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

时间:2019-05-13 21:4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

第一篇: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

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兼评

-------------------------石家庄辦證http://www.xiexiebang.com/文章来源:新浪

在管理学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日益凸显的今天,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已成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是必要的,但全盘照搬是行不通的,因为,管理学是最具实践性的科学,虽然存在有普遍性规律,但其有效性的发挥则必须从国情和实际状况出发。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存在有许多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模式,这些应该是我们今天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的历史营养。同时,中国2O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因为是在5000多年历史与文化的延续中去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从中国的国情和现实状况出发,在历史的承继、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国外先进管理理论的兼收并蓄中,实现中国管理科学的创新发展。

但是,在众多为探索中国管理科学创新发展的努力中,我认为有些状况是应该讨论清楚的。比如,有的研究只注重于对西方管理学理论的注释和介绍,希望作为在中国实践的指导;或者是加上中国的现实情况做验证,其结果还是说明了所引进的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功用,这些都没有能够实现“本土化”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的研究注重于辩证法的运用(尽管管理实际中的辩证法运用是重要和必须的),不过辩证法只是管理艺术诸多方法中的一种,而且管理方法并不等于管理的全部。管理首先是一种理念,管理方法是在一定管理理念指导下,为了顺利实现管理系统工程及其既定目标的工具性选择。

可喜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实践,促进了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进行有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创新。就像有学者指出的,我们的诸多莘莘学子,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勤学西方的管理理论,忽然有一天发现,原来外国人的许多管理理念和理论,早已在我们祖先们的思想和著述中有着丰富的记载。

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有中国特色管理理论进行的创新,应是在对传统文化的挖社会发展的成功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社会生活中的管理或管理社会的实践,是各门组织技术,是各类管理艺术。中国古代,道家无为而治,取法自然;儒家仁义中庸,崇尚德性;法家立法严刑,施术用势;兵家奇正变幻,贵在权变;农家因地制宜,不违农时;墨家兼爱交利,善立表率;名家巧设名辩,擅长剖析;纵横家联横合纵,唯利是从。表述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著作,除以上各家典籍外,如《周易》、《尚书》、《孙子兵法》、《周礼》、《礼记》、《管子》、《史记·货殖列传》等,基本包括了军事管理、社会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历代中国明君贤相、仁人志士都从中吸取治国安邦、安身立命、修身齐家、富国强兵之术。

和合是最佳化的文化方式的选择和最优化的价值导向。和合不仅是儒家文化价值的取向,而且是道家、墨家、阴阳家和《周易》、《管子》文化价值的基本取向。它既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所整合的人文精神的精髓,亦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从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的典籍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提炼出一种共性的并且符合国情的和合管理理念及其价值观准则,从而为《和合管理》的理论升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就是和合文化,程思远先生曾经大力倡导“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并一再指出:“和合”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哲学概念、文化概念。国外也讲和平、和谐;也讲联合、合作,但是把“和”与“合”两个概念联用,是中华民族的创造。先秦时期,“和合”概念开始出现,管子、墨子、苟子等思想家都运用这个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以后,“和合”概念被儒家、道家、佛家共同采用,成为儒、释、道概括本身宗旨的综合性概念。儒家强调的“和”与“合”是人所共知的;佛家是始终谈“因缘和合”的;道家的一系列代表作都强调了“和合”概念,如《太平经》指出“阴阳者象天地以治事,和合万物,圣人亦当和合万物,成天心,顺阴阳而行”。

一般说来,我们说“和”,是指异质因素的共处;而说“合”是指异质因素的融汇贯通。把“和”与“合”联用,突出和强调了事物是不同因素的相异相成和紧密凝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辩证思想和系统观念。也许正是基于“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的感召和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黄如金博士从2002年开始,就致力于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和合哲学思想及其形成的中国传统和合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去寻找有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历史营养,并立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同时吸收现代管理学的有益成果,进行融合众家之长和推陈出新的研究,历时5年之久,终于写成了《和合管理》这部学术专著。

看了黄如金所著的《和合管理》一书,不禁为内中的创新性内容所吸引而兴奋不已。黄如金的《和合管理》所表现出来的推陈出新的精神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论述,是一种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兼收并蓄原则而又从现实需要出发的创新性成果。其最成功之处,就在于从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的典籍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提炼出了一种共性的、并符合国情的和合管理理念及其价值观准则,从而为《和合管理》的理论升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光明日报》(2006年5月29日)“理论周刊”发表黄如金撰写的论文(《和合管理:创新中国管理科学的探索》)时在“编者按”中所指出的那样:“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文化之上的和合管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现实的适应性,尽管在理论研究上是一家之言,但是和合管理的理论创新,对于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合理内核与基本框架应该说是作出了建设性的努力的。”

管理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为了实现既定目标的系统工程,并需要通过组织综合运用相宜的领导艺术来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实践过程。这是对管理学的一种新的诠释,也是一种基于辩证法和系统论观点的创新理论。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西方现代管理学重实际管理方法的运用,以绩效管理为基本方式,以数学和统计分析为主要工具。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管理学重理念,认为理念是管理的活的灵魂,并且同时重视管理过程的系统性和管理艺术的综合运用,认为管理艺术是贯彻和实现管理理念的关键。黄如金的研究,正是从和合理念的历史扬弃出发,在探索和合管理过程的一般规律以及相应的和合管理艺术中,完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种在辩证法和系统论观点指导下,基于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及实际需要的研究成果,不仅是对创新中国管理科学的探索,而且对中国管理科学的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和合管理》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的努力中,坚持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批判中,以及对现代管理学的学习和借鉴中,去构造一种中国式的和合管理理论体系。为了使和合管理理论的研究建立在更加科学而坚实的基础之上,黄如金对于和合管理的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研究是十分深刻而又富有成果的。他发现并提出了和合管理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与和合相互叠生的复合价值观体系的新观点,同时还第一次论证了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对价值观理论和管理学的历史性贡献,以及和合不仅是方法论而且更是价值准则的问题,从而为和合管理理论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和合管理》最重要的理论创新之处,莫过于许多专家学者共同认为的书中关于和合发展力的研究。如作者在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和合发展力范畴的提出,不是简单要与核心竞争力范畴相比较,而是遵循辩证法的认识以及博弈论等科学分析的结果,是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与市场经济条件的新变化研究的结论。按照哲学辩证法的事物发展阶段性观点,市场经济应该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竞争是与市场经济相伴生的,“羊吃人”的资本原始积累及其路径依赖形成了以“大鱼吃小鱼”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的竞争型发展阶段,所以,竞争战略成为指导战略,核心竞争力就成为竞争型市场经济中企业获利和胜出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与竞争因素相矛盾而存在的合作因素会不断增强,当企业之间的竞争白热化而市场规则日益完善和透明的情况下,合作日益成为企业获利和持续发展所必须,市场经济就将转化为合作型发展的新阶段。

所谓和合发展力,就是在和合理念及其战略思维指导下,通过合作伙伴之间各种相关因素的优势互补,包括生产、技术、价格、市场、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形成的、有利于共同发展和增加赢利的能力。通过“和气生财,合作致胜”的路径选择形成的企业和合发展力应该表现为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的矛盾运动,生成的是历史性涵盖与创新,是竞争因素的逐渐减少与合作因素的日益增多,是由市场经济的竞争型阶段向合作型阶段的转化和发展。和合管理提倡的是一种立足于“和合”方式方法的“和气生财,合作致胜”式的路径选择,其中蕴涵的是对竞争的包容和矛盾的化解,体现的是矛盾事物的相反相成和相互转化,促成的是“中和”与稳定发展,在实践中就是要通过“和”的努力达成“合”,而最终实现企业利益和消费者效用共赢的目标。因此,对于今天的西方管理学,可以有“蓝海战略”;对于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而有中国管理理论创新的今天,我们有和合管理。可以说,和合管理为当代管理所必须,适用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是未来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战略思维。西方管理学正在创新发展中的双赢、共赢理论,特别是“蓝海战略”提倡的由“整合”、“统合”、“开创新的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而实现“对自身的成本结构和买方的价值主张都产生积极影响”的“价值创新”的合作共赢理论,与中国创新发展中的和合管理,有着许多相通、相似、相同之处,深刻地反映了当代管理学出现了一种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第二篇:如何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如何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摘要:论述了要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要有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注重企业文化内涵的建设,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品味,重视企业文化个性,并且还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关键词: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文化内涵,管理制度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带有企业特色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传统风俗、精神风貌、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等的总和。企业文化这种管理理论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管理思想。它强调管理中的软要素,其核心涵义是企业价值观。

人们已普遍认为它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法宝.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它在企业中起着“灵魂”和“支柱的作用。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着企业文化,保持了百年不衰。那么如何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1要有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没有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就是空中楼阁,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是企业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建立制度是容易的事情,建立的同时必须严格执行,以保证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就是三株集团。在1997年,总裁吴炳新就感觉到企业存在众多问题,但是由于制度没有执行好,导致了企业最终的失利。

现代化机制还包括一个延伸。就是企业的CI,在现阶段一个没有CI的企业是不可取的。企业的CI系统(包括企业标志、企业歌曲、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等)必须高度统一。像国家的国旗、国歌一样,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企业的宗旨和追求。这也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2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内涵

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不可否认.这些观点都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他们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载体。科学的理论是正确行动的指南,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企业文化理论内涵应该是吸收了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决策科学、管理学、哲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精华,其主要内容也应该是在理性与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实质应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只有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

3重视确立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海尔今天的企业文化已经被广大企业所认可,而1984年张瑞敏上任时最简单的两项制度仅仅是;第一、不迟到早退;第二、不可在车间小便。可见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企业没有良好规划和发展,就不要奢谈企业文化的建立。企业的发展规划相当于企业文化的框架.同时也是容纳企业文化的空间。要在企业内部培养昂然的正气和向上的作风,确保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日本的企业,团结和协调是第一要求,每个员工都是企业链的重要环节,因此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有松下、索尼、东芝等企业的辉煌。国内服装的代表性企业“杉杉集团”,在20世纪8o年代末也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在总裁郑永刚的带领下提出了“做国内一流服装”的口号,通过产品创新、策略创新使企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4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品味

企业文化理论是一种舶来品,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企业对企业文化理论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要彻底改变那种简单地模仿某些著名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形式,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的片面做法,就必须聘请专家学者进行策划指导,以尽快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品味。在这方面,安徽荣事达集团公司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由于该公司认真吸取了“和气生财,互惠互利”的徽商文化精髓。并把它贯彻到企业对内、对外关系之中,从而使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洗衣机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和销售量均居全国第一。

近几年来,由于中国家电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彼此之间互相残杀。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荣事达集团公司也深受其害。为了防止恶性竞争的进一步蔓延,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的帮助下,荣事达实施了“和商”理念蝮造,提出了“互相尊重、相互平等、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诚信至上、文明经营、以义生利、以德兴企”的企业精神,并推出了中国第一部企业自律宣言由于有了专家的精心策划和正确指导,荣事达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楼,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需要有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共同遵守和自觉贯彻,否则,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就无从谈起。这是因为,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他们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集中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阶级特征,是先进的企业价值观,而这砦先进的思想和主体意识,正是提炼总结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的目标、信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他们的共识,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这样就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结在一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如此坚持下去,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将脱颖而出。

5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属于“个体文化”,具有自我封闭性,企业应表现出自己特色的个性文化色彩。有个性才有吸引力。有个性才有生命力。许多深谙其中道理的企业管理者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都十分注重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而这些独

特的优秀企业文化不但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进步,也给其他企业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成功经验。

创建于1937年的麦当劳,从最初的汽车餐厅发展到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快餐连锁店,并跻身世界500强之列,不能不归功于它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麦当劳的创始人克罗克先生创业初期,就为自己设立了快餐店的三个经营信念,后来又加“V”信条,构成了麦当劳怏餐店完整的Q(质量)、s(服务)、C(清洁)、V(价值)经营理念。正是以这一经营理念为核心,加上企业鲜明的视觉识别系统——以M为标志的金黄色双拱门和人物偶像麦当劳叔叔,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麦当劳文化,使麦当劳创下了世界最大的连锁体系纪录。

海尔集团以创新的价值观,构建了先进的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创立了“三层次说”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使海尔集团蒸蒸日上,蓬勃发展。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相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而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因此,突出企业特征,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在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6精心塑造企业之“魂”

企业文化理论可以说博大精深,企业文化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从企业哲学、企业道德、企业民主、企业教育到企业行为、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但笔者认为,在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必须突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建立一个合适的企业文化。

多年的实践不难看出,企业文化理论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精神,而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一种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企业之“魂”。纵观中外著名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时,都十分注重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是海尔的企业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企业精神.并以此来教育他们的员工自觉地实践企业精神。

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每个时期所处的内外环境不同以及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不同,都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取向,因而每个时期的企业价值观就可能不同。这样。企业就很难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这就耍求在塑造企业精神的时候。首先耍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分析整合。精心提炼出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精神,一旦提炼出了新的企业精神。就要经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这个最高权力机关予以严肃确立,使全体员工对新的企业精神有一种自豪感,从而自觉地以实际行动实践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确立后,必须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各种宣传途径、各种宣传方式进行灌输教育,把企业精神所提倡的观念、意识和原则以及体现企业精神的先进思想灌输到员工的大脑中去,使之深人人心,从而使员工在企业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总之,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是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产物,从提炼确立,到成为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全体员工的力量源泉,需要不

断地培育和塑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精神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7建立和发展中国式的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只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才能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我们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尤其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设计更好地结合起来,未来的趋势是两者将更加紧密地结合,成为企业腾飞不可或缺的两翼。在进行企业形象设计时,我们要坚持五项基本原则,第一,坚持“好识、好记、好用”的原则;第二,坚持国情化的原则;第三,坚持民族化的原则;第四。坚持个性化的原则;第五,坚持多样化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形象设计好,以充分发挥企业形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观念创新是先导,战略创新是方向,技术创新是手段,管理创新是基础。市场创新是目的,组织创新是保证,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新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层出不穷。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推动力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所认同,由此又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地向纵深发展。笔者坚信,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科学体系必将很快建成,而在这种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国企业也必将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建立和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企业要明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而不要盲目追求建设企业文化的形式。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吸收发达国家的有益的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只有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创造更科学、更有力、更有效的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试论如何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论文摘要:论述了要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要有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注重企业文化内涵的建设,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品味,重视企业文化个性,并且还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文化内涵:管理制度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带有企业特色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传统风俗、精神风貌、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等的总和。企业文化这种管理理论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管理思想。它强调管理中的软要素,其核心涵义是企业价值观。

人们已普遍认为它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法宝.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它在企业中起着“灵魂”和“支柱的作用。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着企业文化,保持了百年不衰。那么如何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1要有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没有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就是空中楼阁,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是企业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建立制度是容易的事情,建立的同时必须严格执行,以保证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就是三株集团。在1997年,总裁吴炳新就感觉到企业存在众多问题,但是由于制度没有执行好,导致了企业最终的失利。

现代化机制还包括一个延伸。就是企业的CI,在现阶段一个没有CI的企业是不可取的。企业的CI系统(包括企业标志、企业歌曲、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等)必须高度统一。像国家的国旗、国歌一样,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企业的宗旨和追求。这也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2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内涵

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不可否认.这些观点都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他们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载体。科学的理论是正确行动的指南,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企业文化理论内涵应该是吸收了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决策科学、管理学、哲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精华,其主要内容也应该是在理性与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实质应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只有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empirenews.page--] 3重视确立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海尔今天的企业文化已经被广大企业所认可,而1984年张瑞敏上任时最简单的两项制度仅仅是;第一、不迟到早退;第二、不可在车间小便。可见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企业没有良好规划和发展,就不要奢谈企业文化的建立。企业的发展规划相当于企业文化的框架.同时也是容纳企业文化的空间。要在企业内部培养昂然的正气和向上的作风,确保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日本的企业,团结和协调是第一要求,每个员工都是企业链的重要环节,因此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有松下、索尼、东芝等企业的辉煌。国内服装的代表性企业“杉杉集团”,在20世纪8o年代末也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在总裁郑永刚的带领下提出了“做国内一流服装”的口号,通过产品创新、策略创新使企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4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品味

企业文化理论是一种舶来品,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企业对企业文化理论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要彻底改变那种简单地模仿某些著名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形式,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的片面做法,就必须聘请专家学者进行策划指导,以尽快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品味。在这方面,安徽荣事达集团公司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由于该公司认真吸取了“和气生财,互惠互利”的徽商文化精髓。并把它贯彻到企业对内、对外关系之中,从而使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洗衣机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和销售量均居全国第一。

近几年来,由于中国家电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彼此之间互相残杀。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荣事达集团公司也深受其害。为了防止恶性竞争的进一步蔓延,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的帮助下,荣事达实施了“和商”理念蝮造,提出了“互相尊重、相互平等、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诚信至上、文明经营、以义生利、以德兴企”的企业精神,并推出了中国第一部企业自律宣言由于有了专家的精心策划和正确指导,荣事达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楼,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需要有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共同遵守和自觉贯彻,否则,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就无从谈起。这是因为,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他们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集中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阶级特征,是先进的企业价值观,而这砦先进的思想和主体意识,正是提炼总结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的目标、信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他们的共识,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这样就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结在一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如此坚持下去,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将脱颖而出。[1][2]下一页 [!--empirenews.page--] 5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属于“个体文化”,具有自我封闭性,企业应表现出自己特色的个性文化色彩。有个性才有吸引力。有个性才有生命力。许多深谙其中道理的企业管理者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都十分注重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而这些独特的优秀企业文化不但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进步,也给其他企业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成功经验。

创建于1937年的麦当劳,从最初的汽车餐厅发展到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快餐连锁店,并跻身世界500强之列,不能不归功于它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麦当劳的创始人克罗克先生创业初期,就为自己设立了快餐店的三个经营信念,后来又加“V”信条,构成了麦当劳怏餐店完整的Q(质量)、s(服务)、C(清洁)、V(价值)经营理念。正是以这一经营理念为核心,加上企业鲜明的视觉识别系统——以M为标志的金黄色双拱门和人物偶像麦当劳叔叔,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麦当劳文化,使麦当劳创下了世界最大的连锁体系纪录。

海尔集团以创新的价值观,构建了先进的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创立了“三层次说”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使海尔集团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相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而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因此,突出企业特征,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在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6精心塑造企业之“魂”

企业文化理论可以说博大精深,企业文化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从企业哲学、企业道德、企业民主、企业教育到企业行为、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但笔者认为,在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必须突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建立一个合适的企业文化。

多年的实践不难看出,企业文化理论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精神,而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一种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企业之“魂”。纵观中外著名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时,都十分注重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是海尔的企业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企业精神.并以此来教育他们的员工自觉地实践企业精神。

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每个时期所处的内外环境不同以及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不同,都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取向,因而每个时期的企业价值观就可能不同。这样。企业就很难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这就耍求在塑造企业精神的时候。首先耍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分析整合。精心提炼出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精神,一旦提炼出了新的企业精神。就要经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这个最高权力机关予以严肃确立,使全体员工对新的企业精神有一种自豪感,从而自觉地以实际行动实践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确立后,必须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各种宣传途径、各种宣传方式进行灌输教育,把企业精神所提倡的观念、意识和原则以及体现企业精神的先进思想灌输到员工的大脑中去,使之深人人心,从而使员工在企业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empirenews.page--] 总之,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是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产物,从提炼确立,到成为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全体员工的力量源泉,需要不断地培育和塑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精神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7建立和发展中国式的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只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才能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我们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尤其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设计更好地结合起来,未来的趋势是两者将更加紧密地结合,成为企业腾飞不可或缺的两翼。在进行企业形象设计时,我们要坚持五项基本原则,第一,坚持“好识、好记、好用”的原则;第二,坚持国情化的原则;第三,坚持民族化的原则;第四。坚持个性化的原则;第五,坚持多样化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形象设计好,以充分发挥企业形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观念创新是先导,战略创新是方向,技术创新是手段,管理创新是基础。市场创新是目的,组织创新是保证,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新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层出不穷。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推动力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所认同,由此又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地向纵深发展。笔者坚信,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科学体系必将很快建成,而在这种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国企业也必将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建立和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企业要明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而不要盲目追求建设企业文化的形式。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吸收发达国家的有益的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只有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创造更科学、更有力、更有效的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初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初探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5班;学号: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关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探讨改革与转变的必由之路,思考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出路,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转变发展方式

2008年10月,美国经济危机迅速爆发。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到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危机,再到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银行被收购、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濒临破产被注资850亿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续下跌,预示着华尔街最冷的冬天还没有到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之中。

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不可避免的重大影响,然而,所幸的是,即使在当今的次贷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也能稳步前进。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对不少渴望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国人来说,自是盛事一桩。尽管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与全球第一的美国仍相差甚远。中国的人均GDP为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105位左右”。这引发了我们对当代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思考与讨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确立

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建国初期,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大改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制度确实没有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于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确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是在我们当时生产力水平下的必然趋势。

建国之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管的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分配中平均主义过重,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它也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至于在后来的“大跃进”中我们吃到了不少苦头。

到了邓小平的领导,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在这其中邓小平没有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反映社会制度的范畴,而只是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手段,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随之,在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后来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到了江泽民的领导,我们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基本完善。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人们的自由度也逐步扩大,我们经济飞速发展。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为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就要生产一些利益空间比较大的商品,缺乏市场调控,最后必终导致供大于求,商品的大量囤积,造成资源的浪费。除此以外,经济的发展还带来了环境污染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考虑的地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进行了市场取向改革,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也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开放程度不够,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广度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现阶段的国情来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确定了基本战略思想。中共十八大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整体推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贸易往来增多,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迅速,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全球化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使经济的发展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

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面提高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更好地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对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更加全面和紧迫的要求。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应该是充满活力,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但目前为此,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受行政干涉过多等,这些都是实在的现象,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需要有一个过程,然而,每一个国家由于其内部因素的组成不同,其市场经济的相关要点也有所区别,特别是一个国家的传统经商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学习和借签国外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运作机制,是必须的途径,也是非常好的方法,但是,决不能全盘搬抄,这些相对成熟的国外经济市场也是在不断进行改进的,也有行政引导的,也有政府的保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经济体制上的问题,反映在国有部门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上,以及政府和行政机构的介入,使我国市场经济行政化色彩较浓。诚如吴敬琏在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全球大会开幕式作主题发言时指出,这一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尽管国有经济不再是GDP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仍控制着经济的关键性领域,国有企业继续在石油、电信、铁路、金融等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其次,各级政府在配置包括土地和资本在内的重要经济资源上,具有巨大的权力;第三,现代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法治基础尚未建立,各级政府官员拥有自行裁量权,可以通过投资项目审批、市场准入、价格管制等手段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如果国有部门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那么政府资源配置权力加强、对经济活动干预增多,必然加速腐败和贫富两极分化。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发展良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培育市场主体,规范企业制度,同时转变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政府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地方财政收入,选择上市公司时很少考虑其成长性。所以,企业主要将精力放在政府公关和包装上市上,而不是放在生产经营和结构调整上,这样对市场的成长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同时,也不能实行完全放任式的市场经济,所谓的完全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一切,将会产生更大的市场投机行为,其结果,至少在一个层面是肯定的,就是中国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经济发展的更加不平衡。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上说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其它还有诸如产权制度、法律制度不健全等,以及由这些问题共同导致的就业矛盾突出。在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政府部门认真学习和反思,正如习总书记所倡导的,各级管理干部要有学习的危机感。但是经济市场是不断成长的,我们相信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经济市场将会越趋规范,中国人民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吴树青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7-188.[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3]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年10月30日.[4]郭树清.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J].国际经济评论,1999,05.

第五篇: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

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

中国残疾人社会组织发起人特征

中国残疾人社会组织的发起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本人,或者是亲属是残疾者为主体,他们在遇到问题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帮助和社会支持,于是就从解救自身开始推己及人帮助他人。例如星星雨的创办人田惠平;北京病残青年俱乐部的创办者是重症肌无力患者孙恂,该俱乐部的8位核心成员都是残疾人士。另一类是因为各种因缘接触到残疾人群体的社会爱心人士。例如广州扬爱的创始人布恩·史德福先生和玛莲女士夫妇;北京新运弱智儿童养育院的创办人茅于燕也是智障儿童的研究者;北京五彩鹿儿童康复训练中心的创办者孙梦麟女士则是在做义工的时候接触到特殊儿童萌发了创办机构的意愿。

(方英 谢建社 残疾人联合会与残疾人社会组织的关系定位——论残疾人联合会的社会管理创新 学会 2012.3)

中国非营利残疾人组织特点

1.残联与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联系

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联系、指导和服务。残疾人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是我们了解诉求的触角、服务体系的延伸,是残联履行职能的重要抓手和提升服务水平的得力助手,也是党和政府服务民生与解决社会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帮手。

必须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培育、服务和管理,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通过强化社会服务提高社会管理实效;积极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残疾人社会管理、承担社会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要制定完善促进残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法规政策,积极培育和发展残疾人服务组织;积极推动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机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和引导

(王新宪 残疾人组织在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大有作为 残疾人研究 2011.9)

2.民间残疾人组织的特点

①鲜明的草根性。自下而上产生的残疾人组织生于基层,服务基层;其产生源于需求,其服务针对需求,更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求,所提供的服务更符合残疾人的经济能力。②强烈的主体性。民间残疾人组织中由残疾人或其亲友创办的比例很高。这类组织的创始人和骨干力量有较强的权利意识和自强自立精神,他们不愿做社会救济的对象,也不满社会歧视,希望通过团结的力量满足自我需求,争取平等权利。③机制的灵活性。不同于有较强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而普遍规模较大的官办机构,民间残疾人组织规模较小,有较集中的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组织机构小,相对来说具有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的优势,更容易管理和纠偏。(段小蕾 民间残疾人组织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残疾人研究 2013.6)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对社会组织的需求

1.威斯伯德(Weisbord)认为,社会组织作为 “集体消费产品的额外政府提供者” 而存在。从威斯伯德 “政府对于‘中间选民’选票的需求而只对这类人提供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致使社会其他成员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理论进行延伸,可以看出,政府在现有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会依据各种情况做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决策。而这些决策只能使一部分而非全部社会成员对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得到满足,这时就要求政府以外的社会组织出面提供残疾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吴佳我国残疾人服务需求与社会组织供给研究 人口与经济 2010)

2.残疾人的需求迫切要求社会各方力量介入,残联客观上存在着职能局限,亟需发挥社会组织应有的作用。公民社会理论上解释了社会组织规范残疾人的个体行为和架设缓冲地带的优势,因而,必须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残疾人社会服务,倡导多方协作发展残疾人事业。

(郑虹 多方协作发展残疾人社会组织——基于“残疾人公益机构调查”的思考 学会 2012.3)

3.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吕世明在听取北京市残联组织建设和残疾人社会组织相关情况介绍后,希望北京市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残疾人基层组织“横到边、纵到底”组织体系的作用,积极探索残疾人社会组织和为残疾人服务社会组织的创新与管理,强化意识,增强责任,把组织建设作为硬实力加以保障;争取政策,突破瓶颈,把制度建设作为硬任务加以完成;确定目标,大力督导,把评估考核作为硬手段加以应用;加强领导,强化执行,把服务效能作为硬要求加以落实。

(首善之都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 中国残疾人 2012)

4.。。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上述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决定了其并不适合由政府来“统一兴办”,而是应该发展能够提供合适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来操办具体事宜。非营利机构的模糊性决定了残疾人社会服务可以是民营的社会服务机构,也可以包括事业单位(如政府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企业(如社会福利企业)。重要的是,要使所有的机构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起跑,发展的方向是要真正走向“非营利”。

(唐钧 非营利组织与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的建构 教学与研究 2012.8)

5.民办残疾人服务组织在地位和作用上有以下几个“先天”优势:①与残疾人密切联系②内驱动力强更具有创新精神③与公办机构功能互补④促进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

(张纯和 民办残疾人服务组织发展对策建议 残疾人研究 2011.6)

NGO、NPO在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角色

1介入残疾人教育问题

1.1NGO介入残疾人教育的优势

①满足残疾人群的差异性需求,分担政府压力②形成NGO与政府组织合作的“融合教育”理念,实现教育公平。③提高残疾人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增加社会资本

1.2NGO介人残疾人教育的方式

在经费导入方式上,注重直接提供教育补助或开办学校;在项目运作方式上注重对残疾人能力建设的培养;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上创造NGO与政府的新型合作关系。

(马良;肖辉莹 非政府组织介入残疾人教育问题相关问题研究 残疾人研究 2011,9)

2.介入农村残疾人群体

随着社会资源的不断积累、丰富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兴办福利事业也将在整个社会残疾人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村残疾人群体组织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残疾人现实中的诸多困难,都是由社会公众或是各类基金会捐助来协助解决。各类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是针对某一类的残疾人,为其购买相应的康复器材,协助他们进行康复锻炼,使其能更快地充实到就业队伍中,实施自救;社会公众的捐助多是资助于残疾人家庭中孩子的升学,以家属的成长来带动整个家庭进步。鼓励和倡导全社会公众关注和参与农村残疾人群体组织,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农村残疾人,推动社会慈善募捐活动,从而可以及时解决农村残疾人在生活生产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使全社会形成帮扶农村残疾人的良好风尚。

(黄晶梅 孙新雯 农村残疾人群体组织的可行性分析 长春大学学报 2013.7)

3.1残疾人社会保障

而在目前看来,社会保障是社会支持的重要内容,政府应该为农村残疾人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这是政府不容推卸的责任。但社会保障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趋势已成客观事实。因为,政府在提供社会保障方面存在失灵,如财政压力过大,难以满足社会保障的多样化、专业化需求等,这就需要民间性、组织性、志愿性、公共性的NGO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其社会保障功能。

(何晔 信息阻滞与非政府组织社会保障功能的局限———以陕西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为例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2)

3.2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承担残障服务的新模式,是应为当今政府面临以下的挑战与机遇:一是我国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平均水平整体偏低,且残障覆盖范围比较有限、需缺口较大。二是残障公共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和精细化,显示“全能政府”的无力感。三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四是非营利组织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

(陈丽君 残疾人社会保障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模式研究 法制与社会 2012.7)

下载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

    浅谈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 所谓企业文化,又称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人们共同的价值标准、信念、态度、作风和行事准则的总称。它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传统和风气,其中价值标......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畜牧业创新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与畜牧业创新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以此指导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共中央和......

    努力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

    努力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 ——二论如何贯彻落实全国邮政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全国邮政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中国邮政面临的新形势,并确定了在“十二五”时期“发展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探讨(精选5篇)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探讨 特色农业是指各区域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凭借各具特色的农业资源,独特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手段,开发出具有区域特色和较高市场......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企业要成为市场的主体、竞争的主体。加入WTO以后,中国将与世界经济更趋一体化,国有企业面临着国际上企业......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企业要成为市场的主体、竞争的主体,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入wto以后,中国将与世界经济更趋一......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将与同学们同行一段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我们迈出第一步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人是怎么走......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反思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反思 反思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反思《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