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郴州发展低碳经济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对郴州发展低碳经济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世界经济面对节能减排和能源短缺等压力,已将低碳经济视为新一轮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资源能源依赖度较强的地市,郴州发展低碳经济是尊重自然客观规律,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新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两城”建设,推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决策;是合理调整能源结构、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实质及特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一种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历史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从而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及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根本性转变,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利益的全球性革命。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中低碳化,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最小化或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二是倡导能源经济革命,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清洁发展、绿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必要条件,也是郴州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全国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决定了郴州必须抢抓机遇发展低碳经济。2007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时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并提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若干设想。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将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的研究和试验在国内一些地方已开始启动。如广东省已启动“广东省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及促进政策研究”项目,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预计于2011年3月完成,并提出将珠海申请为中国第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区”;吉林市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低碳经济区案例研究试点城市;上海已拟定在南汇区、临港新城、崇明岛等地建立“低碳经济实践区”。2009年8月1日,湖南省提出在长株潭建设全球首个低碳城市群试点,并提出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发展低碳产业、技术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在今年3月25日召开的全市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向力力提出“郴州要突出发展低碳经济,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两城”建设的切入点,在发展低碳产业、研发低碳技术、倡导低碳生活、创新低碳交易服务体系等方面大胆探索,寻求突破”。
2、独特的能源资源经济和消费结构,决定郴州必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郴州对煤炭消费依赖程度大,而油、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等一些优质能源和清洁能源消耗比例偏低。煤炭消耗存在利用效率低、污染重的特点,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有不可逆转的破坏。2009年全市规模工业中,煤炭消费合计达到638.97万吨标煤(没减能源产出),占全市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的83.95%,仅比2008年降低0.26个百分点,能源消耗对煤炭的依存度仍然较大。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这四个高能耗行业。
3、建设生态郴州,实现“弯道超车”,决定郴州必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郴州境内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打破单一资源依赖,走一条符合郴州市情的科学发展之路,是郴州市转方式、调结构的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新兴产业,实施重点带动战略,构筑优势产业体系。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郴州市按照国家和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要求,进一步抓好小有色、小冶炼、小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限制过剩产能发展。全市开展冶炼行业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停产整治和关闭了近百家高污染企业。与此同时,郴州市在发展低碳产业等方面寻求突破,扶持资兴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永兴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以及支持建设宇腾有色、元泰金属材料等一批低碳型示范企业,增强郴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郴州丰富的资源和地理位置以及其它因素使其具备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条件。首先,政策方面有优势。2009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湘办[2009]24号),积极鼓励郴州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为郴州科学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抓住这一机遇,有利于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其次,工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郴州工业结构欠优,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附加值低,必须通过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郴州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格局。近年来通过加强对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落后产能排查,加快了对小火电、小造纸、小水泥、小冶金等落后产能淘汰步伐,新建设一批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污染物
排放低的企业,这也为郴州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再次,有园区方面的优势。目前,郴州市园区基本形成了以湖南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湖南郴州出口加工区)、湖南郴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湖南永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资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宜章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嘉禾经济开发区、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湖南桂阳工业园区和湖南临武工业园区等9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园区和工业园区为补充的园区体系。园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在逐渐显现,2009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45.43亿元,占全市的16.0%;实现利税16.81亿元,占全市的10.5%;解决就业人员14230人,占全市的9.0%。园区已经聚集了一批低碳经济企业,如郴州华录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等收入过亿元,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龙头企业。近年来,还有一批像湖南省华磊光电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在园内投产生产。可以说园区已经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聚集地,也是郴州市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孵化器。
三、当前郴州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
1、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需求将不断增长,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得以改变。郴州市能源消费以煤炭和火电(主要靠消耗煤炭)为主,经济的“高碳”特征明显。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原煤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从能源终端消费情况看,2009年全市煤炭直接消费464.52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占全市能源终端消费的46.18%。煤炭的大量直接消费,不仅造成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而且由于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CO2,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致使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致使节能、低碳技术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和关键。目前,郴州市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能力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技术推广资金更显不足。近年来,尽管国家、湖南省和郴州市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节能和低碳技术研发的优惠政策,解决了一批配套资金,但仍难以满足需要。节能、低碳、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仍需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逐渐认同和广泛支持。
3、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影响。近年来,郴州市产业结构虽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善,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仍较为突出。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依赖工业中的重工业,而具有低能耗特征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比重偏低,致使全社
会能耗强度偏高。历史形成的郴州市现实产业结构,要在短期内得到有效地调整和改变,难度也相当大。
四、对郴州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全社会的低碳文化意识。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知的新的经济形态。我们必须从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树立经济社会发展的超前意识,充分认识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使我们各级政府、企业和每一个公民都逐渐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从生产环节上逐步以低碳或无碳能源产品替代碳基能源,消费环节上降低对碳基能源的过度依赖,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把节约能源、降低碳的排放和依赖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件大事来抓,采取建设低碳工业园区、低碳城市等措施,倡导全社会低碳消费,进一步节能降耗,逐步创建和形成全社会以节能环保为重的低碳意识和文化氛围。
2、推进技术创新,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科技支持。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因素。目前,节能、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已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节能、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和石油化工以及新能源等产业。应用新能源交通工具、节能型建筑、节能家电、环保农业等领域的节能、低碳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其技术转让、设备制造、产品生产和相关服务业都将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超前发展的意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储备,融合市场现有的节能、低碳技术,并迅速加以推广和应用。各级政府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建立节能专项资金,对企业节能、低碳技术改造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鼓励节能技术、设备和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全面推进郴州市节能降耗工作,进而促进郴州市经济社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低碳化发展。
3、开发利用优质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目前郴州规模工业生产用能83.95%为煤炭。水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优质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比重都过低,尤其风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还处在初始萌芽阶段。为了提高能源消费的利用效率,一要控制煤炭消费量,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推广各种经济有效的煤炭洁净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二要提高
优质能源使用比例,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以促使郴州市能源产品换代升级;三要开发新能源,寻找替代能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全市较丰富的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核能建设,从而使能源消费结构有一个大的改变。
4、要制定好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目标的重大调整,应紧密结合郴州的经济发展需求、基础条件和科技水平,尽早制定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要将低碳经济作为重点纳入“十二五”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全市科技发展规划;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制定专项规划,确定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
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低能耗高新技术产业。郴州工业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体,其综合能源消费量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68.66%。郴州市工业经济结构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轻重工业比重失调,高耗能的重工业比重偏高,而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不足,所占比重偏低。面对这样一个基本市情和工业结构,我们必须下大的决心,花大的气力加快工业经济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用低碳技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低能耗、低物耗、低碳排放的发展模式。一是加快整合步伐。郴州的电力、炼焦、化工、有色、钢铁、建材等八大高能耗行业有870多家企业,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的78.6%,其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模工业的94.7%,要通过推进高耗能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二是完善退出机制。要继续认真按照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的要求,采取科学审慎的态度,有计划地关、停、并、转一批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并积极引导这部分企业向服务业、低耗能、低排放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转移。要严格限制高耗能工业项目的投资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发展低碳经济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绝不能以牺牲能源等资源、恶化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及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34条先行先试政策的重大契机,通过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对传统高耗能、低产出产业的技术改造,用高新技术改造高能耗、高排放的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促进循环利用,降低GDP的碳强度,积极构建适应低碳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篇: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关键词:产业结构 低碳经济 低能耗 低排放。
2011年5月24日北京晨报报道,今年夏天将是我国电荒史上最严重的时段,高能耗产业为电荒“帮凶”①电荒现象反映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以低碳排放的特征的消费模式和产业体系,以应对气候恶化。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有益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提升。
1低碳经济含义及背景。
低碳经济,是基于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经济模式,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提升等途径,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是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1]。减少大气污染,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是21世纪全球发展的共识,从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制定的《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实现低碳的目标而努力。2006年《斯特恩报告》指出,每年1%的GDP投入,可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强调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07年美国参议员提出《低碳经济法案》,指出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低碳经济。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积极推进了全球向低碳经济迈进。2008年被世纪环境规划署确定为“世界环境年”,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G8峰会提出2050年实现全球室温气体排放降低50%。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我国温总理保证将减排目标受到法律和舆论监督。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低碳经济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与重视。
2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持续提升。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显著下降,由2005年的12.1%下降到2010年的10.2%,下降了1.9%;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略微下降,由2005年的47.4%下降为2005年的46.8%,下降了0.6%;第三产业产值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40.5%上升为2010年的43.0%,上升了2.5%。从三个产业的就业人数来看,从2005年到2009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4.8%下降到38.1%,下降了6.7%,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从23.8%升为27.8%,上升了4.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由31.4%涨至34.1%,上升了2.7%。可见,三大产业的从业人数比重也发生明显变化。总的来说,我国产业结构成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优化。但较发达国家,我国产业结构还有待提升。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对“高碳”产品,如刚才、水泥、电力等需求很大,这也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我们不能抛弃这些基础性产业,必须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单位经济的碳强度,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是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经之路。我国能源结构是煤多、油气少,这一状况决定了我国主要以煤炭为主。煤炭是“高碳”能源,应尽量减少使用,应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重,降低一次性能源使用的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最大的挑战是研发可科技创新能力有限。当前,尽管我国工业实现全球化,但享受利润和国际分工仍处于底层和末端。增加低碳经济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管理,实现国际分工水平提升及国际合作的主导权。
3加快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3.1加快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尤其是中西部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产业碳强度较高。2009年9月温家宝强调,要着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长远水平上的重大战略选择,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及航天航空等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效益好的产业上。发展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结合。
3.2加快建立产业低碳化发展机制及碳排放交易市场。
我国为了实现低碳目标,曾采取过拉闸限电等措施,这给工业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损失。尤其是国外建立碳交易系统以后,我国仍采用这些措施不能使用国际低碳经济发展。我们必须通过市场化手段,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低碳经济。
3.3加强低碳经济研发技术体系。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依赖于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实现低碳经济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量。为此,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推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碳排放等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建立高效节能、可再生资源利用和新能源等多元化低碳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另一方面,应多参与国际合作,吸取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低碳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燕君。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经济纵横,2010(3):71~72.[2]康玉泉,孙庆兰。低碳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价值工程,2011(10):
143~144.[3]梁平,韩丽。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式研究——基于对低碳经济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2):6~8.[4]张卓元。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纵横,2007(8):
2~6.注释。
①郑晓奕。北京晨报,2011-05-25.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李勋立(荆门市民防办公室湖北荆门448124)论文关键词:
第三篇: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摘要:全球气候持续恶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低碳经济作为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地平衡了各国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一矛盾统一体。针对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完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 低碳经济 低能耗 低排放。
2011年5月24日北京晨报报道,今年夏天将是我国电荒史上最严重的时段,高能耗产业为电荒“帮凶”①电荒现象反映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以低碳排放的特征的消费模式和产业体系,以应对气候恶化。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有益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提升。
1低碳经济含义及背景。
低碳经济,是基于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经济模式,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提升等途径,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是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1]。减少大气污染,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是21世纪全球发展的共识,从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制定的《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实现低碳的目标而努力。2006年《斯特恩报告》指出,每年1%的GDP投入,可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强调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07年美国参议员提出《低碳经济法案》,指出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低碳经济。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积极推进了全球向低碳经济迈进。2008年被世纪环境规划署确定为“世界环境年”,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G8峰会提出2050年实现全球室温气体排放降低50%。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我国温总理保证将减排目标受到法律和舆论监督。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低碳经济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与重视。
2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持续提升。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显著下降,由2005年的12.1%下降到2010年的10.2%,下降了1.9%;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略微下降,由2005年的47.4%下降为2005年的46.8%,下降了0.6%;第三产业产值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40.5%上升为2010年的43.0%,上升了2.5%。从三个产业的就业人数来看,从2005年到2009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4.8%下降到38.1%,下降了6.7%,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从23.8%升为27.8%,上升了4.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由31.4%涨至34.1%,上升了2.7%。可见,三大产业的从业人数比重也发生明显变化。总的来说,我国产业结构成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优化。但较发达国家,我国产业结构还有待提升。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对“高碳”产品,如刚才、水泥、电力等需求很大,这也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我们不能抛弃这些基础性产业,必须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单位经济的碳强度,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是优化能源
结构的必经之路。我国能源结构是煤多、油气少,这一状况决定了我国主要以煤炭为主。煤炭是“高碳”能源,应尽量减少使用,应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重,降低一次性能源使用的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最大的挑战是研发可科技创新能力有限。当前,尽管我国工业实现全球化,但享受利润和国际分工仍处于底层和末端。增加低碳经济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管理,实现国际分工水平提升及国际合作的主导权。
3加快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3.1加快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尤其是中西部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产业碳强度较高。2009年9月温家宝强调,要着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长远水平上的重大战略选择,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及航天航空等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效益好的产业上。发展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结合。
3.2加快建立产业低碳化发展机制及碳排放交易市场。
我国为了实现低碳目标,曾采取过拉闸限电等措施,这给工业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损失。尤其是国外建立碳交易系统以后,我国仍采用这些措施不能使用国际低碳经济发展。我们必须通过市场化手段,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低碳经济。
3.3加强低碳经济研发技术体系。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依赖于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实现低碳经济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量。为此,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推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碳排放等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建立高效节能、可再生资源利用和新能源等多元化低碳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另一方面,应多参与国际合作,吸取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低碳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燕君。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经济纵横,2010(3):71~72.[2]康玉泉,孙庆兰。低碳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价值工程,2011(10):
143~144.[3]梁平,韩丽。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式研究——基于对低碳经济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2):6~8.[4]张卓元。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纵横,2007(8):
2~6.注释。
①郑晓奕。北京晨报,2011-05-25.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李勋立(荆门市民防办公室湖北荆门448124)
第四篇: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摘要:全球气候持续恶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低碳经济作为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地平衡了各国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一矛盾统一体。针对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完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低碳经济低能耗低排放。
2011年5月24日北京晨报报道,今年夏天将是我国电荒史上最严重的时段,高能耗产业为电荒“帮凶”①电荒现象反映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以低碳排放的特征的消费模式和产业体系,以应对气候恶化。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有益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提升。1低碳经济含义及背景。
低碳经济,是基于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经济模式,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提升等途径,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是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1]。减少大气污染,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是21世纪全球发展的共识,从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制定的《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实现低碳的目标而努力。2006年《斯特恩报告》指出,每年1%的GDP投入,可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强调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07年美国参议员提出《低碳经济法案》,指出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低碳经济。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积极推进了全球向低碳经济迈进。2008年被世纪环境规划署确定为“世界环境年”,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G8峰会提出2050年实现全球室温气体排放降低50%。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我国温总理保证将减排目标受到法律和舆论监督。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低碳经济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与重视。
2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持续提升。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显著下降,由2005年的12.1%下降到2010年的10.2%,下降了1.9%;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略微下降,由2005年的47.4%下降为2005年的4
6.8%,下降了0.6%;第三产业产值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40.5%上升为2010年的43.0%,上升了2.5%。从三个产业的就业人数来看,从2005年到2009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4.8%下降到38.1%,下降了6.7%,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从23.8%升为27.8%,上升了4.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由31.4%涨至34.1%,上升了2.7%。可见,三大产业的从业人数比重也发生明显变化。总的来说,我国产业结构成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优化。但较发达国家,我国产业结构还有待提升。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对“高碳”产品,如刚才、水泥、电力等需求很大,这也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我们不能抛弃这些基础性产业,必须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单位经济的碳强度,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是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经之路。我国能源结构是煤多、油气少,这一状况决定了我国主要以煤炭为主。煤炭是“高碳”能源,应尽量减少使用,应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重,降低一次性能源使用的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最大的挑战是研发可科技创新能力有限。当前,尽管我国工业实现全球化,但享受利润和国际分工仍处于底层和末端。增加低碳经济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管理,实现国际分工水平提升及国际合作的主导权。
3加快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3.1加快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尤其是中西部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产业碳强度较高。2009年9月温家宝强调,要着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长远水平上的重大战略选择,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及航天航空等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效益好的产业上。发展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结合。
3.2加快建立产业低碳化发展机制及碳排放交易市场。
我国为了实现低碳目标,曾采取过拉闸限电等措施,这给工业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损失。尤其是国外建立碳交易系统以后,我国仍采用这些措施不能使用国际低碳经济发展。我们必须通过市场化手段,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低碳经济。
3.3加强低碳经济研发技术体系。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依赖于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实现低碳经济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量。为此,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推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碳排放等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建立高效节能、可再生资源利用和新能源等多元化低碳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另一方面,应多参与国际合作,吸取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低碳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燕君。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经济纵横,2010(3):71~72.[2]康玉泉,孙庆兰。低碳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价值工程,2011(10):143~144.[3]梁平,韩丽。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式研究——基于对低碳经济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2):6~8.[4]张卓元。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纵横,2007(8):2~6.注释。
①郑晓奕。北京晨报,2011-05-25.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李勋立(荆门市民防办公室湖北荆门448124)
第五篇:对浙江省发展低碳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对浙江省发展低碳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就浙江“资源小省、能耗大省”的省情而言,从发展低碳产业入手,开发低碳技术、推进发展低碳化,不但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现实要求,更是抢抓产业革命机遇、打造新增长点和新产业制高点、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可行之路
文/朱李鸣 陈王进
一、浙江加快低碳产业发展正当其时
低碳产业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增加值,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和用能方式创新以及人类创造财富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其本质是摈弃20世纪“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生产方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转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见,加快低碳产业发展,不但是我省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的可选途径,更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背景下,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新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全球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争夺未来产业主导权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世界主要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上逐步形成共识,包括碳足迹、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研究进一步拓展,各国政策导向上也更加注重发展低碳化和产业低碳化。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而在奥巴马的财政刺激计划中,与低碳相关的支出占到40%;此外,欧盟已计划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其中,英国政府2009年7月正式发布名为《英国低碳转换计划》的文件,提出到2020年将英国的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4%;德国规划到2020年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在能源总量中的比例从现在的14%增加到20%,其国内低碳产业要超过汽车产业。此次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更是将碳排放作为核心议题,拟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谈判商定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从国内看,产业低碳化将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两型社会”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减缓生态环境压力,成为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内容。其中,在全球酝酿新一轮低碳革命的背景下,产业低碳化已成为推进转型升级、调整发展结构、实现技术创新突破、争夺国际竞争主导权的核心抓手之一。2009年1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全面启动编制之年,当前提出碳排放目标更多的是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行低碳经济,加快培育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抢占未来全球低碳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就浙江资源小省、能耗大省的省情而言,从发展低碳产业入手、开发低碳技术、推进发展低碳化,不但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现实要求,更是抢抓产业革命机遇、打造新增长点和新产业制高点、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可行之路。
二、当前浙江发展低碳产业恰逢其机
其一,低碳产业发展市场空间巨大。国际能源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未来20年全球为发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和核能以维护温室气体排放平衡,需要10万亿美元的投资。另据汇丰银行(HSBC)研究,即便在全球经济衰退的2008年,低碳行业的收入也大幅增长75%;全球事关气候变化行业中的上市企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的营业总额达到了5340亿美元,超过航天与国防业的53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低碳行业年收入将超过2万亿美元。其二,低碳产业技术相对成熟,国内外技术起点差距不大。从碳排放过程来看,产业低碳化重点是3个环节减碳:一是能源供应,即更多地使用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二是生产过程减碳,即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流程降低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三是末端碳收集和储存,即用各种办法储存以避免其进入大气层。其中,新能源利用如核能发电、风能发电均已比较成熟,如法国目前核电占到其总发电量的85%以上。另一方面,碳收集和储存技术总体处于试点阶段,比如碳捕捉与封存(CCS)技术已进入推广阶段,2009年7月欧洲委员会宣布投入14亿美元在欧洲各国建立13个CCS示范工程,大大超过了对风电以及其他新能源技术的投资。此外,美国能源部也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入4.5亿美元,在美国7个地区进行CCS项目实验。在新技术领域,国内与国外技术与其他多数产业比较差距尚小,为低碳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以汽车工业为例,按照传统的看法,中国汽车工业整体上较之欧美国家落后30年左右,但在动力电池、电传动等新能源领域差距不过5年左右。
其三,中国与发达国家减碳技术合作进一步增强。2009年11月30日中欧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向低碳经济过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声明基础上,签署了《中欧科技合作协定》《中国科技部与欧盟委员会关于通过碳捕集与封存示范项目开展煤炭利用近零排放发电技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欧盟委员会企业与工业总司及能源与交通总司关于建筑能效与质量的合作框架》《支持中国可持续贸易和投资体系》和《中欧环境治理项目》等5个文件,并表示将在可再生能源、能效、气候友好技术的联合开发、示范与转让、可持续城市发展、能力建设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而2009年11月《中美联合声明》更是明确指出,低碳经济转型是促进所有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中美双方将在资源保护、能源利用、电动汽车、煤炭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促进技术开发、推广和转让。因此,在我国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广泛开展低碳经济技术合作的背景下,我省引进和开发低碳技术及设备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引进发达经济体低碳产业相关的重大项目更具条件。
其四,国家对低碳产业扶持力度有望加大。随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正式确定,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能源领域专家周大地2010年12月8日表示,发展低碳经济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而《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将陆续出台。另一方面,国内低碳经济示范试点工作顺利推开,2008年保定和上海入选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首批试点城市;2009年11月初,广东正式率先启动《低碳经济发展试点方案》的编制工作。
最后,我省低碳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一是低碳产业发展基础具备。以杭州为例,仅新能源产业2008年销售产值达80亿元,其中太阳能光伏产业约26亿元,风电设备产业约20亿元,新型电池产业约16亿元。二是碳交易启动早,潜力大。目前,全省森林面积达59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049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0.9%,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碳交易森林资源优势突出,且就全国而言,浙江省CDM项目启动得比较早,而且也做得比较好。截至2009年8月3日,我省核准减排量约占全国签发总量的27.69%,其中,巨化已总共获得了23922147吨CERs签发,这个数字约占全国签发总量的16.52%;东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临海利民化工有限公司的核准减排量共计16180929 吨。三是低碳技术开发国际同步,技术支撑条件也相对成熟。浙江大学、浙江林学院等高校在微藻固碳、森林固碳、二氧化碳捕捉等低碳技术研究上处于较高水平,目前浙江林学院正在筹建浙江省森林碳汇省级重点实验室。因此,未来我省低碳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关键是要把握低碳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三、发展低碳产业重在加强政策引导
第一,关键是要明确发展的重点领域。我省是能源小省、资源小省,从产业低碳化的3个重点环节来看,低碳产业的发展首要关键是必须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择优选择重点领域。其核心标准有二:一是行业本身碳排放较低,且该行业产品应用市场空间较大;二是行业发展能有效降低全省碳排放水平,如森林固碳、CDM碳交易等。按照上述标准,结合我省电动汽车、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及制造业基础等实际,浙江发展低碳产业的重点领域有:一是电动汽车领域,包括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电传动系统等;二是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包括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高效发电设备制造及太阳能技术应用(如太阳能照明系统、太阳能发电存储系统)等;三是碳交易领域,包括森林固碳、微藻固碳等固碳技术及碳交易市场、碳金融等。
第二,要提前谋划,规划试点低碳产业园区。尽快出台低碳经济试点方案,由全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设立低碳产业园和低碳交易试点区。低碳产业园建设要结合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低碳化”,在全省择优选取3-5个具有较强空间通达性、充足的后备土地资源、且有一定低碳产业基础的开发区(园区)开展低碳产业园试点,先行先试,摸索低碳产业发展经验,并逐步推广。低碳交易试点区应充分发挥中西部山区森林资源丰富等优势,可在中西部森林资源丰富、推广人工林种植空间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的区域设立,建立碳交易市场;继续深化推进林权改革,鼓励林权入股成立公司整体经营、规模经营,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积极推进树种换值等方式,提高碳汇。
第三,要提高政策资源集中度,积极向上争取国家试点。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重视建立完善碳排放和减排核算制度,强化低碳产业试点园区示范作用,加快低碳产业发展的资金、人才等高端要素向园区集聚。建议围绕发展低碳产业,促进重点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能。积极制定低碳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引导,明确扶持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及发展导向等,明确土地、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低碳技改、技术创新投入。同时,抓住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和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等机遇,积极向国家争取先行先试的综合配套政策。
第四,要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依托省产权交易市场,培育发展低碳交易市场;结合低碳产业发展,谋划设立低碳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扶持本土创业投资(VC)、私募基金(PE)发展,多渠道拉动低碳产业投融资;另一方面,结合林权改革和农村金融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碳金融,创新发展碳基金、碳信托等。鼓励有碳汇优势的区域建立股份制集体企业,强化林业资源管理,试点林权融资。同时,逐步在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
第五,要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借鉴新加坡、日本等周边国家低碳产业发展经验,重点加强与日本、新加坡在低碳技术方面合作,积极引进适用技术和关键技术及设备。同时,结合低碳产业园试点,推进试点园区与国内外先进低碳产业园(开发区)的“结对子”,加强互动交流,学习园区管理经验;同时积极开展园区招商、低碳主题招商、产业链招商,坚持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加快低碳产业园建设进度。
第六,着力拓展低碳产品市场空间。浙江作为能源消耗大省,低碳设备和低碳技术应用范围广,市场容量高,在低碳产业发展中,尤其要注重为产业发展、成长提供消费空间,如加快开展低碳城市试点、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加快用能设备改造等,通过财政支持引导鼓励使用省内生产低碳技术、设备等。此外,也要注重低碳产品国内营销网络建设,鼓励“产品走出去”,建议由省级政府出面,与用能大省、能源大省积极开展省际合作,研究依托低碳城市和低碳产业试点园区开设低碳产品交易主题市场的可行性。(第一作者系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经济师、浙江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