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会计准则概述[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2 12:3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国会计准则概述[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国会计准则概述[本站推荐]》。

第一篇:英国会计准则概述[本站推荐]

英国会计准则 制定机构的变迁

20世纪是“会计规范的世纪”(亨德里克森语)。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率先制定会计准则以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相继制定了会计准则;1973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现已改为IASB)成立,共发布了41项国际会计准则;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也陆续加入了制定会计准则的行列;近年来,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法国等)也相继成立了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开始制定本国的会计准则。一时间,会计准则的影响风靡整个世界,会计准则已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促进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最有效的会计规范形式。

各国会计准则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也有曲折的发展历程,英国的情况也不例外。虽然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 《公司法》 对资产负债表的标准格式就已经有所要求。但是英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却较为缓慢。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为止,英国都还没有正式制定会计准则。在此之前,只是由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从1942年起陆续发表了一些不具备约束力的“会计原则建议书”,作为企业会计实务的指导性规范。

1970年,ICAEW发表了一份题为“20世纪70年代会计准则意向书”的文件,提出了增强会计实务统一性、制定会计准则的目标。同时,作为该意向书的结果,ICAEW首次在 1970年建立了“会计准则筹划委员会”(ASSC),以推动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从1970年到1976年,英国另外五个会计职业团结陆续加入了 ASSC的组织,ASSC获得了一次改组。1976年,英国六大会计职业团体联合成立了“会计团体咨询委员会”(CCAB),并将改组后的ASSC改名为 “会计准则委员会”(ASC)。从此以后,由ASC正式开始制定英国的会计准则。在ASC与CCAB的关系上,首先由ASC制定会计准则的草案,然后提交 CCAB理事会进行讨论。因此,ASC的会计准则草案必须经CCAB批准后才能正式实施。ASC在制定会计准则方面作了相当大的努力,它所发布的会计准则称为“标准会计实务公告”(SSAP)。ASC从1976年成立起到1990年被新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ASB取代为止,15年间共发布了25项SSAP.至今,一部分SSAP仍在被采用。

ASC虽然为英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但由于ASC本身无权批准和实施会计准则,加上ASC为不同的准则项目设置了不同的工作小组,各工作小组之间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同时又缺乏会计概念框架的指导,因此由ASC制定的会计准则不仅权威性不强,而且相互之间还存在着不一致与不协调的情况。此外,还有人批评ASC的成员均由会计职业界人士所组成,不能充分反映“公众的利益”,因此ASC曾在1982年进行过一次改组,增加了5位代表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成员。但这一次改组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其缺陷仍然很多。英国会计学者亚力山大(David Alexander)将人们对ASC的批评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难于保证准则的遵守;

(二)缺乏概念框架;

(三)在会计准则中允许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存在;

(四)仅注重准则的一般性质而忽视其详细的操作程序;

(五)准则制定的时间太长;

(六)小型企业难于满足准则的要求。

针对上述对 ASC的批评,英国“会计团体咨询委员会”于1987年成立了一个称为“德林委员会”(The Dearing Committee)的专门机构,对英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设置以及制定程序等进行了检讨与评价。“德林委员会”于1988年11月发表了一份题为“会计准则的制定”的报告,该报告对英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该报告中,“德林委员会”建议成立一个“财务报告委员会”(FRC),负责制定会计准则政策上的指导;同时建议成立一个新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ASB,其主席由FRC的成员担任,并由ASB取代ASC具体负责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

“德林委员会”的建议很快地得到了全面采纳,1990年,一个带有部分官方色彩的、半独立的新“会计准则委员会”(ASB)成立,并取代了原先的 ASC.ASB虽然在名义上仍然隶属于“会计团体咨询委员会”(CCAB),但它却受到了具有更广泛代表性(其成员由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交易所、银行和上市公司的代表所组成)的“财务报告委员会”(FRC)的制约,并且由于在FRC的21名成员中,其他成员均可以由CCAD委派,1

惟独主席一职必须由英国贸易与工业大臣和英格兰银行总裁联合任命,因此FRC本身已经带有了一定的官方色彩。ASB成立后,发布的会计准则改称为“财务报告准则”(FRS)。与ASC不同的是,ASB有权自行制定和批准会计准则,并且负责对以前由ASC发布的SSAP进行评审和修订。原先的SSAP,只要未被新发布的FRS所取代,则仍然有效。目前,ASB一方面继续对原由ASC发布的SSAP进行评审和修订。另一方面,则根据会计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发布新的FRS.上述可见,英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在最近三十年间,经历了由ASSC、改组后ASSC、ASC、改组后ASC到ASB的变迁。经过这些变迁,英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由纯粹的会计职业界民间组织,发展成一个带有官方色彩的、半独立的机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代表性逐渐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也日渐完善。

英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会计准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准则包括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具体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准则的解释性公告、实务指引等文件,而狭义的会计准则仅指具体会计准则。如从广义的会计准则理解,英国会计准则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财务报告原则公告

财务报告原则公告(Statement of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简称“原则公告”,实际上是一份制定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相当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等文件。ASB认为,它不是具体的会计准则,不具有与会计准则相同的地位。但是,它确定了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若干原则,并且能够完成以下主要目标:(1)帮助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和评价会计准则;(2)帮助财务报表的编制者、使用者、审计师和其他人员理解会计准则的制定方法,以及通用财务报表所报告信息的性质和作用;

(3)在遇到新问题或紧急问题并缺乏适用会计准则的情况下,帮助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和使用者对有关问题作出初步分析。总之,原则公告为制定和评价会计准则以及为关心准则制定程序的有关人士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内在一致的参考框架。

ASB从90年代起开始研究“原则公告”,并于1995年发布了“原则公告”第一份完整的征求意见稿。1999年3月,ASB又发布了“原则公告”的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在以上两次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原则公告”最终于1999年12月获得正式发布。

(二)具体会计准则

如上所述,英国具体会计准则(或狭义的会计准则)目前实际上是由“标准会计实务公告”(SSAP)和“财务报告准则”(FRS)两部分所组成。ASC 至 1990年为止先后发布了25项SSAP,其中SSAP11被SSAP15所代替,SSAP1、SSAP2、SSAP3、SSAP6、SSAP8、SSAP10、SSAP12、SSAP14、SSAP15、SSAP18、SSAP22、SSAP23和SSAP24等13项公告先后被以后发布的FRS 所代替,SSAP7和SSAP16被废除,目前仍然有效的SSAP仅剩下9项,并且大部分还经过了修订。在ASB取代ASC以后,至2001年底为止则陆续发布了19项FRS.因此,英国目前的具体会计准则共有28项,由9项SSAP和19项FRS所组成。

(三)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

考虑到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以及一般的企业与特殊行业的企业的会计要求应有所不同等情况,为了减轻小型报告主体的负担,简化小型报告主体的会计处理方法,ASB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就开始研究关于“小型报告主体会计准则”(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 for Smaller Entities,FRSSE)的问题。ASB于1997年11月首次正式发布了FRSSE,并于1998年12月对它作了修订。FRSSE实际上是英国会计准则的简化版本,它的要求虽然比会计准则的要求低,但是,FRSSE对小型报告主体设立了严格的确定标准,并且明确指出FRSSE不适用于以下报告主体:(1)大中型公司、集团和其他报告主体;(2)上市公司;(3)银行、建筑互助协会或保险公司等。

(四)紧急问题工作小组“摘要”

紧急问题工作小组“摘要”(UITF Abstracts)是由ASB发布的关于“紧急问题工作小组”对某些特殊问题形成的一致意见的摘要。制定和发布UITF摘要的主要目的是:当现有的会计准则或有关会计立法对某些重要会计问题的处理存在不尽人意或矛盾之处时,对采用什么样的会计处理方法形成一致意见。至今为止,ASB已陆续发布了20多项 UITF摘要。已发布的UITF摘要只要没有被新的会计准则所取代或被取消,就必须如同遵守SSAP与FRS那样被遵守。

权威性和法律地位

ASB在《会计准则前言》第16段中指出:“会计准则是对特定类别的交易和其他事项应如何在财务报表中反映作出的权威性说明。因此,为了使财务报表提供真实和公允的观点,遵守会计准则通常是必要的。”第7段指出:“ASB发布的财务报告准则以及所采用的标准会计实务公告,都是《公司法》所承认的会计准则。《公司法》要求,除了小型公司之外,任何公司的财务报表都应说明,它们是否根据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的,对与这些准则的任何重大背离是否均作了特别提示,并解释了理由。”这表明,英国目前的会计准则不仅是对会计实务的权威性说明,并且英国《公司法》还对会计准则的存在作了法律上的承认,肯定了它们对财务报告的有益作用。

英国会计准则获得《公司法》的承认,具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如上所述,在1990年之前,英国会计准则是由ASC制定的。但是,ASC所发布的SSAP 在英国1990年以前的任何《公司法》中从未被提及,因此它们在当时实际上并不具备法律效力。随后,英国《1989年公司法》对《1985年公司法》作了修订,首次引入了会计准则的定义,并要求公司董事说明财务报表是否根据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的。此外,《1989年公司法》在其附表4第36A段、附表9第一部分等49段以及附表9A第一部分第18B段等多处地方也均提及了会计准则。自ASB成立后,由ASB发布的“财务报告准则”被《公司法》奠定会计准则的地位;同时,由于在ASB于1990年8月24日召开的会议上,一致同意继续采用当时存在的22项SSAP,这实际上也同时奠定了SSAP作为会计准则的地位,并且这一地位一直要保留到每一项SSAP被修订、废止以及被新的会计准则取代为止。由此可见,英国目前的会计准则不仅具有权威性,并且还已经取得了法律上的认可。

特点

虽然英国追随美国制定会计准则,但是英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并不完全相同。与美国等国家的会计准则相比,英国会计准则大致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真实和公允的要求”至高无上

在英国,“真实和公允的要求”是至高无上的(The True and Fair View is Oerriding)。它是财务报告的指导思想,也是对财务报表的最终测试。因此,它对英国的会计实务具有强有力和直接的影响。财务报表只要能够提供真实和公允的观点,有时可以背离会计准则的要求,甚至可以背离英国《公司法》中的有关会计要求。

在英国会计的发展中,“真实和公允的观点”虽然早已形成,并且在1948年就已出现在当时的《公司法》中;但是,关于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却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在1983年至1984年之间,英国两位著名的律师Mary Arden和Leonard Hoffmann曾经合作写了一份“联合意见书”,对“真实和公允的观点”的含义作了初步的讨论。在这份“联合意见书”中,两位律师认为:财务报表是否能够满足真实和公允的要求,是法院决定的法律问题。

然而,一方面,法律对所要求提供的真实和公允的观点没有作出任何限定;另一方面,在没有有关实务证据和会计人员意见的情况下,法院也不可能完成对真实和公允的观点作出解释的任务。并且,会计实务证据和会计人员的意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会计的发展、经济环境和商业实务的变化而变化,使得“真实和公允的观点”也变成一个动态的概念。因此,在《1989年公司法》确立会计准则的地位以后,Mary Arden女士在1993年再次对“真实和公允的观点”作了讨论。ASB将Mary Arden女士的意见作为“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真实和公允的要求的意见”,列在了《会计准则前言》的附录之中。

按照Mary Arden女士1993年的看法,《1989年公司法》带来的变化将影响法院对关于遵守一项会计准则是否能够满足真实和公允的要求所作出的判断。MaryArden女士认为,法院可以援引《1985年公司法》第256节的条款,即法律政策支持(由法规规定的团体)发布会计准则,并支持会计准则;同时,法院还可以援引该法附表4第36A段的条款,该条款指出:(因为所作的要求是详细披露不遵守会计准则的情况,而不是遵守会计准则的情

况),因此,能够满足真实和公允的观点的财务报表一般来说是遵守会计准则的,而不是与会计准则发生背离的。由于根据《1990年会计准则(规定的团体)规则》,ASB已被认定为符合《1985年公司法》第256节所述的条件,成为法规规定的会计准则制定团体,因此,ASB制定的FRS以及它所认可的 SSAP实际上均已获得了会计准则的地位。同时,根据Mary Arden女士的意见,能够满足真实和公允的观点的财务报表一般来说是遵守会计准则的。因此,ASB认为,尽管“真实和公允的观点至高无上”,但是,一般来说,只要能够遵守ASB发布或认可的会计准则,就能提供“真实和公允的观点”。在少数例外情况下,为了提供“真实和公允的观点”需要背离会计准则时,也只需要披露发生背离的情况及其原因即可。

(二)会计概念清晰和明确

美国会计准则通常被称为“公认会计原则”。由于历史的原因,“公认会计原则”是一个十分混杂和含糊不清的概念。美国在“公认会计原则”中经常将“原则”、“实务”、“规则”、“惯例”、“方法”、“程序”等概念相互混淆,这种情况曾受到了查德菲尔德教授等人的严厉批评。与美国的做法不同,英国会计准则所使用的各种概念是比较严谨和明确的。例如,早在1971年发布的SSAP2“会计政策的揭示” 中,当时的ASSC就十分小心地区分了如下三个层次的概念:

1.“基本会计概念”(Fundamental Accountion Concepts):是指企业编制定期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广泛性基本假设,它们主要包括:

(1)持续经营“概念”;

(2)权责发生制“概念;”

(3)一致性“概念;”

(4)审慎性“概念。

2.“会计基础”(Accounting Bases):是指将“基本会计概念”表达或应用到财务交易事项中所使用的方法。由于企业类型和交易事项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会计基础”实际上要比“基本会计概念”多得多,因此,有理由相信,处理某一特别事项可能存在不止一种被认可的会计基础或方法。

3.“会计政策”(Accounting Policies):是指由企业自行判断并选择采用的那些最适合企业环境、最有利于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特定基础。

在以上三个概念层次中,“基本会计概念”相当于美国的“基本会计原则”(包括会计假设在内),英国仅列举了4条,其他一些原则虽然没有单独列明,但可以对它们作这样的理解,即它们实际上已被公认,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就假设它们已被遵守。“会计基础”是在“基本会计概念”的指导下归纳或演绎发展起来的各种会计方法,属于“标准会计实务”,即相当于美国的“会计准则”,但由于“会计基础”众多,使得同一经济事项可以有多种“会计基础”被选择,而会计准则的发展则越来越要求缩小这种选择的范围,以减少会计实务间的差异,增加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会计政策”是由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可选择的“会计基础”中特别选定的某种基础,就这点而论,英国的情况与美国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不管选择了什么样的“会计基础”,为了增加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企业都必须揭示其“会计政策”。

在ASB取代ASC以后,于1999年12月正式发布了“财务报告原则公告”。此外,还在2000年12月发布了FRS18“会计政策”,以此取代了SSAP2“会计政策的揭示”。在“财务报告原则公告”和FRS18中,ASB对各种会计概念作了更明确的界定。

(三)重视法律环境的制约

早期,英国也像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主要通过法律规范来约束企业的会计行为。在英国1948年的《公司法》中,已经提出了财务报表必须符合“真实和公允的观点”的要求;而随后修订的《公司法》则逐渐规定了财务报表的形式和内容;1980、1981和1985年的《公司法》除了对财务报表的形式和内容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以外,还制定了公司资产的估价规则;1989年的《公司法》更要求在财务报告中说明是否遵守了“适用的会计准则”。可能正是因为英国的立法制度比较健全,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英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虽然开始仿效美国,通过民间团体制定会计准则,但是在英国所制定的会计准则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求会计准则与法律保持一致,这一点也就成为英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显著差别之一。英国《会计准则前言》在谈到会计准则与法律结构的关系时,有这样一段陈述:“„„在决定什么是最恰当的处理方法时,会计准则委员会还必须考虑应用准则的环境。报告主体必须遵守的法律则是这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财务报告准则必须以保证会计准则与法律一致为目标,在联合王国和爱尔兰共和国现行立法以及欧盟指令的框架下加以制定。”此外,在英国大部分的具体会计准则中都专门设立了一节,单独讨论与这些会计准则相关的法律要求问题。可见,英国虽然与美国一样也制定了会计准则,但是,英国有关法律(尤其是《公司法》)对英国会计准则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亦十分重视法律要求对会计准则的制约问题。

(四)努力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协调

关于这一点,在英国《会计准则前言》中也作了如下说明:“在制定财务报告准则时,已适当地考虑了国际方面的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支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协调国际财务报告的目标。作为这种支持的实际行动,在每一项财务报告准则中均设立了一个小节,说明在处理相同课题时它与国际会计准则(IAS)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遵守财务报告准则就能自动地保证遵守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当财务报告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出现差异时,报告主体应在本委员会的会计准则的应用范围内遵守会计准则。”

近年来,ASB在制定会计准则时,还逐渐加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其他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合作与联系。例如,FRS12“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就是与IASC合作的一个项目。另外,FRS11“固定资产与商誉的减值”和FRS14 “每股收益”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和第33号“每股收益”的影响。

(五)渐受“欧盟”的影响

由于英国已成为欧共体(现为欧盟)的成员国之一,因此,欧洲大量的会计实务与规定已逐渐渗入了英国的财务报告之中。目前,英国会计准则不仅需要考虑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问题,而且还要考虑“欧共体指令”和欧盟的其他会计要求。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欧共体”第4号和第7号指令对大型公司、中型公司和小型公司提出了不同的会计披露要求,并且允许小型公司在编制向公司注册处申报的简化报表以及向股东提供法定报表时,可以获得更广泛的豁免。受以上规定的影响,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90年代后期制定并发布了“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

第二篇:第一章 会计概述

第一张

诸论

(一)会计常识

1、会计机构

(1)通常叫做财务部/科/处/组,现代企业中由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职能分离,也可直接叫做会计科/处/股/组

(2)其设置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和会计工作的繁简程度,视需求而定。至少有一名会计人员(管“帐”)和一名出纳人员(管“钱”)

2、会计人员

(1)权限:有权参与本单位编制计划,制定定额,签订经济合同,参加有关的经济、经营管理会议;要求本单位有关部门、人员认真执行批准的计划、预算,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各项财务会计制度;监督、检查本单位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和财物保管、收发、计量、检验等情况。

(2)资格: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科目分为:A技能考试即“初级会计电算化”,各区财务局和会计锦绣学院报考。B专业知识考试即“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市级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证明两年有效。中专以上会计类专业学历者毕业两年内免试A+B的后者。

(3)专业资格:a初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

b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

c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开卷笔答))与评审结合的评价制度

前两者全国统一,最后者由各省规定执行。

(4)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3、会计信息

(1)使用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经济单位的内部管理着、职工,社会公众etc(2)具体表达形式:会计报表:A对外:财务会计报告(可对内)=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etc。B对内:内部会计报告=各类成本报表+责任中心责任报告+其他管理报表etc

4、会计工作:整理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5、会计制度:《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et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6、会计学科:财务管理、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统计核算、会计与审计、审计实务、统计实务

(二)企业常识

1、企业的概念:集合了一定的生产资料金和劳动力,从事产品的生产、流通或者服务的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不一定具备法人资格,例如子公司是企业,但不具备资格,总公司才具有法人资格)

2、表现形式:个体企业、合伙企、公司(包括股份有限、有限责任、无限责任等)

3、利益相关者:股东,企业的债权人、债务人,雇员,顾客,供应商,政府。

4、组织结构:A常见的工业企业:总经理——销售、生产、财务总监

B常见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

5、生产组织流程:起始于现金,形成一个资金循环。

6、主要经济业务:A筹资过程(获取投资者的资本+从金融机构借入款项)

B供应过程(从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并支付货款+将原材料验收入库)

C生产过程(领用原材料+支付工资+支付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入库)

D销售过程(产品销售中产生收入、成本、费用+上缴税款)

E财务分配过程(利润的形成+分配)

(三)会计基础概念

1、会计对象: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其经济业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供应、生产、销售、分配五个阶段,并形成相应的资金运动。(其表现形式: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

2、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表现,是构建会计报表的基本指标。

A资产:a定义: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b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可靠地计量

c分类:(a)流动资产:库存资金、银行存款、交易性及融资产、应收以预付款项、存货、其他流动资产

(b)非流动性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B负债:a定义: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b条件:与资产的条件类似

c分类:(a)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预计负债等

(b)非流动性负债: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等

C所有者权益:a定义:指伊夜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在公司制企业中也叫股东权益

b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D收入:a定义: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b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E费用:a定义: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b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生产成本等

F利润:a定义: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b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

3、会计职能:A会计核算

B会计监督(灵魂、核心)

(C两者关系:前者提供会计信息,后者保证信息真实性,两者缺一不可。A是会计工作本身,是会计工作的具体表现形式,B融于A的整个过程之中,又在其之上形成一个会计监督体系。通过两者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4、会计方法:A会计核算方法(最基本、核心):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审核和整理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成本计算针对工业企业,一般隐含在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的过程)

B会计监督方法: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社会监督、国家(政府)监督(包括财政、税务、金融、证券、国家审计、其他部门监督)

C会计分析方法:差额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5、会计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并非唯一)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单位本身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此提供真实、有用会计信息的一项管理活动。

(四)企业会计基本准则

1、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2、会计核算的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真实性(客观性)、相关性(有用性)、明晰性、可比性、经济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

3、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a权责发生制(应收应计制)

b配比原则(收入与其成本、费用相互配比)

c历史成本原则

d划分收益性(收益期仅为本会计期间)和资本性(收益期分为几个会计期间)支出的原则

4、会计要素的内容:见前 *

5、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6、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其附注+其他应当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PS:小企业可以没有现金流量表,一般企业还应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三篇: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一、基本国情和财政体制

(一)基本国情

英国是一个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土地面积24.36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204 万。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只具有象征性的地位。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上院和下院组成。政府从议会中产生,实行内阁制,由国王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首相为政府首脑,拥有国家最高权力。英国政党主要有保守党、工党和自由民主党,目前的执政党为保守党,该党的支持者一般来自企业界和富裕阶层,主张关注教育、医疗、贫困等社会问题,强调维护英国主权,反对“联邦欧洲”,该党的领袖为卡梅伦,他同时也是现任英国首相。英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2258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六,人均GDP为36298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十。

自2007年爆发世界金融危机以来,英国出现了严重的信贷紧缩问题,住房市场持续低迷,失业率不断攀升,整个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困境。为应对经济下滑,英国出台了一系列财政刺激措施,英格兰银行也大幅下调利率,但到目前为止,英国经济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回暖。

(二)财政体制及运行状况

英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在政府级次上分四级,即中央联邦政府、省政府、大区政府、市(小区)政府。与其政治体制相适应,英国实行高度集中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根据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来划分收入范围,中央与地方收入完全按税种划分,实行严格的分税制,但不设共享税,分别由与收入归属相一致的税收机关负责征收。中央政府的权责比较集中,涉及国家利益的公共服务事务,如就业、教育、科技、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能源发展等都由中央政府提供和管理。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的监控,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但对某些事项有一定的自由裁决权。与其它发达国家不同,英国财政部不仅负责财政管理事务,而且对货币发行与利率调整有最终决定权,而作为中央银行的英格兰银行则有责任向财政部提供有关经济信息,并代表财政部发行货币、登记债券、管理外汇和发行国库券等。

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内容

(一)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之一。1601年,《济贫法》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开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1942年的《贝弗里奇报告》则为英国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贝弗里奇报告》指出,贫困、疾病、无知、肮脏和懒散是影响英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五大障碍,国家要采取措施解决上述问题。针对“二战”后的退伍士兵,贝弗里奇提出要保证他们回国后有工作的权利,并享受到医疗和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在贝弗里奇思想的指导下,英国相继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家庭补助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法律,并于1965年和1975年对《国民保险法》进行了补充与修订,最终形成“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规模大,而且结构庞杂,覆盖了所有人群。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架而言,包括三大系统:

1.养老保险系统,是英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部分。养老保险资金来源于两部分,一是由雇员、雇主共同缴纳的国民保险税[1],二是通过一般税收收入安排的财政补贴。目前,英国每年养老保险支出约占整个社会保障支出的41%,其中财政补贴占养老保险支出总额的11.5%。

2.社会救助系统,直接取代了原来的《济贫法》的济贫职能,构成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人无需缴纳费用,但是受益数额也不高,主要用来满足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困难。受益人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才能领取到救济金。除此之外,英国还设立了许多专项津贴,包括儿童津贴、住房津贴等项目,各阶层居民均可享受专项津贴。

3.社会服务系统,指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志愿者对具有特殊困难的居民提供的各种福利设施和各类服务。这类人群包括被抛弃儿童、老人、精神失常者等有特殊需要的人,通过为他们提供社区服务等,使其能得到社会福利的关心,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

与社会保障的三大系统相对应,英国社会保障支出按享受人群的不同可分为7类,包括儿童家庭支出、失业保障支出、低收入人员支出、老年人支出、病残人支出、丧失亲人支出、其他支出。在7类社会保障支出中,老年人支出、低收入人员支出、儿童家庭支出和病残人支出等4类支出占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分别为41.64%、22.08%、18.11%、15.17%,共计占社会保障支出的97%。由此看出,英国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是老人、穷人、儿童和病残人群。本世纪头十年英国社会保障支出年均增长6.6%。在2009-2010财政,英国政府财政总支出6207亿英镑(以下简称镑),其中社会保障支出1883.66亿镑(不含卫生支出),平均每个国民约3139镑。社会保障支出是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最大项目,占支出总额的30.3%,占GDP的比重则为13.74%。从中央和地方来看,中央财政占大头,包括社会保险、大部分社会救助所需资金均由中央财政承担;地方财政仅承担少数社会救助项目,如房屋和市政税补贴等。

第四篇:第一章税务会计概述

第一章 税务会计概述

本章学习要点及目标:

①掌握税务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②理解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③熟悉税务会计的工作内容

④掌握税务会计核算所涉及的科目设置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税务会计的工作程序,熟练掌握各种税务登记表的填制;掌握税务会计账簿的设置方法;掌握税款交纳的方法。

本章知识结构:

第一节 税务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税务会计的主体与对象

第三节 税务会计的职能、任务与目标

第四节 税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和一般原则

第五节 税务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会计科目设置

第六节 税务会计的工作程序

第一节 税务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本节主要内容:

一、税务会计的概念

二、税务会计的特点

一、税务会计的概念

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规为准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门专业会计。

二、税务会计的特点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

(一)税收法规的制约性

(二)会计主体的特定性

(三)核算目的的双重性

(四)会计差异的可调性

第二节 税务会计的主体与对象

本节主要内容:

一、税务会计的主体

二、税务会计的对象

一、税务会计的主体

纳税主体就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实体。纳税主体与财务会计中的会计主体有密切联系,但不一定等同。

二、税务会计的对象

税务会计的对象是指税务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税务会计并不核算和监督企业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具体地讲,税务会计的对象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经营收入

(二)生产、经营成本(费用)

(三)收益分配

(四)税款的缴纳或减免

第三节 税务会计的职能、任务与目标

本节主要内容:

一、税务会计的职能

二、税务会计的任务

三、税务会计的目标

一、税务会计的职能

税务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首先具有一般会计所具有的基本职能,即核算和监督职能。但由于税务会计与税法的密切联系,使其还具有纳税筹划的特有职能。

二、税务会计的任务

税务会计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核算和监督企业对国家税收法令、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认真履行纳税义务,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2)按照国家现行税法规定正确计算企业在纳税期内的应缴税款,并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3)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各种税金,充分履行纳税义务,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4)正确编制、及时报送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材料,认真执行税务机关的审查意见。

(5)正确进行企业税务资金运动的财务分析,不断提高企业执法的自觉性和税务管理水平,不断加强企业的纳税意识和办税能力。

(6)理顺和筹划好企业的税务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优化企业的税收负担,节约纳税成本,防范和化解纳税风险。在保证及时足额完成税收上缴任务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税负水平。

三、税务会计的目标

税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一)依法纳税,履行纳税人义务;

(二)正确进行税务会计处理,协调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三)合理选择纳税方案,科学进行税务筹划。

第四节 税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和一般原则

本节主要内容:

一、税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二、税务会计的一般原则

一、税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一)纳税主体

纳税主体就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实体,包括单位和个人。正确界定纳税主体,就是要求每个纳税主体应与其他纳税主体分开,保持单独的会计记录并报告其纳税状况。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前提意味着该纳税人个体将继续存在足够长的时间以实现它现在的承诺。这是所得税款递延、亏损前溯或后转以及暂时性差异能够存在并且能够使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跨期摊配的理论依据。

(三)资金时间价值

货币在其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这一基本前提已成为税收立法、税收征管的基点。

(四)纳税会计期间

持续经营假设下,纳税会计主体是一个长期经营单位,其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的。将纳税会计主体的经营期人为地划分为一段段首尾相接、等间距的较短期间,便是纳税会计分期。

二、税务会计的一般原则

税务会计属于企业会计的范畴,首先应遵循一般会计原则。但税务会计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税务会计的特殊性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法优先原则

(二)较少运用谨慎性原则

(三)积极筹划的原则

(四)接受审查的原则

第五节 税务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会计科目设置

本节主要内容:

一、税务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

二、税务会计的科目设置

一、税务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可从不同时间阶段来划分如下。

1.月初的工作内容

首先进行网上申报,按不同税种分别填写纳税申报表,进行国税和地税的网上申报,并打印出报表;

接着,根据“应交税费”科目的贷方余额划转税款,进入纳税科目;

第三,到税务机构进行税款缴纳,取回完税凭证,报送相关报表;

第四,根据完税凭证编制税款缴纳的记账凭证,完成上月的税务处理工作。

2.月中的工作内容

(1)每天根据所发生的涉税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在“应交税费”明细账上登记。

(2)做好发票的购买、领用、开具、验收、保管工作。

(3)做好退税和减免税办理工作。

(4)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征管员做好对本企业的税收征管工作。主动做好情况介绍、资料提供、纳税情况汇报等工作。

(5)做好相关新税收政策的学习。

(6)做好纳税筹划工作。

(7)做好税法的宣传、解释工作。

(8)做好其他特殊工作。如税务变更登记、税务大检查等等。

3.月末的工作内容

(1)做好“应交税费”科目的总分类账登记工作,并与明细账进行核对,进行月度结转,将各相关科目结出余额。

(2)将开出的各种发票进行汇总,编制发票使用汇总表。

(3)将收到的各种发票重新进行检查,编制发票取得汇总表,并到税务机关进行认证确认。

(4)编制发票领用存月报表,检查空白发票的库存数。

(5)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办理预缴税款的业务。

(6)对检查出来需要调整的账项,按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进行调整。

4.年末应处理的工作内容

(1)汇算清缴。对全年的涉税业务进行汇算清缴。需要调整的账项按税法进行调整。该补交的税款补交。

(2)编制并上报各种税务年报,并进行网上申报。

(3)协助税务机关做好税务年检工作。

二、税务会计的科目设置

在税务会计制度尚未独立之前,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主要通过“应交税费”科目进行企业税务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交税费”科目为负债类科目,用来反映企业应交、未交和已交税金的情况。

应交税费总账采用三栏式账页。

“应交税费”科目可按应交的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1)应交增值税,(2)未交增值税;

(3)应交消费税;

(4)应交营业税;

(5)应交资源税;

(6)应交所得税;

(7)应交土地增值税;

(8)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9)应交房产税;

(10)应交土地使用税;

(11)应交车船使用税;

(12)应交个人所得税;

(13)应交教育费附加;

(14)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

第六节 税务会计的工作程序

本节主要内容:

一、税务登记

二、账证设置和管理

三、纳税申报

四、税款缴纳

五、减免税

六、税务检查

一、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分为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其他税务登记。

(一)开业登记

开业登记是指纳税人在新成立时或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时,应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的纳税登记。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主动依法向国家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登记。程序如下。

1.纳税人提出书面申请报告,并提供下列证件、资料:

①营业执照副本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原件及其复印件;

②注册地址及生产、经营地址证明(产权证、租赁协议)原件及其复印件,出租人为自然人的还须提供产权证明的复印件;如生产、经营地址与注册地址不一致,请分别提供相应证明;

③公司章程复印件;

④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证明身份的合法证件原件及其复印件;

⑤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原件及其复印件;

⑥书面申请书;

⑦有权机关出具的验资报告或评估报告原件及其复印件;

⑧纳税人跨县(市)设立的分支机构办理税务登记时,还须提供总机构的税务登记证(国、地税)副本复印件;

⑨改组改制企业还须提供有关批文原件及其复印件;

⑩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证件资料。

2.填报税务登记表。纳税人领取并填写《税务登记表》,如表1-1所示。(教材P12)

纳税人应按规定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中的项目。

纳税人填写完相关内容后,在相关位置盖上单位公章、法人代表章,然后将《税务登记表》及其他相关材料送交税务登记窗口。

3.税务机关审核、发证。纳税人报送的税务登记表和提供的有关证件、资料,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领取税务登记证及其副本,并按规定缴付工本管理费。

(二)变更登记

变更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原税务登记表上的内容发生变化需要重新办理的税务登记变更手续。

办理变更登记的程序如下:

1.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资料

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在发生变更后三十日内,持营业执照或其它核准执业的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提出书面变更申请,同时依照以下不同情形提交附送资料(查验原件,提供复印件):

因工商登记发生变更而需变更税务登记内容的,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①营业执照、工商变更登记表及复印件;

②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的决议及有关证明文件;

③《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原件。

非工商登记变更因素而变更税务登记内容的,需要提供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的决议有关证明文件。

2.填写《税务变更登记表》

纳税人领取并填写《税务登记变更表》,如表1-2所示。(教材P17)

3.税务机关审核、发证

纳税人按照《税务文书领取通知单》注明的日期到主管税务机关的税务登记窗口领取变更结果,涉及登记证内容变更的,登记窗口要收缴原《税务登记证》(正、副本),纳税人缴纳变更登记工本费后,领取新的《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和《税务登记变更表》。

(三)注销登记

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依法终止纳税义务情形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办理注销登记的程序如下:

1.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资料

纳税人在办理工商登记注销前和营业执照被吊销或终止日起十五日内或迁出日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同时向税务登记窗口提供如下资料:

①主管部门或董事会(职代会)的决议以及其它有关证明文件;

②营业执照被吊销的应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的吊销决定;

③税务机关发放的原税务登记证件(《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及《税务登记表》等);

④分支机构的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涉外企业提供);

⑤发票、发票购领证;

⑥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证件和资料。

如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需提供以下资料及设施:

a.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

b.企业用金税卡、IC卡(指已纳入防伪税控的纳税人)。

2.填写《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

纳税人领取并填写《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如表1-3所示。(教材P20)

纳税人应按实填写《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中的项目:

纳税人填写完相关内容后,在相关位置盖上单位公章、法人代表章、经办人章,然后将《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交至税务登记窗口。

3.税务机关核准

纳税人正常注销的,必须经过主管税务机关收缴证件、清缴发票、结清税款、有关资格注销等步骤,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后领取《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

(四)停业、复业登记

办理停业、复业登记的程序:

1.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

纳税人在营业执照核准经营期限内停业15天以上时(或停业后复业),应向主管税务机关的税务登记窗口提出停业(或复业)登记申请报告,连同如下资料交税务登记窗口:

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停业的,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停业文件;

②主管税务机关原发放的《税务登记证》正、副本;

③《发票购领证》及未使用的发票。

2.领取并填写《停业登记表》(或《复业单证领取表》)

纳税人领取并填写《停业登记表》(或《复业单证领取表》),如表1-4所示。(教材p23)

纳税人应按税务机关要求如实填写《停业登记表》(或《复业单证领取表》)后,交税务登记窗口。

3.税务机关审核、批准

纳税人按期或提前复业的,应当在停业期满前持《复业单证领取表》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复业手续,领回或启用税务登记证件和《发票领购证》等,纳入正常营业纳税人管理。

(五)税务登记验证、换证

《税务登记证》实行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一般每年验证一次,三年更换一次。税务登记验证、换证的程序如下:

1.申请并提供资料

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验证、换证或联合年检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①《税务登记证》正、副本;

②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③全部银行账号证明及复印件;

④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及复印件。

2.领取并填写《税务登记验证(换证)登记表》

纳税人领取《税务登记验证(换证)登记表》,并按规定填写齐全后,盖章确认,交税务机关税务登记窗口。

3.税务机关审核

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通知的时间领回有关证件及资料。对不需重新发证的,在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证件上贴上验证贴花标识;对换证的,重新制发税务登记证件。

(六)遗失税务登记证补办

纳税人在遗失税务登记证后,应及时在新闻媒体发出原证作废的公开声明,并向主管税务机关写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提供有关证据,申请补发。

二、账证设置和管理

(一)涉税账簿设置

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设置账簿;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同时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二)编制涉税业务会计凭证

在日常经济业务发生后,税务会计人员首先要分类审核相关的涉税业务的原始凭证,确保原始凭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始凭证取得的时效性和合法性,然后,根据企业涉税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

(三)登记涉税业务账簿

在记账凭证审核无误后,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相关账簿的登记。税务人员要按照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办法,真实、逐笔记账,确保账簿登记的正确、及时、完整。

(四)编制税务报表

企业税务会计人员在凭证、账簿的基础上编制税务报表及各种附属报表,并报送相关部门。

(五)涉税资料的保管

最后,企业税务会计人员还必须做好各类凭证、账簿、报表和原始资料的整理、保管和归档工作,确保纳税资料的完整。

三、纳税申报

(一)纳税申报的概念

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按税务机关规定的内容和期限,向主管税务机关以书面报表的形式申报有关纳税事项及应纳税款所履行的法定手续,它是纳税程序的中心环节。

(二)纳税申报的对象

纳税申报的对象是指谁应当办理纳税申报,主要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1.纳税人

在正常情况下,纳税人必须在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手续,填报纳税申报表。

2.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必须在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或者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申报手续,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

(三)纳税申报的内容

纳税申报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纳税申报表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二是与纳税申报有关的资料或证件。

(四)纳税申报的期限

在发生纳税义务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代征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或税务机关依法规定的申报期限,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1.各税种的申报期限

因各税种情况不同及各税务机关的工作安排不同,各税种的申报期限也有所不同。

2.申报期限的顺延

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期限的最后一日,如遇公休、节假日的,可以顺延。

3.延期办理纳税申报

按照《征管法》的规定,经核准延期办理纳税申报的纳税人,应当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纳税结算。

纳税人填写《延期申报申请审批表》(一式三份)连同税款预缴入库税单提交主管税务机关。

(五)纳税申报的方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申报(上门申报):由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在法定税款征收期内自行到税务机关报送纳税资料。

2.邮寄申报:是指经税务机关批准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使用统一规定的纳税申报特快专递专用信封,通过邮政部门办理交寄手续,并向邮政部门索取收据作为申报凭证的方式。

3.数据电文申报(电子申报):是指经税务机关批准纳税人通过电话语音、电子数据交换和网络传输等形式办理的纳税申报。

4.简易申报:是指实行定期定额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批准,通过以缴纳税款凭证代替申报或简并征期的一种申报方式。

5.其他方式: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用直接办理、邮寄办理、数据电文以外的方法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报告表。

(六)未按规定申报纳税的处罚

纳税人未按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两千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的,可以处以两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税款缴纳

(一)税款缴纳的方式

(1)转账缴税:是指纳税人根据税务机关填制的缴款书通过开户银行转账缴纳税款的方式。

(2)自核自缴:是指纳税人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自行填写缴款书,自行到银行缴纳税款的方式。

(3)预储科目缴税:是指纳税人在指定银行开设税款预储科目,按期提前储入当期应纳税款,同时在法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申报事项,税务机关收到纳税申报资料后,通过税银联网实时查询纳税人预储税款,并通知银行及时划解税款。

(4)现金缴税:是指纳税人用现金缴纳税款的一种方式,目前主要适用于无固定场所的零散税收,委托代征税款和门征税收。

(5)支票缴税:是指纳税人用支票缴纳税款的方式。

(6)信用卡缴税:是指纳税人用信用卡缴纳税款的方式。

(7)委托代征:以税务机关名义向纳税人征收零散税款的方式。

(二)纳税期限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期限一般定为一个月,自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金融业(保险业除外)营业税纳税人的纳税期限定为一个季度,自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当在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预缴所得税,终了后5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除特殊情况外,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应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税款缴纳期限的最后一天如遇公休日可以顺延。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三)延期缴纳税款

纳税人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应在缴纳税款期限到期前三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领取并填写《延期缴纳税款申请审批表》一式三份,经县以上税务机关受理并上报省级税局批准,纳税人领取已核准的《延期缴纳税款申请审批表》后,才能享有延期缴纳税款的权利,但延期缴纳税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并且同一纳税人应纳的同一税种的税款,在一个纳税内只能申请延期缴纳一次,需再次办理延期缴纳税款,必须逐级报省一级税务机关批准。

(四)税款补缴与退还

由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数额在10万元以内的,自税款所属日期起3年内发现的,应当立即向主管税务机关补缴税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自税款所属日期起在5年内发现的,应当立即向主管税务机关补缴税款。

因税务机关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自税款所属日期起3年内发现的,应当立即向主管税务机关补缴税款,但不缴滞纳金。

纳税人享受出口退税及其他退税优惠政策的,应当按照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税。

五、减免税

减免税分为报批类减免税和备案类减免税。

报批类减免税是指应由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项目;

备案类减免税是指取消审批手续的减免税项目和不需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项目。

(一)审批类

符合减免税条件的企业依据有关税法的规定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向主管国税机关或地税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如表1-5所示。(教材P32)

申请审批表应当按照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的不同税种分别填写,各项内容如实填报,一式二份,加盖公章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同时,附送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报表资料。

(二)备案类

纳税人享受备案类减免税,应提请备案,经税务机关登记备案后,自登记备案之日起执行。纳税人未按规定备案的,一律不得减免税。

六、税务检查

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以税收法律、法规和征管制度为依据,对纳税人是否履行纳税义务情况及其偷逃税行为的审核和查处行为的总称。

税务检查的形式包括:纳税人自查、专管员检查、税务稽查队进行专业检查等。税务检查在时间上又可分为事前检查和事后检查。

第五篇: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术语,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应用中的一种通俗称呼,其目标就是通过建立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这一章我们将先后介绍会计电算化和会计软件等基本概念以及电算化的实施方法。

1.1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一般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全面实现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的核算工作,实现预测、计划、控制、决策之类的会计管理工作。国外把利用电子数据系统的会计,称为电子数据处理会计(electronnicdata

下载英国会计准则概述[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国会计准则概述[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 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以上简称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

    会计的概述说课稿

    会计的概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会计学专业2011级的莫凤兰,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会计的概述。我将从以下五方面......

    国际司: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国际司: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国际司 一、基本国情和财政体制 (一)基本国情 英国是一个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土地面......

    会计岗位职责概述(优秀范文5篇)

    会计岗位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与服务意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会计岗位职责概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会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概述练习

    财政总预算会计概述练习 1、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 A.各级政府 B.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 C.行政单位 D.财政性资金 2.财政总预算会计设在。 A.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 B.各级政府......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1

    第一章节会计电算化概述一、 单项选择题: 1、1996年财政部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电算化专门制定了。 A、《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B、《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C、《商品化会计核算软......

    会计电算化理论学习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理论学习卡 班别:学号:姓名: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一、会计电算化 1、电子数据会计简称为___会计。 2、我国首次提出会计电算化一词的是___年。 3、狭义的会计电......

    基础会计账簿概述说课稿

    《账簿概述》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账簿概述》。我下面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