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的概述说课稿
会计的概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会计的概述。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谈对这节课的设计:即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基础会计》是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其中《会计的概述》是本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会计概述是学生接触会计的开始,让他们充分理解会计的涵义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学生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会计,对会计也没有充分的了解,甚至不知道会计是做什么的。而这本教材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部分在衔接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且教材中提供的教学案例丰富,符合中职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及技能操作的需要。
二、教学目标
在分析了教材内容后,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这个中心,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加深对会计概念及其涵义的理解。
3、德育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职能这个中心,教育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计的概念和职能。
2、难点:会计的基本特征和两大基本职能。
四、说教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讲的通俗易懂,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否则,照本宣科或理论讲的过深,都会使学生难以接受,失去兴趣,从而对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而正确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很好的教学效果,选择一个好的教学方法首先需要对授课对象有所了解,所以在选择教法前要对授课对象进行学情分析。
那么中职的学生,他们都是怎样的孩子呢?
1、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对学习也洋溢着热情。
2、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薄弱,但是却有一颗学习的心。
3、他们对这门课程还不理解。
针对以上对教材分析及学生的学情分析,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我向同学们阐述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让学生们先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他们对会计产生兴趣。然后再用一些图片和典故引入会计的概念,再用讲授法给学生详细解说会计的特征和两大基本职能。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会计和掌握会计的概念和两大基本职能。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导入、新课讲授、小结和课后作业四个部分。
(一)导入
给学生简单介绍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木记事。
2、周朝:“会计”一词开始使用。
3、西汉与东汉:账簿产生,如:“草流”和“誊清簿”,设“钱谷账”。
4、唐宋时期:官厅会计把钱粮的收支分为四个部分“原管、新收、已支、现在”来反映财产的增减变化。根据四柱结算法编造的账簿称为“四柱清册”。
5、明末清初:“龙门账”的产生,把全部账目分为四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进-缴=存-该”,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的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
6、我国在清朝后期从国外引进了借贷复式记账法。
7、现代会计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讲完会计的相关概念后,教师可利用启发式向学生提出:你怎么理解“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会计的产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其中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更是密切相关。
(二)新课讲授
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2、会计的基本特征,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会计的本质是管理活动。
3、会计的基本职能,老师讲解说明。
会计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所谓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但其基本职能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个方面。其中,会计的核算职能,主要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1)核算职能的特点
①会计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从数量上核算各单位经济活动情况;
②会计主要核算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
③会计在反映经济活动时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2)会计的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的概念:
会计监督职能主要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监督职能的特点:
①会计监督利用货币计价进行监督,也要进行实物监督; ②会计监督是一个包括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的一个过程;
③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的监督,使外部监督不可代替的。
4、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二者相辅相成,核算是监督的前提,监督是核算的保证。
(三)小结
以问答的方式检验学生这节课的听课效果。帮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
(四)课后作业
教材第7页习题
七、教学反思
这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我知道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我会积极地听取各位老师的意见,使自己成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会计的概述说课稿
会计的概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会计学专业2011级的莫凤兰,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会计的概述。我将从以下五方面来谈谈对这节课的设计:即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本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这本教材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部分在衔接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且教材中给予的教学案例丰富,符合中职学生学习的特点及技能操作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这是高教版《基础会计》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会计,对会计也没有充分的了解,甚至不知道会计是做什么的。会计概述是学生接触会计的开始,让他们充分理解会计的涵义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
在分析了教材内容后,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2、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能力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这个中心,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加深对会计概念及其涵义的理解。
3、德育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职能这个中心,教育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解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在知识的层面上,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和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德育方面,围绕会计概念、职能这个中心,教育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四)重点与难点
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计的概念和职能
2、难点:会计的概念和两大基本职能
学习会计的概述这一节的内容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充分理解会计的涵义以及掌握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所以我将理解会计的涵义和掌握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定位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接下来是说教法,正确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很好的教学效果,而选择一个好的教学方法首先需要对授课对象有所了解,所以在选择教法前要对授课对象进行学情分析。
那么中职的学生,他们都是怎样的孩子呢?
1、首先,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对学习也洋溢着热情。
2、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但是却有一颗学习的心。
3、他们对这门课程还不理解。
针对以上对教材分析及学生的学情分析,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说教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我利用谈话法让学生们先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他们对会计产生兴趣。然后再用一些图片和典故引入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再用讲授法给学生详细解说会计的概念和两大基本职能。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会计和掌握会计的概念和两大基本职能。
(二)说学法
在学生的学法方面,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所以我采用老师讲解学生倾听的方式,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本
下面进入课堂教学的部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导入、新授课、小结和课后作业这四个部分。
(一)导入(10分钟)给学生看一些关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图片。【设计意图】
让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会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二)新授课(30分钟)
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2、会计的涵义,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3、会计的基本职能,老师讲解说明。
【设计意图】
在老师的详细解说下,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会计的概念和两大基本职能,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结(4分钟)
以问答的方式检验学生这节课的听课效果。【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
(四)课后作业(1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够想起这节课的内容,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四、教学反思
学生没有想象中的积极和认真,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我知道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我会积极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在自己毕业的时候能够成为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欢迎大家的点评!
第三篇:基础会计账簿概述说课稿
《账簿概述》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账簿概述》。我下面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选自高教版《基础会计》(四、说教学程序
在教学的各项活动的安排上侧重师生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复习导入:
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内容。通过提问记账凭证的相关内容引出:在凭证填制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登记会计账簿对会计信息进行汇总。从而引出新课知识。
2、讲授新课:
(1)展示会计账簿实物,引入会计账簿的概念。
(2)提问“有了记账凭证记录经济业务,为什么还需要会计账簿呢?”引入会计账簿的意义。掌握凭证与账簿之间的联系以及各自反映的会计信息。
(3)向学生展示会计账簿的基本分类。分别按用途、外表形式、账页格式进行分类,全面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对各种账簿种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分别讲授各种会计账簿的特点,用途。
首先对于会计账簿按用途分类,采用多媒体教学与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向学生展示常见的日记账簿和总分类账簿等,使呆板、枯燥的理论课变得轻松,生动。
接着讲授会计账簿按“外形”分类的订本账、活页账、卡片账的时候,采用演示法,向学生展示实物。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比较分析各种账簿的优缺点,从而引入适用范围。
最后讲授会计账簿按账页格式不同进行分类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讨论,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账簿的账页格式,发现其中的异同点。
3、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明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预习有关会计账簿设置和登记的内容。
最后附上板书
会计账簿概述
一、账簿的概念
二、账簿的种类
(一)按用途分类
1.序时账簿。分为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2.分类账簿。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
3.备查账簿。例如: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委托加工材料登记簿等。
(二)按外表形式分类 1.订本账
适用: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2.活页账
适用:一般地各种明细分类账可采用活页账形式。3.卡片账
卡片账也是一种活页账,在我国,一般只对固定资产明细账采用卡片账形式。
(三)按账页格式分类
1.三栏式账簿:适用总分类账、日记账以及资本、债权、债务明细账。2.多栏式账簿:适用收入、费用明细账。
3.数量金额式账簿:适用原材料、库存商品等明细账。4.横线登记式账簿:适用其他应收款、材料采购等明细账。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第一章 会计概述
第一张
诸论
(一)会计常识
1、会计机构
(1)通常叫做财务部/科/处/组,现代企业中由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职能分离,也可直接叫做会计科/处/股/组
(2)其设置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和会计工作的繁简程度,视需求而定。至少有一名会计人员(管“帐”)和一名出纳人员(管“钱”)
2、会计人员
(1)权限:有权参与本单位编制计划,制定定额,签订经济合同,参加有关的经济、经营管理会议;要求本单位有关部门、人员认真执行批准的计划、预算,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各项财务会计制度;监督、检查本单位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和财物保管、收发、计量、检验等情况。
(2)资格: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科目分为:A技能考试即“初级会计电算化”,各区财务局和会计锦绣学院报考。B专业知识考试即“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市级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证明两年有效。中专以上会计类专业学历者毕业两年内免试A+B的后者。
(3)专业资格:a初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
b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
c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开卷笔答))与评审结合的评价制度
前两者全国统一,最后者由各省规定执行。
(4)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3、会计信息
(1)使用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经济单位的内部管理着、职工,社会公众etc(2)具体表达形式:会计报表:A对外:财务会计报告(可对内)=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etc。B对内:内部会计报告=各类成本报表+责任中心责任报告+其他管理报表etc
4、会计工作:整理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5、会计制度:《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et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6、会计学科:财务管理、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统计核算、会计与审计、审计实务、统计实务
(二)企业常识
1、企业的概念:集合了一定的生产资料金和劳动力,从事产品的生产、流通或者服务的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不一定具备法人资格,例如子公司是企业,但不具备资格,总公司才具有法人资格)
2、表现形式:个体企业、合伙企、公司(包括股份有限、有限责任、无限责任等)
3、利益相关者:股东,企业的债权人、债务人,雇员,顾客,供应商,政府。
4、组织结构:A常见的工业企业:总经理——销售、生产、财务总监
B常见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
5、生产组织流程:起始于现金,形成一个资金循环。
6、主要经济业务:A筹资过程(获取投资者的资本+从金融机构借入款项)
B供应过程(从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并支付货款+将原材料验收入库)
C生产过程(领用原材料+支付工资+支付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入库)
D销售过程(产品销售中产生收入、成本、费用+上缴税款)
E财务分配过程(利润的形成+分配)
(三)会计基础概念
1、会计对象: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其经济业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供应、生产、销售、分配五个阶段,并形成相应的资金运动。(其表现形式: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
2、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表现,是构建会计报表的基本指标。
A资产:a定义: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b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可靠地计量
c分类:(a)流动资产:库存资金、银行存款、交易性及融资产、应收以预付款项、存货、其他流动资产
(b)非流动性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B负债:a定义: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b条件:与资产的条件类似
c分类:(a)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预计负债等
(b)非流动性负债: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等
C所有者权益:a定义:指伊夜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在公司制企业中也叫股东权益
b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D收入:a定义: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b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E费用:a定义: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b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生产成本等
F利润:a定义: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b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
3、会计职能:A会计核算
B会计监督(灵魂、核心)
(C两者关系:前者提供会计信息,后者保证信息真实性,两者缺一不可。A是会计工作本身,是会计工作的具体表现形式,B融于A的整个过程之中,又在其之上形成一个会计监督体系。通过两者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4、会计方法:A会计核算方法(最基本、核心):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审核和整理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成本计算针对工业企业,一般隐含在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的过程)
B会计监督方法: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社会监督、国家(政府)监督(包括财政、税务、金融、证券、国家审计、其他部门监督)
C会计分析方法:差额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5、会计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并非唯一)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单位本身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此提供真实、有用会计信息的一项管理活动。
(四)企业会计基本准则
1、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2、会计核算的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真实性(客观性)、相关性(有用性)、明晰性、可比性、经济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
3、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a权责发生制(应收应计制)
b配比原则(收入与其成本、费用相互配比)
c历史成本原则
d划分收益性(收益期仅为本会计期间)和资本性(收益期分为几个会计期间)支出的原则
4、会计要素的内容:见前 *
5、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6、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其附注+其他应当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PS:小企业可以没有现金流量表,一般企业还应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五篇:信息加工概述说课稿
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
3.1信息加工概述
一、说教材
(一)内容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加工概述》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必修)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内容从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加工方式的转变和过程,以及如何具体使用计算机来加工信息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学生通过第一节的学习,明确信息加工的重要性,过程,加工方式的转变,初步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通过这些知识,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加工以及加工的时候有哪些步骤,简单的加工有什么。为后面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在前面信息获取这一章节学习的基础上,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和方式;(2)理解信息加工的含义和重要性;(3)能够初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和方法
本节通过一个例子引出加密是信息加工的一种表现形式,然后从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出发,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信息加工的过程和不同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有效地加工所获取的信息,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处理信息的能力;(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3)通过结合学习生活的实际例子,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
2、难点: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里特征,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单一性,和信息加工的要求来定的,我将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兴趣、讲解、实例演示、突破这一重难点。
二、说学生
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对信息加工这部分内容兴趣不够浓厚,所以要通过多设置问题激发兴趣,并通过紧密联系现实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
三、说教法
(一)教学策略
结合高一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采取“问题引导”-“联系实际讲授”-“总结”的教学策略。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热情;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信息加工的相关概和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类型。通过“总结”让学生对知识体系有个整体把握。三个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由生活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层层深入,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总的指导原则,结合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了如下几种教法:
1.情境教学法
以英国侦探的加密故事为情境导入,让学生能够从熟悉的情境中入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通过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
2.讲授法
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讲授,给学生以系统连贯的知识,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本节的内容基于上属于理论方面的知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
四、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或无意接触到甚至使用过信息加工的技术,而且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运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和保存的能力,虽然他们对信息加工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怎样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过程还是不够系统的,这对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有一定的阻碍的,而且基于他们的年龄的特征,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认知较直观,对具体操作易于接受。
(二)学法指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观察、理解到巩固,逐渐有序地学习新知并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引导学生使用交流讨论为主,观察、对比为辅的学习方法。
五、媒体运用
课堂教学课件、板书
课件:呈现事例、图片和基本概念 板书:清楚的呈现本章节的知识框架
六、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以以英国侦探的加密故事为例引入什么是信息加工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来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二)讲授新课
3.1.1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
1、信息加工及其重要性
(1)用运动会百米赛跑的原始成绩和加工后的成绩,讨论出原始信息与加工后信息的区别
设计意图:以实际例子为引,让学生知道原始信息与加工后信息的区别,进一步明确加工的重要性
(2)用现实生活中的假信息、伪信息,引导学生总结出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并为信息加工下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信息加工的重要性
2、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以跳远比赛项目为例,根据信息加工的定义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事件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3、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用提问和呈现图片的方式,让学生观察计算机使用场合并比较没用使用计算机之前这些场合是如何进行信息加工从而总结出手工加工信息与用计算机加工信息各自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际生活场合,知道信息加工方式的变革
3.1.2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
1、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让学生阅读教材,知道计算机加工的一般过程,然后通过撰写电子档的日记的例子,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学和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加工的一般过程。
2、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
用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和处理的事例,总结出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加工的三种类型,再通过具体软件学生理解计算机加工的三种类型及各自适用的范围。
(三)交流评价、归纳总结:
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回答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本课的重点,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
(四)布置作业,巩固迁移
用具体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和迁移
信息加工概述
澄迈中学 综合实践组
颜慧玲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从总体上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知道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分析信息加工的一般步骤,理解手工加工与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把握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及其各自的适应范围。
2、能力目标
能利用信息加工的知识分析生活和学习中的信息资源及其处理方法。
3、德育目标
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思维逻辑,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教科版第三章第一节,包含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与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两部分知识。重点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身边的例子(如校运会比赛项目的成绩处理)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难点是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因为这些是对本章第二、三节和第四、五章的概括,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好可以结合第一章中所学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触,甚至使用信息加工的知识。他们对信息加工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了解不够,不能对信息加工进行归纳。
四、教学策略
利用任务驱动法,以问题或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的实际过程描述]
[一]教与学过程描述
1、信息加工及其重要性
教师活动:前面我们学习了信息的获取,知道从网上下载的信息资料,有一些是不需要加工可以直接使用的,而有一些是必须得进行加工后才能使用的。为什么呢?
生:(思考)
师生共同探讨总结
(1)
原始信息一般情况下处于一种初始的、零散的、无序的、彼此独立的状态,既不能传递、分析,又不便于利用,加工可以使其变换成便于观察、传递、分析、利用的形式。
(2)
原始信息鱼目混珠,真假难分,准确与不准确的成分都有,加工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有分析的筛选、过滤和分类,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加工后的信息更具条理性和系统性。
(3)
加工可以发现信息收集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为今后的信息收集积累经验。
(4)
加工可以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编制数据模式和文字说明等产生更有价值的新信息。
因此,加工在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师:通过分析,大家对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均有所了解了,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信息加工”?
经过学生讨论后回答。
最后引出信息加工概念:
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以校运会跳远比赛项目成绩的加工为例;
师:12月2日,我校举行校运会,以跳远比赛项目为例,请你说说跳远比赛项目成绩处理的工作流程?
生:讨论回答
问题(知识巩固):如果你是统分员,将参加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排序,请问这属于信息加工的()环节;然后将处理好的比赛结果送往广播员处,广播员播出结果,这又属于信息加工的()环节。
3、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接触过的哪些信息加工方式?
生: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1)人工加工方式
例子:你可以通过多少种方法处理“1+2+3+„„+100”?
生:分析、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人工加工方式的特点: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因而被人们广泛采用,但有时加工过程繁琐、容易出错、费时。
(2)计算机加工方式
特点: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加工精度,满足了管理者决策的需求。
请一位同学说出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选择计算机软件――信息录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存储
4、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
师:在计算机信息加工中同学们能不能归纳出有几种类型?
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
(1)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的信息加工
――针对具体的问题编制专门的程序实现信息加工的自动化
(2)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包括文字处理软件加工文本和利用电子表格加工表格信息,利用多媒体软件加工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信息。
(3)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智能化加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计算机更加自主地加工信息,减少人的参与,进一步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和人性化程序。
二、课堂练习
列举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场合,并思考在没有出现计算机之前这种场合是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的,分析这两种加工方式异同点。
[教学反思]
在前面的第二章书中已经学习了信息的获取,学生对获取信息以后怎样进行加工比较关心,所以学生对这节男内容学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大家在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相对比较高,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整堂课较好的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的新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效果也基本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