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诊断、提炼、落地,企业文化构建三步曲
诊断、提炼、落地,企业文化构建三步曲
摘自《人力资源》。作者:缪华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顾问
A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乳制品企业,虽然多年来一直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本地区一家邻近的同行业企业和其他国内企业的迅速崛起,使企业主要管理层深感企业不能再安于现状。在深入思考企业现实和未来目标以及构架了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后,做出了重新构建企业文化体系的决策。但是企业内部仍有不一致的声音:“一定要建什么企业文化体系吗?我们难道没有自己的文化吗?”“文化体系说起来很虚,有什么实际用处?”面对来自内部质疑的声音,A公司主管企业文化的唐总将如何完成构建企业文化这项重大工程呢?
企业竞争的背后是文化理念的竞争
改变源于危机,这种危机有的来自企业已经实际面临的困难,有的来自企业家面对未来思考后产生的深层的危机意识。A公司的竞争对手崛起的主要原因表面上看是资本和品牌运作的成功,但深层的原因却是其企业文化的胜利,是其富有激情的创业文化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只是资源和能力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食品行业包含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等,通常来看有这样一些特点:它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行业,行业壁垒小,科技含量不高,进入容易,竞争激烈;行业生命力永恒,大部分食品属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弹性小,企业受社会经济波动影响小;产品虽小,市场很大,单价较低,消费量很大;品牌和销售网络是竞争取胜的必要条件。
这些特点使得人们一般都认为资源(原料来源)、品牌、供应链是该行业内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企业的成功是系统的成功,现阶段制约和决定食品行业某些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是消费者、产品、渠道、人力资源、品牌等组成的一个系统。
而企业能否形成系统合力的关键,除了战略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文化。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形成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企业能够拥有其他企业无法做出的组织行为和员工行为,而这些行为的产生都离不开行为背后的理念假设,也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观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选择、选择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而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通常表现为各种其他企业没有的行为习惯。所以决定企业间差别的最根本的是理念上的差别,也就是文化上的差别。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企业文化也有优劣之分。企业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深入分析都有自己的理念假设。这是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自然形成的,在某个时段可能是适合企业发展的,但并不是说每个企业的文化都是优秀的。因为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很成功,而不成功的企业背后的深层原因都源于他们没有打造一种能引导“成功” 的优秀文化。
为什么很多企业有着很好的战略却不能都得到有效实施,甚至企业走向了原来战略规划方向的反面?那是因为他们忘记了,企业中还有一个与战略处于同等重要地位的“企业文化”,文化是企业战略永远的盟友和敌人。企业千辛万苦制定出了战略方案,但是方案也是需要人来执行的,而对于员工来说,不是说企业家制订出了什么样的战略,他就会跟着去做的。员工行为的产生是来自他的理念、他相信的假设。一个生产车间的主任和质检人员发生争执的原因是,他相信向客户按时交货要紧,少许质量问题是可以让位于交货期的;企业员工不愿加班是因为他们相信的理念是企业家在压榨他们,而这时无论企业家制订了怎样的宏伟战略、严格的质量标准以及要求员工与企业共同艰苦奋斗的激励人心的口号,到头来得到的都将是相反的行为。
企业家只关心企业文化的产出——员工的行为,员工能否产出正确的、企业需要的行为取决于企业有什么样的文化。理解了这些,A公司的唐总应该可以回答那些对企业文化建设有误解的员工和同事了:改善企业文化是为了使员工产生出企业需要的正确行为,是为了企业的成功。
紧跟战略,诊断企业文化优劣
怎样的企业文化才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呢?
首先应该从战略的角度来审视和评价企业文化,以战略为标准判断企业文化在哪些方面支持了战略,哪些方面背叛了战略。因为正如前文所说,企业为了取得成功,必须有效地实施制订好的、正确的战略,而企业文化必须能够产生满足当前或今后市场的战略要求的组织行为。如果企业文化产生的员工行为不被市场尊重,这种文化不仅将破坏企业的价值,还将最终毁掉整个企业;如果没有战略背后的文化提供支持,战略中的杰出智慧将一文不值。即使是不尽完美的战略,如果获得积极的文化支持,也将比极其出色、却没有受到文化大力支持的战略具有更大的成功机会。试想一下,如果优秀的企业家在自己的身后看到的只是缺乏能力和认真态度的员工,漫不经心地朝着他所指的方向踱步,战略失败将难以避免。
企业如何以战略为依据来审视企业文化呢?根据战略要求,可以分析企业目前在各环节上需要有什么样的行为,目前企业实际产出的行为是怎样的?与战略要求的差距在哪里?这些实际行为产出背后的理念假设是什么?影响这些理念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产生正确的行为需要怎样的理念?如何使员工改变旧的理念转而认同新的理念?经过对企业各个具体环节的分析,找到组织的哪些行为与企业战略还不匹配,行为背后的理念假设是什么,进而调整战略或者改变企业文化以实现相互的匹配。这样,企业才算是完成了一次全面的企业文化的诊断。
走出误区,提炼核心文化理念
企业文化诊断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诊断而诊断,诊断的目的是找到企业文化的问题,为企业重新构建体系提供思路。企业要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首先要将文化体系的框架确定下来。企业文化的体系正如人们常见的洋葱模型所说包括四个层面:理念层(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其中理念层是核心,是其他三层的统领;其他三层应该是理念层的准确外在表现,所以文化体系构建首先要提炼核心理念。
在企业文化的提炼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以下两大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将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混为一谈。企业文化不是品牌文化,因为企业通常先于品牌诞生,一般品牌文化的范畴要小于企业文化。它们的作用不同:品牌文化主要用于宣传,用于建立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关系;而企业文化主要用于企业管理,当然也对外宣传,但不是只针对消费者,而是针对所有外部利益相关者。它们包含的内容也不同,企业文化包含经营管理各方面的理念,品牌文化则侧重在所有和消费者接触的环节给消费者造成的印象。所以,如果将二者混为一谈就会使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走入歧途,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却不能建立需要的体系。
另一个误区是认为企业文化一定要找到形象象征,如“狼”文化、“鹤”文化、“水”文化、“鹰”文化等等。企业文化的形象象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分支,不是主流,而且笔者认为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性较大。形象象征除了增加企业文化的美感之外,实际用处似乎不大,是一种表面文章。一套理论体系,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总结出来当然好,如果总结不出来,也不能就说这个体系没有作用,或者不合理;况且如果还要为这一个词或者概念找到一种实物或者动物的象征而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笔者认为投资回报率实在不高。GE公司并没有用一种动物来象征它的企业文化,但它的企业文化就不好吗?显然不是。
企业一定要在避免走入误区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自己所需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框架。这个框架有很多分类,例如一种分类方法由四层组成,战略层、策略层、执行层、行为层;还有一种分类如价值类、管理类、战略类、行为类、风格类等等。虽然分类各不相同,但是主要的内容大同小异,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管理需要设置相应的理念框架。图2就是一个企业文化框架的举例。
在这里,有一个地方容易产生误解,就是企业理念部分的战略层包括愿景和使命,它们到底是战略还是属于企业文化?笔者认为这两项内容既是战略又属于企业文化理念层的范畴。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不是完全独立,而是有交叉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是有的企业有具体的中短期战略,没有使命和愿景,这时就可以从中短期战略出发来思考愿景和使命,提炼出愿景和使命后可以再来校正中短期战略,这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因为愿景本身也
是可以不断调整的,所以这个过程在企业中可以不断地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这就是企业文化的调整过程。
理念框架确定后,企业就可以参照前面诊断的结论,针对各个具体环节提炼出企业需要的理念。这个过程需要在对理念意思把握准确的基础上同时精炼文字,提炼出的理念文字要简练、优美、上口。当然如果保持质朴平实的风格也很好,很多质朴平实的理念用起来很容易被员工理解。比如A公司的产品理念是:向消费者奉献“精良产品”,企业还对精良产品作了进一步的诠释:精良产品=人本化+精品化+天然性+健康性+创新性。“人本化”的具体释义是“以消费者为本,敏锐捕捉消费者需求和观念的变化,细分消费者群体,提供差异化的乳品系列,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精品化”的释义是 “高性价比是XX产品的追求。严格的原料挑选、高科技的技术与生产手段、严格的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的尽善尽美”;“天然性“的具体释义是“XX生产天然、绿色、无污染的乳业精品,纯天然的乳品保证了产品口味纯正、口感好”;“健康性”的具体释义为“XX生产营养、安全的乳业精品,使人们得到强壮的骨骼和均衡的营养”;“创新性”的具体释义为“产品是有生命的,行业是永恒的。XX将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做永恒的乳品行业领导者,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
理念提炼的过程还需要企业高、中、基层各级员工的充分参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其难度在于如何组织这个过程,做到既有民主又有集中,不偏废任何一方。因为如果理念得不到企业员工的认同是很难执行的,而让员工参与制定理念的过程就是取得员工认同的第一步。
系统推进,促使企业文化落地
理念体系制定出来后,企业还要面对企业文化的实施和推进问题。企业文化的推进实施是将企业理念内化于心,达到知行合一境界的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织和启动阶段。案例中的A公司首先成立、设置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和岗位以在组织上保障文化体系成功推进;同时召开文化推进启动仪式,鼓舞士气,统一思想;还制定出企业文化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将每个工作都具体细化到时间表上。
第二个阶段是“知”的阶段。企业可以通过培训、研讨和开展活动等手段使员工认知和了解企业的核心理念。各种仪式和活动通过非语言的形式向员工传达着企业的理念,效果远胜于简单宣贯。例如,在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中,有告知、测试、商谈、共同创造等方式,如果当公司员工成熟度未达到采用商谈和共同创造等地步时,企业对已经初步制订好的愿景可以采取告知、测试等方法。在对公司愿景和理念向员工作介绍之后,可以组织员工分组讨论,借这个机会来发现有多少信息真的被“推销”出去了。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试图操纵、强迫员工投入,而是通过描绘未来愿景,以及这一愿景会怎样满足员工的需求,改善他们的处境等方式来吸引员工自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同时,要向员工传达一种“要仰赖你们的努力,才能实现愿景”的信息。这样通过让员工参与进来的方式文化理念将会得到有效的传播。
其他常见的宣传手段还有,将企业的理念制成文化手册、开展文化征文活动,将理念印在企业的名片和工牌上,等等。企业文化的传播是通过这些一点一滴的细节工作形成整体作用的,企业不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
可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检查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程度
第三个阶段是“信”的阶段。各种活动和文化工程的重点是让员工相信企业的理念,并从心理上予以认同。这个阶段主要通过检查和考核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是否符合企业根据核心理念制定出的各级员工行为规范。文化传播和落地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例如有的公司依据价值观和各项理念编写出本企业的案例和故事,然后通过多种途径,如正规渠道宣传,老员工和经理人员向其他员工讲故事等方法将理念向基层传播。还可以采取建立新员工入职仪式、建立总裁对基层员工的接待日、公司同读一本书、树立先进人物、抓住文化典型事件宣传等活动手段达到第三阶段的目标。
第四个阶段是“行”的阶段。通过活动和考核手段使员工切实按照理念执行。这里的考核和第三阶段不同的是要在员工个人的绩效考核指标中体现企业的核心理念。具体可以通过平衡计分卡以及行为考核等方法解决。
对员工关键业绩指标文化导向的考核首先要通过平衡计分卡将公司理念分解到各层级的考核指标中去。企业价值理念的分解只是第一步,具体还要体现在相应的考核指标上,比如企业是否在客户类业绩指标中反映了诚信经营、客户至上、积极响应的理念,如果没有反映,则要加入相应的指标,或者在原有指标上面修改。
总之,企业文化体系建立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艰苦而有巨大价值的过程。案例中的A公司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经初步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尝到了甜头,已经开始从单纯靠制度管理走向了制度管理结合文化管理的阶段。只要企业能根据科学方法结合食品行业特点坚持不懈地建设企业的文化体系,最终一定能实现依靠文化管理企业的管理之最高境界。
第二篇:“三步曲”化解企业文化落地难
“三步曲”化解企业文化落地难
企业文化落地难,是困扰很多企业、企业领导、企业文化工作者以及企业员工的难题。
结合本人为多家国有、民营、家族等多种类型的企业,成功提供过企业文化的咨询、培训经验,本人认为:只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落地的含义,准确知道企业文化落地的“地”在哪里?科学掌握企业文化落地的方法,企业文化落地,就不难。
第一步曲:正确认识企业文化落地的含义
是指把企业愿景、企业使命或企业宗旨、企业精神等方向性的文化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中;把与经营、管理有关的通用类的文化理念,融入企业的一切经营与管理活动、过程中;把个性类的文化理念融入全员的工作、任务中;引导和推动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并让企业的发展成果带上本企业个性特征的文化烙印。
第二步曲:准确知道企业文化落地的“地”在哪里?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在其指导思想、经营哲学、管理风格和行为方式上的反映。具体地说,它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工作作风、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二)企业文化的组成:
1、理念;
2、制度和行为;
3、环境;
4、形象。
(三)文化在哪里?
1、文化在细节中;
2、文化在员工的习惯中;
3、文化无处不在。
(四)落地的“地”包括:
1、发展战略、目标;
2、经营与管理活动;
3、管理制度;
4、品牌;
5、岗位主人翁、岗位将军或榜样;
6、员工的言行;
7、体现文化理念的事迹或故事;
8、参与社会活动与自主组织的主题活动;
9、企业环境;
10、文化载体。
第三步曲:科学掌握企业文化落地的方法
(一)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总结的《企业文化建设“正步走”论》:
一化:
潜移默化
二划:
1、规划;
2、策划。
三画:
1、企业标识;
2、企业环境;
3、员工之画。
四话:
1、企业文化概念;
2、企业文化理念;
3、规范性的企业语言;
4、凝结企业传统的故事、大事、企业之歌、文化手册、企业网站、宣传文章;等等。
(二)企业文化落地的方法:
1、找好路径,从虚到实;
2、找好载体,从虚到实;
3、找好典型,从隐到显;
4、领导当好和树好榜样,从上到下,从点到面;
5、用好渠道,从内到外、从点到面,打造品牌;
6、用好环境,从视觉到知觉;
7、开展好活动,虚实结合、软硬结合、远近结合、内外结合;
8、以文化理念为指导,编制和完善制度;
9、系统规划和策划,联动提升。
第三篇:成功的企业核心理念提炼三步曲
成功的企业核心理念提炼三步曲
“我从哪里来?去哪里?如何去?”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终极哲学命题,也是一家企业的终级哲学命题。
因为,企业核心理念的提炼即是在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并指导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
任何企业都是依靠创造独特的核心价值保持生存和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则是建构这种核心价值的一系列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可见,提炼核心理念是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进行系统变革最关键的一步,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据笔者研究,以及亲历京东、柒牌、特变电工等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发现,核心理念提炼其实有着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可循。
成功的核心理念提炼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也可称为三种方法:聚焦化、品牌化、逻辑化。
1、聚焦化:
找到“我”之所以是“我”的原因
在充分竞争的时代里,打造差异化价值才是王道,理念提炼一定要聚焦于企业核心价值。所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则样样都不通”。有的企业价值理念让人感觉很空泛,原因即在于没能洞察自身商业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自然不能直击人心。
那么,从哪里去找企业核心价值?企业创造的核心价值可以分为四大领域:成本效率价值域、质量功能价值域、时尚潮流价值域、服务关系价值域。
成本效率价值域强调企业运营最优,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为市场提供标准化产品或服务。
笔者2012年做京东商城企业文化项目时,研究发现京东之所以获得高速发展是因为赶上了第四次商业变革的浪潮。第一次商业浪潮是货品更全的百货商场冲击街边小店,第二次商业浪潮是涵盖生活必需品的超级市场冲击百货店,第三次商业浪潮是全球采购的连锁超级市场对区域性超级市场的冲击,第四次商业浪潮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电子商务对实体商店的冲击。
每次商业变革浪潮的本质是交易成本的降低和产业效率的提升。京东“多、快、好、省”的电商模式,本质就是谋求成本效率最优。
质量功能价值域强调产品和服务的功能为核心,为市场提供具有领先优势的产品与服务,不断改进客户体验。特变电工将企业核心价值定位于“可靠”,立志成为全球信赖的能源事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特变电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技术1000多项,其中40余项为世界首创,变压器产品进入美国等发达国家电网建设。
时尚潮流价值域强调创造性及将创意转化为产品的能力,为客户提供新鲜、潮流的产品和服务。笔者2013年起连续两年为柒牌男装提供企业文化咨询辅导服务,帮助柒牌提炼“中华时尚”企业核心价值,将中华服饰文化与世界时尚元素融合创新。
柒牌从2003年推出中华立领系列服饰到北京APEC会务服装热潮,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时尚服饰将拥有更广阔的商业前景。
服务关系价值域强调对客户深刻理解,以塑造客户群体情感归属关系为核心,同时在运营上又有相当大的灵活性。笔者2012年为王府井百货提供企业文化建设咨询时,正逢第四次商业浪潮变革,实体百货店面临电子商务大潮冲击。王府井百货提出“创享新生活”核心价值,商场不再是一个简单购物场所,将更多地承载着社交、娱乐、体验、精神满足、知识传播的功能。
企业核心理念提炼聚焦核心价值,对准焦点才能找到“我”之所以是“我”的根本,像放大镜聚集太阳的光热点燃柴火一样,找到焦点就能集聚起全体员工奋斗的激情,为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贡献自己的能量。
2、品牌化:
让理念彰显价值
品牌化是指提炼的核心理念要反映核心价值。找到企业的核心价值,就找到提炼企业核心理念的牛鼻子,以此为原点进行提炼必然能取得良好效果。
京东原来的企业使命“让购物变得简单快乐”就是基于企业核心价值“成本与效率”。后来京东内部研讨认为,京东未来会成为一个生活形体提供者,而不简单是一个购物平台,于是其使命表述改为“让生活变得简单快乐”,内涵更广,基于新的使命指引京东和消费者的关系更加亲切。
特变电工的核心理念“特变电工,全球信赖”就是企业核心价值“可靠”的进一步演绎,向全球市场承诺特变的企业核心价值,这种文化价值得到广泛认同之后,企业全体员工自觉自愿地倾注全部热情和专注,把每一件产品做成精品,把每一项服务做到精致。每一个客户通过感受和体验特变电工的卓越产品与服务,发自内心地建立起对TBEA的好感和认同,直至完全信赖。
可以看出,好的核心理念就是这个企业的品牌口号,并且与核心价值一致。核心理念字字千金、弥足珍贵,承载了企业的深度思考,指导着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策略,同时也承担向社会传播企业价值取向,树立企业形象的重任,需要千锤百炼、力透纸背,才能内外传播一致。
3、逻辑化:
让价值观像水晶般通透
好的理念提炼还要逻辑化,让核心理念与核心价值形成严谨的逻辑链条。京东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整体运营效率超越竞争对手,运营效率由个体效率与组织协同效率构成,京东价值观“客户为先、诚信、团队、创新、激情”每条都能为效率来源找到依据。
价值观中的“客户为先”指向运营效率的目的,只有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效率才是真正的效率。协同效率决定于协同预期、协同意识,新版京东价值观中的“诚信”指向协同预期,每个人都讲诚信,才能相信合作成果能得到分享,大家就有了合作意愿;价值观中的“团队”指向协作意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才能实现协作效率的最大化。
个体效率决定于每个京东人的能力和态度,价值观中“创新”指向能力,即化问题为机遇的创新能力;价值观中的“激情”指向态度,只有充满激情的京东人才能适应高速发展。员工理解了企业价值观的内在逻辑,也就能更好地指导自身行为,朝向企业核心价值方向贡献自身能量。
核心价值,即企业文化理念的提炼过程帮助企业走出价值迷失,促进企业从机会导向走向战略导向,形成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柔性管理。
第四篇:“实践育人三步曲”构建初探
“实践育人三步曲”构建初探
习主席曾讲过: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和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是培养青年一代,尤其是培养科学人才、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环节。
育人是学校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何更好的育人,培养国家有用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坚持理论与专业学习、创新与实践相结合,有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有担当、敢担当的综合能力。把握时代主旋律,结合学院专业优势与特色,紧紧围绕专业特长与学生兴趣,通过学生社团搭建平台,积极推进实践育人三步曲“三走、三做”社会服务公益活动,实施“紧密贴合社会需求、依托学生专业特长、满足多元化、尊重个性化的全员实践育人模式”,以自强社社团志愿服务为平台、搭建社会公益活动、构建社会实践平台、链接高校与社区文化活动多元载体,实现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全员可参与期望达到实践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一、发展思路围绕育人主题:清仓盘点、整合资源,构建公益实践育人体系
高等教育聚焦时代需求,回归教育服务社会职能,培养社会人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面对新形势,高等教育要强化思想教育,注重培养创新,重视提升教育有效性,积极解决社会中的现实问题。为此,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总目标,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建立组织领导,以公益活动项目为抓手,以校——社区实践育人经费投入做保障,清仓盘点校园资源,形成合力之势,构建公益实践育人体系。形成以“紧密贴合社会需求、依托学生专业特长、满足多元化、尊重个性化的四位一全员实践育人模式”,旨在培养当前大学生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努力营造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体验紧密融合,发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意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提升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专业能力扎实,综合能力突出,社会责任感浓厚,道德高尚的时代新青年。
二、工作方法促进实施过程:构建平台,多措并举,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1、依托专业,挖掘需求,培养社会责任感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主席曾谈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因此,社会责任感不能到社会在培养,也不能遇到了才教育,而是要贯穿在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和社会活动,依托专业,挖掘需求,寻找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机会。
2、院区合作,建立“三走三做”常态化公益实践
开展大学生进社区活动,以大学生:走进青年、做榜样;走进社会、做服务;走进社区、做贡献;“三走、三做”方式引领社区青少年积极向上,自立自强。
学院秉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对接,耐心组织,用心引导,通过指导老师精心培育,保障公益活动的常态化、延续性、可持续发展。
3、组织拓展,举一反三,对接专业兴趣,发展特色文化
依托专业特长和学生个性化兴趣,挖掘资源,拓展渠道,开拓更多公益实践平台。学院依托在珠海市影响力,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文创园区、专业设计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多家企业深度发展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满足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战设计及定向就业需求。为了“内外兼修”,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下足功夫,在学生综合修养方面积极拓展修身平台,通过不断探索与总结,对接学生专业与兴趣,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做贡献,通过实践让学生内外兼修,以较高的综合能力迎接社会挑战。
三、总结经验、评价成效:思想引领、榜样先行、共享共赢实践育人
1、实践促学习,评价促改进
实践中不断学习与总结,通过做好过程评价机制,对过程做好监督与修正,设置项目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在公益实践项目中设置社会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对公益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验收。研究和设置公益活动评价和验收机制;对公益活动运行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对公益项目做适时调整。通过实践促进学生再学习,通过评价促进项目顺利进行,保障公益项目的有效性,避免形式主义,为公益而公益。
2、思想引领、榜样先行
高校职能是服务社会,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仅仅是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素养。因此高校在育人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服务社会意识,把青年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让青年一代成为可爱、可信、可为的社会栋梁之才。充分挖掘组织作用,做好引导和引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培训工作,树立正确的认识。在公益活动中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团学干部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榜样作用。思想上引起青年学生积极引领主动参与,有效发挥抓手作用,突出思想引领,榜样先行。
3、实践共赢、共享育人硕果
社区公益活动开展,实现了四方共赢:大学生得到锻炼,社区有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家长在周末给孩子找到学习渠道,青少年与大学生一起互动、交流学习共同成长,小公益实现大的社会价值,可谓是实践共赢。
四、反思与创新
1、坚持可持续性,依托素质拓展课堂,力争制度化管理
因势利导,正确指引,依托为学生开展的素质拓展学分课堂,积极探索评价体系,力争把公益实践活动纳入素质拓展课堂,让公益实践可持续化、制度化、为学生争取到客观评价,积极肯定学生公益成果。
2、鼓励教师参与实践育人队伍,加强顶层组织领导重视
积极吸引优秀教师,加入到实践育人指导教师队伍,积极吸纳有丰富社会资源的老师牵线搭桥,共建有效实践平台;同时通过有效的保障激励措施,对做出成绩的团队和指导老师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肯定,为实践育人多元化,可持续性不断注入新鲜力量。
3、积极将实践经验转化成果,重视推广
面对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通过实践,把有效的育人模式积极推广,实践成果积极转化,为高校组织育人提供更多的参考模式,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可行性途径。
第五篇:白斑病自我诊断三步曲
白斑病自我诊断三步曲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色素性皮肤病,病变处发生在皮表,所以有时候与其他的皮肤科疾病很容易混淆。不过白癜风与其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白癜风十大专业医院之一的北京美迪中医皮肤病医院专家指出:大家如果掌握了这些区别,就容易对白癜风进行诊断了。那么,白癜风患者应先学会自我诊断白癜风的方法。首先,人体各处皮肤、口腔及外生殖器黏膜等部位均出现大小不等、单个或多发的不规则白色斑块,白色斑块面积逐渐扩大,数目增多。白癜风虽然都表现为白色斑块,但是色素脱失的程度却可以不一样,可以表现为浅白色、乳白色、云白色和瓷白色。在极少数情况下,白斑会出现自行缩小或消失。
其次,一般来说白斑和正常皮肤分界清楚,但是如果是处于进行期白斑边缘也可以表现为模糊不清,有的可以在白斑周围出现一种颜色界于正常皮肤和白斑之间的扩散晕环。白斑内毛发可呈白色,也可正常,也可黑白相间,毛发变白者疗效相对要差,白斑消失后,毛发也可以转黑。一般来说白斑表面光滑,无鳞屑或结痂,感觉和分泌功能都正常。但也有少数病人感觉白斑处发痒,个别是剧痒,这种情况在白斑在发展和见效的时候可以见到;还有少数白癜风患者白斑部位分泌的汗液有异味。
较后,白斑对日光或紫外线较敏感,日晒后可以发红、灼痛、水疱、瘙痒,严重者白斑会发展。因此,专家主张白癜风患者要少晒太阳,尤其是中午或者夏天,紫外线比较强烈的时候要避免。
看了上述内容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白癜风的自我诊断方法有所了解了,专家提醒白癜风患者,掌握白癜风的特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对于症状的了解可以帮助白癜风患者及早的发现病情,希望白癜风患者朋友们都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病情,并进行及时的科学治疗。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