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发展建设中起的作用
论文: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发展建设中起的作用
悬赏分:10 | 提问时间:2008-10-17 18:04 | 提问者:匿名
其他回答 共1条
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搞好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国资委和国资委党委对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召开了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印发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各国有企业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成效比较显著。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营造了浓厚氛围。各企业普遍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或建设纲要,下发了相关文件,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内容和实施步骤。许多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之中,成为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工作之一,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从企业领导到普通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普遍提高。
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体系,落实了工作责任。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了责任人、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及其相应职责。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做好指导、规划和协调工作,同时发挥企业党委(党组)、董事会和主要经营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决策作用。建立了党政工团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和分工负责、关系协调的责任体系。注意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专题讲座、组织出国培训考察等方式,切实提高了企业文化建设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和实践能力。许多企业设立了工作的专项经费并纳入预算管理,加大了软硬件投入,进一步完善了工作载体和设施。
加强督促检查,形成了工作机制。许多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管理,建立了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及时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一些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年度工作目标和月度工作计划,有的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对工作成效进行考评和奖惩、总结经验、发现典型、研究解决问题,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注重联系实际,一大批企业初步形成了企业文化。许多企业通过召开研讨会、深入调研、走访学习其他企业、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工作。召开不同范围和层次的工作会议,根据总体规划要求,从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等各个层面全面启动,提炼形成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管理理念,制定员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树立企业形象,加强品牌建设。一些企业结合所在行业和产业特点,确立了主攻方向和阶段性目标,精心策划,选准载体,先简后难,分步实施,逐项落实,稳步推进。
通过努力,一大批企业初步形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管理内涵,生动活泼、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几年来,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在铸造企业灵魂、塑造企业形象、培育一流员工、促进改革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发挥,积极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
对企业文化建设实质和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深化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是用先进科学的思想和文化理念武装职工头脑,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的管理行为和管理方法。企业文化及其建设是一门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和形成要素,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行为。
建设中国先进企业文化,要注意从规律性上去研究、把握和推进。一是必须加强指导,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形成组织保障机制;二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正确的工作原则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三是必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工作规划,扎实推动,循序渐进,不断创新发展;四是必须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体现企业特色,服务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五是必须融入企业管理,专群结合、全员参与,广泛认可并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六是必须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有力的物质保障和考核评价体系。
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
从国有企业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看,与世界许多一流企业相比较,目前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并不平衡,不少企业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和深化。有的企业没有把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思考和把握,紧迫感和主动性不强,缺乏总体规划和部署。有的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员工素质能力有机联系起来,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改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联系起来,就企业文化建设抓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有的没有深刻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和内涵,不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系统的分析思考,虽有一定工作声势,但限于表层化的形式,缺乏实际效果。有的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是硬指标,行动迟缓,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的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或期望值过高,希望靠企业文化解决企业管理的所有问题,这些都反映出对企业文化还缺乏正确的认识。
二是工作落实不够深入。一些企业提出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与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结合不够紧密,不切实际,缺乏特色,得不到员工认
可,起不到应有作用。有的提出的价值理念没有贯彻落实到企业管理制度中,没有深入到员工头脑,更没有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和行为规范。有的在工作上只有部署和一般性要求,抓落实不够。有的投入不足,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一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不能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存在领导不力的问题。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比较详细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但相关工作职责不明确,规划没有落到实处。有的企业把工作片面局限于职能部门和少数人员,没有形成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和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
建立完善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框架
《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反映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对于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系,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国资委和国有企业的共同任务。在这方面,各企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去年6月在国有企业党建政研会一届三次理事会上提出了进一步开展体系建设研究的要求并已经立项研究。从这次研讨的情况来看,一些企业注重研究、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框架,体系框架日益完善。我认为,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框架至少应包括三个基本内容和三个工作机制。
三个基本内容
三个基本内容就是要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理想道德的总和,包括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企业道德、经营管理理念等理念文化要素。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是使文化理念内化于心的过程。要把确定企业精神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通过组织引导员工广泛参与,开展理念确立和深入灌输,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对文化理念的认同度和行为的自觉性,使企业文化理念成为统一干部职工思想、凝聚智慧和力量的精神支柱,成为干部职工的行动指南和思想动力。
企业制度文化是约束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规范,包括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等。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和员工行为,提高管理效能,实现企业理念的制度化、制度规范的人性化和企业管理的柔性化,这是文化理念固化于制的过程。
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物化形态,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表现形式的企业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不仅包括企业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等生产经营成果,还包括企业环境、企业容貌、企业广告、企业标识、司旗司徽司歌等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内容。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就是要使文化理念外化于形。要通过整
合资源,统筹设计,全面推进,着重建立能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理念的企业标识体系,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美化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
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密不可分。如果把企业文化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其树根就是企业精神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对企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起着统领的作用,也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灵魂。其树干就是企业制度文化。它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固化,规范着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是企业精神文化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也是企业健康运营的基本保障。其树枝和树叶就是企业物质文化。它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外化,是承载企业精神文化的基础,是展示企业精神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的物质条件和有效载体。这三个方面协调推进,企业文化之树才会根深、干壮、枝繁、叶茂,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取得丰硕成果。
三个工作机制
三个工作机制就是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机制、工作指导和载体支撑机制、考核评价机制。
在组织保障机制方面。一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企业党委(党组)、董事会和主要经营者要发挥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作用。企业领导人员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思考,长远规划,集思广益,出思想、出思路、出对策,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提出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二要明确和落实工作责任。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企业文化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全体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三要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定期组织开展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文化建设专职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企业文化专业知识,提高工作能力。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作用,广大党员要做好表率,发挥模范作用,体现先进性,团结带领广大员工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合力,保持企业文化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四要保证必要的投入。设立企业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并纳入预算管理,加大企业文化建设软硬件投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在工作指导和载体支持机制方面。一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针对国有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发现和选树典型,用丰富鲜活的案例启发引导企业推进工作。加强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探索工作规律,深化理论研究,细化操作方法,搞好分类指导,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规范有序进行。二要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进一步整合企业文化资源,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手段,丰富和优化企业文化载体设计,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完善职工培训中心、职工文化体育场所、图书馆等企业文化设施,注重利用互联网络等新型传媒和企业报刊、广播、闭路电视等媒体,扩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覆盖面,多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提高员工文化素养。三要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协调。重视和加强对摄影、书法、美术、文学、体育等各种业余文化社团的管
理引导,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广大员工识别和抵制腐朽思想、封建迷信、伪科学的能力,营造健康、祥和、温馨的文化氛围,满足员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考核评价机制方面。一要纳入企业考核评价工作的总体部署。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一些考核评价标准。有的把企业文化建设情况作为考核企业领导人业绩的指标,有的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星级单位评定,有的开展了职工对企业文化的知晓度、认同度测评,有的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了企业文明单位建设、优秀成员企业以及干部业绩考核等企业综合考核范畴。这些做法都值得肯定。二要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目前企业普遍感到缺乏系统科学、可操作的评估认定工具和标准。要努力学习借鉴国内外最新成果,加大研究的力度,加快研究的进度,形成符合企业实际、科学、管用的考核标准。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价,就是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情况、企业文化体系的状况、作用、效果进行评估认定,肯定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考核评价重点是考核领导体制是否有利于工作开展,运行机制是否顺畅,文化理念是否融入相关制度并健全完善,价值理念是否反映企业实际、体现时代要求,企业标识体系是否健全、具有特色,投入是否有保障,员工对企业文化三个层面的内容是否认同,文化理念是否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的作用是否明显等。三要明确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要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采取企业上下与企业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即企业管理部门与员工考核评价相结合,企业自行考核评价与企业外部有关部门和专家考核评价相结合。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管理,及时总结经验,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取得预期效果。
第二篇:以特色企业文化促国有企业发展
以特色企业文化促国有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是广大员工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先进的、符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对于促进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论述了企业文化对公司发展及员工队伍建设的影响,阐述了发展企业文化提升公司发展软实力的方式。
国有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力量,是我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骨干,各级国企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以市属国有企业为例。
一、企业现状及企业文化发展
山东海洋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是由山东省日照市政府出资成立的市级旅游开发建设国有投资运营公司,隶属于日照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主要承担市级旅游资源开发、资本运作、景区运营平台职能,负责市委、市政府安排的重点旅游项目和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任务。作为市属国有企业,公司员工队伍呈现出身份多元化、复杂化,学历结构参差不齐,年龄普遍年轻等特点。自成立以来,员工对于企业面临的发展处境、肩负的发展重任等尚未建立起清晰、全面的认识。如何唤醒员工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对于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企业文化是公司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广大员工所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公司拥有健全的制度体系、规章制定、操作规程、行为规范等,完全能够实现员工操作有章可循、员工行为有据可依。但是精神层作为公司文化的核心和主体,没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提炼总结、推广宣传,广大员工对于公司的宗旨、目标、精神等的具体内涵不够熟悉,有待于进一步推广。鉴于上述情况,公司党委适时提出了以“上善若水为员工谋幸福,知行合一为社会做贡献”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凝聚员工心,合力促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文化促发展之路。
二、培育特色企业文化的主要做法
(一)全员参与,唤醒企业文化意识
为让员工意识到公司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期,该公司相继组织了“公司发展怎么看、怎么办”、“传承工匠精神,大干二百天表态动员”等大型全员讨论会。此做法引导全体员工立足公司发展、立足自身岗位思考对于公司发展的认识,也像员工传递了同舟共济过难关、大河有水小河满的整体意识,凝聚干部员工力量。
该公司加强企业文化宣传,组织成立企业文化手册编制工作小组,精心编排手册,并在公司范围内下发宣传,让文化落实到书面上。同时,在办公楼、厂区内悬挂企业文化标语,开通微信公众号,将经营动态及时传递给基层员工,切实营造“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文化氛围,让文化由入眼到人心。
在战略规划层面,该公司将文化建设纳入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把文化建设融人生产经营中,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把“上善若水”的企业文化理念与公司推行的稻盛和夫“作为人何为正确”的阿米巴经营理念充分融合,将企业文化贯彻到具体的工作细节之中。
(二)敢于担当,展现企业文化担当
加强党建凝心聚力。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到各基层支部、落实到每一名党员。通过党委书记、党委委员轮流讲党课、讲形势,举办党建学习交流会,开展党员示范岗,评选党员模范标兵,定期推送身边的党员榜样等,强化岗位责任担当意识,营造讲奉献、拼贡献的氛围。
?M行奖优罚劣考核。该公司不断尝试创新管理,打破传统的奖金平均分配机制,引入阿米巴绩效考核,每月进行单位及员工个人考核,将经营指标、文化建设等纳入月度考核中,激励各独立核算单位和个人创新争优。同时对在工程建设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及时进行表彰奖励。
(三)群冈助力,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该公司注重发挥群团平台作用,围绕员工生病帮扶、嫁娶服务等开展支持工作,切实成为员工的主心骨。组织开展成长故事会等特色活动,定期举办文体活动、青工联谊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让上善若水的企业文化自然融人员工心里。在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期间,该公司响应全市号召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宣传、礼让行人等系列活动,树立了公司的文化品牌形象。
为充分展现职工主人翁地位,该公司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凡是跟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一律经由职代会讨论通过后实施,以此达到主动接受员工监督、接受舆论监督的目的。该公司常年开设职工意见箱,专人定期开箱,整理职工反映的意见建议,落实民主监督。
(四)常怀敬畏,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构建领导述职述廉机制。每年组织员工代表对领导班子述职述廉工作进行评分考核,对工程管理、项目管理、采购等关键敏感岗位进行定期廉政谈话,对于“三重一大”问题坚持民主决策机制,时刻绷紧自律红线,保持清醒的头脑,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把廉政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先后组织集中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到市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等活动,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监督管理,引导党员干部守住党纪党规底线,切实把党风廉政教育与管干部、带队伍紧密结合起来。在文化长廊内专设廉政文化专栏,推进廉政文化、法制文化上墙,切实把廉政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入眼入耳人心。
三、实施特色企业文化的成效
促进了公司文化和谐。通过“上善若水为员工谋幸福,知行合一为社会做贡献”核心企业文化的推广,该公司内部统一了员工爱岗敬业思想,凝聚了员工干事创业力量,公司外部树立了敢于担当形象,得到了各级充分认可。优秀的文化所产生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为公司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有利提升了公司发展软实力。
促进了整体团队建设。在特色企业文化的指引下,该公司建立了以领导班子为核心、中层管理人员和党员骨干为中坚力量的优秀团队,打造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精干队伍,保障公司转型发展和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的同时,形成了富有协作精神、具备奉献精神、保有执行能力的核心团队精神。
促进了工程项目建设。推广企业文化的过程,也正是该公司转型升级发展的开始,伴随着两年的文化建设,该公司也实现了转型升级发展。该公司重点承担的东方太阳城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五个一核心工程均已启动建设,其中刘家湾赶海园提升改造已顺利完成,面向游客开放,初显了项目建设成效。
第三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员工处于主体地位,而企业家则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企业家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企业家的价值观决定着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以企业家倡导的企业核心群体对于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的理性思维,主要包括:企业“为什么存在”、“成为什么”、“如何生存”等问题。
第一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即:“为什么存在”; 第二层是企业的发展目标,即“成为什么”; 第三层是经营理念,即:“如何生存”。
这些都是任何一个企业家经营企业时必须面对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的缔造者,其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成型和培育。
如:张瑞敏倡导的海尔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创民族工业的辉煌;企业愿景:进入世界500强;生存理念:一切为了用户,让用户满意。
同时,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成熟的经营理念也不可能使企业发展壮大。如:双星集团是从原青岛橡胶九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什么青岛市9个橡胶企业唯独双星发展成为知名的大企业,并且成功地创建了“双星”企业文化,这与双星总裁汪海的价值观念是密不可分的。同样,海尔集团的前身企业先后换了四五届企业领导人,企业不但没有发展反而成为亏损企业,是张瑞敏缔造了海尔文化,使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发展为国际著名品牌企业。此种事例不胜枚举,真乃成也企业家败也企业家。
企业家是企业精神的倡导者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合。在企业精神的形成过程中,企业家精神起着积极的倡导和示范作用。正如一支军队是否能打硬仗,关键要看指挥员作风是否过硬。企业家对企业精神的倡导主要体现在企业家精神上。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精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可以说企业家精神就是企业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创业拼搏精神。永不衰竭的创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的效应是鼓舞士气。如:韦尔奇在CE竭力消除员工中普遍存在的满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树立起积极进取的精神文化,营造了CE人争强好胜、“数一数二”的性格。又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自来水精神”,就是由松下幸之助的创业精神延伸而来,让松下的产品像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提供给社会。再如:澳柯玛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海尔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等,都树立了企业的拼搏向上、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
奉献社会精神。企业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企业家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的关系可以体现出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我国著名民族企业家范旭东早在1914年就提出了四项基础信念的企业精神:
第一,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 第二,事业上积极发展实业;
第三,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 第四,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而顾全集体。
实业报国历来是我国企业家的报负,这种干事业的精神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试想一个狭隘的、没有远大报负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企业家,又怎么可能将企业做大做强?
改革创新精神。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说:“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创新能力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是现代企业制度对经理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在着各种机遇和风险,没有改革和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带领企业抓住机遇战胜风险。改革创新主要指两方面:管理变革和技术创新。管理变革能使企业运作高效、严谨,技术创新能使企业产品推陈出新,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但创新的核心还在于观念的创新,没有创新的观念意识就没有创新改革的能力。同时,就企业文化建设本身而言也存在创新的问题,其一,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文化与之相适应;
其二,企业为适应环境所发生的战略及组织变革引起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动; 其三,企业内部人员结构的改变带来管理上诸多变化等。
企业家要以这些变化的情况为转移,破除旧的、传统的管理思想、观念、方式,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努力创建使企业和员工自我更好发展的企业文化。
诚实守信精神。企业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它是企业通过舆论和信念调整和影响员工道德意识的行为手段。主要表现在如何对待集体和功利两个方面。企业是否做到诚实守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精神境界及道德水准。试想一个竭力推销假货的人,其企业还有什么诚信可言。日本日立公司的企业精神充分体现了企业的诚信:“日立精神——和、诚与开拓者精神”中,“和”体现了企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个性,“诚”则体现了企业讲信用,使顾客信赖其产品和服务。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播者和组织者
好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周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由企业家组织协调的结果。其一是缩短上下级距离,形成员工和企业家的良性沟通,不仅可以产生更多的创意,同时增进了上下之间的信赖关系,形成和谐发展的局面。“企业家并不是站在群体的后面推动和激励,而是要置身于群体之中,鼓舞群体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一名乐队的指挥即是一个恰当的例子,他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乐师共同一致的努力,演奏乐曲。一个管弦乐队取决于指挥者的素质。”其二,要进行沟通和传播。
企业家要将理念传播给员工,需要特定的载体和顺畅的渠道。韦尔奇认为:重要的是要将企业家的理念传达到每一个员工。他花费4 500万美元用于克顿维尔管理发展中心的建设,每月至少一次去演说和回答问题。在最繁忙的时候,韦尔奇承担这里四门课的教学,每次授课都在3个小时以上,一年学员约有1 000名。韦尔奇接任CE的CEO之后的19年里只缺席过一次讲课。在这期间,他将理念传播给每一个员工,从而对GE企业文化的营造和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定的载体是互动的,企业家的理念只有被员工理解和认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韦尔奇的接任者伊梅尔特说:“我的任务只有两项,一是传播思想,二是培养人才。”
企业家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倡导
倡导“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之根本,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真谛所在。我们知道,在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中,行为管理理论也是重视人的因素和精神作用的,但它与企业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利用人的精神和需求达到赢利目的,而企业文化则是通过调动和开发人的积极因素,以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在质量趋同、技术趋同、服务趋同的竞争形势下,一切物质手段的开发和挖掘趋向极限,而只有人的潜质是取之不尽的源泉。
纵观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企业家都抓住了提升“人”这个根本。如:海尔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三个阶段:OEC(日清日高)——SST(市场链)——SUB(策略事业单位)。第一阶段:日清日高,是对员工的行为养成,即规范个人行为;第二阶段:建立市场链,使每个岗位都进入市场,提升个人素质,充分体现人人是人才的用人理念;第三阶段:使每个岗位都成为一个事业单位,人人都是老板,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提升员工素质的机制。
“以人为本”是用“法治”而不是“人治”。“法治”就是机制,要求将“以人为本”的机制融入到企业内部管理之中,建立制度管理的平台,把人力资源上升为人才资源。GE为世界500强企业培养输送了70余名CEO,成为培养企业首席执行官的摇篮,这在国际大企业间成为佳话。在这里企业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企业,而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
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设计者和指挥,而且是实践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家的言谈举止使所倡导的文化理念人格化,凡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要身体力行,为人表率。优秀的企业家具有极强的人格感染力和渗透力,其胆识、能力、人品、作风、修养等诸多方面,吸引、影响、维系企业员工形成一种内在的凝聚力,并在社会上树立起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作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更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并做到终身学习,才能够保持团队成为学习型组织。
企业家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角,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市场经济呼唤企业家,建设现代企业制度需要企业家,同样建设企业文化也需要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来引领,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蓬勃发展。
第四篇:国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运用
国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运用
随着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水平日益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财富》杂志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关键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着企业文化力,这些公司保持了百年不衰。”研究企业文化理论,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是推动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迫切要求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亚洲和欧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日本文化将其转变为“忠、诚、孝、和、勇”。韩国企业掀起学中国兵法的热潮,把市场竞争当作军事战争,以夺取市场份额的主导地位论英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大会上深有体会地说:新加坡是靠继承和发扬儒学文化、孔子思想,才达到今天的富强。在中国,海尔的“敬业报国”价值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忠”的思想,清华同方中“同方”名字源于《礼记》“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之语,描述了志同道合者结伴前行的意境。“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企业价值观的构建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以人为本的基本格调,《荀子﹒王制》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胡锦涛提出了面向21世纪以人为本的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以人为本”,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尊重人才,以人为中心,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满足人合理的需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我国古代“民为本”的思想得到日本企业家的高度重视,他们把孟子“民为贵”的思想运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建立了“终身雇佣制”、“盈利分红”等制度,极大提高了员工的参与意识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以人为本,更要尊重个体的人格和价值。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只有分工的不同,无高低贵贱之分,所以,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尊重员工的人格,更要以人格魅力来感化员工。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企业家应该充分挖掘!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把它运用到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 $!自强不息”的观念与企业精神构建 “厚德载物”思想与企业经营理念的构建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德”,把“德”看做培育万物的基础。《周易》中说:“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就是说“坤”具有深厚无边的德行,所以能承载万物。在《象辞》中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坤”如同大地一样,君子应学习“坤”德精神,培养深厚的道德来容纳万物。在企业管理中,德与法的完美结合,正如鸟之双翼,不可偏废一方,也不可过于倚重一方。厚德载物可视为德治的理想目标和最高境界。对企业中的个体成员来讲,意味着做人要符合较高的道德标准; 对于企业整体来讲,应道德地对待客户及协作伙伴,并与其他社会利益群体和谐共处。
“贵和尚中”、“天人合一”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21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要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取得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集体意识淡薄、价值观混乱等深刻的社会精神危机,这些问题仅用科学技术难以解决。要克服工业文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就要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对内具有凝聚力,对外形成吸引力。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尚中”的思想可发挥这种凝聚功能。儒家文化注重和谐统一,既重视自然的和谐,也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以和为贵”的思想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其本质是重视群体和合作精神,注重企业与员工、股东之间,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同行甚至是竞争对手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和谐。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倡“合作竞争”和“双赢”模式,旨在说明企业间加强团结协作,才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共同取得更大的获利能力,增强竞争力。
第五篇:浅谈国有建筑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浅谈国有建筑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
性
摘 要:我们国有建筑企业(以下简称建筑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前者对后者具有统帅、保障和导向作用。同时,二者对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都起着重大的引领作用。后者是前者的有效载体和物化的有效途径,后者可以使前者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二者有机结合,互动互促,相得益彰,能为建筑企业提供一个优良的政治文化环境,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文化;重要性
我们建筑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疏导、示范等方式,对员工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教育,以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使企业文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融合体,对员工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二者都是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正能量。建筑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建筑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实现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更是党在国企落实路线方针政策的通衢,还承担着全党共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般性任务和在建筑企业中开展有针对性工作的特定任务。通过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广大干部和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企业员工努力实现人生目标。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外资大规模涌进和西方思想的不断渗透,势必会对建筑企业员工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在建筑企业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加强党在建筑企业中的领导地位,防止和平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建筑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加快企业改革步伐,进一步扩大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物资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建筑企业的地位和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建筑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研究人的思想、行为来调动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想很好的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就要使得他们的愿望和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相连,要使得职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管,能感觉到企业所给予的温暖,并为自己实现了自我价值,才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挖掘员工的创造潜能,从而搞好企业,这也正是我们建设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从许许多多在建设企业文化取得较好成绩的企业的实践中,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建筑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前者为后者提供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把握方向,逐步确立体现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和价值目标。企业精神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企业、企业职工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是企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企业精神是企业广大职工和企业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并表述为某种观念、信条与口号,逐步为职工所接受,并在人们的心理行为中体现为一种比较稳定的习惯,心态和风范。企业价值目标是一定时期内企业所达到的最佳经济效益和文化成果,是企业领导者和职工共同图谋期望的远景,要使之真正成为职工的共同认识和奋斗目标,必须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统一认识。只有这样,企业价值目标才能鼓励人们的进取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励人们实现目标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激励,完好的实现近期的长远的战略目标。
2、前者为后者提供精神层面的动力。建筑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励员工增强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需要在企业文化中体现出这种精神元素。企业管理中最复杂最艰难的环节,就是对员工的激励。现代管理学认为,普通企业一般通过显性制度来约束员工行为,监督的成本往往过高。如果通过企业文化这种隐性制度来协调,则会大大降低监督成本,员工往往自发就会将企业文化中的思维模式转化为行为。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在企业文化内涵里,要不断强化这种精神要素的提炼和宣传。在这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明显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激励员工的学习和宣传贯彻,使企业职工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人才观念以及其他与企业发展改革相适应的创新观念,来确保企业文化能够切实得到贯彻落实。
3、前者丰富后者的具体内容。企业文化是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生的成果。企业文化主要倡导分工合理、团队协作、个人价值实现等因素,以此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最终还是要服从于企业的经营效益,而我们建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有以上内容,还提倡凝聚共识、敬业奉献,在价值观上强调权衡好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上不仅强调企业的经营业绩,还要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如在稳定就业、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因此在实践中也必然会提出要将两项工作紧密结合的现实要求。
4、前者为后者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企业是职工赖以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任何企业首先要有一个适合于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企业为职工提供工作、生活的场所,企业的环境、工作的氛围对员工的工作效率有重要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硬件条件、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文化氛围,可以使企业职工文明、舒适地工作和生活。反之,在一个条件很差、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都紧张的环境下,很难使员工发挥出应有的创造性,企业也很难形成凝聚力和竞争力。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过程中,一方面,思想观念上自私自利、拜金主义的现象客观地冲击了原有建筑企业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建筑企业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市场,建筑企业同样需要追求利润指标,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外在环境愈加复杂,企业文化建设面对的形势也越发严峻。这些都需要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其指导、推动的正面作用,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让员工在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大环境下工作生活,为建筑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推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营造稳定、良好的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和法宝,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为建筑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提供坚强保障,建筑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利于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条件。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靠短期突击能够奏效的,要使企业文化的各个组成要素在企业的每个角落里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实践中通过鉴别取舍,不断总结经验,要经过长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和帮助职工不断消化、领会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内涵及其精神实质。随着建筑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只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功用,吸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才能推动我们的建筑企业政治文化建设跨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