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不一样的天空》读后感
活下去
在电影《不一样的天空》中,吉伯特有一个患肥胖症的母亲、智障的弟弟、爱美的妹妹和持家的姐姐,他们一家住在一个叫做恩多拉的小镇,那里的居民极少。
吉伯特每天的生活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照顾智障的弟弟阿尼。他带着阿尼去玩,带着阿尼去上工,带着阿尼去送货,还得负责帮他洗澡,照顾他上床睡觉。阿尼就像他身旁的一个警报器一样,随时会出其不意的铃声大做,令所有的人提心吊胆。但是吉伯特却将他捧在手心,对他十分呵护。阿尼喜欢攀登高的东西,无论是家门口的大树,或是小镇里矗立的发电塔,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他喜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弄得大家鸡飞狗跳。而镇里所有的人对此早已司空见惯,看阿尼危险的举动就好像看马戏团的表演一样,只有吉伯特总是苦口婆心的劝诫这个麻烦的弟弟。
其实从常人的角度讲,这种生活会给人很大的压力,会让人难以坚持下去,可是影片的主角吉伯特没有放弃、也没有不情愿,甘心去做这一切,我想这就是源于爱的力量。
然而,贝琪的出现无疑为吉伯特开启了另一扇人生的窗。这个来自不知名的地方、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满怀着新鲜前卫思想的女孩很快便占据了吉伯特的生活,令他心动不已。生活也随着与她的交往产生了变化。他变得更愿意与贝琪厮守在一起,而冷落了阿尼。
独自在街上闲逛的阿尼像个随时会引爆的炸弹,于是被警察暂时
扣押了起来。而自从父亲死后就足不出户的母亲,为此亲赴警察局。因为身形无比臃肿,小镇上的居民无一不投来嘲笑而且鄙夷的目光。母亲倍感侮辱但对于大儿子和丈夫的死,她依旧一蹶不振,从不出门,吃饭睡觉永远在沙发上。母亲不希望任何一个孩子再离他而去,所以她对阿尼被抓进警局非常后怕。而吉尔伯特等三个孩子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吉尔伯特对家庭这个沉重的负担既无力却又放不下。他希望可以跟贝琪一起,感受外面的世界,可是在父亲和大哥相继离世的情况下又无法撒手离开。
影片中反复展现得就是这种琐碎而又病态的生活场景,压抑的令人窒息。其实现实的生活也不比影片的场景好到哪去,一样的琐碎,一样的令人烦躁,只不过影片中将这些放大了,回到影片中,男主角依旧是坚强的代表!
在电影的结尾有很感人的一段镜头,他们的母亲用尽全身力气独自上到了二楼,这是她患上肥胖症之后从来没有过的,从她的孩子们惊奇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们搀扶她到床上休息,却没有想到这一睡就永远的睡过去了,但是麻烦也随之而来,因为母亲身体太臃肿,抬下来是不太可能了,只能用吊车,但是吉尔伯特认为以前母亲受尽镇上居民的白眼或者嘲笑,如果再这样做就太不尊重母亲了,后来他们决定让母亲和这座房子合为一体,化为灰烬。
虽然没有太美好,但至少让人看到了希望,生活本该如此,虽然琐碎,但就是有它继续的意义——爱!
第二篇: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
姓名:刘阳
任职地(单位):浑源县南榆林乡北水头村
职务:村委委员
联系方式:***
记得很多年前,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杂志上有一篇文章标题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尽管文章里道出了中国因为发展经济造成环境污染的真实写照,可是我仍然抱着怀疑的态度看了看天上的月亮,心里不住地问自己:“究竟多圆才是圆哪?难道写这篇文章的作者用什么测量圆周的工具进行过测量吗?”在这个论断基础上,有些人又提出“城市的月亮比农村圆”,我虽然没有见过外国的月亮,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比中国的圆,但是我知道农村的月亮同城市的一样圆,只是我们带着不一样的眼光去看罢了。
大学毕业后,很多人走上了工作岗位,但是千篇一律地往大城市蜂拥而去,像是美国西部淘金热中的人群一样。城市里仿佛蕴藏了无尽的财宝,等待着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去挖掘和享用。
开始的两年,我也同大多数人一样离开生长了十几年的农村,踏上了大城市里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看着道路两旁几十层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于是下定决心要在这个陌生的城市
里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两年里我怀揣着对高楼大厦的憧憬,拿着一张临时的暂住证,在这个城市里不断寻求着属于自己的位置。老板,富商,大富翁,在这个天上掉下一块砖就能砸死几个百万富翁的地方,我算是被砸中概率较为低的一种人了,也许是自己能力不足,或许是厌倦了城市里的车来车往,最后终于下定决心离开了。
回到家乡不久,我通过考试考上了大学生村官,但是要具体问我村官是什么,村官是做什么的,当时还真回答不上来,总之大大小小也是个官呗!抱着这种认识和心理,在担任村官工作的第一年里,每次下乡我总是坐着同事的小轿车,像一个观光旅游的游客一样领略着乡村里郁郁葱葱的风景,闻着风吹来的一股股泥土的芳香。就算是外国来的游客,也未必真的能体会到我当时的感觉,像一只刚刚破茧而出的蝴蝶在脱落的蚕蛹里翩翩起舞,带着成虫的喜悦,也带着对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陌生而熟悉的情结。
人的成长总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是同出一辙,尽管有些人在城市里获得了成功,但是我坚信自己的选择,并且不曾后悔,毕竟我的根在这里。在省委,市委以及县委组织部的关心和培养中,我们这些稚嫩的大学生村官通过几年的锻炼,已经逐渐从不谙世事到了开始睁眼看世界了。在去年开展的“六个一”活动中,我认真走访了全村的常住居民,过去那一张张陌生的脸孔渐渐变得熟悉了。尽管知道自己仅
凭兜里的一千几百元工资,既不能为村里盖几间新房,也不能给老百姓买多少口粮,但我还是从心底希望他们不再把我当做一个城市里来的观光客,至少也把我当作一个孩子来看待吧!因为在这个全村基本都是六十多岁以上老年人的地方,我实在不敢说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也许我比他们有文化,比他们拥有更多生存手段,但我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孩子,而且是一个陌生的孩子。有了去年“六个一”活动的经验和体会,今年的“八个一”活动我早早就开展了起来。结合着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把工作重心从收集老百姓的基本信息转向了实实在在的关心和帮助。我所在的北水头村在南榆林乡的北面,离县城也有将近四十多里,走过了这个村子基本就算出了浑源,到达大同市的地界了。加上山多路险,每次自己骑摩托行驶在大货车和小轿车穿梭的马路上,才真正体会到了扎根农村的不容易。
四月的农村,农田里还是一片土黄,村民们在这片土地上勤劳地播种,我在田地里对他们进行了走访。为了不踏坏刚刚耕完的田地,我绕了很远的一个圈子,从田埂走到了一个老农的面前。他的名字叫王兴,我清楚地记得去年我走访时他正扛着锄头走在回家的路上,步履蹒跚,神情木然,当我问道他多大岁数时候,他把耳朵凑近了我身前,于是我大声重复了好几次,他才回答我:“86”。我顿时吃了一惊,一个年近九十高龄的老人还要自己下地去种田,这种艰辛是不
言而喻的。于是我帮老人拿过了锄头,扛回了家里,之后我终于明白了老人为什么这样地辛苦了。他的老伴77岁了,得了老年痴呆,时不时还得打针输液吃药,儿女们虽然不少,但是多数在外地,这与全村大多数老年人的情况基本是一样的,他们都是清一色的空巢老人。
脑海里浮现出过往的情景,再次看到这位老人,戴着一顶灰蓝色的前进帽蹲在田边。没等我开口,他先说道:“你多会过来的?”看来老人还是记得我了,心里有些莫名地高兴。对老人进行了走访后,得知她老伴最近身体状况不好,我掏出了兜里仅有的一百元钱,塞进了他的口袋,因为他坚持不收下,我便迅速转身走下了田埂,继续对别的村民进行了走访。当走到卸任的老村长张兴胜家里时,我把用医保卡从城里买的钙片拿了出来,交到了他老伴的手里,这时老村长正在用危房改造发下的砖加固房屋。突然听到他老伴叫到:“小心,蛇。”我低头看去,只见脚边的地上一条半尺多的小蛇正在爬着。因为平时没怎么遇到过这种情况,我当时呆呆站在原地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时老村长一个箭步跑过来,用脚使劲踩在蛇的头上,在地上拧了几下,蛇已经断气了。回过神来的我问他们是不是院子里经常有蛇出没,大娘用肯定的语气说到,她们也是第一次见到,十有八九是我骑车从野地里带过来的。我回想着一路上的经过,想起在刚进村口时对徐忆在农田边的草地里进行过走访,蛇一定是那时
候跑到摩托车上的。加上这次,已经是我第二次遭遇险情了。第一次是在09年刚当上村官时,由于着急完成人口普查任务,我让老村长连夜带着我到村南比较偏僻的一户叫李富英的村民家进行登记,去的路上老村长拿着手电筒走前边,我紧随其后。回来的路上,顺着手电的灯光,我突然发现自己去的时候一直是在深沟边上走着,如果当时走歪了半步就掉下十几米的沟里了,真是惊险万分。也许是因为有了这两次的历险,我觉得自己更加应该深入了解农村的环境,了解村民的日常生活状况,了解他们做人处事的方式,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把我当做自家人一样对待。
两次的走访活动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不容易,其中有老百姓对干部的误解,也有因自己工作方式上的不成熟带来的麻烦。带着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把工作中的难题转化为行动上的动力,不断向村里退下来的老干部取经,终于收到了可喜的成果。每次回到村里,大爷大娘们总会热情地欢迎我,到了吃饭的时候都争着留我在家吃饭,这种情景在城市里是很少见得。现在已经是收获的季节了,田地里长满了金黄的果实,我抬起头看了看远方的天空,觉得天离地近了,村民收获时脸上的笑容也多过了播种时流淌的汗水。人生就像种庄稼,春来播种汗水撒,秋来收获笑容足,村官的岗位给了我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
第三篇:《教育应该不一样》读后感两篇
《教育应该不一样》
读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资料汇编有感
教育应该不一样,我们需要不一样的教育。读了严老师的文章,我为他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点赞,也盼望着教育真的能走出创新,走向成熟。
“只有当学生的伯乐,师生才会都快乐“传统的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不但把学生变成了考试的机器,接受知识的容器,更扼杀了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对自我的肯定。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升学压力下,学生个个身心疲惫。尤其在一些普通高中,每年只有寥寥数人本科上线,就意味着学生从走进中学校园几乎就希望破灭了。当然,考取大学不一定是学生唯一的出路。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文化知识,应对高考。对于这些上大学和读好学校都没有希望的学生来讲,学习是没有成就感和自信的。可是,我们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还是要强迫他们在这条路上坚持到最后。为什么教育者不能赋予每个阶段的学生更多成就感和归属感呢?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是运动健将,有的学生酷爱唱歌,有的学生心灵手巧,有的学生组织能力强,有的学生有表演天赋,总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和优势,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己。如果学校能多组织一些学习之外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心,相信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会有一定的帮助。于其让所有人都没有目标,毫无自信的学习,倒不如换种思路,引导学生让你请自我,有更多选择的权利。教育者要擅作学生的伯乐。
“学校应打破硬件思维。”近几年,多媒体教学,多功能教室,各类专用教室的建成似乎成了教育进步的标志。其实不然,在许多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却往往成为摆设。管理者们都追求学校硬件的提升,可是有时却忽略了教学必备的基础条件。因而至今还会出现教师上课没有小黑板,三角尺,直尺,教学挂图等使用,很是无奈。希望教育的投资能落到实处,实用才好。
“谁束缚了我们的思维。”表演工作坊创办人赖声川说:“创意就是问问题的能力。”随着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进步,现在的教师似乎更加注重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相对来说,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我们学生的思维更依赖于教师习惯的一问一答,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如此,老师也是这样。没有好学上进乐于求知的教师,也很难培养出乐学、好学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难道不该扪心自问: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我们究竟该负什么样的责任?怀着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对学生的责任心,踏踏实实地做教师或许是我们永远的责任。《教育应该不一样》读书心得
《教育应该不一样》是严长寿所写的,在这本书中他分析了台湾目前的教育环境,一针见血地道出台湾目前的价值观和迂腐的考试制度,而我们所有的人,都已经在这个体制下经营太久,早就忘了教育的最初目的。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台湾快被摧毁的职教体系、急功近利的家长心态、媒体的可议之处、老师的教育心态及学历通膨时代。他认为教改人士为了满足家长期待而走错方向;政策为了讨好选民,做了错误的转向。他建议年轻人如何从寻找自我到建立自我,建立必要的五大能力,走出自己的路。
看完这本书,虽然非常认同作者所说的话,却也因更加了解实施教育改革的难度而感到无奈。就像书中提到的“是谁坐视问题恶化?是谁让这气球不断的膨胀?是教育部?是教改人士?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还是为数众多的家长?全部都是!” 读了这段话,让我心中起了共鸣,因为他所叙述的就是一个真真实实的教育现象,而身为老师的我,就是处在这个教育体制、这个环境下。在其中一篇《醒醒吧,家长》中,有一篇某成大教授儿子写的绝交信。或许,从中国人伦理的角度来说,这个儿子是不孝的,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似乎不然。从他们的对话,可以看见台湾传统家庭的教育一味追求好成绩好大学!但每个孩子不一定都适合这样的模式,以小孩的角度来说,硬是将孩子塞入这样的框架只会磨灭孩子对追求新知的热忱,当然也扼杀了许多其他方面的天才。而大陆的教育方式和台湾的教育是何其的相似。在中国传统观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熏陶下,学校、老师、家长就很重视“成绩”,以分数为目标,在这样的环境下,补习班、培训班蓬勃发展,学生被训练成了为考试而读书的机器。这种“唯分数是问”的想法,不但是老师的错,分数会受到膜拜,是所有人造成的。如果教师和家长只会以考试分数评断学生的高下,有些学生便注定永远是输家。现在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分数仍然是对孩子的主要标准。而自己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认识、定义学生的方式,往往只通过一张张考卷,忽略学生的个性、特长,往往把自己的时间放在作业和考卷中,忘记观察学生、协助孩子探索自我,发掘他们的天赋。爱尔兰叶芝说:“教育不是装满一壶水,而是点亮每个孩子心中的蜡烛,让他发光、发亮。”而我现在在做的只是在装满一壶水,这需要我经常进行自我反思。
为了考试,往往在讲解作业和习题时用标准答案来规范学生。有了单一的标准,就很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题。书中写到“教育工作者一味坚持标准答案,本身就是一种偏执,难怪学校会系统性、全面性地扼杀学生的创意。”现在的教育制度成就了少数考试顶尖的精英,陪葬掉其它“不合规格”的孩子。而即便是合规格的好学生,也有创造力贫乏的问题。而创新却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也不是考试考得出来的,重视标准答案的考试,也是扼杀学生创意的帮凶。正如赖声川所说,创意就是一种“问问题的能力”。然而,当所有科目都有标准答案时,学生如何想问题?又如何学会问问题?所以中国人在知识竞赛中能得到数一数二的成绩,但在创新思维比赛中往往被其他国家所超越。
另外,有些家长向老师提出多布置些作业,往往把重点放在孩子语文、数学的成绩,忽略孩子的体育、音乐、美术,觉得学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帮助。这些话也让很多教学热忱的老师最后以不断的测试来当做最终的方式。有时问孩子“你想要做什么?”孩子往往会说我要好好读书,可再问孩子“读书为了什么?有什么用?”孩子往往就说不出话,大部分的孩子或许无法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知道父母让他们把成绩考好。这样的教育又如何让孩子提供对学习的兴趣。而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学习是什么?学习就是学好语文、数学、英语。这让孩子的思维越来越来陈腐,有些成为一个“考试优秀生”,有些成为“考试差生”。
书中提到老师的关键是具备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和应用能力。因为从过去到现在,许多老师的教学态度,倾向权威、武断,学生一旦试着说出各种突发奇想,往往就容易被视为捣蛋,或挑战老师的地位。久了之后,学生不再想要问问题,因为他连问问题的能力,都早被连根拔除。而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对学生的理解和沟通,还要求老师在教学上运用不同的教学技巧。书中提到严长寿在去高中演讲时,第一次演讲到后半,有学生开始在台下聊天,还要老师维持秩序,演讲的效果不是很好。而第二次演讲时,他开始检讨自己,思考如何激起学生的兴趣。于是,在演讲时首先从自己的着装出发,然后提到学生关注的明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此次演讲完美收官。这件事让他明白学生们不是不愿意学习,只是老师没找到激起学生学习欲望的方法。这我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关注课本和与孩子没有兴趣的课外事物,应该多寻找孩子的关注点和感兴趣的事,一步步引导他们,让他们在有兴趣的状态下学到知识。
在阅读这本书时,往往想到过去所受的教育,如果在不同的阶段学习不同的事,我或许有更多的发展和更多的可能。既然自己已经尝到现有教育体制的无奈,何必让现在的孩子再受这种折磨呢?改变教育方式或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困难要让时间去冲刷。但是随着今年启发式教育的提倡,我认为只要大家愿意站出来改变,必定能达成!
第四篇:《不一样的虫虫》读后感
最近下载了一本小书房出版的童诗童话集《不一样的虫虫》,真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童趣。
书的每页都是非常可爱的儿童画,典型的那种不规则的涂色、超现实的构图,画面看起来就有一种让人快乐的感觉。而最让我喜欢的,是里面的配诗。这些以小朋友的虫虫口吻讲述的故事,以新诗的形式出现在图的旁边,作为图的配合。通过一幅幅的画和一首首的诗,一个个顽皮的、爱幻想的、善良的、热爱自然的小孩子的形象,跳跃在我们的眼前。因为配图是不同的孩子画的,所以在各幅画中,虫虫一会儿是男生,一会儿是女生,不管是男是女,孩子眼里的世界让我们惊讶,让我们欢喜,让我们羡慕!
看得出来,小朋友们是根据诗在进行配画,诗有些是对图主题的说明,比如《雨伞啊雨伞嘟都嘟》,诗的内容就是妈妈送给虫虫一把伞,他一边在房间里打伞,一边想着小朋友会怎么评价啊?妈妈会批评什么啊?而自己却不管这么多,“要是我的房间里有一片乌云就好了,哪怕只是属于我的一小片”,一个很有幻想力的小孩子的形象一下子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也有些诗超出了画面的表达,比如《玻璃杯》,讲蓝阿姨有一个玻璃杯,阿姨拿它来泡茶,不让我们碰怕我们被烫到,可是在小朋友眼里“我们才不会呢,我们只想像小鱼一样,围着它游来游去”。画面上是一个超大的占满了整个屏幕的玻璃杯,里面有小鱼在游。诗的意境显然更为丰富,表达出大人的想法和孩子的想法中的巨大差异,也让我们体会到孩子的聪明、善良和趣味。
最让我哑然失笑的是一首叫《李莎莎的表姐》的诗,里面讲了半天,说李莎莎的表姐这样,那样,最后末了来一句:“皮皮,你听见了没有,李莎莎的表姐是警察,快把发卡还给我!”讲了半天,原来是这样啊!小朋友你真是太有才了!
也许最初我们会认为这种即像白话又像诗的童诗不符合诗的体制,但是最终我们都会为这种短小的、生活化的童诗所感动,这就是我们的孩子,单纯、天真、可爱却在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啊!让我们多了解他们,让我们跟他们一起成长!
第五篇:《以色列,教育就是不一样》读后感
《以色列,教育就是不一样》读后感
原文:
在以色列,从家庭、幼儿园、中小学、大学到当兵,都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孩子在开放、自由的环境长大,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勇于挑战真理,让只有800多万人的小国在20年内诞生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军队更成为战无不胜的劲旅。
以色列也是新创之国的代名词,是除了美国硅谷之外,创业氛围最佳的地区,平均每1800人就有一家新创公司,人均创业世界第一,吸引国际大厂积极投资、挖掘人才。
今年5月6日,以色列刚刚庆祝建国66周年,遍地传唱着国歌《希望》。就是这份希望,不管经历多少挑战,让犹太民族坚持下去。
20年10个诺贝尔奖
24年前的以色列,建国42年,只有400多万人口,经济连续几年负成长,庞大军事支出让财政吃不消,失业率也逼近10%,整个社会充满不确定性。20多年过去了,今年以色列的人口超过了800万人,经济规模是建国时期的50倍。这些年,以色列更陆续创下许多世界第一:全国人均研发支出世界第一(国民研发支出占GDP达到4.5%,高于日本的3.2%、美国的2.7%)、人均工程师数量世界第一、专利申请数量世界第一。
小国以色列更盛产诺贝尔奖,过去20年,又多了10位得主。从建国迄今共有12位获此殊荣。“新创企业之国”,也是以色列的代名词。调查显示,以色列是除了美国硅谷之外,创业氛围最佳的地方。
20年前,以色列高科技创业之父瓦狄(Yossi Vardi)投资全球第一家网络即时聊天软件ICQ,19个月后就被美国线上(American Online)并购,自此,以色列发展出“硅谷新创模式”,每年新创公司数量甚至曾经比硅谷还多。目前800万人口中,平均每1800人就有一家新创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以色列公司,总数更超过欧洲。愈来愈多国际企业在以色列设厂或设立研发部门。英特尔已是以色列最大的私人企业,员工将近1万人。而微软、Google、IBM、摩托罗拉和苹果也都设有研发中心,光苹果就在以色列的3个城市设立了实验室。韩国三星也大动作,除了研发,还将其三大创新育成中心之一开在以色列。2013年,外国公司共花费84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公司,比2012年增加48%。许多外商看上的就是以色列的人才与技术。这使得以色列人才水涨船高。20多年前,一个有经验的工程师薪资仅1000多美元,现在已直逼硅谷,一个5年经验的软件工程师,每个月薪资加福利可达7000美元。培养人才与脑袋
以色列的义务教育从5岁~18岁。18岁以后男男女女都当兵,当兵比起上大学更重要。在18岁以前,学习环境是非常自由与开放的。幼儿园的小朋友,不是游戏就是玩耍,小学生没有太多功课,每天下午1点半就放学回家。中学生也是三四点放学,没有补习班可去。
或许18岁以前的教育太过自由了,导致以色列的孩子在各种中国人重视的国际竞赛中,通常没有拿下好成绩。例如以色列在OECD评鉴学童学习能力的PISA中,远远落后。最新调查数学只排41名、科学只排41名、阅读排34名。但明明以色列的科技成就、新创公司与诺贝尔奖这么多,怎么中小学生的表现一点也不出色?难道他们长大后,“突然”变聪明?想要了解以色列如何培养出“人才与脑袋”?必须先了解它的文化。
以色列除了75%犹太人外,其余还有阿拉伯人和少数民族。至于犹太人也是来自70多国的移民,因此它是个多元化的社会,也像个“大熔炉”,多元与开放是以色列一大特色。希伯来文中Chutzpah,其他语言里没有,意思是“斗胆,不畏强权”,正代表犹太人的性格。
知名哈佛大学快乐学教授班夏哈,在2012年制作“Israel Inside”中特别提到这个字,是“不接受别人给你的答案、挑战真理、直接、当别人都反对,你还是执意去做”,事实上以色列的教育就是希望教出追求真理的孩子。这与环境、文化有关。
以色列社会,不太有阶级或权威。在以色列建国前,第一批犹太军人是没有军阶的,直到现在,士兵看见长官也不用敬礼,下属甚至可以否决上司的命令。第二个教育重点是培养动手做的孩子,即知即行,比只说不做更重要。希伯来文中,学习(Learn)和教导(Teach)是同一个字,引申的含义是,得到知识后,要分享出去,或是有了点子,就要做出来。班夏哈认为,以色列学生是全球出名的有创意,他在跨领域学院(IDC)教导“正向心理学”,第一堂课后学生觉得非常有趣,认为能够启发小朋友,立刻就将这堂课改编为“儿童版”,放在YouTube上教导更多年纪小的孩子。
起步慢也能赢在终点
位于首都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是以色列最早创建的大学之一,包括创校的董事爱因斯坦,就有7位诺贝尔奖得主来自希伯来大学。该校还特别修建一座“诺贝尔墙”,陈列这些校友的照片。
很多人都曾请教过希伯来大学校长班萨森,为什么以色列建国60多年,就拿了12座诺贝尔奖,其中10位是过去20年内诞生;而全球诺贝尔奖得主,每5位就有一位是犹太人?他总喜欢这样回答:“教育观点不同,犹太人喜欢创新,并将点子付诸实行,从家庭到学校皆如此。”
附注:
犹太和希伯来有什么差别?
希伯来人、以色列人、犹大人和犹太人大体上指的是同一个民族,只是在该民族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叫法,其中也包含些微的差异。
犹太人(希伯来语:)原来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民族,最初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是“渡河而来的民”。根据圣经《旧约》记载,他们的远祖亚伯拉罕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来迁移到迦南(今巴勒斯坦一带)。他有两子,嫡幼子以撒成为犹太人祖先,而其与侍女夏甲所生的庶长子以实玛利的后代就是阿拉伯人。《古兰经》中也承认亚伯拉罕是阿拉伯人的祖先。
以色列人的名称是希伯来人征服迦南的过程中开始出现的。据《创世记》载,希伯来人的第三代祖先原名雅各。一天夜里,雅各与天使角力,获胜。天使说:“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同神同人较力,都得了胜。”从此雅各便以“以色列”为名,意为“与神角力取胜者”。后来,雅各娶妻纳妾,共生了12个儿子,并发展成12个部落,统称“以色列人”。
到了公元前1025年,以色列人建立了统一的王国。公元前933年,统一王国分裂,北方10支派组成北国以色列,南方的犹大支派与便雅悯支派组成南国犹大。公元前722年,北国为亚述所灭,10个支派或流散异邦,或为外族同化,史称“失踪的10个支派”。
据《圣经》记载,雅各弥留之际在预言其后裔的未来时曾说:“犹大啊,你弟兄们必赞美你,你手必掐住敌人的颈项,你父亲的儿子们必向你下拜。万民都必归顺。” 这就借雅各之口预言了犹大支派的兴盛与延续。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沦陷,南国犹大国灭亡。以色列人沦为“巴比伦之囚”。在流放的过程中,他们的生活习惯、民族意识和宗教感情与当地人迥然有别。波斯帝国消灭巴比伦后,犹大人被允许回国重建耶路撒冷圣殿,以后犹大国相继沦为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属国。最终因起义反对罗马人,公元前70年耶路撒冷被罗马大军攻破,圣殿被拆毁,犹大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开始自称为犹太人。
“犹太人”(Jew)来自希伯来文“犹大”(Judah)一词的希腊文与拉丁文译名,最初只是希腊、罗马人对犹太人的蔑称,后逐渐为世界通用,失去贬义,凡以色列民族留存下来的后代均称为“犹太人”。于是犹太人与希伯来人、以色列人一脉相承,沿用至今,成为对这个民族的统称。
拥有高度自主权的犹大国被西方的入侵者称为“犹太人之邦”,即犹太地,只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对这块帝国的领地,罗马皇帝仍然担心那里的“犹太性”会有所发展,故而采取了一项看来是表面的但却具有实质意义的措施: 皇帝哈德良把这个行省的名字由犹太地改为巴勒斯坦——很显然,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忘记这块土地与犹大国民之间的联系。
读后感正文:
通读《以色列,教育就是不一样》该文后,笔者参考阅读了采自“中国知网”的三篇论文以便进步了解今天以色列教育体制形成的深层原因,这三篇论文分别是: 《以色列教育立国之路与创新策略》(薛华领著)《以色列民族政策浅析》(刘军著)《两次世界大战与以色列的建国》(程配璇著)并查询了以色列犹太民族的由来(见上文附注)。
首先,陈述一下以色列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原文已提及的此处不再赘述):
据2012 年8 月16 日《耶路撒冷邮报》报道,以色列7 所大学中的3 所在学术领域已跨入世界大学前100 强,其中4 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跻身世界大学前30 名。(摘自《以色列教育立国之路与创新策略》原文)
以色列的高等教育成就如此显著,原因有以下几点:
1极为充足的经费投入。以色列总人口800余万,人均GDP 3万余美元,每年投入国家GDP的8%以上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钱多不一定奏效,以色列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在各方面都借鉴了世界各国的国家制度经验,其自身制度相对完善且高效,较高的生活水平与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保证了教育经费能极其高效的用于每一个学生的教育,避免被贪污腐败侵蚀浪费。这与我国(在此特指大陆地区,下文同)每年教育经费占GDP的2~3%且相当一部分被各级政府官员贪污所用形成鲜明对比,尽管近两年习近平主席上台后官场贪腐之风有所好转,但全方位反腐与法律及制度的完善方面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合理的教育资源的分配。1998 年,以色列用于教育的预算占国民总收入的10.6%,仅次于国防预算。其中,92.4%用于正规教育,4.5%用于非正规教育。以色列政府在各类教育中的投入所占比例分别为: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占9%,初等教育占26%,高中教育占26%,高等教育占19%,特殊教育及其他支出占20%,这一方针基本保持不变(摘自《以色列教育立国之路与创新策略》原文)。在教育经费的分配方面,以色列重视各方面的均衡发展,没有轻视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反而将之地位在数据方面提到高等教育之上。虽然以色列的中小学生相比我国同年级学生并不显优秀,但丰富的教育资源及极好的教育环境,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主意识与对权威的反抗意识,这才有了原文中士兵可以拒绝执行军官指令和教授被学生直唤其名的情况的发生。从这一点看,自主思想与挑战意识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与最高目标,以色列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3对教育的崇拜。在犹太人的心目中,教师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职业。在古代的以色列,由拉比构成的教师队伍被誉为“无冕之王”、“以色列的光明”、“以色 列的顶梁柱”,并享有免税待遇。不仅如此,犹太人还把教师看成是本民族的守护者,承担着传播文化、教育子孙的巨大历史责任。在今天,犹太人心目中享有最高权威的人仍然是教师(摘自《以色列教育立国之路与创新策略》原文)。古代以色列民族的流亡经历使得以色列民族尤为注重知识,这里的知识不是狭隘的课本之上的知识,而是保障他们生存繁衍,种族强盛的知识。以色列人独特的崇拜知识的民族文化使得犹太民族尊师重教成风,这也保证了教育的完善推广与延续,也使得以色列人在教育上舍得投入巨大。
以色列现代教育的发达与其建国历史的联系:
1大国之间的平衡术。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以色列早期复国组织大体分为亲德派与亲英派。一战中的英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与世界霸主的地位,扶持了以色列复国主义的发展,根本目的在于其要在中东楔下一颗钉子,为日后的进步控制中东,进步联通非洲打下基础。后来经历二战,美国迅速崛起,英国多次的言而无信,使得以色列复国组织转投美国旗下,旧日霸主此时已无力掌控世界,主动让出了中东和亚洲大部分区域给美国掌控。以色列及时地转向靠近美国并利用苏联(苏联二战后想通过拉拢以色列,也为自己进军中东打下基础,同时英美对以政策就以色列是否能建国此时分歧严重,苏联想借机分化英美),获得世界上最强两个大国的援助,迅速完成了自己的工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色列1948年建国,后与美苏的关系先后经历了低估高潮,且深处阿拉伯世界的包围中,受民族文化与当时西方教育观的影响,以色列选择了“教育兴国,军事卫国”的发展道路。
2地区环境的恶劣。众所周知,以色列所处加沙地带,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且以色列建国一直受到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国内原阿拉伯住民也是时常发起反抗。内忧外患,毫无资源与地理优势,唯一能依赖的便是科技武装的军队保卫国家和科技带来的工业化强盛国家。如今的以色列,工业化程度已居世界前列。地区第一。也可谓是被逼出来的无奈。我一直觉得,与其说以色列人(犹太人)是智慧的民族,不如说是被逼的最惨最需要用脑子来保障自己生存的民族。试想原始人类何以在恶劣的大自然中生存?没有虎的利爪,没有狼的钢牙,没有象的高大,天天担心自己被吃掉,原始人类这才学会了动脑,学会了制作工具乃至武器,这才用不发达的肌肉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生存了下来。以色列也是如此,人口不如周边2亿阿拉伯人多,武器上前期也不占优势,只能不断研究战法,普及高科技装备,这才有了几乎战无不胜的的傲人战绩,而这些,都需要教育作支撑。换个好的舒适的没有外敌的环境,犹太人兴许就不会是所谓的“智慧的民族”了。
以色列教育的不足:
读完《以色列民族政策浅析》一文后,笔者总结了以色列教育的以下几点不足:
1教育资源在民族分配上的不均。以色列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为了维护犹太民族的地位,对其他民族采取了剥削打压的政策,这一点在教育上较为明显:
以色列是一个以犹太、阿拉伯两大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截至 2003年底, 以色列总人口为 674.84万人,其中,犹太人口为 516.54万人,占以色列总人口76.54%, 与 1949年相比净增长 415.15万人;阿拉伯人口为 158.3万人(不包括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地区的阿拉伯人口),占以总人口的23.46%,与 1949年相比净增长 142.39万人。由于阿拉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超过犹太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甚多,且从海外移居以色列的犹太人口总体上日益减少,因此预计未来以色列阿拉伯人口的数目和比例还将进一步上升。据以色列中央统计局预测,“到 2015年阿拉伯人口将达到 181.4万人,到 2025年将达到 232万人”2001年, “阿拉伯人口占总人口的将近19%,而以色列政府各个部门一般只把不到 7%的预算拨付给阿拉伯人。福利部拨付给阿拉伯人的预算为 9.8%, 教育部拨付的预算为 3.1%。”(摘自《以色列民族政策浅析》一文)。民族观念的狭隘性,使得占以色列总人口约1/4的阿拉伯民族群众,不能真正的为以色列整个国家作出贡献,这巨大的“资源浪费”,也是以色列教育的一点不足。
2过于注重科技的发展。诚然,科技是以色列取得今天成就维持以色列国防安全的重要原因,但以色列所获诺贝尔奖,却鲜少见文学类等其他奖项。一个民族如果只是保持原有文化,而不大力发展新的属于自身的可以推广的文化,这个民族我可以预判,即使拥有再多的智慧,也会消亡。当然会有人反对,天天在刀尖上过日子,哪还有心情写诗?这没错,上天是公平的,给了以色列人发达的科技,却没有给他时间来繁衍推广自身的文化。以色列若偏安巴勒斯坦一隅,不开放自己的文化并始终排斥阿拉伯文化,这个国家领土将永远局限于中国的一个县那么大,纵使他用武力扩展领土,那也维持不了多久,古罗马,古迦太基,蒙古帝国哪个不曾是能征善战?结局如何?不言自明。以色列对自身文化的发展是极其迫切的!
3并不成功的民族教育。中国的多民族平等政策的实施确实是人类史上罕见的事情,也只有中华民族才有这样的胸怀来办到这种事。以色列从社会方方面面打压主要敌对民族——阿拉伯人,始终做着与2亿阿拉伯人干大仗(核弹就是为了对付比自己多得多的阿拉伯人准备的)的准备,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必然会成为以色列向前发展的阻拦。一个民族,如果学不会正确地对待对手,只会用贬低,打压的方式来应对对手,那么这个民族的心胸肯定宽广不到哪去。历史上许多民族间互相征战,胜利一方往往用屠杀的方式拉宣泄自己的仇恨和恐吓对手,但结果却是冤冤相报何时了,不知道多少这样的民族因为狭隘的胸襟被历史无情的抛弃。以色列以犹太民族为主体,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甚至在现代社会,犹太家长仍十分反感子女与阿拉伯民族恋爱,这份胸襟,让人真的怀疑只有科技成功的以色列教育真的是一个成功吗?
综上,以色列教育的优点在于资源的大量的投入和有效的分配,带来了科技的繁荣和经济的超高速发展,但在历史文化以及对待其他少数民族方面还是有缺陷的。以色列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优先发展教育用于科技的进步,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因素,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但我们不能照搬800万人的经验,我们还是要坚持探索自己的路子,选择适合14亿人的教育发展之路。作为大国,我们要有大国胸怀,也希望以色列作为一个小国能重视自己的民族价值观的建设,这样才能真正有机会实现和平,发展成为一个大国。