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向先师学习古籍经典
如何向先师学习古籍经典
2009-03-02 16:38:54|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如何学好《伤寒论》,用好经方,吾常常困惑不已。
近请教儒学大家,获传吾古人做学问的无上心法,可直接拜仲景先师为师,学习《伤寒论》。古人做学问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将要读的书背下来。但如何背诵却是关键,多少学子半途而废,是因为不得背书心法。
古人做学问心法共分三部份:第一部是,诵读经典--练纯阳的童子功。就学中医来说,则必须能够背诵《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具体方法是,每天固定时间背书1-3个小时,每天固定背诵100字左右,每天背诵的100字固定诵读100遍左右,每3天要小复习,每5天要中复习,每10天要大复习,每30天要总复习,小步前进,直至将整本《伤寒论》、《金匮要略》背熟。后继续诵读《伤寒论》、《金
匮要略》至1000遍,达到不思而得的程度。
在诵读时有几个心法至关重要:
一是,要敬,古人读书不是随便拿起来就读,而是要有恭敬心,读书前要闭目静坐一会,让气平了气顺了才可以开始读书。高人特别强调许多学者学问不能炉火纯青,就是读书时恭敬心不够。二是,要信。即相信书中所说的是正确的、有价值的。吾的体会是,因吾实践了经方原方可以愈重病,故读书格外的有劲。不信仲景先师,读先师之《伤寒论》、《金匮要略》恐也无用。
三是,不想。读书时,只读不想。所谓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即可。
四是,不读注解。未背下《伤寒论》、《金匮要略》前,不读任何《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注解。在读书过程中,书中之意会自然体现,看注解会有干扰。吾的体会时,书读百遍以上,许多看不懂的条文,自然就理解了仲景先师想告诉后学的是什么。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达到全文诵读,童子功小成,达到书读千遍,不思而得,则童子功大成。
第二部 是验证经典练好童子功后,就需要验证经典。
验证经典包括两部分,就学习中医来说,又包括两方面。
一是,博览群书,广泛地看《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各种注解,吸收前人的经验,并可得到启
发。
二是,在实际临床中,运用经方,验证经方的疗效。
第三部是注解经典经过10年至20年以上的验证,获得足够的经验和功力后,若有能力则可以注解
经典了。
吾按照大师指点的方法已经诵读康平版的《伤寒论》两个多月了,每天诵读100字左右的条文150遍。已背诵了近6000字。收获是理解了许多以前无法理解的条文,以及仲景先师隐藏在条文中的用药规
律和治病的原则。困难是,越背越难背,背了后,忘了前,需要不断地复习巩固。
古人读书心法,虽是简单,但吾实践之自觉收获甚大!不敢私藏,公之于同道,愿有志者为之。
第二篇:1先师孔子教案
第1课 先师孔子
课标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的主要生平活动。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政治主张,学习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孔子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了解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绵绵不绝的传承关系和基本脉络。
2.过程与方法:学生多渠道查阅,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运用历史图片、材料,通过对相关材料的阅读、辨析,形成对孔子思想的正确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孔子生平活动的体察,培养学生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全面认识孔子对我国和世界文化深刻广泛的历史影响,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孔子的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1.孔子提出“仁”、“礼”、“中庸”的含义和关系。
2.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影响。
授课时间:1课时 导入新课:
1988年,7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召开会议,探讨和平、发展、环境、民族、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国际问题。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瑞典人汉内斯•阿尔文教授在发言中说:“人类要想在2l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000年
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为什么国内外会有那么多地方开展祭孔活动”,“为什么孔子在世界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内容——《先师孔子》。
教学主体:
一、孔子其人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1.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
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1)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①大背景:“天下无道久矣”:王命衰微、诸侯争霸、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少凌长、庶废嫡。
②小背景:“礼乐之邦”——周礼尽在鲁
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综合探究1: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
2.杏坛授业,万世师表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
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的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开始办学,到去齐国求仕之前,约7、8年时间。这一阶段他的的门徒还不大多,但是办学有成效,在社会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名声。在这一时期,孔子的学生中有比他只小6岁的颜路(颜回之父),有比他只小9岁的子路。子路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
第二阶段:自37岁(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从齐国返回鲁国到55岁周游列国之前。这一阶段共计18年的时间。这18年中,孔子虽然有4年多的时间在做官从政,但并没有停上授徒。这一阶段是孔子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阶段。他的教育经验越来越丰富,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所收的弟子越来越多。他的一些有名的弟子,如颜回、子贡、冉求、仲弓等,大都是这一时期进入孔门的。这些弟子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跟随他周游了列国,一部分从了政。
第三阶段:自68岁(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到他去世,共5年时间。他把精力集中到办教育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上了。这一时期他的学生也很多,并培养出了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华出众的弟子。这几个人后来大都从事了教育事业。对儒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对孔子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的得意门生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自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
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
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父子兄弟。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综合探究2:你能说出孔子有哪些重要的教育思想吗?
综合探究3: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思考:久远的年代是指?欧洲为什么承认孔子的思想?
3.周游列国,直道而行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
▲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
▲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鲁定公13年,孔子55岁。由于齐人离间,孔子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鲁定公13年十月,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
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
▲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综合探究4:《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通过老子的赠言,你觉得孔子周游列国,最终无果而终的原因有哪些?
二、孔子与儒家思想的奠基 1.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仁者爱人与克己复礼:“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儒家认为,春秋时代的社会争乱,正是由于欲穷乎物,物屈于欲,人欲横流,名分紊乱。要纠正这种时弊,唯一可靠的途径就是重建周礼的权威。孔子希望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期待社会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
综合探究5:什么是“仁”?什么是“礼”?“仁”与 “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可是这种愿望能够实现吗?
孔子学说的最精妙之处,就在于把外在的等级制度、礼仪传统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伦理要求。“人而不仁,如礼何?” 只要“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便是仁!“仁”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心底最深处最切近、最亲密、最难以摆脱、最本能捍卫的血亲观念之上!这就是爱!
总结: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仁者爱人”→“仁政”、“忠恕”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克己复礼”→“等级制度”、“正名”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果说“隆礼”是儒学的表层结构的话,那么“贵仁”就是它的思想核心。“人而不仁,如礼何?”“克己复礼,为仁。”儒家学说正是以“仁”释“礼”,“仁”、“礼”合一,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再由个体自觉推广至整个社会,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文化精神的根基。
儒家的“仁礼”学说内涵极其丰富。举凡社交礼仪、生活标准、政治秩序、风俗习惯,无不攘括在内。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它强调社会责任与社会和谐。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它又极大地限制人的主观能动精神和创造欲望。
这种两重性作用于孔子以后的悠悠岁月,造成中华民族崇奉公德,压抑私欲,强调义务,蔑视权利,以及安贫乐道,因循保守的社会心理特征。
2.中庸之道
“中庸” 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至少我们可以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偏激教训中,体会到孔子这一思想的深刻性。
综合探究6: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孔子的中庸思想?它是不讲原则吗?是墙头草两边倒吗?
中庸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它要求执政者“执其二端,用其中于民”(《中庸》),妥善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实现和谐(“和为贵”)的价值目标。
应该说中庸思想倡导的崇尚和平,讲究信义,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群体的和谐,是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对调适、化解、规范社会各方面利益的矛盾与冲突,使社会不至于在无谓的利益冲突中频繁**乃至消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个大教育家,他在教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兴办私学,广收门徒,并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还总结出许多有价值的教育和学习方法。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三、万世师表——文雅君子,民族之魂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孟子·万章下》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孔子及儒家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形象也逐渐被神圣化了。
四、课堂小结:
孔子离我们而去二千多年了,但他的思想已化作涓涓细流,流淌在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中,活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之中。我们口头上的许多人生格言,一般人并不追究它的来源,但你若有兴趣去追寻,就会发现,它原来出自孔子之口!
课中思考题及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阅读与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孔子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
提示: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学说传播到了东亚、东南亚、欧美各国,在各地得到了继承与发扬。孔子的世界影响可以与释迦牟尼、基督耶稣比肩而立,《论语》的教化作用可以与《新约全书》媲美同辉。孔子的思想学说“厉万世而炽热,布四方而新生”,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解析与探究】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梁启超是从哪些方面评价孔子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提示:梁启超从孔子是“教主”(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学问家、政治家四个方面评价他孔子。梁启超认为,孔子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主、教育家、学问家、政治家,其成就与贡献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超越时空,影响深远。梁启超对孔子的评价客观、中肯、全面。
【自我测评】
结合孔子的生科、思想和政治主张,分析他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提示:
1、地位: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
2、孔子的思想超越了国界和时空,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孔子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日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其注重人格、注重得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着平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等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亦属于全人类。
教学补充资料:
1.孔子思想对世界影响深远:
儒学在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早的是日本。孔子在日本的影响不亚于在中国本土。例如,儒家的“民本”思想成为自由民权思想家走上追求民主之路的桥梁;儒家的“义利之辨”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道德支柱;儒家的“忠孝”观念为近代日本的国家和企业服务;儒家的“中庸”概念用来协调日本的现代政治等等。
韩国尊儒最甚:孔子在韩国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千百年来,韩国每年都举行盛大的“释奠大祭”纪念孔子诞辰。韩国不仅拥有儒教学会、儒教文化研究所等机构,而且在20多所大学里还设有专门研究儒教的学科。韩国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的熏陶。1960年,韩国把儒教的道德伦理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亚洲金融风暴过后,韩国又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策。韩国挖掘儒教的精髓,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儒学外传的一千多年来,韩国受儒学影响最深。
第三篇:古籍修复浅谈
古籍修复浅谈
古籍修复是一门特殊的技艺,它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缜密的心思,更需要具有一定领悟和判断力。做为一名古籍修复工作者,应有医生一样的心态,破损的书籍就像病人一样。古籍字画流传至今,许多是破烂不堪,如病笃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所以说,破损的古籍,如果遇不到好的技术工作者,宁可不修,也不能让人随便乱修,想做一名合格的古籍修复人员,你就得像医生一样,老老实实把病人医好,人家才会感激你,感恩你,永远不会忘记你。古籍字画遗流至今很不容易,多少代人的辛勤呵护,如果到了我们手上被毁了,所以说做古籍修复的人应持有你在做,天在看的概念。我们知道一件艺术珍品修复重裱,是要有技术熟练的人来操作才行。基本功不饶人,它也不会亏待人,这是自然法则,也就是古人说得天道。古籍修复应该是有继承,有发展。传统优势要坚持。我1977年跟随恩师毛俊义从事古籍修复工作,1979年参加文化部委托上海图书馆举办的古籍修复培训班,为期6个月。在期间,受到上海图书馆赵嘉福等老师的指导。1983年赴江西省图书馆跟张世达先生学习古籍修复6个月,多名老师的指导、教诲,使我在古籍修复的路上受益非浅。从事古籍修复工作四十余年,修复书画1万8千余册(件)。为了多修复书画,我放弃了每年的工休假,放弃午休,我深知只有多干才能多学,才有经验,才对得起培养你的老师和关心你的领导。工作中我一直告诫自己,修复千万不能出差错,一定要认真,作一名修复古籍人员,不能靠嘴,而是以修复的作品说服人。下面我就介绍一些古籍修复程序和工作经验,目的是抛砖引玉,共同探讨,为破损的珍贵书画通过修复再现其应有的价值,继续流芳百世。在修复前先把作品进行认真研究,包括书画的大致年代,材料的成分,破损的程度,前人修复用浆用料等,对修复的破损书画是洗,补,揭,托,脱酸还是用其它方法,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配纸是修复书画的一个关键环节,几百年来造纸产地很多,造纸纺大小不一,各地造纸原材料多样。作为一个古籍修复人员,唯一的经验就是埋头大量修书,只有书籍拆开后,对着灯光、阳光照着看,反复用手摸,发现关键的地方,照下来,记录下来,类似纸张一对比,对今后配纸,纸张鉴定大有益处。平时收集有代表性的旧纸也很重要。染纸往往纸张的颜色是很难相匹的,这時就要对纸张进行染色,使之相配。染色所用材料常见有茶叶,墨,植物颜料等,做旧纸张染料我的观点是选用茶叶,加一丝墨染出的颜色十分自然。橡椀子(栗子壳)染出的效果也不错,而且还不用花钱,每年10月份后到处都有栗子壳,捡起晒干收起来,用時根据需求放到容器里煮,达到需要的色为止。做为一名修复人员,必须要有高超的染色技艺,既使有女娲补天的神功,也必须先炼取补天所用的五色彩石。染纸的方法有多种,浸染,刷染,拉染等,到底用哪个方法,无听谓,根据数量的需求而定。洗在冲洗前务必要判断书画的纸质成份,纸张的松与紧,手工纸还是机械纸,以及受损的程度,要逐一用心调理,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对于冲洗我个人认为破损书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冲洗这到程序,虽说用沸水冲洗后作品是美观漂亮了,但是纸质更受到了大的损坏,我们知道许多珍贵的古籍,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在用纸方面无法选择,这些珍贵文物保存今天实属不易,如果一定要冲洗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修复前修复后揭一般指前人装裱过的书画,经过了若干年,作品受到了潮,霉变,虫蛀鼠咬保管不善等,这类作品必须要先揭去覆盖作品反面纸后才能修复,揭是一门细心活,书籍揭裱较容易,但字画的揭裱较为复杂,现在书画装裱常规是拓一层,覆两层。纸质也好判断,揭起来容易,先二后一就行了。但遇到古字画揭裱,就不可以一上手就揭,而是要认真研究后,备好若干套方案才可动手。首先我们对古纸研究是薄是厚,先从空白的边角下手,心中有底然后开始,手上揭、揉、搓、捻的技法运用有数,如遇到破碎酥脆的书画,就必须要在裱案上铺一层白皮纸或白绢,防止出现揭托后起不了身的危险。揭古画一定要细致耐心,因为前人用浆材料我们不清楚,经过几次修复装裱也不知道,这些只有在揭的过程中才明白,所以在揭前备好若干方案,加之你的娴熟技术就可以缓缓渐进,揭時遇到情况就可迎刃而解,作品揭裱成功后,实际上我们也从前代从事这行的前辈们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总结一下,对今后工作十分有益。修复前修复后唐寅书画碎片修复前唐寅书画碎片修复后补修补古籍书画,首先要查看,分析原有作品的年代,材料质地等,然后选择与需修复相关的纸张材料,如纸张的厚薄,纸张纹帘的宽窄,纸张的颜色,使之相配,我七十年代跟师傅学习時,要求是很严的,不是特别腐朽纸张的书籍,补纸周边是不允许超出一根头发丝宽的,后来学修复古旧字画就更严了,修补后的地方达结之处是不照灯光,不可轻易看出。只有这样补上去的纸才能和原作合得天衣无缝,使人难以看出修复后的痕迹。这也是一个修复人员应有的基本功。修复前修复后修复前修复后拓古籍一般不主张拓,但遇到腐,脆化严重的等无法修补,不得不采用拓裱。在拓裱前一定要审视,遇到容易褪色或晕色的书籍,需要在浆糊里加些胶矾,或在容易脱色的地方在背面刷上淡淡的胶矾水,待干,然后再拓裱,这样就可以控制掉色。如遇到化学墨汁,朱砂等情况,可采用先把要拓的书籍用纸包好,然后再用塑料袋包一下,放在蒸锅里热蒸,根据情况一般水沸后约30分钟即可,蒸時人不可离开。拓裱方法有三种,直托、飞拓、复托。在这里强调一下拓裱碑帖,拓裱時要注意字迹的原有皱纹,要把每个字体刷凸突出来,以免字纹走样,切不可刷平,应是纸平而字凸出。黏结书籍的修复所谓黏结书籍,常指墓葬出土的纸质文物,因墓葬年代己久,倒塌陷落使肉体等杂物腐蚀到书籍上,书籍受到这些侵蚀天长日久黏糊一起。这类书籍现在公共图书馆己很难见到,公共图书馆保管条件好,加之几代人的修复,几乎己见不到特别严重的黏结书籍,现在要想修复这类书只有民间(因为盗墓者近年来开始关注纸质文物的价值)。举一案例:八十年代末期南京一烤鸭个体户买了银行发行的贴水债券五万元,收藏房屋的瓦下,当时住的是平房,瓦下都要铺油毛毡防漏水,多年后由于南京天气热油毡全烤化,柏油和债券黏糊在一起黑乎乎,那時五万人民币是大数额,这下把烤鸭户急得到处找人修,我馆领导知道后找到我,问能否接修。过了几天,卖烤鸭的老板带着部分债券来到南图,当年我的技术远不如现在,不敢保证质量,只能大家一起到银行和行长商量,修复后每张达到什么程度认可,银行行长说,每张债券正反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就行,馆长看着我,我说前后几张没有十分把握,其它应该可以解决。(可这事到今天想起来还有点后怕,当年我才三十出头,愣头青。债券每张面值20元,共2500张,也敢接。)回来后压力大了,参阅的大量资料,揭前要做大量的试验,最后采用热蒸、水泡、冷冻、机油加热等多种方法,应该说当年使尽了所有方法,修到几天后,终于在实践中找到了很好的方法,最后2500张债券圆满修好,大家都很开心,领导把此事告诉原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江书记听了此事后,用毛笔写了“妙手回春”四个大字让领导转给我,一生中能遇到一个好领导,好伯乐不易,所以说对这样的好领导,我们一个修书匠一生的付出都难以回报。修复前修复后修复前修复前修复后脆化书的修复严重的脆化书即一碰就碎,对于这类书修补、只能先脱酸后修复,否则越修越破。其实关于书籍脱酸,对从事古籍修复的老同志来说已不是问题了,为何至今得不到推广,关键是脱出的污水一时无法解决,古籍线装书脱酸,量小污染少,而关键是大量的民国文献,机械纸浆含酸重,我曾做过试验,如同时脱几十册文献,先后估计需几吨水方可把酸脱尽,这些脱出的污水怎么处理是重要问题,我多年来咨询了很多科技公司,由于成本问题都无法推广。民国文献大量都存在酸化,确实急需脱酸处理,但民国文献的市场价值又不允许投入大量的资金去修复,简单的说,如一本民国文献200页左右,其脱酸成本超过人民币5元,市场都不接受,所以说目前珍贵的文献先处理,如想大量处理,也只能采用喷雾控制,维持现状,不再继续酸化,选用药剂,必须对人体无害,这是一个修复人员的必备品德。修复前修复中修复中修复后脱酸中脱酸后书砖、书饼的处理接到书后,不要硬揭,否则越揭越破,最后无法修复,首先慢慢地是从书背的中间先用针尖插进去,放入水中浸泡,因为书籍的中间一般纸质受侵较少,纸质较为牢固,水进去后进行热胀冷缩处理,很快书籍就可一分为二,一定要标注正、副页码,这样处理起来又快又简单,即使碰到再难黏结的书籍,也就是前后几页,稍为花点功夫修复即可。修复前修复后碎片书籍的修复当接到这类书籍时,首先准备大量纸盒,分类处理,修书的人都知道书籍的天头、地脚、中缝、后背等,按各自秩序分开装盒,如遇叠在一起的先不需分开,到时按顺序修再揭,这样不会乱,差错也克服了,如遇鼠尿等水渍差异等,也把它们归类,开始的第一页难拼,只要完成了一页,下面就简单了,拼接时,碎片一开始用稀浆粘住,浆一定一定要稀,为后面如果错了移动,揭了重新拼接,热水一浸就能移,如浆厚了揭不开,那就越修越坏了。修复前修复中修复后修复前修复中修复后以上展示的部分修复书籍,只是对关心帮助我的领导和同事们的感激,更是我从事古籍修复四十几年来对恩师的回报,作为一个手艺人、老前辈的传统,一支浆笔闯天下的精神一定要学,用修复的作品说服人,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修书匠人。作者简介:杨来京,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研究馆员
第四篇:古籍书目
【两汉魏晋南北朝小说目录】
《蜀王本纪》旧题汉
《杂事秘辛》汉·无名氏
《献帝春秋》东汉·阙名
《天禄阁外史》汉·黄宪
《汉末英雄记》魏·王粲
《博物志》西晋·张华
《九州春秋》西晋·司马彪
《汉晋春秋》东晋·习凿齿
《魏晋世语》晋·郭颁
《晋后略》西晋·荀绰
《十六国春秋别本》北魏·崔鸿
《古今注》晋·崔豹
《大业拾遗记》唐·颜师古
《列仙传》汉·刘向
《神仙传》晋·葛洪
《神异经》汉·东方朔
《笑林》三国魏·邯郸淳
《绿珠传》宋·乐史
《晋四王遗事》东晋·卢綝
《晋八王故事》东晋·卢綝
《晋阳秋》东晋·庾翼
《续晋阳秋》南朝宋·檀道鸾
《晋春秋》唐·杜延业
《晋中兴书》南朝宋·何法盛
《东宫旧事》晋·张敞
《三国典略》唐·丘悦
《晋五胡指掌》明·张大龄
《三十国春秋辑本》清·汤球
《凉州记》北凉·段龟龙
《沙州记》南朝宋·段国
《平陈记》佚名
《风土记》晋·周处
《浔阳记》东晋·张僧鉴
《三齐略记》晋·伏琛
《丹阳记》晋·山谦之
《交州记》晋·刘欣期
《永嘉郡记》南朝宋·郑辑之
《始兴记》南朝宋·王韶
《宜都记》晋·袁山松
《洛阳记》晋·陆机
《荆州记》晋·盛弘之
《南康记》晋·邓德明
《南雍州记》晋·王韶
《会稽记》晋·孔晔
《广州记》晋·顾微
《广志》晋·郭义恭
《邺中记》晋·陆翙
《关中记》晋·潘岳
《齐谐记》南朝宋·东阳无疑
《梁州记》南朝宋·刘澄之
《鄱阳记》南朝宋·刘澄之
《俗说》南朝梁·沈约
《冥通记》南朝梁·陶弘景
《高士传》晋·皇甫谧
《拾遗记》晋·王嘉
《佛国记》东晋·法显
《异苑》南朝宋·刘敬叔
《幽明录》南朝宋·刘义庆
《还冤记》北齐·颜之推
【隋唐笔记小说目录】
《梁四公记》唐·张说
《云仙杂记》唐·冯贽
《龙城录》唐·柳宗元
《启颜录》隋·侯白
《角力记》北宋·调露子
《谐谑录》唐·朱揆
《记事珠》唐·冯贽
《庐陵官下记》唐·段成式
《天坛王屋山圣迹记》唐·杜光庭
《独异志》唐·李亢
《冥报记》唐·唐临
《墉城集仙录》前蜀·杜光庭
《大业杂记》唐·杜宝
《隋遗录》唐·颜师古
《壶关录》唐·韩昱
《炀帝迷楼记》宋·佚名
《炀帝开河记》
《海山记》
《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温大雅
《大唐传载》唐·佚名
《隋唐嘉话》唐·刘餗
《朝野佥载》唐·张鷟
《北里志》唐·孙棨
《次柳氏旧闻》唐·李德裕
《明皇杂录》唐·郑处诲
《高力士外传》唐·郭湜
《安禄山事迹》唐·姚汝能
《因话录》唐·赵璘
《唐国史补》唐·李肇
《广异记》唐·载孚
《帝范》唐·李世民
《臣轨》唐·武则天
《大唐新语》唐·刘肃
《五代新说》唐·徐炫
《宣室志》唐·张读
《封氏闻见记》唐·封演
《开天传信记》唐·郑棨
《桂苑丛谈》唐·冯翊子子休
《历代崇道记》唐·杜光庭
《独异志》唐·李亢
《玄怪录》唐·牛僧儒
《兼名苑》唐·僧远年
《魏郑公谏录》唐·王方庆
《耳目记》唐·张鷟
《中枢龟镜》唐·苏瑰
《定命论》唐·赵自勤
《卓异记》唐·陈翱
《尚书故实》唐·李绰
《河东记》唐·薛渔思
《会昌解颐录》唐·佚名
《刘宾客嘉话录》唐·韦绚
《唐语林》宋·王谠
《逸史》唐·卢肇
《潇湘录》唐·柳祥
《纂异记》
《集异记》唐·薛用弱
《集异记》唐·陆勋
《博异志》唐·郑还古
《松窗杂录》唐·李濬
《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
《东城老父传》唐·陈鸿祖
《云溪友议》唐·范摅
《玉泉子》唐·无名氏撰
《奉天录》唐·赵元一
《邺侯外传》唐·李繁
《常侍言旨》唐·柳珵
《新城录》唐·沈亚之
《牛羊日历》唐·刘轲
《李相国论事集》唐·李绛
《戎幕闲谈》唐·韦绚
《贾氏谈录》宋·张洎
《谭宾录》唐·唐胡璩
《来南录》唐·李翱
《柳氏叙训》唐·柳玭
《中朝故事》南唐·尉迟偓
《东观奏记》唐·裴庭裕
《金华子杂编》南唐·刘崇远
《金銮密记》唐·韩偓
《义山杂纂》唐·李商隐
《三水小牍》唐·皇甫枚
《树萱录》唐·佚名
《剧谈录》唐·康軿
《杜阳杂编》唐·苏鹗
《南楚新闻》唐·尉迟枢
《醉乡日月》唐·皇甫松
《前定录》唐·钟辂
《续前定录》唐·钟辂
《续玄怪录》唐·李复言
《幽闲鼓吹》唐·张固
《唐阙史》唐·高彦休
《广陵妖乱志》五代·郭廷诲
《神仙感遇传》前蜀·杜光庭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
《资暇集》唐·李济翁
《刊误》唐·李涪
《兼明书》唐·丘光庭
《苏氏演义》唐·苏鹗
《灌畦暇语》唐·佚名
《中华古今注》五代·马缟
《谗书》唐·罗隐
《戒子拾遗》唐·李恕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
《鉴诫录》后蜀·何光远
【宋元笔记小说目录】
《南北朝杂记》宋·刘敞
《三国杂事》宋·唐庚
《续世说》宋·孔平仲
《北梦琐言》宋·孙光宪
《洛阳缙绅旧闻记》宋·张齐贤
《五代史阙文》宋·王禹偁
《五代春秋》宋·尹洙
《五国故事》宋·佚名
《江南野史》宋·龙衮
《蜀梼杌》宋·张唐英
《燕翼诒谋录》宋·王栐
《湘山野录》宋·文莹
《续湘山野录》宋·文莹
《玉壶清话》宋·文莹
《闻见近录》宋·王巩
《括异志》宋·张师正
《渑水燕谈录》宋·王辟之
《靖康纪闻》宋·丁特起
《靖康传信录》宋·李纲
《建炎笔录》宋·赵鼎
《宋朝事实》宋·李攸
《宾退录》宋·赵与时
《独醒杂志》宋·曾敏行
《西夏事略》宋·王称
《读书附志》宋·赵希弁
《北狩见闻录》宋·曹勋
《武林旧事》宋·周密
《容斋随笔》宋·洪迈
《容斋续笔》宋·洪迈
《老学庵笔记》宋·陆游
《大宋宣和遗事》宋·佚名
《青箱杂记》宋·吴处厚
《东轩笔录》宋·魏泰
《温公日记》宋·司马光
《涑水记闻》宋·司马光
《默记》宋·王铚
《东斋记事》宋·范镇
《醴泉笔录》宋·江休复
《家世旧闻》宋·陆游
《铁围山丛谈》宋·蔡绦
《却扫编》宋·徐度
《清波杂志》宋·周煇
《东坡志林》宋·苏轼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
《三国杂事》宋·唐庚
《南部新书》宋·钱易
《蒙鞑备录》宋·孟珙
《黑鞑事略》宋·彭大雅
徐霆注
《玉堂闲话》五代·王仁裕
《江淮异人录》宋·吴淑
《三楚新录》宋·周羽
《吴越备史》宋·钱俨
《江表志》宋·郑文宝
《江南馀载》南唐·佚名
《南唐近事》宋·郑文宝
《钓矶立谈》宋·史温
《稽神录》五代·徐铉
《于阗国行程记》五代·平居诲
《国老谈苑》宋·王君玉
《谈渊》宋·王陶
《葆光录》宋·龙明子
《北窗炙輠录》宋·施彦执编
《公是先生弟子记》宋·刘敞
《高斋漫录》宋·曾慥
《韩忠献公遗事》宋·强至
《游城南记》宋·张礼
《东斋记事》宋·范镇
《儒林公议》宋·田况
《醴泉笔录》宋·江休复
《吕氏杂记》宋·吕希哲
《万柳溪边旧话》宋·尤玘
《画墁录》宋·张舜民
《张太史明道杂志》宋·张耒
《晁氏客语》宋·晁说之
《谈薮》宋·庞元英
《碧云騢》宋·梅尧臣
《丽情集》宋·张君房
《赏心乐事》宋·张鉴
《王文正公遗事》宋·王素
《甲申杂记》宋·王巩
《随手杂录》宋·王巩
《闻见近录》宋·王巩
《王文正公笔录》宋·王曾
《宋景文公笔记》宋·宋祁
《丁晋公谈录》宋·丁谓
《春明退朝录》宋·宋敏求
《括异志》宋·张师正
《征南录》宋·滕元发
《温公琐语》宋·司马光
《孙公谈圃》宋·孙升
《珍席放谈》宋·高晦叟
《杨公笔录》宋·杨延龄
《春渚纪闻》宋·何薳
《道山清话》宋·无名氏
《孔氏杂说》宋·孔平仲
《谈苑》宋·孔平仲
《却扫编》宋·徐度
《清虚杂著补阙》宋·王从
《闲燕常谈》宋·董弅
《海岳名言》宋·米芾
《负暄野录》宋·陈槱
《张氏可书》宋·张知甫
《艮岳记》宋·张淏
《青溪寇轨》宋·方勺
《曲洧旧闻》宋·朱弁
《南窗纪谈》宋·无名氏
《邵氏闻见录》宋·邵伯温
《邵氏闻见后录》宋·邵博
《避戎嘉话》宋·石茂良
《避戎夜话》宋·石茂良
《朝野佥言》宋·佚名
《瓮中人语》宋·韦承
《开封府状》宋·佚名
《青宫译语》金·王成棣
《宋俘记》金·可恭
《昨梦录》宋·康与之
《建炎复辟记》宋·佚名
《建炎时政记》宋·李纲
《东巡记》宋·赵彦卫
《从驾记》宋·陈随隐
《建炎进退志》宋·李纲
《辩诬笔录》宋·赵鼎
《亲征录》宋·周必大
《窃愤录》宋·辛弃疾
《窃愤续录》宋·辛弃疾
《南渡录》宋·辛弃疾
《采石瓜洲记》宋·蹇驹
《己酉避乱录》宋·胡舜申
《开禧德安守城录》宋·王致远
《襄阳守城录》宋·赵万年
《辛巳泣蕲录》宋·赵与{容衣}
《龙飞录》宋·周必大
《中兴战功录》宋·李璧
《翰苑遗事》宋·洪遵
《麟台故事》宋·程俱
《淳熙玉堂杂记》宋·周必大
《墨客挥犀》宋·彭乘
《续墨客挥犀》宋·彭乘
《鸡肋编》宋·庄绰
《钱氏私志》宋·钱世昭
《桂海虞衡志》宋·范成大
《中吴纪闻》宋·龚明之
《寓简》宋·沈作喆
《步里客谈》宋·陈长方
《避暑录话》宋·叶梦得
《石林燕语》宋·叶梦得
《罗湖野录》宋·释晓莹
《耆旧续闻》宋·陈鹄
《西溪丛语》宋·姚宽
《老学庵续笔记》宋·陆游
《梁溪漫志》宋·费衮
《野客丛书》宋·王楙
《野老纪闻》宋·王大成
《诚斋挥麈录》宋·杨万里
《云麓漫钞》宋·赵彦卫
《二老堂杂志》宋·周必大
《挥麈前录》宋·王明清
《挥麈后录》宋·王明清
《挥麈三录》宋·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宋·王明清
《独醒杂志》宋·曾敏行
《鼠璞》宋·戴埴
《肯綮录》宋·赵叔问
《旧闻证误》宋·李心传
《桯史》宋·岳珂
《枫窗小牍》宋·百岁寓翁
《萤雪丛说》宋·俞成
《醉翁谈录》宋·金盈之
《对床夜语》宋·范晞文
《能改斋漫录》宋·吴曾
《深雪偶谈》宋·方岳
《藏一话腴》宋·陈郁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
《芦浦笔记》宋·刘昌诗
《西山政训》宋·真德秀
《鹤山笔录》宋·魏了翁
《密斋笔记》宋·谢采伯
《密斋续笔记》宋·谢采伯
《养疴漫笔》宋·赵溍
《朝野遗记》宋·佚名
《游宦纪闻》宋·张世南
《行营杂录》宋·赵葵
《四朝闻见录》宋·叶绍翁
《宜斋野乘》宋·吴枋
《闲窗括异志》宋·鲁应龙
《西畴老人常言》宋·何坦
《世范》宋·袁寀
《言行龟鉴》元·张光祖
《棠阴比事原编》宋·桂万荣
《棠阴比事续编》明·吴讷
《棠阴比事补编》明·吴讷
《钱塘先贤传赞》宋·袁韶
《山家清事》宋·林洪
《木笔杂抄》宋·佚名
《罗氏识遗》宋·罗璧
《昭忠录》宋·无名氏
《梦粱录》宋·吴自牧
《钱塘遗事》元·刘一清
《癸辛杂识》宋·周密
《东谷随笔》宋·李之彦
《齐东野语》宋·周密
《敬斋古今黈》元·李治
《大金吊伐录》金·佚名
《南征录汇》金·李天民
《南迁录》金·张师颜
《续夷坚志》金·元好问
《归潜志》金·刘祁
《辽志》南宋·叶隆礼
《唐才子传》元·辛文房
《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
《汝南遗事》元·王鹗
《墨史》元·陆友
《辽小史》明·杨循吉
《燕北录》宋·王易
《乘轺录》宋·路振
《使辽语录》宋·陈襄
《燕魏杂记》宋·吕颐浩
《西夏纪》民国·戴锡章
《金志》元·宇文懋昭
《金小史》明·杨循吉
《虏庭事实》宋·文惟简
《北风扬沙录》元·陈准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宋·许亢宗
《北狩行录》宋·蔡鞗
《松漠纪闻》宋·洪皓
《揽辔录》宋·范成大
《蒙鞑备录》宋·孟珙
《黑鞑事略》宋·彭大雅
《元朝秘史》元·佚名
《圣武亲征录校注》清·王国维校注
《平宋录》元·刘敏中
《元朝征缅录》元·佚名
《拊掌录》元·元怀
《古杭杂记》元·李东有
《吴中旧事》元·陆友仁
《东南纪闻》元·佚名
《山房随笔》元·蒋正子
《山居新话》元·杨瑀
《岁华纪丽谱》元·费著
《困学斋杂录》元·鲜于枢
《湛渊静语》元·白珽
《北轩笔记》元·陈世隆
《佩韦斋辑闻》元·俞德邻
《砚北杂志》元·陆友仁
《勤有堂随录》元·陈栎
《招捕总录》元·佚名
《玉堂嘉话》元·王惲
《乐郊私语》元·姚桐寿
《至正直记》元·孔齐
《学古编》元·吾丘衍
《庶斋老学丛谈》元·盛如梓
《雪履斋笔记》元·郭翼
《学易居笔录》元·俞镇
《客杭日记》元·郭畀
《席上腐谈》元·俞琰
《日损斋笔记》元·黄溍
《遂昌杂录》元·郑元祐
《解酲语》元·李材
《青楼集》元·黄雪蓑
《春梦录》元·郑禧
《琅嬛记》元·伊世珍
《稗史集传》元·徐显
《日闻录》元·李翀
《草木子》明·叶子奇
《庚中外史》元·权衡
《庚申君遗事》清·万斯同辑
《隆平纪事》清·史册
《保越录》元·佚名
《国初群雄事略》明·钱谦益
《河朔访古记》元·纳新
《长春真人西游记》元·李志常
《大理行记》元·郭松年
《安南志略》元·黎崱
【明代笔记小说目录】
《东谷赘言》明·敖英
《会仙女志》明·郦琥
《云蕉馆纪谈》明·孔迩述
《翦胜野闻》明·无名氏
《元故宫遗录》明·萧洵编
《凤凰台记事》明·马生龙
《巳疟编》明·刘玉
《云南机务抄黄》明·张紞
《半村野人闲谈》明·姜南
《天潢玉牒》明·无名氏
《贤识录》明·陆釴
《革除逸史》明·朱睦扌挈
《东朝纪》明·王泌
《星槎胜览》明·费信
《否泰录》明·刘定之
《畜德录》明·陈沂
《北征事迹》明·袁彬
《正统临戎录》明·杨铭
《正统北狩事迹》明·杨铭
《马氏日抄》明·马愈
《闲中今古录摘抄》明·黄溥
《后渠杂识》明·崔铣
《彭文宪公笔记》明·彭时
《县笥琐探摘抄》明·刘昌
《石田杂记》明·沈周
《吴中故语》明·杨循吉
《听雨纪谈》明·都穆
《投瓮随笔》明·姜南
《古穰杂录摘抄》明·李贤
《病逸漫记》明·陆釴
《琅琊漫抄》明·文林
《百可漫志》明·陈鼐
《新倩籍》明·徐祯卿
《枝山前闻》明·祝允明
《医闾漫记》明·贺钦
《苏谈》明·杨循吉
《苹野纂闻》明·伍余福
《燕对录》明·李东阳
《平濠录》明·钱德洪
《双溪杂记》明·王琼
《风月堂杂识》明·姜南
《沂阳日记》明·无名氏
《武宗外纪》清·毛奇龄
《西征日录》明·杨一清
《制府杂录》明·杨一清
《愿丰堂漫书》明·陆深
《近峰纪略》明·皇甫录
《古今风谣》明·杨慎
《大同平叛志》明·尹耕
《北虏纪略》明·赵时春
《译语》明·岷峨山人
《慎言》明·敖英
《蓬窗类记》明·黄暐
《停骖录摘抄》明·陆深
《大驾北还录》明·陆深
《春雨堂随笔》明·陆深
《高坡异纂》明·杨仪
《玉堂漫笔》明·陆深
《海槎馀录》明·顾<*山介
《文昌旅语》明·王文禄
《广右战功》明·唐润之
《祐山杂说》明·冯汝弼
《蓬窗日录》明·陈全之
《国琛集》明·唐枢
《说听》明·陆粲
《四友斋丛说》明·何良俊
《滇载记》明·杨慎
《世说旧注》明·杨慎
《古今谚》明·杨慎
《世纬》明·袁袠
《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
《尧山堂偶隽》明·蒋一葵
《觚不觚录》明·王世贞
《丘隅意见》明·乔世宁
《两湖麈谈录》明·许浩
《谈辂》明·张凤翼
《蒹葭堂杂著摘抄》明·陆楫
《闽部疏》明·王世懋
《蜀都杂抄》明·陆深
《溪山馀话》明·陆深
《燕闲录》明·陆深
《备倭记》明·卜大同辑
《君子堂日询手镜》明·王济
《机警》明·王文禄
《同异录》明·陆深
《都公谭纂》明·都穆
《金台纪闻》明·陆深
《方洲杂言》明·张宁
《皇明典故纪闻》明·余继登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明·佚名
《病榻遗言》明·高拱
《奇闻类记》明·施显卿
《二酉委谭摘录》明·王世懋
《窥天外乘》明·王世懋
《召对录》明·申时行
《耄馀杂识》明·陆树声
《长水日抄》明·陆树声
《病榻寤言》明·陆树声
《宛署杂记》明·沈榜
《云间据目抄》明·范濂
《济南纪政》明·徐榜
《夷俗记》明·萧大亨
《淞故述》明·杨枢
《江上杂疏》明·彭宗孟
《珍珠船》明·陈继儒
《碧里杂存》明·董穀
《见闻杂记》明·李乐
《婆罗馆清言》明·屠隆
《续婆罗馆清言》明·屠隆
《三馀赘笔》明·都卬
《朱良叔犹及编》明·朱元弼
《泉南杂志》明·陈懋仁
《春雨逸响》明·田艺蘅
《玉笑零音》明·田艺衡
《金陵琐事》明·周晖
《泾林续记》明·周元暐
《瓶花斋杂录》明·袁宏道
《戏瑕》明·钱希言
《民抄董宦事实》明·无名氏
《客座赘语》明·顾起元
《晋录》明·沈思孝
《意见》明·陈于陛
《西南夷风土记》明·朱孟震
《花里活》明·陈诗教
《雨航杂录》明·冯时可
《笔记》明·陈继儒
《读书镜》明·陈继儒
《书蕉》明·陈继儒
《狂夫之言》明·陈继儒
《汝南遗事》明·李本固
《豫志》明·王士性
《冥寥子游》明·屠隆
《益部谈资》明·何宇度
《崔鸣吾纪事》明·崔嘉祥
《飞凫语略》明·沈德符
《见只编》明·姚士麟
《庚申纪事》明·张泼
《涌幢小品》明·朱国祯
《梅花草堂笔谈》明·张大复
《诏狱惨言》明·无名氏
《南中纪闻》明·包汝楫
《天变邸抄》明·无名氏
《酌中志》明·刘若愚
《玉镜新谭》明·朱长祚
《东江始末》明·柏起宗
《耳新》明·郑仲夔
《先拨志始》明·文秉
《守郧纪略》明·高斗枢
《玉堂薈记》明·杨士聪
《两粤梦游记》明·马光
《闽小记》明·周亮工
《寒夜录》明·陈宏绪
《胜朝彤史拾遗记》清·毛奇龄
《吴乘窃笔》明·许元溥
《西堂日记》明·杨豫孙
《秋园杂佩》明·陈贞慧
《赤雅》明·邝露
《木几冗谈》明·彭汝让
《幸存录》明·夏允彝
《桑榆漫志》明·陶辅
《偶谭》明·李鼎
《读书偶见》明·吴骐
《山左笔谈》明·黄淳耀
《谈氏笔乘》清·谈迁
《秋泾笔乘》明·宋凤翔
《巫娥志》明·无名氏
《山行杂记》明·宋彦
《广客谈》明·无名氏
《西轩客谈》明·无名氏
《明朝小史》明·吕毖
《湖西遗事》明·彭孙贻
《原李耳载》明·李中馥
《蜀碧》清·彭遵泗
《陶庵梦忆》明·张岱
《炎徼纪闻》明·田汝成
《晏林子》明·赵釴
《七修类稿》明·郎瑛
《七修续稿》明·郎瑛
《贤弈编》明·刘元卿
《玉镜新谭》明·朱长祚
《今言》明·郑晓
《烈皇小识》明·文秉
《谷山笔麈》明·于慎行
《都公谭纂》明·都穆
《松窗梦语》明·张瀚
《玉堂丛语》明·焦竑
《清暑笔谈》明·陆树声
《皇明盛事述》明·王世贞
《皇明奇事述》明·王世贞
《皇明异典述》明·王世贞
《广志绎》明·王士性
《五杂俎》明·谢肇淛
《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补遗》明·沈德符
《北窗琐语》明·余永麟
《倭变事略》明·朱九德
《徐襄阳西园杂记》明·徐咸
《新知录摘抄》明·刘仕义
《北巡私记》明·刘佶
《姜氏秘史》明·姜清
《致身录》明·史仲彬
《北征录》明·金幼孜
《北征后录》明·金幼孜
《瀛涯胜览》明·马欢
《北使录》明·李实
《寓圃杂记》明·王锜
《复斋日记》明·许浩
《复辟录》明·杨瑄
《天顺日录》明·李贤
《东征纪行录》明·张瓒
《青溪暇笔》明·姚富
《抚安东夷记》明·马文升
《水东日记》明·叶盛
《菽园杂记》明·陆容
《前闻纪》明·祝允明
《野记》明·祝允明
《闲情偶寄》明·李渔
《平蛮录》明·王轼
《西湖梦寻》明·张岱
《治世余闻》明·陈洪谟
《继世纪闻》明·陈洪谟
《林泉随笔》明·张纶言
《庚巳编》明·陆粲
《震泽纪闻》明·王鏊
《謇斋琐缀录》明·尹直
《明夷待访录》明·黄宗羲
《皇明纪略》明·皇甫录
《皇明本纪》明·佚名
《旧京遗事》明·史玄
《北平录》明·佚名
《大同纪事》明·韩邦奇
《云中事记》明·苏祐
《云中纪变》明·孙允中
《馀冬序录》明·何孟春
《涉异志》明·闵文振
《读书止观录》明·吴应箕辑
《焚书》明·李贽
《书辑》明·陆深
《老乞大》明代朝鲜学汉语之书
《朴通事》明代朝鲜学汉语之书
【清代笔记小说目录】
《资政要览》清·顺治
《徐偃王志》清·徐时栋
《吴三桂纪略》清·佚名
《吴逆始末记》清·佚名
《平吴录》清·孙旭
《平滇始末》清·佚名
《吴逆取亡录》清·苍弁山樵
《满清入关暴政》清·韩菼
《鹿樵纪闻》清·吴伟业
《南明野史》清·三余氏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清·戴名世
《过江七事》清·陈贞慧
《江南闻见录》清·佚名
《乙酉扬州城守纪略》清·戴名世
《扬州十日记》清·王秀楚
《梅花岭遗事》清·佚名
《发史》清·胡蕴玉
《孤忠后录》清·祝纯嘏
《浙东纪略》清·徐芳烈
《海东逸史》清·翁洲老民
《三湘从事录》清·蒙正发
《求野录》清·邓凯
《行在阳秋》清·戴笠
《永历实录》清·王夫之
《寄园寄所寄》清·赵吉士
《绛云楼俊遇》清·佚名
《影梅庵忆语》清·冒襄
《今列女传》清·佚名
《周栎园奇缘记》清·徐忠
《江变纪略》清·徐世溥
《研堂见闻杂录》清·佚名
《阅世编》清·叶梦珠
《征乌梁海述略》清·何秋涛
《广阳杂记》清·刘献廷
《觚剩》清·钮琇
《觚剩续编》清·钮琇
《古夫于亭杂录》清·王士禛
《池北偶谈》清·王士禛
《居易录》清·王士禛
《居易续谈》清·王士禛
《分甘馀话》清·王士禛
《香祖笔记》清·王士禛
《陇蜀馀闻》清·王士禛
《龙沙纪略》清·方式济
《胤祯外传》清·胡蕴玉
《乌蒙秘闻》民国·野史氏
《西征随笔》清·汪景祺
《金川妖姬志》清·佚名
《书湖州庄氏史狱》清·翁广平
《庄氏史案》清·佚名
《老父云游始末》清·陆莘行
《康雍乾间文字之狱》清·佚名
《扬州画舫录》清·李斗
《珠江名花小传》清·支机生
《燕台花事录》清·蜀西樵也
《潮嘉风月》清·俞蛟
《梵林绮语录三种》清·佚名
《啸亭杂录》清·昭梿
《啸亭续录》清·昭梿
《履园丛话》清·钱泳
《闽川闺秀诗话》清·梁章钜
《归田琐记》清·梁章钜
《浪迹丛谈》清·梁章钜
《浪迹续谈》清·梁章钜
《浪迹三谈》清·梁章钜
《枢垣记略》清·梁章钜、朱智
《北东园笔录初编》清·梁恭辰
《北东园笔录续编》清·梁恭辰
《北东园笔录三编》清·梁恭辰
《北东园笔录四编》清·梁恭辰
《竹叶亭杂记》清·姚元之
《冷庐杂识》清·陆以湉
《蜀乱述闻》清·祝介
《蜀燹死事者略传》清·余澜阁
《寄禅和尚行述》清·冯毓孥
《怀芳记》清·萝摩庵老人
《花烛闲谈》清·于鬯
《竹西花事小录》清·芬利宅行者
《对山馀墨》清·毛祥麟
《书鲍忠壮公轶事》清·赵增禹
《弢园笔乘》清·王韬
《兰陵女侠》清·外史氏
《洪杨轶闻》清·佚名
《洪福异闻》清·佚名
《听雨丛谈》清·福格
《咸同将相琐闻》清·佚名
《小螺庵病榻忆语》清·孙道乾
《张积中传》清·胡蕴玉
《圆明园总管世家》民国·佚名
《水窗春呓》清·欧阳兆熊金安清
《郎潜纪闻初笔》清·陈康祺
《郎潜纪闻二笔》清·陈康祺
《郎潜纪闻三笔》清·陈康祺
《烟屿楼笔记》清·徐时栋
第五篇:古籍版本鉴定初探
中国藏书家张祖仁说古籍版本鉴定初探
张祖仁嗜好古籍版本线装书的收藏,已有二十年头了,购买大量的版本鉴定书籍,并参加了许多场的书籍拍卖会,我收藏了一千多册的线装书。其中不乏珍本、善本,好的线装书我不惜重金买下,如我收藏的清同治年间汲古阁版本司马迁著《史记》,全套书残卷8册,以及清仿宋本《李太白全集》,全套书残卷4册,算是我花了400元捡漏之物。好的线装书经历史辗转相传,日积月累,保存至今已相当不容易,古籍从印刷装帧来认定,即有印本书、学本书、帛书等,所谓版本指书籍制作的各种特征的,如书写或印刷的形式、年代、版次、字体、行款、纸墨、装订、内容的增删修改以及一书在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记录,如藏书、印证、题识、批数等,各种版本有重刻、翻刻、官刻、私刻、坊刻、初刻、石印、补板等,从现存的古籍书主要有写抄本、雕刻本和活字本,他对古籍版本的鉴定经验如下几点:
一、版本的类型:
根据时代的不同可分为:
1、唐秦子本。
2、宋本,字体多仿欧阳修、颜真卿体。
3、金元本,元体多仿赵孟书法。
4、明本,出现铜字体,全套印书籍开始出现,其中有三色、五色等。
5、清本,有内府本和殿本即武英殿本。
二、古籍版本的鉴定
1、唐、五代版本基本已不存在,能传下来的只是一些手写经卷,也早为国内外大图书馆收藏,民间很难碰见。
2、宋元版本,由于年代久远,现也十分难见,偶有出现往往是赝品,此明清冒充宋元。
3、明清版本,这是现今藏于民间的古籍版本的主体,尤以清本为多,由于总体数量并不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书籍的价值将越来越高。
4、古籍版本流传下来的绝大部分是雕版印本、活字印本和写本、抄本都是微乎其微,偶有真品定要小心。
5、依据牌记、本记、条记鉴定版本,历代刻本,多在书前内封面刻印一页有关书名、著者、刊刻年月、雕版堂室等,说明版刻情况,称牌记。
6、依据原书序跋鉴定版本。
7、依据后人是跋识语,名家藏章来鉴定。如绘有“毛晋”“汲古主义”“开卷一乐”即为毛晋所收藏过。如嘉庆御鉴之宝,知清官传出,如铃有“益藩”“皇明守室”知为明代王府所藏。
8、依据书中讳字鉴定版本,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习惯。如对皇帝的姓名避讳,以缺笔改字为手段。
9、依据书名冠词鉴定版本,如“国朝”、“皇朝”、“圣宋”、“皇元”、“大元”、“大明”、“大清”等。
10、依据书籍用纸鉴定版本,宋时期多用皮纸,其次麻纸,后期出现竹纸,元朝时期以竹纸为主,其次麻纸,后期多用麻纸,明代多用棉纸,其次竹纸,万历到清末则以竹纸为,棉纸较少,麻纸已见不到了。
11、依据书目著录鉴定版本。
12、古籍版本常见的作伪方法:(1)染纸作古,利用古纸作伪。(2)抽撤或挖改序跋、牌记、目录、卷次和部分内容等。(3)伪造藏书印鉴名家题跋。(4)伪造书名。
张祖仁说,收藏古籍要懂古籍历史文化知识,收藏者要有一定的眼力,眼力的提高需要认真学习和实践。
作者:福州收藏家福州二中张厦静
邮编: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