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与发展

时间:2019-05-12 12:1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与发展》。

第一篇: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与发展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与发展

企业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企业文化客观存在于每个企业之中,有些积极向上的文化促进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长盛不衰,但有些消极落后的文化却极大地阻碍着企业的发展。

近年来,万合集团以“企业做强、员工富裕”和建设“百年万合、现代万合”为愿景目标,秉承“追求卓越”的企业理念,弘扬“真诚、执着、创新”的企业精神,不断创新发展战略,创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2013年是万合集团《企业倍增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为构建集团战略发展体系,以集团发展战略为导向,推进全年任务目标顺利实现应围绕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进行创新。

一、实施有效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的核心理念只有从倡导到践行再到形成习惯,最后溶入到员工的血液以至成为信仰,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从企业文化实践看,领导的身体力行尤为重要。领导的带头作用体现在带头灌输企业理念和带头执行企业

制度。

二、企业文化要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推动剂,优秀的企业文化造就优秀的企业。万合集团从建立至今,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企业文化也随之发展,逐渐地形成一个独特的体系。集团所面临市场经济形势不断的变化,要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也要随之而变,否则企业文化就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的市场形势,也就随之失去应有的作用。

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只有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才能使企业文化出现活力,在企业文化创新方面要注意不断吸收容纳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新的文化要素,不断融合现代科学与教育的新质内涵形成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知识、现代内容的新企业文化。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致力于企业价值观的创新、二是要确定企业文化创新的机制,并以企业精神为统帅,指导企业不断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在核心,它与时代的环境变化同步,不能有丝毫的窒息和停滞。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思想。也就是没有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服务的创新等。企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的依据。把创新的内核植入企业价值观,全方面融入企业文化的要素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全过程,培育员工的创新精神,使之转化成为一种动力和依托,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创新企业文化体系,建立品牌服务意识

我们要以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为宗旨,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品质,积极成为这一意识的传播者,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并在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体现创新服务品牌的重要地位,让优质的服务体现企业文化,让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引导员工有品牌服务意识。

但是,仅仅在企业文化层面上提升服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结合当前物流企业的行业特点,制定出有效的企业文化宗旨和可行性计划,明确物流企业的品牌创建目标,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妥善处理长期与短期目标的关系,以长期目标为指南,依靠短期目标把长期目标落实到实处,为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把工作落实到企业的具体部门乃至个人,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

四、完善员工的绩效考核是提高企业的良性发展有力保障

企业实行激励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创新性,让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求,增加其满意度和认知度,从而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应结合企业的用工机制及运营模式,建立起有效灵活的晋升、奖励等激励机制,并做到公正与公平原则,通过奖励、晋升来激励员工勤奋工作,尽可能的降低其负面影响。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合理运用,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体现对员工的尊重,才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在给予员工充分肯定与尊重之余,也要给予员工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和公平发展的竞争平台,要在事业上留得住人才,留下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是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要根据企业的运营模式、发展特性并结合员工的需求,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和优化,这样建立起来的激励机制才能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运营服务,同时满足员工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需求,真正做到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的共赢局面。

以企业文化为主导,加强思想工作建设,提升企业发展,拓宽思路,以集团发展战略为导向,实施企业文化再造升级,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提升员工晋升通道,打造一流员工队伍,推进全年任务目标顺利实现。

第二篇: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与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与发展

王家辉 唐贵平

企业文化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更高层次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强调以人为本,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总体上讲,企业文化不但要求创造一种充满气氛,而且还要通过平等互助、情感交融的方式,树立新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企业精神,激励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一定会是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是一个企业成熟的标志。一个成功的企业的源于先进文化作支撑,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必然是短命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一定是具有发展前途的企业。长白森林经营局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工作目标,以改革、管理、发展为工作重点,注重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走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道路,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使全局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提高了职工生活水平,也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与发展的目的,就是有效地管理企业,以认为本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搞好企业,发展企业,壮大企业,使企业的人、财、物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使企业得以高效运转,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与发展的重大意义,就是管理科学化的需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的需要,是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经济发展相互共存。企业文化是一种复合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积极作用,企业文化主要有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文化承递以及向心力、凝聚力等诸多功能。而企业文化建设本身也需要在企业加速发展中寻求发展的巨大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企业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繁荣的文化,没有高层次的参与,企业的经济也难以向纵身发展,合则相益、离则两败。

一、实行以认为本的文化管理

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体是全体职工,办企业必须依靠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协作精神,实行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要贯彻关心职工、热爱职工、尊重职工、理解职工、信任职工的理念,让职工切身感受到企业的关爱,产生热爱企业的深厚感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氛围。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对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决策及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经讨论、审议后方可实施。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在职工中建立起共同的目标和道德观念,使职工在观念上确立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行为准则更加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创造性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加强对“四有”职工队伍的培养

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提高人的素质,努力挖掘和发展企业文化,为了树立企业形象,制定了职工文明公约,并在企业内部坚持开展争创文单位、争创文明家庭、争做文明职工等活动。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予以表彰和奖励,以表示范,与时同时,还根据各单位的不同的生产特点,企业开展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如演讲会、知识竞赛、书法摄影等。通过这些活动振奋了职工的精神,鼓舞了斗志,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并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和主人翁立功竞赛活动,用先进的科学文化占领企业职工的群众的思想阵地。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经济状况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几年

来投资近百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从机关到每个基层单位都建立了职工活动室、图书馆,所有的采伐车间都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并购置了大量文体活动器材,满足了职工的业余文化需求。

三、创业不忘领路人

春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在这辞旧迎春之际,我们谨代表全体职工在职职工祝愿你们,以及你们的家属,新春愉快身体健康,合家欢了,万事如意,这是长白森林经营局对全局离退休职工的一封新年慰问信。企业没有忘记你们一如既往的关心看似一封普通的慰问信,但他所包涵的意义非同。无论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始终都没有忘记您们600余名离退休同志学习和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30万元的慰问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没什么,这一举动无疑是长白森林经营局爱护离退休老同志的使他们能够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一个缩影。

四、努力探索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和提高是深化企业转制,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现代的企业更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坚持“以人为本”上下工夫,企业管理要重视对人的管理。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通过灌输来塑造企业文化,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通过制度塑造企业文化,建立适应的现代企业要求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规范职工行为三是要通过职工来实现企业文化,从而把职工的归宿感、凝聚力、创造力变为自觉行为。四是企业文化要充分体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建立一系列民主管理制度,保证职工民主权利的实施,五是加强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企业职工共同信念或拥有的基本信念、意志品质和意识。五是要建立强有力的企业文化,首先的因素是企业领导者,因为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者,是企业文化的管理者,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是企业的变革者。

目前,市场经济活跃了,企业经济发展了,企业文化滞后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主要原因是思想解放不够,观念陈旧,没有摆正经济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只注重生产,对企业文化内涵不熟悉,满足以形成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

五、今后企业文化建设要加强的几个方面

一是在工作运行中不断提炼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代表着企业的经营观念,价值取向,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二是建立健全企业目标,增强企业的原动力。企业目标在一个时期内的具体奋斗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明确目标,对增强培养企业的向心力和原动力是极为重要的。三是增强企业素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企业的素质关键是职工的素质,因此,这要从提高职工素质抓起,一方面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和业务素质,另一方面抓好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着手抓好职工的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三个方面的教育,维护好企业的形象,企业良好的形象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四是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建设规范化。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所在。五是注重企业文化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观,使全体职工增强主人翁意识。重视人的价值,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放在管理首位,使企业管理有机地融于企业的文化之中,同时,还要加强民主管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强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职工与企业形成荣辱与工共的共同体,这样企业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在市场竟中不断发展壮大,昌盛不衰。

第三篇: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按:最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煤矿安监局安全监察司会同山东煤矿安监局组成调研组,对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的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发现,枣矿集团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所表现出的全新的安全理念,以及指导安全生产实践所产生的独特的管理方式,全面系统,效果突出,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性,体现了安全发展的要求。山东省人民政府先后两次在枣矿集团召开现场会,提出在全省开展“工交系统学枣矿、国有大矿学枣矿”的安全生产“双学”活动。

主题词:安全文化 准军事化管理 安全发展

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有120多年的开采历史,是原全国94户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之一。同大多数煤炭企业一样,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长时期没有走出安全状况差、职工士气低落、经济效益低下、发展后劲乏力的困境。1999年,百万吨死亡率高达1.50,企业内外债近30亿元,负债率达81%;过去曾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

2000年集团公司班子调整后,他们针对煤炭企业的高危特性,坚持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并延伸覆盖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地面和井下的各个环节,集中体现出安全文化建设对煤矿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安全形势好转,企业发展迅猛。百万吨死亡率由2000年的0.75、2001的0.57、2002年的0.28,降为2003年的0.18,2004年实现零死亡;2005年产煤2001.6万吨,百万吨死亡率0.1,职工人均收入达到2.7万元,实现利税14.7亿元,分别是1999年的4.1倍和5.6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枣矿集团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所表现出的全新的安全理念,以及指导安全生产实践所产生的独特的管理方式,效果非常突出,是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的典型代表。山东省政府已先后两次在枣矿召开安全生产现场会,开展“全省工交系统学枣矿、国有大矿学枣矿”的“双学”活动。

一、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锤炼执行力

枣矿集团通过综合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得出规章制度落实的“折扣定律”。即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章制度从集团公司、矿、区队、班组到现场每名矿工,层层下去,也往往是层层“折扣”,根源在于“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贯彻执行不力”。也就是讲到、部署到,而没有做到位。为此,他们从军队“绝对服从”原则中受到启发,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岗位安全责任制、工作部署要求必须像军人服从“命令”一样,一丝不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并实施《准军事化管理细则》,提出了“把矿山打造成兵营,把职工塑造成军人”的目标,集团公司最高领导层率先垂范,在矿区上下全面展开,培养“没有任何借口”、“绝对服从”和定时复命、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作风。6万多名职工统一着装,从开会人离椅正、日常举止文明、工作区两人成行三人成纵队等点滴“小事”做起,训练习惯养成,以至到乘罐下井、现场每个岗位生产工序都按部就班,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充分体现严谨的执行力。

执行力的锤炼,进一步引伸到人的安全行为的可控性,就是集团公司实行的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按照目标、执行、监督、反馈,再到执行的流程,制定了人人、事事、处处、时时有标准,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良性运行机制,把隐患按等级分为四种类型,实行A、B、C、D卡制管理,上、下道工序互为负责,并引入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管理模式,保证隐患得到及时解决。如为有效遏制“三违”,他们仅在帮教这一环节上就要使其过“六道关”,即单位帮促教育关、个人反思亮相关、组织教育引道关,“三违医院”诊治关(“大夫”由安全管理人员承担)、家教亲情感化关、陪护伤员警醒关,时间总计31天。一般轻微的“三违”也要过三关,时间为9天。在规定的时限内,每一项都有具体的内容。实

行准军事化管理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三违”现象大幅减少。枣矿集团通过现场数据对比分析,“三违”率自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后下降了60%,人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二、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强化保障力

枣庄矿区开采历史悠久、埋藏深,平均井深达460米,有的深达1000米以上,受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威胁严重,是山东省重点监控的六个区域之一。2000年以前,突水淹井、冲击地压引发的矿震、煤尘爆炸都发生过。“灾害是矛,科技是盾”“科技是安全生产的铠甲”的理念使枣庄集团更加注重安全投入和科技装备水平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作用。自2000年以来,坚持走技术自主创新之路,设立了技术创新奖励基金,实行课题项目承包制,鼓励各单位和广大员工大胆创新。5年累计投入安全生产资金十多亿元,用于改善装备和安全生产技术研发。矿区采、掘机械化程度已分别达到90.7%和100%。其中,有6对矿井双双达到100%。先后有3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废弃矿井高强渗流水害综合治理技术与矿井安全生产”等两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安全监视、监测、监控为主体的数字化系统构成了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矿井达标率为100%,矿区内实现矿矿联网。

围绕薄煤层综采工艺、综合机械化采煤、综掘配套设备研发、顶板支护改革、矿井水患治理、井下防灭火、水体下安全采煤等方面开发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广泛应用安全生产实践,产生积极的作用。如,与国内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将柴里矿防灭火列为通风安全重大攻关课题,综合运用探测、注浆、注水技术对火源点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了8年连续不发火、不封面。他们组织力量进行科研攻关,自主研制了ZY2400型支架,成功应用薄煤层生产,不仅强化了顶板维护,改善了安全环境,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最高月产达到10.4万吨,是使用前的4倍。目前枣庄矿区12对矿井,有5对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双十佳矿井”、6对被评为“全省科技兴矿先进单位”这些矿井中,有 4 对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上。

三、狠抓“三基”管理,筑牢安全根基

枣矿集团以“安全是根,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的理念,深化对“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的认识,不断强化措施。一是面向区队班组,抓基层。制订了实施《区队长安全管理条例》和《班组长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区队班组长竞赛管理办法》。推行班组安全自治,制定了具体的班组安全自治实施细则,明确班组安全自治的内容和考核办法,实行班组长动态管理和安全积分考核。开展了安全优质区队和安全优胜班组长竞赛活动。建立班组长安全诚信档案,实行班组长安全责任津贴,即本班组本月实现安全生产,为班组长发放180元津贴,以增强班组长岗位的吸引力,真正使安全压力传递到班组。自行开发了人体生物节律安全管理软件,每月初将软件自动排查出的ABC三类薄弱人物名单下发到采掘各单位,各基层单位严格按照人体生物节律预警预控表反映的信息,对不适应下井作业的,分类采取强制休班、专人监控、重点提醒等帮控措施。

二是大搞安全质量标准化,夯实基础。以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规定要求,实施“精品工程流程再造”。在工程质量上把住“毫米关”,创建精品示范区队、精品示范班组、精品示范工程,强力推进安全质量由“静态精品”向“流程精品”转变。从2003年以来,集团公司选择不同矿井、不同专业的典型,先后召开30次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现场会,推广安全质量管理创新成果。强化集团公司、矿、区队、班组四级验收,每月分专业至少打造2-3个精品工程,每季度至少建设10个精品亮点工程线。近年来共选树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区队 30个、示范班组 120个、分布煤矿采煤、掘进、机电、运输、提升、通风专业的 200个示范工程,建成了4个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矿井,有9 对矿井达一级,逐步实现了由点线创建到全面达标的深刻转变,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在广度、深度和力度上不断得以拓展和延伸。三是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强练基本功。集团公司要求决策层提高决策能力、管理层提高管理素质、操作层提高操作技能。推行安全岗位、安全环境“描述”。所谓“描述”,即是凡涉及

到煤矿专业分区队长、书记、技术员、班组长、岗位工都要按照规定的要求,把所在工作环境、安全操作程序背上来,达到熟知会用。为确保各岗位工达到应知应会,他们实行每日一题、每月一考、每季一评的“三个一”的安全内培机制,以此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技能。为补充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矿大、山东科大联合办学,2003年招收50名机电专业、50名采矿工程专业、50名通防专业,并将中青年干部送到高等院校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分期分批组织矿处级以上管理干部赴国外接受高层培训,已组织二批34人赴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接受MBA培训。坚持每年开展技术大比武,选树技术标兵。2005年举办了16个专业、86个工种、37526余人次的技术大比武,选树了600多名技术标兵。坚持实施项目负责制、工程技术人员“传帮带”和分工挂点制度,送技术、送服务到生产一线。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每年在枣庄矿区评出10名科技拔尖人才;推行“首席技师”评选制度,给予政治、经济上的关怀。即每月享受200元首席技师津贴,优先安排参加省级业务理论培训、考察、咨询活动;每年安排一次健康查体;优先推荐参加高级技师推荐评选。

四、坚持老矿抓改造、新矿新机制,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枣庄矿区生产规模在2000年以前一直保持在800万吨左右,近年来通过新井建设投产达到2000万吨。因此,新井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他们按照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要求,坚持老矿抓改造,逐步实现;而新井建设则从一起步就学习国外煤矿的管理经验,从人、机、环境上配套实施。他们认为“不改变煤矿用人多的状况,安全生产就不能得到可靠保证”。为此,改变过去先建井、再移交的传统做法,推行业主负责制,建设单位即是将来的矿井接产单位,从建井到生产,一套班子负责到底,增强安全管理的责任心和压力。在办矿思路上,走专业化道路,矿井只是工业生产区,不建生活区,彻底解决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在用工、分配、干部人事管理上都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子。如,新安矿除原筹建处36名人员为在册人员外,其余员工全部采用劳务输入的形式,签订用工合同,矿级班子成员只有5人(传统10人左右);机关管理人员按照一岗多责、一职多能的要求配置,全部竞争上岗,机关只设三部一室,定编51人。全矿用工总人数一直保持在1790人以内,比传统的矿井生产减少用人50%以上。在施工监理上,引进监理机制,强化质量管理。委托监理公司对施工全过程包括工期、质量、投资、安全等进行了监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安全保障水平。与此同时,新源、滨湖等新井分别创出18个月的全国同类矿井建设最短周期。

新井从建设开始就用人少,老矿井则通过进行系统改造,优化生产环节大幅压富余人员。除向新井转移外,通过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安置生产矿井的压减人员,5年来,压减近9000人。目前矿区基本形成以煤炭为基础、煤化工、电力、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多产业并举的发展经营格局。如,建设的总装机30万千瓦6座热电厂和年产110万吨煤焦化、10万吨甲醇、800万条子午轮胎等骨干项目。矿区非煤产业年产值达到52亿元,约占矿区总产值的36.4 %。现代化生产装备的运用,则大大丰富了矿井“本质安全矿井”的内涵。他们建成了全国首座户外无人值守35kV变电站和户外锅炉供热中心。井下采掘工程装备现代化的机电和生产设施,比传统的生产方式减少用人60%。新建的滨湖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实现了对井上下各生产系统的遥测、遥控、遥试和遥调四大功能。近年来,在先后新建和技术改造7对矿井中,大力实施大型主要设备改造和技术创新,集团公司年增加生产能力200多万吨,增加销售收入9亿元,节省用人4000多人。

五、创新股份制管理模式,安全责任人人担。为改变安全责任“头重脚轻”的问题,他们强化“全员安全责任传递机制”。即进行股份制改造,职工持股率达100%,明确安全责任在股份分红中含量,而不仅仅以入股资金多少分红,以此把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串在一起。创建安全质量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把安全质量作为产品来经营。按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由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以“枣矿集团”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的10%和枣矿集团公司工会持股会共同出资,依法成立国有控股的安全质量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并按《公司法》和《公

司章程》规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在产权清晰、职责明确、以岗定股、按股收益、风险共担的前提下规范运作。该公司把企业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关键岗位、关键人员作为主要激励对象,通过员工个人购股、企业以无形资产配股的形式,把安全质量股份量化到各管理层、操作层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种,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责任保障网络,工人违章发生事故,相应的从股份分红中扣除,形成员工利益与安全质量的共同体,让所有员工共同关注安全质量,营造全员关注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通过控制“三不伤害”,减少非人身事故,降低费用支出,从而实现安全质量股份的保值增值和无形资产从无形向有形价值的置换,最终达到企业发展、员工受益、生命安全得到重视和保障的目标。

推行安全市场化运作。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市场网络,对照4级隐患标准,按每条问题按100-3000元不等,建立隐患价格目录,形成定量市场运作模式。建立规范的结算、考核、仲裁的市场运行规则,形成了每一个生产者都是经营者、每一个生产要素都有价格、每一个市场行为都能有效控制、每一项工作都讲究投入产出的价值观。推行隐患“档案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建立隐患价格体系,以无缝隙调度考核,实现安全隐患处理的闭合落实。根据隐患整改流程和整改责任,分类建档,实现隐患落实档案化、查寻自动化。

对领导干部加大安全责任追究力度。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实行事故责任、非人身事故责任、工程质量责任、服务质量责任、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规定,发生死亡事故,死亡1人,矿分管领导记大过,矿主管领导记过;死亡2人,矿分管领导撤职,矿主管领导记大过;内累计死亡3人或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事故,对矿主要领导给予撤免,终身不准再任 矿长。

第四篇:企业创新文化建设

企业创新文化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诸多弊端,突出表现为创新意识的匾乏,进而忽略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具体表现为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创新意识普遍薄弱,企业创新文化理论欠缺等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核心,从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普遍较弱以及和国际上的企业对比可以看出,想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必须重视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对企业来说,要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既要构建科技创新的战略,更要注意培育与自主创新战略相适应的企业创新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广大员工特别是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与活力,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关键词:创新文化 企业文化 发展

一、企业创新文化概述

一、企业创新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企业创新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类型,其定义也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创新文化是以一种初始方式,在某一特定时期为了满足创新思想数量最大化的需要而培育的一种行为模式。

创新文化能引发几十种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公司内创造、发展和建立价值观和态度,能够唤起涉及到公司效率与职能发展进步方面的观点和变化,并且使这些观点与变化得到接受和支持,即使这些变化可能意味着会引起常规和传统行为的一种冲突。创新文化需要满足以下四种价值观和态度:公司管理者乐于冒险、公司所有员工的参与、激发创造性、共同的责任。

创新型文化是具有长期的、多样化、创造性和强风险意识等特点的,并以未来发展为导向的文化。

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目标。

创新文化是指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无论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还是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都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体系和文化环境。

所谓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以及创新物质形态的综合,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和规范、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

创新型文化就是能够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的文化,有利于组织内创新行为的发生,能够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组织文化。因此我们对创新文化做出如下定义:创新文化就是指能够激发和促进企业内创造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的产生,有利于创新实施的一种组织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相统一的综合体,主要包括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制度等。

二、企业创新文化的内涵

企业创新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和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以及物质形态的总和。它拥有相当广泛的内涵。任何企业创新活动都是创新人才思想火花的结晶,以各企业只有占有相当数量的创新人才,企业的创新及创新行为才能得以发生与维持。企业创新文化就是一种吸引与培养创新人才,支持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创新效率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取得的企业文化。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加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就是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吸引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文化环境,推动企业的全面创新。

创新是企业生命之所在,能力之所在,希望之所在。创新文化是企业生存意识、危机意识、发展意识的集中体现,包括丰富的内涵。主要有: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企业创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其他创新的先导,没有观念创新,其他创新便无从谈起。观念创新最主要的是要求企业树立起知识价值观、竞争优势观、知识更新观等与时代进步相适应的新观念。技术创新。瞄准世界的科技前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动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持之以恒地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不断地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逐步缩小以至消除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这是众多企业的成功之道。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才能永葆企业青春之活力。产品创新要求从产品的整体概念出发,重点是进行产品标准创新,产品品种、花色、式样创新,产品包装创新,产品品牌创新,产品服务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即由过去的高耸结构逐渐向扁平结构转变,以加速信息传播速度,精简管理人员,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降低经营管理费用。决策方式创新。即由传统的家长,专家决策模式向集团决策、程序决策等现代决策模式过渡,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靠性、降低风险。

三、企业文化、企业创新与企业创新文化间的联系

企业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增强企业生存发展能力。企业创新文化主要是指服从、服务于企业创新,并推动企业创新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包括企业和员工的创新精神、创新氛围、创新工具体系等,其特质表现为: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富于竞争、持续创新等。企业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和不断的自我否定、变革,从而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企业创新、企业创新文化三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企业文化包含企业创新文化,但企业文化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与落后的企业文化之分,而企业创新文化强调的是一种先进的、积极的文化形态;企业文化是企业创新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制度保障,先进的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创新起到重要、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企业创新又会促进企业文化或企业创新文化的变革和发展。

二、构建企业创新文化的必要性

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企业与企业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科学分析国际竞争形势和国内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一、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意义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时代,而且未来的社会还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发展和变化。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富兰克林说过:“停止了创新思维,便是停止了生命”。21世纪将是一个智力竞争、科技竞争,特别是创新竞争的时代。创新是现代企业经济活力之源,技术创新一直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率增长的基本驱动力。但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是孤立进行的,总要依赖创新环境条件。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是企业技术创新潜力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及动力所在,企业创新活动需要具有创新本质的文化来支撑,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技术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推动作用,加快企业技术创新首先要建设企业创新文化。

二、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功能

(1)导向功能 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整体及每位员工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到引导作用,赋予它们创新精神,使之符合企业所确定的创新目标。企业创新文化为全体职工确立的基本价值观、道德规范、企业精神等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准则,却创造了一个共同的文化氛围,能够把职工的个体行为引导到群体行为上来。企业创新文化一旦建立,就等于企业形成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2)约束功能 企业创新通过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区约束、规范、控制职工的个体行为的。企业创新文化的约束,不是硬约束,而是一种内在的软约束,一旦一个企业的群体意识、内部风气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具有了创新的特点,就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心理共鸣,进而自我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展开技术创新活动。(3)凝聚功能 企业创新文化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并接受之后,就会把全体员工团结在创新目标之下,调动企业内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力量,进而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它所包含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内容,均寄托了企业全体员工的理想、希望和要求,以及他们的命运和前途。(4)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它的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它对人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一种内在的引导,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在员工心目中树立起创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使每个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为企业技术创新而拼搏的献身精神,形成对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强烈使命感和持久驱动力量,激励企业全体员工不断追求技术创新。

企业创新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它无处不在,无时没有,企业的一切现象,无不深深地打上该企业特有的文化烙印。它是企业一切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一切创新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三 我国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概况

一、我国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人员创新意识较薄弱

企业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基本和管理者的学历成正比,和管理者的年龄成反比,但相比发达国家管理者的创新意识,还很薄弱。企业家调查系统通过对不同学历的经营者调查的结果是,平均有46.52%把创新作为主要的企业家精神;对不同年龄的经营者进行调查的结果是,平均有49.53%把创新作为主要的企业家精神,两者均未过半。在发达国家,绝大多数企业家均把创新作为成功企业家的典型特质,使企业家的核心精神,由此说明,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2 企业内没有形成创新氛围

企业没有意识要创新必须使创新扎根于企业文化,使企业上下、全体员工都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因为企业创新文化是最利于创新的土壤,能够加速企业创新的发展,增强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经营业绩的提高。由于企业创新文化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课题,所以,关于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的主体总是不明确。许多企业的员工都把企业文化的建树和创新归结为企业或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工作,认为企业或企业高层管理者是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的主体,实际上这是一个片面的认识。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的主体应是企业全体员工,只由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企业内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勤于创新的创新氛围,从而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缺少创新经费的保障

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没有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的专项经费,而只对部分立项的科研创新项目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其支持额度与科研创新所需的实际经费相比仍是远远不足。我国总体创新经费的欠缺,使得创新成果缺乏,创新发展举步维艰,造成了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从而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4 缺乏有利于创新文化形成的社会环境

虽然有的人具有创新的思维、想法,但由于缺乏创新文化的大环境,他们怕失败、怕创新不能达到既定的结果、怕在企业中提出了自己的创新想法结果却导致的失败,使得许多创新思维在萌芽阶段就被迫流产,导致社会总体创新意识不足、创新人才欠缺、创新经费缺乏、创新成果稀缺,整体社会缺乏开放的创新文化环境,而在大环境欠缺的情况下要发展企业创新文化是非常困难的。

五、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给员工自由

允许“来去自由”,多种成分杂交,为自由创新提供了自由竞争的条件,营造了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文化环境,最大限度减少了妨碍信息流通和迅速行动的组织构造层次障碍,打破雇员间死板僵硬的只能按企业组织层次进行互动的模式。人与人之间可以自由交叉相互沟通,允许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使他们在自由沟通中产生创造的火花,企业文化有利于“创新个人”或“创新小组”给他们以特别鼓励和保护以保证成员的新思想及时得到研究和开发,奇妙的设想才有可能迸发出来,并因而付诸实施。企业意识到了给员工自由的时间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必要时可以得到公司资金或人力方面的资助,这种自由融入到了企业的创新文化氛围中。

二、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

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是由若干个连续不断的创新项目组成的。企业的创新项目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或企业员工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产品、工艺、原材料、市场、组织以及制度等提出的更能适合企业持续发展的建议。对这些建议进行研究、实施便形成了企业的创新项目。既然是创新,就存在着成功与不成功两种可能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了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不仅能够接受一些奇思异想,鼓励创新,更能够宽容创新失败。传统的失败观,往往以成败论英雄,认为失败给企业带来的只是损失。能够正确对待失败的失败观,是指全方位、多角度,从新的视野去看“失败”,认为“失败”是新的起点,是合理的是机会是财富。所谓起点,是因为每次“失败”就意味着此路不通,另找一条路是一个新的起点会使人们离目标的距离越来越近。“合理”指创新环境的不确定,创新本身难度与复杂性,失败是难免的,也是合理的。所谓“机会”指如果坦然面对失败,人们就会大胆冒险,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机会来。所谓“财富”是指失败中的经验与教训,恰恰是组织中非常宝贵的。所以要创新,企业就应当创造出一个自由宽松的人文环境,让“接收失败容忍失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理念。

三、决策机制公平民主

创新思想更容易在宽松、民主、愉悦的环境下孕育和产生。透明、公平、民主的决策机制让创新者直抒胸臆,坦诚相见,而不会由于惧怕权威而压抑自己内心的思想。公平、民主的决策机制体现了企业内员工竞争的公平,能够让员工通过自己对企业的贡献不但能获得满意的物质追求,更能获得人生价值的体现。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活员工的创新思想。哈佛管理杂志提出:要笼络员工的心,公平民主的决策过程比加薪更重要。

四、企业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导向、规范作用。其凝聚力体现在企业的吸引力上,是一种能够使企业的大多数员工自觉地为企业奋斗的内在动力;而其导向和规范作用则体现了企业所提倡的最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崇高的价值取向所具有的一切硬性管理都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具备了积极向上、开拓进取、敢于胜利的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思想即出路”,创新精神是创新事业成败的关键,思想观念的创新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先导。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发展、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重要转型期,谁能首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谁就能抓住变革时代所蕴涵的宝贵机遇而迅速发展。五、建设学习型企业

科技创新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无论组织还是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想搞好科技创新是不可能的。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很显然,要完成企业的科技创新目标,仅靠个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还远远不够,群体的能动性、创造力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成效的大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和调动企业全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呢?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个人的梦想只有通过组织才能实现,组织的发展必须以个人的发展为基础。换句话说,通过共同价值观念和目标的引导,科技创新群体将不仅仅是相互利益需要而聚集起来的集体,而是由具有共同的价值观、理想追求和精神状态的人凝聚成的团队。这样的团队成员对企业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科技创新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将个人利益同企业利益、国家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者形成了命运共同体,这个命运共同体将不断激发出强大的创新力量。

因而,在建设企业创新文化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把企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广大科技人员的信仰、理想和心理、思维、道德等因素整合成企业共同愿景、创新理念、团队精神;把科技人员的奋斗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汇合成企业强大的科技创新动力,把企业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的企业,在学习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学习。这样,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就会不断推进。

结 论

当前我国企业创新文化建设还存在众多的问题,如企业领导缺乏开拓意识,企业员工缺乏创新精神等。而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核心,从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普遍较弱以及和国际上的企业对比可以看出,想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必须重视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研究还是一个前沿课题,而且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大多数的企业还是在摸索中建设企业创新文化。我国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整体处于一个落后的状态,但创新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日益明显。企业创新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应当始终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相伴。企业创新文化的建立需要理论的支撑,更需要企业制度的保证以及领导、员工的同心协力。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实际上是在营造一种激励员工不断创新的适宜氛围,在这个创新氛围中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创新的发展中形成企业所特有的创新文化。

第五篇: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

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有120多年的开采历史,是原全国98个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之一。同大多数煤炭企业一样,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长时期没有走出安全状况差、职工士气低落、经济效益低下、发展后劲乏力的困境。1999年,百万吨死亡率高达1.50,企业内外债近30亿元,负债率达81%;过去曾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

2000年集团公司班子调整后,他们针对煤炭企业的高危特性,坚持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并延伸覆盖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地面和井下的各个环节,集中体现出安全文化建设对煤矿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安全形势好转,企业发展迅猛。百万吨死亡率由2000年的0.75、2001的0,57、2002年的0.28,降为2003年的0.18,2004年实现零死亡,职工人均收入达到2.38万元,实现利税14.41亿元,是1999年的5,5倍。今年以来安全状况稳定,全年可产原煤2000万吨,各项工作又有新发展。

调查中,我们发现,枣矿集团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所表现出的全新的安全理念,以及指导安全生产实践所产生的独特的管理方式,效果非常突出,是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的典型代表。山东省政府已先后两次在枣矿召开安全生产现场会,提出“全省工交系统学枣矿、国有大矿学枣矿”的“双学''活动。

一、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锤炼执行力。枣矿集团通过对事故发生原因的综合分析得出规章制度的”折扣定律“。即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章制度从集团公司、矿、区队、班组到现场每名矿工,层层下去,也往往是层层”折扣“,根源在于”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贯彻执法不力“。也就是讲到、部署到,而没有做到位。为此,他们从军队”绝对服从“原则中受到启发,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岗位安全责任制、工鞑渴鹨蟊匦胂窬朔?命令”一样,一丝不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并实施《准军事化管理细则》,提出了“把矿山打造成兵营,把职工塑造成军人''的目标,集团公司最高领导层率先垂范,在矿区上下全面展开,培养”没有任何借口“、”绝对服从“和定时复命、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作风。6万多名职工统一着装,从开会人离椅正、日常举止文明、工作区两人成行三人成纵队等点滴”小事“做起,训练习惯养成,以至到乘罐下井、现场每个岗位生产工序都按部就班,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充分体现严谨的执行力。

执行力的锤炼,进一步引伸到人的安全行为的可控性,就是集团公司实行的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按照目标、执行、监督、反馈,再到执行的流程,制定了人人、事事、处处、时时有标准,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良性运行机制,把隐患按等级分为四种类型,实行A、B、C、D卡制管理,上、下道工序互为负责,并引入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管理模式,保证隐患得到及时解决。如为效遏制”三违“,他们仅在帮教这一环节上就要使其过”六道关“,即单位帮促教育关、个人反思亮相关、组织教育引道关,”三违医院“诊治关(”大夫“由安全管理人员承担)、家教亲情感化关、陪护伤员警醒关,时间总计31天。一般轻微的”三违“也要过三关,时间为9天。在规定的时限内,每一项都有具体的内容。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三违“现象大幅减少。枣矿集团通过现场数据对分析,”三违“率自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后下降了60%,人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二、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强化保障力。枣庄矿区开采历史悠久、埋藏深,平均井深达米,受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威胁严重,是山东省重点监控的六个区域之一。2000年以前,突水淹井、冲击地压引发的矿震、煤尘爆炸都发生过。”灾害是矛,科技是盾,('科技是安全生产的铠甲“的理念使枣庄集团更加注重安全投入和科技装备水平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作用。自2000年以来,坚持走技术自主创新之路,设立了技术创新奖励基金,实行课题项目承包制,鼓励各单位和广大员工大胆创新。5年累计投入安全生产资金10亿元,用于改善装备和安全生产技术研发。矿区采、掘机械化程度已分别达到90.7%和100%。其中,有6对矿井双双达到100%。先后有20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废弃矿井高强渗流水害综合治理技术与矿井安全生产“等两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安全监视、监测、监控为主体的数字化系统构成了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矿井达标率为100%,矿区内实现矿矿联网。

围绕薄煤层综采工艺、综合机械化采煤、综掘配套设备研发、顶板支护改革、矿井水患治理、井下防灭火、水体下安全采煤等方面开发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广泛应用安全生产实践,产生积极的作用。如,与国内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将柴里矿防灭火列为通风安全重大攻关课题,综合运用探测、注浆、注水技术对火源点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了6年连续不发火、不封面。他们组织力量进行科研攻关,自主研制了ZY2400型支架,成功应用薄煤层生产,不仅强化了顶板维护,改善了安全环境,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最高月产达到10.4万吨,是较使用前的4倍。目前枣庄矿区12对矿井,有5对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双十佳矿井“、6对被评为”全省科技兴矿先进单位“这些矿井中,有4对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上。

三、狠抓”三基“管理,筑牢安全根基。枣矿集团以”安全是根,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的理念,深化对”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的认识,不断强化措施。一是面向区队班组,抓基层。制订了实施《区队长安全管理条例》和《班组长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区队班组长竞赛管理办法》。推行班组安全自治,制定了具体的班组安全自治实施细则,明确班组安全自治的内容和考核办法,实行班组长动态管理和安全积分考核。开展了安全优质区队和安全优胜班组长竞赛活动。建立班组长安全诚信档案,实行班组长安全责任津贴,即本班组本月实现安全生产,为班组长发放180元津贴,以增强班组长岗位的吸引力,真正使安全压力传递到班组。自行开发了人体生物节律安全管理软件,每月初将软件自动排查出的ABC三类薄弱人物名单下发到采掘各单位,各基层单位严格按照人体生物节律预警预控表反映的信息,对不适应下井作业的,分类采取强制休班、专人监控、重点提醒等帮控措施。

二是大搞安全质量标准化,夯实基础。以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规定要求,实施”精品工程流程再造“。在工程质量上把住”毫米关“,创建精品示范区队、精品示范班组、精品示范工程,强力推进安全质量由”静态精品“向”流程精品“转变。从2003年以来,集团公司选择不同矿井、不同专业的典型,先后召开30次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现场会,推广安全质量管理创新成果。强化集团公司、矿、区队、班组四级验收,每月分专业至少打造2-3个精品工程,每季度至少建设10个精品亮点工程线。近年来共选树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区队30个、示范班组120个、分布煤矿采煤、掘进、机电、运输、提升、通风专业的200个示范工程,建成了4个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矿井。逐步实现了由点线创建到全面达标的深刻转变,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在广度、深度和力度上不断得以拓展和延伸。

三是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强练基本功。集团公司要求决策层提高决策能力、管理层提高管理素质、操作层提高操作技能。推行安全岗位、安全环境”描述“。所谓”描述“,即是凡涉及到煤矿专业分区队区长、书记、技术员、班组长、岗位工都要按照规定的要求,把所在工作环境、安全操作程序背上来,达到熟知会用。为确保各岗位工达到应知应会,他们实行每日一题、每月一考、每季一评的”三个一“的安全内培机制,以此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技能。为补充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矿大、山东科大联合办学,2003年招收50名机电专业、50名采矿工程专业、50名通防专业,并将中青年干部送到高等院校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分期分批组织矿处级以上管理干部赴国外接受高层培训,已组织二寸[k 34人赴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接受MBA培训。坚持每年开展技术大比武,选树技术标兵。2004年举办了162个工种、15600余人次的技术大比武,选树了600多名技术标兵。坚持实施项目负责制、工程技术人员”传帮带“和分工挂点制度,送技术、送服务到生产一线。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每年在枣庄矿区评出10名科技拔尖人才;推行”首席技师“评选制度,给予政治、经济上的关怀。即每月享受200元首席技师津贴,优先安排参加省级业务理论培训、考察、咨询活动;每年安排一次健康查体;优先推荐参加高级技师推荐评选。

四、坚持老矿抓改造、新矿新机制,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枣庄矿区生产规模在2000年以前一直保持在800万吨左右,近年来通过新井建设投产达到近2000万吨。因此,新井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他们按照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要求,坚持老矿抓改造,逐步实现;而新井建设则从一起步就学习国外煤矿的管理经验,从人、机、环境上配套实施。他们认为”不改变煤矿用人多的状况,安全生产就不能得到可靠保证“。为此,改变过去先建井、再移交的传统做法,推行业主负责制,建设单位即是将来的矿井接产单位,从建井到生产,一套班子负责到底,增强安全管理的责任心和压力。在办矿思路上,走专业化道路,矿井只是工业生产区,不建生活区,彻底解决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在用人上,只配少量的管理人员,工人全部从东部矿区采用劳务输出的方式解决,在用工、分配、干部人事管理上都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子。如,新安矿除原筹建处36名人员为在册人员外,其余员工全部采用劳务输入的形式,签订用工合同,矿级班子成员只有5人(传统10人左右);机关管理人员按照一岗多责、一职多能的要求配置,全部竞争上岗,机关只设三部一室,定编51人。全矿用工总人数一直保持在1790人以内,比传统的矿井生产减少用人50%以上。在施工监理上,引进监理机制,强化质量管理。委托监理公司对施工全过程包括工期、质量、投资、安全等进行了监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安全保障水平。与此同时,新源、滨湖等新井分别创出18个月的全国同类矿井建设最短周期。

新井从建设开始就用人少,老矿井则通过进行系统改造,优化生产环节大幅压富余人员。5年来,压减近9000人,除向新井转移外,通过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安置生产矿井的压减人员。目前矿区基本形成以煤炭为基础、煤化工、电力、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多产业并举的发展经营格局。如,建设的总装机30万千瓦6座热电厂和年产110万吨煤焦化、10万吨甲醇、120万条子午轮胎等骨干项目。矿区非煤产业年产值达到50亿元,约占矿区总产值的35.7%。

现代化生产装备的运用,则大大丰富了矿井”本质安全矿井“的内涵。他们建成了全国首座户外无人值守35kw变电站和户外锅炉供热中心。井下采掘工程装备现代化的机电和生产设施,比传统的生产方式减少用人60%。新建的滨湖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实现了对井上下各生产系统的遥测、遥控、遥试和遥调四大功能。近年来,在先后新建和技术改造对对矿井中,大力实施大型主要设备改造和技术创新,集团公司年增加生产能力180万吨,增加销售收入9亿元,节省用人2000多人。

五、创新股份制管理模式,安全责任人人担。为改变安全责任”头重脚轻“的问题,他们强化”全员安全责任传递机制“。即进行股份制改造,职工持股率达100%,明确安全责任在股份分红中含量,而不仅仅以入股资金多少分红,以此把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串在一起。创建安全质量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把安全质量作为产品来经营。按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由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以”枣矿集团“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的10%和枣矿集团公司工会持股会共同出资,依法成立国有控股的安全质量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并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在产权清晰、职责明确、以岗定股、按股收益、风险共担的前提下规范运作。该公司把企业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关键岗位、关键人员作为主要激励对象,通过员工个人购股、企业以无形资产配股的形式,把安全质量股份量化到各管理层、操作层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种,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责任保障网络,工人违章发生事故,相应的从股份分红扣除,形成员工利益与安全质量的共同体,让所有员工共同关注安全质量,营造全员关注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通过减少”三不伤害“和非人身事故,降低费用支出,从而实现安全质量股份的保值增值和无形资产从无形向有形价值的置换,最终达到企业发展、员工受益、生命安全得到重视和保障的目标。

推行安全市场化运作。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市场网络,建立上万种产品和劳务的价格目录,形成”物有值、人有价“的定量市场运作模式。建立规范的结算、考核、仲裁的市场运行规则,形成了每一个生产者都是经营者、每一个生产要素都有价格、每一个市场行为都能有效控制、每一项工作都讲究投入产出的价值观。推行隐患”档案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建立隐患价格体系,以无缝隙调度考核,实现安全隐患处理的闭合落实。根据隐患整改流程和整改责任,分类建档,实现隐患落实档案化、查寻自动化。

对领导干部加大安全责任追究力度。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实行事故责任、非人身事故责任、工程质量责任、服务质量责任、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规定,发生死亡事故,死亡1人,矿分管领导记大过,矿主管领导记过;死亡2人,矿分管领导撤职,矿主管领导记大过;内累计死亡3人或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事故,对矿主要领导给予撤免,终身不准再任矿长。

通过调研,比较深刻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是突出的。枣矿集团的安全生产做法,体现了安全文化这一意识形态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的转化过程,体现了先进的安全文化建设对煤炭这一高危行业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实践证明,总局党组提出的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五要素“在企业落实的决策是正确的,是非常必要的。安全文化,即安全意识。强烈的安全意识能够引起安全管理的嬗变。安全文化建设,以及对安全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在枣矿集团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是安全文化建设要以有效的形式来承载。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文化强企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最前瞻。准军事化管理是枣矿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他们通过这一举措,统一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即,安全生产所有规章制度是就命令,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通过这一方式,开辟了枣矿集团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软科学管理的一次创新和突破,正在逐渐成为他们的管理优势。

三是抓好安全生产即抓住了企业发展的根本。矿集团负责人说,”安全是纲,纲举目张“。枣矿集团许多创新做法,都是从加强安全生产开始的。但最终效果所体现的,不仅是安全生产上去了,企业各个方面工作都有明显的提高。如,他们起初着眼于提高安全保障程度而研制的轻型支架,已开拓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商业化生产,面向社会供不应求,年创利1500万元。从安全生产中寻求企业的发展之路,最终体现在安全发展上。这正是”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靠”一把手“来强化。调查中,我们发现,枣矿集团的领导班子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些理念的创新,都是源自他们对工作的深刻体验;一些开创性的做法,也都是经过他们反复推动才展开的。如在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初起,有人提出煤矿本身根本做不到,更何况对一个下属单位多、职工队伍庞大的特大型企业来讲,根本无法实现。但集团公司班子不为所动,坚定不移予以推动,如今已成为现实。其他,如安全投入、安全责任联带、新井建设,没有”一把手“强有力的”干预“,是无法进行的。

五是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首先应体现在管理上。就煤炭这一高危行业来讲,本质是不安全的。如何变不安全为安全,必须找出不安全的对应因素来采取针对性措施。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在人。安全生产靠投入更要靠管理、靠先进的装备条件首先要靠科学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切有利于安全生产因素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方面也体现了枣矿集团安全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一是项系统工程,各地情况不同,做法不一。枣矿集团主要负责人表示,愿把企业作为”实验田",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以期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推进煤炭工业的安全发展探索成功的路子。

下载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与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代表企业在时代发展中企业管理的崭新趋势,为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服务。无论是从适应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

    浅谈企业的发展与创新

    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学习《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商业智慧与创新》体会鞍钢重机齐盛文在21世纪信息社会背景下,知识经济愈来愈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因素,创新成为这......

    试论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

    试论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发布时间:2011-06-20 点击次数:180次试论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袁子勤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企业成员所共同......

    企业文化建设贵在创新

    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邮政事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主要经营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报刊等出版物发行、邮政汇兑、邮政储蓄、邮政物......

    关于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五重一创”活动,努力打造我省企业文化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和谐企业建设。近日,市委宣传部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企业、深入......

    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对策建议探讨

    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对策建议探讨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越发重要,同样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切实做好创新工作极为必要。基于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言,未来企业......

    略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实施

    略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实施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全国的文化建设。这对于中国企业的未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企业之间......

    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方案

    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方案 忻州窑矿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建设新同煤,打造新生活”为引领,在继承忻州窑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制度自信、人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