判监督工作中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关系。实践证明,单纯追求实体公正,忽视程序公正,会损害当事人的正当权利,导致对司法公正的错误理解;相反,片面追求程序公正,就会使司法公正形同虚设。因此通过合法程序保障审判监督活动依法进行,保证再审裁判的公正,意义重大。具体到审判实践中要把握好两点:一是要重视和强化适用程序法的监督;二是对实体法的监督重点要放在案件主要证据的证明效力上。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审判监督工作中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关系。要把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审判监督工作第一位的任务,既不能机械司法,不注重社会效果,又不能片面强调社会效果,而不依法公正裁判。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接受外部监督和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关系。要做到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依法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认真听取来自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见。
(六)正确认识和处理上级法院监督和下级法院审判独立的关系。上级人民法院要加强对下级法院审判监督工作的监督指导,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避免监督不力和监督不当倾向,下级法院必须接受上级法院的监督指导。
第三,关于推进和深化审判监督改革 的问题。沈德咏指出,现行审监工作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审判制度要求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申诉的主体、时间、审级、次数及申诉和再审理由五个方面的无限制性,由此带来的弊端是:不利于维护正常的诉讼秩序,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动摇了终审裁判的既判力,影响了对司法公正的正确评价,最终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和权威。克服上述弊端的唯一出路就是改革。为此,要抓观念更新,树立新的审判监督理念;抓好理论创建,形成新的审判监督理论体系;抓制度创新,建立新的审判监督机制。最后,沈副院长就改革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明确意见。[!--empirenews.page--] 会上,与会代表还进行了交流,有四个法院作了大会发言。他们发言的题目分别是: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切实加强审判监督庭的建设,充分发挥审判监督的职能作用”;广西高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改革方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刑事再审开庭的问题与对策”和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论民事再审判决书的论证改革”。可以说,这四个发言很具有代表性,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在实践中地方人民法院对审判监督工作的认识、对策和为改革所作出的努力。
座谈会上代表们分组讨论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规定(试行)》和《全国审判监督工作座谈,会关于当前审判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纪要》征求意见稿,对两‘个文件的修改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会议最后一天,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监督庭庭长纪敏作总结讲话。他说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全国法院审监系统理清思路、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推进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谈到如何学习和贯彻会议精神,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创审判监督工作新局面,他着重强调:
首先,作为从事审判监督工作的法官,要不负众望,不负重托,把审判工作搞好。肖扬院长对审监庭和审监法官寄予殷切的希望。他强调要调查研究,强调在现阶段审判监督工作完全有必要加强,勉励全国的审判监督法官要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办好再审案件。由此,审监庭的法官要廉洁自律,各地法院要结合最高法院审监庭的《廉政自律若干规定》,制定出自己的规定,并按肖扬院长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工作。鉴于纠错案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办铁案、出精晶就成为审监庭立于不败之地的生命线。办铁案的关键是要有办铁案的人才,审监庭审结的案件要办成铁案,决不允许再审案件又被改判的情况发生。
其次,要处理好在各级人民检察院、人大代表和本院各庭的关系,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首先,要加强沟通,注意协调,处理好与人民检察院的关系。以前高法和高检关系协调不好主要在民事和行政案件的抗诉问题上,现在最高法院成立了审监庭,最高检察院也进行了机构改革,双方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重新考虑。纪庭长为大家通报了最高人民检察院一些新的工作思路,对于实践中出现的一些不协调问题作了分析,指出要主动与检察院加强沟通,加强协调,少些文来文往,多些人来人往,共同追求司法公正与司法权威。第二,要认真办理、及—时答复各级人大代表过问的案件。对于人大代表过问的案件,大家要本着以下精神:一要选配有水平、有能力、作风细致的法官担任这一任务;二要工作耐心,所要遵循的原则是“有错坚决改正,无错讲清道理”。第三,处理好与各级法院立案庭和其他审判庭的关系。和立案庭关系遵循的原则是“大立案,精审监”的工作格局;在和其他业务庭的关系上,纪庭长指出,审监庭实际是院长监督本院审判工作的工作机构,并不比其他业务庭高,因此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注意向业务庭学习。
最后,对于审监队伍自身的建设,纪敏重申要建设一流的审监队伍,注意保护审监干部,审监系统要树立一盘棋思想。
第五篇: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
一、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由于要么流传不广,要么与政合一,无以为继,趋向腐朽与没落;现代企业文化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经世济民,但由于太过追逐实用与私利,与人类发展趋势不相吻合,缺乏历史与文化底蕴。虽然当前国内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论述已散见一些报刊杂志,但对此做专门研究的书籍和机构难得一见。本文拟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建构加以探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困厄、现代企业文化的建构,或许稍有启示。
1、探究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困厄的渊源。
2、揭示现代企业文化陷入困境的原因。
3、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冲突提供理论上的解决方法。
(二)实践意义
孕育于“农业――宗法”社会土壤的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基于市场经济理论的现代企业文化,冲突与尴尬无可避免。本文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虽然存在异质冲突的成分,同样也存在同构契合的因素。对于我们在实践中理顺两者关系不无益处。
1、有助于企业现走出代企业文化的困境。
2、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关系思辩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国情建构现代企业文化模式,对于中国企业建构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其文章典籍虽说用汗牛充栋来描述或许太过,但也确实是随处可见的。虽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已经很有成就,但也正因为太多,观点不免有所分歧。而对于企业文化的具体构成,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对于企业文化的定义虽然很多,但有代表性的观点,不外以下几种:
1、国外人的观点
(2)迪尔•肯尼迪:“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中人们做事的方式,是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和象征的凝聚。”
(3)约翰•p•科特: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的文化现象”。
(4)李•罗依•毕奇:“主要信仰和这些信仰所导致的行为都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
(5)爱伦•威廉等:“文化是企业中共同拥有的、相对稳定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
(6)爱德加•沙因:“总而言之,从企业的各个层面来说,文化就是根本的思维方式――企业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融合过程中独创、发现和发展而来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而作为正确的思维方式传输给新的成员,以使其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融合过程中自觉运用这种思想方式去观察、思考问题、感受事物。”
2、国内人的观点
(1)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长张大中:“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2)张木生:“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培育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体现出企业管理者主体意识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等要素组成。”
(3)刘光明:“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4)曾仕强:“企业文化就是一种企业的氛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形但能感觉到。”
(5)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韩岫岚:“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6)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二)企业文化的构成2、美国的帕米•路易斯等人并《企业管理:21世纪的挑战》中指出:企业文化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可见的具体行为;另一部分是潜在的观念、行为标准、共有价值观和宗旨。
3、而加拿大的伯歌•纽豪热等人则认为:企业文化可以描述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深层,是企业的共有观念和核心价值观;第二层次是中间层,是企业的具体行为和习惯,即“我们做事的方式”;第三层是最简单最易见的标识、文字等。
4、张云初等: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三大层面:精神层、行为层、形象层。
5、当前最为典型的观点:企业文化包括四个层面: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
(三)企业文化的模式
对于企业文化的模式的研究,国内外也有很多观点,而且也明显体现出西方人与东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性。西方人总结出来的企业文化模式,往往都是基于某一特定要素,继而扩展到其它要素;而我国专家和学者却喜欢大而全,先拉起框架,然后突出重点。在这里我们主要以国内的观点为基础,研究一下国内企业存在哪些企业文化的模式,同时简单地介绍一下西方的几种典型的企业文化。
1、国外关于企业文化模式
第一,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模式
第二,学习型企业文化模式
第三,技术型企业文化模式
第四,“以人为本”型企业文化模式
2、国内关于企业文化的模式
当前国内存在以下几种典型的企业文化模式。
第一,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代表的“三层次说”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海尔CEO张瑞敏指出,“我们将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最表层的是物质文化,即表象的发展速度、海尔的产品、服务质量,等等;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最核心层是价值观,即精神文化。”海尔人以创新为价值观,构建了先进的精神文化,包括海尔理念、海尔精神、海尔作风和海尔目标等;以此为核心构建了制度行为文化,如“OEC管理法”、“SST市场链机制”和“6S大脚印”等管理法则等;在此基础上则构建了现代文明的物质文化。
第二,以北京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为代表提出来的“一本三涵”模式。即“以人为本”,它体现了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主旨;“讲求经营之道”,强调了企业理念与经营战略相结合;“培育企业精神”,涵盖了企业规章制度、企业作风和企业道德的建设内容;“塑造企业形象”,综合了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和员工形象等的建设发展要求。
第三,以广东太阳神集团为先行代表的CIS构建模式。它从企业的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三个层面,系统地将企业形象塑造与企业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许多企业还出现了将CIS的营销战略提升为企业文化战略的趋势。
第四,以上海宝钢集团为先行代表的“用户满意工程”(即CS,顾客满意战略)的构建模式。它以企业理念满意为先导,以产品和服务满意为重点,将企业管理文化与经营文化融为一体,开拓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型模式。新版ISO9000系列提出了顾客满意度的指标,也将会从质量保证体系上推进这种模式的实施。
第五,以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为代表的“三维立体”的构建模式。即以企业文化为主体,将厂区文化、社区文化和家庭文化三者结合为一体进行系统的文化建设。这种模式虽具有其特殊性,即适用于厂区和社区连为一体的企业,但是它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浙江横店集团、江苏华西集团等的经验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难点
(一)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指出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日益走向没落,处境困窘;而现代企业文化由于立足于西方的市场经济和实用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太过功利,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企业运营难以持久。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来源于“农业――宗法”的封建社会社会,现代企业文化肇始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浪潮,但是两者虽然存在异质冲突的成分,同样也存在同构契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管理思想和理念,对现代企业文化进行建构,并提出与21世纪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模式。
(二)研究方法
1、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2、比较研究的方法;
3、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4、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方法;
5、不断变革的发展观;
6、具体分析和实证的方法;
7、实验观察的方法。
(三)研究的难点
1、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太过广泛,难以概括;
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契合点较难把握;
3、现代企业文化概念和模式太过繁琐,很难整合;
4、现代企业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存在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