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
第五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加强海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和西北大学将于2014年10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待定)在陕西西安共同举办“第五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近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与实践”,会期2—3天,会议规模50—60人,参会人员往来路费自理,会议期间的住、食费用由会议负责。本次会议计划围绕以下几个论题展开讨论:
1、“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形成;
2、民族复兴观念和内涵的历史演变;
3、民族复兴话语下的历史解读与重构;
4、民族精神与民族自信心的树立;
5、文化危机、文化重建与民族复兴;
6、近代民族复兴的路径与方案;
7、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民族复兴;
8、民族解放与民族复兴:中国与世界的经验;
9、近代民族复兴: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遵循开门办会、办高质量会的原则,会议筹备组特向海内外征文,希望对此次会议主题深有研究的各位专家同仁,就以上拟讨论的问题踊跃撰写论文,参加会议。征文务必于2014年8月30日前寄达会议筹备组的彭春凌博士(电子箱邮:jindaisixiangshi@163.com,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一号近代史所,邮编:100006),会议筹备组将于9月初组织专家评审,9月中旬前向通过了评审的论文作者发出正式会议邀请。有关会议征文的其他事宜请与会议筹备组的彭春凌博士联系。
“第五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筹备组负责人
郑大华 方光华
2014年1月9日
第二篇:中国近代思想史书本笔记
中国近代思想史课本笔记
总论:【格外重视】
(主线:
1、从内外部两方面把握近现代政治思想的发生背景。
2、近现代政治思想的特点和演进过程。)
一、外部:西方的扩张和“西方的分裂”:
1、如何看待扩张?
“历史的进步性”+“手段的残酷性” “奇异的对联式的悲歌”:落后“道义”←→先进“特权” 激起了思想界的涌动
2、“西方的分裂”指什么?
资本主义经过早期发展的黄金阶段,开始暴露出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矛盾。引发了西方“精神的分裂”。代表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矛头指向私有制;科学社会主义;出现新的思想体系:如国家主义、工团式的改良主义、民粹主义、文化有机体论、尼采的权力意志理论。
二、内部:动力与障碍
1、阻碍:传统的思想文化政治经济背景环境(大一统、一元、专制、相对独立、小农经济、闭关自守)
2、动力:(1)传统思想本身有一些与西方观念相似的因素。如儒家否定专制、强调民本和个人独立,儒家“外圆内方”,既入世又出世。(2)传统思想中的进化、变易与革命观念对近代思想变革产生重要影响:肯定社会进步、憧憬美好的政治秩序构成近代政治思想变革的主要条件和动力;强调“更命有德”;强调“经世致用”。
三、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演变特点:
1、以关注民族危机为基本焦虑:爱国主义,救亡图存。
2、从传统到现代过渡性:“并存交融”。
3、“不究虚礼”的现实关怀与实践性格:思想家≈政治家
4、内容的复杂性与快速多边性。
四、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演变过程:
1、从重大历史事件看:鸦片战争后(技术层面)→甲午中日战争(技术破产,学日本改良思想)→戊戌变法失败(改良破产,反满兴起)→辛亥革命(革命、民主、共和)一战(否定资本主义)→巴黎和会无视我国利益(进一步怀疑资本主义)→十月革命(看到希望)
2、从宏观上看:三阶段三层面:“师夷长技”→制度变革→民族精神、国民思想变革
第一章 魏源、洋务派的思想
一、魏源思想
1、看待社会政治问题思维方式的转变:(1)重提“体用不二”,提出“道存乎实用”。
(2)用发展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看各种思想,重义崇利。
2、主张: 承认不如西方,学习技艺,以反抗入侵,师夷长技以制夷
3、魏源思想评析:(1)相对于传统认为西方技艺是“奇技淫巧”和传统的“以夏变夷”的思想具有进步性,跳出圣学,触动了封建专制的思想基础,平衡了感情和理智。(2)维护传统体制和仅仅认识到技术层面具有局限性。
二、洋务派思想:
1、洋务派思想的政治启蒙价值:
(1)主张积极应付变局,改变统治方式。(2)自强求富,中体西用,攘外安内。
2、洋务派思想的破产及其影响:
(1)是中国思想演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2)符合顺应近代中国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发展潮流。
第二章 太平天国领袖的政治思想
一、基本思想内容:
1、天国理想与平等正义思想:
借用上帝的绝对权威树立自身权威;借用基督教原义“原罪”这一平等观念,引申为人与人的关系平等;将天国理想搬到人间。
2、《天朝田亩制度》:
(1)经济制度:平均主义的土地所有制;
(2)社会政治制度:集农业军事教育政治功能于一体。
3、后期《资政新篇》:
正视西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长处,向西方学习。上承洋务派思想,下启戊戌维新,涉及技术物质,又触及制度。
二、评价:
1、近代性与革命性:“平等”、“天国”思想彻底决裂与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否定儒家思想、伦理纲常,具有批判精神。
2、独特性:第一次利用异质文化来论证革命的合法性。
3、宗教精神:
利:神意具有不可验证性,利于凝结力量,树立权威;
弊:不可实现性导致怀疑和不持久;解魅和世俗化有难度;神性与人性本身存在冲突:绝对权力让人腐败。
4、对儒家文化既反叛又路径依赖: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对人的强大塑造力;也是维护自身权威的需求。
第三章 改良思想——康有为
一、改良思想的社会背景:
洋务运动破产,中体西用失败;谈西学已蔚然成风;资产阶级壮大。
二、早期改良派的主要观念:
1、鼓吹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如胡礼垣、何扁提倡民权)
2、主张体用兼学,采用君主立宪制度。(如张树声、薛福成)
3、主张商战固本、增加国家经济实力。
三、康有为思想的形成:
1、《大同书》的完成,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体系渐成熟。
2、上书变法,创办万木草堂:改良思想产生。
3、托古改制:破旧以立新。斥古文经为伪经,将保守孔子改造成改革的孔子。
四、康有为思想的哲学基础:
1、宇宙观:以“元”为本,“变为天道”
2、社会观:人心为“仁”,仁是社会本“元”。
3、人性论:天生平等、独立、自由。
哲学观对康有为政治思想的影响:以元为本的宇宙观看到了万物的统一性,为构建大同社会奠定了哲学基础;“变为天道”推导出改良变法和社会发展的思想;“仁”强调人的平等,反对专制,也导致温和改良的思想。
五、康有为的思想:
(一)康有为的“三世进化论”:
1、借用了传统公羊学派的“三世进化说”,即所传闻世、所闻世和所见世。
2、康有为的“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将孔子塑造成历史的立宪者,这三世说是将来圣王变法的依据。
肯定社会是变易进化的,由低到高渐进的,大同社会(即太平世)是极乐世界,这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政治上的发展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共和。
3、评价:
(1)局限性:体现在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区别上:对历史阶段的划分不科学;只讲渐进,是庸俗进化论;浓厚的宿命论和迷信色彩,将孔子描述成是万世的立宪者,而自己本身也是圣人。
(2)进步性:肯定社会的不断进步;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障碍;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为改良变法创造了理论依据。
(二)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1、揭示社会的种种苦难和不平等。如人生之苦(又分投胎之苦)、天灾之苦、人道之苦(如孤独、贫困、贫贱者之苦)、人治之苦、人情之苦、人所尊尚之苦等。
2、大同社会的景象描述:
财产方面:公有制。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效率高,人无私产,皆求长生。人人独立平等,皆为“天民”;人人自由;毁灭家庭,共妻制,社会养育婴儿。全世界只有一个由议员组成的公政府,无国家、军队、刑罚。
3、实现大同社会的步骤:去“九界”(国界、类界、家界、种界、形界、级界、产界、苦界、乱界)
4、评价:
代表了中国空想乌托邦思想的顶峰; 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
明显的空想性和内在矛盾:理想和行动,抑制人的无限可能性。
(三)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1、变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变为天理”,现实中国面临严峻的民族危机,但人类社会是以“仁”为本,不能革命。
2、变法的手段方式:渐变。在维护君主制度的前提下,以小康之义行维新。
3、变法的内容:全变,政治经济军事等全方位都要变。
第四章 改良思想——梁启超、严复、谭嗣同
一、梁启超的思想:
(一)自由民权的思想:
1、对专制制度批判,主张“兴民权”→“兴国权”的途径,而专制制度阻碍了这一进程。批判包括:专制制度摧毁人的廉耻心,导致人格卑下,国家成为“无耻之国”;专制摧毁人的政治能力;专制摧毁人的责任心与公益心。
2、民权方面,主张人民参政,“以群术治群”,制度上主张君主立宪。
3、自由方面,认为自由与奴役相对,认为最重要的自由式民族自由和政治自由。带有明显的被压迫者的色彩,认为要敢于争取权力而取得自由。从爱国主义为出发点,自由式强国手段,重视团体自由。
(二)现代国民教育思想:
1、“欲兴民权必先开民智”、开民智只能靠教育。
2、培育新民,梁启超的新民观:
有新的国家观和世界观。由落后的部民到国民水准;“对于一身、朝廷、外族、世界都要知有国家”;
有正确的群己观和权利义务观。首先人要独立,要懂得利己和利他,有合群之德和公共之心;
有起码的政治道德和政治能力。(此处提到了中产阶级)
(三)维新变法思想:
1、全变、尽变的变法思想:
变法的哲学基础:进化论。内容上梁启超接受了康有为的“三世进化说”,但又提出“三世六别”,即,第一阶段是多君为政的时代,分为“酋长之世”和“封建及世卿之世”两小阶段;第二阶段是一君为政的时代,相当于据乱世,分为“君主之世”和“君民之世”两个小阶段;第三阶段是民为政的时代,相当于太平世,分“总统之世”和“无总统之世”。批判洋务派:只变技术,舍本逐末;只知变法不知变人;只知稍变,不知全变。宪政思想:君主立宪符合国情。(国会、选举、政党)
二、严复的政治思想:
(一)对经验论与进化论的介绍:推崇经验论和归纳法,注重实证;严复的进化论思想来源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赫胥黎的社会进化论,认为西方民智发达的主要原因在与竞争,竞争又是由于地理环境决定的(西方地势零碎),为了避免淘汰,应该“与天争胜”。
(二)政治自由观:自由为体,民主为用.自强保种,提高国民素质的先决条件在于提倡平等自由、尊重个人独立,培养独立的人格和个性;主张通过教育开民智,新民德;反对全面改革,连维新、君主立宪都不赞成。
三、谭嗣同《仁学》的政治思想:
1、哲学基础:“以太”和“仁”为核心的哲学世界观基础上。“仁”即为通、变,从“仁”的角度出发,得出否定一切伦理纲常和专制制度的结论。同时反对禁欲主义,反对崇俭。
2、思想内容:政治关系上强调民贵君轻,以民为本。主张绝对平等自由的社会,是一种激烈的颠覆性的绝对理想,倾向于彻底变革,思想实际上已经走向了革命和反满的道路,认为民主不是西方所独有的,而是中国应办之事。
3、评价:思想来源广: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中国传统的儒家“天人合一”“大同”思想、宋明理学“万物一源”思想、墨家道家佛教思想等;彻底的批判精神;比较矛盾驳杂。
第五章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邹容,章太炎
一、邹容《革命军》
1、鼓吹革命,宣传自由民主思想,批判专制的腐朽黑暗和专制制度下国民的劣根性(也就是奴性:无主性、无国性、无种性);提出革命成功之后需要进行国民教育彻底改造这种劣根性;
2、批判专制制度下的知识分子毫无灵气;
3、热情歌颂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原理,阐述了革命的政治纲领:仿效美国宪法,建立民主共和国。
二、章太炎思想:
(一)一生多变,从维新到革命,民族主义是其基本主张,后又转入消极,倡导尊孔读经。主要思想有:
1、反满革命思想:认为异族入主中原给中华民族带来深刻危机,暴力革命是标本兼治的良药,能开民智,去旧俗,不能害怕流血牺牲;
2、悲观主义的“俱分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是善与恶,苦与乐同时进化;
3、个人主义的国家观:个人对于社会无义务,是一种彻底的个人主义。否定国家的合理性,主要观点有:①个人是实有的,而国家是虚有的,无“自性”(即实在性和独立性);②国家的产生没有合理性,是由于某些人“个人的私事”而产生,国家也不神圣;③任何政府都是恶的力量,无高下之分;④“爱国为迷妄,建国为悖乱,救国为猥贱”,爱国救国建国这些行为都是不合理的,因为国家本身都是虚无的;⑤提出取消国家的“五无境界”:无政府,无聚落,无人类,无众生,无世界;
4、反对代议制,主张直接民主制: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议院、直接民主、经济平等、注重法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批判代议制包括:①中国人多,无操作性;②代议制以纳税额为限,“上品无寒门”;③不能反映民意。为实现民主平等,提出“四法”:均分土地、官办工场、限制相续(即遗产)、解散议员。
(二)章太炎思想的不足:
1、强烈的虚无主义思想,来源于极端个人主义和佛教;
2、绝对的完美主义理想,导致否定一切;
3、极端,且情绪化。
第六章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一、三民主义的哲学基础:民生史观
1、吸收了进化论;
2、所谓“民生”,即“人类求生存”的问题,这是社会进化的原因;
3、人类为满足生存的手段不是靠竞争,而是合作,这是社会进化的法则;
4、提出人类社会经历四个阶段:远古洪荒时期(政治野蛮)→渔猎时期(政治神权)→游牧时代(政治国家和君权)→工商时期(政治民权)
5、毛泽东批判这是一种“二元论”或“唯心论”。
二、前期三民主义的内容:
1、民族主义:内容:既对外,又对满,且对满是中心。提倡国族主义,反对家族和宗族主义,以唤醒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提倡发扬传统文化,如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评价:整体上比较狭隘,带有更多的种族排斥和汉族中心思想。
2、民权主义:即人民主权。包括:精神原则:主权在民。提倡民权与自由平等、博爱,实行民治、民享、民有的共和政体;“五权宪法”思想:立法、行政、司法、监察、考试五权独立,以平衡自由与秩序;建设民主宪政国家的三大步:军政、训政、宪政。
3、民生主义:即解决人民生活。途径是进行社会革命,收归土地归社会所有,核定地价,平均地权。但多是口号,没有可操作性。
三、后期的三民主义思想:(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关)
1、民族主义:着重强调了民族解放和反对帝国主义;
2、民权主义:否定了代议制,提出了“直接民权”和“权能分治”的政治体制构想:人民有“四权”(选举、罢免、创制、复议权)政府有“五治”(即五权宪法思想中中的五权),二者结合;
3、民生主义:除平均地权外,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方法不具体;又提出“节制资本”。
四、思想评价:
1、历史地位:这一理论通过实践推翻帝制,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争取民族独立、建设现代民族、民主国家,切合政治发展的主题和广大民意;没有照搬西方,如“五权分立”、直接民权思想,也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虚假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2、局限性:①社会革命方面有浓厚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不具有可操作性;②肯定民权,但又不信任人民的政治能力,过分夸大了对民众的训练作用。③对自由理解较为肤浅,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个人自由,而是缺国家自由;④权能分开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政府被架空,“民主的悖论”的体现。⑤,民族主义,党治主义与自由主义、民权主义之间存在内在的紧张与冲突,取得政权后可能“久假不归”。
第七章 戴季陶的三民主义思想
一、民生本体论:
在孙中山民生史观的基础上加以发挥,使其成为戴季陶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更具唯心色彩,比孙中山走的更远。
民生本体论的内容包括:批驳马克思所说的关于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观念,肯定民生史观,认为发展民生、顺应人民的生存欲望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民生要满足六大需求:衣食住行育乐;民生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二、孔孙道统说:
1、三民主义是孔孟之道的发扬;
2、孔子和孙中山思想的契合点正在于民生史观,且都以仁爱为基础;仁爱是革命的道德基础,对于民生的“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动力。
3、“三达德”:任、智、勇→“三达道”:三民主义
4、复古主义和保守主义
三、实现三民主义的途径:国民革命论
国民革命即坚持“统一革命”的原则,联合各阶级“革命势力”进行革命。反对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改造社会。具体阐述为:各阶级有共同的仁爱之心,这是各阶级共同革命的基础;中国不存在十分清楚的阶级对立,只有觉悟者和不觉悟者之间的对立,不觉悟者也可能觉悟成为觉悟者。
四、反对国共合作,反对马克思主义:
1、肯定民生是历史的中心,三民主义是真理。必然反对共产党的基本纲领路线;
2、认为国共没有共信,没有合作基础;
3、将马克思主义视为西方文化加以排斥。
五、某党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
1、歪曲了孙中山的理论为“孔孙道统说”,将革命观歪曲成了道统观;
2、试图用仁爱去说服资本家是空想,应该坚持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3、阐述了中共的纲领路线:第一步是根据国情实行联合战线的国民革命,第二步是消灭资本主义;
4、反驳对国共合作的攻击,阐明共党加入统一战线是为了让国民党更加革命化,增加国民党的工农成分。国共存在共信,即反帝反封,且三民主义能代表部分工农的利益。
六、戴季陶主义形成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1、社会根源,: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以及随后而来的国共合作。戴季陶接受的旧式的伦理道德,对传统文化易产生亲和力;
2、思想来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根据自己的反共需要加以发挥。
七、评价:
片面强调了上哪民主义和国民革命的独占性,十分独断和危险。
第八章 “五四”前后的一些思潮
一、新文化运动
1、内容包括:文学革命,道德革命,打倒孔家店,个性解放,提倡科学民主;
2、评价:深刻,启蒙了“五四”运动。
二、无政府主义(又称安那其主义)
(一)思想由来:西方:葛德文和斯蒂娜是先驱,蒲鲁东、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提出了系统的无政府主义;中国: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儒家对大同社会的憧憬;百姓受专制之害,对国家反感情绪。
(二)主要流派和思想:
1、辛亥革命以前,日本和巴黎的两派留学生,即天义派和新世纪派,代表人物分别有张继、刘师培和李石赠、吴稚辉;两派的区别在于:(1)革命成功后的目标不同:复古色彩←→更高阶的革命;(2)革命依靠的力量不同:农民←→会党。
2、辛亥革命后,刘师复一派:
(1)目标:建立“十三无”的社会:无地主、资本家、首领、官吏、代表、家长、军队、监狱、警察、裁判所、法律、宗教、婚姻;
(2)具体主张:绝对自由,反对政权和权威;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制度,无家庭和婚姻;实现手段上主张传播思想,采用激进的办法,比如暗杀。
3、五四时期:高潮时期
几乎绝大多数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接受过这种思想。有正统派、新虚无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互助派。
(三)无政府主义的破产:
理论的空想性,不可操作性,逆时代潮流,不可持久。
三、基尔特社会主义:
(一)理论来源:潘蒂、霍布逊和柯尔。希望通过发挥同业工会的参政作用,使工人阶级获得自治权,是一种改良主义思潮。
1、霍布逊的社会主义理论:前提是任何社会都应该尊重个人意志为立足点,任何人对政治事务都有自主权,要建立产业自治的基尔特制度,使工会成为责任团体,和国家进行合作;
2、柯尔:批判代议制民主的虚伪,主张应该采用职能民主制,认为真正的民主只能在同行业内部实现。
(二)传播原因:
1、资本主义的弊端在一战中暴露出来,社会主义思潮兴起;
2、基尔特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主张温和改良的劳资合作;
3、十月革命的刺激;
4、罗素、梁启超和张东荪等人的传播。
(三)中国基尔特社会主义者思想的主要内容:
1、认为这是改造中国最理想的方案:既看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趋势,又看到了十月革命过于激烈;
2、要实现基尔特社会主义,必须先发展资本主义:认为中国的基本问题和矛盾是贫困问题;
3、主张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贯彻基尔特社会主义精神:即阶级调和,劳资合作;
4、反对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认为中国暂时不够资格谈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
(四)破产:
1、建设资本主义的主张得不到呼应;
2、渐进的道路得不到支持。
第九章 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潮
一、对自由主义的界定:
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主张个性解放和个体自由,同时又提倡科学民主,反对专制制度和精神奴役。
二、胡适的政治思想:
(一)哲学基础:实验主义和进化论
1、实验主义:又称实用主义或工具主义,以詹姆士和杜威为代表,主要观念是存在即有用,真理等于有用。给予胡适以实证的、怀疑主义的思想方法论启示,形成自由主义的思想原点。
2、进化论:胡适给予胡适以人类社会和生物进化一样在渐进累积的过程中取得进步的启示。
(二)胡适政治思想的内容:
1、个人主义:
强调个人优先,是自由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
易卜生:在易卜生的创作过程中,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塑造,还是细节的描写,都放射出积极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光辉和强烈的社会批判锋芒。胡适强调的个人主义:
(1)个人与社会方面,提倡社会对于个人的包容;(2)个人方面,提倡个性主义,个性解放和自由;(3)敢于自己负责,敢于独立思考,“救出自己”,不怕付出代价。
2、强调政治自由:
(1)胡适认为自由主义有四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由本身,包括宗教信仰、思想和议论出版的自由;二是政治自由,民主政治;三是容忍反对党,保障少数人权利,尊重少数人的基本自由;四是自由主义含有和平改革的思想,即和平转移政权。
(2)胡适认为东方自由主义的运动始终未抓住政治自由,而是太强调内心的自由。
3、改良主义的基本政治主张:
(1)主张由来:哲学基础:实验主义和进化论;中国现状:落后,存在“五鬼”(贫困、疾病、愚昧、贪污、扰乱)
(2)否定革命:胡适眼里革命相对于改良的问题更大,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暴力革命,盲动而危险;中国人的政治能力不够,只会破坏不会建设;革命往往是根据一些主义和理论发动的,胡适认为空谈主义是自欺欺人;此外,凡是主张彻底改革的人,政治上必然走向暴力专制的道路。
4、“好政府主义”和人权观念:
(1)“好政府主义”简单理解就是好人参政和建立一个好的政府;
(2)人权方面,批判国民党一党专制下侵犯了人权,又从人权谈到了思想自由;
5、关于中西文化的观念:
(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否定;
(2)反对“东方的精神文明——西方的物质文明”两分法;
(3)中西文化的自然折中论:胡适认为主观上要支持全盘西化,不用担心这会湮没中国的文化,因为在全盘西化的过程中,文化的惰性会自然而然地调节中西方文化。
(4)对于孔子的评价:反对作为历史统治工具的孔子,而对其本人评价较高,认为他是革新者。
三、对自由主义的评价:
1、历史地位:产生过一定的实际影响,相对于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在马克思主义到来之前,为中国思想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2、困境:自由主义本身存在困境。它是以自由经济和私有制为依托的,但私有制本身存在很多问题;适应不了当时反帝反封建的迫切国情;身处民族危机中,不能保证学术独立;④自由主义伴随西方武力传入,与民族主义存在一定的纠葛。
第十章 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
一、乡村建设派概念界定:
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治派别,而是对从事乡村教育或乡村建设以谋求社会改良的一批人的统称,实际上有很多的类型。
乡村教育主要由平民教育和村治运动演变而来。
二、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和实践:
1、认为改造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扫除文盲,发展平民教育;
2、人民存在“四大病患”:愚穷弱私。和胡适的“五鬼”、张东荪的“四病说”类似;
3、提出以“三大方式”进行“四大教育”,配合“四大建设”的主张:(1)三大方式:学校、家庭和社会。
(2)四大教育:文艺、卫生、生计、公民教育。(3)四大建设:文化、卫生、经济、政权建设。
4、实践:定县实践。各村建学校,力求所有人纳入到教育体系中;设立社会自我教育组织,培育公民意识;设医院、普及科普知识。
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1、中西文化观:
(1)哲学基础:吸收了王阳明的心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一切自然和社会历史都是大生命的无尽的创造,意欲是社会文化存在发展的源泉;认识论上崇尚直觉,贬低理性;人生哲学方面,是一种乐观主义的人生观。(2)文化的“三路向”说:
文化的起源:人们满足意欲、解决冲突的方式或过程构成了文化; 人生面临三大类问题:
A、人对于物的关系:人为了生存改造自然,意欲顺应需求,是向前的;
B、人和人的关系,应从天人合一、人我不分的角度把握,调和意欲,是持中的; C、人和自我的关系,精神无限,肉体有限,需要禁欲来解决这一冲突。三大问题导致三种不同的解决方式,形成三种不同的文化:
A、西方属于第一种文化,重视对自然外物的改造,意欲向前的取向产生个人利己主义的科学、民主;(推到重建房子)
B、中国属于第二种文化,反省内求,追求人生自得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修补房子)C、印度属于第三种文化,追求精神升华。(无改善房子的欲望)(3)中国文化的地位和前途:
三种文化不存在高下之分,只看哪一种更合时宜,西方文化已经走到尽头,下一步将会走中国的路,进入儒家文化复兴的时代。
2、复兴中国文化之路:乡村建设理论
(1)认为文化失调是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源,外部资本入侵是中国乡村破产的外部条件,外力引发和模仿造成了文化失调,文化失调表现出来就是社会构造的崩溃,政治上的无办法;(2)主张从复兴中国固有的儒家文化入手,从事乡村建设,谋求政治上的出路;
(3)反对走民主道路,因为中国的精神知足不争、缺乏利己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和阶级斗争,认为缺乏条件,面对三难:革命基础、对象、统一理论难。
(4)有复古的色彩,但不是全面复古,一味排外,既复兴中国文化,又吸取西洋长处。(5)走以乡村建设为中心复兴中国文化的道路。乡村建设包括政教富卫,核心是创办乡农学校,建立政教合一的乡村基层组织,重建儒家或具有伦理情谊的社会。
3、评价:
(1)学理上,对于造成不同文化道路的解释原因过于笼统,并归于偶然。(西方也有利他主义、禁欲主义;东方也有散漫自私、缺乏公共精神)(2)实际操作层面,用意欲来解释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起源发展,引申出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道路迂缓,不懂政治和社会科学。(3)思想上固守新儒家立场。
(4)开阔了理论视野,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锋,对促进民族精神的健康发展有利;也吸收西方思想,后期也肯定了“阶级斗争”理论。
附:课后习题(无答案)
导论:
1、为什么马克思说中英鸦片战争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的悲歌”?
落后的中国在抗外来殖民侵略中表现出民族精神,仁人志士救亡图存.表现出来的是“道义”的精神.“现代社会代表”——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殖民者.侵略中国为的仅是获取原料产地及市场。从社会近代化的角度,先进阶级理应充当推动者的角色,落后阶级自然成为阻力.在当时中国,先进阶级即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扮演的却是破坏者的角色.2、如何看待中国人在知识和学问上“惟重实用,不究虚理”的精神?
3、在解释一个时代甚至一个人的思想变化时,除了从重大事件来解释之外,还有哪些角度?
第一章
1、魏源的师夷思想在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
2、为什么洋务派认为西方列强是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第二章
1、如何理解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政治思想的现代性?
2、如何理解宗教乌托邦思想的价值与实践风险?
第三章
1、说明康有为的世界观、进化论、大同思想与其维新变法主张之间的逻辑关系。
2、作为一种乌托邦思想形态,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有何特点?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意义何在?
第四章
1、梁启超的自由主义有何特点?属于西方那一派的自由主义?
2、从梁启超对公共伦理、公民道德的强调看他在中国宪政运动中的地位。
3、试说明梁启超政治思想所涉及的现代政治学中若干重要问题。
4、严复的思想中,经验论的知识论与自由主义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五章
1、从章太炎的思想变化过程看中国过渡型知识分子的特点。
2、章太炎对西方代议民主制的批判。
3、章太炎的国家观与西方契约论的国家观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六章
1、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上的地位。
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局限性。
3、孙中山“直接民权”和“权能区分”的内涵,并分析其理论缺陷。
第七章
1、戴季陶“孔孙道统说”的主要内容,它和戴季陶的“国民革命”理论之间有何逻辑关系?
2、戴季陶“国民革命”理论的内涵和实质。
第八章
1、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空想性
2、中国的基尔特社会主义者对中国基本国情的分析
3、在中国的基尔特社会主义者看来,应该如何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贯彻社会主义精神?
第九章
1、试比较康有为、孙中山和胡适等人各自从进化论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2、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与其自由主义之间有何逻辑关系?
3、分析胡适改良主义政治主张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根据。
第十章
1、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分析,梁漱溟为什么主张从文化的角度实现中国的复兴?
2、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第三篇:中国近代思想史考试大纲
(一)社会思潮部分
1.嘉道之际经世思潮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
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思想又受到这些人的重新倡导,嘉道之际,经世之学终于再次兴盛起来。
这股新起的经世思潮,因受学术派别的影 响,发展衍化为由今文经学和程朱理学分别走向经世道路的两大流派。唐鉴、曾国藩等是以程朱理学经世的代表。他们一方面突出强调理学的“躬行”、“践履”等 内容,以有益于“世道人心”;另方面开始注重“经济”,研求实政、经世之学。以今文经学经世的有龚自珍、魏源等。他们继承了今文经学派援经议政的学风,以 功利主义的眼光,把学术引向“经国济世”,开学人议政之风。在这种忧患意识、经世观念和究心实政实学的引导下,当时已日渐严重的西方侵略威胁也引起了这些 经世派人士的注意。他们的视野开始由边疆扩及到海疆,由时务扩展到“夷务”。尤其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包括引进西方 技术,鼓励学习西洋军事技术的人才,提倡发展民用工业,还介绍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他的思想把传统的经世之学,从旧时代的安邦治国之道,从整顿 盐、漕、河、吏诸政的传统方策,引上了带有近代色彩的新轨道,从而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的产生作了铺垫。
2.中体西用的内涵、演变及作用。
内容:19世纪70~80年代,早期改良派曾提出“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口号,主要目的是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反对顽固守旧。到了19世纪末,发生了尖锐激烈的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之争。守旧的封建顽固派坚决反对西学,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事物都采取仇视和排斥态度。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则积极提倡西学,认为中国不但应当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更要效仿它们的议院制,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当时的情况正如张之洞所说:“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于一。”张之洞认为:顽固守旧者拒绝西方科学技术是不知“通”;维新派提倡改革封建专制制度,是不知“本”。但主要危险在后者,如不加以遏止,将是“邪说暴行横流天下”。因此他强调“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表面上是要“新旧兼学”,实际上是站在旧学、中学一边,反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伦理学说。严复针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出:体用是就一物而说的,“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但在中国历史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对于吸收西方新思想,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意义:主张这种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看不到西方技术、经济与军事优势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根源,死抱封建专制的传统体制,拒绝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切实际地以为只要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就可以用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同西方列强对抗到底,并取得最终的胜利,根本无法挽救奄奄一息的封建专制。最终爆发了辛亥革命,就是对这一思想的否定。
在这种思想下,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的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工厂,对于中国技术的进步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技术而来的就是新思想,西方科学民主思想随着这一思想而进一步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所吸纳,为中国的民主启蒙起着一定的作用。
3.新文化运动中的中西文化争论的内容及评价。
1、中西文化论战背景:《新青年》问世后,公开宣称“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
主张以新易旧、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固有文化。如此激烈的批判态度和鲜明的文化取向,激起一些人的强烈反对。
2、中西文化论战的演变:
(1)从1916年起,《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论战。
(2)五四运动之后,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西方新思想、新观念大量输入,完全拒斥外来文化的论调已根本站不住脚。
A、章士钊、梁启超等人又先后提出“新旧调和”论、中西文化“化合”说,梁漱溟则明确主张维护儒家文化。中西文化问题的论争更广泛地展开。
B、李大钊、胡适、瞿秋白等人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舆论阵地,积极参加论战,深刻阐明了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历史必然性。中西文化论战的评价:
(1)积极性: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2)消极性: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二)人物思想部分
1.龚自珍的社会批判与改革思想。
龚自珍之政治思想突出了对封建社会黑暗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主张。
1.社会批判思想
⑴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批判来自于对社会黑暗和危机的揭露,意识到清王朝步入末世,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的趋势;尤其是由于土地兼并导致对农民剥削加重,烟土泛滥,清王朝已经:“日之将下”。
⑵对黑暗社会的政治批判。尤其是突出对专制的批判。
⑶对封建土地兼并的揭露,清末土地兼并严重,分化悬殊,意味着社会灭亡加速,由最初土地分配大体相齐,到小不相齐,到大不相齐,终丧天下,预示着一种大的社会变乱。“山中之民将灭亡天下”。
⑷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认为其不能真正选拔人才,相反耽误了许多读书人的少壮精力,造成了许多无用之才,“万啄相因”的结果,“词可猎而取,貌可拟而肖”,除应付考试外则别无好处,虽书法讲究,但所录之人于国事无补。
2.社会改革思想
实质是地主阶级改革派从维护地主阶级的长远、根本利益出发为目的,以王安石为榜样,而要求更法改制的思想主张。
⑴政治改革思想。主张修改礼制,加强大臣权势。要求修礼仪、变科举、重臣威,反对君主极端专权,选贤任能,并提出:权不重则气不正,无力处理政要,终成弊端,其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国家机器。
⑵社会经济改革思想。从经济根源上探究社会危机,认为社会财富的分配决定贫者危富者安,贫者日倾富者壅,不祥之气充天地之间,财富中土地是关键,田相齐方可解决土地问题,按封建土地制度来调节土地分配,大宗可雇工5人,小宗可雇工1人,则安闲民。这种以宗法关系占有土地多少不等,其目的是解决大豪土地兼并问题。
同时由于时局变更,其思想也带上时代的烙印。面对当时中国的现状,他也表现了反侵略的爱国思想,对鸦片持反对态度,曾对林则徐禁烟提供建议;对俄罗斯的扩张势头也有所警惕;对中国的传统道路有了怀疑,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鼓励老百姓“役于圃、役于市”支持对土地进行自由经营,主张同西方进行贸易,增加中国实力等。
2.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鸦片战争以后,他根据《四洲志》等资料,编写《海国图志》一书。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主张利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可见,“师夷长技”只是手段,御侮图强才是主要目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期间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的必然结果,是中国思想界的巨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后,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求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
意义:它的提出,一方面是在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强国御侮之道而提出的;另一方面意味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开近代学西方之先河,也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进而向西方学习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3.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大同思想。
维新变法,康有为等人发动的公车上书,掀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主要的内容是反对议和,请求变法,主要的政治思想是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康有为借发挥孔子政治思想,利用传统的儒学权威来宣传变法的道理,他的两部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前一部书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文献。后一部书,把本来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满怀进取精神提倡尽可能平等思想观念,康有为等人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找理论依据来反对封建制度,没有完全抛弃儒家的传统理论。
4.梁启超的变法维新思想。
5.严复的《天演论》及其影响;变法维新思想。
严复与《天演论》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天演论宣扬的主要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通过生存竞争、自然淘汰的自然法则来论证西方胜过中国的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要变法维新,才能适者生存,严复通过了进化论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影响:
1、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2、《天演论》,对戊戌变法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在当时的中国,起了打击封建势力,启发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
6.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演进及历史评价。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要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民族主义要求中华民族解放,各民族平等,反对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民权主义要求主权在民,建立法制国家,人民拥有政权,政府只拥有治权,实行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民生主义要求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后来孙中山还在此基础上,制订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成为三民主义的根本标志和革命灵魂。
评价
民族主义,即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王朝,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民权主义,即进行政治革命,指推翻君主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孙中山所指的社会革命。
总之三民主义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它集中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也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主权利、民生富裕的愿望。但三民主义又有其历史局限性:在民族主义中,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甚至幻想帝国主义的支持:孙中山虽主张民权主义,但轻视人民群众;民生主义缺乏农民获得土地的具体内容。因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终究不能把民主革命引向胜利。
演化
孙中山关于三民主义的书稿在民国11年陈炯明的部队进攻广州大总统府时失落,目前可以看到的印行材料,最早的是1905年的〈同盟会宣言〉(即《民报》发刊词),最晚近的是他在1924年以“三民主义”为题所作的16次讲演的纪录。
初期
同盟会的成立 民国前七年(乙巳年)春,总理由美赴欧,先后在巴黎、柏林宣扬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号召留学生,了解革命组织的团体,加入共有七十余人。七月,总理返日,又以兴中会为中心,把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和革命份子联合一致,八月十二日,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总理为总理,并曾通过总章,发表宣言。〈同盟会宣言〉的中心内容是四条纲领性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可以说是辛亥革命以前三民主义的早期形态,前两条即当时的民族主义,第三条即当时的民权主义,最后一条即当时的民生主义。中华民国的名称,也是同盟会成立时确定的。在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指出:“重新来研究国家的现状,重新来解释三民主义。”他从1月到同年8月,作了16次讲演以阐发三民主义,由黄昌谷全程速记、翻译。这是他一生宣讲三民主义的最后、也是最有系统、最详尽的篇章。
孙中山为黄埔军校所写训词开宗明义确立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孙中山在多次讲演和宣言中指出:他所领导的政党和运动须达到三个目的:进行民族革命以实现民族主义,进行政治革命以实现民权主义,进行社会革命以实现民生主义,他又认为最后一个目的,最好用改良的方法逐步实现,而避免一次革命。
孙中山在1924年6月16日于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中,以三民主义为纲,对该校师生之训词,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歌。
1929年,在南京完工的中山陵,处在山顶最高峰的祭堂,有3个拱门,分别书写着“民族”、“民权”、“民生”。
迁台后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三民主义成为蒋中正威权体制下的“党国意识型态”,大胆岛(金门)上著名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标语,与厦门对岸的“一国两制统一 中国”标语遥遥相望。高级中学及大学中列有三民主义课程,透过此一课程极力推展反共教育,建构中华民国政府的政治正统乃至民族道统的地位,大学及中央研究 院在当时都设有三民主义研究所,并以“三民主义”、“国父思想”等不同名称,列为大学联考与国家考试的必考科目。在台湾的地名、路名乃至各级学校校歌或多或少都能见到三民、民权、民生、民族等用语。
除了中华民国宪法外,在当时各类教育规章、课程目标都有贯彻三民主义一类文字。解除戒严及动员勘乱时期后,相关科目的授课内容逐渐改变,大学内相关课程则逐渐改为中华民国宪法 课程,国家考试及大学入学考试则渐次缩减,甚至停考该科目。各三民主义研究所则改名或改组,例如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变更名为国家发展研究所。
第四篇: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题目
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年8月7日,由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和美国夏威夷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如期在复旦大学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内地以及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名正式代表出席了会议,此外还有30余位列席代表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10余位老师前来旁听。新华社、解放日报和文汇报记者对会议进行了采访。
此次国际会议两年前由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朱永生教授和美国夏威夷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姚道中教授联合发起,会议主题包括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问题、教育技术的运用、汉语习得研究等。
中关双方会务组为筹备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令人欣慰的是,会议在各方的努力和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80余篇,这些文章的主要特点是内容丰富,涵盖上述各个主题;学术观点新颖且具创造性;针对性强,大多数文章都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面对数量如此之多、质量如此之高的学术精华,要想从中精选出一本论文集确实难度很大,会议组委会经过慎重挑选,只好忍痛割爱从中选取33篇汇集成册。我们感谢所有与会代表的积极参与并慷慨奉赐大作!
语法化理论和汉语习得顺序研究
两种“是”字句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
“把”字句的语用功能及其练习中的语境设计
“实在”句的语义格局与句法制约
汉语名词的定指性及其相关的句型
学生如何理解语汇语法点问形成的语义网络
语境对语言习得与语感形成的重要影响
从美国学生的汉语常见错误寻找教学的有效切入点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及语气词教学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问题及探索
韩国学生汉语“比”字句的偏误诊断
外国留学生使用“在NL”的调查分析
关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时间配置的调查与分析
试论汉语言专业(对外)高级汉语教学的取向
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情感因素对汉语学习的影响
建构主义下的对外中国文化教学改革
对外汉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词语搭配频率在对外汉语教材词性标注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研究
谈谈根据现有汉语口语教材设计“任务”及教材编写问题
交际任务型语言教学(CTBLT)模式在编纂初级实用商务汉语教材中的具体应用
汉字书写教学的新方法——按部首分类来进行汉字教学
从形似字的特点看对外汉字教学
Integrating Pragmatics int0 CFL Teaching
Incorporating Contemporary Pedagogical Theories:A Direction of Online Chinese Language Course Development
Student Approaches to Learning Chinese Vocabulary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at Advanced Level of Chinese Instruction——A discussion on goal oriented activities that best facilitate the learning of both the language & the content
Games:Why Are They Popular among CFL Students?
利用E学习推动对外汉语教学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和成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初探
应用电子画面来教授初级汉语
From Penless to Computer Chinese:Computer—Aided Literacy Instruction in Chinese
编后记
第五篇:第五届“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第五届“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公职局、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澳门大学、澳门基金会拟于2012年10月联合举办第五届“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在世界范围内征集论文。作为公共管理学界全球学人的一次重要聚会,本会议的主旨是:回应全球公共管理重大问题,开展及时的、高质量的对话;加强国内外学术界交流与合作,推动公共管理研究发展;提升澳门研究,让更多公共管理实践者、研究者了解澳门、研究澳门。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来,全球各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变局时代,新的公共管理问题不断涌现,传统公共管理问题也陆续以新的形式出现,各国政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无疑,这些变化必将让公共管理研究聚焦点发生相应变化。为此,本次会议主题特别确定为“大变局下的公共治理”,其所讨论的主要问题,也将超越传统公共管理学科,呈现出更广阔视野。我们期盼更多公共管理研究者能回应这些新的公共管理问题,并惠赐相应佳作。
一、会议研讨主题
会议主题:大变局下的公共治理
主要议题:
全球福利体系反思
金融危机与政府治理
生态保护与环境政策
粮食与能源政策
政府债务问题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服务型政府
政府间关系
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管理
公共部门改革与创新
全球社会公平挑战:回归“新公共行政”
伦理、文化与公共管理
社会抗争与公共治理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管理
二、会议论文提交方式
参加会议者请提交500字以内的论文提要,在2012年4月1日前将提要用电子邮件提交至会议筹备组。入选论文通过匿名评审确定,名单确定后将于2012年4月15日前向作者发出正式邀请函,每篇论文邀请1名作者。论文全文请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给会议筹备组,截止期限:2012年8月15日。
论文为中英文(Word文档),应包括:(1)首页:标题(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工作单位(中英文)、职称及职务(中英文)、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和邮箱等,左上端请注明“„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字样;(2)次页: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3)正文;(4)参考文献。
会议论文集出版将再次通过匿名评审确定收录论文。与会者论文默认进入会议论文集出版评审程序。
与会者差旅费自理,餐饮与住宿费由主办方承担。
三、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12年10月11日-13日(10月11日报到)
会议地点:澳门大学
四、会务筹备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晓茵
电话(传真):86-20-84038745
E-mail: macauconference@gmail.com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邮编:510275
第五届“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筹备组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代章)
2012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