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摘要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富有独特魅力的社会群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功利性、保守性、表面化的特点。许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民营企业存在着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价值缺乏个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进程,导致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从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影响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企业文化。
尤其是在全球竞争化的今天。有无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更是决定企业发展的空间,基于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提出民营企业文化发展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解决问题的对策。要实现民营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建立一种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走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关键字:企业文化民营文化文化建设 对策
引言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的焦点问题,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的成败,甚至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民营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营管理文化,其本质是指企业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形成的带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企业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具体体现,是企业为保证宏观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而设立的一套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理念。
如今的企业竞争不仅仅是资本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使之沿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用先进文化引导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在企业内部形成的符合先进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推动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是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坚持正确方向,造就一直高素质的企业经营者和员工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被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理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员工在从事生产和经营所持有的价值理念。
根据文化的定义,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但其中最主要表现的应包括如下几点: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a.经营哲学的价值观念的指导
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静音这进行正确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经营活动。
b.企业目标的指引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并共同遵守的最高价值目标。
2·企业文化的约束力
a.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
b.道德规范的约束
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如果人们违背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心理上会感到内疚。3·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有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时,“厂信我荣,厂衰我耻”成为职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爱厂如家”就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
4·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
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我实现是企业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
5·企业文化的调试功能
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各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
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顾客、企业、国家、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就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6·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
文化力不止在企业中起作用,她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文化力辐射的渠道很多,主要包括传播媒体,公共关系活动等。
三、目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文化只是大企业的事
我国的民营企业一般来说规模都比较小,存在的时间也较短。它们认为企业文化是大企业的事,民营企业首先要生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这种事。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慢慢沉积、提炼而形成的。只要企业一经产生,这个企业的文化也就诞生了,企业文化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并指引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但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好的企业文化将引领企业乘风破浪,搏击长空,使企业经久不衰。而不好或不适当的企业文化则将使企业陷入困境,直至破产倒闭。我国的民营企业发端于社会的巨大变革时期时期,我国民营企业正在进行着一次大规模的企业文化变革,民营企业文化正处于一种从萌芽到快速发展的过渡阶段。
2·企业文化管理还是自发的。层次比较低级
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处于自发的企业文化管理阶段。除了少数民营企业已经入自觉推行企业文化管理的阶段外,大多数民营企业对认真推行企业文化管理,还不太在意或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企业虽然提出了文字性的经营理念、经营使命、经营价值观等,但往往带有一般性、模仿性。缺乏个性和适应性,很难实行或者并不打算下大工夫实行。而真正实行的则是老板的长期 自发形成的价值观念,它们的推行和企业经管理的主宰,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缺少创新精神,雷同化比较严重
在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很多企业也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但其中一味模仿、全盘照搬的比较多,而不是通过选择淘汰,消化等方式,把外来先进文化的文化吸收过来,作到有机的融合,培育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
4·民营企业管理者素质普遍不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
(1)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外在形象设计。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活动。
(3)将企业文化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
(4)将企业文化等同于规章制度。
5·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活动缺乏紧密联系,企业文化不能真正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
有些企业为建设文化而建设文化,不注重经济效益与文化建设的实际建设,最后形成了文化建设、经济效益“两张皮”,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6·重短期效益,轻长远考虑,缺乏战略意识
过去由于对民营企业在所有制上的歧视,使很多民营企业家在经营是重视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考虑。一些企业领导者为了自己升官发财,则选择了“重义轻财”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完全不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
7·家族色彩浓厚,企业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经营者的家长制作风,独断专行,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弱化了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不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的经营风险。
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凹显出来,并为我国的民营企业所认识,但是如何建设企业文化却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为了加快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培育增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1·更新观念,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作用
2·全面提高企业家素质,塑造企业家文化
3·提高职工素质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4·突出重点,塑造企业核心理念
5·重视 企业文化的创新,推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发展
6·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7·规范管理,建立配套的企业管理制度
8·着眼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
9·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
10·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活动的联系,用文化推动生产经营活动地开展
11·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努力打造百年企业文化
12·平衡家族企业中的各方面的利益
总之,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增强对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以促进这项工作,将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结语
在文化经济时代,民营企业要不想不被淘汰出局,实现基着长青,就必须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要利用先进的文化管理手段,塑造核心竞争能力,占领更为广阔的外部市场空间,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民营企业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坚持长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企业文化管理的强大威力。
参考文献
1.《文化道》鹰腾咨询著作
2.《民营企业文化》2004 李亚
3.《论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毛清华
4.《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5.《企业变革和文化》 余世维【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6
6.《三峡库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2009-07-17
7.《苏州市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__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课程名称_______组织行为学精要______
班级___09级4班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财务管理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Y02209435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沈珠____________
2011 年06月 05 日
第二篇: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摘要:今天,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组织,在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的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量的80%,生产能力占全国的55%。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生产率增长,进出口贸易,技术进步以及提供就业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决策、市场、营销、管理、资金、人才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的这些根源都在于企业文化,正是不适当或不健康的企业文化扼杀了企业,导致了企业的没落,以致倒闭。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本文主要介绍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民营企业文化现状和企业文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现状,发展对策
一,企业文化建设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围绕企业主的思想意识而向前推进的。但凡有能力创立企业并能把企业带进一个良性轨道的人,都会具备相对普通人强烈而又固执的思维定式,他们的思维模式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做较大的改变,这就是企业主的个性。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认同企业主的发展思路,能依据企业主设定的形为规范安定团结在企业中,这样的员工就可视同其认同企业文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往往会具阶段性,这根据员工自身的发展需求而定。当员工能清晰地了解企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时,发展目标一致,认为可以在企业里实现自我价值的员工将会持续留存在企业中,与企业共进步。换言之,企业除了靠重金留住人才外,还可以靠自身的文化建设来网罗住一些非物质追求的人才。这类与企业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员工将对企业产生很强的归属感,甚至会自豪于其能成为企业的一份子。相反,那些价值观与发展观与企业相背离的员工将难于长期伴随企业。如果企业主勉强将其留下,他们将对企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内部的安定团结。用企业文化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团队意识,并依靠整合的团队抵抗竞争。按照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哲学原理来看,人的最高需求是实现自我价值暨获得尊重,运用企业文化让员工将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联成一体,这将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精神风貌,更应该蕴涵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因此,除了企业形象外,它还代表了企业的价值标准、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文化建设。较为超前的企业,能够将企业文化扩展到“以人为本”的育人层次,如海尔,不仅对人进行物质上的关怀,更立足培养员工“自我实现”的文化理念,从高层次上实现“以人为本”;也有个别企业能够使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磨合,如海信集团,对于公司管理有两条重要纽带:其—是资本,其二便是文化。在肯定它们同时,也要看到即使是这些企业,也并没有形成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价值体系,在企业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等很多方面,企业文化的作用还不够,而这些方面恰恰构成了企业文化建构中的核心问题。企业文化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它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即是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以企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理念层面;二是制度和行为层面。对内它能激励职工锐意进取,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它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同时它也是企业进行改革、创
新和实现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企业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支柱。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是企业品牌的内涵。在现代经济中,消费者选择某个企业的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该企业的文化,表示他对某种文化的认同。比如选择麦当劳就是选择一种美国式的开放、自由、快捷、轻松;购买索尼产品的人,认同的是一种日本式的精巧、创新;而喜欢奔驰的人所倾慕的则是德国式的严谨、精细、气派和古典。因此,企业文化相当于企业的标签。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也就赢得了竞争。
要使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最高信念、是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的内在灵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基础。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
二,民营企业文化现状
2.1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
(1)竞争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民营企业对市场机制作用十分敏感,由此形成了努力拼搏的动力,这种特性恰恰是国有企业所缺乏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不用奔跑就可以舒舒服服的活下去,企业奔跑的紧迫性远没有民营企业强烈。
(2)市场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民营企业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市场,寻找空白地带,一旦发现,就立即调转船头,迅速赶到。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企业实际上先有市场,再有企业,它们是在发现市场空档后才成立的。强烈的市场意识使民营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
(3)创新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做别人还没有做过的事,这往往是民营企业最想做的事,也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技术上的不断追求,是民营企业的生命,也是民营企业成功的保证。
(4)效率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一些电视剧中,民营企业家只是出入宾馆、酒楼,吃喝玩乐的人。其实,作为投资者,他们正承担着风险的压力。他们在追求每一个技术信息,在寻找每一个商机。竞争的压力使他们强迫自己把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5)风险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蚀本。同时,高风险的背后也隐含着超出常规的机遇。因此,每个企业必须谨慎对待风险,同时又要勇于面对风险。国有企业往往不能处理好风险问题。一方面,他们敢于乱投资、乱贷款、乱担保,因为蚀本的钱有名无主;另一方面,他们大可不必没事找事去担风险,5%的利润足以使他们写出一个好的工作总结。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反,一方面,300%的利润将唤起他们拼命的狂热;另一方面,60%的失败机率足以使他们冷静旁观。
(6)人才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基础。每一个企业都希望人才济济。然而,有人才不等于有人才意识。只有把人看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才是真正的人才意识。许多民营企业老总说过一句话:“只有留得住人才,才能留得住公司的技术风格和产品信誉。”还有的民营企业在总结发展经验时说,成功=人才+机会+机制,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个公式中,人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7)服务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从商品到货币,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一跳。如果这一跳不能被用户需求的双手接住,那么,接住它的将是坚硬的岩石,这个问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如果第一次跳跃失败,他们再也没有第二次试跳的机会。由于这些原因,民营企业更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他们总是想用户之想,急用户之急,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许多公司向用户的承诺是“我们会做得更好
2.2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方兴未艾的企业文化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着种种缺陷,这些缺陷必将成为制约企业文化建设的瓶颈。
2.2.1系统性与现实性的缺失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遵循系统性。而现实中我们许多民营企业却完全背离了系统性原则,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缺乏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甚至许多决策完全是领导随意决定的,这必然会降低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其规范调整凝聚功能也会大打折扣。企业文化建设是源于现实而又服务于现实的。有的民营企业提炼的价值观念“高、大、空”倾向明显,离现实的距离太多,对员工的激励功能非常微弱,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2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两张皮
现在很多企业,企业文化纲领,核心价值管写的很漂亮,乍看上去让一些专门从事咨询工作的人都望而却步了。但是当我们真正去里了解的时候发现,公司制度,员工的行为等多个方面与这些大纲领大相径庭。
大多数民营企业都不明白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心声,表现他们最珍惜的东西,希望的工作和生活。他们只是把企业文化用优美的文字写出来也不去调查这种企业文化是否与企业战略一致,企业战略调整时,企业的文化仍然原封不动。
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有一套企业管理制度相配套。也有不少民营企业领导为了建设企业文化,制定了企业管理制度,但是现实中他们却不能以身作则的维护这个制度,使得员工也不去执行。
2.2.3裙带关系严重
好多民营企业中存在着严重的裙带关系。组成的结构包括家人,族人,同学,同乡,同事等。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存在,使得正常工作很难展开。浙江的一家民营企业在全国共有37个分公司,这些分公司的经理都是由总部派出去的。而且他们都是浙江省某县的,与驻扎在总部的人员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再加上学历不高,所以该公司对驻外的人员管理成为了一个大问题。由于裙带关系本身的自然条件,三五成群的小群体会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当企业的决策与小群体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之间就会出现各自为战,或是联合对抗的行为。使得企业有令难行甚至导致企业机体的分化。
2.2.4重建设,轻创新和评价反馈,流于形式
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是密切相关的,而许多民营企业只重视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一旦企业文化的雏形基本形成就认为建设过程结束了,全然不顾后面更主要的评价与创新活动。还有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价结果束之高阁,或仅仅作为评价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的绩效水平的依据,或仅用于提高本企业名声的宣传材料,而不把评价结果反馈到循环的建设装饰,没有实实在在地把企业文化上升到战略高度,有时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临时抱佛脚,因此,相当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形式上火暴而无任何效果。有些企业热于做表面文章,片面强调企业的表层文化建设,经常提口号贴标语把有形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纯粹是为了“文化”而“文化”。
2.2.5呈雷同化趋势,特色不明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企业文化的差异性是其生命的源泉,然而我们多数的民营企业所建设的企业文化却呈现出明显的雷同化趋势。许多企业不是在总结继承自己优良传统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需要,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条件,在创新中建设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而是盲目的照搬照抄国外或成功者的企业文化的内容或形式,从而导致我国企业文化的共性明显处于强势而特色明显不足。一些企业在提炼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口号时只想到借鉴成功者的经验,认为借鉴就是引用。由于企业文化缺乏行为和企业特色,内容空泛,因而也没有反映出企业的独特的素质条件,不能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五彩缤纷的企业文化就显得苍白无力。
三,民营企业文化发展的对策
3.1 培养高素质的,高积极性的,广泛企业文化建设主体
企业文化建设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其状况直接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首先,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励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所有企业成员共同的事业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所有企业成员共同的事业,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其次,要通过培训等各种方式提高广大员工的素质,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能力和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能力。
第三,卓越的企业文化是优秀企业家的人格化,企业家无疑是最重要的企业文化建设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强有力的推动者,因此培育和选拔优秀的企业家,培育卓越的企业家精神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首要工作。企业家要自觉进行理念改革,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家的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和作用的大小,也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应摆到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企业家要树立核心价值观,就应从思想深处形成最高理念,自觉开展理念革命,实现由经营理念到政治理念乃至最高理念的飞跃。3.2 建设特色化的企业文化
首先,我们应紧扣行业特征和企业实际,求新求异建设本行业,本企业的的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文化因企业性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个体企业与私营企业不一样,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不一样。因此,一个民营企业首先要根据本身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价值标准。例如工厂可以从产品出发树立“向社会提供最优产品”的价值标准,商场则可以根据本身经营特点提倡“顾客至上,一切为顾客服务”的价值标准,实际上这就是制定企业的最高经营目标。不同类型的企业员工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都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每一个人在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一员以前,大体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是相容、互补或是互斥,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观能否为每一个成员所接受。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法律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如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气氛会影响成员对企业的关心程度与一体感,社会传统文化对人们改变旧观念、接受新的价值观念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我们应广泛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精华并结合实际合理地消化吸收使之完全融入我们的企业文化中为我所用。
最后,企业文化的特色形成之后并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的调整文化的特色,使之与客观世界始终保持有机融合,确保其旺盛的生命力。
总之,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既体现企业特色,又为全体企业成员和社会接受的价值观。
3.3 创立最具激励机制的企业精神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平台
企业精神的提炼,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过程,创立和提炼它,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企业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不断地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心理培育,同时要反复地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并在实践中及时提炼出其中的优秀部分,几经反复后,再用最简单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中的精华,由此形成企业意识中最具激励的东西——企业精神。不难看到,企业精神的创立,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结出的硕果。因此,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促成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创立。创立企业精神,不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而是利用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热情,形成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工作合力,继而又炼出更新的精神成果,不断推进两个文明的建设。
3.4 确立高标准的企业道德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培育企业道德,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道德是企业员工的重要行为规范。道德对行为的软约束与厂规厂纪对行为的硬管理相配合,不但可以弥补硬管理难以面面俱到的局限,而且能够使员工的行为自觉地指向企业目标的实际。同时,企业道德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利益基础,否则就会流于空谈。浙江十大发明企业家之一的祝强,企业在如日中天时后院起火,原任公司副总经理、自以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妻舅,以资产分割为由,将祝强推上被告席。红极一时的广东“太阳神”在鼎盛之日,“兄弟都成了对手”,它今天的竞争对手之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以前的“旧部”。这些现象不仅造就了企业营运的混乱、资产的流失、规模的削损、人才的流失,而且对企业道德带来灾难性打击,最终直接影响企业形象、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
3.5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为之服务,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企业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一般认为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又称CI。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形象,并把它作为发展企业的战略措施,却并非易事。为此,企业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力推销自己,刻意地建立有特色的营销文化和企业识别系统,这就最容易涉及到法制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问题。企业形象要在社会中保持长久不衰,其内在保证是观念和行为的崭新、超前。
但是,有些民营企业错误的理解了“崭新”和“超前”的含义,于是乎广告成了王婆卖瓜、猫的名片画成了虎、产品成了他人专利的复制、售后服务成了推销的幌子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关键就在于经营指导思想不明,缺乏法制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玷污了他们的企业形象。应当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形象,在社会中应表现为对社会的真挚热忱和对自己蓬勃发展的信念,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管理规范、工作标准来实行,为此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配合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对职工进行“四德”教育,提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水平,加强他们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让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样,企业树立的形象才会在社会形成“信任感”、“可靠感”、“美誉感”,良好的形象才更具有持久性。
参考文献胡石明.漫谈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胡联奎,吕一林编译.企业文化的治理与改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邓明然,马全丽.建设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J].经营管理者,2002(2)方建中,现代企业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
第三篇: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摘要::企业文化建设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要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培育和提升富有特色的民营企业价值观、深化以“人本管理”为核心内容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民营企业CI体系构建和重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文化建设;现状;发展对策
A Brief Analysis on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Enterpri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bstract:The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ha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rivate enterprise very important function.But current our country private enterprise cul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exist not a few problems.To strengthen privat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have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 of private enterprise house, grow and promote full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 value of special features, turn to take“the person manages originally” as the private enterprise culture of core contents to constucted deeply and push forward private enterprise CI system to set up and value business enterprise thought a political a work completely.Key words:Nongovernmental business;Enterprise culture;Cultural construction;Present condition;Development strategies
1企业文化建设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1.1成功的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
就短期影响来说,它所造成的对员工士气的鼓舞作用会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回升;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更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虽然这种作用常常看起来并不是很直接,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效用,是企业发展最持久的决定因素。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或服务理念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1.2企业文化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会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有效率,二者是一个互相促进的管理活动
良好的企业环境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对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企业人力资源调配、考核等方面,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形成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组织目标与员工价值自我实现相一致的利益、文化、精神共同体。
1.3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是企业品牌的内涵
在现代经济中,消费者选择某个企业的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该企业的文化,表示他对某种文化的认同。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通过研究发现,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三大方面:一是顾客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二是员工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三是品牌影响度的高低和大小。而决定企业这三方面状况的正是企业文化。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也就赢得了竞争
[1]。
2民营企业文化现状
2.1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
2.1.1竞争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民营企业对市场机制作用十分敏感,由此形成了努力拼搏的动力,这种特性恰恰是国有企业所缺乏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不用奔跑就可以舒舒服服的活下去。企业奔跑的紧迫性远没有民营企业强烈。
2.1.2市场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民营企业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市场。寻找空白地带。一旦发现,就立即调转船头。迅速赶到。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企业实际上先有市场,再有企业。它们是在发现市场空档后才成立的。强烈的市场意识使民营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2]。
2.1.3创新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
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做别人还没有做过的事。这往往是民营企业最想做的事,也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技术上的不断追求,是民营企业的生命,也是民营企业成功的保证。
2.1.4效率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在一些电视剧中,民营企业家只是出入宾馆、酒楼。吃喝玩乐的人。其实,作为投资者,他们正承担着风险的压力。他们在追求每一个技术信息,在寻找每一个商机。竞争的压力使他们强迫自己把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2.1.5风险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蚀本。同时。高风险的背后也隐含着超出常规的机遇。因此,每个企业必须谨慎对待风险,同时又要勇于面对风险。国有企业往往不能处理好风险问题。一方面,他们敢于乱投资、乱贷款、乱担保,因为蚀本的钱有名无主;另一方面,他们大可不必没事找事去担风险,5%的利润足以使他们写出一个好的工作总结。民营介业与国有企业相反;一方面,300%的利润将唤起他们拼命的狂热;另一方面,6O%的失败机率足以使他们冷静旁观。
2.1.6人才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基础。
每一个企业都希望人才济济。然而,有人才不等于有人才意识。只有把人看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才是真正的人才意识。许多民营企业老总说过一句话:“只有留得住人才,才能留得住公司的技术风格
和产品信誉。”还有的民营企业在总结发展经验时说,成功=人才+机会+机制,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个公式中,人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2.1.7服务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
从商品到货币。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一跳。如果这一跳不能被用户需求的双手接住,那么,接住它的将是坚硬的岩石,这个问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如果第一次跳跃失败,他们再也没有第二次试跳的机会。由于这些原因。民营企业更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他们总是想用户之想,急用户之急,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许多公司向用户的承诺是“我们会做得更好。”
2.2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民营企业的价值观处于低层次、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
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传播与扩散处于被动状态,大多在被约束情况下进行。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制度、行为准则、企业容貌、作风礼仪等,它们处于不同的地位。其中,企业价值观是核心要素,影响和决定其他要素的形成和传播。这种基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的思维被动的去适应某些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限制管理者和员工对文化的积极传播及对最高理念的追求。使企业文化的运行处存“为我”的状态。难以形成强力型的核心文化力,大大降低了整体企业文化的推动力。客观上抑制了物质生产力的提高[3]。
2.2.2民营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扩散
都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缺乏政治观指导。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没有较好的建立在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上,未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导致企业文化基础薄弱。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体现在思想建设和行为规范的全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常常依赖企业家、管理者的思想信念,未能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使思想大多局限在传统的只顾企业利益的经济思考方面。而未从政治的高度来考虑国家或全社会的利益。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无法形成信仰支撑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2.3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
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自我形成理念、境界方面的根本革命,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实践表明。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家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关键的因素。然而,许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就是说,未把围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努力为之奋斗[4]。
3民营企业文化发展建设的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主要是因为它的主体──人的价值观念的培养是一个微妙的心理过程。企业的整体──企业文化的主体,是由若干年龄、性格、气质及思想文化素质各异的个体成员组成的。要使如此众多复杂的个体成员形成共同认识、树立同一价值观,绝非一蹴而
就的事情,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耐心细致的、全方位多环节的精雕细刻的塑造过程。目前,从总体上看,我们应当以讲求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为主要内容,来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3.1提高企业家素质,发挥核心作用
民营企业家是民营企业的灵魂。一个民营企业怎样确定自己的企业文化,怎样提出自己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主要取决于民营企业家的思想认识、知识水准等等。一句话,民营企业文化的产生最主要还是靠企业家的素质。当然,这里指的企业家素质不是一个人成为了董事长、总经理就随之而来的。[5]
3.2加强企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企业文化的培育要靠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努力,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成败,而员工素质的提高又依赖于企业培训。企业培训是形成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的培训主要从提高文化水平、普及科学技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着手,以提高民营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这是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从我国民营企业目前的状况看,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因此,民营企业要有提高员工文化水平的紧迫感,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采取诸如与晋级、评优挂钩等激励方法,鼓励文化水平低的员工循序渐进、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还要在此基础上,对全体员工普及现代科学技术教育,并使之尽快运用于生产领域,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以促进产品品种的不断更新、质量的不断提高和产量的不断增加,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改变员工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安于现状、闭关自守等陈旧观念;抵制竭泽而渔、惟利是图、以次充好等不道德的行为;树立争创一流、优质高效、对用户高度负责、面向世界以及改革图强等新观念,并见诸于行动。
3.3讲求经营之道,提供优质服务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一刻也离不开企业的经营、生产、建设、管理工作,必须讲求经营之道。讲求经营之道是指要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指导思想、宗旨、目标的发展战略。要致力于全面提高民营企业整体素质和员工队伍的素质,要依靠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民营企业的根本宗旨。经营中自觉做到义利并举,不能重利轻义,更不能见利忘义。
讲求经营之道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遵循规律,开拓市场。讲求经营之道最关键的是按照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办事,积极地开拓市场。这就要求民营企业认真研究市场经济规律,密切关注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遵循市场的客观规律,制定经营宗旨和发展战略,不断开拓本企业的经营领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二,义利并举,质量优先。“义利并举,以义为先”是一条具有深刻辩证性的经营原则,它不但不会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还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义利并举,以义为先”是民营企业必须坚持的一条正确的经营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经营思想,关键要体现在“质量优先”的原则上,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去举义。第三,文化主导,育人为本。这是现代企业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的经营管理之道。美国、日本许多企业成功的经营之道就是注重育人。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民营企业应把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放到企业目标的首位。第四,科技兴企,重视人才。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新科学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目前发达国家已达60一70%,而我国只有20—30%[6]。因此,民营企业必须树立牢固的科技兴企、重视人才的经营思想,自觉挖掘运用科技成果,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才能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发展企业的规模和实力。第五,严格管理,刚柔相济。企业不可一日无制度,执行制度必须严格,但同时需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民营企业只有寓情于法,寄法于情,才能形成严密的管理和良好的氛围,达到“刚柔相济”的良好效果。
3.4培育企业精神,加强团队建设
目前理论界对企业精神的理解是各种各样、莫衷一是的,比较流行的主要有群体意识说、价值心理说和精神总体说三种[7]。企业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特殊反映,它能够把众多人的兴趣、目标、意志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一个反映,是指一个企业独特的传统、习惯、作风和价值观,是一种统一的意志或力量。
在民营企业精神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立足企业实际,培育企业精神。社会主义民营企业精神的培育,必须从民营企业的实际出发,在考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的前提下,搞清本企业的实际,进而层层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凝练、精心培养出既反映时代潮流,又体现企业特色的民营企业精神。第二,确立共同目标,激励企业精神。作为企业的共同目标,一方面要体现国家的总体利益,明确代表企业的集体利益,另一方面也要使每个员工感到其中包含了自己的利益。民营企业推行目标管理是形成民营企业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可使企业每个成员随时都体会到共同目标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之所在,而企业就是大家团结一致争取目标实现而为之奋斗的场所。第三,发挥典型作用,强化企业精神。企业中先进人物是整个企业客观存在的精神代表,他们能把企业客观存在的精神予以集中并使之升华,上升为企业精神。第四,提高员工的素质,优化企业精神。只有广大员工理解企业精神,接受企业精神,才能把企业精神变成为自觉的行动。第五,加强组织领导,升华企业精神。培养企业精神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民营企业各级组织必须加强领导,重视和发挥民营企业内各群众团体的作用,使之成为企业领导者联系群众、沟通上下关系的重要渠道。
3.5塑造良好形象,形成企业特色
所谓企业形象,就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它是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基础上的,一是在企业对社会和公众所做的贡献并为社会所认同的基础上,包括企业的标志、注册商标、产品设计、产品质量、装潢和广告等;二是在员工是否和企业荣辱与共、关心企业经营和效益、珍惜企业信誉的基础上。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它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有助于企业占领销售市场;第二,它有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自豪感、荣誉感;第三,有助于和政府、社区及舆论界融洽关系;第四,有助于吸引人才。
优化我国民营企业形象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第一,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企业是靠产品打天下,顾客认识企业是从产品开始的。人们总是对,那些产品质量好、售后服务好的企业感到满意,并产生好感。因此,要严格保证产品质量,一定要货真价实,不能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第二,信守企业的经营道德。我国民营企业必须信守社会主义经营道德,首先要讲信用、严守合同、言而有信、实事求是、不做虚假广告;其次要遵纪守法、公平竞争、合法赢利,不行贿受贿、遵守国家的各项法规;第三,积极参与公众活动,扩大企业的影响。企业形象的树立主要靠企业自身行为的优化,但也离不开企业与外界的交往。
我国民营企业形象的塑造除必须从以上三个途径着手外,还要讲究有效的策略与方法。第一,突出企业的个性。我国民营企业必须通过突出本企业特殊精神、文化色彩、管理方式来塑造企业形象。企业个性越突出,企业形象越鲜明。第二,善于模仿。有效的模仿是指向竞争对手或同行学习成功的政策、标准和实施的方法,它能够帮助企业快捷顺利地克服各种困难,摆脱困境,为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扫除各种障碍。第三,挖掘产品特色。企业要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使公众确信,只有该企业才能制造出这样的产品,发明这样先进的技术,这就使企业多少带有些神秘或崇高的色彩。第四,利用形象标志。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商标、企业标志或徽记,这是企业形象标志的体现。我国民营企业必须强化其标志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公众对企业、组织的印象,又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豪感。第五,善于通过广告活动宣传自己。一个良好企业形象的树立,要靠自己的产品和经营,企业要有真正的实力,仅有这点还不够,要使自己的形象在更多的公众中产生良好的影响,还必须十分注意用广告来宣传自己,通过广告来宣传企业的目标、宗旨和价值观,从总体上塑造企业形象[8]。
参考文献:
[1]文修, 浅谈建设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新国学网,[2] 胡石明.漫谈企业文化『M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3] 胡联奎.吕一林编译,企业文化的治理与改造『M1.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4] 邓明然,马全丽,建设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Ⅲ.经营管理者,2002(2)
[5] 陈建萍.文化建设叩向老板定位[J].民营周刊,2001,16(4):135—138.
[6] 郝真.企业文化建设的运作[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65.
[7] 陈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18—19.
[8] 初志刚,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
第四篇: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摘 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的建设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其企业文化建设是相对滞后的,存在着宗亲观念严重、文化建设性差等问题。民营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学习型组织”等方法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竞争力;学习型组织;团队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我国迅速崛起,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以及市场竞争的13益加剧,民营企业逐渐暴露出其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有关人士预测中国民营企业有60%在五年内破产,有85%将在1O年内消失。这些数字决不是危言耸听,就目前而言,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民营企业迅速消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缺乏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其实指出了我国民营企业的一大“软肋”,即没有现代化的企业文化理念和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氛围。
一、企业文化建设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埃德加-H·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 I。塑造企业文化最重要的作用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由企业文化的本质决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自身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环境进而主动适应环境,使自己得以生存和发展。正是企业文化支配、影响着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一个企业中一种以支持创造性为核心的文化必然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有利于决策者实施战略创新、技术创新,进而形成竞争优势;相反,保守、不支持变化的文化会对有创新行为的员工采取敌视的态度,对新鲜事物回避 阻挠甚至打击,对于有刨新意识的决策者,他的创新战略几乎无法实施,即使勉强实施,也很难获得实际效果,进而阻碍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成长的最持久的决定因素。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与约翰-科特教授深入研究了企业文化与企业长期经营之间的相关性。他们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看起来不是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
企业文化是保持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企业活力来自于其持久的竞争优势。但是它必须有强大的文化氛围作支撑。支持性的文化能鼓励和支持员工努力学习、大胆创新,孕育组织需要的能力和竞争优势。支持性的文化也会使员工形成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的动力会直接影响组织的运营活动,同时促进对公司、业绩目标和战略的深刻认识。不支持的文化,则会使企业各部门间的合作程度和粘台度下降,即使有领导的硬性要求,依然会不理解、不支持,思想不统一、行动不统一,产生惰性与懈怠情绪。
总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的核心
思想和终极之道,它集中体现为企业的价值主张、价值基础和价值追求,具体化为企业的使命和目标。企业管理演变的历史也证明,那些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都保持着稳定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尽管它们的经营战略和实践活动总是不断的适应着变化的外部世界。这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又能保持其核心价值观不变的动力,正是使一些公司成为精英企业的原因。世界那些著名的成功企业,无不在经营盈利之外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依据。
二、民营企业文化现状
从1992年起,我国民营企业进人了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04年底,我国民营企业近250万户,约占全国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77%,从业人数超过全国企业从业人数一半,接近70%(数据来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民营上市企业100强”营收规模增长了16.06%,净利润增长36.64%,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2.54%,均刷新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民营经济工业总产值已赶上国有经济工业总产值,显示了民营经济强大的实力和发展潜力。但是由于一些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造成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处在自发的企业文化管理阶段。除了少数民营企业已进入自觉推行企业文化管理的阶段外,大多数民营企业对认真推行企业文化管理,还不太在意或心有余而力不足。现有的贯穿于企业经营的价值理念,许多是长期经营中自发地无意识积累形成的,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零碎而不稳定。有的企业虽然提出了文字性的经营理念、经营使命、经营价值观等,但往往带有一般性、模仿性,缺乏个性和适应性,很难实行或者并不打算下大功夫实行。而真正实行的则是老板长期自发形成的价值理念,它们的推行和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主宰,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第二,企业文化中的宗亲观念严重。这种宗亲文化一方面是家族等级的绝对权威,上下亲疏贵贱之别,另一方面又是一家人的亲融和谐,亲亲尊尊。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一般都是家族企业,是靠着家族成员的}办作,依靠着同族、同乡的支持帮助才得以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都有着深厚的宗亲文化的背景。比如:某地区抽查50家民企,厂长(经理)、营销副厂长(经理)、主管会计等主要管理人员是家庭夫妻关系的占凋查总数的62%,是家庭直系血缘关系的占洲查总数的10%,而没有亲戚关系只占调查总数的6%。血缘必然带来非理性的情缘。企业内更注重乡亲、熟人、朋友的感情联络。人与人的关系往往罩上一层温情脉脉的而纱,使经营管理只有非理性特征和落后性特征,妨碍经营管理的问题往往长期存在,并且日益加剧而得不到解决。有的民营企业内,人与人之间不管是否有血缘关系,其互相称谓往往均用血缘称谓,形成一种类血缘关系。人际关系看似亲密,实则隐藏这样那样的矛盾而得不到解决,使企业缺乏理性运行的真实法则.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这大大影响民营企业的管理效率。
第三,企业文化中的伦理观念陈旧 传统的儒家伦理特别讲究“名分”,即“正名定分”,其要领在于家庭和社会成员要等级有序,君臣父子各守名分,不得逾越这种秩序化的理性丰义更普遍地表现为论资排辈、迎台大流。尽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民营企业敢于冒险,积极进取,并取得巨大成功。但从总体上看,这种创新和创业的精神仍未蔚然成风,许多民营企业仅仅是将创新挂在嘴边而不付诸行动。企业中论资排辈、等级森严,不仅压抑个性,泯灭天赋,扼杀创新精神,而且也不愿意看到别人成功。最嫉妒别人“冒尖”、“出头”。比如黎明股份失败后,一些员工反思其主要原因就是董事长王宏明一人当家,法人治理成为空
谈。加之各种荣誉集一身的王宏明根本听不进不同意见,独断专行。造成企业衰亡。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国人世背景下,这种陈旧的“名分”观念无疑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桎梏。
第四,民营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一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进行理念、境界方面的根本性变革,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民营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企业家理念的外化。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推行者、实施者。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与民营企业家的个人经历、性恪特点紧密相连,带有鲜明的企业家个性色彩。在形成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一些民营企业家带有功利的价值观,致使企业文化的推行功利目的较重。在具体的企业文化中,注重企业的广告宣传,企业形象塑造,忽视企业内部员工心灵的交流与沟通;推崇对重要客户、重要人物阶段性的点缀包装,忽略企业内部人文环境、区域环境的设计改造,这种短视行为只会扭曲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功利的附庸,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完整推行。有的民营企业家也确实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也有决心去培育,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有效的手段,更多的是由于未能长期坚持下去,结果往往虎头蛇尾,最后只是一种没有生机、也没有效果的形式而已。这也是国内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叫得热闹、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第五,急于引进西方的管理模式。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是以传统管理方法起家的,当企业成熟以后,便开始急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殊不知,管理方法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文化内涵,而不同的企业员工又具有不同的道德观、行为观及文化背景,两者能不能融合对企业经营效率、管理成本甚至存亡都有极大的影响。巾国的企业管理更多强凋人治,注重以“德”或“情”来管理员工,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员工及管理者多注重关系的处理。而西方管理模式强调法冶,体现在较完善的企业制度及法律体系上,员工及管理者的价值观是围绕企业的组成形式而构成的。虽然西方的先进管理模式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和提高其经营业绩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过于仓促的引进这些西方管理模式,必然要引起企业文化的冲突。以“三株”为例子:当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洗礼的吴炳新用军事化管理模式塑造三株,而年轻的吴思伟用彼佴·德鲁克理论乐此不疲.为三株设计了“矩阵式管 结构”、这种反差迥异的管理理念的支使下,三株的管理体系发生多次的转型,也造成一定的紊乱和冲突。这当然不是三株的致命伤,但也为三株的灭亡留下了隐患。
三、民营企业文化发展建设的对策
首先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经济全球化使得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是企业文化的外显。当代社会中,构成企业竞争实力的,既有厂房、设备、技术、资金等经济的因素,也有商誉、信用体系、企业形象等非经济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非经济因素在竞争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有时甚至超过经济因素而决定竞争的成败。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ion Identity System,简称CI)来塑造企业形象。这主要是通过统一的企业形象视觉设计,运用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别系统BIS和视觉识别系统VIS这三个CI的子系统,将企业的文化传达给所有企业关系者,凸显企业的文化个性,使社会公众对企业产生价值认同感和品牌认同感。通过CI系统树立企业形象的过程其实就是创建企业品牌的过程,CI即品牌,品牌即CI。现在很多企业成功地运用CI系统完成了自己的品牌战略,比如海尔,消费者很难分清海尔公司和海尔品牌,因为海尔品牌已经深入消费者的心中,海尔公司和海尔品牌已经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了,这大大提高了海尔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注重学习型组织的培养 被称为“21世纪的企业管理圣典”的《第五项修炼一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一书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有关理论,它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没有现成的模式,但不论那种模式,这个组织首先要学会把有目的的学习和适应变化作为生活方式,公司成员要认可组织的更大的目标,并且学会把组织作为系统来理解。我国内蒙古的伊利集团发现在农村招收的员工的纪律性比较差,这与制造业对员工的要求不相符合,于是伊利采用了军事化管理。伊利塑造了一批纪律性强的员工,保证了企业产品的品质。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应该每天不断地问自己:为创建这个学习型组织,自己做了那些贡献,自己那些贡献可以做得更大。因为领导者是企业运行的设计者,他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组织的运行模式。
再次树立“唯才是举”的企业文化理念。一个企业能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既表明了这个企业的文化品位,也是其企业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巾最重要的资源,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闪素就是劳动力。困此,在民营企业文化塑造中虚突出人才观:一是唯才足举,凡是人才,不论亲疏,大胆启用,委以重任,并为其设置崭露头角的舞台。中国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些家族企业,应重视对非家旅成员的培养与利用,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程序和制度以及企业内部竞聘的机制,真正做到知人善任。二是量才使用。对一个人的使用通常要经过识才、选才、用才三个步骤。识才是选才的基础,选才是用才的基础。民营企业家在用人时,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量才使用。在神州数码软件集成事业本部深圳部里,建立了一份员工能力档案;在上海部里,经理布置任务时要先与员工沟通,员工要主动让主管了解自己的专长,这样各方面的人才能互补,最佳的整体功能才能发挥出来。三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以信待人,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和才能,大胆使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改进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和宗法理念。中国是一个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强调以家族为中心的国家,建立在儒家“家本位”基础上的高家族信任度和低社会信任度,构成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传统文化基础。民营企业创业初期多为家族式企业,实行家族继任制,由家族成员控制重要岗位。但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再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会阻碍企业进一步的发展。针对这个情况,企业主可以只聘用有才能的至亲,对于才疏学浅而又不努力工作的三亲六戚,宁愿拿钱供养也不能让他们到自己的企业工作。而且企业主要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使其能顺利承接父业。当然企业主最好还是尝试聘用职业经理人,比如上市的用友软件和太太药业,也是家族式的管理,但基本上只管企业的决策权,而经营管理权则聘请外来职业经理,大胆放手。所以民营企业要根据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台自己的管理模式和文化理念仍然是很重要的。
当然,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还表现在其它方面,需要民营企业自己通过努力去发现、去实践。在实践中,要做到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离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参考文献
[1]胡大立,马士华.从核心竞争力看中国民营企业“短命”[J].华东经济管理,2002,(1).
[2][美]埃德加·H·沙因.企业文化生存指南[M],赫继涛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吕从坤.欠发达地区私营企业存在问题与对策[J].经济问题研究,2000,(7).
[4] 薛雯.论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18期.
第五篇: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
一、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经营间的冲突
1.认识存在误区,企业文化未成为发展经营的助力
一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在形象。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将很多的时间花费在标语、口号、厂徽、厂旗、厂歌、厂服以及企业标识上,并没有将企业文化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价值观中,深化到员工的思维、行为和工作中,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在经济效益主导下的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企业文化过于务虚,是做表面文章。三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部分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主要划归宣传部门和工会。将二者混为一谈主要是对于企业文化内涵没有深入理解,没有将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联系起来。四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很多管理者存在这样的错误理解,认为只要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培训员工学习、了解并严格落实,企业文化就大功告成。然而,企业的规章制度只是企业文化的制度保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不能深层次地为企业发展经营提供智力支持。
2.家族化情感式文化,遏制企业发展经营
民营企业在成立、发展成长、扩张阶段,大多主要靠的是家族化情感式管理,家族化倾向的企业文化在民营企业成立和发展成长时期确确实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民营企业要想更加壮大、持久、稳定地发展,家族化情感式企业文化就逐渐显示出对企业发展经营的限制作用。一方面,民营企业家存在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容易使企业文化没有后续力。一个人的意志和能力必然有限,企业的发展经营也必然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存在着家族情感式管理倾向,主要是指任人唯近、任人唯亲,雇佣意识显著增强,以人为本意识淡漠,主要依靠人治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创新。这将会导致优秀人才没有广阔天地,遏制住了企业发展经营。
3.照搬照抄的企业文化,脱离企业发展经营实际
每个企业的发展经营都有一定内、外部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及策略,企业文化也将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和独有管理模式。这也就说明,独具企业个性化特征的企业文化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就发展经营。比如,美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多数与追求个人发展为核心相联系,这就体现出自身独特性或独有性。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大多在建构企业文化时,就习惯于照抄照搬一些知名的或大型的企业的文化体系,脱离了企业自身发展经营的实际,也往往忽视了企业发展的周边环境,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
4.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禁锢企业的发展经营
很多民营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只要建立起来就可长治久安,不重视依据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文化进行改革、创新。企业文化的塑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依据自身的发展经营阶段、发展经营目标、发展战略和策略,不断变化发展、改革和创新,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经营、成长壮大。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发展经营的对策和途径
1.强化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指导企业发展经营
就民营企业来说,企业家大多数是“白手起家”,从“小作坊”形式逐渐发展壮大,主要靠的是用经验来对企业进行管理,管理者的素质普遍较低。然而,他又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中极大地体现出管理者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迫切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素质和科学管理能力,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经营重要性的正确认识,进而促进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强化企业管理体制变革,适应企业发展经营迫切要求
重点要变革家族血缘文化,确立现代企业价值理念。民营企业逐渐成长以后,管理层次越来越多,管理规模越来越大,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家族化情感式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管理的需要,甚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经营。这时,企业管理就需要突破“人治”转向制度约束,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当家族人员不能胜任时,应该并敢于重用“外人”,摒弃专制模式的决策机制,转向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消除决策的风险,倡导尊重知识、尊重能力、尊重人才的现代企业文化,突破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以适应市场经济和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3.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企业经营发展能力
民营企业要全面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特点和个性,社会文化背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状况,审慎地确定企业愿景。同时,要构建“学习型组织”,要求并引导管理者和员工进行“第五项修炼”,改变“心智模式”,树立“共同愿景”,在内部形成“团结学习”的氛围,弱化个人意识,养成“团队精神”,克服企业文化建立中的“个人英雄主义”现象和文化“弱势群体”现象。积极构建全员参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这样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企业发展经营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
4.重塑民营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经营持续长久
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与众不同、脱颖而出,企业形象就显得极为重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形象、信用形象、商誉形象等无形因素对企业发展经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甚至起决定性作用。一般民营企业因为自身特殊的发展模式,往往没有做好企业的品牌和塑造良好的形象,然而,企业形象一旦形成一般很难改变,不良形象很难消除,企业的发展经营也将停止或退步。要塑造或重塑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经营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使企业更加重产品质量、重产品服务、重企业信誉、重企业信用、重社会责任,在企业内、外部构建和创新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样才能使企业发展经营持续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