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时间:2019-05-12 12:0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第一篇: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DL质监局全面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为提升企业质量诚信水平,实施品牌战略及质量提升工程,提高我县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某某质监局采取五项措施积极推进企业质量诚信制度建设。

一是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质量诚信教育和奖励制度、质量检验制度、售后服务制度等,对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及其使用的原材料,建立有效的追溯制度。

二是建立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制度,包括评价原则、评价等级分类、评价标准、信用等级分类监管等内容,涉及规范经营、标准化管理保证能力、计量管理保证能力、质量水平等8大类26项关键要素,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诚信自律意识,引导企业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强化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三是积极建立以企业签署质量承诺声明为主要形式的质量信用机制,开展质量承诺。同时健全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通过12365投诉举报热线和县局举报电话等渠道,广泛收集质量违法行为线索,所有投诉举报须100%予以处理。通过利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实现对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整治、早解决。

四是积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理念,督促各类企业严格守法经营,做到诚信自律。我局结合开展产品质量监督、组织机构代码办理、标准计量、执法

办案等工作对企业开展诚信教育,指导企业建立诚信制度,使生产、质量管理等工作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是鼓励诚信、扶优限劣。充分利用企业质量信用评价结果,采取激励、预警、惩戒、淘汰等措施,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信用的分类管理。对守信企业,大力扶持宣传,推荐授予其大英县“诚信示范企业”称号。并在计量、标准化等方面充分给予技术扶持,优先推荐和培育其争创四川名牌等荣誉称号。对基本守信企业,积极帮扶,帮助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加强质量管理,解决突出质量问题,提高信用水平。对失信企业,将其列入监管重点,加大监督抽查和检查力度,督促其实施整改。对严重失信企业,实施信息披露与淘汰,坚决禁止不具备资质条件的企业从事产品生产。对情节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企业,及时报告当地政府,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取缔。

截至目前,通过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我县4家企业的9个产品获得“四川名牌产品”称号;2家企业通过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审(简称“C”标志);3家企业获得四川省质量信誉等级“AAA”称号,4家企业获得四川省质量信誉等级“AA”称号,7家企业获得四川省质量信誉等级“A”称号;1个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认可认证。

第二篇:诚信体系建设

2011年息烽县餐饮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2011年工作部署,组织实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0-2012年)》(工信部消费[2010]549号),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诚信保障能力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特制订2011年息烽县餐饮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1年推进餐饮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全面铺开、选择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县餐饮行业加快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在乳制品、肉类食品行业开展诚信试点基础上,扩大试点到调味品、葡萄酒、罐头和饮料行业企业,加强诚信标准宣传和贯彻指导,加快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制定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营造食品行业诚信氛围。

具体工作目标是:组织指导县城内246家餐饮企业按行业标准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其中示范街餐饮企业100%建立并实施诚信管理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协调工作机制。一是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在上级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与公安、教育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联动。二是成立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简称“诚信办”)。诚信办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具体负责制定工作实施计划、组织专家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审核并管理企业诚信信息和评价机构备案信息、建立并维护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组织开展标准制(修)订和升级等工作。三是组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在指导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开展诚信管理培训、参与企业诚信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形成诚信咨询和管理服务机制。四是建立部与省、行业组织间的联系机制。明确各省、行业组织在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任务,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行业组织加强自律的责任。五是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督查及信息报送制度。检查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情况,对地方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建立简报和半年、工作报告制度。

(二)完善诚信制度和标准体系。一是编制扩大试点行业实施指南和评价细则。按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编写调味品、葡萄酒、罐头、饮料等行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指南,制定乳制品、肉类食品、调味品、葡萄酒、罐头、饮料等行业诚信评价实施细则。二是完善诚信信息管理规定。研究制定诚信信息征集与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信息征集项目、渠道、方式,规范信息的使用和披露。三是研究制定诚信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完善诚信评价申报、审核、评定、申投诉等流程和评价证书(或报告)的发放、暂停、撤销等管理环节和程序;规范诚信服务机构和服务行为,培育诚信服务市场。

(三)加快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一是开展培训。开展诚信建设标准宣贯工作覆盖31个省份;培训地方诚信建设和食品安全管理师资。二是加强指导。平均每省选择指导10-20

家企业作为示范,指导其建立诚信管理体系,积极推行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并对每家企业按实际需求,培训食品安全和诚信管理人员,充实企业管理队伍。三是开展交流。组织罐头、调味品、饮料和葡萄酒等行业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学习交流活动,推动企业加强原料管理,建立健全诚信经营档案,同时,督促食品企业完善检验检测手段和健全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与控制点(HACCP)等质量自控体系,提升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四)建立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一是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和查询披露系统。促进部门间诚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信息。二是加快地方、行业、企业诚信信息平台建设,促进两化融合。作为平台建设试点,拟在黑龙江、上海等省市指导建立地方食品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三是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做到依法采集和披露企业诚信信息。

(五)建立并完善企业诚信评价体系。一是组织先期试点的乳制品、肉类食品等行业企业开展对标达标自查自评活动。二是开展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试评价。由企业自愿申请,地方工业和信息化、质监等部门推荐,由行业协会或第三方诚信服务机构,在乳制品、肉类食品、调味品、葡萄酒、罐头和饮料等行业选择400家(包括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诚信管理体系试评价。三是开展诚信等级试评价。对已通过诚信管理体系评价试点的企业,开展诚信等级试评价。

(六)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建设。行业协会要制定和完善行规行约,在行业内开展诚信宣言、公约、自查或互查等自律活动;食品工业行业协会要促进行业信用评价结果在部门间、上下游行业间的有效应用,要加强对会员企业信用风险知识的培训,协助会员建立信用风险防范机制;企业要重合同、守信誉、依法生产经营,倡导文明诚信经商,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形成有效的企业自律机制。同时,建立诚信管理体系的乳制品、肉类食品、调味品、葡萄酒、罐头和饮料等行业企业要建立内部失信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七)加强诚信宣传与诚信文化建设。一是宣传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进程。指导北京、河北、福建、广东分别在调味品、葡萄酒、罐头和饮料等重点行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现场交流会;组织消费者进诚信试点企业开展参观活动,宣传试点地区、行业及企业好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二是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及企业“诚信经营”示范创建活动。3月份组织3.15诚信宣传、6月份举办第三届食品安全高层论坛和9月份举办诚信兴商宣传月等活动。三是组织开展诚信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企业诚信文化交流等活动,探索交流国际诚信管理经验。

(八)加快诚信奖惩机制建设。研究诚信激励惩戒措施。利用现有政策及资金渠道,包括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国家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和宣传、培训等工作,提高食品企业诚信保障能力;在国家食品储备、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项目核准、技术改造、融资授信、有关资金政策、信用担保、社会宣传等方面参考使用企业诚信信息及评价结果,对诚信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同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失信曝光、分类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工作要求

(一)增强责任意识。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和食品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作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对诚信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要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制定地方工作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要研究建立地方诚信管理配套制度,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全面推进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三)加强工作协调。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健全地方部门协调工作机制,促进信息和管理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规范与自律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面合力推动、协同推进的格局。

(四)加强诚信宣传。继续大力营造诚信建设的舆论氛围,加强地区间、企业间交流,宣传好的做法和经验;组织开展“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及企业诚信专题宣传活动,巩固社会舆论监督成果。

第三篇:诚信体系建设

诚信体系建设机制

诚信是人们的基本道德观念。“诚者,天之道也《孟子·离娄》”,“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学而》”,表明诚信是自然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规律;“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荀子·议兵》”、“信,国之宝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则强调了诚信之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提出在全社会建立诚信体系的目标。检察诚信是指检察机关及检察工作人员在行使法律监督职权时,忠于宪法和法律中规定的检察权行为准则,依据职权设立的宗旨、目的、范围、程序,诚信履行。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不但有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法律信用的任务,也有通过自身公正执法行为树立司法诚信形象的责任。因此,检察诚信应当是具有基础性和保障意义的诚信,是社会诚信的范本,直接影响着国家机关和诉讼当事人的诚信建设。

一、检察诚信的价值蕴含

(一)检察诚信的法理价值蕴含

古代诚信是建立在哲学道德层面或小范围的商品交易中,现代诚信则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现代诚信不只是熟人之间的“诚信”,更多的是符合法律预设的陌生人之间的诚信。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之所以诚信遵守法律,原因在于能够通过遵守法律实现自己的利益。在法理学的发展中,利益曾被视为法律生活的中心概念,边沁提出“法一般的和最终的目的,不过是整个社会的最大利益而已”,到耶林认为“权利作为法的目的和法的根本标志,而权利就是法上保护的利益”;从马克思认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到赫克构筑起利益法理学,再到庞德将法的功能限定在调节、调和、调解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利益被认为是法律生存的真实意义。其实法律将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以条文形式确立下来,就在于将当事人之间的可期待利益以国家强制力形式予以保障,要求当事人予以诚信履行。在刑事领域,法律将何种行为构成犯罪及受到何种处罚,以明文形式予以规定,要求司法机关做到依法定罪,依法处罚,诚信司法。在诉讼领域,法律将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予以明晰,要求当事人在庭前准备,庭中审理,庭后执行,诚信履行,实现法的利益归属和秩序安排。从构成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这两条主线看来,个人权利的实现依赖于他人义务的诚信履行,自己义务的诚信履行有利于他人权利的及时实现。因此,诚信是贯穿于法律制定、运行的每个步骤,是法律利益实现的精神资源。法律作为利益的调节器,其实现过程也就是法律利益调节、调和、调解功能得以信用证明的过程。

(二)检察诚信的法治思想价值蕴含

诚信从道德术语转化为法律术语,反映的不仅是法律规范在文字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法治思想的深刻变化。诚信执法、诚信司法、诚信守法诉说着清晰的法治思想脉络——德治、法治、德法合治。

1、提倡检察诚信建设是对传统德治思维的扬弃。传统的德治有两大根本条件,一是宗法社会结构使“尊、孝、亲”宗法伦理和“诚、义、礼、信”等处世道德能融为一体。二是道德与刑律合为一体,刑律被等同于法律,从而借助法律的强制力推行道德成为可能。在传统德治两大根本条件均已经不复存在的当下,德治精神却因认识论上“否定之否定”被普遍运用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德治国主要是要求领导干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破除“官本位”意识,养成“守法公民”意识,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诚信本质就在于要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任何自己的私利”、“甘做人民公仆”等话语转化为每一位权力拥有者的实际行动。检察诚信要求检察人员对待职权应当以甘做人民公仆的意识,公正无私、执法为民。

2、提倡检察诚信建设是对现代法治思维的拓展。法律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但有了法律并不等于有了法治。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但在强制力被滥用或缺损时,法治便遇到了障碍。法治思维的首要命题是法律至上。法律至上要求人们以已有法律做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实现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换言之,就是法律规定的内容必须被实现(也称法律实现)。法律实现过程具体可分为执法、守法、监督等形态。检察诚信顺应了法律实现的要求,检察诚信要求检察人员在行使权力时,应严格依照权力设立宗旨、目的、行使范围、行使程序等规定,诚信履行。

3、检察诚信建设是德治与法治结合共治的标本。德法合治不是一种理论的杜撰,而是有其外在的历史依据和内在的规定性。首先,中国两千年礼法合一的法治发展历程和西方的自然法与实在法的思辨历史说明了德法合治具有相当的外在历史依据。其次,德法合治具有内在的规定性。法律是一种外在的他律性规范,道德是一种被内部化的、自律性规范;法律着重于抑制人的非理性,道德则更多的倾向于激发人的理性;法律依靠强制力实现自身的预期目标,而道德则依靠内心服从及社会舆论实现着自身主张。人类历史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纯粹的法律之治将会因强制力过于泛滥而陷入逆反困境,纯粹的道德之治将会因为道德多元和道德相对而陷入虚无和混乱困境。因此,现代社会的最佳治理途径是道德与法律的结合之治。法律与道德基于人的本性多元而存在的,各自独特的功能恰恰是相互弥补的。通过道德,能够将法律的外在、他律规范内化为行为者的自律性规范;通过道德,能将法律所抑制的非理性调适为行为人的自觉理性;通过道德,能将法律的强制后盾消解为行为人的内心服从和社会良好舆论。

检察诚信以道德表述的形式将法律关于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义务性规范内化为检察人员的自律规范。呼吁检察人员诚信检察,将法律实现过程的所可能出现的非理性行为,以诚信履行法律设定检察权的宗旨、目的予以消解。

二、检察诚信建设的现实依据

(一)形势发展和法治建设呼唤检察诚信——必然性

公正是法律永恒的价值追求。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执法不公不廉很容易引起民怨甚至激起民愤,最终导致政法机关形象乃至党的形象受到损害。在今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中政委站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从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着手,明确把公正廉洁执法作为全国政法机关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

公正廉洁执法就是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问题,切实提高执法公信力。尽管检察职权拥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但并不意味当然地拥有人民群众的诚信认同,法律监督的公信力还是源自于司法公正。检察诚信正是体现和包容了公正廉洁执法的实质内涵,要求把“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检察人员行使职权的自觉行为。通过诚信为人,真正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实和法律,忠于人民的检察事业;通过诚信执法,真正做到崇尚法治,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维护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尊严;通过诚信守纪,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淡泊名利,不徇私情;通过诚信与民,自觉服务保障民生,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良好形象。因此,在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中,打造诚信,维护诚信,实践诚信既是时代的理性呼唤,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检察职权行使过程中存在诚信缺失现象——必要性 在法治环境中,作为公权行使一方的检察人员对自身权力的观念应当是保守和积极两向兼备。检察人员通过保守观念实现对权力恣意行使欲望的抑制,通过积极观念实现对行政权、审判权滥用的抑制。但是出于个人价值判断、好恶或者源于对私情、私利的追求而违背职责要求的现象并不罕见,少数检察人员或凭借法律话语权的掌控优势,对诉讼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设置障碍,或任凭传统人治思维惯性,向当事人进行权力“寻租”,都无疑在破坏着检察诚信。从社会学角度看来,当事人都是在现实法治环境下形成对权力运行、权力机关的看法,并进而决定着自己的诉讼行为选择。其实,在法治环境中,诉讼当事人应该意识到自己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法律权利义务,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争端、维护权利。但现实中一些诉讼当事人的做法却截然不同,总是有部分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在具体选择上体现着对检察机关或者检察人员的不信任,当事人及其亲属千方百计疏通关系、送礼行贿的事例时有发生,试图动用权力运行潜规则,通过各种非诚信手段实现着自身的非法目的。因此,检察人员的价值理念取向、当事人自身法律意识及行为方式选择共同决定了检察诚信建设的重要与艰巨。

三、检察诚信体系构建

检察诚信体系构建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既需要思想认识层面的不断深化和提高,也需要制度机制的不断完善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循序渐进的持续发展。

(一)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诚信需要一个稳定的载体,用于记录和传播诚信及违背诚信的人和事,从而给诚信者以持久的荣誉和信赖,给人们对违背诚信者以疏远和警惕”。在高检院新近出台的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把检察人员执法档案建设列为加强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这也为检察诚信提供了最好的载体。执法档案的价值与诚信建设的目标一致,诚信建设的要求也与执法档案的目的呼应。因此,将检察诚信与执法档案有机融合,把检察诚信细化为执法档案的具体内容,通过客观真实记录检察人员在检察活动中是否诚实守信、依法办案、诚信履责、规范行为,进一步强化对检察人员的考核监督和科学评价,增强干警依法办案、廉洁从检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打造一支诚信为人、诚信执法、诚信守纪、诚信于民的检察队伍,不断推进检察工作的发展。

1、客观真实记录。诚信需要行为作为表征,行为需要文字作为历史档案。将检察人员的诚信履职行为以文字、图像、照片等形式予以记录并形成档案,实事求是。诚信并非检察领导人员特定义务,而是每一位执掌公权的人员应尽的义务。诚信档案应当由检察人员个人申报和相关部门搜集。

2、内容全面详尽。诚信档案应当有详实内容,客观而全面的记录检察人员在诚信为人、诚信执法、诚信守纪、诚信于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诚信执法、诚信守纪要求检察人员以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作为检察诚信的核心内容,以案件质量考评等级优劣、办案用时情况为档案资料形式。诚信于民要求检察人员除了检察工作之外,要积极参加所在社区活动、进行工作之外的守法情况在人民群众中起到示范作用,通过守法行为征表检察人员的法律信用。

3、考核评价实绩。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检察诚信的引导、激励、保障机制,使诚信者受到尊重、奖励,使不诚信行为受到监督、谴责和追究,对违法违纪的行为严肃依法处理。对每位检察人员的诚信程度评价与奖励、职级等挂钩起来,通过强化不同阶段的考核,突出诚信评价的重要地位,促进和增强检察人员的责任意识。

(二)营造诚信工作氛围,培育检察官公正廉洁的品质

检察官的工作环境是否能为其提供独立的行为空间直接决定了其公正廉洁的品行是否能够养成。除拥有自身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外,检察官的外部工作环境深刻影响着自身道德支配,尤其是检察机关行政领导的引领作用。检察机关的领导可以运用自身行为,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以务实诚信的工作作风引导自己下属保持诚信品质;以严守纪律、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向下属公开承诺,主动接受下属评议和监督。检察机关的领导还可以通过行政管理方式与各检察人员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和廉政建设责任书,就检察人员遵守政治纪律、办案纪律、履行工作职责、服从管理等方面做承诺,以行政管理方式激励检察人员树立诚信意识和履行诚信职责。

(三)开展检察文化活动,促进诚信检察建设

诚信建设不仅可以依靠行政管理的体制问题来予以营造,还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将诚信融为检察人员的日常生活方式,让检察人员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接受检察职业道德和检察官形象的教育、熏陶、引导。通过文化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引导激励其他检察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灌输诚信知识,掌握诚信原则,提高诚信意识,切实领悟以诚待人,以信立身,以诚立业,以信兴业的真谛,着力构建检察诚信文化,为检察队伍建设注入诚信理念、诚信内容。

(四)强化组织保障,建立诚信推进机制

借《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确定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的契机,检察机关将诚信引入到检察工作机制中。通过设置组织架构,建立检察机关诚信评价体系,并根据岗位、人员变动及时进行调整、充实组织架构。通过诚信领导小组对下属检察人员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检察人员的诚信等级,并通过日常考核监督,引导检察人员的日常行为规范,确保诚信档案的各项考核内容落到实处。

第四篇:推进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推进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第一,要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下功夫。两大体系建设是惩防体系建设在南通地区的具体化。党的十七大把党的建设概括为五大建设,五大建设各有重点。思想建设,重点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风建设,重点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组织建设,重点是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制度建设,重点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反腐倡廉建设,重点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事实上,作为一个执政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就必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反腐倡廉建设重点必须抓惩防体系建设。惩防体系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讲了150多项工作任务。作为南通地区来讲,构建惩防体系的抓手在哪里?经过市委反复研究讨论,确定抓惩防体系就是要抓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体系,抓社会诚信体系。这个就是反腐倡廉要求在南通的具体化,就是保证我们南通反腐倡廉建设持续走在全省前列的客观需要,也是进一步打造风清气正大环境,为南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纪律保证的需要。对党员干部而言,必须引领社会风尚,率先垂范、作好表率,为民、务实、清廉,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这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从严治党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党员占全国人口的5%,国家工作人员占全国人口的8%,作为执政党,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民众提高素质,当前,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现象、亚腐败现象不在少数,一些人为了谋取个人私利,不择手段进行攻关,拉我们的党员干部下水,而有些干部经不起考验,经不起拉拢。案例告诉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党员干部是毕竟是执政党的党员干部,对民众的影响力大,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才能形成廉洁从业的大环境。

市委提出了两大体系建设的目标,就是要通过2-3年的扎实工作,以强有力的两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有德有信为荣、失德失信为耻”的氛围日渐浓厚,各级党员干部思想道德水平明显提高,党政机关执行力、公信力有新的提升,企业诚信经营、廉洁经营意识普遍增强,行业组织诚实守信状况明显改善,商业贿赂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满意度有新的提高。同时,基本形成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有力推动源头治理和长效建设,为基本现代化建设创建更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我理解两大体系建设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是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第二句是夯实反腐倡廉的社会基础。我们的两大体系建设的全部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这两句话来展开、来部署、来安排,第一位就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当两大体系建设提出以后,市委明确指出,这项工作很好,要全力推进;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弘强同志在听了汇报以后,认为南通这个做法很有创意,希望南通要创造经验出来;我们给中央纪委领导作了汇报,中

央讲要求,到地方要找到自己切入点,要找到自己结合点,南通这个切合点找得准,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南通实际,得到了充分肯定。应该说经过半年多时间的酝酿,这个问题已经考虑得比较成熟,下面就是全力推进的问题。所以,思想认识一定要统一好。

第二,要在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上下功夫。对于两大体系推进问题,我们在工作报告中提出来,叫做强势推进、快速推进、务实推进。强势推进是不能弱,快速推进是不能慢,务实推进是不能虚。什么是强势推进?市委已经做出部署,马达已经开了,现在是开足马力的问题。马力不能弱,不能一般化地推。这项工作对于南通地区整个政治环境、思想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乃至于投资环境、创业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等,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必须真抓,必须强势,必须高调,这项工作低调是不行的。要通过强势推进,来增强覆盖面、影响力,让全社会普遍关注。让强势推进成为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共同参与的基本要求。这个大环境形成,不仅是党政机关需要,对全体社会成员来讲都是受益、受惠的,所以要强势推进。

快速推进,是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两大体系建设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慢不得、等不得、拖不得,这项工作时效性强,时间要求特别高,我们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快速向前推,加大油门、开足马力向前推进。

务实推进,是说这项工作不能虚。务虚是最大的腐败,是最大的官僚主义,最大的渎职,满足于做表面文章,我们

工作还有希望吗?两大体系建设工作,一点虚不得、一点糊不得,就是要真抓实干、真枪实弹,就是要实打实、实实在在地向前推进。

第三,要在落实责任、增强合力上下功夫。应当明确,加强两大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责任。首先,党委、政府是责任主体,各级党委、政府在贯彻落实中央《工作规划》、营造风清气正的大环境当中应当负起领导责任。其次,各部门、各单位都负有自己的责任。按照道理讲,这个两大体系建设涉及到所有机关部门单位,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相比较而言,责任更加明确、负有特殊使命的正是我们在座的部门单位。换句话说,在所有单位都有责任的前提下,两大体系建设推进办公室成员单位更负有特殊责任。在座的办公室成员单位,要结合责任分解、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把建设责任进一步细化,进一步分解,这一点很重要。下一步办公室要干什么?要组织过堂,一家一家过堂,一家一家抓实。过堂以后,怎么推?进行责任分解、责任细化。对这个问题,我们纪委常委会要组织集体督查,听取汇报,一家一家往前推。这个责任分解、责任细化问题,我觉得远远不是一般性工作的问题。抓业务必须带队伍,管行业必须管行风都是中央的要求。行风,首先是诚信之风。不诚不信怎么行呢?必须把两大体系在我们本身进一步细化,进一步分解。请同志们回去以后,专题给党组汇报,尽快把两大体系建设摆入重要议程。各个部门单位的一把手都要亲自抓在手上,分管领导要直接抓。我们常讲,以我为主强调责任,以人为主强调配合。两大体系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只能在前进中探索,部门之间、单位之间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借鉴,共同推动,形成推进的整体合力。

关于推进办工作,当前要做这样几个方面工作:第一,要进一步形成和健全工作机制。在这2-3年时间内,办公室要高效运作、有效运作,要增强办公室工作的权威性,增强办公室工作的指导性,加强这方面协调沟通服务。原则上每个月办公室要召开一次会议,沟通情况、布置工作。第二,要重点做好统一思想认识的工作。要将有关的讲话、文件,形成制度汇编,印发下去,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给予指导。要编发简报,刊发各地各单位动态做法,推动面上工作。第三,要抓好办公室成员单位任务的进一步细化,抓好过堂,抓住有关重点问题的突破、解剖,抓好典型引路,有些问题可能部门单独不能解决,要注意下联上达,搞好反馈,推动落实。第四,要注重面上的宣传、发动。这项工作已经破题了,已经起步了,下一步就要大造声势,大造舆论,要开动所有宣传机器,形成更大的氛围,使全体党员干部、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关心支持,投身两大体系建设,保证这项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展开。

第五篇:加强医药诚信体系建设 推进科学监管

加强医药诚信体系建设 推进科学监管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来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坚决维护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需求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和多样化,饮食用药更加注重质量和安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要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当前,解决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开拓思路,破确难题,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手段和创新的措施推动科学监管,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以科学监管防范各种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下面我结合自身分管工作,谈一谈我们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推进监管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一、构建医药诚信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中国历来是一个崇尚信用的国家。孔子在三千年前就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在现代社会中,诚信则是与市场公平、社会公正、权利义务息息相关的经济运行的基石,更是以“和谐”为终极诉求的社会基础。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契约经济”,前提是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对契约规则的认同和遵守。诚信的缺失伤害的并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严重的是动摇了整个社会和谐运作的基础。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药害事件背后都是“不诚信”在作祟。诚然,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现行的许多制度和规则还不完善,不诚信或许在短期内会获利,甚至还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但从长远来说,一个失去信誉的人只能自绝于社会,一个出现“信任危机”的企业终将是自掘坟墓。

(一)目前我国药品市场信用严重缺失。一是生产信用缺失。部分药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劣质、有害产品充作合格产品出售,或者采用不正当生产方式,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严重损害消费者和其他企业的合法利益。二是商业信用缺失。某些药品经营企业或授权业务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履行法律法规,不严守信用,混乱了药品市场经济秩序。三是财务信用缺失。有些企业利用财务制度的漏洞,制造虚假的财务数据,为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分子虚开、代开发票,致使其他企业或个人受到蒙蔽,使假劣药品以合法身份流入市场,损害了其他合法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药品市场诚信缺失危害极大。不仅会影响企业之间的正常交易,造成市场秩序紊乱,同时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如果发生严重药害事件,会危及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甚至会降低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二)信用严重缺失的根源在于没有建立诚信保障机制。信用缺失是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仅从媒体公布的有关数字看,信用缺失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就令人悚然:全国每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0%左右。没有健全的信用体系的约束和威慑,是信用缺失行为泛化的原因所在。

在药品市场建立诚信体系的办法之一就是公开信用信息,建立诚信保障机制。也就是通过公开个人的社会诚信信息,使行为主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完全责任。其核心是将缺乏诚信的人公之于天下,一方面增加总社会成本,使其不愿再从事违法活动;另一方面,增加行业风险,使其难以在社会立足甚至被排除行业之外,从而不敢冒犯缺乏诚信的风险。

由于药品具有特殊属性,普通老百姓对药品的内在安全没有辨别能力,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个人的信用信息又大量掌握在政府手里,长期以来,不依赖政府就没有任何信息来源。因此政府必须尽快建立一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诚信保障机制,使背信弃义者能够公之于众并且受到社会有效的约束,从而为社会建立一道最基本阻断诚信风险的屏障,并使诚信成为一张能够在社会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二、以现代技术手段构建我省医药诚信体系

科学的监管必须以科学的技术和手段作为依托,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自2005年起,我们就开始尝试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加强医药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截止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药诚信网(www.xiexiebang.com)”为工作平台,“药监部门案件上报系统”为数据基础,“企业查询系统”为监管手段,“公众查询系统”为服务目标的综合性医药诚信体系。体系的核心是:通过记录每一个涉药单位、每一个法人、每一个责任业务员的诚信污点,促使企业和相关人员客观上不敢、主观上不愿从事违法经营,从根源上督促药品从业人员增强对药品质量的重视,封堵假劣药械流入合法市场的渠道。最终使“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以及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药品从业人员无法在河北立足”,使药品市场进入“诚信时代”。

(一)建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责任业务员数据库,摸清企业底数。自2006年底以来,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始对省内外药品生产企业以及省外医药企业(生产、经营)在河北境内从事药品经营活动的营销人员实行登记备案管理制度。此举一是备案了企业营业执照等各种证件资料。二是明确了企业责任。即若销售人员发生变化或变更授权期限、授权范围等内容的,企业要重新申报备案,否则,企业要对本单位营销人员的行为负法律责任。截至目前,全省840家药品批发企业的15437名责任业务员已全部纳入医药诚信体系中,实现了100%的覆盖面。省内外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河北从事药品销售的2万余名业务员已全部纳入系统管理。

(二)建立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行政处罚案件上报系统,保障数据来源。稳定、可靠的数据来源是医药诚信体系的基础。为此,省局要求各级食药监部门在行政处罚案件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后10个工作日内,通过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行政处罚案件上报系统,填写《药品、医疗器械行政处罚案件上报表》,将案由、案件种类、案件来源、当事人名称、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企业质量负责人或医院药房主任以及直接责任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违法事实、违反条款、处罚依据、处罚结果、行政处罚决定书编号、是否继续追查等案件基本信息上报省局。

(三)建立责任业务员稽核查询系统,鼓励合法经营。为促进药品诚信经营,我们专门建设了“药品医疗器械责任业务员稽核查询系统”,将省内药品生产企业以及省外医药企业(生产、经营)已经登记备案的营销人员进行公示。我们规定:自2008年8月1日起,凡是未在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登记备案并网上公示的药品营销人员,一律不得在河北省境内从事药品经营活动。河北省境内所有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不得与未通过登记备案或审核不合格的药品营销人员开展药品购销业务。同时,利用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行政处罚案件上报系统录入的违法案件信息,把这些单位或个人在交易过程中的不诚信记录自动添加到药品医疗器械责任业务员稽核查询系统中的个人基本情况页面中,以备查询。无论是药品采购方,还是销售方都可以通过责任业务员稽核查询系统来了解业务员的诚信情况。如果该业务员没有违规记录,系统提示:“可以与其洽谈购销业务。其诚信情况是:该人员无不良行为记录,经营品种范围是药品,销售区域是河北省。”如果该业务员曾有违规记录,系统将提示:“某某在何时何地因何存在违规记录,药监部门对其做出某某行政处罚”。通过这个查询系统,使得整个药品交易更加透明和公开,所有非法经销者无处藏身。

(四)建立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药诚信网,服务广大群众。河北省医药诚信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民,为老百姓提供药品消费“指南”。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的有关要求,将单位或个人违法行为记录和个人诚信记录公之于众,普通百姓登陆到医药诚信网后,可以按照企业性质查询和人员查询两种方式,查询到想要了解的有关信息,从而使医药诚信信息真正变成违法单位(个人)和涉案关键人直接的社会责任。截止目前,河北省医药诚信体系建设虽然启动时间不长,但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并显示出自身的威力,一些出现违规经营的企业和个人被列入“黑名单”,十几个因为从事假劣药品经营的业务员被驱逐出河北药品市场,既净化了医药市场又促进了医药经济的良性循环。医院普遍反映,通过核实药品营销人员的合法身份,保障了药品购入的合法性,药品的真实性和质量的可靠性,从源头上杜绝了不合法药品流入合法渠道,更进一步保证了药品质量和我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药品经营企业认为,此举能够净化业务人员队伍,保证企业安全,同时使一些出租出借证照、挂靠的企业失去生存环境,有利于净化药品市场。

三、提高科学监管水平,必须不断完善医药诚信体系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更深切的体会到,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实践科学监管理念,以创新的手段,不断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结合当前监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医药诚信体系。

(一)统一医药信用衡量标准体系。根据医药行业特点,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企业和个人不良行为的综合考评,全面评价企业和个人信用等级,最终使信用信息成为促进合法企业正当经营、违法企业不敢经营的政策利剑。

(二)建立失信惩戒机制。一要完善行政性惩戒机制。尽快实现全国各地医药市场信用信息的联网,信息资源能够通过网络异地互查,为药品监管部门在行政审批、执法检查等方面依法加大查处力度提供服务,对失信者惩戒,切实扭转失信违规成本小的状况。二要逐步形成社会性惩戒机制,通过信用信息的广泛使用,把失信者对某一方的失信转化为对全社会的失信,使其一处失信用、处处受制约。

(三)扩大信息采集范围。由单一采集行政主管部门的信息逐步转变为工商、卫生、税务等多部门信息的汇集整合,进一步扩大范围、拓展领域,提高医药市场信用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社会性。

(四)加强诚信环境建设。构建诚信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育信用道德,强化诚实守信观念,规范公民行为,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记者见面会上,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宏的博爱,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由此可见,比黄金贵重的诚信是一个国家的力量所系,是一个社会安定和谐的必要条件,更是政府施政的基石和一切价值的根基。药品的真伪和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建设医药诚信体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人民公仆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监管理念,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下载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增强企业诚信意识积极推进信用体系

    增强企业诚信意识 积极推进信用体系诚实不欺、恪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即所谓内诚于心而外信于人,古老的华夏民族响誉世界;道德涣散、诚信缺失却是今天中华备受关注......

    浅谈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

    浅谈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宋威镇 山东黄河建工有限公司文章摘要: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企业的发展之魂,是国家的立邦之基。诚实守信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建设......

    诚信体系建设汇报[推荐]

    建立及实施诚信管理体系(CMS)的情况汇报 食品工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安徽意诚食品有限公司是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食品制造业,2005年8月成立以来认真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三方互动”推动全市信用体系建立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十二五”规划纲要更加鲜明的要求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构筑。众所周知,“诚......

    诚信体系建设(5篇模版)

    浅谈税务文化建设与诚信体系建设 作者:张志平姜山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国家税务局办公室 邮编:137400 摘要: 广义的文化建设是指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

    推进医疗器械诚信体系建设是未来发展趋势(大全)

    【关 键 词】医药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中国医药商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近些年,媒体报道了不少医疗器械事......

    对推进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的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场主体的种类不断丰富,数量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推进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及时掌握市场主体的动态信息,提高企......

    推进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推进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2009-6-25 15:50 齐春枝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摘 要:推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适应国内外资本市场监管、提升企业自身管理发展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