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说课稿
六年级 位 置说 课 稿
大家好!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是《位置》。
《位置》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经验,培养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我制定了以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的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关键: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在教法上力求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新理念。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激、导、探、放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了多次活动的机会,同时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与创设的实际情境,把学生带进学数学,用数学的研究领域。
三、说学法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只要给他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展示给大家。因此,我采取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构建新知。如在“说座位”“找景点”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每个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通过“说、猜、填、找”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四、教学程序
为了努力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在应用中提高。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这个环节,我是以谈话的形式开始:①用“开学的头两天,你们是怎样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新位置的”为话题,激发学生讨论、交流。②然后指名前排、后排、左侧、右侧四名学生代表说说。为这节课的空间思维活动拉开序幕。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以前已学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位置,所以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通过说说自己的座位,引出第几列第几行的话题,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我分为四大步来进行。
第一步:先引导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这一步的教学,我充分结合学生的座位,引导学生先认识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咱们班的第一列在哪里,(请第一列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第一行在哪里,(请第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再让全班同学数一数,咱们班一共有几列几行。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全班同学的座位变为座位示意图。请一位学生上来找找第一列在哪里,第一行在哪里。然后提问:数列数和行数的时候,你们分别从哪边数起?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数列数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数,数行数的时候是从下往上数(或从前往后数。)
第二步:学会用第几列第几行来介绍自己及好朋友的位置。
主要是让学生说说我的座位是在第X列第X行,我的好朋友的位置是在第X列第X行,让大家猜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谁。再通过比较、总结,使学生感知到用列、行来确定位置比以前的方法更具体更规范,然后又从具体的第几列第几行现象中抽象出数对的表示形式。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从具体形象思维活动到抽象思维活动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为下面“数对”的教学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第三步:认识数对,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重点)
(1)理解数对的含义。即结合前面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第X列第X行,用数对来表示怎样表示?先表示什么,再表示什么,怎样写?反过来,数对(5,3)表示什么意思?
(2)用数对介绍自己的位置。
(3)让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位置数对。写后与同桌互换检查。
(4)数对闯关活动。目的是提升数对认识,分为三关来进行。
第一关:老师出一个数对,这个数对是表示哪位同学的位置的,就请这位同学站起来。下面的数对,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个数对是(3,4),第二
个(4,3)。然后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数对,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3,4)和(4,3)对应的是不同的位置,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对中两个数的顺序的重要性。再次强调数对中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活动继续,接下来的数对分别是(2,3)、(3,1)、(1,3)、(3,3)。请坐在这几个位置的同学逐一站起来,对了,就奖励他掌声。错了,大家就帮他纠正。通过此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进一步掌握了用数对确定具体位置的方法。
第二关:请同学们给上面的数对进行分类。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具有挑战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达到“引思”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归纳综合后,会将它们分为两类。
①同列:(3,4)、(3,1)、(3,3)
②同行:(4,3)、(2,3)、(1,3)
再请这两类数对上的同学分别站起来,让大家直观验证一下,它们是不是在同一列和同一行上。(提升对数对的进一步认识,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就感。)
第三关:在坐标轴上确定上面这几个数对的位置。假如,把(3,3)的位置定在这里的话。(如下图),其他数对的位置分别在哪里?让学生思考并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在黑板平面上摆放六个数对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面学习习近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奠定基础。
第四步:确定方格中的位置。(形成技能)
这步教学,我充分利用课本例2为学习素材,先让学生说出图中几个场馆的位置数对,再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其他场馆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引——放——引”,师生的“教”与“学”的方式达到和谐统一。新课程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又遵循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认识规律。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①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收获了什么? ②总结这节课谁表现最好,谁最有进步。
六、板书设计:
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便于学生轻松掌握。
第二篇:人教办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人教办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学生调研
课堂再现
以下是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前所做的学生调研。
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圆的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这一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扇形的面积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部分的知识的教学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渗透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环节。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提高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把握教学设计的特点,课前我对我们班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和抽样访谈。
调研内容及形式
(一)问卷调查(全班35名学生)
1、老师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图形一个圆形、一个长方形,把你手中的长方形和圆形的信息
提供给大家。
目的:调研学生的知识基础。
2、如果让你拿一把剪刀,要求你把圆形能转化成长方形,你能吗?
目的:调研学生遇到的困难后所采取的方法。
3、公园里准备在一块圆形花坛空地上铺草坪,要计算这块草坪的面积,你认为应该测量出
圆形的直径,半径这一组数据?还是测出这圆形一圈的长度即周长这一组数据? 目的:让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思考如何去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
(二)访谈(随机抽取10名学生)
1、老师出示两个图形,长方形和圆形,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圆形的直径是
4厘米,你能很快说出长方形和圆形的面积那个大一些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目的:调研学生对所学知识经验,以及遇到问题后所采取的方法。
2、在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遇到困难时你愿意采取什么
方法解决困难(看书自学、询问他人、教师讲解、小组讨论、自己探索)?
目的:调研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点。
学生调研分析情况
(一问卷调查(全班35名学生)
4、1、我们每个同学准备的两个图形一个圆形、一个长方形,把你手中的长方形和圆形的信息提供给大家: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2.位置与方向 人教新版(含解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2.位置与方向
一、单选题
1.“小明家在小莉家的北偏西30°方向200米处”,下图中与这句话相符的是()。
A.B.C.D.2.下图中,小明家在学校的()处。
A.南偏西300方向1.8千米 B.南偏东600方向1.8千米 C.南偏西600方向1.8千米
3.书店在金拱门西偏南50°方向上,那么金拱门在书店()方向上.
A.西偏南50° B.东偏北40° C.东偏北50°
4.小丽从家里出发,先向东偏南45°方向走500m,再向正西方走100m,现在她的位置在家的()方向.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二、判断题
5.在一幅图上,如果用
表示200米,那么800米的路程应画这样4段。()
6.下图是一辆小货车从甲地到乙地的行程图,这辆小货车一共走了5站路。
7.(一格20米)小猫见大象要向西再向南走40米。
8.同时同地小明向北偏东30°方向走100米,小芳向西偏南60°走100米,此时他们相距200米..
三、填空题
9.填一填。
(1)B点在A点________偏________ ________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
(2)A点在B点________偏________ ________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
10.在地图上,测得杭州在温州北偏西约15°方向上,那么温州在杭州________偏________约________°方向上。
11.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________;向左转动1周半,面向________。
12.某城市中心广场的四周道路如图。以中心广场为观测点,填一填。
商店的位置是________偏________,距离中心广场________km。学校的位置是________偏________,距离中心广场________km。音乐厅的位置是________偏________,距离中心广场个________km。
13.如图,周末到了,美美又有时间去书店了,甭提有多高兴了.
(1)美美先向________走到A处,再由A向________走到B处,又由B向________走到C处,最后由C向________走到书店.
(2)若图是按1∶100000的比例尺描出的简图,美美从家骑自行车的路程为________千米;若美美想在半小时内赶到书店,车速最少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14.根据下列平面图解决相关问题。
(1)把图中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________。
(2)小林的家位于学校西偏北30°方向3km处,请在图中标出他家的位置。
(3)广场位于学校________面约________千米处。(测量结果取整厘米)
(4)李老师早上7:00骑自行车以平均250米/分的速度从广场赶往学校上班,他到达学校的时间是________。
15.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市供电局位于淮海广场________面约20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供电局与淮海广场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
(2)电信大楼位于淮海广场正东约1000米处,请用“·”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3)健康路在淮海广场北约1200米处,并与淮海东路平行,在图上用线表示出来。
五、应用题
16.小红和小丽背对背站立,小红面北,小丽面南。小红向北走180米,小丽向南走220米,两人相距多远?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解:与这句话相符的是C。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图、偏转角度和距离作答即可。
2.【答案】
C
【解析】【解答】3×600=1800(米)=1.8(千米),90°-30°=60°,下图中,小明家在学校的南偏西60°方向1.8千米处。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知识及方向和位置的应用,观察图可知,此图的比例尺是1:60000,图上小明家距离学校3格,也就是3个600米,据此求出小明家到学校的位置,然后根据角度和距离描述即可。
3.【答案】
C
【解析】【解答】解:金拱门在书店东偏北50°方向上。
故答案为:C。
【分析】书店在金拱门西偏南50°方向上,是以金拱门为观测点;金拱门在书店的什么方向,是以书店为观测点。观测点不同,方向相反,夹角的读数不变。
4.【答案】
C
【解析】【解答】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知,她的位置在家的东南方向。
故答案为:C。
【分析】如下图所示:小丽从家里出发,先向东偏南45°方向走500m,再向正西方走100m,现在她的位置在家的东南方向。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800÷200=4(段),本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总长度÷每段的长度=需要画的段数,据此解答。
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这辆小货车走了刘庄、西村、李村、王庄、乙地,一共5站路。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每相邻的两个站点之间为一站路,根据图上站点的个数和间隔的段数确定走了几站路即可。
7.【答案】错误
【解析】
8.【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如图:
同时同地小明向北偏东30°方向走100米,小芳向西偏南60°走100米,此时他们相距:100+100=200(米),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图上的方向、夹角的度数和距离画出图形,丙确定两人之间的距离即可。
三、填空题
9.【答案】
(1)西;北;30°;200m
(2)东;南;30°;200m
【解析】【解答】(1)B点在A点西偏北30°方向上,距离是200m;
(2)A点在B点东偏南30°方向上,距离是200m.故答案为:(1)西,北,30°,200m;(2)东,南,30°,200m.【分析】观察图可知,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米,图上距离已知,于是可以求出实际距离,进而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即可描述出方向和距离,据此解答.10.【答案】
南;东;15
【解析】【解答】解:温州在杭州南偏东约15°方向上。
(或东偏南90°-15°=75°)。
故答案为:南;东;15。
【分析】一个地点在另一个地点的某个方向上偏一定度数的位置,那么另一个地点在这个地点相对方向上偏转同样度数的位置。
11.【答案】东
;东
【解析】
12.【答案】北;西;1000;东;南;4000;南;西;3000
【解析】【解答】商店的位置是北偏西,距离中心广场
1000
km。
学校的位置是东偏南,距离中心广场
4000
km。
音乐厅的位置是南偏西,距离中心广场
3000
km。
【分析】
找准观察点,然后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找出学校、少年宫和图书馆所在的方向,再根据图上标出的角度和距离进行求解。
13.【答案】
(1)北偏东60°;正东;正北;北偏西35°
(2)7.5;15千米/时
【解析】【解答】美美先向北偏东60°走到A处,再由A向正东走到B处,又由B向正北走到C处,最后由C向北偏西35°走到书店;2.若图是按1∶100000的比例尺描出的简图,美美从家骑自行车的路程为(2+1.5+1.8+2.2)÷=7.5千米;若美美想在半小时内赶到书店,车速最少是7.5÷0.5=15千米/小时.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位置关系,然后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计算。
四、解答题
14.【答案】
(1)1:200000
(2)
(3)东;6
(4)7时24分
【解析】【解答】(4)6千米=6000米,6000÷250=24(分),7时+24分=7时24分。
【分析】(1)观察线段比例尺可知,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2km,也就是比例尺是1cm:2km=1cm:200000cm=1:200000;
(2)观察图可知,此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规定方向的,以学校为观测点,小林的家位于学校西偏北30°方向3km处,据此作图;
(3)观察图可知,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2km,从学校到广场的路程大约是3cm,也就是3个2km,据此解答;
(4)根据1千米=1000米,用路程÷速度=时间,求出李老师从广场到学校的时间,然后用出发的时刻+行驶的时间=到达学校的时刻,据此列式解答。
15.【答案】
(1)正南;1:100000
(2)解:1000米图上是1厘米,如图:
(3)解:1200米图上是1.2厘米,如图:
【解析】【解答】(1)市供电局位于淮海广场正南面约2000米处;2000米=200000厘米,比例尺:2:200000=1:100000;
故答案为:正南;1:100000
【分析】(1)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图上方向确定方向即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先换算单位再求出比例尺即可;(2)根据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确定电信广场的位置即可;(3)根据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确定健康路的位置即可.五、应用题
16.【答案】解:180+220=400(米)
答:两人相距400米。
【解析】【解答】因为她们背对背,走的方向又相反,所以相距多远列式为两个人离分手点的和。
【分析】本题通过题中条件,相背而行求距离,该问题也是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仔细分析该问题不难解决。
第四篇: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教学设计
执教者:cy
教学内容:教材P2例1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
行、列确定物体的位臵,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臵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
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
物体的位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
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臵的方法,说出某
一物体的位臵。
2、培养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位臵,用数对表示位臵的思考应用过程,体验
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的魅力,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奥秘,体验成功
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臵。
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臵,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很快就要开家长会了,你将如何给你的家长介绍你在班级的具体位臵呢?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臵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位臵)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列、行
出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自己的位臵,把你的方法写或画在学习卡上。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学习情况:语言描述、画图表示等方法。)
师: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学生观察,哪种方法简单?(语言描述)
(学生语言描述位臵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
(1)用“第几组第几座”、“第几排第几个”、“第几列第几行”等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师:同学们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位臵,有的同学说第几组,第几行,第几排……)
师: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
种方式,还可以从不同的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臵。为了我们在确定位臵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边说边出示例1主题图:【白板】)
(板书:列行)
结合具体情境——教室中的座位,通过教室的讲解明确列、行排列规则,学生报数。(列:从左往右,行:从前往后)现在就按照我们的约定和同桌说说自己的位臵,朋友的位臵。(板书:第几列第几行)
2、认识数对,探索用数对表示位臵的方法。
师:今天老师还要教你们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确定位臵,想知道吗?
(1)在数学上有一种“统一”的方法,可以既清楚又简便地表示位臵。
我的位臵第2列第3行就可以用(2,3)表示,这就是数对。(板书:数对)
(2)你在教室里的位臵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样表示?(同座位小组交流)
要求:
a、先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对表示;
b、根据数对再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
c、完成例1.总结方法。(白板)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数对和他们所在的位臵,你能总
结出用数对表示位臵的方法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再汇报。
归纳:
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二个数。(白板出示:列在前,行在后,小括号括起来,中间用逗号隔开。)
(3)教师简要介绍确定位臵的方法的重要作用。比如播放有关地球经纬度的知识等。
小游戏:
师:下面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快看看你好朋友坐在哪?一会请你用数对来介绍你好朋友的位臵,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猜一猜。
学生确定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请6至7个学生到讲台前面来进行介绍,其他学生猜。
(4)寻找新位臵。
同学们都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臵了吗?下面这个环节要检验你们每一个同学是否真的会了。
收拾好你的东西,根据你手中的数对,快速找到你的新位臵。
(学生的数对里有两个特殊设计:(3,)和(,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数确定一点的位臵。)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判断题:
(1)、(2,5)(5,2)这两个数对都由数字2、5组成,他们表示的位臵是一样的。
(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使学生体会数对中两个数的顺序的重要性。)
(2)(3,3)中两个3的意思是一样的。说出各表示什么?如果有个班级最后一个同学的位臵是(7,7),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人吗?为什么?
(49个,因为表示有7列,7行,所以7×7=49人)
2、练习一第4题(1)。
小组几个人互相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前后关系的两数第一个数相同,即列数相同,左右关系的两个数第二个数相同,即行数相同。)
师: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数对中藏着的秘密!咱们班要来一名新同学,我准备把她安排在(3,5)的后面,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她的位臵么?
3、动物图,用数对表示位臵。
4、练习一:第1题。
(1)说一说(9,8)中的“9”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2)按照题目给出的数据,涂一涂
5、练习一:第2题。
(1)学生查资料介绍国际象棋的相关内容。
(2)观察棋盘,与第1题方格图比较,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3)引导学生正确说出黑方的“王”所处的位臵。
(4)引导学生说出其他棋子的位臵,并与同学交流。
(5)完成题中第(2)小题,并和同学交流。
6、动物图,确定位臵。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用两个数表示位臵的情况,下面想想,说说。(安全门,电影院等白板出示。)生:(3,6)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重点要提醒吗?
任何物体都有它的位臵,人也一样,希望我们能在人生的大舞台中找到自己准确的位臵,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板书设计:
位臵
(列,行)数对
第2列第3行(2,3)
第3列第4行(3,4)
第4列第3行(4,3)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
数学科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标与教材解读
两宜镇中心小学:王娟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数学蕴含在生活中的每一处,为社会、人类创造了丰厚的价值。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创造数学的价值,就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灵活驾驭教材。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特色、教学建议三方面来与大家交流。
一、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数学思考: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问题解决:应用圆的周长、面积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等良好品质。
内容标准:
数学的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而我所交流的内容就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圆”这部分知识,我将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1、图形的认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
2、测量: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图形的运动: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
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二、教材特色:
教材编写特色: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这本教材的编写特点是: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教材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与技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分数乘除法的内容多而且算理难理解,本教材采用分单元编排的方式,都是结合实际教学每种计算的算法和算理,然后将一些含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安排在“解决问题”里单独教学。
(2)、百分数的编排,注意了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在“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教材用主题图的形式列举了大量当前实际生活中百分数应用的实例;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增加了学生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商品的“折扣”进行教学等,使学生联系实际应用百分数,理解百分数,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价值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教学的探索性和开放性。
(3)、丰富了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和“圆”两个单元的内容,在“位置”这一单元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迅速将具体的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如何在平面上确定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本册教材安排了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教材在编排上一是注重与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例如教材所选素材涉及体育、营养、环保、人口等方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5)、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古人解决此类问题的巧妙思路,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通过对此题多种解题方法的探索和对比,使学生体会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教材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其基本体例是:主题图——例题——做一做——练习——思考题——整理和复习——综合应用——阅读材料
其中,主题图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例题为教师提供了鲜活的备课素材,传递了学习方式和对知识把握的要求。本册教材共有27个练习,弹性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13个思考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同时安排了“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等阅读材料,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对于知识的综合与应用,本册教材安排了“确定起跑线”巩固圆的知识,加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安排了“合理存款”使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储蓄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
单元内容结构:
第四单元的内容有:认识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确定起跑线。要求学生认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通过测量,知道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在圆的周长这一节中,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推导过程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推导出圆环的面积公式,灵活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1、知识的横向整合这部分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教材中先安排了圆的认识,通过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从而掌握圆的画法。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教材
在编排上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逐步导出和掌握计算公式。教材还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知识的纵向整合本单元是学生在一年级初步认识了圆形,学习了三上《四边形》、三下《面积》四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四下《三角形》五上《多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图形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与理解,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也将是为学生下学期学习《圆柱和圆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教材的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学生才能乐于学习,有所收获。结合实际教学,下面我谈谈对本单元的教学建议:
(1)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实践、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当学生画好圆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折,从而导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等概念,再通过测量来发现半径、直径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探究圆的周长时,则可让学生采用围一围、滚一滚的方法先测出周长,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注重知识的联系,体会转化思想。
新课标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在研究圆的面积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在研究多边形的面积时,主要采用了割补、拼组等方法,将多边形的面积转化成更熟悉和更简单的图形来解决,那么,这里是否也可以仿此思路采用割补等方法转化成熟悉的图形来计算呢?
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教学中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评价: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我在教学中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记录不同阶段的表现特征和发展变化。
2、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可采用口算、笔算、概念辨析、文字题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出各种问题。
4、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可采取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等。评价要全面,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生活中、教材中、网络中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这些教育资源被有效利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生活资源,感受生活的魅力,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参考书籍等。
(3)可以在网上查找资料。
经过十几年的数学教学,我觉得数学就像一座永远也爬不完的山,做为数学教师,当我们把数学教学当做追求,潜心研究时,才能像勇于攀登的爬山人收获成功的喜悦。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本单元的解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