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俗文化进校园
民俗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 我赞成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这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民俗文化是我们国家的普通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对社会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民俗的教化功能;教育和潜移默化;2)民俗的规范功能;3)民俗的娱乐功能;起到快乐、愉悦的调剂作用;4)民俗的审美功能,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悦神悦意的作用;
5)民俗的维系功能。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首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与民俗文化是相近的。所以综上所述,我赞成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这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学生。
我对这个活动的建议有以下几点建议。
1.要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师生们的心里,不要只是流于形式,这样自然就进了校园,否则还是形式。
2.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多于学生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采用学生们喜欢的形式,使他们乐于接受。
3.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传承传统文
化的意义。综上,只有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真正的去传承传统文化。
最近一些高校举办了系列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促进校园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觉得这个活动很好。它促进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主动参与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中来,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
民俗的内涵极其丰富,既包括生产、生活民俗,也包括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民俗,还有信仰民俗和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民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所以往往是以地方民俗文化的形式展现与传承的。积极推进优秀的地方民俗文化进校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民俗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形成学校教育特色。
但在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时还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1、科学引导不足,“传统文化进校园”在舆论上易被理解为“复古”。
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少学校有热情有贡献,却因欠缺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难以形成系统、持久的力量。更多地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出发,尚未真正凸显中华文化经典的教育智慧、教育价值,缺乏从教育理念入手的操作和评价方法。没有充分结合时代特点、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容易给社会以简单复古、食古不化的错觉,因而得不到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2、活动式教育与课堂教学尚未有机融合,传统文化进校园在实践中易于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有些学校把传统文化仅仅停留在外部环境的装饰和一些零散活动的开展,而学生囫囵吞枣式的阅读也会对文化经典产生误读,课堂教学无法深入落实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德育工作。没有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升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层面。忽视了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
3、学习资源、师资建设不足,“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缺乏有力的保障。缺乏中华文化经典相关资源和学习环境的建设,学生的学习就缺乏整体氛围的支持与烘托。单纯的朗读和背诵,学习方式枯燥单一,学生的兴趣仅在一时,难以持久。缺乏针对性的教师培训,使得校内的相关教育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同时,学校在创设环境上,各种条件要与学校总体设计取得统一。而这些工作都学要必要的经费投入,以保证“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长期有效开展。
总之,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件值得做的事。
第二篇: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统和美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结合全区工作实际,我校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把民俗文化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道德好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是最大光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1.学校每周一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并进行庄严的国旗下宣誓。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学校、爱集体、文明守纪、文明礼仪等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性强。
2.充分利用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俗文化。同时“红领巾广播站”每周准时开播,专题为“民俗文化润我心”“民族精神代代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宣传和介绍,在校园内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及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出来进行推广,对活动中典型的事例及时进行宣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氛围,确保活动有条不紊,丰富多彩。
(1)张贴有关宣传标语;把学生的优秀书画、摄影、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教室、走廊,达到既美化环境,又鼓舞学生、启迪学生的目的。
(2)各班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组织学生背礼仪规范、看经典书籍、唱文明礼仪歌曲、办手抄报和黑板报、写文明礼仪文章等。
(4)课间开展“以书为友”营造“书香校园”育人环境。
(5)建立班级学习园地、图书角,定期更换,形成独特个性的班级文化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进行民俗文化及民族精神教育
1.与开学典礼相结合,宣传弘扬和培育民俗文化意义。
2.加强各种民俗节日的宣传,营造学习氛围。
3.将民俗文化与的主题班队会活动相结合,创新活动载体。
在“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校将利用周五班队课进行主题队会活动,学校与大队部将进行记载与检查。
4.开展黑板报、手抄报评比活动,深化民族精神。
5.结合学校校本课程,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
(1)结合学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及音乐校本课程“传统戏曲进课堂”传承民族文化。
(2)利用活动课及大课间时间组织开展校园传统小游戏,活跃民俗文化。
(3)结合学校爱国画、学国画、画国画校本课程开展活动。
6.开展以“放飞童心”为主题的少儿卡拉ok演唱会,唱出爱国心声。
7.开展师生才艺活动,抒发爱国情怀。
为了更好的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我校结合教学活动在六一前后准备开展师生才艺展示活动,届时将开展民族器乐、民歌、民间舞蹈等才艺展示活动。
相信通过这次“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一定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使学生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决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争做时代先锋少年,刻苦学习,努力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并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学期的学习之中。
第三篇:阴平镇中心小学民俗文化进校园写作要求
阴平镇中心小学民俗文化进校园写作要求
一、格式要求
全文不超过3000字,不低于2000字;A4纸版;标题为三号黑体,正文为四号宋体;正文前要求不超过200字的内容提要。
二、内容要求
依托阴平地方的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民间技艺等民俗类型切入,重点包括:民俗器物、民俗游戏、民俗特产、民俗方言、民间节日、民间技艺等内容。
三、引入形式
1. 学生:听——看——记——讲——议——写;走访、调查;学学、练练;看看;实践。
2. 学校:搜集相关资料——团队合作打造校本教材——引入课堂——引入评价;民俗器物
展;民俗讨论会;综合实践课;民俗游戏引入体育课;
四、相关照片
有关民俗的相关照片。
第四篇:酒泉市第三中学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酒泉市第三中学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统和美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结合全区工作实际,我校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把民俗文化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道德好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是最大光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1.学校全体师生每周一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学校、爱集体、文明守纪、文明礼仪等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性强。
2.充分利用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俗文化。同时“校园广播站”每周准时开播,专题为“民俗文化润我心”“民族精神代代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宣传和介绍,在校园内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及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出来进行推广,对活动中典型的事例及时进行宣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氛围, 确保活动有条不紊,丰富多彩。
(1)张贴有关宣传标语;把学生的优秀书画、摄影、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教室、走廊,达到既美化环境,又鼓舞学生、启迪学生的目的。
(2)各班利用德育一刻钟、班会、等时间组织学生三字经、弟子规、看经典书籍、唱民族歌曲、办手抄报和黑板报、写文明礼仪文章等。
(4)课间开展“以书为友”营造“书香校园”育人环境。
(5)建立班级学习园地、图书角,定期更换,形成独特个性的班级文化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进行民俗文化及民族精神教育
1.在开学第一周,初一年级腰鼓队,舞动出校园的开校热闹场面,宣传弘扬和培育民俗文化意义。
2.加强各种民俗节日的宣传,营造学习氛围。
3.将民俗文化与的主题班队会活动相结合,创新活动载体。
在“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校将利用周五团会课进行主题教育,学校团委纪律部将进行记载与检查。
4.开展黑板报、手抄报评比活动,深化民族精神。
5.结合学校校本课程,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
(1)结合学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及音乐校本课程“传统戏曲进课堂”传承民族文化。在第十五周组织我校“古典诗文朗诵”活动.(2)利用活动课及大课间时间组织开展校园传统小游戏如跳绳、跳皮筋、打沙包,活跃民俗文化。
(3)结合学校爱国画、学国画、画国画校本课程开展活动。举办书画比赛,并进行现场比赛,把优秀的作品在学校礼堂进行展出。
6.开展以“舞动青春”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唱出爱国心声、舞出青春风采。
相信通过这次“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一定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使学生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决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争做时代先锋少年,刻苦学习,努力肩
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并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学期的学习之中。
第五篇:民俗文化
山西文化与内蒙古文化中不同的展演
十年腾飞看深圳,百年发展看上海,千年古都看西安,五千年文化看山西,民族风情请看内蒙古。
(一)民间文化:
晋商文化。天下最富是山西,当然这是百年前的事情了,百年前的天下最富的山西,随着国之殇而落幕。但是晋商文化确成为山西的宝贵财富,也融进了现代山西人的血液里。
再次,为佛文化。
山西是个很讲佛性的省,这跟著名的佛教名山之首,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信仰,我不好说什么,但是在当今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社会里,心存佛性,也算善莫大焉。
BM201310243866
品中国味道 诉民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