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月作业设计意图
《蝉和狐狸》作业设计例举
设计意图:
1、语文教学重在打好基础,贵在日积月累,旨在学以致用。通过《蝉和狐狸》文本的学习,灵活地运用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感受伊索寓言的魅力和伊索寓言的写作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高雅的文学修养、实用的语文本领(编写寓言),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伴随着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与训练,高尚的思想、情操,人类文明的精华(该文本中伊索寓言寄予的寓意)一点一滴流淌在学生心田。
2、以生为本,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学好语文。积极调动学生整个身心沉浸于文本伊索寓言中,不仅理解课文语言,而且涤荡学生的精神世界。其次体现学生学生求索答案的积累、理解、运用等思维过程。
3、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因此,课内必须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课余、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以巩固、应用、拓展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4、为了达到作业时机与教学过程的融合,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融合,还有作业内容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如,我在教学《蝉和狐狸》一课时,在“精读寓言,理解寓意”的整体感知环节后,设计了以下练习:
▲为什么《狐狸和乌鸦》里的乌鸦会受骗 ?而《蝉和狐狸》里的蝉却没有受骗呢?假如你是狐狸的朋友,你想对他说:;
假如你是蝉的朋友,你想对他说:。
又如,当学生通过学习《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后欣喜地发现伊索寓言和其他寓言的不同之处,即伊索寓言的结构都是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内容与寓意吻合;故事中的角色大都是同学们熟悉的动物,如狐狸啊、狼啊、驴子啊等等时,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老师听说伊索寓言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先有寓意,然后伊索再根据这些寓意编出一则则简短而又简单的小故事,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寓意,你能不能也根据寓意编写一个故事呢?
出示要求:根据寓意“目光短浅,只贪图眼前享受,没有长远打算的人,早晚要吃亏的。”聪明的你能编写一则寓言故事吗?
▲再如,在最后的“推荐书籍,课外延伸”这个环节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作业:
1、乌鸦听说《蝉和狐狸》的故事后,很佩服蝉,特地登门拜访蝉。围绕“受骗”这个话题,它们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请你续编下去。
2、爱读书的你不妨课外用心去读一读《伊索寓言》这部经典书籍,并完成一张读书卡,准备参加班级《伊索寓言》读书交流会。
第二篇:语文作业设计意图
语文作业设计意图
《纸船和风筝》 作业设计及意图
【作业设计】
A、读写积累——基础题
1.字词积累(可以任选一项,也可以两项都选)。
(1)注意执笔和坐姿,抄写词语1-3次,难写的、带有生字的词语多写几次。写好后冲写得满意的词语笑一笑。
(2)注意执笔和坐姿,听写词语。写完后,让爸爸妈妈夸夸写得规范、端正、整洁的字,并圈出写错的字,改正后再写几次。
2.句子积累(任选一项)。
(1)摘录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或让你深受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爸爸妈妈听。
(2)和爸爸妈妈合作寻找合适的音乐,配乐朗读课文。
B、阅读感悟——拓展题(完成不限时间)
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我有友情要出租》《我是霸王龙》《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月亮狗》等都是关于友情的优秀作品,课后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这些绘本故事,与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并谈谈阅读感受。
C、综合运用——实践题(任选一项)
(1)收集一些团结友爱的格言、谚语,做成漂亮的书签,想和谁做好朋友就送给谁。
(2)你和好朋友之间有小矛盾、小误会吗?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你的小制作(纸船、千纸鹤、风筝、花瓶等)上送出去吧!
【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设计力求体现层次性、合作性、生活性、整合性和趣味性。
1.基础题中,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梯级作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形式、数量和完成方法积极主动地完成。让学生写好后冲写得满意的词语笑一笑(自评),让爸爸妈妈夸夸写得规范、端正、整洁的字,并圈出写错的字(父母评),正是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体现。
2.拓展题中,推荐相关的优秀书目,让学生不受时间限制地阅读绘本故事,既是一次次阅读,又是一次次心灵的“盛宴”。长期加强课外阅读,能让学生真正走进书籍的世界,并在阅读中健康成长。
3.实践题中,将语文学科与美术、手工学科整合起来设计作业,给作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实践机会。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动笔画一画和写一写,互赠礼物,这就打破了学生封闭的学习环境,使作业和生活接轨,故事的教育意义也就在学生的作业中得到了体现。
第三篇:“年 月 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年 月 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数学第四章“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掌握“年、月、日”的有关知识,了解有关闰年的知识,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究,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天数变化的规律,并完成表格,通过设计年历编排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通过时间谚语教育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教具准备:年历卡片、探究卡、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和学生一起回忆儿歌《太阳、月亮、地球》,引入新课“年 月 日”。
师:(同时课件演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年,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同时地球本身也在不断地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年月日’。(板书课题)
2、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识一年、一月、一日的。
师: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你都在哪些地方用到了年、月、日?
师:用你的生活经历说一说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时间?
3、通过猜谜语引入“年历卡”,并会通过年历卡找出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师:“一张宝宝真神奇,印的全都是数字,要知几号星期几,一查它就告诉你。”(生很快猜出是“年历卡”)
4、师说出几个节日(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让学生在年历卡上迅速查出是星期几,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究一年有几个月?大月有几个?小月有几个?
教师引导学生把不同年份的年历卡上的大月和小月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注,自己发现规律,在和同伴交流。
2、合作交流,解决发现的问题,完成表格,总结谚语。
学生在交流中发现二月份天数不一样,其他月份的天数不变,然后独立完成表格,交流完善,最后由老师总结谚语:“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特殊二月十十八。”老师解释“腊、冬”的含义。
三、深入探究,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有关闰年的知识。
1、首先听读资料,了解有关闰年的知识。
2、通过老师出示的两组闰年年份的表格,生交流发现闰年的规律:一般年份,每四年有一个闰年,整百年份每400年有一个闰年。
3、小组合作总结判断闰年的方法,并填好“探究卡”。老师引导学生练习,判断几个年份。
4、通过学生的计算,算出平年、闰年的天数,把谚语补充完整,并编成儿歌演唱;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四、巩固发展,课堂练习
1、抢答题:学生以4大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2、判断题:学生判断。
五、开拓发展,创新提高
1、发现年历卡编排的不足,发动学生创造性地编排一个个性化的方案。
2、交流完善自己编排的年历方案。
六、总结结束,渗透德育。
1、出示几个年份及日期,让学生联想,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了!
2008年9月28日,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课件展示)
2、说几条有关时间的谚语或名言,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师: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珍惜现在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在这大好的春光里,在这朝阳初升时,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在将来的某一天,为祖国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12个月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平年)二月 28天
(闰年)二月 29天
设计意图:
通过儿歌引入课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教师解释的地球公转自转时间,科学的介绍了什么是一年、一月、一日。挖掘数学中的生活因素,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有亲切感,更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根据年历卡查一些他感兴趣的节日,比如:儿童节、教师节、自己的生日。并进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流的意识。
为了突出重点——记住每个月天数。在前面充分铺垫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培养了合作交流能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了突破难点——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我通过出示表格,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再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总结、判断平年闰年方法,并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填好探究卡,从而有效地突破了难点。把谚语编成歌曲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更扎实,也使活动富有情趣。
让学生自己编排年历方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创新中得到发展和提高。总之,本节课我力求让学生在生活在实际中学习数学,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只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在轻松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归纳、浓缩,以歌谣的形式使学生轻松掌握,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四篇:“ 年、月、日”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年、月、日”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1、知道年月日是时间单位,知道一年中的大月、小月。
2、会区别平年和闰年,知道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
3、会计算一年的天数。能力目标:
1、利用教学辅助软件和网络技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其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
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东西: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说说今天是几几年几月几日?昨天呢?明天呢?
年、月、日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知道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年月日的知识。(出示课题)
二、利用“万年历”进行探索研究
1、利用“万年历”认识年、月、日(1)师(出示课件中的万年历插件):这是一个万年历,上面有年份、月份,也有每个月的天数。(演示:进入时间界面,点右面的第一个方块进入年历界面,点相应的箭头,出现相应的年份和月历,更可以输入年份进行搜索。)
师:仔细观察年历,你得到什么信息?(先让学生用软件演示,独立观察一段时间,再小组交流发现的规律)
[设计意图:利用软件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自己操作、演示、运用“万年历”软件工具,通过认真观察、研究,首先对年、月、日有一个直观形象的感受]。
(2)说说你发现的规律
学生自己说和教师引导结合,学生边回答边用软件演示。如: 一年有几个月?(点软件中的月份数一数)
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多吗?你发现有几种情况?(让学生在电脑上选出不同的情况)
二月是多少天?(28天,29天)如:
[设计意图:通过选取不同的年份,充分了解每个月天数的特点,以便学生概括规律,更可以利用搜索功能直接选择年份。](3)认识大、小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份的天数都是几天?说明: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份的天数都是多少天?说明: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板书:年:一年有12个月
月:大月(31天):1、3、5、7、8、10、12(7个)
小月(30天):4、6、9、1
1(4个)
二月:(28天或29天)
(1个)(4)说明:二月,有的年份是28天,有的年份是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板书:平年)闰年的二月有29天(板书:闰年)
(5)小结:一年、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大、小月呢?(学生观察,自己想办法。)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几个巧妙的记忆方法。
(1)拳记法:举起左拳,背向自己,凸起的地方表示大月,凹下的地方表示小月(二月除外)。
师生同时数。
(2)歌诀法:要找大月你记住,七、八两月挨着数。
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
3、练习:
(1)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这个月是小月还是大月?
(2)游戏:出示月份,学生判断:是大月说大,是小月说小。(3)请出生在大月的同学起立,请出生在小月的同学起立。你为什么没有起立?(二月出生)
4、判断平年、闰年方法
(1)师:到底哪一年的二月份是28天,那一年的二月是29天呢?老师不用看年历卡,只要你说出是哪一年,我就能告诉你这一年的二月有多少天,信不信?(学生说年份)
请大家通过软件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点选一连串年份的二月,看有什么特点。)
小结:每隔三年到第四年二月就是29天,这一年叫闰年,若这年的二月是28天,这一年叫平年。(板书:二月 闰年 29天;平年 28天)
师:看看闰年的末尾两位有什么特点? 师引导小结:只要看一个数的末两位,如果末两位是4的整倍数,这一年就是闰年,如果不是,这一年就是平年。大家喜爱的奥运会一般在闰年举办。
[设计意图: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是一个教学难点。利用万年历上的年份直观展示闰年的数字特点,让学生能更容易地掌握闰年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师:“四年一闰”的由来是什么? 知识介绍(显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精确的说是一年实际是265天5小时48分46秒。一年以365天计算,那一年就少算了大约6小时,四年少算了约24小时,也就是少算了大约1天。因此每四年就要增加一天,这一天就加在二月,这一年称为闰年。
(2)练习:判断平年、闰年? 1914、1960、1984、2003 2000年,1900年呢?(软件出示这两年的二月月历)1900年为什么不是闰年呢?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学会正确区分末尾是00的年份哪些是闰年,哪些不是。] 介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准确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算作365天6小时,实际上又多算了一点,长年累月下去,就造成了很大的误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科学家规定:遇到整百年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师小结: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这既是“四年一闰,百年不全闰,四百年又闰”的道理。
判断是否闰年:1600、2100、2400、1800(3)计算平年、闰年全年天数平年有多少天?算式?闰年呢?怎么知道? ①31×7=217(天)30×4=120(天)
平年:217+120+28=365(天)
闰年:217+120+29=366(天)或365+1=366(天)②平年:30×12+7-2=365(天)闰年:30×12+7-1=366(天)小结: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板书)问:为什么闰年全年天数比平年多1天?
三、解决问题,并利用万年历软件检验 1、2004年2月18日是小红的第十五个生日。这一年爷爷再过几天,才过第十五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
要求回答:(1)爷爷的生日是()月()日。
(2)爷爷这一年是()岁。
(3)爷爷过第十七个生日时是()岁。
2、小明在外婆家连住62天,正好是经过两个月份。你知道是哪两个月吗?
小丽在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她可能在奶奶家住了多少天?
[设计意图:利用万年历软件检验,使学生不但能利用年、月、日的知识解答与年月有关的题目,同时明白这些方法是有依据的。]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取得更大的进步。如果你还想更进一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还可以到网上去查找这方面的资料。
五、拓展题
显示2008,问:看到2008,你想到了什么?
2008年(闰年)奥运会将会在北京举行,请你在这一年中挑一个你喜欢的月份,参考下面的资料,制作一个月历,然后和万年历对照一下,看谁做得更精美。
2008年1月1日,星期二;2月1日,星期五;3月1日,星期六;4月1日,星期二;5月1日,星期四;6月1日,星期日;7月1日,星期二;8月1日,星期五;9月1日,星期一;10月1日,星期三;11月1日,星期六;12月1日,星期一。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将课上的探索实践延伸到课后,也继续了软件的运用价值。] 板书:
年、月、日
年:一年有12个月
月:大月(31天):1、3、5、7、8、10、12(7个)
小月(30天):4、6、9、11
(4个)
二月:28天平年 29天 闰年
(1个)
第五篇:典型课课内作业设计及设计意图
六年级典型课课内作业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填空.
1.8千米是20千米的 %,16吨的25%是 吨.32千克比 千克少20%,比60米多75%是 米.
2.已知六二班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那么:男生是女生的 %,男生比女生多 %,女生是全班人数的 %.
3.梨树棵数比苹果树的棵数少30%,那么梨树棵数是苹果树的 %.
4.已知甲数比乙数多40%,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乙数是甲数的 %,乙数比甲数少 %.
5.甲数与乙数的商是0.6,那么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
6.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第二天修的是第一天的20%,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
7.在一个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 %.(π取3.14)
8.王老师把4000元钱存入银行三年,已知年利率是3.62%,那么到期时王老师可从银行取出 多少元?
9.做一件工程,甲要6小时完成,乙要8小时完成,乙的工效是甲的()%,甲与乙的工效比是 .
10.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37.5%,那么这种盐水中盐与水的比是 .
11.一种商品提价10%后,再降价10%,现价是原价的 %.
二、解答题.
1.阳光小学六年级有学生280人,五年级比六年级多25%,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想:五年级人数比六年级多25%,也就是五年级人数是六年级的 %.根据分数的意义,要求五年级人数也就是求 人的 %是多少人.
2.对比解答.
(1)水果店运来苹果200千克,梨比苹果少20%,运来梨多少千克?
(2)水果店运来苹果200千克,比梨少20%,运来梨多少千克?
3.一批化肥分给三个生产小组,甲组分得这批化肥的45%,乙组分得这批化肥的35%.甲比乙少分得10吨,这批化肥一共有多少吨?(用方程解答)
设计意图
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